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遵循十项基本操作原则
- 格式:docx
- 大小:14.84 KB
- 文档页数:2
安全生产操作技术规程总则范文一、概述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员工安全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
为了规范企业安全生产操作,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制定安全生产操作技术规程是必要的。
本技术规程旨在明确企业安全生产操作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操作程序,保障企业的安全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技术规程适用于所有员工参与的生产作业环节,包括生产设备、物料运输、工艺操作等。
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规程的要求,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基本要求1. 安全责任所有生产作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并将其纳入考核体系,形成工作责任的层级管理。
2. 安全培训所有员工进入工作岗位前必须参加安全培训,了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安全设备所有生产设备必须符合安全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同时,对于特殊工艺和高危作业,必须使用符合规定的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4. 安全检查对于生产作业现场,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对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应急预案每个生产作业单位必须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和责任人,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员工在危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
6. 事故报告对于发生的生产事故,必须及时上报,并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7. 安全宣传安全宣传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
每个生产作业单位必须定期组织安全宣传活动,向员工传递安全知识和操作技巧,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四、操作程序1. 生产前a. 确认生产设备的安全性能是否正常,进行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b. 验收所需使用的物料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定期检查物料储存区域的安全情况。
企业培训师第四章培训课程开发第一模块开发培训课程第三单元能力训练指南能力点一、怎样确定培训课程目标确定培训课程目标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
需要经过前期的需求分析,如何把培训目标转化为课程目标,以此来指导整个课程编制工作,是课程设计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培训课程目标包括三个要素:操作目标、条件、标准.一、操作目标:是培训课程目标最主要的要素,它描述了参培者在培训结束时要会做什么。
二、条件:是指学员达到课程目标所需的设备、材料、操作手册等物质保障。
三、标准:规定一个标准,是为了更有效地测量培训结果。
如对操作速度、精确率等的测量。
在设定课程目标时,要避免以下两点错误:一是仅是培训者想做的,而不是参培者想做的;二是听起来目标很大,但实际上意义含混不清。
能力点二、开发培训课程的步骤开发培训课程的步骤:分析需求选准课题、选定安排课程内容和形式、预期的课程、课程的论证修改试用、课程实施的结果评价一、分析企业规范化岗位培训的需求,选准课题;二、分析企业开发新品种、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改善经营管理的迫切需要,选准课题。
三、预测企业进入市场的潜在需求,选准课题。
四、分析企业人员素质需求,选准课题其中,分析需求,选准课题是关键的第一步。
能力点三、开发培训课程的方法一、选择移植法:是指将普通学校、职业学校的现有课程内容,有选择地加以调整移植过来,开发成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课程;二、能力中心法:企业开展培训、继续工程教育时,需要开设具有企业特殊性的,实用性的、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这种方法以课程要求达到提高某项能力的目标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选择、确定直接为之服务的内容三、任务分析法:这是欧美流行的一种编制职业培训课程的方法,我们可以参照运用这种方法来选定某些课程开发的题目和内容。
具体做法是按以下顺序逐步分解:岗位职责——〉任务——〉完成每项任务的操作步骤-—〉完成每一操作步骤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而后,对各项任务每个操作步骤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分解。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科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 集护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人文精神于一体, 是在学生具备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 为学习临床护理课程打基础的衔接课程, 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
是护士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也是为满足个体、家庭和社区基本需要所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是护士执业考试四个考试单元(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中的“专业实践能力”的考试项目。
《护理学基础》是临床护理和各专科护理的基础, 贯穿于护理对象对健康需求的始终。
课程内容按工作过程进行整合、序化, 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条件, 在真实或仿真环境中, 按照临床护理工作岗位进行训练, 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 同时每项技能中强调职业素养的养成, 重点培养学生关爱和照顾护理对象的综合能力。
