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高考化学课标全国一轮课时作业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304.51 KB
- 文档页数:8
硫及其化合物完卷时间: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 Mn55 Fe5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2*5分)1.(2021·四川攀枝花市·高三二模)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石灰石可用作燃煤的脱硫剂B .过氧化氢溶液可用作医用消毒剂C .碳酸钡可用作胃肠X 射线透视的造影剂D .硫化钠可用作去除废水中Pb 2+的沉淀剂【答案】C【解析】A .高温下石灰石和二氧化硫反应,最终转化为硫酸钙,因此可用作燃煤的脱硫剂,A 正确;B .过氧化氢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医用消毒剂,B 正确;C .碳酸钡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酸,不能用作胃肠X 射线透视的造影剂,应该是硫酸钡,C 错误;D .PbS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硫化钠可用作去除废水中Pb 2+的沉淀剂,D 正确;答案选C 。
2.(2021·安徽黄山市·高三二模)天然气是应用广泛的燃料,但含有少量的H 2S 气体。
在酸性溶液中利用硫杆菌可实现天然气的脱硫,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3+2-2+2Fe +S =2Fe +S ↓B .FeSO 4为该脱硫过程的催化剂C .过程乙中每4molFe 2+参加反应,需消耗22.4L 的O 2D .脱硫过程中O 2间接氧化H 2S【答案】D【解析】A .Fe 2(SO 4)3和H 2S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硫单质,H 2S 只能写成分子式,故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2++22Fe +H S=2Fe +S +2H ↓,故A 错误;B .脱硫过程中硫酸亚铁被氧气氧化成硫酸铁,是还原剂,故B 错误;C .硫酸亚铁在酸性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铁和水故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3+224Fe +O +4H =4Fe +2H O , 故有4mol 亚铁离子参加反应时消耗1mol 氧气,但是这里条件未给标况,所以不能代入气体摩尔体积22.4mol/L,无法计算氧气的体积,故C错误;D.脱硫过程:Fe2(SO4)3氧化硫化氢,自身被还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被氧气氧化成硫酸铁,脱硫过程O2间接氧化H2S,故D正确;答案选D。
课时达标作业12 硫及其化合物基础题1.如图有关硫元素循环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煤、石油中的硫元素燃烧时能生成SO2B.动物尸体腐败过程产生的H2S气体会进入大气C.循环过程中硫元素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D.大气中的硫元素会全部转化成H2SO4随雨水降到土壤里2.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 )A.还原性B.氧化性C.漂白性 D.酸性3.最近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中微量的H2S能有效预防心脏病、老年性痴呆症。
下列有关H2S的说法正确的是( )A.H2S属于非电解质B.人体内H2S可由含硫蛋白质降解产生C.大量吸入H2S对人体无害D.H2S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4.在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下列关于该溶液所含离子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A.一定会有SO2-4B.含有SO2-4和Ag+C.可能含有SO2-4、Ag+、SO2-3中的一种、两种D.可能含有SO2-3或CO2-35.X(盐)和Y(酸)反应,可放出有气味的气体Z,Z跟过量NaOH溶液反应又得到X,Z 氧化的最终产物为气体W,气体W溶于水又得到Y,则X和Y是( )①Na2S和稀H2SO4②Na2SO3和盐酸③Na2S和盐酸④Na2SO3和稀H2SO4A.只有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④6.将少量SO2气体通入Ba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
针对上述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表明SO2有漂白性B.白色沉淀为BaSO3C.该实验表明FeCl3有还原性D.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7.下列叙述Ⅰ和叙述Ⅱ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叙述Ⅰ叙述ⅡA H2有还原性,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H2B CuS难溶于水和硫酸反应H2S+CuSO4===CuS↓+H2SO4可以发生C 浓H2SO4有吸水性浓H2SO4可用于干燥氨气D SO2具有酸性和漂白性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SO2,溶液先变红再褪色确的是( )A.甲中苹果块会变干瘪B.乙中胆矾晶体表现有“白斑”C.丙中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D.丁中pH试纸变成红色9.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
人教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时都能与铁发生反应,放出气体 B .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 C .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价 D .都能作为气体的干燥剂【答案】C 【详解】A.常温下浓硫酸遇到金属铁会发生钝化,稀硫酸和铁之间反应产生氢气,故A 错误;B. 金属铜和稀硫酸之间不会反应,加热可以和浓硫酸之间反应,故B 错误;C. 浓硫酸和稀硫酸中H 化合价+1价,O 元素是-2价,根据化合价规则确定S 的化合价都是+6价,故C 正确;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但是稀硫酸不具备,故D 错误; 故选:C 。
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SO 2使品红溶液褪色 B .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D .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答案】C 【分析】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详解】A. SO 2具有漂白性,与品红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使品红溶液褪色,A 项错误;B. 氯水中存在HClO ,HClO 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发生了化学变化,B 项错误;C.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没有产生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 项正确;D.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与CO 2等物质结合生成HClO ,HClO 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D 项错误; 答案选C 。
