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浙江省名校协作体(G12)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505.82 KB
- 文档页数:28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14 O16 Mg24 Al 27 S32 Cl35.5 Fe56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10题每小题2分,11-18每小题3分,共44分)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纯硅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B.氟利昂和NOx都能破坏臭氧层,从而导致“温室效应”C.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对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是获得优良催化剂的一种重要途径D.华为发布的首款5G折叠屏手机,用镁铝合金制成的手机外壳具有轻便抗压的特点2.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绿矾的化学式:FeSO4·7H2O B. H2O2的电子式:C.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D.比例模型可表示CH4,也可表示CCl4分子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集气瓶内壁附着黑色固体B.溴水中滴加裂化汽油,溶液褪色且分层C.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加水溶解后可得到绿色溶液D.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碳酸钾粉末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明亮的紫色火焰4.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g 49%的硫酸中,H 2SO 4分子数为0.01N AB.100mL 0.1mol·L -1 Na 2CO 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小于0.01N AC.1 mol Cl 2溶于水,溶液中Cl -、HClO 、ClO -粒子数之和小于2 N AD.标准状况下,3.36L 氯仿的分子数为0.15 N A5.Cl 2是纺织工业中常用的漂白剂,Na 2S 2O 3可作漂白布匹后的“脱氯剂”,S 2O 32-和Cl 2反应的产物之一为SO 42-。
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19 Na—23 Cl—35.5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2小题,共44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华为麒麟980”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 高铁“复兴号”车厢连接关键部位使用的增强聚四氟乙烯板属于高分子材料C. 医用双氧水和酒精均可用于伤口清洗,两者消毒原理相同D. “碳九”(石油炼制中获取的九个碳原子的芳烃)均属于苯的同系物,泄漏不会污染水体【答案】B【解析】【详解】A.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而不是二氧化硅,故A错误;B.増强聚四氟乙烯是由四氟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的,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C.酒精的分子具有很大的渗透能力,它能穿过细菌表面的膜,打入细菌的内部,使构成细菌生命基础中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改变,引起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凝固),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过氧化氢杀菌消毒是因为其具有强的氧化性,二者杀菌消毒原理不同,故C错误;D.“碳九”主要包括异丙苯、正丙苯、乙基甲苯、茚、均三甲苯、偏三甲苯、连三甲苯等,其中茚的分子式为C9H8,不符合苯的同系物的通式C n H2n-6,即“碳九”并不都是苯的同系物,并且苯的同系物泄漏,会污染水体,故D错误;答案选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钠溶液或福尔马林,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并凝聚B. 将牛油和烧碱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食盐水,上层析出甘油C. 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COOH和—NH2 ,种类较多,为高分子化合物D. 淀粉、纤维素、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可和水作用转化为葡萄糖【答案】D【解析】【详解】A.加入浓硫酸钠溶液,蛋白质发生盐析,没有发生变性,故A错误;B.甘油易溶于水,上层应该为高级脂肪酸钠,故B错误;C.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氨基酸为小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D.淀粉、纤维素、麦芽糖分别为多糖、多糖、二糖,在一定条件下均可水解生成葡萄糖,故D正确;答案选D。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G12)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
5 Na 23 Mg 24 Fe 56 Ag 108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
下列贸易的商品中,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 乌克兰葵花籽油B. 埃及长绒棉C. 捷克水晶D。
中国丝绸【答案】C【解析】【详解】A. 乌克兰葵花籽油属于油脂,是有机物,A不选;B。
埃及长绒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B不选;C. 捷克水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无机物,C选;D。
中国丝绸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有机物,D不选;答案选C。
的【点睛】明确有机物和无机物含义以及常见物质的组成是解答的关键,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但是部分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例如CO、碳酸盐等,其结构和性质更类似于无机物,一般归为无机物,而不是有机物.2。
下列图示与操作名称不对应的是A. 过滤B. 洗气C. 溶解D。
蒸发【答案】B【解析】【详解】A. 为过滤操作,A正确;B. 洗气操作时应该是长口进,短口出,B错误;C. 为溶解操作,C正确;D。
为蒸发操作,D正确;答案选B。
3。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且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SO2B。
Na C. CaO D。
C6H12O6(葡萄糖)【答案】A【解析】【分析】溶于水和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据此判断。
【详解】A.由于SO2溶于水后可生成亚硫酸,其水溶液可导电,但其自身并不能电离出离子,为非电解质,A选;A.金属钠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不选;B.CaO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为电解质,C不选;D.葡萄糖为非电解质,水溶液也不能导电,D不选;答案为A。
2018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题1.下列细胞具有核孔的是A. 大肠杆菌B. 酵母菌C. 乳酸菌D. 筛管细胞【答案】B2.高等动植物大约每105到108个配子中才有一个发生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A. 普遍性B. 稀有性C. 多方向性D. 可逆性【答案】B3.利用基因型为YYrr和yyRR的个体培育出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最快捷的育种方法是A. 诱变育种B. 杂交育种C. 单倍体育种D. 转基因技术【答案】C4.“二孩”政策是根据我国人口状况所制定的一项调整性政策,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A. 调整年龄结构B. 降低人口密度C. 改变性比率D. 降低出生率【答案】A5.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癌细胞内部发生过可遗传变异B. 癌细胞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C. 癌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D. 癌细胞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答案】C6.下列关于进化,说法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因素B. 