同时,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临床实践环节, 帮助学生认识作为一名护士的自身价值, 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专业态度, 发展护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为学生日后的护理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专业信念、知识与技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总体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 为学习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各临床护理课程, 及日后走上临床护理工作岗位, 应用护理程序开展整体护理, 促进病人健康打下坚实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基础。
(一)知识能力1.描述基础护理技术中的主要概念。
2.解释各项护理基本技能的原理。
3.能阐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 运用护理基本知识, 联系实际, 应用于病情观察, 护患沟通, 健康教育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中。
4.在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查对制度、节力原则、限度隔离制度。
(二)职业能力1.熟练掌握生命体征的测量、各种铺床法、无菌技术、隔离技术、各种注射法及药物过敏试验、静脉输液、导尿术、心肺复苏等操作。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教学软件又称为 A 。
A.课件B.多媒体C.操作系统D.应用软件2. 继课件之后的第二代教学软件称为 A 。
A积件 B.课件 C.网络课件 D.智能型课件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认知主体是 B 。
A. 教师B. 学习者C. 教务D. 辅导员4. 能利用计算机来模拟某种真实的实验现象,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课件是 D 。
A.游戏型B.个别辅导型C.操练与练习型D.模拟型5. 把课件分为框面型,生成型,数据库型和智能型是按课件的以下哪种类型分的A 。
A.结构类型B.模拟类型C.游戏类型D.学生特点6. 能对用户的操作做出响应的是 D 。
A.计算图标B.显示图标C.擦除图标D.响应图标7. 背景和文字叠在一起,若只希望显示文字不显示背景则选用 C 。
A.数字化影像图标B. 视频图标C.擦除图标D. 声音图标8. Authorware的多媒体功能可使用以下哪个图标播放电影 C 。
A.移动图标B.显示图标C.数字化影像图标D.交互图标9. Authorware中用于显示文字,图形,静态画像,也是用来显示变量,函数值的即时变化的是 B 。
A.移动图标B.显示图标C.计算图标D.交互图标10. Flash存储动画的格式是 A 。
A. swfB. bmpC. png11. 决定了各个场景的切换以及演员出场,表演的时间顺序的称为 B 。
A.关键帧B.时间线C. 控制面板D.舞台12. 设计者可以通过这三种视图方式对网页进行浏览,默认方式为 B 。
A.预览视图方式B.普通视图方式视图方式 D. 报表视图13. 万维网的简称为 A 。
14. 下面属于文本格式的文件类型是 D 。
A. *.rmB. *.bmpC. *.gifD. *.doc15. 以下是Authorware支持的声音格式是 A 。
16. 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详细设计是 A 。
A.单元设计B.总体设计C.交互设计D.媒体设计17. 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简写是 B 。
安全生产操作技术规程总则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安全生产,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安全生产操作技术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性较大、操作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包括但不限于:电气设备操作、高处作业、危险品操作等。
第三条本规程的目的是规范重点工作岗位的操作流程,明确安全注意事项,提供必要的操作技术指导,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增强安全意识,防范事故发生。
第四条本规程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所有相关单位必须严格执行。
第五条本规程的适用范围包括本单位所有工作人员,无论其岗位等级和职责大小,都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
第六条本规程的内容包括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操作技术指导等方面,具体细则由各岗位负责人负责编制并由安全生产部门审核、发布。
第七条本规程的使用原则是:必须使用,严禁违章操作,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规定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
第八条本规程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应当由各岗位负责人负责组织,并做好相应记录。
第二章操作流程第九条操作流程是指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必须进行的操作过程。
第十条操作流程的编制应当根据岗位的实际情况,明确操作人员的职责分工,详细列出各个操作环节的具体要求,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一条操作流程的执行顺序是:准备工作-安全措施-操作过程-安全检查-完成工作。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在进行工作前,必须对所需的工具、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准备,确保其完好可用,并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
第十三条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不得擅自更改或省略操作步骤,如有需要,在操作前必须向上级报告并征得批准。
第十四条在操作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人身安全,遵守有关的安全措施,如穿戴防护设备、正确使用安全工具等。
第十五条操作完成后,应当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安全隐患,并做好记录。
