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语文复习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专题五备课参考
- 格式:doc
- 大小:102.50 KB
- 文档页数:2
2017年中考语文必备知识考点辅导本文是关于2017年中考语文必备知识考点辅导,感谢您的阅读!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中考语文必备知识考点的内容。
修改病句课标要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1、修改病句类(1)用词不当①感情色彩不当。
如: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②关联词用错。
如: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
(“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2)搭配不当①主谓搭配不当。
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②动宾搭配不当。
如: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为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⑧主宾搭配不当。
如: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劳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劳动”。
)④修辞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如: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改为“很多”。
)(3)成分残缺①缺主语。
如: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使”字,使“我”丧失了主语作用,所以,应删去。
)②缺宾语。
如: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
应加上“的情景”。
)(4)语序不当①逻辑语序不当。
如: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
(“通过”与“研究”顺序颠倒。
应是先“研究”后“通过”。
)②关联词语序不当。
如:A: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两个分句是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
【课标定位】1、了解《汉语拼音方案》;2、识记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会标写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3、识记3500个常用汉字。
【考点归类】考题形式一般为填空和选择题型。
常见的考查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给汉字注音;②根据拼音写出汉字;③多音字辨认;④汉字的音、形、义;⑤给古汉字(文言句子中指定的字)注音;⑥改正错别字;⑦书写等。
【知识导航】音节拼音规则:(一)书写字母要规范:1.一律用印刷体小写字母,不可掺杂手写体。
2.要安在四线三格上书写字母的规定写字母。
3.拼写人名、地名、国名及专有名词时,第一个字母应当大写,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
我看了不少鲁迅的作品。
(二)注意有些声母、韵母不能拼写在一起:声母b p m f 能和o 拼,不能和uo 拼。
如:bō(波),不能拼成buō(三)注意拼音规则: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时写成"r"。
如:儿童(ãr tïng),花儿(huür)y、w的使用:韵母表中i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要用y 开头。
(2)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要用w开头。
(3)韵母表中û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也要用y开头。
加y后,û的两点要省去。
使用y、w,主要是为了连写时明确音节的分界,y、w是起隔音作用的字母。
如:把"大衣"二字连写成dai,就会以为是一个音节。
用了y,写成dayi,音节的分界就分明了。
省写:(1)韵母iou ,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优),ui(威),un(温)。
如:牛、归、论(2)û和n、l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省去两点。
(四)注意标音位置:1.如果一个音节只有一个元音,声调符号应标在元音上。
2.如果有两个元音,声调符号就按a,o,e,i,u,û的顺序标记。
3.i,u两个元音并列时,声调标在后面的元音上。
2017年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整合汇编)本文是关于2017年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整合汇编),感谢您的阅读!复习是为了大家在考场上更自如的发挥,但是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都有哪些备考知识点,特梳理出中考语文考点复习,中考你准备好了吗?【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的阅读一直是考生们头疼的问题。
中考文言文阅读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课外的解题方法如下: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骤:中考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语言材料。
