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与流速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说课稿《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九章《压强与浮力》的第四节,主要由“流体与流速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和“飞机的升力如何产生”两个核心问题组成,是对《大气压强》《液体压强》等力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初中力学的一个重点,是中考的热点,内容与生活和科学技术联系密切。
由于“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所造成的许多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能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教材抓住初中学生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特点,利用实验探究,激发思考,掌握规律,从中认识生活中常见现象和科学技术的联系,学会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能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
2.说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对这一节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针对这一要求和课程标准的总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我提出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了解生活中跟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并对其作出解释。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知识被发现的过程,学会从简单的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物理规律,(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力量,关注科技的两面性,加强安全教育。
二、说学生经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如气体压强,液体压强特点等,掌握了一定学习物理的方法。
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归纳、分析、推理等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但大多数学生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
本节课主要是从现象入手,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
所以在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的过程之后,学生学习是不存在问题的。
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大。
液体也是流体。
它与气体一样,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大。
轮船的行驶不能靠得太近就是这个原因。
总之,对于流体来说,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2.比如,管道内有一稳定流动的流体,在管道不同截面处的竖直开口细管内的液柱的高度不同,表明在稳定流动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这一现象称为“伯努利效应”。
管道中流体压力与流速的公式在管道中,流体的压力与流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一些公式来描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与管道中流体压力和流速相关的公式。
1. Bernoulli方程:Bernoulli方程是描述流体流动中压力、速度和高度之间关系的基本方程。
该方程适用于稳态、无粘流体在水平管道中的流动情况。
Bernoulli方程如下:P1 + 0.5ρv1^2 + ρgh1 = P2 + 0.5ρv2^2 + ρgh2其中,P1和P2分别为两个不同位置的压力,v1和v2为流体在这两个位置的流速,ρ为流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1和h2为两个位置的高度差。
2.流量公式:在管道中,流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截面的流体体积。
根据流量公式,流量与流体的平均速度和管道横截面积成正比,其公式如下:Q=Av其中,Q为流量,A为管道的横截面积,v为流体的平均速度。
3.流体连续性方程:流体连续性方程描述了在稳态条件下,流体在不同截面的流速和流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连续性方程,流量在整个管道中保持恒定。
连续性方程如下:A1v1=A2v2其中,A1和A2分别为两个截面的横截面积,v1和v2分别为流体在这两个截面的速度。
4.流体动量守恒方程:流体动量守恒方程描述了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动量的守恒现象。
根据动量守恒方程,可以推导出流体在管道中的危险速度和压力变化之间的关系。
动量守恒方程如下:ΔP=ρΔv其中,ΔP为流体流动过程中压力的变化量,ρ为流体的密度,Δv 为流体流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
综上所述,上述公式是描述管道中流体压力与流速之间关系的常见公式。
通过这些公式,可以计算出流体在管道中的压力与流速的变化情况,对于管道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适用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如稳态、无粘流体等,并且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考虑一些修正因素,如管道材料的摩擦阻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