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检查报告单
- 格式:docx
- 大小:37.21 KB
- 文档页数:3
holter报告在现代医学中,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的方式越来越丰富多样,以便提高诊断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其中一个常用的检查方式是 holter 报告,也称为心电图24小时动态监测。
它是一种心电图检查,可以记录患者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内的心电活动,以确定心率和节律障碍的存在,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holter 报告通常在心血管医学领域中应用,尤其是在心电图检查后未能发现异常的情况下。
它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心脏存不存在周期性的心律不齐、心室或房室传导阻滞和其他心脏电活动异常,同时还能确定心脏负荷情况和心肌缺血等方面的问题。
holter 报告非常的简单,患者只需要将他的日常活动和睡眠时间记录下来,随后仪器会自动记录他的心电活动。
在记录结束之后,患者将仪器归还给医生,医生将读取仪器中的数据,并将记录信息与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睡眠时间相匹配。
之后,医生将对记录的心电图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以确定心脏功能的状态,并为治疗和诊断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holter 报告的使用非常的广泛,可以在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和心率失常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心脏病和冠心病的早期筛查和预防中,holter 报告的使用能够提前预知心脏电活动异常的存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
此外,holter 报告对于一些日常活动中不易发现的心脏功能异常也非常的敏感,因此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虽然 holter 报告的应用如此广泛,但是它仍然有一些缺点,比如说病人需要在24小时之内佩戴检测设备,这样会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活动,有些患者也许不愿意或者无法承受这样的检测方式。
另外,由于记录方式的限制,holter 报告只能记录到24小时内的心电活动,因此一些潜在的心脏问题可能会被忽略。
总的来说,holter 报告作为心电图检查的一种形式,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记录患者的心电活动,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并预测患者的心脏问题。
医院检验报告单病历模板病历模板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体重:入住科室:主治医生:主诉:患者因何种症状或不适而求医?现病史:患者从何时开始出现症状?症状的发展情况如何?是否有加重或缓解的情况?是否伴有其他临床表现?既往史:患者有无其他疾病史?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病等。
是否有手术史?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家族史:患者的父母、兄弟姐妹是否有类似疾病?是否有遗传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患者的神情、表情、意识状态如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皮肤:是否有异常色泽、出血点、疱疹等皮肤病变?头部:头颅是否异常?头皮是否有肿块、异常感觉等?眼部:眼睛是否有异样现象?包括结膜炎、结膜炎、角膜炎、眼球凹陷等。
耳鼻喉:是否有耳鸣、耳痛、声音低沉、鼻塞、流鼻涕、咽喉红肿痛等症状?口腔:是否有口角破裂、口疮、唇炎等口腔症状?颈部:颈动脉搏动是否对称?颈软部是否有肿块、压痛等?胸部:心前区是否有搏动感?心率是否减慢或加快?心音是否正常?胸部是否有异常呼吸声音?腹部:腹部形态是否异常?是否有压痛、包块等症状?四肢:是否有肢体无力、麻木、疼痛等症状?辅助检查及化验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例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X光等。
如果有多个检查项目,请列在下面。
初步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是什么?治疗方案:对于初步诊断的疾病,列举治疗方法和药物治疗方案。
并发症及处理: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前做出预防和处理的计划。
随访与预后:对于患者的治疗进展和预后,写出具体的随访计划和对患者的建议。
备注:如有其他需要补充说明的情况,例如注明患者是否持续服药,需要做进一步检查等。
心超声诊断报告书写思路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心超声诊断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对心脏疾病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一份完整的心超声诊断报告需要准确、详细地描述患者的心脏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
在书写心超声诊断报告时,需要有一定的思路和规范,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下面将介绍心超声诊断报告书写的思路。
一、患者信息的记录在书写心超声诊断报告时,首先需要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记录,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基本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医疗记录的完整性和连贯性非常重要,同时也有利于医疗人员对患者进行跟踪和管理。
二、检查日期和检查目的的明确在书写心超声诊断报告时,需要明确检查日期和检查目的。
