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上语文课时练—24寓言四则 第一课时有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24寓言四则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爱慕(mù) 溉汲(jí) 躇步跐蹈(chú)B.庇护(bì) 喇叭(lǎ) 舍然大喜(shě)C.中伤(zhòng) 强大(qiáng) 身亡所寄(wú)D.较量(jiào) 崩坠(zhuì) 闻而传之(chuán)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2)及其家穿井。
(3)若屈伸呼吸。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有/闻而传之者。
C.奈何忧/崩坠乎?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寓言四则》一、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的特点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寓言的寓意。
2.学习寓言中巧妙、合理的想象,体会寓言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寓意,培养健全人格,辩证看待问题。
4.品味寓言的语言,感受其简洁、生动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理解寓言的寓意,从中获得启示。
(2)学习寓言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品味寓言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寓言的寓意,并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2)怎样让学生体会寓言中巧妙、合理的想象,以及这种想象对表达寓意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寓言是一种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
今天,我们将学习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 24 课《寓言四则》,一起来领略寓言的独特魅力。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1.伊索(约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作家。
传说原为奴隶,后获得自由。
他善于讲寓言故事来讽刺权贵,终遭杀害。
他的寓言经过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
2.《伊索寓言》以伊索的名义流传的古希腊寓言集。
其中大部分可能为伊索本人或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其他人所作,同时也包含一些此前和此后出现的寓言故事。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的故事,以动物寓人。
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
(三)字词积累1.赫拉(hè)2.庇护(bì)3.量(liàng)较量(liáng)测量4.溉汲(ɡài jí)5.星宿(xiù)6.耶(yé)7.杞(qǐ)8.中伤(zhònɡ)9.躇步跐蹈(chú cǐ)10.舍然(shì)(四)整体感知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简要概括。
明确:《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写自命不凡的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店里因对自己的雕像估价过高而遭遇尴尬的故事,讽刺了那些贪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24寓言四则考点1分析形象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表现出他怎样的形象?第一问是探询;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
表现出赫耳墨斯妄自尊大,没有自知之明。
2.品析蚊子挑战狮子的动作描写,分析蚊子的形象。
“吹着喇叭”——进军前的号角,充满自信;“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善用智谋,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冲”——面对强敌,勇敢无畏,一往无前。
考点2概括寓意分别概括这四则寓言的寓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了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
《蚊子和狮子》: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
《穿井得一人》: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察的话,切忌道听途说。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杞人忧天》:不要为没根据的事情而忧虑和担心。
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的注音或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庇.护(pì)寓.言(yù)凯歌废寝忘食B.溉.汲(ɡài) 星宿.(sù) 雕像杞人优天C.较.量(jiào) 中.伤(zhòng) 奈何屈伸呼吸D.崩坠.(zhuì) 充塞.(sè) 光耀爱幕虚荣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家无井而出溉汲..________________(2)及.其家穿井________________(3)国人道.之________________(4)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____(5)得一人之使.________________(6)身亡.所寄________________(7)因往晓.之________________(8)若.屈伸呼吸________________(9)只使..坠________________(10)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________3.选出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A.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B.非得一人/于井中也C.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D.又有/忧彼之所忧者4.下列“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有闻而传之.者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C.因往晓之.D.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5.下列关于寓言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24 寓言四则【学习目标】1、知道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吕氏春秋》《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2、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习编写寓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能从寓言中获得对生活有益的启迪。
【重点难点】能独立分析故事情节。
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会运用“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资料助读】1、寓言: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
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
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3、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南)人。
先为阳翟大商人,后被秦襄公任为秦相。
秦王政幼年即位,继任相国,号为“促父”,掌秦国实权。
秦王政亲理务后,被免职,贬迁蜀郡,忧惧自杀。
吕不韦掌权时,有门客三千、家童万人。
他曾组织门客编纂《吕氏春秋》26卷,内计12纪、8鉴、6论,共160篇,为先秦时杂家代表作。
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乃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政治理国家提理供论依据。
4、《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
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子,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第1课时【课前预习】1、读了课文后,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宙斯()庇护()较量()凯歌()遽()髀()跛()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写法很巧妙。
24 寓言四则1.概括《穿井得一人》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杞人忧天》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对两则《伊索寓言》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B.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C.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伏。
4.写出四则中国古代四字寓言故事。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阅读《寓言四则》,回答问题。
(27分)1.寓言《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寓意是:这故事实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重视的人;《蚊子和狮子》的寓意是:这故事实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阅读下面寓言《郑人买履》,参照课内寓言概括其寓意。
(2分)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穿井得一人》,回答问题。
《寓言四首》练习一、下列画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庇护(pì)爱慕(mù)B.俯视(fǔ)乏味(fàn)C.惭愧(cán)妒忌(dù)D.烟囱(chōng)赫拉(hè)二、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1. 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2.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
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3.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4.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
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三、填空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和教育的文学体裁叫。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均选自《》,其作者相传是(国名)的(人名)。