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办?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
我们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解题四个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古诗文】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大致分为:一、品味炼字类[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二、名句赏析类[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2017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学案——语法知识(教师版)【考点检索】语法知识。
选择题。
第14题。
【考点目标】1.准确判断五种短语结构类型,辨析后补短语与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2.掌握单句的六种常见成分,准确区分宾语与补语、特殊句式的句子成分。
3.准确提取句子主干。
4.掌握常见复句类型及关联词语,准确判断二重复句的层次及意义关系。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常见的短语结构类型;2、学会区分辨析动宾短语和后补短语;主谓短语与偏正短语。
【摸底反馈】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同类的一个短语(1)A.纯洁善良B、婉转悠扬C、振聋发聩D、言行相顾(D主谓)(2)A.独立思考B、天伦之乐C、完美无缺D、一个顾客(C后补)(3)A.打扫干净B、打量一番C、大国工匠D、密不透风(C偏正)(4)A.打扫教室B、整修一新C、记住乡愁D、发展经济(B后补)(5)A.市场繁荣B、悠久历史C、色彩缤纷D、襟怀坦白(B偏正)【知识讲练】一、短语的结构类型(一)短语构成方式:(1)顺序。
词+词如:描写景物——景物描写(2)虚词。
的(偏正)、地(偏正)、得(后补)、和(并列)如:景物的描写——描写的景物;飞快地跑——跑得飞快(二)短语的结构类型1.并列短语: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是平等的联合;词性是相同的。
(1)如:报纸杂志今天或明天(名+名)调查研究讨论并通过(动+动)雄伟壮丽庄严肃穆(形+形)我和他这样那样(代+代)四面八方千秋万代半斤八两(数量+数量)姐姐和我(名词+代词)勤劳、勇敢、不怕苦(形+形+代)(2)并列短语的构成与判断辨析:可从词性相同、调换顺序、加“和、并、与”等三个角度判断并列短语。
判断下列短语类型风俗习惯(并列)废寝忘食(并列)雍容华贵(并列)广阔无垠(后补)风和日丽(并列)筚路蓝缕(并列)优良传统(偏正)美轮美奂(并列)鳞次栉比(并列)2.偏正短语:前一个词修饰、限制;后一个词为主(正)。
(1)如:(祖国)大地(一个)顾客(可爱的)人(定)+中心词(名、代)[独立]思考[更加]坚强[完全]相信[ 状]+中(动、形)(2)偏正短语的判断辨析:调换顺序试一试;加“的、地”看一看;换前一个词。
2016重庆易考文学常识梳理编者按:重庆近6年9套试卷共考查文学常识4次,文学常识这一考点的考查频次呈下降趋势,其中2015年重庆中考复习工作会明确提出不考查文学常识,但是不排除2016年考查的可能。
重庆中考文学常识考查内容均出自六册教材课文和课下注释,包括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主题、内容情感、对课内重要文章内容的理解等。
鉴于此,本书对教材中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进行全面梳理,同学们只要用心掌握,拿到这基础分3分就不成问题。
一、作家作品1.中国古代重要作家及作品◆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圣人”。
其思想核心是“仁”,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首创私人讲学之风。
现存《论语》一部,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专集,为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
全书以记言为主,是一部语录体著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尊为“亚圣”。
主张“仁政”,强调“民贵君轻”,实行“王道”。
《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均选自《孟子》。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人。
《左传》别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此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年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8篇,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开创“建安风骨”新风,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二、初中易读错成语精选 (3)熟语精选古诗词鉴赏知识归纳一、古诗词思想情感归纳 (13) (15)三、古今异义归纳四、文言虚词归纳 (51)54数词 (83) (84)宾语从句定语从句 (88)4.打算做……/ 计划做……5.