检查日期对于医疗记录的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而检查目的则有助于医生对报告的解读和使用。
三、心超声图像的描述在书写心超声诊断报告时,需要对所得到的心超声图像进行详细的描述。
首先需要描述心脏的各个结构,包括左心室、右心室、心房、心瓣膜等。
其次需要描述心脏结构的大小和形态特征,如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脏壁运动情况等。
最后需要对心脏功能进行评估,包括心脏收缩功能、心脏舒张功能、心室内压等指标的评估。
四、心脏病变的诊断和评估在书写心超声诊断报告时,需要对心脏病变进行诊断和评估。
这包括心脏瓣膜疾病、心肌病、心包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需要对病变的类型、程度和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进行详细描述,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
五、诊断结果和建议最后在书写心超声诊断报告时,需要对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同时给出相应的诊疗建议。
这对于医生和患者都非常重要,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指导,同时也对患者的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书写心超声诊断报告时,需要有一定的思路和规范,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只有这样,才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患者的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
第二篇示例:心超声诊断是一种重要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是临床心脏疾病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也是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的重要方法。
心电向量图报告书写规范篇一:曹东芳-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一、基本原则1.符合医疗卫生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条例。
2.符合临床诊治的需求。
3. 真实、准确、规范、完整。
二、一般要求(医疗文书中检查申请单、报告单之规范的解读)1.检查报告单须逐项正确填写:被检查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室、床号、住院号、检查时间与发报告时间,急诊心电图时间具体到时、分。
2.报告单填写务必字迹清楚,内容科学完整,术语规范,严禁涂改。
可使用兰黑墨水或碳素墨水笔,严禁用圆珠笔。
3.生命紧急值应及时通知临床医师,并在报告单上注明通知时间及被通知人。
4.报告者应签全名或盖印章,实习、进修人员操作检验的报告由带教者签名或盖印章。
5.报告内容应包括心律、心率、P—R 间期、QRS间期、QT间期、心电轴、各波形特征等,然后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写出初步诊断。
6.心电图报告诊断应包括五个要素:(1)心律的类别。
(2)心电图是否正常。
此项可分四类:①正常心电图;②大致正常心电图;③可疑心电图;④不正常心电图。
(3)符合临床诊断。
综合心电图改变能与临床诊断相符合者应加以说明,但必须慎重。
(4)结合临床诊断。
如疑有心肌梗塞者需结合心梗的表现和酶学检查。
药物(如洋地黄等)及电解质紊乱(如低钾、高钾等)对心肌的损害更需要结合临床资料才能加以判断。
(5)追踪观察心电图。
若可疑心肌梗塞时,必须追踪观察心电图,应注明定期复查。
7.检查医师必须签清晰可认的全名或盖印章以及报告日期。
8.报告单与图纸归入病历或交患者。
三、传统书写规范1.一般项目:姓名、年龄、性别、科室、床号、住院号、检查时间与发报告时间。
2.心电图主要测量值:3.心电图特征描述:为心电图诊断提供依据。
举例如下:(1)V1~V6导联R+S振幅<(胸导联QRS低电压)。
(2)P波消失,代之以快速的、大小、形态、间隔均不等的f波,其频率350~600次/分,f波间无等电位线,R-R 间期绝对不等。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医院实习科室:心内科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实习内容:疾病名称操作项目一、疾病名称:心力衰竭操作项目: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血脂检查、血糖检查、BNP检测。
二、疾病名称:冠心病操作项目: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冠状动脉造影、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血脂检查、血糖检查。
三、疾病名称:高血压操作项目:血压测量、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血脂检查、血糖检查。
四、疾病名称:心肌病操作项目: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血脂检查、血糖检查、心肌酶谱检查。
五、疾病名称:心律失常操作项目: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血脂检查、血糖检查。
六、疾病名称:先天性心脏病操作项目: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血脂检查、血糖检查、心导管检查。
七、疾病名称:瓣膜病操作项目: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血脂检查、血糖检查。
八、疾病名称:感染性心内膜炎操作项目: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血脂检查、血糖检查、血培养检查。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上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各项操作项目,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同时,我还学会了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在操作项目中,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观察到心脏的电活动,从而诊断出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疾病。
