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3.12 MB
- 文档页数:9
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升我真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美丽乡村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镇实际,我镇精心选择了X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保持田园风光、绿化村落庭院、突出特色文化〃的要求,全力做好〃环境治理、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四项重点工作,提升环境质量,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村级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总体目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X村卫生设施得到完善,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背街小巷常年保持干净整洁,形成长效保洁及垃圾处理机制,彻底解决〃脏、舌L、差〃问题。
建设绿色X,进村路和主巷道有绿化景观,道路、房前屋后、渠道两旁全部绿化,并全面实施硬化、亮化工程,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新农村。
基本原则:坚持以民为本,有效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坚持示范带动,用先进典型带动整体工作开展;坚持长效管理,推动村级环境卫生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全民参与,形成政府主抓、村干部包组、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良好氛围。
二. 现状分析I •村容村貌。
X村位于X县城以南三公里,处于鲁北大街与水温路西段东首交界处,是我镇的西大门。
现有人口936人,八十岁以上老人32人,六十岁以上老人79人,耕地面积968亩。
现有卫生室一处,便民服务点3处,商铺20余家。
村〃两委〃领导班子健全有威信,村风文明,风清气正。
、2•主导产业。
(1)养殖业:养猪大户九户,共年岀栏量1500头,净利润1000元/ 头;养牛八户人家,年出栏量160头,净利润2000元/头。
(2)运输业:土方工程车九辆,年净利50000元/辆;大拖挂运输车六辆,年净利200000元/辆;冷藏运输车5辆,年净利100000元/辆。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正文:----------------------------------------------------------------------------------------------------------------------------------------------------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豫建村镇〔2015〕18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委)、城乡规划局: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精神,加快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按照《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实施意见》(豫建村镇〔2014〕30号)和《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2015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豫建村镇〔2015〕8号)的要求,根据各地主管部门的推荐名单,择优确定郑州市中牟县雁鸣湖镇等175个镇(乡)、郑州市中牟县雁鸣湖镇朱固村等271个村庄为河南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现予以公布。
为切实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做实做好,各地要统筹协调中央和我省各类涉农建设项目与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集中投放,要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与农村危房改造、镇和村庄规划试点、重点流域重点镇污水管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重点镇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形成合力,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项目支撑。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现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组织好本地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加强督导检查,注重群众参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确保试点示范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附件:河南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名单2015年6月25日——结束——。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计划书(3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计划书1为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围绕株洲市一廊十镇百村美丽乡村示范工程总体安排部署,以提升农村环境面貌和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核心,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和环境整治的升级版,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的五美乡村格局,打造村村宜居宜业、户户文明和谐、人人共建共享的农民幸福家园。
二、基本原则(一)政府主导,农民主体。
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区级加强支持和指导,以白关镇为责任主体整体谋划,以村为实施主体具体推进,充分发挥各部门协调联动作用,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积极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靠村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建美丽家园。
(二)规划引领,示范带动。
强化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试点先行、量力而为、分批实施的思路,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以白关镇示范片区为核心,以京关大道、云芷路、渌芷路沿线为轴线,以20个美丽乡村创建村为载体,形成多点布局、串点成线、联点成片的美丽乡村空间布局。
(三)因地制宜,分类创建。
坚持点面结合、远近结合、难易结合,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重点突破。
不搞大拆大建,依托乡村现有的产业优势、人文资源、生态景观,分类推进建设一批示范村、重点村、特色村。
(四)统筹兼顾,彰显特色。
围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统筹抓好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整治、民风淳化、历史遗存与文化保护开发等各项建设。
