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脏超声报告简易模板

心脏超声报告简易模板

心脏超声报告简易模板
心脏超声报告简易模板

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70%。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三尖瓣口、肺动脉瓣口、二尖瓣口、主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轻度三尖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反流Mild TR,PR,MR,AI

主动脉根部内径34.5mm,升主动脉内径29.4mm,肺动脉内径20.9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70%。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三尖瓣口、肺动脉瓣口、二尖瓣口、主动脉瓣口未见明显反流信号。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Normal Echocardiography

CDFI:三尖瓣口、肺动脉瓣口、二尖瓣口、主动脉瓣口可见微量反流信号。微量三尖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反流Trace TR,PR,MR,AI

房间隔基底部可见局部房间隔呈囊袋状突向右房侧,基底宽度为26.2mm,高度为11.7mm。房间隔膨出瘤ASA

主动脉瓣退形性变伴主动脉后壁斑块形成Degeneration of A V, Plaque on Posterior Aortic Wall 左室收缩功能减退LV Systolic Dysfunction

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A<1.0 左室舒张功能减退Impaired LV Diastolic Function

M型超声显示二尖瓣前叶曲线E-E间距延长/缩短/不等,HR:54bpm。心动过速Tachycardia 心律失常Arrhythmia 心动过缓Bradycardia 房颤Af

升主动脉增宽Dilated AAO

二尖瓣口见中等量反流,反流面积占左房39.6%

三尖瓣口见少中大量反流信号,Vmax: 2.99m/s, RVSP:43.23mmHg

收缩期血流速度加快,Vmax: 2.29m/s,PPG:21mmHg。

双平面法测EF:34.26%,Teich法测EF:41.47%。

轻度三尖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反流Mild TR,PR,MR,AI

升主动脉内径22.4mm,主动脉弓内径30.9mm,降主动脉起始部内径24.1mm,腹主动脉内径16.1mm,上述主动脉壁回声连续性良好,内膜光滑完整,其内未见异常回声

升主动脉内径24.3mm,主动脉弓内径27.4mm,降主动脉起始部内径21.9mm,无名动脉起始部内径15.2mm,左颈总动脉起始部内径9.5mm,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内径8.5mm,右颈总动脉起始部内径7.1mm,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内径7.5mm,上述动脉壁回声连续性良好,内膜光滑完整,其内未见异常回声结构。CDFI:上述血管血流速度未见异常。

主动脉弓及三分叉处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明显异常Normal Ultrasonography and CDFI of Aortic Arch and Ino.A, LCCA and LSCL

二. 主动脉根部内径36mm,升主动脉增宽,约39mm,肺动脉主干内径26.6mm,主动脉瓣增厚回声增强、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65%。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三尖瓣口,二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1.主动脉瓣退形性变,升主动脉增宽Degeneration of A V with Dilated AAO

2.左室肥厚LVH

3.轻度三尖瓣,二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反流Mild MR,TR,PR,AR

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左房、右房扩大,左室、右室不大。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对称性增厚,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50.9%。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二尖瓣口见中等量反流,反流面积占左房39.6%,三尖瓣口见中-大量反流信号,Vmax: 2.99m/s,RVSP: 50.7mmHg。主动脉瓣口、肺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1. 升主动脉增宽Dilated AAO

2.左室肥厚LVH

3.二尖瓣中度反流Moderate MR

4.三尖瓣中-重度反流Moderate to Severe TR

5.主动脉瓣及肺主动脉瓣轻度反流Mild AI,PR

主动脉根部内径31.2mm,升主动脉内径39.6mm,肺动脉内径22.6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全心增大。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双平面法测EF:36.49%,Teich法测EF:48.75%。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M 型超声显示二尖瓣前叶曲线E-E间距不等,CDFI:二尖瓣口见中等量反流,反流面积占左房28.82%,三尖瓣口、肺动脉瓣口、主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1.全心增大伴左室收缩功能减退Dilated Heart,Systolic dysfunction of LV

2.房颤Af

3.升主动脉增宽Dilated AAO

4.中度二尖瓣反流Moderate MR

5.轻度三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反流Mild TR,PR,AI

主动脉内径26.8mm,肺动脉内径20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心尖部可见一大小约34.8 29.7mm瘤样突出,局部室壁运动呈矛盾运动,左室尖侧壁、前壁及室间隔心尖段运动减弱,Teich法测EF:65.6%,双平面法EF:35.19%。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二尖瓣口见中等量反流,反流面积占左房32%,三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1.心尖室壁瘤形成,左室尖侧壁、前壁及室间隔心尖段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室收缩功能减退Apical Aneurysm,RWMA of Api-Lat,Ant and Api-IVS, LV Systolic Dysfunction

2.中度二尖瓣反流

3.轻度三尖瓣反流

四.主动脉根部内径27mm,肺动脉主干内径18mm,主动脉瓣回声正常,开放不受限,关闭良好,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左房增大,余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对称性增厚,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75%。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可见少量积液,宽约8.7mm。CDFI:三尖瓣口,二尖瓣口,肺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A<1.0。