心脏彩超检查则是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方法,可以诊断出瓣膜病、心肌病等疾病。
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血脂检查、血糖检查等则是评估患者整体状况和疾病进展的重要检查项目。
心电图怎么看心电图是产检时必做的一项,主要检查准妈妈怀孕后的心脏承受能力,可当很多妈妈拿到心电图报告单时,都不知道怎么去看结果,看到的只是各式各样的波形图。
别急,接下来就教大家学习看心电图结果。
为什么要做心电图检查?孕晚期孕妇心脏负担加重,很多人都会有心慌、气短等表现,做心电图检查可以确认你的健康,是否能承受分娩。
心电图检查什么时候做?一般在初诊、妊娠32~34周和40周时分别做一次心电图。
初诊时,主要是了解一下孕妈咪的心脏功能,排除心脏疾病,以确认孕妈咪是否能承受分娩,有问题的话要进内科及时治疗。
另外,孕期心脏的负担会经历两个高峰时期,第一个高峰是妊娠32~34周,第二个高峰是分娩时,所以要做一下心电图,看看心脏负担情况。
心电图能检查出什么?心电图检查可筛查出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准妈妈,以进行重点监护指导,及时治疗,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婴安全。
对有心脏病的准妈妈应告知妊娠对母婴的危险,以达到安全分娩,确保母婴安康。
心电图怎么看?心率:在心电图报告单中,一小格是0.04秒,一竖颜色深的大格就是25小格是1秒,数6个格子内的搏动然后乘10就是心率。
两个搏动之间也就是两个QRS波之间的距离越小心率越快。
P-R间期反映的是房室传导速度,太长说明有阻滞。
连续两个正常的搏动,突然一个异常了,叫三联律。
心电图上的I III 导联是同向的,T波和QRS波应该是同向的,如果T波倒置,ST段弓背向上抬高可能提示心脏异常。
窦性心动过速:P波频率>100次/min,其余具备正常窦性心率特征;电轴左偏:心电轴在0°-90°;短P-R间期:窦性心律,心率60-100/min,P-R间期<0.12s;期前收缩:包括房性期前收缩、交界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连续出现3个以上的房性期前收缩,房性P波异于窦性P波,节律规则,频率在160-220次/min,P -R≥0.12s;左心室高电压:RV5或RV6≥2.5mV;ST-T波改变:ST段压低、抬高,T波低平、双相、倒置等;束支传导阻滞:包括左束支、右束支、左前分支、左后分支等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向量图报告书写规范篇一:曹东芳-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一、基本原则1.符合医疗卫生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条例。
2.符合临床诊治的需求。
3. 真实、准确、规范、完整。
二、一般要求(医疗文书中检查申请单、报告单之规范的解读)1.检查报告单须逐项正确填写:被检查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室、床号、住院号、检查时间与发报告时间,急诊心电图时间具体到时、分。
2.报告单填写务必字迹清楚,内容科学完整,术语规范,严禁涂改。
可使用兰黑墨水或碳素墨水笔,严禁用圆珠笔。
3.生命紧急值应及时通知临床医师,并在报告单上注明通知时间及被通知人。
4.报告者应签全名或盖印章,实习、进修人员操作检验的报告由带教者签名或盖印章。
5.报告内容应包括心律、心率、P—R 间期、QRS间期、QT间期、心电轴、各波形特征等,然后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写出初步诊断。
6.心电图报告诊断应包括五个要素:(1)心律的类别。
(2)心电图是否正常。
此项可分四类:①正常心电图;②大致正常心电图;③可疑心电图;④不正常心电图。
(3)符合临床诊断。
综合心电图改变能与临床诊断相符合者应加以说明,但必须慎重。
(4)结合临床诊断。
如疑有心肌梗塞者需结合心梗的表现和酶学检查。
药物(如洋地黄等)及电解质紊乱(如低钾、高钾等)对心肌的损害更需要结合临床资料才能加以判断。
(5)追踪观察心电图。
若可疑心肌梗塞时,必须追踪观察心电图,应注明定期复查。
7.检查医师必须签清晰可认的全名或盖印章以及报告日期。
8.报告单与图纸归入病历或交患者。
三、传统书写规范1.一般项目:姓名、年龄、性别、科室、床号、住院号、检查时间与发报告时间。
2.心电图主要测量值:3.心电图特征描述:为心电图诊断提供依据。
举例如下:(1)V1~V6导联R+S振幅<(胸导联QRS低电压)。
(2)P波消失,代之以快速的、大小、形态、间隔均不等的f波,其频率350~600次/分,f波间无等电位线,R-R 间期绝对不等。
心电图报告双签字制度背景介绍心电图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手段,可以检测心脏的电活动,以诊断和评估心脏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一份心电图报告往往是医生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的重要依据。
然而,由于心电图的结果与患者的健康密切相关,一份不准确或错误的报告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风险。
因此,在心电图报告的出具过程中,需要确保质量、精准度和安全性,避免出现任何错误或疏漏。
单签和双签在现实生活中,有两种不同的心电图报告制度——单签和双签。
单签是指由一名医生负责完成整个心电图报告的过程,从录入心电图数据到对结果进行诊断和解读,再到出具报告和签字。
这种制度在医生自我监管和质量控制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容易出现诊断错误和质量问题。
双签则是指两名医生共同完成心电图报告的过程,其中一名医生负责录入心电图数据和进行初步诊断,另一名医生则对诊断和结果进行复核和确认,并最终签字。
这种制度可以有效降低错误和疏漏的发生率,提高心电图报告的质量和安全性。
双签字制度的优势与单签制度相比,双签制度在以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提高精准度和准确性双签制度保证了每份心电图报告在诊断和结果解读上都得到了两名医生的认可和确认,降低了单一医生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报告的精准度和准确性。