抗青霉素细菌的保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C. 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会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 生物发生进化可能会产生新物种【答案】D7.下列关于动物内分泌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下丘脑是内分泌腺,控制整个内分泌系统B. 雄激素会影响骨骼生长和骨密度增加C. 促激素能维持靶腺体的形态和功能D. 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全身组织器官【答案】A8.草原被开垦成农田,弃耕后长出杂草,若干年后恢复成草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 该群落的演替与人类活动有关C. 该群落演替过程中,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保持不变D. 该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类型发生了变化【答案】C9.在我国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藏羚羊的目的是A. 保护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B. 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C. 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D. 保护可可西里的植被【答案】A10.下列关于蛋白质组成与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蛋白质通常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B. 蛋白质水解过程中肽键数会增加C. 组成人的头发与指甲的主要蛋白质种类不同D. 正确的三维结构是蛋白质表现其特有的生物学活性所必需的【答案】D11.下列关于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 ATP是细胞中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B. 所有细胞中最重要的放能反应是糖的氧化C. 所有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吸能反应是光合作用D. 肌肉收缩是吸能反应,肌肉做功是放能反应【答案】C12.下列关于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 温度降低不影响甘油进出细胞的速率B. 载体蛋白运输物质时需要与被转运的物质相结合C. 某些液体物质可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D. 主动转运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答案】A13.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大肠杆菌需氧呼吸时产生大量[H]的场所是线粒体B. 细胞厌氧呼吸只释放少量能量,其余能量储存在乙醇中C. 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D. 酵母菌的线粒体内膜上镶嵌着与电子传递有关的酶和合成ATP的酶【答案】D14.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芹菜幼苗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注:芹菜幼苗原始高度为14 cm):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D组使用蒸馏水,设置D组的目的是作对照B. 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2,4-D溶液的最适浓度为cC. A、B、C 3组2,4-D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c<b<aD. 该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答案】B1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和优生的叙述,正确的是A. 遗传病患者的体细胞中至少有一个致病基因B. 各种遗传病在青春期的发病风险都很低,在青春期之后都有所上升C. 早孕期是受精卵着床前后17天,致畸的潜在危险很大D. 羊膜腔穿刺技术可用于确诊胎儿是否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答案】D16.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安静时主要由内脏、肌肉、脑等组织代谢产生热量B. 寒冷环境下主要依靠增加脂肪分解氧化来产生热量C. 物理散热都发生在体表,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D. 正常情况下,人体可通过呼吸排出部分热量【答案】B17.下列关于高等植物有丝分裂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 G2期细胞中已经含有一对中心体,且尚未分开B. 前期染色质螺旋成染色体,导致分裂期不再进行转录和翻译C. 从细胞两极观察中期细胞,染色体在赤道面上散乱分布D. 后期细胞中央的细胞膜开始向内凹陷形成环沟,最终将细胞分开【答案】C18.下列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模拟杂交实验”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雌1”中Y、y的数量和“雌2”中R、r的数量必须相等B. “雌1”、“雄1”都装入“ Y”和“ y”各10张,表示F1产生的配子是Y和yC. 从“雌1”和“雄1”中各随机取出一张卡片组合在一起,模拟F1产生配子的过程D. 从“雌1”、“雌2”、“雄1”、“雄2”中各随机取出一张卡片组合在一起,组合类型有16种【答案】A19.下列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A. 转录时RNA聚合酶具有解开DNA双螺旋结构的功能B. 洋葱根尖细胞进行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和线粒体C. 多个核糖体沿着同一个mRNA的运行,可翻译出大量相同的多肽D. 每一种的密码子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多种密码子编码【答案】D20.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龙胆紫溶液能将细胞核中染色体染成深色,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B. 分离叶绿体中色素时,应将滤纸条略微斜靠着大试管内壁的一侧,轻轻插入到蒸馏水中C. 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可用黑藻的叶肉细胞替代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D. 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蛋白酶,适宜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加入双缩脲试剂混匀,不呈现紫色【答案】C21.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做了两个实验,结果如图。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1. 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A. KClO3B. Na2O2C. CO2D. CaO【答案】D【解析】A、KClO3属于盐,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Na2O2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C、CO2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D、CaO属于碱性氧化物,故D正确。
2.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A、此操作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用于分离,故A正确;B、此操作是蒸发,用于分离,故B错误;C、此操作是分液,用于分离,故C错误;D、此操作是过滤,用于分离,故D错误。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蔗糖B. 盐酸C. 氯化钠D. 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C试题分析:电解质指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A、非电解质;B、混合物;D、非电解质。
考点:考查了电解质的相关知识。