表示想/希望 (91) (91)一、珍爱生命二、保护自己学过安全的生活 (97)二、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105) (107)四、我们崇尚社会公正专题五 认清基本国情 了解基本国策 认识发展战略 (119)二、关注经济发展 (138) (141) (141)一、学会承担责任二、树立共同理想 (154)【啜泣】chuò 【缀连】zhuì 【收敛】liǎn 【迸溅】bènɡjuéjiàng【洗濯】zhuó【玷污】diànduòzhuóhē【贮蓄】zhù【澄清】chénɡ【栖息】qī【归泊】bó【骸骨】hái【潜行】qián【峰峦】luán【预兆】zhàoshòujiélüèsèdǎi【霎时】shà【刹那】chà【攲斜】qī【荫蔽】yīn【荫庇】yìn【称职】chèn【哞哞】mōu【潺潺】chánsū【哺育】bǔ【郝叟】hǎosǒu【怪诞】dàn【亘古】gèn【蚱蜢】zhàměng【污秽】huì【瓦砾】lì 【地窖】jiào 【颤巍巍】chàn wēi 【赃物】zāngfà láng【荒谬】miù 【杀戮】lùjié wènbēn sāng shù 【凹凼】āo dàng 【尴尬】gān gà 【伛偻】yǔ lǚ 【佝偻】gōu lóu 【骷髅】kū lóu 【塌败】tāzuò 【克扣】kè 【接济】jìxī xū diān pèi xuān xiè pán 【伧俗】cāng【萌发】méng 【胚胎】pēi 【蟾蜍】chán chú 【脊椎】jǐ 【两栖】qī 【藩篱】fān 【归咎】jiù 【朔方】shuò 【雪霁】jì【鞭挞】biān tà【罪孽】niè【招徕】lái【铁铉】xuàn【饽饽】bō bo【抠门】kōupēi【发怵】chù【玄虚】xuánsāowùyú【栈桥】zhàn【拮据】jié jū【藻饰】zǎo shì【狡黠】xiá【庖代】páo【打鼾】hānchěng【勾当】gòu dàng【怄气】òutiǎnbiěchán ruòchán【瘠薄】jí bó【沉湎】miǎn【臆测】yìcè【恻隐】cèjīnjítī【猝然长逝】cù【抖擞精神】méng【苦心孤诣】yìmǎng zhēn【随声附和】hè【浑身解数】xiè【毛骨悚然】sǒng【忧心忡忡】【面面相觑】qù【连声诺诺】【无动于衷】【气息奄奄】yǎn【抑扬顿挫】【藏污纳垢】gòu【颔首低眉】hàn【广袤无垠】màocù【期期艾艾】àiduòkè【气吞斗牛】dǒu【一抔黄土】póu【味同嚼蜡】jiáo【咬文嚼字】jiáo【吹毛求疵】cīwěi wěi【断壁残垣】yuándǐ厉】生】呕】不言而谕【喻】大相经庭【径】艰】洌】蜜】殴】抑扬钝挫【顿】不知所错【措】无精打彩【采】沓无消息【杳】秉独夜谈【烛】痛心疾手【首】膝】辈】肓】滥】相形见拙【绌】直接了当【截】手屈一指【首】丰功伟迹【绩】残无人道【惨】挺而走险【铤】怡】声色俱历【厉】天翻地复【覆】川】萃】执】诲】【不绝如缕】也用以比喻声音微弱,或某种技艺后继乏人。
语⾔知识及其运⽤ 专题⼀:字⾳字形 【考点透视】: 《语⽂课程标准》在字⾳、字形⽅⾯对七⾄九年级学习要求是:1. 能熟练地使⽤字典、词典独⽴识字,会⽤多种检字⽅法。
累计认识常⽤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 在使⽤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的⾏楷字,提⾼书写的速度。
3. 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由此中考对这个考点的考查主要内容和基本题型有:1.给汉字注⾳,按拼⾳写汉字(除课本出现的以外,还包含⽣活常⽤语);2. 对错别字的有⽆进⾏判断并作出相应的选择,或改正所给词语中的错别字;3. 汉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使⽤; 4.抄写⼀段⽂字,检查汉字的规范书写的能⼒鉴于汉字⾳、形、义结合的特点,要解答好这类试题,应做到以下⼏点: ⒈要按照《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常⽤汉字3500个,并能准确拼读,规范书写; ⒉准确把握试题所提供的信息,揣摩命题者设计的意图; ⒊弄清错别字产⽣的原因,包括字型相似误⽤、字⾳相同或相近误⽤,还有字⾳相同字型相近的误⽤; ⒋善于将字形、字⾳、乃⾄字义结合起来辨识,在对具体语境的理解中学习并掌握汉字。
⒌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正楷书写要⼒争做到规范、⼯整、美观。
【教学⽬标】: 牢记课标内的字⾳。
能够理解和书写课标内的字、词。
【教学过程】: ⼀、引⼊真题,巩固知识[来源:学科ZXXK] (江西2016年)1. 下列字形和加粗字注⾳全部正确的⼀项是( ) A. 确凿(záo) 告磬如法炮制(pào) 物竞天择 B. 归咎(jiù) 馈赠风雪载途(zài) 通宵达旦[来源:学科] C. 殷红(yīn) 销蚀恪尽职守(kâ) 珠丝马迹 D. 狡黠(xiã) 绰号叱咤风云(zhà) 略胜⼀筹 【答案】B【解析】A:告罄,如法炮(páo)制;C:殷(yān)红,蛛丝马迹;D:狡黠(xiá) (江西2015 年)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全部正确的⼀项是( ) A.勾当(gòu) 恻隐忍俊不禁( jìn) 妇儒皆知 B.归省(xǐng) 愧作戛然⽽⽌(gá) 销声匿迹 C.藩篱(fān) 瑟索 锲⽽不舍(qiè) ⽉明风清 D.枯涸(hé) 技俩顶礼膜拜(mó) ⽆可质疑 【答案】C 【解析】A项中的“忍俊不禁(jìn)”中的“禁(jìn)”应为“(jīn)”,“妇儒皆知”中的“儒”应为“孺”;B项中的“愧作”中的“作”应为“怍”,“戛然⽽⽌(gá)”中的“戛 (gá)”应为“戛(jiá)”;D项中的“技俩”中的“技”应为“伎”,“⽆可质疑”中的“质”应为“置”; ⼆、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都不相同的⼀组是( ) A.树冠/⾐冠楚楚塞车/闭⽬塞听症结/对症下药 B.给以/家给⾃⾜便利/⼤腹便便载重/怨声载道 C.脉络/恪尽职守殉难/徇私枉法缉拿/打躬作揖 D.逡巡/怙恶不悛裨益/稗官野史褴褛/滥竽充数 【答案】D 【解析】A.guān;sāi /sè;zhēng / zhèng。
专题五: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考点透视】:名著阅读是对我们阅读状态的一种考查,主要考查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课外阅读的名著以及其他作家作品知识的掌握情况。
常见考查内容有:1.作家作品知识;2.主要情节、典型事件、主要人物及性格;3.识记与作品有关的诗句、名言、成语与歇后语等;4.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5.能对一些内容或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教学目标】:熟悉文学常识与大纲要求的名著。
