诊断学技能考核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49 KB
- 文档页数:3
中医院医师医技人员三基培训及考核方案一、培训背景及目的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院医师医技人员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为提高中医院医师医技人员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培训及考核方案。
本方案旨在培养具备较高业务水平、良好职业道德的中医院医师医技人员,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培训对象1.中医院全体医师、医技人员。
2.新入职医师、医技人员。
3.需要提高业务水平的医师、医技人员。
三、培训内容1.基本理论培训1.1中医基础理论1.2中医诊断学1.3中医治疗学1.4中药学1.5中医养生保健学2.基本技能培训2.1中医诊断技能2.2中医治疗技能2.3中药煎制技能2.4中医养生保健技能2.5医患沟通技巧3.基本素质培训3.1职业道德3.2医疗法规3.3医疗纠纷处理3.4团队协作3.5继续教育四、培训方式1.理论培训:采取集中授课、自学、网络学习等方式进行。
2.技能培训:采取实践操作、教学演示、模拟演练等方式进行。
3.素质培训:采取案例分析、讨论交流、专家讲座等方式进行。
五、培训时间1.基本理论培训:每月一次,每次2天。
2.基本技能培训:每月一次,每次2天。
3.基本素质培训:每月一次,每次2天。
六、考核方式1.理论考核:采用闭卷考试,满分100分,60分及格。
2.技能考核:采用实践操作,满分100分,60分及格。
3.素质考核:采用面试、案例分析等方式,满分100分,60分及格。
七、培训与考核安排1.第一季度:基本理论培训(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中药学、中医养生保健学)。
2.第二季度:基本技能培训(中医诊断技能、中医治疗技能、中药煎制技能、中医养生保健技能、医患沟通技巧)。
3.第三季度:基本素质培训(职业道德、医疗法规、医疗纠纷处理、团队协作、继续教育)。
4.第四季度:考核阶段,对全体培训人员进行理论、技能、素质考核。
八、培训师资1.邀请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中医专家、教授进行理论授课。
门诊医生临床技能考核标准导言:门诊医生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与治疗的任务。
为保证门诊医生的临床技能水平和专业能力,制定门诊医生临床技能考核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门诊医生临床技能的考核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和说明。
一、基本操作技能考核1. 体格检查技能门诊医生需要具备熟练的体格检查技能,包括常见疾病的体征观察、病人体格检查方法、器官功能的评估等方面。
2. 医学影像报告阅读能力门诊医生应具备对医学影像报告进行快速准确判断的能力,能正确解读X光片、CT、MRI等医学影像报告,识别病灶,并对患者提供正确解读和建议。
3. 常规手术技能门诊医生应熟悉并掌握一些常见的外科手术技能,如千层针皮肤缝合术、疝气手术、切除肿块等,以提供必要的手术治疗。
二、临床诊断技能考核1. 病史采集与分析门诊医生应具备良好的病史采集与分析能力,包括病人主诉的准确记录、详细询问相关病史、家族史、个人史等信息,并对病人病史进行分析,为后续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2. 临床症状判断门诊医生应具备判断病人临床症状的能力,通过观察病人的表情、体征、疼痛程度等来判断病情轻重,以及判定病人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3. 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门诊医生应能准确解读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尿液分析、血糖等相关指标,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理。
三、医患沟通和危急情况处理能力考核1. 医患沟通技巧门诊医生应具备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包括倾听患者的主诉、解答患者疑问、提供治疗方案等方面,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 危急情况处理能力门诊医生应具备处理突发危急状况的能力,如心脏骤停、呼吸衰竭等。
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四、处方和用药指导考核1. 合理用药指导门诊医生应具备合理用药的指导能力,包括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告知患者药物的用法、剂量、不良反应等。
2. 处方书写准确性门诊医生应具备准确书写处方的能力,包括药品名称、剂量、频次、用法等,避免处方错误导致患者用药不当。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内容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是中医医师获得执业资格的重要一环。
该考试旨在测试中医医师的临床实践技能、诊断能力和治疗能力。
以下是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可能涉及的内容:
1. 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医师的临床操作技能,包括采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观察舌象和脉象等。
医师需要熟练掌握中医四诊方法,包括望、闻、问、切,通过对患者病情的综合判断,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2. 诊断能力:考核医师对疾病的诊断能力,包括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确定病因、病机和病情的分析判断能力。
医师需要掌握中医病证辨析的方法,准确判断病情和病机。