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培训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程第一章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一、职业技能鉴定发展历程: P11阶段背景法规政策初创阶段:建立考工定级和考工晋级恢复阶段:建立工人技术等级制制度度(1949—— 1978) (1978—— 1987)建国初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管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年动乱结束、系、实行国家统包统配和工资统一计各条战线拨乱反正、把党的工作划管理劳动就业制度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56 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工资改革 1983 国务院颁发《工人技术的决定》等级考核暂行条例》1963 年、第一次制订《工人技术等级 1979 第二次修标标准》标准基本原则:①技术等级、工作等级、工资等级一致性②技术等级、多级结构③标准的“应知”“应会”“工作实例”格式④标准由劳动部统筹,各部委制定、考场机构等级 (工种) 职业(工种)分类标准考评人员对象调整阶段建立职业资格等级制度(1987—— 1993)1989 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经济发展战略上坚持科教兴国方针,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学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87 年经国务院批准,劳动部门颁布《关于实行技师聘任制的晢行规定》1990 《关于高级技师评聘实施意见》确立技师、高级技师二级技术职务系(1993——至今)1994 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问题决定》中首次提出“要制定各种职业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二种证书制度1993 原劳动部颁发《职业技能鉴规定》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一个政府指导下,职业技能鉴定社会休管理系。
国家统一颁布企业8 级10000 多个行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专家企业工人考核委员会8 级10000 多个行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专家国营工人转执阶段、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法规政策关干背景体定列。
1988 年,第三次修标1990 年,国务院批准《工人考核条例》首次明确国家实行工人考核制度、考核、使用、工资一致性方针、工人考核。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征求意见稿)一、整理床单位(一)工作目标保持床单位清洁,增进患者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标准预防、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意识、活动和合作能力,有无引流管、伤口,有无尿便失禁等,采用与病情相符的整理床单位的方法。
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保护患者隐私。
4.护士协助活动不便的患者翻身或下床,清洁并整理床单位。
5.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引流管或导管牵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保证患者安全。
6.操作后对躁动、易发生坠床的患者拉好床栏或者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7.按操作规程更换污染的床单位。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整洁,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
3.操作过程规范、准确,患者安全。
二、面部清洁和梳头(一)工作目标使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及个人卫生习惯,选择实施面部清洁和梳头的时间。
3.按需要准备用物。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嘱患者若有不适告知护士。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尊重患者的个人习惯,必要时涂润肤乳。
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护士及时处理。
三、口腔护理(一)工作目标去除口腔异味和残留物质,保持患者舒适,预防和治疗口腔感染。
(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安全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评估患者的口腔情况,包括有无手术、插管、溃疡、感染、出血等,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3.化疗、放疗、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可以用漱口液清洁口腔,必要时护士协助。
电工安全操作规程1、所有绝缘、检验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他用,并定期检查、效验。
2、现场施工用高低压设备及线路,应按照施工设计及有关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安装和架设。
3、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电或断电,并禁止带电工作。
4、有人触电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急救。
电气着火,应立即将有关电源切断,使用干粉灭火器或干砂灭火。
5、安装高压油开关,自动空气开关等有返回弹簧的开关设备时,应将开关置于断开位置。
6、剔凿打眼时,锤头不得松动,铲子应无卷边、裂纹、戴好防护眼睛。
楼板、砖墙打透眼时,板下、墙后不得有人靠近。
7、电力传动装置系统及高低压各型开关调试时,应将有关的开关手柄取下或锁上,悬挂标志牌,防止误合闸。
8、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同一设备可做接地和接零,同一供电网不许有的接地和有的接零。
9、电气设备所用保险丝(片)的额定电流应与其负荷容量相适应,禁止用其他金属线代替保险丝(片)。
10、施工现场夜间临时照明电线及灯具高度应不低于____米。
11、照明开关、灯口及插座等,应正确接入火线及零线。
电工安全操作规程(2)是为了保障电工的安全,防止发生电器事故而制定的一套标准操作程序。
下面是一个2000字的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的示例:一、前言电工是电气设备的维修、安装和使用人员,他的工作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二、基本原则1. 做好安全准备在进行电气工作之前,必须检查工作环境和设备,确保安全。
无论进行任何电气工作,都应佩戴适合的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靴等。
2. 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在进行电气工作时,必须遵循正确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步骤,确保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不得擅自更改或省略操作步骤,以免引发危险。
3. 注意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不得使用老化、损坏或不合格的电气设备。
4. 情况紧急时机敏应对在发生电器事故或突发情况时,电工应迅速采取紧急措施,确保自身安全并将事故扩大到最小程度。
直效技术分析第一篇“永不套牢法”――“想在股票市场获利,首先从停损开始……”第一章 直效技术分析方法之永不套牢停损是一帖保命丹,可惜大闲人人都不知道如何运用。
认赔是一种快乐的事,认输是一种艺术,不知你何时能体会?有朝一日,如果你的投资行为中只有赚和赔、赢和输、没有套,那么离成功就不远了。
