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2.93 MB
- 文档页数:107
《信号与系统》第一章绪论(本章的重点在于系统的模型的分类)1 什么是阶跃信号?什么是冲激信号?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答案:阶跃信号仅仅是用来形容用阶跃函数描述的信号。
积分关系,积分界限的确定(因果系统从0开始)系统在单位冲激作用下产生的零状态响应叫单位冲激响应。
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产生的零状态响应叫阶跃响应2 解释下面的概念连续时间系统/离散时间系统即时系统/动态系统集总参数系统/分布参数系统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时变系统/时不变系统可逆系统/不可逆系统叠加性与均匀性时不变特性因果性(重点,本章可考的就只有这些)答案:若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都是连续时间信号,且其内部也未转换为离散时间信号,则称此系统为连续时间系统。
若系统输入和输出都是离散时间信号,则称为离散时间系统。
如果系统的输出信号只取决于同时刻的激励信号,与它过去的工作状态无关,则称次系统为即时系统。
若系统的输出信号不只取决于同时刻的激励信号,还与它过去的工作状态有关,这种系统为动态系统。
只有集中参数元件组成的系统叫集总参数系统,含有分布参数元件的系统叫分布参数系统。
具有叠加性和均匀性的系统称为线性系统,所谓叠加性指当几个激励信号同时作用与系统时,总的输出响应等于每个激励单独作用产生的响应之和。
均匀性指当输入信号乘以某常数时输出信号倍乘同样的常数。
如果系统参数不随时间变化称时不变系统。
如果系统在不同的激励下产生不同的响应,则称此系统为可逆系统。
因果系统指系统在T时刻只与T0=T和T0〈T时刻输入有关。
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 本章的重点在于卷积和卷积的性质2 可能问的问题1 什么是零输入相应?什么是零状态相应?什么是自由响应?什么是强迫响应?答案:换路后,电路中无独立的激励电源,仅由储能元件的初始储能维持的响应.也可以表述为,由储能元件的初始储能的作用在电路中产生的响应称为零输入响应通路后,电路中的储能元件无初始储能,仅由激励电源维持的响应.一定要是外部施加的激励产生。
《信号与系统》知识要点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1、 周期信号的判断 (1)连续信号思路:两个周期信号()x t 和()y t 的周期分别为1T 和2T ,如果1122T N T N =为有理数(不可约),则所其和信号()()x t y t +为周期信号,且周期为1T 和2T 的最小公倍数,即2112T N T N T ==。
(2)离散信号思路:离散余弦信号0cos n ω(或0sin n ω)不一定是周期的,当 ①2πω为整数时,周期02N πω=;②122N N πω=为有理数(不可约)时,周期1N N =; ③2πω为无理数时,为非周期序列注意:和信号周期的判断同连续信号的情况。
2、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的判断 (1)定义连续信号 离散信号信号能量:2|()|k E f k ∞=-∞=∑信号功率: def2221lim ()d T T T P f t t T →∞-=⎰ /22/21lim|()|N N k N P f k N →∞=-=∑⎰∞∞-=t t f E d )(2def(2)判断方法能量信号: P=0E <∞, 功率信号: P E=<∞∞, (3)一般规律①一般周期信号为功率信号;②时限信号(仅在有限时间区间不为零的非周期信号)为能量信号;③还有一些非周期信号,也是非能量信号。
例如:ε(t )是功率信号; t ε(t )3、典型信号① 指数信号: ()at f t Ke =,a ∈R② 正弦信号: ()sin()f t K t ωθ=+tt4、信号的基本运算 1) 两信号的相加和相乘 2) 信号的时间变化 a) 反转: ()()f t f t →- b) 平移: 0()()f t f t t →± c)尺度变换: ()()f t f at →3) 信号的微分和积分注意:带跳变点的分段信号的导数,必含有冲激函数,其跳变幅度就是冲激函数的强度。
正跳变对应着正冲激;负跳变对应着负冲激。
《信号与系统》第一章知识点梳理1. 两种基本类型的信号:连续时间信号(t)、离散时间信号[n]。
2. 信号能量与功率:(1)连续时间信号:能量:E=⎰2t 1t 2t x )(dt ,功率:P=12Et t -(2)离散时间信号:能量:E=[]22n 1n n n ∑=x ,功率:P=112E+-n n(3)三种重要的信号:①具有有限的总能量,平均功率为零;②具有平均功率有限,总能量无限大; ③具有无限大的平均功率和总能量。
3. 自变量的变换:(1)时移;(2)时间反转;(3)尺度变换。
4. 周期信号:(1)连续时间信号:x(t)=x(t+T) 其中最小正值T 称为x (t )的基波周期To 。
x(t)=C,基波周期无意义,对于任意的T 来说x(t)都是周期。