避免疏漏和错误双签制度有助于避免疏漏和错误,在重要的诊断和决策上提供了更加稳健和可靠的依据。
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双签制度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确保每份心电图报告都符合最佳的医疗标准和实践,降低患者与治疗计划的风险。
双签字制度的应用双签字制度在现实生活中已经逐渐成为医疗行业的一种标准和推荐的规范。
许多医疗机构和心电图实验室采用双签字制度来确保心电图报告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双签制度的具体实现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和步骤,例如交叉验证、专家委员会审查、电子签名等等,具体视实际情况和需要而定。
结论心电图报告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精准度和准确性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健康具有关键的影响。
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制度1. 引言心电图是描绘心脏电生理状态的一种常用检查方法,其结果对于心脏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了确保医疗机构在心电图检查和结果报告方面的规范化,制定本规范制度。
2. 基本要求2.1 心电图检查1.心电图检查应在严格消毒工作后进行,确保器材和仪器的清洁。
2.心电图检查需要患者保持安静,不浪费时间,不做剧烈运动。
3.心电图检查时应注意患者安全和舒适,并定时监测心率和血压。
4.心电图检查应确保心电图信号清晰、准确和带电正常。
5.心电图检查需要保存电极位置、导联方式、滤波、增益以及检查时间等详细信息。
2.2 心电图报告1.心电图报告书写前需仔细阅读检查结果,包括心率、节律、波形、电轴、ST段、QT间期等信息。
2.心电图报告应标明患者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并注明检查日期。
3.心电图报告需要清晰、准确地描述心电图形态和所见异常,要贴近临床实际,避免使用模糊、不确定的字眼。
4.心电图报告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检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给出专业性强的诊断意见。
5.心电图报告需要附带完整的心电图报告单,包括机器记录的心电图原图和技师所记录的患者基本信息。
3. 注意事项1.心电图检查过程中需保持专注、仔细,严禁对所见异常的检查结果以自己主观理解进行实际操作。
2.心电图报告书写时,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的标准按规定的格式进行书写,确保报告质量和规格统一。
3.心电图检查和报告书写需要严格遵守医学伦理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患者隐私权和人身权益。
4. 结果与分析1.本规范制度的实施,有助于保障心电图检查和报告书写的质量和规范化程度,从而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2.基于此规范制度,医疗机构应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机制,保证医疗人员对于患者的专业性和责任性。
3.对于不符合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制度的情况或异常结果,应及时跟踪和处理,防止临床误诊和漏诊。
5. 结论制定本规范制度,有利于提高心电图检查和报告的规范化程度,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增加患者看病的安全性和信任度,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术前检查报告单一、患者基本信息•姓名:XXX•年龄:XXX岁•性别:XXX•住院号:XXX•手术日期:XXX二、术前检查项目及结果1.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包括:•血压:XXX/XXmmHg•心率:XX次/分钟•呼吸频率:XX次/分钟•体温:XX℃•一般情况:(如:消瘦、乏力、精神状态等)2. 实验室检查进行常规生化检查,包括:•血常规:(如: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详细数值)•尿常规:(如: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常规等详细数值)•肝功能:(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详细数值)•肾功能:(如:肌酐、尿酸、尿素氮等详细数值)•凝血功能:(如: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国际标准化比值等详细数值)•其他实验室检查项目:(如:血气分析、血糖、病毒学检查等详细数值)3. 影像学检查进行以下影像学检查项目,结果如下:•X线检查:(如:胸部X线、腹部X线等检查)正常/异常•CT/MRI检查:(如:头部CT、腹部MRI等检查)正常/异常•超声检查:(如:甲状腺超声、心脏超声等检查)正常/异常4. 心电图检查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如下:(心电图结果的详细描述,包括心率、心律、ST段、T波等特征)三、诊断意见根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的结果,综合判断得出以下诊断意见:•XX疾病(如:心脏病、肺部疾病、肝脏疾病等)的存在与程度•心电图异常(如:心律失常、ST段改变等)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四、医嘱基于上述的检查结果和诊断意见,医生提出以下医嘱:•继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密切关注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进行其他检查项目(如:心脏超声、肺功能检查等)•根据诊断结果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定期复查相关检查项目,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五、备注(医生对患者病情、检查结果的补充说明或其他备注)以上为术前检查报告单,供手术前参考使用。