【教学过程】:一、引入真题,巩固知识[2016•娄底]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郭沫若《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描绘,歌颂了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
B、宋朝词人范仲淹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融梦幻与真实、历史与现实为一体,构成了气度恢弘、格调雄奇的意境。
C、《朝花夕拾》是鲁迅留给我们的优美的散文珍品,出自这部散文集中的篇目有《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D、《水浒传》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聚义梁山水泊、杀富济贫、抗拒官府、造反起义的故事。
【答案】B【解析】本题考学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作者是李清照不是范仲淹。
[2016•长沙]名著阅读(共5分)(1)一把火,在经典名著中摇曳生姿,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一把火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练就了孙悟空的____________;在翠云楼里,一把火烧得大名府人心惶惶,体现出“智多星”吴用__________的形象特点;在小人国里,一把火烧得皇宫烈焰熊熊,___________(人名)急中生智,一泡尿灭了皇宫之火,也因此招致皇后的怨恨。
(2)一腔情,在经典名著中火花迸溅,为了兄弟之情,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下了好友____________(人名);《童年》中,外祖母慈祥善良,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____________(人名)敏感而孤独的心。
【答案】(1)火眼金睛;足智多谋;格列佛(2)林冲;阿廖沙二、模拟训练,查漏补缺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家喻户晓。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5篇在基础教育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
它不仅具有工具性,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
下面为大家整理的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1在结束新课之后,即将进入紧张的初三总复习。
面对六本教科书,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行之有效的复习规划是成功的一半。
为此,通过反复思量之后,我拟定一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原则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
认真研究《成都市20__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语文科考试说明》,明确考试内容与要求,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和近三年成都市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做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辅之以适当的练习;考查内容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课内外兼顾,着重考查学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能力。
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化基础,突出重点。
针对中考评估的要求,立足于A卷。
对于《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建立语文中考所需的知识网络,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
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应加强指导。
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并结合具体的试题,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训练学生与命题者对话的意识,注意总结梳理规范答题格式,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注意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知识清单五文学知识集锦1.中国古代重要作家及作品◆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首创人,被后代尊为“贤人”。
其思想中心是“仁”“忠恕”。
现存《论语》一部,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专集,是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期间鲁国邹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尊为“亚圣”。
主张“德政”,重申“民重君轻”,推行“王道”。
著有《孟子》一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均选自《孟子》。