3.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 A .H 2S 在O 2燃烧 B .铁在硫蒸气中燃烧 C .SO 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 .硫酸中加入锌粉【答案】B 【详解】A 、H 2S 和O 2的反应有两种情况,O 2不足:2222H S+O 2S+2H O 点燃,O 2过量:22222H S+3O 2SO +2H O 点燃,A 错误;B 、Fe 和S 反应只会生成FeS ,与反应物用量或者浓度无关,B 正确;C 、SO 2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有两种情况,SO 2不足:SO 2+Ca(OH)2=CaSO 3↓+H 2O ,SO 2过量:Ca(OH)2+2SO 2=Ca(HSO 3)2,C 错误;D 、Zn 和硫酸反应有两种情况,Zn 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和浓硫酸反应放出SO 2,D 错误; 故选B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答案)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实验操作现象A向盛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B向盛氯水的试管中滴入石蕊溶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C向盛品红溶液的试管中通入SO2品红溶液褪色D向装有NO的集气瓶中通入O2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 向盛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FeSO4+2NaOH=Fe(OH)2↓+Na2SO4,反应产生的Fe(OH)2具有还原性,容易被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氧化产生Fe(OH)3,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因此观察到现象是:反应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A不符合题意;B. Cl2与水反应产生HCl、HClO,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而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红色物质氧化变为无色,因此会看到溶液又由红色变为无色,与物质的氧化性有关,B 不符合题意;C. SO2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SO2的漂白是结合漂白,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C符合题意;D. NO气体是无色气体,遇O2二者反应产生红棕色的NO2气体,因此看到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
2.下列反应中,硫酸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A.2H2SO4(浓)+Cu CuSO4+2H2O+SO2↑B.2H2SO4(浓)+C CO2↑+2H2O+2SO2↑C.H2SO4(浓)+NaNO3NaHSO4+HNO3↑D.H2SO4+Na2SO3===Na2SO4+H2O+SO2↑【答案】A【详解】A.在2H2SO4(浓)+Cu CuSO4+2H2O+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部分降低,部分不变,则浓硫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故A正确;B.在2H2SO4(浓)+C CO2↑+2H2O+2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全部降低,则浓硫酸只表现强氧化性,故B错误;C.在H2SO4(浓)+NaNO3NaHSO4+HNO3↑中,硫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体现浓硫酸是难挥发性酸,故C错误;D.在H2SO4+Na2SO3===Na2SO4+H2O+SO2↑中,硫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体现浓硫酸是强酸,故D错误;故答案为A。
完整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下表选项物质对应正确的是选项M N P QA NH3·H2O Ba(OH)2铜KSCNB Na BaCl2FeO KSCNC NaOH Ba(NO3)2铁粉KSCND Na2O2MgCl2锌粉KSCNA.A B.B C.C D.D【答案】C【分析】硫酸铁与M发生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红褐色沉淀为Fe(OH)3沉淀,M为碱或与水反应能生成碱的物质。
硫酸铁与N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以为BaSO4沉淀,N可能含有Ba2+。
P 与硫酸铁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浅绿色微粒为Fe2+,P起到还原剂的作用;硫酸铁与Q作用溶液变为红色,则Q为硫氰化钾。
【详解】A. N不能是氢氧化钡,因为它与硫酸铁反应除了生成硫酸钡,还会生成氢氧化铁,二者的混合物为红褐色,不是白色沉淀,A错误;B. P不能为氧化亚铁,因为FeO不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Fe2+,B错误C. M若为NaOH,与硫酸铁反应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N若为硝酸钡,与硫酸铁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P若为铁粉,还原+3价的Fe3+为+2价的Fe2+,C正确;D. N不能为氯化镁,它不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铁元素的化学反应,注意各种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常见物质的颜色及溶解性。
2.下图是一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
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则品红溶液褪色。
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液体Y(足量)可能是()选项A B C DX CO SO2CO2Cl2Y浓H2SO4NaHCO3饱和溶液Na2SO3溶液NaHSO3饱和溶液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CO不能使品红褪色,A错误;B.若关闭活塞K,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品红溶液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SO2使品红褪色,B正确;C.CO2与Na2SO3溶液不反应,且不能是品红褪色,C错误;D.Cl2与饱和NaHSO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2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错误。