医学报告解读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报告对于医生诊断、治疗及患者健康状况的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医学报告的正确解读显得尤为重要。
医学报告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通过对报告的仔细解读,可以为医生提供宝贵的诊断依据,从而更好地指导患者的治疗方案,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从解读医学报告的基本要点、常见的医学报告类型以及一些常见的医学检查指标解读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解读医学报告的基本要点1. 查看报告信息的完整性:在解读医学报告时,首先要确保报告的信息是完整的,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检查项目、结果、单位、参考范围等,确保所有信息都是准确无误的。
2. 注意报告中的异常指标:在阅读报告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报告中的异常指标,比如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的数据,以及与健康状态相关的关键指标,这些异常指标通常是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
3. 结合临床实际分析报告内容:医学报告的解读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不能片面地看待单一的检查指标,应全面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二、常见的医学报告类型1. 血液检查报告:血液检查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血液报告可以了解患者的血液成分、炎症情况、免疫功能等信息,对于炎症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 影像学检查报告:包括X光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报告,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器官结构、病变情况,对于肿瘤、损伤、炎症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3. 肿瘤标志物检测报告: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用于肿瘤的筛查、辅助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对于肿瘤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4. 心电图检查报告:心电图检查可以反映心脏的电活动,对心脏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三、常见的医学检查指标解读1.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对于评估贫血、输血适应症、慢性病及营养状况等具有重要意义。
冠状动脉cT检查报告:冠状动脉检查报告c T 冠状动脉ct成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cta未见异常篇一:冠脉CTA 检查流程及书写报告规范检查流程1、患者准备以下因素需要在CTA 检查前与患者沟通、了解并进行评估:病史(如怀孕、碘过敏、β受体阻滞剂禁忌症、硝酸甘油禁忌症、肾功能不全和对比剂肾病、其他过敏反应、肥厚型心肌病、严重主动脉狭窄等)、询问是否服用以下药物(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达拉非、二甲双胍)、询问患者能否配合屏气、了解一般情况(身高、体重、血压、心率、心律等)。
2、冠脉CTA 对心率的要求建议心律低于90 次/分,若心率低于70 次/分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高心率者,如没有禁忌症,可口服25-50mg 美托洛尔或氨酰心胺12.5-25mg,可重复给药,使用上述药品请参考说明书或遵医嘱。
3、训练呼吸和屏气!!!非常重要,每次呼吸应该是一次平静呼吸,前后两次屏气幅度保持一致,并观察屏气后的心率变化情况(不应超过基础心率的10%)。
4、正确连接电极导联电极片位于两侧锁骨中线上,上面在第2 肋间隙,下面在6/7 肋间隙。
5、硝酸甘油的使用服用硝酸甘油可以使冠脉血管扩张5.0—15.%,弥补CT 对细小分支显示不足的缺陷。
在扫描前3-5 分钟舌下含服1 片或喷2 喷雾化剂。
6、造影剂注射方案建议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一侧注射造影剂(普通患者60-80ml,搭桥患者100-120ml),一侧注射NaCl(50-60ml);建议用18G 静脉套针穿刺粗大的静脉(尽量选右侧桡静脉或肘静脉,必要时穿刺股静脉);连接注射器后,告知患者注射时有正常的发热现象,勿慌。
7、心律失常的患者的处理如遇频发早搏或房颤者,视患者及临床医生的意愿决定是否继续检查,建议服用β受体阻滞剂稳定心率,若继续检查需告知不能保证检查的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必要时达成文字共识。
书写报告规范一、图像质量和各种伪影的分析:1、运动伪影,主要是冠状动脉内在的运动所致,难以诊断管腔的狭窄。
肺心病的常规检查报告单的具体标识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支气管哮喘及尘肺等反复发作,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大,以至发展成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
了解肺心病常规检查报告,根据症状及早治疗。
1、全血细胞分析:红细胞(RBC)男(4.0-5.5)×1012/L、女(3.5-5.0)×1012/L;血红蛋白(HGB)男120-165mg/L\女110-150mg/L;红细胞压积(PCV)男0.420-0.490、女0.370-0.440;血小板(PLT)(100-350)×109/L;白细胞(WBC)(4-10)×109/L,中性粒细胞(GRA)70%,淋巴细胞(L YM)20-40%。