4.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IBr+H2O==HIO+HBrB. SO3+H2O=H2SO4C. SO2+2KOH=-K2SO3+H2OD. NaH+H2O=NaOH+H2↑【答案】D【解析】A、IBr中Br显-1价,I显+1价,根据反应方程式,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此反应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此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NaH中H显-1价,化合价升高转化为0价,H2O中H显+1价,化合价降低,转化为0价,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5.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A. NaHSO4B. (NH4)2SO4C. SO2D. H2SO4【答案】B6.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气体C. 二氧化硅熔点高,可用于制光导纤维D. 氯化铁易水解,可用于腐蚀铜制线路板【答案】A........................7.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CaCl2的电子式:B. 乙烯的结构简式: C2H4C. Cl-的结构示意图:D. CH4的比例模型:【答案】C【解析】A、CaCl2属于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应为:,故A错误;B、C2H4是乙烯分子式,其结构简式为CH2=CH2,故B错误;C、Cl-是Cl得到一个电子,Cl-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D、题中所给模型为甲烷的球棍模型,故D错误。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第Ⅰ卷(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键、分子间作用力、离子键和共价键均为粒子间的作用力。
B.固体氨基酸,其晶体熔点较高,不易挥发,主要原因是存在分子间氢键。
C.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的利用、乙醇汽油都涉及生物质能的利用。
D.李比希燃烧法、钠熔法、铜丝燃烧法、纸层析法都是元素定性分析法。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海带灼烧成灰烬后,加水煮沸2~3min并过滤,滤液中可以加入适量的H2O2来氧化I-。
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素a和叶绿素b时,若点样的斑点太大,则会导致色谱分离不清。
C.用MnO2作催化剂分解H2O2时,MnO2的用量会影响分解速率,而颗粒大小不会影响。
D.在Zn-Cu原电池中加入高锰酸钾、双氧水等强氧化剂,灯泡亮度增加且持续时间较长。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C4H10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4N A。
B.某反应的△H=-88kJ·mol-1,则正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88kJ·mol-1。
C.在硝酸银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NaI溶液则有黄色沉淀生成,因为发生了Ag++I-= AgI↓。
D.恒温恒容下2NO2N2O4达到平衡后,再加入一定量的NO2,再次达平衡后,则NO2的转化率增加。
10.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如图(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a、b极均为惰性电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时,b极是阴极放出H2,发生氧化反应。
B.溶液中OH-逐渐向b极移动。
2018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考高二年级数学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并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1. 已知直线12:30ax y l ++=,()2:330l x a y +--=,则“2a =”是“12l l //”的( )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直线平行的等价条件求出a 的值,结合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当0a =时,两直线方程为:230y +=,330x y +-=,此时两直线不平行, 当0a ≠时,若两直线平行,则13323a a --=≠, 由132a a -=得232a a -=,即2320a a ,得(2)(1)0a a --=,得1a =或2a =,都满足条件133a -≠, 所以12l l //等价于“1a =或2a =”,所以“2a =”是“12l l //”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结合直线平行的等价条件求出a 的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43B. 1C. 23D. 13【答案】C【解析】【分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锥,由三视图求出几何元素的长度,由锥体的体积公式求出几何体的体积.【详解】根据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锥,且底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边长是2,、高是1,几何体的高是2,∴几何体的体积112212323V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由三视图正确还原几何体是解题的关键,考查空间想象能力. 3. 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依次是11A D 和11B 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35B. 45 D. 0【答案】A【解析】【分析】由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作法得:连接ED ,可得AED ∠(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再利用由余弦定理,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连接ED ,则//ED FC ,则AED ∠(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在ADE ∆中,设1D E a =,则AE DE ==,2AD a =, 由余弦定理得:2223cos 25AE DE AD AED AE DE +-∠==⨯⨯, 即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5,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余弦定理,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求解能力.4. 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m n αα,,则//m nB. 若//m n αβαβ⊂⊂,,,则//m nC. 若m n n m αβα=⊂⊥,,,则n β⊥D. 若//m m n n αβ⊥⊂,,,则αβ⊥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各选项的条件及结论,可画出图形或想象图形,再结合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找出正确选项.【详解】选项A 错误,同时和一个平面平行的两直线不一定平行,可能相交,可能异面;选项B 错误,两平面平行,两平面内的直线不一定平行,可能异面;选项C 错误,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两平面交线的直线,不一定和另一平面垂直,可能斜交;选项D 正确,由m α⊥,//m n 便得n α⊥,又n β⊂,βα∴⊥,即αβ⊥.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空间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这种位置关系的判断题,可以举反例或者用定理简单证明, 属于基础题.5. 点()5,3M 到抛物线2y ax =的准线的距离为6,则该抛物线的方程是( )A. 212y x =B. 236y x =-C. 212y x =或236y x =-D. 2112y x =或2136y x =-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点M 到准线的距离为1|3|64a+=,分0a >和0a <两种情况分别求得a ,进而得到抛物线方程. 【详解】当0a >时,开口向上,准线方程为14y a =-,则点M 到准线的距离为1364a +=,求得112a =,抛物线方程为2112y x =, 当0a <时,开口向下,准线方程为14y a =-,点M 到准线的距离为1|3|64a+=解得136a =-,抛物线方程为2136y x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焦半径公式,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求解时注意对抛物线开口方向的讨论.6. 已知点P 在直线:10l x y -+=上运动,过点P 作圆()()22:321C x y ++-=的切线,其中一个切点为A ,则线段PA 的最小值为( )A. B. C. D. 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由切线长公式可得||PA ==||PA 取得最小值,则||PO 取得最小值,则当直线PC 与直线l 垂直时,||PA 最小,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PC 的最小值,分析可得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圆22:(3)(2)1C x y ++-=的圆心为(3,2)-,半径1r =;过点P 作圆C 的切线,切点为A ,则||PA ==,若切线长||PA 取得最小值,则||PC 取得最小值,则当直线PC 与直线l 垂直时,||PA 最小,此时||PC ==则||PA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7. 