一个信号x(t)不是周期的就是非周期的。
(2)离散时间信号:x[n]=x[n+N] 其中最小正值N 就是他的基波周期No 。
5.偶信号与奇信号:偶信号:x (-t )=x(t);x[-n]=x[n] 奇信号:x(-t)=-x(t);x[-n]=-x[n] 任何信号都可以分解为两个信号之和εu{})]()([21)(t x t x t x -+=(偶部)和Od{x(t)}=)]()([21t x t x --(奇部)5. 连续时间复指数信号x(t)=C ate (其中C 和a 一般为复数)。
其中实指数信号C 和a 都为实数。
周期复指数信号a 是纯虚数x(t)=tjw 0etjw 0e=)(0eT t jw +。
基波周期00w 2π=T 。
正弦信号:x(t)=Acos(φ+t w 0)。
t jw j t jw j e e A e e A t w A 0022)cos(0--+=+φφφ 欧拉关系:tjw 0e=t w j t w 00sin cos + Acos(φ+t w 0)=ARe{)(0φ+t w j e};Asin(φ+t w 0)=AIm{)(0φ+t w j e};周期复指数信号具有有限平均功率P=1,总能量无限大。
《信号与系统教案》PPT课件第一章:信号与系统概述1.1 信号的概念与分类信号的定义信号的分类:连续信号、离散信号、随机信号等1.2 系统的概念与分类系统的定义系统的分类: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时不变系统、时变系统等1.3 信号与系统的研究方法解析法数值法图形法第二章:连续信号及其运算2.1 连续信号的基本性质连续信号的定义与图形连续信号的周期性、奇偶性、能量与功率等性质2.2 连续信号的运算叠加运算卷积运算2.3 连续信号的变换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第三章:离散信号及其运算3.1 离散信号的基本性质离散信号的定义与图形离散信号的周期性、奇偶性、能量与功率等性质3.2 离散信号的运算叠加运算卷积运算3.3 离散信号的变换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离散时间拉普拉斯变换离散时间Z变换第四章: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4.1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定义与性质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定义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叠加原理、时不变性等4.2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转移函数转移函数的定义与性质转移函数的绘制方法4.3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响应输入信号与系统响应的关系系统的稳态响应与瞬态响应第五章:信号与系统的应用5.1 信号处理的应用信号滤波信号采样与恢复5.2 系统控制的应用线性系统的控制原理PID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5.3 通信系统的应用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第六章:傅里叶级数6.1 傅里叶级数的概念傅里叶级数的定义傅里叶级数的使用条件6.2 傅里叶级数的展开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6.3 傅里叶级数的应用周期信号分析信号的频谱分析第七章:傅里叶变换7.1 傅里叶变换的概念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傅里叶变换的性质7.2 傅里叶变换的运算傅里叶变换的计算方法傅里叶变换的逆变换7.3 傅里叶变换的应用信号分析与处理图像处理第八章:拉普拉斯变换8.1 拉普拉斯变换的概念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8.2 拉普拉斯变换的运算拉普拉斯变换的计算方法拉普拉斯变换的逆变换8.3 拉普拉斯变换的应用控制系统分析信号的滤波与去噪第九章:Z变换9.1 Z变换的概念Z变换的定义Z变换的性质9.2 Z变换的运算Z变换的计算方法Z变换的逆变换9.3 Z变换的应用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系统分析第十章:现代信号处理技术10.1 数字信号处理的概念数字信号处理的定义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10.2 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数字滤波器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第十一章:随机信号与噪声11.1 随机信号的概念随机信号的定义随机信号的分类:窄带信号、宽带信号等11.2 