临床意义:肺心病紫绀型患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高,血液粘度增高伴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增高;合并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2、血气分析:氧分压(PaO2)低于8Kpa、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CO2)高于6.67kPa者,结合病因及临床表现即可以诊断急性呼吸衰竭。
当氧分压低于8kPa,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8kPa并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慢性呼吸衰竭。
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不同阶段可有不同类型的酸碱失衡,动脉血PaO2和PaCO2值经常有显著异常变化。
3、痰细菌培养:常邮细菌有肺炎球菌、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绿脓杆菌等。
医院外感染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医院内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4、胸部X线检查肺部变化、肺动脉高压表现、心脏变化:随病因不同而有不同的X线征象,表现肋间隙增宽,透亮度增加,肺下界降低,膈低平,肺纹理粗乱等。
肺动脉高压的X线征象:右下肺动脉扩张,其横径≥15毫米或与气管横径比值≥1.07,或经动态观察较原右下肺动脉干增宽2毫米以上。
第五节心电图及心脏功能检查一、心电图检查(一)心电图检查申请单、报告单书写要求1.申请单由经治医师填写,轻症者到心电图检查,危重者可床边检查,并在申请单左上角注明“床旁”或“急”。
申请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或住院号、病区及床号、原心电图号、简要病史、诊断、心脏用药史(如洋地黄、奎尼丁),申请医师及申请日期,各项内容均须正确填写,如有特殊要求,可另行注明。
2.心电图报告内容包括检查日期、心律、心率、P-R间期、QRS间期、QT间期、心电轴、各波形特征、结论(心律、心电图诊断)及建议。
如图中有干扰或伪差,应予注明;以往有记录者,应作比较。
报告与图纸一式两份,一份入病历,一份留心电图室存档。
3.心电图室应建立登记本,按检查次序每人只编一号,多次检查者,在检查号后依次编联号,以便汇集归档。
应建立姓名、病名及心电图分类卡片,以利资料整理、检索及查阅。
4.心电图报告应及时发出。
如向心电图室借阅有关资料,应办理借阅手续,妥善保管,及时归还。
(二)心电图检查申请单、报告单举例X线片号收费全费√部分超声号心电图检查申请单门诊号心电图号910411住院号简要病史近两周内服洋地黄量:地高辛0.25mg/d其他有关药品:无风心病史16年,心悸、气急,浮肿,夜间不能平卧、加重2月。
1987年发现持续心房纤颤,后常服地高辛,曾多次出现洋地黄中毒症状。
体检血压17.3/9.3kPa(130/70mmHg),轻度发绀,略气促。
心尖及心前区有抬举感,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10±/min,心律绝对不齐,心尖部有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两肺底有细湿罗音,腹软,肝肋下2cm,中等硬,轻触痛,脾未触及。
下肢有凹陷性水肿。
X线检查所见心影向两侧扩大。
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心房纤颤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申请医师马敏心电图诊断(1991-3-11)①心房纤颤(快速型)伴室内差异传导;②右心室肥厚;③S T-T改变部分与洋地黄作用有关。
2022SCMR心血管磁共振检查报告指南解读唐韵,赵世华*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磁共振影像科,北京100037*通信作者:赵世华,E-mail:中图分类号:R445.2;R714.252文献标识码:A DOI:10.12015/issn.1674-8034.2022.11.008本文引用格式:唐韵,赵世华.2022SCMR心血管磁共振检查报告指南解读[J].磁共振成像,2022,13(11):42-47,52.[摘要]磁共振多种成像序列和后处理技术的结合可以定性和定量评估心血管疾病,但如何才能在报告中将影像学发现更好地呈现给临床医生,这个问题仍然困扰着许多放射科医生。
而心血管磁共振学会(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SCMR)于2022年发布的这篇指南则详细解答了这一困惑,它为心血管临床与影像的交互提供了契机,也为在多单位之间转诊的患者影像报告的前后对比提供了方便。
为促进本领域同行交流互通,笔者结合阜外医院经验对报告指南进行解读与分析。
[关键词]心血管磁共振;心血管磁共振学会;指南解读;磁共振成像The interpretation of2022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SCMR)guidelines for reporting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sTANG Yun,ZHAO Shihua*Department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uwai Hospital,National Cente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of China,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100037,China.*Correspondence to:Zhao SH,E-mail:Received24Aug2022,Accepted7Nov2022;DOI:10.12015/issn.1674-8034.2022.11.008ACKNOWLEDGMENTS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No.2021YFF0501400,2021YFF0501404);Key Project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81930044).Cite this article as:Tang Y,Zhao SH.The interpretation of2022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SCMR)guidelines for reporting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s[J].Chin J Magn Reson Imaging,2022,13(11):42-47,52.