◆左丘明,春秋期间鲁国人。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他所著,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册。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韩非,战国期间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著有《韩非子》一书。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作。
列子,名御寇,战国期间郑国人。
战国先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两小儿辩日》《愚公移山》均选自《列子》。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共 305 篇,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全书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异传统的源头。
广泛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章法上拥有重章叠句、频频咏唱的特色。
《关雎》《蒹葭》均选自此。
◆司马迁,西汉有名史学家、文学家。
字子长,夏阳( 今陕西韩城 ) 人。
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此书记录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期间长达3000 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 篇。
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创始“建安风骨”新风。
◆诸葛亮,三国期间政治家、军事家。
字孔明,后任蜀汉丞相。
有《诸葛亮集》,《出师表》便选于此。
◆陶渊明,一名潜,字渊明、元亮,谥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人,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六:语段归纳【考点透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考生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腕的运用,和要求考生应初步具有搜集和处置信息的能力。
信息的提取与归纳是中考中常见的语言运用题,它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以后,把最核心的信息提掏出来进行有机组合,并要求简明扼要。
所提供的材料一样都是新闻报导,所答内容都有字数限制。
信息提取与归纳题考查的是考生的信息捕捉挑选能力和语言归纳归纳能力。
出题的方式不外乎以下三种:给新闻拟题目;归纳新闻的要紧内容;将新闻内容归纳成一句话新闻。
看似是三种题型,实质是一样的,都需要将材料的要紧内容高度浓缩,其中拟题目的要求相对要更高一些,需要加倍精练和简练。
所提供的材料有时候也可能是一个或若干生活现象组合而成的材料,说明性、议论性、记叙性文字都有可能。
叙述性材料,要注意时刻、地址、人物、事件等重要信息;议论性材料,关键是要先找到其论点;说明性材料,则要抓住其对象特点、范围等;若是几层意思并列,就要归纳这几层意思的一起性或实质性。
这种材料往往有若干条信息让考生去挑选和归纳,因此要认真审读,别离把要紧信息提掏出来加以归纳。
【教学目标】:1,初步具有搜集和处置信息的能力。
2,能从文章中提取要紧信息,进行缩写。
3,重在考察可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4,能踊跃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教学进程】:一、引入真题,巩固知识[2015•江西]下列作为新闻题目最适当的一项是( )北京晨报讯(记者王歧丰)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市已启动抗战文物险情排查工作。
北京市文物局日前通报,今年6月底前,将完成68处抗战文物的保养工作。
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抗战类文物共162处。
最近几年来,对焦庄户抗战遗址等一批抗战文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缮。
这次文物修缮,主若是对地堡类文物周边进行降土,将原入口加以整修,重做地面和排水,增设自渗井,安装文物爱惜标志牌、说明牌。
【课标定位】1、了解《汉语拼音方案》;2、识记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会标写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3、识记3500个常用汉字。
【考点归类】考题形式一般为填空和选择题型。
常见的考查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给汉字注音;②根据拼音写出汉字;③多音字辨认;④汉字的音、形、义;⑤给古汉字(文言句子中指定的字)注音;⑥改正错别字;⑦书写等。
【知识导航】音节拼音规则:(一)书写字母要规范:1.一律用印刷体小写字母,不可掺杂手写体。
2.要安在四线三格上书写字母的规定写字母。
3.拼写人名、地名、国名及专有名词时,第一个字母应当大写,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
我看了不少鲁迅的作品。
(二)注意有些声母、韵母不能拼写在一起:声母b p m f 能和o 拼,不能和uo 拼。
如:bō(波),不能拼成buō(三)注意拼音规则: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时写成"r"。
如:儿童(ér tóng),花儿(huār)y、w的使用:韵母表中i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要用y 开头。
(2)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要用w开头。
(3)韵母表中ü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也要用y开头。