随机信号的统计特性均值、方差、相关函数等随机信号的功率谱11.3 噪声的概念与分类噪声的定义噪声的分类:白噪声、带噪声等第十二章:线性系统理论12.1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状态空间模型的定义与组成线性系统的性质与方程12.2 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传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传递函数的绘制方法12.3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系统稳定性的定义与条件劳斯-赫尔维茨准则第十三章:非线性系统13.1 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非线性系统的定义与特点非线性系统的分类13.2 非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非线性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13.3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描述法映射法相平面法第十四章:现代控制系统14.1 现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现代控制系统的定义与特点现代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14.2 模糊控制系统模糊控制系统的定义与原理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与设计14.3 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定义与原理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结构与设计第十五章:信号与系统的实验与实践15.1 信号与系统的实验设备与原理信号发生器与接收器信号处理实验装置15.2 信号与系统的实验项目信号的采样与恢复实验信号滤波实验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15.3 信号与系统的实践应用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重点和难点解析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其研究方法。
《信号与系统教案》PPT课件第一章:信号与系统导论1.1 信号的定义与分类定义:信号是自变量为时间(或空间)的函数。
分类:连续信号、离散信号、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等。
1.2 系统的定义与分类定义:系统是一个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
分类: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时不变系统、时变系统等。
1.3 信号与系统的研究方法数学方法: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矩阵分析等。
图形方法:波形图、频谱图、相位图等。
第二章:连续信号与系统2.1 连续信号的性质连续时间:自变量为连续的实数。
有限能量:能量信号的能量有限。
有限带宽:带宽有限的信号。
2.2 连续系统的特性线性特性:叠加原理、齐次性原理。
时不变特性:输入信号的延迟不会影响输出信号。
2.3 连续信号的运算叠加运算:两个连续信号的叠加仍然是连续信号。
齐次运算:连续信号的常数倍仍然是连续信号。
第三章:离散信号与系统3.1 离散信号的性质离散时间:自变量为离散的整数。
有限能量:能量信号的能量有限。
有限带宽:带宽有限的信号。
3.2 离散系统的特性线性特性:叠加原理、齐次性原理。
时不变特性:输入信号的延迟不会影响输出信号。
3.3 离散信号的运算叠加运算:两个离散信号的叠加仍然是离散信号。
齐次运算:离散信号的常数倍仍然是离散信号。
第四章:模拟信号与系统4.1 模拟信号的定义与特点定义:模拟信号是连续时间、连续幅度、连续频率的信号。
特点:连续性、模拟性、无限可再生性。
4.2 模拟系统的特性线性特性:叠加原理、齐次性原理。
时不变特性:输入信号的延迟不会影响输出信号。
4.3 模拟信号的处理方法模拟滤波器:根据频率特性对模拟信号进行滤波。
模拟调制:将信息信号与载波信号进行合成。
第五章:数字信号与系统5.1 数字信号的定义与特点定义:数字信号是离散时间、离散幅度、离散频率的信号。
特点:离散性、数字化、抗干扰性强。
5.2 数字系统的特性线性特性:叠加原理、齐次性原理。
时不变特性:输入信号的延迟不会影响输出信号。
《信号与系统》知识要点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1、周期信号的判断 (1)连续信号思路:两个周期信号()x t 和()y t 的周期分别为1T 和2T ,如果1122T N T N =为有理数(不可约),则所其和信号()()x t y t +为周期信号,且周期为1T 和2T 的最小公倍数,即2112T N T N T ==。