硫及其化合物【考情分析】硫元素的多种价态及各种价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内容丰富,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素材。
命题空间广阔,而且与生产、生活及社会联系紧密,高考中通过框图推断题、工业生产流程题、实验题等形式进行考查。
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考点:1、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以环保问题为载体考查SO2性质的试题应予以关注。
2、H2SO4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因而要理解、掌握H2SO4的性质,尤其是浓硫酸的特性及其应用。
从命题形式来看,1、硫酸一般不单独命题,而在选择题的选项出现或穿插在主观题中。
2、环境污染和防护与工农业联系紧密,又以硫和氮的氧化物知识为背景,既可以构成选择题的选项,又可以构成主观题。
【核心素养分析】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从硫的化合价变化认识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及应用。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从不同的角度探究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制备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验证。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关注与SO2有关的污染和环境保护,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
【网络构建】【知识梳理】智能点一硫及其氧化物(一)硫单质的性质及应用1.硫元素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在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例存在;(2)化合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2.硫单质的物理性质硫单质俗称硫黄,是一种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等。
3.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硫单质的化学性质H 2S -2←―――― 氧化性 S 0 ――→ 还原性 S +4O 2(1)S 的氧化性S 与Fe 、Cu 、H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Fe +S FeS 、2Cu +SCu 2S 、S +Hg===HgS(此反应适用于除去室内洒落的Hg)。
(2)S 的还原性①S 与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 +O 2=====点燃SO 2,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
②与强氧化剂反应(如浓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S +2H 2SO 4(浓)3SO 2↑+2H 2O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都具有漂白性,漂白原理与其它几种不同的是( ) A .氯水 B .SO 2C .H 2O 2D .HClO【答案】B 【详解】二氧化硫漂白原理是它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氯水、双氧水、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故选B 。
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SO 2使品红溶液褪色 B .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D .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答案】C 【分析】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详解】A. SO 2具有漂白性,与品红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使品红溶液褪色,A 项错误;B. 氯水中存在HClO ,HClO 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发生了化学变化,B 项错误;C.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没有产生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 项正确;D.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与CO 2等物质结合生成HClO ,HClO 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D 项错误; 答案选C 。
3.一定量的SO 2与NaOH 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有Na 2SO 3和NaHSO 3,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2 B .3∶5C .5∶7D .8∶11【答案】C 【详解】假设Na 2SO 3和NaHSO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由原子守恒可知,则SO 2的物质的量为x+y ,NaOH 的物质的量为2x+y ;由于x :y=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x y x y++=23223x x x x++=5:7,故答案选C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B.富含硫单质的矿物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硫酸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SO3D.常温时将Fe片放入浓硫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Fe和浓硫酸不反应【答案】B【详解】A. 新制氯水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只能说明氯水中某种成分具有漂白性,不能肯定Cl2表现出漂白性,A错误;B. 富含硫单质的矿物,比如硫磺粉,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硫酸,B正确;C.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SO2,但不能直接生成SO3,C错误;D. 常温时将Fe片放入浓硫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Fe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钝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行,D错误。