坚持生态优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突出乡村特色,保持田园风貌,彰显地域文化风格,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作方案____年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农村面貌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为了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强城乡发展一体化,我们制定了____年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作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整体规划和系统化的措施,建设富有特色、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农村经济、环境和社会文明水平。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1. 产业发展(1)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通过推动农产品认证、品牌推广等措施,打造产地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2)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鼓励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等新兴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发展。
2. 生态环境保护(1)加强农村环境整治。
加大投资力度,在农村推行垃圾分类处理、污水处理、农村厕所改造等环境整治项目,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2)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鼓励农民采用有机种植、无公害农业等绿色种植模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污染。
3. 农村文化建设(1)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在乡村建设中增加文化设施的投资,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广场等,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2)推动文化传统传承。
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组织村民参与传统节日庆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传承和弘扬农村的历史文化。
4. 农民生活改善(1)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加大对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农民的生活便捷度。
(2)提高社会福利保障水平。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制度,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工作进展和保障措施1. 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2. 加强宣传和引导。
通过宣传报道、专题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社会认知度和参与度。
3. 增加投资力度。
配置财政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美丽乡村建设,提高项目资金筹措能力。
2023年度和美乡村创建方案一、前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我们制定了2023年度和美乡村创建方案,旨在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二、改善基础设施1. 提升农村交通网络:加大对农村道路的投入,改善道路硬化、拓宽和维护,提升交通便利性。
2. 完善供水供电系统:加强农村供水供电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保护生态环境1. 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加强对农村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体系,提倡垃圾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2. 加强农田生态保护:鼓励有机农业发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优势,推动农村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增加农民收入。
2. 支持农村创业就业:提供创业培训和资金支持,鼓励农村青年返乡创业,促进农村就业增加。
五、提升农村教育与医疗水平1. 加强农村教育资源建设:增加乡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投入,改善农村学生的学习条件。
2. 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对乡村医疗机构的支持,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方便农民就医。
六、保护乡村文化遗产1. 修缮乡村古建筑:加大对乡村古建筑的修缮力度,保护乡村文化遗产,提升乡村形象。
2. 举办乡村文化活动:组织乡村文化展览、传统节日庆祝等活动,增强农村居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
七、加强社区建设1. 建立健全农村社区组织:加强农村社区的组织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社区服务。
2. 加强社区治理能力:提高社区干部的管理水平,加强社区治理,解决农村居民的实际问题。
八、总结通过2023年度和美乡村创建方案的实施,我们将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教育与医疗水平,保护乡村文化遗产,加强社区建设。
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乡村将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人们向往的宜居乐土。
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一、概述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国家启动了美丽乡村试点建设,该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旨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振兴乡村经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二、试点建设内容1. 生态环境优化。
通过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生态林果产业发展、农村村容村貌提升等系列举措,优化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生态农业高地。
2. 公共服务设施提升。
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力度,提升农村基础教育、卫生保健、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
注重解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妇女等群体面临的问题。
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民参与现代农业生产,实现农业产业升级。
4. 乡村旅游业发展。
以乡村风光、民俗文化、农业特产为主要资源,注重发挥文化价值和创新创意,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
5. 村庄整治提升。
通过改造村委会、道路、桥梁等民生项目,提升农村风貌。
同时,注重村民自治,加强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
6. 乡村人才引进。
为了引领乡村人才发展,建设现代化农村产业基地,依托优越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提升乡村人才的吸引力。
三、试点建设要求1. 突出重点。
重点是生态环境优化、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村庄整治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乡村旅游业发展、乡村人才引进六个方面。
2. 按需施策。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定期评估效果并调整实施方案。
3. 种特色产业。
根据本土实际情况,发展本地特色产业,提升农村经济和环境质量,增强当地可持续发展能力。
4. 强化资金支持。
为支持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形成资金合力。
四、实施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
各试点省成立指导委员会,明确实施方案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分工。
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具体措施,统筹各项工作。