3. 治疗能力:考核医师的治疗能力,包括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医师需要掌握中医药学知识,了解中药的性味、功效和配伍禁忌等,能够合理运用中药进行治疗。
4. 中医基础理论:考核医师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包括中医经典理论、中医病机学说、中医诊断学等。
医师需要了解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5. 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医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针灸、推拿、中药方剂和方剂配伍等。
医师需要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其中的方法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内容涉及临床实践技能、诊断能力、治疗能力、中医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考核医师在临床实践中的综合能力。
通过考试的合格,医师将获得中医执业资格,具备从事临床工作的能力和素养。
引言概述:《诊断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旨在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本文将对《诊断学》教学大纲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熟悉临床诊断的整体思路和方法,掌握系统的体格检查技巧和必备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2.培养学生准确判断疾病种类和临床表现,提高诊断能力和临床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了解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构建临床诊断决策的系统化思维。
4.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了解新的临床诊断技术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体格检查技巧的教学a.检查整体健康状况,包括生命体征、皮肤、头颈、心肺、腹部等主要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b.学习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泌尿系统等特殊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2.实验室检查项目的教学a.熟悉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等。
b.学习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解读和临床诊断的关联。
3.临床病史采集和分析的教学a.学习合理的病史采集流程和技巧,包括主诉、既往史、家族史等内容。
b.熟悉病史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掌握临床问题的提炼和假设的建立。
4.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原则与方法的教学a.掌握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疾病的概念、分类和诊断标准的理解。
b.学习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5.临床诊断决策的教学a.培养学生构建临床诊断决策的系统化思维,包括问题解剖、病史推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b.学习临床诊断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化验结果与临床病情判断的结合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a.通过教材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
b.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和总结,提高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实践教学a.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临床实践,与真实病例接触、观察和分析。
一、前言诊断学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从理论学习过渡到临床实践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我们的临床诊断技能,学校组织了为期一个月的诊断学技能实训。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不仅加深了对诊断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总结。
二、实训内容与方法1.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病史采集:学习如何正确、全面地收集病史,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等。
(2)体格检查:掌握常见系统的体格检查方法,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3)实验室检查:了解常见实验室检查项目的原理、操作方法及临床意义。
(4)影像学检查:熟悉常见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光、CT、MRI等,并学会解读影像学报告。
(5)诊断思维训练:通过案例分析,培养临床诊断思维,提高诊断准确率。
2. 实训方法(1)理论授课: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教师进行理论授课,讲解诊断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