四、写出下列语句引号的作用1.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2.忽然,在他的“黑洞”里,他第一次看见一个淡淡的光点在他的手心里移动着。
()3.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 ()五、写出两则寓言的寓意。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蚊子和狮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一)《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1.本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国)__________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4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庇.护(pì)爱慕.(mù)赫.拉(hè)B.俯.视(fǔ)乏.味(fàn)饶.头(ráo)C.惭.愧(cán)妒.忌(dù)喇.叭(lǎ)D.烟囱.(cōng)矗.立(zhù)雕.像(diāo)2.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1)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 )(2)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
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 )(3)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 )(4)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
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 )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国人道之.B.闻之.于宋君C.问之.于丁氏D.得一人之.使4.对《穿井得一人》的寓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B.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意。
C.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D.要勇于揭穿别人的谎言。
5.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 ) (2)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 )(3)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 )(4)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二、课内语段阅读(一)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
24寓言四则【导学目标】1.分析故事情节,理解其寓意。
2.了解寓言的艺术特色。
3.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课时计划】2课时第1课时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它是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寓言故事传达着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寓言四则》,看看我们能获得哪些人生经验。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赫拉(hè)宙斯(zhòu)庇护(bì)粘住(zhān)2.文体知识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3.作者名片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
他善于讲寓言故事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
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
《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感。
4.背景链接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人物:(1)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
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
他的兄弟波塞冬和哈迪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冥府;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菲斯托斯,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耳墨斯,美神阿芙洛狄忒,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2)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
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3)赫耳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
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牲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
【最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寓言四则》一课一练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 )像者的店里。
(2)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 )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3)杞.( )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B.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贴住了。
C.“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D.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2019·黑龙江中考)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将“发挥”改成“发扬”)B.语文课程应着重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将“增加”改为“培养”)C.宋词或许可能是一杯谁喝谁醉的美酒。
(删掉“或许”或“可能”)D.为了迎接建国七十周年,学校决定举办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征文。
(在“征文”后加“活动”)4.按要求修改下面的书信。
敬爱的爷爷:您好!近来身体好吗?我们已经有几个月未见面了,我常常惦念着您。
有时思念心切,我恨不得一下子很快飞到您的身旁,向您汇报我近来的情况,倾诉对您的思念之情。
爷爷,通过您多年对我的谆谆教导,使我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目前,我各科成绩都很好,请勿挂念。
我即将毕业,不久就要填报升学志愿,我准备报考师范学校。
您同意吗?请您务必来信谈谈意见。
敬礼。
孙儿:×××年×月×日(1)这封信格式有两处错误,请指出来并改正。
1 / 4。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22《寓言四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阅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其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点拨: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参考答案:《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当它得意忘形时却被蜘蛛吃掉了。
讽刺了那些取得一点小成绩就得意忘形的人。
二、从《穿井得一人》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生活中为获得真知真见,避免道听途说,应该怎么做?与同学讨论一下。
点拨: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读懂《穿井得一人》,并指导实践。
参考答案:《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可轻信传闻,更不能盲目传播,说话要表述清楚。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应有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轻信、不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三、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点拨: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培育思辨能力。
参考答案:“杞人忧天”本来确实是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但理解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也是可以的。
其实《列子》之后的一些文人已经将“杞人忧天”引申到政治生活方面,借以表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寓意。
如李白《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这正是以杞人自喻,抒发为国事操心而受到排挤的苦闷。
文天祥《赴阙》:“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在南宋危亡关头,他借“精卫填海”这个传说和“杞人忧天”这则寓言表达了自己力挽狂澜的决心与抱负。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闻.而传之者……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3.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4.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5.奈何..忧其坏?点拨: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24课寓言四则——杞人忧天》2024年同步练习卷(5)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杞.人忧天______②躇.步跐.蹈______③舍.然______2.文学常识填空。
(1)《杞人忧天》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时期的______家代表人物______。
(2)寓言是用______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______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二、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类似“杞人忧天”的经历?请简要叙述一下,并谈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4.阅读《杞人忧天》,完成问题。