加y后,ü的两点要省去。
使用y、w,主要是为了连写时明确音节的分界,y、w是起隔音作用的字母。
如:把"大衣"二字连写成dai,就会以为是一个音节。
用了y,写成dayi,音节的分界就分明了。
省写:(1)韵母iou ,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优),ui(威),un(温)。
如:牛、归、论(2)ü和n、l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省去两点。
(四)注意标音位置:1.如果一个音节只有一个元音,声调符号应标在元音上。
2.如果有两个元音,声调符号就按a,o,e,i,u,ü的顺序标记。
3.i,u两个元音并列时,声调标在后面的元音上。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专题五:句子的选用和仿用、句式变换
【考点透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中对此专题的相关要求是:根据提供的语境,在不改变句子的原意的前提下,选用句子、仿写句子和按要求变换句式等。
这其中隐含了对语法(短语、单句、复句)、修辞等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
【教学目标】:
知晓各种句式,并且可以正确选用或仿用句式,还要懂得怎么变换句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真题,巩固知识
[2016•江西]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 原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改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就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B. 原句:傅雷的家书每一封都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改句:傅雷的家书没有一封不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 原句: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改句: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儿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D. 原句: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改句: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就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答案】D
【解析】原句强调的是“适应固定的社会制度”,而改句则变成了一个选择句“不是”“就是”,因此与原意不符。
[2015•江西]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
语文学习要注重打好基础,就像盖房子,根基不牢,房子肯定盖不高。
A房子能盖得高吗?B.房子能盖不高吗?
C.房子应该盖不高。
D.房子是否盖得高?
【答案】A
【解析】此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明确反问句表示一重否定。
否定的反问句表示肯定意思。
选项B的意思正好与划线句相反,选项D,是选择疑问句,没有明确表态。
选项C,虽意思相近,但不是“最”,且副词“应该”与原句中的副词“肯定”语气上不符合,该题还有一个干扰考生的地方标点符号,因为原句是“句号”,所以有绝大部分考生选C。
二、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哀怨;
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暗的点染;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激昂的欢唱,少一些悲观的咏叹。
答:
【解析】仿句要求有显性和隐性两个层次,显性要求就是题干要求的句式和修辞,而隐性要求是“意谐”,即所描写的对象中心突出,语意通畅,内容健康。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示例,看其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掌握句式。
事物的特点是多方面的,关键是选取的角度。
至于自选话题,可以选取熟悉的,以便有话可说。
答案:(示例1)人生如一支笔,应该多一些笔墨的芳香,少一些熏心的铜臭;
人生如一束光,应该多一些光明的欢乐,少一些阴暗的泪水;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出色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
(示例2)心灵如一方天空,应该多一些灿烂的阳光,少一些灰暗的阴霾;
心灵如一片树林,应该多一些新鲜的翠绿,少一些凋零的枯萎;
心灵如一泓湖水,应该多一些彼此的包容,少一些汹涌的浪花。
2.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答: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确定需要改变的和不需要改变的地方,然后对需要改变的地方进行替换。
句式要一致:……是……,……着……,只要你肯……。
修辞要符合要求:使用比喻。
话题要一致。
答案:梦想是花朵,等待着绽放,只要你用心;梦想是糖果,等待着品尝,只要你努力;梦想是土地,等待着结果,只要你辛勤。
三、师生互动,总结知识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
四、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布置作业:同步导练
五、教学反思
学生在平时要加强对相关题目的练习并做好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