如图,等边ABC ∆的中线AF 与中位线DE 相交于G ,已知A ED '∆是AED ∆绕DE 旋转过程中的一个图形,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动点A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在线段AF 上B. 恒有平面A GF '⊥平面BCEDC. 三棱锥A EFD '-的体积有最大值D. 异面直线A E '与BD 不可能垂直【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知,DE ⊥平面A GF ',固选项A,B 正确,对于三棱锥A EFD '-体积,其底面EFD ∆在旋转过程中面积不变,则当A G '⊥底面EFD 时,三棱锥A EFD '-体积最大,固选项C 正确,故选D.8. 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的左焦点为()()1,00F c c ->,过点1F 作直线与圆2224a x y +=相切于点A ,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点B ,若12OB OA OF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2B. 2C. 2D. 【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A 是1BF 的中点,结合圆的切线的性质和中位线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可得22294a c a =-,即可求出离心率. 【详解】设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左焦点为2(,0)F c12OB OA OF =-,12OA OB OF ∴=+,A ∴是1BF 的中点,点1F 作直线与圆2224a x y +=相切于点A , 1OA BF ∴⊥, O 是12F F 的中点,2//OA BF ∴,12BF BF ∴⊥,2||BF a =,222221122||||||4BF F F BF c a ∴=+=-,12||2||3BF a BF a =+=,22294a c a ∴=-,22104a c ∴=,e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向量的运算、双曲线的离心率等基础知识,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9. 等腰直角OAB ∆内接于抛物线,其中O 为抛物线()2:20C y px p =>的顶点,OA OB ⊥,OAB ∆的面积为16,F 为C 的焦点,M 为C 上的动点,则OM MF的最大值为( )A. 3 【答案】C【解析】【分析】设等腰直角三角形OAB 的顶点()11,A x y ,()22,B x y ,利用OA OB =可求得12x x =,进而可求得4AB p =,由OAB S ∆求得P=2.做抛物线的准线,与x 轴的交点为N (-1,0),MA 垂直于准线,由抛物线的定义得|MF|=|MA|,设M 到准线的距离等于d ,化简为OM MOMF d ==【详解】设等腰直角三角形OAB 的顶点()11,A x y ,()22,B x y ,则2112y px =,2222y px =.由OA OB =得:22221122x y x y +=+,221212220x x px px -=-=∴,即()()1212++20x x x x p -=,10x >,20x >,20p >,12x x =∴,即,A B 关于x 轴对称.∴直线OA 的方程为:tan45y x x =︒=,与抛物线联立,解得00x y =⎧⎨=⎩或22x p y p =⎧⎨=⎩,故4AB p =,212442OAB S p p p ∆=⨯⨯=∴. AOB ∆面积为16,2P =∴;焦点()1,0F ,设(),M m n ,则24n m =,0m >,设M 到准线1x =-的距离等于d ,则OM MOMF d== 令1m t +=,1t >,则3OM MF =(当且仅当 3t =时,等号成立).故OM MF 的最大值为3,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性质,求得A ,B 关于x 轴对称是关键,考查抛物线的定义,基本不等式的应用,体现了换元的思想,正确运用抛物线的定义是关键,属于难题.10.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M 、N 分别是直线CD 、AB 上的动点,点P 是11AC D ∆内的动点(不包括边界),记直线1D P 与MN 所成角为θ,若θ的最小值为3π,则点P 的轨迹是( ) 的A. 圆的一部分B. 椭圆的一部分C. 抛物线的一部分D. 双曲线的一部分【答案】B【解析】【分析】 直线1D P 与MN 所成角的最小值是直线1D P 与面ABCD 所成角,即原问题转化为:直线1D P 与面ABCD 所成角为3π,求点P 的轨迹.延长1D P 交面ABCD 于点'P ,则'P 在面ABCD 内的轨迹为圆的一部分,则将点P 的轨迹转化为平面截圆柱所得曲线.【详解】直线1D P 与MN 所成角的最小值是直线1D P 与面ABCD 所成角,即原问题转化为:直线1D P 与面ABCD 所成角为3π,求点P 的轨迹.延长1D P 交面ABCD 于点'P ,因为所以'11'3D D P D D D P D =⇒=, ∴''1136D P D DD P ππ∠=⇒∠=,∴'1D P 的轨迹是以1DD 为轴的圆锥曲面的一部份,点P 是△11AC D 内的动点(不包括边界),其在面11AC D 内的轨迹,等价于平面11AC D 截圆锥所得的曲线, 取11A C 的中点O ,连接1,D O DO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11tan ,tan 23D DO DD P ∠=∠=,∴'11D DO DD P ∠>∠, ∴平面11AC D 截圆锥所得的曲线为椭圆的一部份.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线面角及空间轨迹问题,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求解时注意判断截面与圆锥的轴所成角与圆锥母线与轴所成角的大小关系.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多空题每题6分,单空题每题4分,共36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11. 双曲线22:14x C y -=的离心率是____________;渐近线方程是____________.【答案】 (1).(2). 12y x =± 【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 222224,15a b c a b ==∴=+=,所以离心率e=c a =,渐近线方程为12b y x x a =±=±, 考点: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离心率,渐近线点评:有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得到,a,b,c 求出离心率,渐近线方程12. 命题:P 若直线与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直线与抛物线相切.命题P 是________(真,假)命题,命题P 的否命题是________(真,假)命题.【答案】 (1). 假 (2). 真【解析】【分析】根据直线和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结合四种命题真假关系进行判断即可.【详解】当直线和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时,满足只有一个交点,但此时直线和抛物线是相交关系,即命题P 是假命题,命题的逆命题为:若直线与抛物线相切,则线与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正确,命题的否命题和逆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则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命题,故答案为:假,真.【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四种命题真假关系的应用,根据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3. 已知()1,R a b a b +=∈,则直线:210l ax by +-=过定点________,若直线l 不过第四象限,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1). 1,12⎛⎫ ⎪⎝⎭(2). 0a ≤ 【解析】【分析】由1a b +=得1b a =-,代入直线l 的方程中,求出直线l 所过的定点P ;由直线l 不过第四象限求出直线PO 的斜率,再利用数形结合法求出a 的取值范围.【详解】由1a b +=,得1b a =-,所以直线:210l ax by +-=可化为2(1)10ax a y +--=,即(2)10a x y y -+-=,令2010x y y -=⎧⎨-=⎩,解得121x y ⎧=⎪⎨⎪=⎩, 所以直线l 过定点1(2P ,1);由直线l 不过第四象限知,1212PO k ==, 令2021a a --,解得0a ,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a .故答案为:1(2,1);0a .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过定点问题、直线斜率的求解,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14. 已知抛物线28y x =,焦点为F ,准线为l ,P 为抛物线上一点,PA l ⊥,A 为垂足,如果直线AF 的斜率为PF =________,POF S ∆=________(O 是坐标原点).【答案】 (1). 12(2). 