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imaging sequences and post-processing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iques can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assess cardiovascular disease,but how imaging findings can be better presented to clinicians in reports is still a problem that puzzles many radiologists.This guideline from the 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SCMR),published in2022, answers this confusion in detail,providing an opportunity for the interaction of cardiovascular clinic and imaging,and for the convenience of comparing imaging reports for patients referred between multiple units.To promote the exchange of peers in this field, the author interprets and analyzes the report guidelines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Fuwai Hospital.Key words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guideline interpretation;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心血管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CMR)空间分辨率高,同时无创、无辐射,可利用多序列、多参数、多平面成像技术对心脏的结构、功能、血流灌注及组织学特征等进行综合性评估。
心脏病检查报告单
是心脏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的解读,可以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以便进行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下面将对的几个主要项目进行简要介绍。
首先是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一种通过电极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检查方法。
通过观察心电图报告单上的数据,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损伤等情况。
心电图报告单上通常包括心率、心律、P、Q、R、S、T波等波形的形态和时间间隔等指标。
其次是超声心动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使用超声波技术观察和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检查方法。
通过观察超声心动图报告单上的数据,可以了解患者的心脏大小、室壁运动、心脏瓣膜功能等情况。
超声心动图报告单上通常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室壁运动分析、瓣膜运动和反流情况等指标。
此外,心肌标志物检查也是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心肌标志物包括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cTnI)和肌钙蛋白(cTnT)等。
这些标志物在心肌损伤时会释放到血液中,并可通过血液检测来
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
心肌标志物检查在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
脏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另外,心脏负荷试验也是常见的心脏病检查项目之一。
心脏负
荷试验通过在运动或者注射药物的刺激下增加心脏负荷,来评估
心脏的功能和耐受性。
常见的心脏负荷试验有运动试验和药物负
荷试验。
在心脏负荷试验中,通过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心率等指
标的变化,可以评估患者的运动耐量和心脏功能。
最后是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通过注射造影剂显
影冠状动脉,来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的检查方法。
冠状动脉造
影可以直观地观察冠状动脉的情况,包括狭窄的程度、部位和数
量等。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和冠脉痉挛的金标准。
通过对的解读,可以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帮助医生制定治疗
方案。
同时,患者也可以根据上的数据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改变
生活习惯、锻炼方式等,以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
总之,是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其内容的分析和解读,可以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从而制定适合的治疗和预防策略。
中常见的项目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标志物检查、心脏
负荷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评估指标。
患者在接受心脏病检查后,应主动与医生沟通,彻底理解报告单的内容,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