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常用公式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2
电工最全常见计算公式展开全文一、计算所有关于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串联)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 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 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并联)①电流:I=I1 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3、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4、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①电压=电流*电阻即U=RI②电阻=电压/电流即R=U/I③功率=电流*电压即P=IU电能=电功率*时间即W=Pt【符号的意义及其单位】U:电压,V;R:电阻,Ω;I:电流,A;P:功率,W ;W:电能,J ;t:时间,S ;⑴Q=I2Rt普适公式)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R=R1+R2⑷U1/U2=R1/R2 (分压公式)⑸P1/P2=R1/R26、并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1/R=1/R1+ 1/R2 [ R=R1R2/(R1+R2)]⑷I1/I2=R2/R1(分流公式)⑸P1/P2=R2/R17、定值电阻:⑴I1/I2=U1/U2⑵P1/P2=I12/I22⑶P1/P2=U12/U228、电功:⑴W=UIt=Pt=UQ (普适公式)⑵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⑴P=W/t=UI (普适公式)⑵P=I2^R=U^2/R (纯电阻公式)二、电工计算口诀:(一)简便估算导线载流量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七零九五两倍半,温度八九折,铜材升级算。
电工基础公式大全总结电工基础公式大全在电工领域,有许多基础公式用于计算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
这些公式是电工工程师的基本工具,在设计、安装和维护电气系统时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电工基础公式的总结。
1.欧姆定律(Ohm's Law)欧姆定律是电工领域最基础的公式之一,用于计算电流、电压和阻抗之间的关系:V = I * 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2.瓦特定律(Watt's Law)瓦特定律是用来计算功率、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P = V * I其中,P表示功率,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电阻公式(Resistance Formula)电阻公式用于计算电阻的大小:R = V / I其中,R表示电阻,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4.电功率公式(Power Formula)电功率公式用于计算电功率的大小:P = V * I * cosθ其中,P表示电功率,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θ表示功率因数。
5.串连电阻公式(Series Resistance Formula)串连电阻公式用于计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大小:RT = R1 + R2 + ... + Rn其中,RT表示总电阻,R1, R2, ... , Rn表示各个电阻的值。
6.并连电阻公式(Parallel Resistance Formula)并连电阻公式用于计算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大小:1/RT = 1/R1 + 1/R2 + ... + 1/Rn其中,RT表示总电阻,R1, R2, ... , Rn表示各个电阻的值。
7.电压分压公式(Voltage Divider Formula)电压分压公式用于计算并联电阻电路中的电压:Vout = Vin * (R2 / (R1 + R2))其中,Vout表示输出电压,Vin表示输入电压,R1和R2分别表示两个电阻的值。
8.电流分流公式(Current Divider Formula)电流分流公式用于计算并联电阻电路中的电流:Iout = Vin * (R1 / (R1 + R2))其中,Iout表示输出电流,Vin表示输入电流,R1和R2分别表示两个电阻的值。
电工常用公式包括以下内容:
1.欧姆定律:R=U/I,其中R表示电阻,U表示电压,I表示电
流。
2.电阻的串联:R=R1+R2,其中R表示串联后的总电阻,R1和R2
分别表示串联的两个电阻。
3.电阻的并联:1/R=1/R1+1/R2,其中R表示并联后的总电阻,
R1和R2分别表示并联的两个电阻。
4.电功率:P=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