2. 落实政策措施。
各试点省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明确责任分工,并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确保实现试点建设目标。
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标准文本[资料] 附件1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标准文本一、封面1.主题: 县2014年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2.项目名称: 县××××项目市县乡村3.项目实施地点:4.项目申报部门: 县财政局5.项目申报文号:6.项目申报日期:二、目录三级标题~附图、附件、有关说明等资料均列入目录三、综合情况1.项目背景,来源、意义等,2.项目区基本现状,人口、生态环境、经济与产业结构、交通、文化与民俗、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垃圾及污水等,需要数字说明的~以前一年统计数据为准。
四、项目可行性1.项目必要性2.项目优势3.项目目标4.村民意愿五、项目实施内容 1.项目建设内容2.工程数量、规模与标准3.项目投资概算4.项目组织实施机构设置安排5.项目后期运行管护方案,将采取的管护方式、管护主体和经费保障,六、项目资金来源 1.上级补助资金2.地方配套资金3.整合专项资金4.集体投入或个人捐赠资金5.农民筹资筹劳6.社会其它资金七、项目效益1.经济效益2.社会效益3.生态效益4.示范作用5.创新性6.可持续发展,清洁生态~如: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污水和垃圾、生态环境等,八、项目规划与设计1.项目总体规划及说明。
总体规划要与各类规划相衔接。
重点与综合产业规划、县域村镇布局规划、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各专项规划,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等,相衔接。
2.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及说明。
3.项目初步设计及依据说明。
主要明确:项目建设内容和初步设计、项目概算,总投资概算、单项投资概算以及规划设计、建管等其它费用,和资金来源,使用,方案。
九、项目执行保障1.组织领导2.部门协调3.资金筹措与整合4.招标采购5.施工管理6.资金管理7.竣工验收十、附件,一,附表1.项目建设内容、规模一览表2.项目建设内容、规模、投资明细表3.项目总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表4.项目单项工程综合投资概算,涉及申请上级补助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的项目内容,5.其它费用及资金来源表,二,附图1.项目地理,区域,位置图2.项目建设总体规划图(包括衔接的各类规划图等)或总平面图3.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图,包括规划地区现状图,4.项目初步设计图,包括单项工程平面、立面、剖面图~以及做法说明,,三,有关证明材料1.地方配套、整合资金承诺证明或财政资金拨付证明2.项目组织实施保障等文件3.其他依据性或证明文件十一、方案印刷及装订统一印刷装订为A4纸规格。
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标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为了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____年,制定了如下示范工作方案:目标:通过示范工作的实施,全面推动乡村发展,提升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二、工作内容和实施步骤1. 制定乡村发展规划通过制定详细的乡村发展规划,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确定乡村均衡发展的思路和途径。
实施步骤:- 开展乡村现状分析,明确发展方向;- 制定乡村发展目标和任务,明确发展重点;- 制定乡村发展的具体措施和政策,保证有效实施。
2. 推动产业发展通过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增长,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实施步骤:- 挖掘乡村资源优势,发展乡土特色产业;-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培育乡村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引导农民参与新兴产业,拓宽就业渠道。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生活和工作条件,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实施步骤:- 加强农村道路和交通设施建设,提高交通便利度;- 完善农村供水和电力设施,保证农民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需求;- 改善农村垃圾处理和环境卫生设施,提升农村环境质量;- 加强农村教育和医疗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
4. 推进农村治理和社会管理体制建设通过推进农村治理和社会管理体制建设,提高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实施步骤:- 推动农村治理体制改革,完善农村社会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乡村社区组织,加强农村居民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
5. 强化环境保护和乡村文化传承通过强化环境保护和乡村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乡村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提升乡村的整体美感和吸引力。
美丽乡村提升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推进,乡村建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们制定了美丽乡村提升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
1. 提升乡村环境质量,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生活空间。
2. 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
3. 弘扬乡土文化,传承乡村传统,保护乡村历史遗迹。
三、项目内容。
1. 美化乡村环境。
通过绿化、道路修缮、农房改造等方式,提升乡村整体环境质量,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空间。
2. 发展乡村产业。
支持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如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乡村餐饮等,促进农民增收,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3. 保护乡村文化遗产。
加强对乡村传统建筑、古村落、民俗文化等的保护和传承,弘扬乡土文化,提升乡村文化魅力。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制定详细规划。
对各乡村进行实地考察,制定详细的提升规划,包括环境美化、产业发展、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2. 筹集资金支持。
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方合力,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 开展实施工作。
按照规划,有序推进乡村环境美化、产业发展、文化保护等工作,确保项目实施效果。
4. 定期评估和调整。
定期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五、项目预期效果。
1. 乡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升。
2. 农村产业得到发展,农民收入增加,乡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3. 乡村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乡土文化魅力得到提升。
六、总结。
美丽乡村提升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促进乡村全面发展。
我们将以实际行动落实项目方案,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和美乡村试点实施方案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我国决定在一些地区开展和美乡村试点工作。