(2)临床见习:在临床教师指导下,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操作,并学习解读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报告。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培养临床诊断思维,提高诊断准确率。
(4)技能操作考核:对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技能进行考核,检验实训效果。
三、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得到巩固通过实训,我们对诊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临床技能得到提高实训过程中,我们掌握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基本技能,并在临床教师指导下进行了实践操作,提高了临床动手能力。
3. 诊断思维能力得到培养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诊断思维进行临床诊断,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4. 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同学、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共同完成诊断任务,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同学对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基本技能掌握不够熟练。
临八临五临床技能考试要求及范围
【考试形式】以定时轮转等形式在模拟人上进行相应体征考核,每题限时1-1.2分钟,共10-20题
【回答问题要求】心脏杂音方面只需答出收缩、舒张或连续性杂音即可,或写出可能病变;呼吸音需答出正常或异常呼吸音的类别,呼吸附加音只需答出干湿、高调低调即可;腹部检查的肝大脾大需答出大小、质地、表面状态,其他体征需答出体征名称、某种病变或某部位有无压痛反跳痛等
【考试范围】
1.肺泡呼吸音
2.正常及异常管样呼吸音
3.哨笛音、哮鸣音、鼾音
4.湿罗音
5.收缩期杂音(室缺、房缺、主狭、二闭等)
6.舒张期杂音(二狭、主闭等)
7.连续机性杂音(PDA等)
8.奔马律
9.房颤心律、期前收缩心律
10.肝脏长大
11.脾脏长大
12.阑尾炎、胃溃疡、十二指溃疡、胰腺炎、胆囊炎的压痛、反跳痛
13.Murphy’s 征阳性
14.肝脾未触及。
执业医师临床技能考核评分标准一、引言执业医师临床技能考核评分标准是为了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在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评估医生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
本文将介绍执业医师临床技能考核的评分标准,以便提高医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
二、考核项目1. 诊断能力:评估医生对患者疾病的正确判断和诊断能力,包括对症状的分析、病情的评估和诊断的策略。
2. 临床操作:评估医生在临床治疗中使用的各项操作技能,如穿刺、手术操作、药物注射等,包括操作的准确性、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安全性。
3. 医学知识:评估医生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过程、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4. 治疗方案:评估医生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能力,包括对病情的判断、合理用药、手术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5. 沟通能力:评估医生与患者、家属以及其他医疗团队成员间的沟通能力,包括表达清晰、倾听耐心、尊重患者意见等方面的能力。
6. 急救处理:评估医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包括病人复苏、抢救措施的决策和执行等方面的能力。
三、评分细则1. 诊断能力评分细则:- 正确判断病情:满分5分,判断正确、论证充分;- 诊断方案合理性:满分5分,基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选择合理的诊断方案;- 判断风险和效益:满分5分,对诊断方案的风险和效益进行评估。
2. 临床操作评分细则:- 操作准确性:满分5分,操作过程准确无误;- 技术熟练程度:满分5分,操作熟练,流畅自如;- 安全性:满分5分,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并发症。
3. 医学知识评分细则:- 理解程度:满分5分,对医学知识理解深入,能够解答相关问题;- 应用能力:满分5分,能将医学知识用于临床实践并解决实际问题;- 更新速度:满分5分,对最新医学研究有一定了解。
4. 治疗方案评分细则:- 病情判断:满分5分,对病情的判断准确;- 用药合理性:满分5分,选择用药合理、剂量准确;- 手术决策:满分5分,根据病情和手术指征做出正确的手术决策。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临床技能考核方案一、临床技能考核内容:1.病史采集与初步判断:考核医生在病人就诊时对其进行详细病史采集的能力,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内容,并能根据病史初步判断可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2.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考核医生进行完整体格检查的能力,包括观察、叩诊、听诊、触诊等。
同时,还要考察医生对常用辅助检查(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的正确解读能力。