课时作业12硫及其重要化合物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①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②浓硫酸与铜加热反应后,铜片有剩余,硫酸完全反应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④浓硫酸与铜加热反应后,铜片有剩余,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铁片,会有氢气生成⑤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⑥浓硫酸与铁加热反应后,铁片有剩余,生成的气体除水蒸气外为SO2⑦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所以浓硫酸不能干燥SO2A.①②③B.①④C.③⑤D.⑥⑦⑧解析: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逐渐变成稀硫酸,稀硫酸不与铜反应,所以②中有硫酸剩余,剩余的稀硫酸还能与铁反应放出H2,故②⑥错误,④正确;③浓硫酸使蔗糖炭化,表现其脱水性;⑧浓硫酸中的硫为+6价,二氧化硫中的硫为+4价,两种价态之间无中间价态,故二者不反应。
2.为了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加热后产生的三种物质。
将混合气体慢慢通过检验试剂,并记录现象。
下列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D)解析:溶液中逸出的气体中带有水蒸气,会干扰原有水蒸气的检验,所以需要先检验水蒸气,故A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不能保证二氧化硫与高锰酸钾完全反应,残留的二氧化硫会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故B 、C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存在水蒸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变浅,说明存在二氧化硫,并且二氧化硫完全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存在二氧化碳,故D 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浓硫酸滴在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然后褪色,最后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酸性、氧化性和吸水性B .样品――→盐酸无明显现象――→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样品中含SO 2-4C .常温下浓硫酸能用铁制容器盛装,说明浓硫酸与Fe 不反应D .样品――→盐酸得到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样品中含SO 2-3或HSO -3解析:A 项中,最后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C 项中,常温下Fe 遇浓硫酸钝化;D 项中,样品中也可能含CO 2-3或HCO -3。
第6课时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集训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硫的单质及氧化物的性质2,4,6硫的含氧酸及其对应的盐3,5,9含硫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1,7,8一、选择题1.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B.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C.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Fe和SD.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解析:根据工艺流程图可知,该工艺中Fe2(SO4)3溶液吸收SO2生成FeSO4和H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 e2(S O4)3+S O2+2H2O2FeSO4+2H2SO4,该工艺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还得到了化工产品硫酸,A、D两项正确;根据分析可知,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B项正确;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氧、铁、硫,C项不正确。
2.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SO2的性质。
实验时向Na2SO3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所做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解析: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为中强酸,不与BaCl2溶液反应。
3.硫酸、亚硫酸和氢硫酸是含硫的三种酸。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若向Na2S溶液中通入SO2,则产生淡黄色沉淀B.这三种酸都是二元酸,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酸式盐和正盐C.这三种酸的水溶液久置在空气中都会变质且原溶质的浓度减小D.向氢硫酸、亚硫酸溶液中滴加氯水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析:硫酸在空气中不会变质,只是浓度变小。
4.下列实验用来证明气体SO2的存在,其中正确的是( D )①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盐酸⑤通入溴水中使其褪色,再滴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A.①②④⑤B.都不能证明C.①⑤能证明D.只有⑤能证明解析: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为二氧化硫,可能为氯气等,故①错误;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为酸性气体,不一定为二氧化硫,故②错误;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也可能为二氧化碳等,故③错误;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盐酸,该气体不一定为二氧化硫,也可能为二氧化碳,故④错误;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再加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为硫酸钡,证明该气体有还原性且其氧化产物为硫酸根离子,则使溴水褪色的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⑤正确。