和美乡村试点实施方案是为了落实国家政策,推动乡村振兴,提高农村发展质量,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下面将具体介绍实施方案的内容。
一、总体目标。
和美乡村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综合治理,实施产业振兴,改善基础设施,促进乡村旅游,加强生态保护,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
二、实施内容。
1.产业振兴,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农产品品质,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鼓励农民发展种养殖业,加强农产品加工,推动乡村产业升级。
2.基础设施改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活便利程度,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3.乡村旅游促进,发展乡村旅游业,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旅游景点,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带动农民增收。
4.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5.农民收入提高,通过产业发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措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民脱贫致富。
三、实施步骤。
1.确定试点地区,根据乡村发展现状和政策要求,确定和美乡村试点地区。
2.制定实施方案,结合试点地区实际,制定和美乡村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实施措施、时间进度、责任单位等内容。
3.加大资金支持,国家对和美乡村试点工作给予资金支持,地方政府也要增加对试点地区的扶持力度。
4.组织实施工作,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媒体宣传、宣传栏、宣传片等形式,加大对和美乡村试点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支持的氛围。
2.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3.加强人才培养,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提高乡村干部和农民的管理和经营水平,增强他们的发展动力。
农村·农业·农民2021.3A 王军生冷晓荣光山:凝心聚力促振兴近年来,河南省光山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聚焦重点、聚集资源、聚合力量,全力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突出产业根本,拓展乡村新天地推动乡村振兴,不仅要农业兴,更要百业旺。
光山县以“多彩田园”为抓手,围绕“六个一”(一亩茶、一壶油、一群鸭、一只虾、一棵菜、一粒药),补短板、强弱项,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对全县主导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建成了槐店乡司马光油茶园、凉亭乡万亩茶园、斛山乡万亩桃园、南向店乡万亩中草药等十几个特色产业园区,涌现出了“蓝天”“联兴”“赛山悟道”“钱财”“正礼”“四方”等20多个产业品牌。
探索“电商+农副产品十宝”“电商+羽绒”产业发展模式,建成“光山十宝”加工基地30个。
利用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共开展直播带货550多场,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3142万元,全力打造农副产品完整产业链。
全县发展油菜42万亩、“稻虾共作”14.7万亩、中药材4万亩、花生5万亩、红薯3.8万亩、玉米3万亩、芝麻2万亩、果蔬11万亩。
同时,依托特色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建成了一批“民宿村”“写生村”,打造了一批农家园林型、花园客栈型农旅融合样板。
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每个乡镇、街区有2到3个重点产业,每个村有1到2个主导产业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凉亭乡毕店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全县成立农民合作社1847家,入社总户数4.8万户,辐射带动了14.2万农户增收致富。
全县家庭农场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年底已发展1330家。
全县累计发展带动5户贫困户以上的“多彩田园”示范工程537个。
通过示范工程带动贫困户34876户次增收,引导近7000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多彩田园”产业,实现产业带贫全覆盖。
创新人才机制,点燃乡村新引擎实现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实现人才振兴。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9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精选精选篇1自20__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在全县上下的。
共同努力下,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为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点更亮、面更广”,根据“共建生态家园、打造美丽乡村”行动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为目标,在深入开展农村水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全力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示范村、“六美”乡村,彰显常山新农村建设亮点,提升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水平。
二、目标任务按照“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的要求,大力开展“六化六美”乡村建设,全力打造村点出彩、沿线美丽、产业精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家园、市民休闲旅游乐园。
到20__年底,建设10个左右可看可学可借鉴的示范村,完成3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建设,谋划建设胡柚景观大道,力争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
面上,以实行申报审批制为原则,在20__年的治水示范村和重点村中,大部分村完成“六美”单项创建,同时打造一批美丽乡村;在20__和20__年度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村中,力争有美丽乡村创建成功,同时部分村完成“六美”单项创建。
三、基本原则(一)规划指导原则。
结合县域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编制美丽乡村示范村和风景线建设规划,细化美丽乡村行动点、线、面的区域布局和功能定位。
(二)因地制宜原则。
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顺应发展变化趋势,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挖掘各村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彰显常山整体以及区域的风格和特色。
(三)分类推进原则。
坚持梯度培育,分类制定推进计划,明确年度建设目标,有序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六美”乡村创建,确保取得实效。
四、建设标准按照净化、洁化、绿化、亮化、美化、序化“六化”和环境秀美、布局优美、产业精美、生活富美、服务完美、社会和美“六美”要求,深入开展农村水环境整治,突出抓好重要节点建设,进一步优化村庄建设布局,通过扮靓“景”做亮“点”,凸显村庄特色。
光山,鸡公山乡村建设成果摘要:1.光山县和鸡公山乡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2.光山县的乡村建设成果3.鸡公山乡村建设的成果4.总结正文:光山县和鸡公山乡村建设成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各地乡村建设成果斐然。