【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定义与性质,写出直线AF 的方程,求出点A 的坐标,再求点P 的坐标,即可求出||PF 的值和∆POF 的面积.【详解】抛物线28y x =,焦点为(2,0)F ,准线l 方程为2x =-,由直线AF 的斜率为AF 的方程为2)y x =-, 由22)x y x =-⎧⎪⎨=-⎪⎩,可得A 点坐标为(2,- PA l ⊥,A为垂足,P ∴点纵坐标为P 点坐标为(10,,||||10(2)12PF PA ∴==--=;则∆POF 的面积为11||||222POF P S OF y ∆=⨯⨯=⨯⨯=故答案为:12,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与性质、三角形面积计算问题,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15. 已知动圆22:680C x y x m +-+-=上总存在不同的两点A ,B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都等于1,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3,15【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求出以坐标原点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为221x y +=,设该圆为圆O ,由圆C 的方程分析圆心坐标和半径,分析可得若动圆22:680C x y x m +-+-=上总存在不同的两点A ,B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都等于1,则圆O 与圆C 有2个交点,由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可得答案.【详解】根据题意,以坐标原点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为221x y +=,设该圆为圆O ,圆22:680C x y x m +-+-=,即22(3)1x y m -+=+,其圆心为(3,0),半径r =则||3CO =, 若动圆22:680C x y x m +-+-=上总存在不同的两点A ,B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都等于1,则圆O 与圆C 有2个交点,则有|1|||1CO <<,即24<<,解得315m <<,即m 的取值范围为(3,15);故答案为:(3,15).【点睛】本题考查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 16. 椭圆22:194x y C +=的右焦点为2F ,点P 为椭圆上的动点,点Q 为圆()22:41C x y +-=上的动点,则2PQ PF +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7+.【解析】【分析】由211||||||16||||7PQ PF PC PF CF +≤++-+,即可得出.【详解】椭圆22:194x y C +=,可得c =(0).211||||||16||||777PQ PF PC PF CF +≤++-+==+.当且仅当1,,,C P Q F 三点共线等号成立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性质、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三角形三边大小关系,考查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17. 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G 是BC 的中点,E ,F 满足13AE AB =,13DF DC =,设平面EGF 交AD 于点H ,则AH HD=________.【答案】1【解析】延长BD ,与GF 的延长线交于M ,延长BD ,与EH 的延长线交于N ,可得M ,N 重合,再由三角形的梅涅劳斯定理,即可得到所求值.【详解】延长BD ,与GF 的延长线交于M ,延长BD ,与EH 的延长线交于N ,由平面的基本性质的公理2可得M ,N 重合.再由BCD ∆和一条截线GFM ,由梅涅劳斯定理可得1BG CF DM GC FD MB ⋅⋅=,即为121DM MB ⋅⋅=,即12DM MB =, 同理可得BAD ∆和一条截线EHM ,由梅涅劳斯定理可得1AE BM DH EB MD HA ⋅⋅=,即为1212DH HA ⋅⋅=,可得1DH HA=,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的基本性质和运用、三角形的三点共线的定理,考查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求解时注意梅涅劳斯定理的运用.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其中第18题14分,其余各题15分,共74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已知集合{}13A x x =-≤≤,集合10x a B x x a ⎧⎫--=<⎨⎬-⎩⎭,a R ∈. (1)若“1B ∈”是真命题,求实数a 取值范围;(2)若“x A ∈”是“x 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1)01a <<(2)12a -≤≤【解析】(1)若“1B ∈”是真命题,则1x =满足不等式,代入进行求解即可.(2)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转化为集合关系进行求解即可【详解】(1)若“1B ∈”是真命题,则011a a a a -=<--,得01a <<. (2)1{|0}{|1}x a B x x a x a x a--=<=<<+-, 若“x A ∈”是“x 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B 是A 的真子集,即113a a -⎧⎨+⎩,即12a a -⎧⎨⎩,得12a -, 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应用,以及不等式的求解,根据定义转化为集合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9. 如图,ABC ∆为正三角形,DA ⊥平面ABC ,//EC AD ,2DA AB EC ==.(1)求证:平面ABD ⊥平面EBD ;(2)求二面角E AB D --的大小.【答案】(1)见解析(2)60°【解析】【分析】(1)取AB 中点M ,DB 的中点F ,连结CM ,MF ,EF ,推导出EFMC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EF MC ,推导出CM AB ⊥,DA CM ⊥,从而CM ⊥面ABD ,EF ⊥面ABD ,由此能证明平面ABD ⊥平面EBD . (2)推导出EC ⊥面ABD ,AB ME ⊥,DA AB ⊥,AB ME ⊥,DA AB ⊥,AB MF ⊥,从而EMF ∠为二面角E AB D --的平面角,由此能求出二面角E AB D --的大小.【详解】(1)取AB 中点M ,DB 中点F ,连CM ,MF ,EF ,则//MF DA ,2MF DA =,又//EC DA ,2EC DA =,//MF EC ∴,=MF EC ,EFMC ∴为平行四边形,//EF MC ∴.又ABC ∆为正三角形,M 为AB 中点,CM AB ∴⊥又DA ⊥平面ABC ,CM ⊂面ABC ,DA CM ⊥CM ∴⊥面ABDEF ∴⊥面ABD ,EF ⊂面EBD∴平面ABD ⊥平面EBD .(2)法1.//EC AD ,DA ⊥平面ABC ,EC ∴⊥面ABD ,又AB MC ⊥,AB ME ∴⊥,又DA ⊥平面ABCDA AB ∴⊥,又//MF DAAB MF ∴⊥,EMF ∴∠为二面角E AB D --的平面角,记EC a =,在EMF ∆中,90EFM ∠=︒,MF a =,EF =,tan EF EMF FM ∴∠==0,2EMF π⎛⎫∠∈ ⎪⎝⎭60EMF ∴∠=︒,即二面角E AB D --的大小为60︒.【点睛】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的证明、二面角的求法、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考查转化与化归思想,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求解能力.20. 已知圆22:240C x y x y a +-+-=,点()1,0P -. (1)若点P 在圆C 的外部,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当1a =-时,过点P 的直线l 交圆C 于A ,B 两点,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直线l 的斜率.【答案】(1)53a -<<(2)最大值为2,斜率2-±【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将圆的方程变形为标准方程,由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可得50445a a+>⎧⎨+>+⎩,解可得a 的取值范围,即可得答案;(2)当1a =-时,圆C 的方程为22(1)(2)4x y -++=,求出圆心与半径,设ACB θ∠=,则122sin 2sin 2ABC S θθ∆=⨯⨯⨯=,分析可得ABC ∆面积的最大值,结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得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k x =+,即0kx y k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d ==,解可得k 的值,即可得答案.