ㅤㅤ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ㅤㅤ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ㅤㅤ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ㅤㅤ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ㅤㅤ其人曰:“奈地坏何?”ㅤㅤ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ㅤㅤ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_A.身亡.所寄(无,没有)B.因往晓.之(告知,开导)C.若.屈伸呼吸(好像)D.其人舍.然大喜(同“释”,解除,消除)(2)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______A.有闻而传之者B.宋之丁氏C.因往晓之D.求闻之若此(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杞人担心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安身,以至于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B.另一个人对杞人的担心进行了开导,他认为天是气体积聚而成的,不会崩塌。
C.杞人又担心日月星辰会坠落,开导者说即使坠落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精编练习--第24课寓言四则==本文档为word格式有参考答案,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01 积累运用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赫.拉() 庇.护() 喇.叭()粘.住() 溉汲..() 崩坠.()寝.食() 中.伤() 跐.蹈()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因往晓.之()(2)及.其家穿井()(3)若.屈伸呼吸()(4)闻.之于宋君()(5)国人道.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4.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是()A.宋之.丁氏晓之.者曰B求闻之若.此若.屈伸呼吸C.只使.坠得一人之使.D.亦.不能有所中伤晓之者亦.舍然大喜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寓言中的“寓”是寄托的意思,即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B.寓言这种体裁往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C.伊索是古罗马寓言家,人们习惯于把古罗马寓言都归到他的名下,统称“伊索寓言”。
D.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常采用拟人化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等,但两者也有区别。
6.班级要组织“小寓言大智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需要你参与其中。
【揭示特征】(1)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
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
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
请你从上面的文字中选择四个词语(每个词语限两字)来揭示寓言的特征,你觉得最合适的四个词语是:。
【解读寓意】(2)在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中,成语极富表现力,而且许多成语都源于寓言故事,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
【续写寓言】(3)续写情节。
要求:不增加人物或动物形象,不少于15字。
狐狸看见藤上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里,只好放弃,。
24《寓言四则》课时练习榜首课时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注音。
庇护()赫耳墨斯()粘()住喇叭()宙斯()凯歌()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均选自,其作者相传是(国名)的(人名)。
3.《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涵义是二、阅览了解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气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性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乐意,咱们来比赛比赛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当地。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欢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气说,自己同最强壮的动物都比赛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除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角色打败的人。
4.点明涵义的语句是哪句话?5.下面的几个成语是对这段寓言思想内容的归纳,正确的答案是()A.自命不凡 B.以弱胜强C.一败如水D.智者千虑,必有一失6.文中两次写蚊子“吹喇叭”别离体现了蚊子的什么特色,这样写有什么效果?榜首课时课时练习答案一、1. bì hè zhān lǎ zhòu kǎi2.《伊索寓言》古希腊伊索3.阐明一个人假如倾慕虚荣、自命不凡,那就不会被人尊重。
二、4.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角色打败的人。
5.C 指点:蚊子打败了狮子,是因为自豪才被蜘蛛消除的。
6.榜首次体现了蚊子的勇敢无畏。
第2次体现了蚊子洋洋自得。
这就形成了明显的比照,突出了蚊子取胜后惟我独尊的自豪神态。
《寓言四则》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雕像庇护爱慕杞人忧天(qǐ)B.虚荣较量蚊子日月星宿(xiù)C.凯哥尊重充塞吹着哪叭(lǎ)D.溉汲崩坠消灭废寝忘食(qǐn)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无井/而出溉汲。
B.有/闻而传之者。
C.奈何忧/崩坠乎?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3.依据下边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体会所描写的形象(人或拟人化了的物)当时的心情或态度,说法不对的一项是()A.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舒坦)B.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愧悔)C.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故作姿态)D.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一文不值)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
B.《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的是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蚊子和狮子》讽刺的是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C.《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先秦儒家代表之作。
D.《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5.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24 寓言四则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赫.拉( ) 庇.护( ) 喇.叭( )( ) 崩坠.( )粘.住( ) 溉汲..寝.食( ) 中.伤( ) 跐.蹈(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因往晓.之( )(2)及.其家穿井( )(3)若.屈伸呼吸( )(4)闻.之于宋君( )(5)国人道.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寓言中的“寓”是寄托的意思,即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B.寓言这种体裁往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C.伊索是古罗马寓言家,人们习惯于把古罗马寓言都归到他的名下,统称“伊索寓言”。
D.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常采用拟人化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等,但两者也有区别。
5.阅读前两则寓言,回答问题。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中赫尔墨斯三次问话的神态、语气分别是怎样的?(2)《蚊子和狮子》中为什么两次写到蚊子“吹着喇叭”?6.七年级(1)班准备组织一次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事先做好如下工作。
七年级学生喜欢阅读的名著情况调查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童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珍贵而又瑰丽的宝藏,使一代又一代孩子幸福成长。
某校七年级(3)班正在开展以“童话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请你为“童话伴我成长”演讲比赛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2)活动举办了一场《开心辞典》节目模仿秀,内容涉及童话相关知识,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帮助主持人再出一道过关题目。
①《打火匣》《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同一位作家的作品吗?A.是B.不是②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A.渔夫B.皇后C.王子(3)你一定读过许多经典的童话故事,请把你印象最深的一篇推荐给大家。
24《寓言四则》
课时训练
第一课时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注音。
庇护()赫耳墨斯()粘()住喇叭()宙斯()凯歌()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均选自,其作者相传是(国名)的(人名)。
3.《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是
二、阅读理解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4.点明寓意的句子是哪句话?
5.下面的几个成语是对这段寓言思想内容的概括,正确的答案是()
A.自高自大 B.以弱胜强
C.骄兵必败
D.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6.文中两次写蚊子“吹喇叭”分别表现了蚊子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第一课时课时训练答案
一、1. bì hè zhān lǎ zhòu kǎi
2.《伊索寓言》古希腊伊索
3.说明一个人如果爱慕虚荣、自高自大,那就不会被人尊重。
二、4.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5.C 点拨:蚊子打败了狮子,是因为骄傲才被蜘蛛消灭的。
6.第一次表现了蚊子的勇敢无畏。
第二次表现了蚊子洋洋自得。
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蚊子得胜后不可一世的骄傲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