第二章 永不套牢这标准停损法K 线排列组成。
停损价执行的最高原则为宁愿卖错,也不愿扩大损失。
第三章 永不套牢之进阶停损法买股票一定要设停损,但不必设停利,否则一辈子享受不到飙股的乐趣。
每次头部出现立即设停损,停损价未到,可续抱。
若股价仅是回档,有机会享受大利润,技巧的避免主力甩轿。
第四章 永不套法实战操练停损观念最重要的吞吐量一个执行力问题。
只要无确实执行,一切倒是空谈。
许多投资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一波涨升行情的初期,谨慎投资,执行止损果断;随着行情的不断深入,市场投资气氛趋于乐观,投资的随意性越来越强,不再严格设定止损标准,最后盈利抹去不说,分期侥幸心重的,还落得个亏损套牢的尴尬境地。
进阶损价设法实战操练头部最高收盘价除以持有成本价若获利未达15%,则头部最高收盘价乘以0。
95为停损价 头部最高收盘价除以持有成本价若获利未达25%,则头部最高收盘价乘以0。
925为停损价 头部最高收盘价除以持有成本价若获利超过25%,则头部最高收盘价乘以0。
9为停损价 获利水平计算公式:获利率=(头部最高收盘价-每股持仓成本)/每股持仓成本停损价一10*0。
95=9。
5停损价二10*0。
925=9。
25停损价三10*0。
9=9。
0步骤二:以获利率公式倒推持仓成本:持仓成本头部最高收盘价/(1+获利标准)获利标准分别有两个分别为25%、15%计算得持仓成本一:10/(1+25%)=8元持仓成本二:10/(1+15%)=8。
7元步骤三:划分持仓区间:8元以下获利率大于25%为区间一8元至8。
7元获利率大于15%,但小于25%为区间二8.7元以上获利率小于15%为区间三步骤四:按对应关系执行停损:区间一对应停损价一区间二对应停损价二区间三对应停损价三。
变电所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变电所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变电所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适用于各类电压级别的变电所。
第三条本规程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管理。
第四条本规程经检定以后,需签字并发布,成为变电所的操作规范。
第二章安全责任第五条变电所的项目负责人为变电所的安全责任人,必须确保变电所的安全运行。
第六条变电所的运行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资质,且要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
第七条变电所的所有人、负责人及运行人员都有安全第一的责任,不得违反有关规定。
第三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八条变电所的设备、设施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制造和安装,且要定期检修。
第九条变电所的设备、设施要设有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确保人员的安全。
第十条变电所的设备、设施的操作、维护、检修必须符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
第十一条变电所的主控室要有专门的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监控和操作。
第十二条变电所的各类操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操作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三条变电所的配电系统必须定期进行绝缘电阻测试,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第十四条变电所的运行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操作设备。
第十五条变电所的运行人员要定期进行设备的巡视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处理。
第十六条变电所的运行人员要随时保持警觉,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
第四章应急处理第十七条变电所的运行人员要具备应急处理能力,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事故。
第十八条变电所的运行人员在发生事故时,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停电,并报告。
第十九条变电所的运行人员在事故处理中,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救护和修复。
第二十条变电所的运行人员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章管理措施第二十一条变电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安全工作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第二十二条变电所要定期检查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并作出相应的维护修复计划。
第二十三条变电所要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及时消除隐患,确保人员的安全。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管理技术标准工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竞争力,促进技术进步和工业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技术标准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二条技术标准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科学性、公正性、公开性、透明性、权威性。
第三条技术标准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健全技术标准制定、发布、实施、监督和管理体系,推动技术标准的保持和更新。
第三章技术标准的制定第四条技术标准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实事求是、科学决策。
技术标准制定须立足于实践,明确技术要求,做到公正客观、科学合理,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公开透明、广泛征求意见。
技术标准制定前应公开发布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组织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及公众参与讨论和评议。
(三)权威性、可操作性。
技术标准应由权威机构或专业委员会组织制定,确保其具备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第五条技术标准的制定程序:(一)确定制定技术标准的任务和目标;(二)组织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制定技术标准的专业人员,成立技术标准制定工作组;(三)收集整理技术资料,调研和分析相关技术情况;(四)分阶段、分组制定技术标准草案,广泛征求意见;(五)组织专家评审和论证,修改完善技术标准草案;(六)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发布技术标准。