【详解】(1)根据题意,圆22:240C x y x y a +-+-=,即22(1)(2)5x y a -++=+,若P 在圆外,则有50445a a +>⎧⎨+>+⎩, 解可得:53a -<<,即a 的取值范围为()5,3-;(2)当1a =-时,圆C方程为22(1)(2)4x y -++=,圆心为(1,2)-,半径2r , 设ACB θ∠=,则122sin 2sin 2ABC S θθ∆=⨯⨯⨯=, 当90θ=︒时,ABC ∆面积取得最大值,且其最大值为2,此时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d =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k x =+,即0kx y k -+=,则有d ==2k =-±即直线l 的斜率2k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直线过定点问题,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21. 两个边长均为1的正方形ABCD 与ABEF 按如图位置放置,已知二面角D AB E --成60︒,M 为BD 中点,[]()0,1FP FB λλ=∈.(1)当12λ=时,证明://MP 面BCE ; (2)若MP 与面ABCD 所成角为30,求λ的值.【答案】(1)见解析;(2)74λ-=【解析】【分析】(1)取AB 中点为N ,DB 中点为M ,连结MN ,PN ,推导出////NP AF BE ,从而//NP 面BCE ,同理可证//NM 面BCE ,从而面//NMP 面BCE ,由此能证明//MP 面BCE .(2)过P 作//PG AF ,交AB 于G ,过G 作//GO AD ,交BD 于Q ,连结PQ ,推导出AB GP ⊥,AB GQ ⊥,从而60PGQ ∠=︒,且平面ABCD ⊥平面PGQ ,过P 作PH GQ ⊥于H ,则PH ⊥平面ABCD ,从而HMP ∠即为MP 与平面ABCD 所成角为30,推导出PGQ ∆为等边三角形,)2PH λ=-2)λ=-,由此能求出λ的值. 【详解】(1)如图,取AB 中点为N ,DB 中点为M ,连MN ,PN ,FP FB λ=,12λ=P ∴为FB 的中点, ////NP AF BE ∴,又NP ⊄面BCE ,∴//NP 面BCE ,同理可证,//NM 面BCE ,又NM NP N =,∴面//NMP 面BCE ,又MP ⊂面NMP ,//MP ∴面BCE .(2)过P 作//PG AF 交AB 于G ,过G 作//GQ AD 交BD 于Q ,连PQ , ABCD 与ABEF 均为正方形,∴AB GP ⊥,AB GQ ⊥,PGQ ∴∠即为二面角D AB E --的平面角,且AB ⊥面PGQ ,60PGQ ∴∠=︒,且面ABCD ⊥面PGQ ,过P 作PH GQ ⊥于H ,则PH ⊥面ABCD ,HMP ∴∠即为MP 与面ABCD 所成角为30,又60PGQ ∠=︒,且1PG GQ λ==-,PGQ ∴∆为等 边三角形,得)1PH λ=-, 又2MP MN NG GP λ=++= ∴在PHM ∆中,30PMH ∠=︒,90PHM ∠=︒,有2MP PH =,∴)22127402λλλ=⨯-⇒-+=⇒,解得:174λ=,274λ+=(舍);74λ∴=.【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证明、满足条件的实数值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求解能力.22. 已知椭圆2222:1x y C a b+=过点()0,2M ,且右焦点为()2,0F . (1)求椭圆C 的方程;(2)过点F 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交y 轴于点P .若,PA mAF PB nBF ==,求证:m n +为定值;(3)在(2)的条件下,若点P 不在椭圆C 的内部,点Q 是点P 关于原点O 的对称点,试求三角形QAB 面积的最小值.【答案】(1)22184x y +=(2)见解析(3)163 【解析】【分析】【详解】(1)由题意b=2,c=2,所以28a =,椭圆C 的方程为22184x y +=. (2)设A 、B 、P 的坐标分别为()()()1122,,,,0,x y x y t .由PA mAF =知121m x m =+,11t y m=+. 又点A 在椭圆C 上,则22211184m t m m ⎛⎫⎛⎫ ⎪ ⎪++⎝⎭⎝⎭+=,整理得222840m m t +-+=.由PB nBF =,同理得到 222840n n t +-+=.由于A 、B 不重合,即m n ≠,故m 、n 是二次方程222840x x t +-+=的两根,所以m+n=-4,为定值.(3)依题意,直线l 的方程为12x y t +=,即()22t y x =--,与椭圆C 的方程联立,消去y 并整理,得 ()2222244160t x t x t +-+-=,()()42221642416321280t t t t ∆=-+-=+>, 所以221212224416,22t t x x x x t t-+=⋅=++,而 1212122QAB S t x x t x x ∆=⋅⋅-=⋅- ()()22222121212=4QAB S t x x t x x x x ∆⎡⎤=-+-⎣⎦()42222216166422t t t t t ⎡⎤-⎢⎥=-⎢⎥++⎣⎦()2222321282t t t +=⋅+. ()2243212t ⎡⎤⎢⎥=-⎢⎥+⎣⎦由已知,点P 不在椭圆C内部,得2t ,即24t ,所以2QAB S ∆的最小值为82563299⨯=,故三角形QAB 面积的最小值为163.的。
考点46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2018天津)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3)O2辅助的Al~CO2电池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该电池电容量大,能有效利用CO2,电池反应产物Al2(C2O4)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
电池的正极反应式:6O2+6e−6O2−6CO2+6O2−3C2O42−反应过程中O2的作用是________。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________。
【答案】Al–3e–=Al3+(或2Al–6e–=2Al3+)催化剂2Al+6CO2=Al2(C2O4)3【解析(3)明显电池的负极为Al,所以反应一定是Al失电子,该电解质为氯化铝离子液体,所以Al 失电子应转化为Al3+,方程式为:Al–3e–=Al3+(或2Al–6e–=2Al3+)。
根据电池的正极反应,氧气再第一步被消耗,又在第二步生成,所以氧气为正极反应的催化剂。
将方程式加和得到,总反应为:2Al+6CO2=Al2(C2O4)3。
1.概念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反应特点: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2.构成条件(1)闭合回路(2)两极有电势差——两个活性不同的电极。
(3)电解质溶液(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3.工作原理(铜、锌电池简图如下)提炼图:原电池中带电微粒移动方向图(1)原电池闭合回路的形成有多种方式,可以是导线连接两个电极,也可以是两电极直接接触。
(2)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与导线中电子的定向移动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
(3)无论在原电池中还是在电解池中,电子均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
4.单液原电池(无盐桥)和双液原电池(有盐桥)对比名称单液原电池双液原电池装置相同点正、负极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电极现象不同点还原剂Zn与氧化剂Cu2+直接接触,既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又有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造成能量损耗Zn与氧化剂Cu2+不直接接触,仅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避免了能量损耗,故电流稳定,持续时间长【注意】盐桥的两个作用(1)连接内电路,形成闭合回路。
2018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参考答案高三年级化学学科首命题:衢州第二中学 次命题兼审校:金华一中 审核:长兴中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C D C A B C A D A B C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ABBBCACDC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26.(6分)(1)羧基(1分)(2)酯化反应(取代反应)(1分)(3)CO+CH 2=CH 2+H 2O CH 3CH 2COOH(2分) (4)ACD (2分) 27.(6分) (1)NH 4SCN (2分)(2)3S 2-+2Fe 3+=2FeS↓+S↓ (2分)(3)4NH 3+CS 2=NH 4SCN+(NH 4)2S (或4NH 3·H 2O+CS 2=NH 4SCN+(NH 4)2S+4H 2O 也可以)(2分)28.(4分) (1)(1分) (2)ACD (2分)(3)镁粉与石英管中的SiO 2反应(1分) 29.(4分)(1)b=5a (2分)(2)Cu 2O :Cu =1:3 (2分) 30.(10分)(1)-204.7 (1分)低温(1分)(2)BD (2分) (3)①0.0315a (2分)②当温度升高时反应②平衡逆向移动,而反应③平衡正向移动且幅度更大,所以CO 2的转化率增加,但甲醇的选择性却降低。
(2分) (4)6CO 2+6O 2−= 3C 2O 42−+6 O 2 (2分) 31.(10分)(1)黑暗可以防止晶体分解(1分)(2)AB (2分)(3)d (1分) (4)酸式滴定管(1分)CD (2分) (5) 溶液变为紫红且30秒内不变色(1分) (6) K 3Fe(C 2O 4)3·3H 2O (2分)32.(10分)(1)ACD (2分)(2)(2分)(3)(2分)催化剂(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2分)(5)(2分)、、。