流。
5.功率因数:cosφ=P/S,其中cosφ表示功率因数,P表示有
功功率,S表示视在功率。
6.交流电的有效值:I=Imsin(ωt+φ0),其中I表示有效值,
Imsin表示最大值,ω表示角速度,φ0表示初相位。
7.三相交流电的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Uab=Ua-Ub,
Uab=√3Ua-√3Ub,其中Ua、Ub、Uab分别表示三相交流电的
相电压。
8.三相交流电的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Ia=Iab-Ic,
Ia=√3Iab-√3Ic,其中Ia、Ib、Ic分别表示三相交流电的相电流,Iab、Ic分别表示三相交流电的线电流。
9.基尔霍夫电流定律:∑I=0,其中∑I表示电路中所有节点的
电流之和,0表示电流为零。
10.基尔霍夫电压定律:∑U=0,其中∑U表示电路中所有回路的
电压之和,0表示电压为零。
以上是电工常用的一些公式,这些公式是电工领域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电路分析和设计非常重要。
电路公式大全
以下是电路中常用的公式:
1.欧姆定律:I=U/R,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
2.焦耳定律:Q=I^2Rt,其中Q为电热,I为电流,R为电阻,t为时
间。
3.串联电路:I=I1=I2,U=U1+U2,R=R1+R2,U1/U2=R1/R2。
4.并联电路:I=I1+I2,U=U1=U2,1/R=1/R1+1/R2。
5.电容器的电容:C=Q/U,其中C为电容,Q为电量,U为电压。
6.电阻器的电阻:R=U/I,其中R为电阻,U为电压,I为电流。
7.电感器的感抗:Xl=2πfL,其中Xl为感抗,f为频率,L为电感。
8.电容器的容抗:Xc=1/(2πfC),其中Xc为容抗,f为频率,C为电
容。
9.功率公式:P=UI,其中P为功率,U为电压,I为电流。
10.基尔霍夫定律:∑I=0,其中∑I为节点电流总和,0为流进节点的
电流之和。
11.诺顿定理:I=I1+I2+…+In,其中I为总电流,I1、I2、…、In为各
支路电流。
12.戴维南定理:Uab=Rab*I,其中Uab为开路电压,Rab为戴维南等
效电阻,I为流过ab段的电流。
以上公式仅供参考,在实际应用中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
电学基本公式及规律总结1.电学基本公式: (1)欧姆定律:I=R U ,推导式:U=IR 、R=IU 。
(2)电功的计算公式:W=Pt = UIt ,结合欧姆定律的推导式:W=I 2Rt =RU2t(3)电功率的公式:P =tW = UI ,结合欧姆定律的推导式:P == I 2R =R U 2。
(4)焦耳定律:Q=I 2Rt ,在纯电阻电路中Q= UIt =RU2t 。
典型例题:例1 (2014•成都)将标有“2.5V 0.3A ”字样的灯泡甲和“3.8V 0.3A ”字样的灯泡乙,分别串联和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V 的电源两端,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串联时,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B . 串联时,甲灯比乙灯更亮 C . 并联时,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 D . 并联时,甲灯的实际功率比乙灯的实际功率大解:由I=得,R=,两灯泡额定电流相等,额定电压高的电阻大,即灯R 甲<R 乙;(1)两灯串联时,如两灯串联接入电路,电流相等,电阻大的分得的电压高,两灯的电压和为电源电压2.5V ,故都不能正常发光;故A 错误;由P=UI,I=可得P=I2R,R1<R2,所以P甲<P乙,L甲的实际功率小于L乙的实际功率,故B错误;(2)两灯并联时,电压相等,R1<R2,由I=可知,通过甲的电流大于乙的电流,故C错误;D、两灯并联时,电压相等,由P=UI,I=可得P=,R甲<R乙;所以甲的实际功率大于乙的实际功率;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公式和串联特点的灵活应用,关键是知道额定电压下灯泡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例2(2014•成都)将阻值为R甲=40Ω和R乙=10Ω的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在电源上,相同时间内,两电阻中产生热量较多的是R甲(或甲).若将两电阻并联后接在4V的电源上,1min内两电阻产生的总热量为120J.解:已知R甲>R乙,根据焦耳定律Q=I2Rt,两个电阻串联后,通过的电流相等,相同时间内,电阻R甲中产生热量较多;两电阻并联,由Q=I2Rt、I=得,Q甲===24J,Q乙===96J,共产生的热量Q=Q甲+Q乙=24J+96J=120J.故答案为:R甲(或甲);120.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特点的掌握和利用焦耳定律比较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熟记电路特点,灵活运用焦耳定律公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实用的电气计算公式
1、电功率公式:电功率=电压×电流。
P=VI
2、电压的串联公式:电压串联时,多个电源的电压相加。
V=V1+V2+V3+…