课时作业(十五)硫及其重要化合物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不存在游离态的硫B.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3C.要清洗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可用的试剂是CS2D.硫是非金属单质,与浓硫酸不能反应C[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和地壳的岩层里,自然界存在游离态的硫,A项错误;硫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SO2,与氧气是否过量、是否纯氧无关,B项错误;硫易溶于CS2,要清洗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可用的试剂是CS2,C项正确;硫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D项错误。
]2.(2019·天津六校模拟)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可用酒精清洗试管中附着的硫黄B.SO2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与铜反应可制取SO2D.1 mol硫与其他物质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不一定是2 molD[硫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故应用CS2清洗试管中附着的硫黄,A错误;SO2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在化学反应中常作还原剂,但也可以作氧化剂,如SO2与H2S反应生成单质S的反应中SO2作氧化剂,B错误;浓硫酸在常温下不与铜反应,C错误;1 mol硫与其他物质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不一定是2 mol,例如与氧气反应生成SO2,转移4 mol电子,D正确。
]3.(2019·广西南宁模拟)在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下列关于该溶液所含离子的推断中正确的是()A.一定会有SO2-4B.含有SO2-4和Ag+C.可能含有SO2-4、Ag+、SO2-3中的一种或两种D.可能含有SO2-3或CO2-3C[A项错误,不能排除Ag+、SO2-3的干扰;B项错误,因为溶液中SO2-4与Ag+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因为不能排除Ag+、SO2-3的干扰;D项错误,由“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可以判断不可能含有CO2-3。
]4.(2019·河南开封模拟)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通过澄清石灰水B.先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C.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D.先通过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品红溶液,最后通过澄清石灰水D[向澄清石灰水持续通入SO2和CO2至过量,均能生成白色沉淀,后续沉淀均可溶解,A错误;SO2和CO2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均有CO2逸出,再通过澄清石灰水均会生成白色沉淀,B错误;SO2和CO2通过NaOH溶液均会被吸收,C错误;混合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若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说明混合气体中有SO2,此时若再通过品红溶液,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SO2已被完全吸收,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混合气体中还有CO2,D正确。
]5.(2019·东北三省四市联考)如图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溶液B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一定变为血红色B.溶液B转化为溶液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Fe2++O2===2Fe3++2H2O C.溶液酸性:A>B>CD.加Fe2O3可以使溶液C转化为溶液AD[二氧化硫与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若二氧化硫足量,则溶液中无Fe3+,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显色;若二氧化硫不足,则溶液变红,A错误;溶液B中Fe2+可被氧气氧化,但电荷不守恒,其离子方程式为:4H++4Fe2++O2===4Fe3++2H2O, B 错误;反应由A到B为2H2O+2Fe3++SO2===2Fe2++4H++SO2-4,酸性增强,根据B项分析由B到C溶液酸性减弱,C错误;加Fe2O3可以与溶液C中生成的硫酸反应,使溶液C 转化为溶液A,D正确。
]6.(2018·广东深圳联考)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①品红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⑤含I2的淀粉溶液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⑤D.③④C[①二氧化硫和品红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使品红溶液褪色,该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②二氧化硫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生成硫酸,高锰酸钾溶液被二氧化硫还原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③溴水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该反应体现二氧化硫还原性;④二氧化硫和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导致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⑤二氧化硫和含I2的淀粉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I而使含有碘的淀粉溶液褪色,该反应体现二氧化硫还原性;通过以上分析知,其性质相同的是②③⑤。
]7.(2019·安徽黄山联考)有一瓶Na2SO3溶液,由于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
对此实验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加硝酸后的不溶性沉淀一定是BaSO4B.Na2SO3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C.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D.此实验能确定Na2SO3是否被部分氧化A[亚硫酸钡能被硝酸氧化为硫酸钡,加硝酸后的不溶性沉淀一定是BaSO4,故A正确;亚硫酸钡能被硝酸氧化为硫酸钡,再加入足量稀硝酸,仍有白色沉淀不能证明Na2SO3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B、D错误;亚硫酸钡也难溶于水,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不一定含有BaSO4,故C错误。