其中,光山县和鸡公山的乡村建设成果尤为显著。
本文将分别介绍两地的乡村建设成果,以展示我国乡村建设的繁荣发展。
一、光山县的乡村建设成果光山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区,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乡村建设。
目前,光山县的乡村建设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完善。
光山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水平,为农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2.产业发展。
光山县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如茶叶、油茶等,提高农民收入。
3.生态环境优美。
光山县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营造宜居的乡村环境。
4.乡风文明。
光山县注重培育文明乡风,开展文化活动,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二、鸡公山乡村建设的成果鸡公山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近年来,该地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鸡公山乡村建设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发展。
鸡公山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2.基础设施提升。
鸡公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设施水平。
3.生态环境保护。
鸡公山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4.乡风文明。
鸡公山积极开展文明乡风建设,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光山县和鸡公山的乡村建设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国乡村建设的繁荣发展。
光山,鸡公山乡村建设成果
摘要:
1.光山县的简介和地理位置
2.鸡公山乡村建设的背景和目标
3.鸡公山乡村建设的主要成果
4.鸡公山乡村建设的影响和启示
正文:
光山县位于我国河南省中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
近年来,该县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鸡公山乡村建设为突破口,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
鸡公山乡村建设的背景源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标是打造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
在这个过程中,光山县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积极推进乡村建设。
鸡公山乡村建设的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优化了产业结构,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提高了农民收入;其次,改善了乡村环境,提升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再次,弘扬了乡村文化,举办了各类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最后,完善了乡村治理体系,促进了乡村和谐稳定。
鸡公山乡村建设的影响和启示主要表现在:其一,乡村振兴需要因地制宜,发挥地方优势;其二,乡村振兴要注重产业、环境、文化和治理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其三,乡村振兴需要政府、企业、村民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总之,光山县鸡公山乡村建设在产业、环境、文化和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全国其他乡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美丽乡村创建方案1. 方案目标美丽乡村创建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改善农村环境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
具体目标包括:1.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村的整体环境质量,包括水源、空气、土壤等方面,减少污染和环境问题。
2.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
3.保护传统文化:保护乡村传统文化遗产,挖掘和传承乡土文化,促进文化旅游发展。
4.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广绿色农业、循环经济和生态建设等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2. 实施步骤2.1 绩效目标制定为了确保美丽乡村创建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率,需要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包括长期和短期目标。
2.1.1 长期目标长期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如5年或10年),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制定以下长期目标:1.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水源、空气和土壤质量,达到国家相关环境指标要求。
2.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娱乐设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保护传统文化:保护乡村传统文化遗产,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价值的文化景点。
4.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广绿色农业、循环经济和生态建设等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2.1.2 短期目标短期目标是指在每个阶段(如每年或每季度)内实现的具体任务和指标。
根据长期目标,可以制定以下短期目标:1.每年完成一定数量的环境治理项目,如水源治理、农村垃圾处理等。
2.每年改善一定数量的农民居住条件,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3.每年修复和保护一批乡村传统文化遗产,开发文化旅游项目。
4.每年推广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如有机农业、农村生态旅游等。
2.2 资产权属模板制定为了确保美丽乡村创建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率,需要制定明确的资产权属模板,明确各方责任和权益。
2.2.1 权益主体资产权属模板应明确以下权益主体:1.地方政府:负责统筹协调、规划指导和项目管理等工作。
eili xiangcun美丽乡村/光山县全力绘就“四美乡村"新画卷王军生冷晓荣自2()18年起,河南省光山县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生态宜居为目标,以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开展以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四美”乡村建设T 程,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农村绿色发展水平。
统筹兼顾多手抓,保护生态环境美该县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依托朗洁公司成熟的垃圾收运机制,建立卫生口常保洁长效制度。
以乡村环卫队伍和垃圾清运设施建设为重点,完成“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三级环卫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农村垃圾问题。
大力开展陈年垃圾治理,共同维护周围环境;持续开展“厕所革命”,加快户用厕所改造进度。
2018-2019年完成改厕2.87万户,2()2()年计划完成2.2万户改厕任务。