2019学年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已知直线:和:互相平行,则实数()A. 或 3B.C.D. 或2. 若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直线,则“ ” 是“ ”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________B. 必要不充分条件________C. 充要条件________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 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其长分别为,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A. B. C. D.4. 正方体棱长为 4 , , 分别是棱 , 的中点,则过三点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的面积为()A. B. C. D.5. 定义点到直线的有向距离为: .已知点、到直线的有向距离分别是、 . 以下命题正确的是()A. 若,则直线与直线平行________B. 若,则直线与直线垂直C. 若,则直线与直线垂直________D. 若,则直线与直线相交6. 实数满足约束条件,若的最大值为,则实数等于()A. -2B. -1C. 1D. 27. 在所有棱长都相等的三棱锥中,分别是的中点 , 点在平面内运动,若直线与直线成角,则在平面内的轨迹是________ ()A. 双曲线________B. 椭圆________C. 圆________D. 直线8. 设双曲线在左右焦点分别为,若在曲线的右支上存在点,使得的内切圆半径,圆心记为,又的重心为,满足平行于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B. C. 2 D.二、填空题9. 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____, 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____ .10. 已知点 , 直线:直线:,则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____ , 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直线方程是 ____ .11. 已知一个四棱锥的底面为正方形,其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这个四棱锥的体积是__ ,表面积是 ____ .12. 如图,三棱锥中,若 , , 为棱的中点,则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___ ,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_________ .13. 在正方体中(如图),已知点在直线上运动,则下列四个命题:①三棱锥的体积不变;②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大小不变;③二面角的大小不变;④ 是平面上到点和距离相等的点,则点的轨迹是直线 . 其中真命题的编号是 __________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编号)14. 两定点及定直线,点是上一个动点,过作的垂线与交于点,则点的轨迹方程为 ______ .15. 在三棱锥中, , , , 为的中点,过作的垂线,交分别于 . 若 , 则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 ____ .三、解答题16. 已知直线 , 直线( I )求直线与直线的交点的坐标;( II )过点的直线与轴的非负半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且(为坐标原点),求直线的斜率.17. 如右图, 在三棱柱中,侧棱平面,,,,,点是的中点 .(I)证明:∥ 平面;(Ⅱ) 在线段上找一点,使得直线与所成角的为,求的值.18. 已知圆及一点,在圆上运动一周,的中点形成轨迹.(I)求轨迹的方程;(II)若直线的斜率为1,该直线与轨迹交于异于的一点,求的面积.19. 如图,四棱锥中,已知平面,.( I )求证:平面平面;( II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切值.20. 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在椭圆上,△的周长为 ,面积的最大值为 .( I )求椭圆的方程;( II )直线与椭圆交于,连接并延长交椭圆于,连接.探索与的斜率之比是否为定值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及解析第1题【答案】第2题【答案】第3题【答案】第4题【答案】第5题【答案】第6题【答案】第7题【答案】第8题【答案】第9题【答案】第10题【答案】第11题【答案】第12题【答案】第13题【答案】第14题【答案】第15题【答案】第16题【答案】第17题【答案】第18题【答案】第19题【答案】第20题【答案】。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G12)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Cl 35.5 Na 23 Mg 24 Fe 56 Ag 108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
下列贸易的商品中,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 乌克兰葵花籽油B. 埃及长绒棉C. 捷克水晶D. 中国丝绸【答案】C【详解】A. 乌克兰葵花籽油属于油脂,是有机物,A不选;B. 埃及长绒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B不选;C. 捷克水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无机物,C选;D. 中国丝绸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有机物,D不选;答案选C。
【点睛】明确有机物和无机物含义以及常见物质的组成是解答的关键,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但是部分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例如CO、碳酸盐等,其结构和性质更类似于无机物,一般归为无机物,而不是有机物。
2.下列图示与操作名称不对应...的是()A. 过滤B. 洗气C. 溶解D. 蒸发【答案】B【详解】A. 为过滤操作,A正确;B. 洗气操作时应该是长口进,短口出,B错误;C. 为溶解操作,C正确;D. 为蒸发操作,D正确;答案选B。
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且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SO2B. NaC. CaOD. C6H12O6(葡萄糖)【答案】A分析】溶于水和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据此判断。
【详解】A.由于SO2溶于水后可生成亚硫酸,其水溶液可导电,但其自身并不能电离出离子,为非电解质,A选;A.金属钠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不选;B.CaO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为电解质,C不选;D.葡萄糖为非电解质,水溶液也不能导电,D不选;答案为A。
【点睛】电解质、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两者的区别在于给定条件下能否导电,具体做题的时候可以根据其含义或根据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常见分类来判断。
例如电解质包括有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非电解质包括有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氨气等。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呈碱性的是()A. NaOHB. NH4ClC. CH3COONH4D. Na2CO3【答案】D【详解】A. NaOH是一元强碱,溶液显碱性,但不水解,A不符合;B. NH4Cl是强酸弱碱盐,铵根水解,溶液显酸性,B不符合;C. CH3COONH4是弱酸弱碱盐,阴阳离子均水解,溶液显中性,C不符合;D. Na2CO3是强碱弱酸盐,碳酸根水解,溶液显碱性,D符合;答案选D。
5.下列金属材料中,最适合制造飞机外壳的是()A. 镁铝合金B. 铜合金C. 碳素钢D. 铅锡合金【答案】A【详解】A. 镁铝合金密度小,符合制造飞机外壳密度小、硬度大、耐腐蚀性强等特点,A 正确;B. 铜合金中铜属于重金属,且易生铜绿,不符合制造飞机外壳的要求,B错误;C. 碳素钢中铁属于重金属,且易形成电化学腐蚀,不符合制造飞机外壳的要求,C错误;D. 铅是重金属,铅锡合金不符合制造飞机外壳的要求,D错误;答案选A。
6.下列反应中,SO2做还原剂的是()A. 2Mg+SO 22MgO+SB. SO2+H2O2=H2SO4C.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D. SO2+2NaOH=Na2SO3+H2O【答案】B【详解】A.反应2Mg+SO 22MgO+S中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二氧化硫为氧化剂,A错误;B.反应SO2+H2O2=H2SO4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SO2做还原剂,B正确;C.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中二氧化硫为生成物,是还原产物,C 错误;D.反应SO2+2NaOH=Na2SO3+H2O中不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 错误;答案选B。