3、电流并联公式:电流并联时,多个电源的电流相加。
I=I1+I2+I3+…
4、电阻的串联公式:电阻串联时,多个电阻按倒数相加。
R=1/R1+1/R2+1/R3+…
5、电阻的并联公式:电阻并联时,多个电阻相加。
R=R1+R2+R3+…
6、电感的串联公式:电感串联时,多个电感相加。
L=L1+L2+L3+…
7、电容并联公式:电容并联时,多个电容按倒数相加。
C=1/C1+1/C2+1/C3+…
8、电势差公式:当电压电流等参数确定时,电势差等于电容阻抗。
Valtage differential Z=√(R2+X2)
9、相移角公式:当电压电流等参数确定时,电容阻抗及相移角之间的关系为:tan(Φ)=X/R
10、电磁感应量公式:电磁感应量等于电流和磁感应的乘积。
11、电动势公式:电动势等于电容与电压之积。
W=CV2
12、电磁能量公式:电磁能量等于电容与电压之积的一半。
U=CV2/2
13、电动力公式:电动力等于电流与磁感应之积与电容之积的比值。
F=IH/C
14、电磁力公式:电磁力等于电流与磁感应的矢量积。
F=I×H
15、等值桥路公式:当电流在相等的电阻中流过时,桥路的电阻等于一半的电阻值。
基础电学公式
基础电学公式包括欧姆定律、电功公式、电功率公式和焦耳定律等。
1. 欧姆定律:用于计算电阻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数学表达式为V=IR,其中V是电压差,I是以安培为单位的电流,R是以欧姆为
单位的电阻。
2. 电功公式:W=UIt,其中W是电功,U是电压,I是电流,t是时间。
3. 电功率公式:P=UI,其中P是电功率,U是电压,I是电流。
4. 焦耳定律:用于计算电热,Q=I²Rt,其中Q是热量,I是电流,R是电阻,t是时间。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物理学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电工电子学基础常用公式总汇》1.电流公式:
电流(I)=电荷(Q)/时间(t)
2.电压公式:
电压(V)=电流(I)x电阻(R)
3.电阻公式:
电阻(R)=电压(V)/电流(I)
4.电功率公式:
功率(P)=电流(I)x电压(V)
5.电能公式:
能量(W)=功率(P)x时间(t)
6.电感公式:
电感(L)= 电压(V) / (dI / dt)
7.电容公式:
电容(C)=电荷(Q)/电压(V)
8.电阻串联公式:
总电阻(Rt)=R1+R2+R3+...
9.电阻并联公式:
总电阻(Rt)=1/(1/R1+1/R2+1/R3+...)
10.电流分压公式:
电压(V1)=电阻(R1)/(电阻(R1)+电阻(R2))x电压(V)11.电阻性能:
功率损耗(Pd)=电流(I)²x电阻(R)
12.串联电感公式:
总电感(Lt)=L1+L2+L3+...
13.并联电感公式:
总电感(Lt)=1/(1/L1+1/L2+1/L3+...)
14.串联电容公式:
总电容(Ct)=1/(1/C1+1/C2+1/C3+...)
15.并联电容公式:
总电容(Ct)=C1+C2+C3+...
以上是电工电子学中常用的一些基础公式,这些公式对于理解和计算电路中的各种参数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电路问题来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这些公式也为我们提供了设计和优化电路的方法和依据。
因此,对于学习电工电子学的人来说,掌握这些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电工电力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工电力计算常用的公式有很多,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电力计算公式:1.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欧姆定律:U=I*R
电压(U)等于电流(I)乘以电阻(R)
2.电流、功率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功率定律:P=I*U
功率(P)等于电流(I)乘以电压(U)
3.电功率、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功率定律:P=I^2*R
功率(P)等于电流(I)的平方乘以电阻(R)
4.电能和电功率之间的关系
电能定律:E=P*t
电能(E)等于功率(P)乘以时间(t)
5.电能、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电能定律:E=U*I*t
电能(E)等于电压(U)乘以电流(I)乘以时间(t)
6.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欧姆定律:R=U/I
电阻(R)等于电压(U)除以电流(I)
7.电阻、电压和功率之间的关系
功率定律:P=U^2/R
功率(P)等于电压(U)的平方除以电阻(R)
8.电压、电流和电能之间的关系
电压定律:U=E/Q
电压(U)等于电能(E)除以电荷量(Q)
9.电阻、电流和功率之间的关系
功率定律:P=I^2*R
功率(P)等于电流(I)的平方乘以电阻(R)
10.电压、电能和功率之间的关系
功率定律:P=E/t
功率(P)等于电能(E)除以时间(t)
这些公式可以用于各种电力计算,比如计算电路中的电阻、功率、功耗、能量消耗等。
当然,还有更多的计算公式,具体要根据具体的电力问题来选择使用哪些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