同时,加强农村公共厕所建设,配套搞好厕所粪污处理;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彳匕运作机制,梯次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积极实施县乡村三级污水处理P程建设,集中开展农村沟渠河综合整治行动,对坑塘进行高标准整治,彻底清理坑塘内垃圾;进行水体洗白,沿坑塘安装防护栏、建设小游园和观景台,把坑塘逐步打造成景点和群众休闲娱乐场所©多措并举促提升,展现多彩田园美大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提升农村田园绿化水平©统筹提升水、电、路、林等田间生产设施建设水平,落实林木承包管护责任,统一培植、修剪、刷漆©十里、仙居、凉亭、槐店、文殊、晏河等乡镇正逐步完善村域公益林、天然林保护措施,推动农田防护林体系和生态廊道建设©同时,一手抓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一手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处理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及畜禽粪污处理、废弃农膜回收、病虫害绿色防控等P作,使多彩田园焕发勃勃生机©齐心协力共整治,扮靓生态村庄美在全县360个行政村(居)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村庄环境©按照“三无一规范”要求,加强村庄公共空间整治,清理乱堆乱放,拆除私搭乱建©按照“一眼净”的要求,清理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两侧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堆放物,建立重点部位左路段、左人员、左责任的长效机制©硬化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加宽村内主干道,在路旁种植风景树木;实施安全饮水P程,加快自来水管网向农户延伸覆盖©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将房屋统一漆墙、制作标语,因地制宜建设花园、游园、菜园、果园和文化广场,逐步完…文化、娱乐、便民服务等设施©全民参与大扫除,创建文明庭院美大力开展农村“美丽庭院”创建活动,组织农户将院内物品摆放规范,积极清理户内外杂物、清理瓶瓶罐罐、清理屋顶楼台©与脱贫攻坚PU相结合,号召帮扶人开展“五改—增”活动,即帮助农户“改水、改电、改厕、改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增添必要的生活用品”,齐心合力改变户容户貌使生活环境更整洁、更卫生,最终达到院内净、卧室净、厨房净、厕所净和个人卫生净©同时,开展评选“文明村院”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传承优良家风、家训,弘扬优秀文明新风©够30农村•农业•农民2020.5A。
美丽乡村整县推进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环境品质,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我县制定了美丽乡村整县推进实施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我县乡村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一、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1.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障农作物生长需水。
2.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建设垃圾处理中心,实施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3. 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治理农村污水、垃圾、畜禽粪污等环境问题,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二、基础设施建设1. 完善农村道路网络,加快农村公路硬化改造,提高农村交通通达性。
2. 加强农村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覆盖率和供应质量。
3. 推进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三、乡村旅游开发1. 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建设乡村文化广场、博物馆等,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
2. 发展乡村民宿、特色农庄等农村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3. 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品质。
四、农村公共服务提升1.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农村卫生院、卫生室,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2. 加强农村教育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3. 推进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水平。
五、农村产业发展1. 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产业向绿色、有机、高效方向发展。
2. 支持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农村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3. 推动农村企业发展,促进农村就业和收入增加。
六、美丽乡村长效机制建设1. 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长效机制,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
2. 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3. 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考核评价体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落实落地。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县将不断加大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投入力度,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光山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90.29MB
•等级:
•图纸目录:图纸目录,设计说明,总平面图
•高度类别:单层建筑,多层建筑
•外立面材料:涂料,石材,其他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
•图纸深度:方案(初设图)
•项目位置:河南
•图纸格式:PDF
•图纸张数:253张
•设计时间:2015
本资料为光山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2015,PDF 格式。
规划以满足美丽村庄建设需要,解决村庄发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美化村容村貌,改善乡村生态坏境,提高农村居民居住环境,节约建设用地,力求将帅洼村打造成为具有豫南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休闲产业基地和生态产业凸出、舒适宜居、文明整洁的河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以下是部分资料展示:
光山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项目建设总体规划图
光山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帅洼中心村与河棚社区共建规划平面图
光山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帅洼中心村功能结构图
光山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上位规划
光山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道路交通规划
光山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古井改造
光山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目录概览1
光山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目录概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