(2)离散信号思路:离散余弦信号0cos n ω(或0sin n ω)不一定是周期的,当 ①2πω为整数时,周期02N πω=;②122N N πω=为有理数(不可约)时,周期1N N =; ③2πω为无理数时,为非周期序列注意:和信号周期的判断同连续信号的情况。
2、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的判断 (1)定义连续信号 离散信号信号能量: 2|()|k E f k ∞=-∞=∑信号功率: def2221lim ()d T T T P f t t T →∞-=⎰ /22/21lim|()|N N k N P f k N →∞=-=∑(2)判断方法能量信号: P=0E <∞, 功率信号: P E=<∞∞, (3)一般规律①一般周期信号为功率信号;②时限信号(仅在有限时间区间不为零的非周期信号)为能量信号;③还有一些非周期信号,也是非能量信号。
⎰∞∞-=t t f E d )(2def3 ① ②4、信号的基本运算1) 两信号的相加和相乘 2) 信号的时间变化a) 反转: ()()f t f t →- b) 平移: 0()()f t f t t →± c) 尺度变换: ()()f t f at →3) 信号的微分和积分注意:带跳变点的分段信号的导数,必含有冲激函数,其跳变幅度就是冲激函数的强度。
正跳变对应着正冲激;负跳变对应着负冲激。
5、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 (1)单位阶跃信号00()10t u t t <⎧=⎨>⎩0t =是()u t 的跳变点。
(2)单位冲激信号定义:性质:()1()00t dt t t δδ∞-∞⎧=⎪⎨⎪=≠⎩⎰ t1)取样性 11()()(0)()()()f t t dt f t t f t dt f t δδ∞-∞∞-∞=-=⎰⎰()()(0)()f t t f t δδ=000()()()()f t t t f t t t δδ-=-2)偶函数 ()()t t δδ=-3)尺度变换 ()1()at t aδδ=4)微积分性质 d ()()d u t t tδ= ()d ()t u t δττ-∞=⎰(3)冲激偶 ()t δ'性质: ()()(0)()(0)()f t t f t f t δδδ'''=-()()d (0)f t t t f δ∞-∞''=-⎰()d ()tt t t δδ-∞'=⎰()()t t δδ''-=- ()d 0t t δ∞-∞'=⎰(4)斜升函数 ()()()d tr t t t εεττ-∞==⎰(5)门函数 ()()()22G t t t τττεε=+--6、系统的特性 (重点:线性和时不变性的判断) (1)线性1)定义:若同时满足叠加性与均匀性,则称满足线性性质。
第一章信号与系统一、单项选择题X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0 年考研题)试确定下列信号的周期:( 1) x(t )3cos 4t3;(A ) 2( B )( C )2(D )2( 2) x(k ) 2 cosk sin8k 2 cosk642(A ) 8 ( B ) 16 ( C )2 (D ) 4X1.2 (东南大学 2000 年考研题)下列信号中属于功率信号的是。
(A ) cost (t)(B ) e t (t)(C ) te t (t )t( D ) eX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0 年考研题)设 f(t)=0 ,t<3,试确定下列信号为 0 的 t 值:(1) f(1- t)+ f(2- t);(A ) t>-2 或 t>-1 ( B ) t=1 和 t=2(C ) t>-1( D ) t>-2(2) f(1- t) f(2- t) ;(A ) t>-2 或 t>-1 ( B ) t=1 和 t=2(C ) t>-1 ( D ) t>-2(3) ft ;3(A ) t>3 (B ) t=0 (C ) t<9 (D ) t=3X1.4 (浙江大学 2002 年考研题)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 ) ( 2t )(t)( B ) ( 2t)1(t)2(C ) ( 2t )2 (t )( D )2 (t)1(2 )2X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2 年考研题)某连续时间系统的输入f( t) 和输出 y(t)满足y(t) f (t ) f (t 1) ,则该系统为。
(A )因果、时变、非线性 ( B )非因果、时不变、非线性 (C )非因果、时变、线性( D )因果、时不变、非线性X1.6 (东南大学 2001 年考研题)微分方程 y (t) 3y (t) 2 y(t) f (t 10) 所描述的系统为。
(A)时不变因果系统(B)时不变非因果系统(C)时变因果系统(D)时变非因果系统X1.7 (浙江大学2003 年考研题)y(k) f ( k 1) 所描述的系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