3.诊断与治疗方案制定:考核医生在获得病史和检查结果的基础上,能够制定出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并能对病人进行科学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4.紧急情况处理能力:考核医生在面对急危重症患者时,能够迅速判断病情,做出相应的处理,并能有效组织协调团队完成紧急救治任务。
5.诊疗操作技能:考核医生是否具备熟练的诊疗操作技能,包括静脉穿刺、皮下注射、导尿、压疮处理、创面处理等,同时考察医生是否掌握了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
6.交流表达能力:考核医生是否能够与病人和家属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包括询问病情、解答疑问、传递医嘱等。
二、考核方式和流程:1.实际案例考核:医院会提供一些真实的病例,考核医生根据这些案例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制定等,并进行现场讨论。
考官会根据医生的表现评估其相应的能力。
2.梯度考核:医生在规范化培训期间会有多次不同阶段的考核,比如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每个阶段的考核内容不同,要求也越来越高。
医生必须按时通过前一阶段的考核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3.评价指标:考核评价指标包括医生的病史采集和初步判断能力、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能力、诊断与治疗方案制定能力、紧急情况处理能力、诊疗操作技能、交流表达能力等。
评价指标根据不同的阶段和科室可能有所差异,但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
4.考核结果与反馈:医院会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医生相应的评价和反馈。
优秀者可以获得荣誉或奖励,不合格者则需要接受补充培训,直至达到标准为止。
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答:浅反射是指刺激皮肤、粘膜或角膜等引起的反应。
(1分)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右江民族医学院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细则(体格检查部分)【考官评分卷】。
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试行)一、临床技能表达测评1、要点:考核临床各级医师诊断能力、治疗能力、病程观察暨疗效判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
2、测评办法:2.1.住院医师:2.1.1.接诊仪态:着装整洁、举止适当。
站位合乎约定、与受检病人保持适宜距离。
必备检查器具随身带齐。
2.1.2.病史采集符合《诊断学》规范。
2.1.3.主诉提炼得当。
现病史与主诉相匹配,体现鉴别能力。
2.1.4.体检顺序、手法符合《诊断学》规范。
准确获取体征。
2.1.5.诊断思路清晰、模态判断到位:依据病史、体检所获疾病信息,能正确作出初步诊断、修正诊断、出院诊断。
2.1.6.诊断依据的整理、表达、安排、再收集。
2.1.7.鉴别诊断观念:问诊中的鉴别观念;诊断分析中的鉴别观念。
2.1.8.治疗原则指向明了,具体措施(药物、非药物治疗的铺排)合理。
2.1.9.专科体检把握度、熟练程度。
2.1.10.术语表达的贴切度。
2.1.11.术语、公共用语融通使用情况。
2.1.12.沟通指向明确,告知内容清楚。
*** 按受考医生专业及所在科室,考核组指定现住病例,现场考核。
2.2.主治医师:2.2.1.诊断确认——诊断依据分析。
2.2.2.鉴别诊断分析。
2.2.3.受查病种病程观察要点设计。
2.2.4.受查病例阶段疗效评估。
2.2.5.客观检查(辅助检查)资料运用性分析。
2.2.6.治疗变更动因阐述。
2.2.7.对住院医病程观察记录的评介。
2.2.8.受查病种诊疗水平在同级医院中地位的估量。
2.2.9.受查病种诊疗水平在省内地位的估量。
*** 按受考医生专业及所在科室,针对受考住院医表述的现住病例,现场考核。
2.3.(副高职及以上)高职医师:2.3.1.对受查病种诊断的评价。
2.3.2.对受查病种疗效的评价。
2.3.4.帮助下位医师分析相关检测单。
2.3.4.受查病种临床相关内容的最新进展。
二、医疗文书表达能力测评1、要点:考核临床作为与文字表达的符合性。
中医培训考核计划一、考核目的中医培训考核计划旨在全面评估学员对中医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确保学员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具备中医临床实践所需的技能和素养。
二、考核内容1.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中医基本理论、经络学、经络穴位、中医诊断学、中医药学等内容。
2.中医临床技能:包括脉诊、舌诊、诊断技能、针灸技能、推拿技能、中药调配等内容。
3.中医临床实践:学员需进行一定的中医临床实践,以检验其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应用能力。
4.中医专业文化素养:包括中医伦理、中医精神文化、中医情感沟通等内容。
三、考核方式1.理论考核:学员需进行笔试,考核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2.技能考核:学员需进行实操考核,考核中医临床技能。
3.实践考核:学员需进行临床实践考核,由指导老师进行评定。
4.综合考核:学员需进行综合考核,全面评估其中医专业素养。
四、考核标准1.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学员需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并能准确运用到临床实践中。
2.中医临床技能:学员需熟练掌握脉诊、舌诊、诊断技能、针灸技能、推拿技能、中药调配等技能。
3.中医临床实践:学员需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能力和操作技巧。
4.中医专业文化素养:学员需具备良好的中医伦理修养和情感沟通能力。
五、考核结果处理1.合格:各项考核成绩均达到合格标准的学员,具有相应的中医培训结业证书。