]8.(2019·山东东营模拟)实验室探究SO2与Fe(NO3)3溶液反应的原理,装置如图,实验中Y装置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B.Y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BaSO4或BaSO3C.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可能是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生成了SO2-4D.若将Fe(NO3)3换成FeCl3,Y中也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Fe3+也能将SO2氧化B[A.通入一段时间N2,可以排除装置中的氧气,可以防止二氧化硫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A正确;B.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能氧化二氧化硫,铁离子也能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形成BaSO4,不能生成BaSO3,故B错误;C.二氧化硫溶于水显酸性,酸性条件下NO-3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所以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可能是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生成了SO2-4,故C正确;D.若将Fe(NO3)3换成FeCl3,氯离子没有氧化性,则只能是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若Y中也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Fe3+也能将SO2氧化,故D正确。
]9.(2019·河北邯郸检测)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H2S的性质,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F中产生黑色沉淀,则说明H2SO4的酸性比H2S强B.若G中产生黄色沉淀,则说明H2S的还原性比Fe2+强C.若H中溶液变红色,则说明H2S是二元弱酸D.若E中FeS换成Na2S,该装置也可达到相同的目的B[H2S和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CuS和H2SO4,不能说明H2SO4的酸性比H2S 强,只能说明CuS不溶于硫酸,A不正确;若G中产生黄色沉淀,证明H2S可以被Fe3+氧化成S,而Fe3+被还原为Fe2+,则说明H2S的还原性比Fe2+强,B正确;若H中溶液变红色,则说明H2S的水溶液呈酸性,不能说明H2S是二元弱酸,C不正确;若E中FeS换成Na2S,由于Na2S可溶于水,无法达到该装置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目的,D不正确。
] 10.利用下列装置欲验证CaSO4与炭粉受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还原产物是SO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乙欲验证气体中的还原产物,则乙中盛有CaSO4溶液B.装置丙和装置丁的作用是除去SO2和其他杂质气体C.装置戊中黑色粉末变红,己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氧化产物有COD.实验结束时,应先关闭止水夹,再迅速熄灭装置甲中的酒精灯A[CaSO4与炭粉受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还原产物是SO2,硫元素化合价降低,则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则氧化产物为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
装置乙欲验证气体中的还原产物SO2,需要在乙中盛放品红溶液,故A错误;要验证生成的氧化产物中是否含有CO,需要除去SO2和水蒸气,装置丙和装置丁的作用分别是除去SO2以及甲中可能产生的CO2、水蒸气,故B正确;装置戊中黑色粉末变红,说明氧化铜被还原,己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氧化产物中有CO,且其被氧化铜氧化为二氧化碳,故C正确;为了防止倒吸,实验结束时,应先关闭止水夹,再迅速熄灭装置甲中的酒精灯,故D正确。
]11.(2019·豫北名校联考)由SO2和O2制备SO3(熔点为16.8 ℃,沸点为44.8 ℃的模拟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省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①中的试剂为饱和NaHSO3溶液B.实验室可用铜与稀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SO2C.装置③反应管中的铂石棉用作反应的催化剂D.从装置⑤逸出的气体有过量的SO2和O2C[进入高温反应管的气体必须干燥,①中的试剂应是浓硫酸,故A项错误;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B项错误;SO2和O2反应需用催化剂催化,故C项正确;该反应是可逆反应,④中逸出的气体主要是SO2和O2及少量的SO3气体,则⑤中应盛放碱石灰,可除去SO2、SO3,故D项错误。
]12.(2019·山东实验模拟)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试剂均足量)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所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其中供选择的试剂有无水硫酸铜、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澄清石灰水等五种试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甲可以是无水硫酸铜,也可以是变色硅胶、无水氯化钙等物质B.丙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是SO2+2OH-===SO2-3+H2OC.乙和戊两种溶液都不宜用作尾气吸收装置中的试剂D.如果将装置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只能检验出两种产物C[A.装置①是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应该用无水硫酸铜、变色硅胶,不能用无水氯化钙,A错误;B.二氧化碳也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丙中试剂应该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错误;C.品红溶液可以检验二氧化硫,但一般不能用来除去二氧化硫,澄清石灰水浓度太小,不能用来吸收二氧化硫,C正确;D.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通过①中的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能说明有水生成,通过③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可以检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