7.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 Na+的结构示意图B. 水分子的结构式:C. 乙烯的球棍模型D. CO2的电子式【答案】A【详解】A. Na+的核外电子数是10,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B. 水是V 形结构,水分子的结构式为,B正确;C. 球棍模型是用来表现化学分子的三维空间分布,棍代表共价键,球表示构成有机物分子的原子,乙烯的球棍模型为,C正确;D. CO2是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为,D正确;答案选A。
8.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6g Fe完全溶于一定量溴水中,反应过程中转移的总电子数一定为0.3N AB. 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2N A个电子C. 标况时,22.4L二氯甲烷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 AD. 镁条在氮气中完全燃烧,生成50g氮化镁时,有1.5N A对共用电子对被破坏【答案】D【解析】A.铁完全溶于一定量溴水,反应后的最终价态可能是+3价,还可能是+2价,故0.1mol铁转移的电子数不一定是0.3N A个,还可能是0.2N A个,故A错误;B.Na原子最外层是1个电子,则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1N A 个电子,故B错误;C.标况下二氯甲烷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C错误;D.镁条在氮气中完全燃烧,生成50g氮化镁时,参加反应的N2为0.5mol,而N2分子含有氮氮叁键,则有1.5N A对共用电子对被破坏,故D正确;答案为D。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参与下分解水制氢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的化学B. 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要向其中加入少量硫酸和铁粉C. 电镀时,将镀件作为阳极D. 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最早提出了有机化学的概念【答案】C【详解】A. 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参与下分解水制氢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的化学,A正确;B. 硫酸亚铁水解,且易被氧化,因此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要向其中加入少量硫酸和铁粉,B正确;C. 电镀时,将镀件作为阴极,镀层金属为阳极,C错误;D. 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1806年最早提出了有机化学的概念,D正确;答案选C。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碳元素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氧、磷等元素也存在同素异形现象B. 丁烷(C4H10)存在两种结构C. 的名称是2-乙基丁烷D. CH3COOH与HOOCCH2CH3是同系物关系【答案】C【详解】A. 碳元素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氧、磷等元素也存在同素异形现象,例如氧气和臭氧、红磷和白磷,A正确;B. 丁烷(C4H10)存在两种结构,即正丁烷和异丁烷,B正确;C. 的名称是2-甲基戊烷,C错误;D. CH3COOH与HOOCCH2CH3均是饱和一元羧酸,二者互为同系物,D正确;答案选C。
11.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3B(g) 2C(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若加入催化剂,则反应的△H 增大B. 加压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C. 若反应温度升高,则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D. 若低温时,该反应为正向自发进行,则△H>0【答案】C【详解】A. 若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变化,平衡状态不变,反应的△H也不变,A错误;B. 正反应体积减小,加压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温度不变,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B错误;C. 若反应温度升高,则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C正确;D. 若低温时,该反应为正向自发进行,由于反应的△S<0,则根据△G=△H-T△S<0可知△H<0,D错误;答案选C。
【点睛】选项C是解答的难点,注意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际是通过影响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量,改变有效碰撞次数来实现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主要有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等。
12.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Z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3周期第V A族B. X、W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强于XC. 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低D. X与W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W2【答案】C【详解】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Z位于第三周期,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1/2,则Z为P,根据在周期表的位置,X为C,Y为N,W为S,则A、Z为P,位于第3周期V A族,故A说法正确;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2CO3为弱酸,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2SO4,属于强酸,即H2SO4的酸性强于H2CO3,故B说法正确;C、Y的氢化物为NH3,Z的氢化物为PH3,N的非金属性强于P,则NH3的稳定性高于PH3,故C说法错误;D、X与W可形成共价化合物CS2,故D说法正确。
答案选C。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氯气通入水中,溶液呈酸性:Cl2+H2O 2H+ +Cl-+ClO-B.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4OH-=AlO2-+2H2OC. 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NH4++OH-=NH3↑ +H2OD.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SO2+Br2+2H2O =4H+ +2Br-+SO42-【答案】D【详解】A. 氯气通入水中,溶液呈酸性,次氯酸为弱电解质,不能写成离子:Cl2+H2O H ++Cl-+HClO,A错误;B. 氨水不能溶解氢氧化铝,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B错误;C. 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HCO3-、NH4+都能与OH-反应,C错误;D.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Br2+2H2O=4H++2Br-+SO42-,D正确;答案选D。
1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3(g)2SO2(g)+O2(g),将2 mol SO3通入2 L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若维持容器内温度不变,5 min末测得SO3的物质的量为0.8 mol。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某时刻消耗了1 molSO3同时生成了0.5molO2,则表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B. 若起始时充入3 mol SO3,起始时SO3分解速率不变C. 0~5min,SO2的生成速率v(SO2)=0.12mol·L-1·min-1D. 达到平衡时,SO2和SO3的浓度相等【答案】C【详解】A. 若某时刻消耗了1 molSO3同时生成了0.5molO2,均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A错误;B. 若起始时充入3 mol SO3,起始时SO3的浓度变大,分解速率变大,B错误;C. 0~5min,SO2的生成速率v(SO2)=2mol0.8mol2L5min-⨯=0.12mol·L-1·min-1,C正确;D. 达到平衡时,SO2和SO3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不一定相等,D错误;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