2.不合格:在任一项考核中未达到合格标准的学员,需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培训,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补考。
3.退学:连续两次未能达到合格标准的学员,将视情况予以退学处理。
六、考核管理1.考核组织:由中医培训机构设立专门的考核委员会负责组织考核活动。
2.考核评定:由专业教师团队和临床医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负责考核评定。
七、考核实施1.统一安排:中医培训机构在培训周期结束后,统一安排学员进行考核。
2.难易结合:考核内容难易结合,既考察学员的基础水平,又考察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公平公正:中医培训考核实施过程中,要保证公平公正,在评审中严格依据考核标准进行评定。
2015年下学期《诊断学》技能考试方案
《诊断学》是一门连接医学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为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更好地与临床见习接轨,其实践技能考核为单列考试科目。
由于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20个班,影像方向专业4个班,共约700余人,且考核项目多,耗时长,集中考核执行难度大,拟分阶段进行实践技能操作考试,考试具体安排如下:
1.考核对象、课时安排
⑴考核对象及考核内容:
1、2014级临床医学1~20班:考核问诊、体格检查及心电图、X线/CT阅片三大部分。
2、2014级影像方向1~4班:考核问诊、体格检查两大部分。
共24个班,以小班为单位进行考核。
⑵时间分配:
问诊: 15分钟/人;
体格检查:5分钟/项×4项=20分钟/人
心电图及X线/CT阅片:15分钟/人。
2.考核时间
暂定于2015年11月中旬—12月初开始,预计2周内完成,具体时间请留意通知。
3.考试内容:
⑴症状问诊内容:发热、咳嗽与咳痰、呼吸困难、咯血、头痛、胸痛、腹痛、水肿、恶心与呕吐、呕血与便血、腹泻——考核其中1项,抽签决定。
⑵体格检查内容(每人考核4项):
第一部分:血压的测量、腋窝淋巴结检查、滑车上淋巴结检查、头围测量、眼球运动、眼球震颤检查、瞳孔调节及集合反射、瞳孔对光反射、鼻窦检查、咽部检查、甲状腺触诊、气管检查。
第二部分:胸部体表标志(5个)、胸壁及胸骨压痛、胸廓扩张度、触觉语颤、胸膜摩擦感、肺上界叩诊、肺下界叩诊、肺下界移动度、肺部听诊、三种正常呼吸音听诊;心脏相对浊音界的叩诊、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
第三部分:腹部九区法、腹壁紧张度、压痛和反跳痛、Murphy征检查、Mcburney 点压痛、肝脏触诊、脾脏触诊、移动性浊音、液波震颤、肝区和肾区叩击痛、肠鸣音听诊、振水音、血管杂音检查
第四部分:脊柱弯曲度及活动度、脊柱压痛与叩击痛、肌力评估、肌张力评估、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Romberg征、角膜反射、腹壁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Babinski征、Oppenheim征、Gordon征、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考核其中4项,抽签决定,每部分抽一项。
⑶心电图阅读内容:
1. 正常心电图;
2. 窦性心动过速;
3. 窦性心动过缓;
4. 房性期前收缩;
5. 心房颤动;
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7. 室性期前收缩;
8. 室性心动过速;
9. 心室颤动;10.房室传导阻滞;11. 左、右束支传导阻滞;12. 左、右心室肥厚;13. 典型心肌缺血;14.急性心肌梗死。
(考核5张图)
⑷X线/CT阅片:1.正常胸部正位片;2.肺炎(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干酪型肺炎;);3.气胸;4.胸腔积液;5.浸润型肺结核;6.肺癌(中心型肺癌;周围性肺癌);7.心脏增大(二尖瓣型、主动脉型、普大型);8.正常腹部平片;9.肠梗阻(单纯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10.消化道穿孔;11.泌尿系阳性结石;12.上(下)消化道造影;13.骨折:长骨骨折;14. 颅脑外伤CT(颅骨骨折、急性硬膜外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15.脑出血(CT);16.脑梗死(CT)。
(考核5张图)。
4.考核形式与方法:
⑴问诊:教师为被检查者,学生为检查者,抽签决定考核内容,要求在10~15分钟内完成。
⑵体格检查:教师为评价者,学生以2人为一组分站进行相互考核,4项共计20分钟内完成。
⑶心电图及X线/CT阅片:每次考核10人,在15分钟内完成5张心电图阅读及5张X线或CT片阅读。
5.要求:
⑴考前准备:①学生着装整洁、态度端正。
②学生每次考核均要携带学生证或图书证,否则不能参加考试。
③体格检查考核时要求考生自己携带听诊器。
④每班严格
按照规定时间来参加考试,无故不参加考试者记为缺考,每班学生按学号依次进入考场,学生自己提前找好搭档。
⑵考核能力:①问诊考核学生对常见症状的临床思维能力、与患者的基本沟通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
②体格检查考核学生临床常用体查操作的手法熟练度及标准度,能正确与被检查者进行必要沟通,并能正确报告结果,对阳性结果具有基本分析能力。
③心电图及X线/CT阅片考核学生对临床常见异常心电图及影像学改变的识别和判断能力。
6.计分方式:
《诊断学技能》考核总分100分,具体分数分配为:
1、临床专业:
⑴问诊(含着装、语言沟通、问诊技巧的应用)20分
⑵体格检查(含着装和语言沟通)40分(考4项,每项10分)
⑶心电图 10分
⑷X线/CT阅片 10分
⑸平时成绩(实验报告、考勤)20分
2、影像方向专业:
⑴问诊(含着装、语言沟通、问诊技巧的应用)20分
⑵体格检查(含着装和语言沟通)60分(考4项,每项15分)
⑶平时成绩(实验报告、考勤)20分
本次技能考核参照执业助理及执业医师操作考试内容,以学生合作的形式进行,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意识,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诊断教研室
201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