第六条技术标准应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与科技发展和产业需求相适应。
第四章技术标准的发布与实施第七条技术标准的发布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发布前应公开征求各方意见,并经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二)技术标准发布应公开透明,确保信息对外公开和公众容易获取。
第八条技术标准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技术标准应主动推广和宣传,使之为各方所知晓和接受;(二)技术标准的实施应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支持,确保技术标准的正确使用和执行;(三)技术标准的实施应及时检验和评估,对不合格的应及时整改或废止。
第五章技术标准的监督与管理第九条技术标准的监督与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建立健全监督与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二)加强对技术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三)技术标准的违反者,应依法进行处罚和纠正。
一、问答题:(70分,每题7分)1.年度产品质量回顾内容包括哪些?1)关键工艺控制和关键测试结果的审核。
2)所有不符合规格标准的产品批号的回顾。
3)所有关键的偏差或违规行为及其有关调查的审核。
4)任何工艺或分析方法变动的回顾5)稳定性考察结果的回顾6)所有与质量有关的退货、投诉和召回的回顾7)整改措施的适当性的审核8)其他回顾:变更;自检报告;每次检查的整改落实情况;供应商质量情况;再验证;年度评价及建议等。
2.IQ、OQ、PQ、DQ、PV的定义?1)IQ---(Installation Qualification) 安装确认:证明厂房、辅助设施和设备的建造和安装符合设计标准;2)OQ---(Opaerational Qualification) 运行确认:证明厂房、辅助设施和设备的运行符合设计标准;3)PQ---(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 性能确认:证明厂房、辅助设施和设备在正常操作方法和工艺条件下能持续有效地符合标准要求;4)DQ---(Design Qualification) 设计确认:证明厂房、辅助设施、设备的设计符合GMP要求;5)PV----(Process Validation)工艺验证:证明一个生产工艺在规定的工艺参数下能持续有效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的用途、符合药品注册批准或规定的要求和质量标准的产品。
3.GMP的硬件、软件与人的关系?在GMP硬件、软件和人这三大要素中,人是主导因素,软件是人制定、执行的,硬件是靠人去设计、使用的。
离开高素质的"GMP人",再好的硬件和软件都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硬件、软件达标与否,比较容易识别,而人达标与否,就很难分辨得清。
因此,为了真正达到认证标准,企业就必须按要求对各类人员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和培训,要象抓硬软件建设工作那样,去搞好"GMP人"素质提高的建设工作,切不可将教育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十项基本制度解读目录一、内容概述 (3)二、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3)1. 预防为主 (4)2. 综合治理 (5)3. 依法管理 (6)三、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组织体系 (7)1. 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委员会 (8)2. 医务人员 (10)3. 感染控制专职人员 (11)四、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的主要措施 (13)1. 无菌操作与手卫生 (15)2. 诊疗环境清洁与消毒 (15)3. 医疗器械与物品管理 (17)4. 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与器具管理 (19)5. 风险评估与监测 (20)6. 感染暴发与处置 (21)7. 健康教育与培训 (23)8. 质量控制与评价 (24)9. 应急预案与演练 (25)10. 监督检查与持续改进 (27)五、重点部门与部位的感染预防与控制 (28)1. 手术室 (30)2. 重症监护病房 (31)六、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技术规范与标准 (32)1.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4)2. 医疗机构隔离技术规范 (34)3.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36)4.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37)七、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法律法规与政策 (38)1. 国家法律法规 (39)2. 卫生行政部门规章 (40)3. 行业标准与指南 (42)八、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教育与培训 (43)1. 医务人员培训 (44)2. 感控专职人员培训 (45)3. 清洁、消毒与灭菌人员培训 (46)4. 其他相关人员的培训 (48)九、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监督检查 (49)1. 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检查 (50)2. 医疗机构内部监督检查 (51)3. 社会监督与舆论监督 (52)十、结论 (53)一、内容概述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十项基本制度,是医疗机构在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重要管理措施和制度安排。
技术分析遵循十项基本操作原则
有十项基本操作原则可供技术分析遵循:
1.除非有肯定的技术确认指标,否则,应该认为仍会持续原来的趋势。
2.期货价格涨跌情况呈现出一种不规则的变化,但整体走势却有明显的趋势。
3.一旦趋势开始,就会很难制止或转变。
也就是说,当一种期货价格呈现上涨或下跌趋势之后,短期内就不会于产生180度的转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原则只是纯粹的市场心理,并不适用于重大利空或利多消息出现时。
4.可由线本身推论未来的趋势。
在线路图上,依据整个头部或底部的延伸线可以明确画出往后行情可能发展的趋势。
5.期货价格横向发展好几天或者几个星期的时候,可能有效地抵消反方向的力量。
这种持续横向整理的形态有可辨认的特性。
6.任何特定方向的主要趋势都会经常遭反方向力量阻挡而改变,但
1/3或2/3幅度的波动对整个延伸趋势的预测影响不大。
7.依据道氏理论断,期货价格趋势产生关键性变化之前,肯定会有可资辨认的形态出现。
比如,头肩底形成时,走势会向上突破;头肩顶出现时,行情可能反转。
8.趋势线的背离现象经常伴随线路的正式反转产生,但是没有必然性。
9.在个别日线图或周线图中,可以非常容易就分辨出支撑区及抵抗区,可以用来确认趋势将持续发展或是完全反转。
10.在线路产生变化的关键时刻,个别期货合约的成交量带有特定的意义。
比如,线路向上挺升的最初时间,成交量必定扩增;线路反转时,成交量随着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