1.左室肥厚伴左室舒张功能减退LVH with LV Diastolic Dysfunction

2.轻度三尖瓣,二尖瓣

肺动脉瓣, MILD MR TR PR 3.少量心包积液Small PE

五.主动脉内径27mm,肺动脉内径19.8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左房左室增大,右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稍增厚,前叶收缩期向左房腔内脱入约4.3mm,与二尖瓣后叶对合欠佳,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76.28%。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 二尖瓣口可见大量反流信号,反流面积占左房面积47.29%,肺动脉瓣口、三尖瓣口及主动脉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二尖瓣前叶脱垂伴重度关闭不全Prolapse of AML with Severe MR 2. 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及三尖瓣轻度返流Mild TR,AI,PR

六.主动脉根部内径34mm,肺动脉增宽,内径30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左房、右房、左室增大,右室不大。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对称性增厚,运动幅度低平,左室收缩功能减退,EF:35.2%。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见宽约8.8mm液性暗区,心包轻度增厚,厚约4.6mm,回声轻度增强。CDFI: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显示E峰高尖,E峰DT118ms,E峰随呼吸变化率小于25%,肺静脉频谱显示D明显大于S,二尖瓣口见少量反流,反流面积占左房14.8%,三尖瓣口、肺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双房增大,左室收缩功能减退伴左室舒张功能异常(限制型充盈异常),少量心包积液,心包轻度增厚,排除缩窄性心包炎后考虑限制型心肌病RCM

七风心联合瓣膜病变

主动脉根部内径20mm,肺动脉增宽,内径37.9mm,左房、右房明显增大,大小分别为99.2×60.6mm、82.4×65.3mm,左房内可见明显云雾影,未见明显血栓形成,右室增大,左室内径正常。主动脉瓣轻度增厚,回声轻度增粗。二尖瓣叶明显增厚、回声增粗、瓣叶可见明显钙化,前后叶呈同向运动,开放明显受限,最大开放幅度5.7mm,画迹法瓣口面积0.6cm2,M超二尖瓣曲线可见呈大小不等城墙样改变,二尖瓣形态学评分为9分。三尖瓣、肺动脉瓣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对称性增厚,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63.7 %。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见宽约6.8mm液性暗区。CDFI: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分析:Vmax:2.63m/s, PGmax: 27.7mmHg,PGmean: 14.62mmHg,MV A:0.53 cm2。收缩期可见中度反流信号,反流面积占左房面积之比约31.71%三尖瓣口见大量反流信号,Vmax:3.56m/s, RVSP:65mmHg.主动脉瓣口可见少-中等量反流信号,肺动脉瓣口见少量反流风湿性联合心脏瓣膜病RHD:1.重度二尖瓣狭窄Severe MS 2.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伴中度肺动脉高压 3.轻-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4.少量心包积液5.房颤 6.左心房明显云雾影7.左室肥厚

八. 主动脉根部内径30mm,肺动脉增宽,内径38.7mm,左房明显增大,大小为111.1 79.7mm,内未见云雾影,未见明显血栓形成。主动脉瓣稍增厚,回声轻度增粗。二尖瓣叶明显增厚、回声增粗、前后叶呈同向运动,开放不良,关闭欠佳,最大开放幅度11.3mm,画迹法瓣口面积1.49cm2,M超可见呈大小不等城墙样改变,二尖瓣形态学评分为7分。其余瓣膜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81 %。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液性暗区。CDFI: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分析:Vmax:2.86m/s, PHT:140.81ms, MV A:1.56cm2,PPG:32.71mmHg。二尖瓣口可见大量反流信号,FR: 41.8%,三尖瓣口可见中等量反流信号,Vmax: 4.55m/s, RVSP:92.79mmHg.主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收缩期血流速度加快,Vmax:1.92m/s,PPG:14.74mmHg。肺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RHD:1.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伴中度狭窄Severe MR,Moderate MS 2.轻度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Mild AS,AI 3.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伴重度肺动脉高压4.房颤九肺源性心脏病主动脉内径35mm,肺动脉增宽,内径34.8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右心明显增大,右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增大约41.0mm,右室前壁厚度12mm,左房、左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对称性增厚,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77.77%。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液性暗区。CDFI:三尖瓣口可见中等量反流信号,Vmax:5.16m/s,RVSP:116.36mmHg。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1.右心增大,右室壁增厚,三尖瓣中度反流伴重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扩张,肺动脉瓣轻度反流,提示肺源性心脏病Cor Pulmonale

2.左室肥厚LVH

十扩张型心肌病:主动脉根部内径33mm,肺动脉主干内径27.5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未见明显异常,活动幅度减弱。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未见明显异常,活动幅度减弱。全心扩大,左室为主,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运动明显减弱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呈弥漫性减低,双平面法测EF:26.92%,Teich法测EF:42.01%。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见少量液性暗区,宽约7.0mm。CDFI:三尖瓣口见中量反流信号,Vmax:2.89m/s,RVSP:43.37mmHg。二尖瓣口见中等量反流,反流面积占左房33.74%。肺动脉瓣口,主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全心扩大伴左室收缩功能弥漫性减低、二尖瓣中度反流、三尖瓣中度反流伴中度肺动脉高压、少量心包积液排除继发原因后,考虑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LV Systolic Dysfunction DCM

十一主动脉根部内径27mm,肺动脉增宽,内径26.2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未见明显异常,活动幅度减弱。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未见明显异常,活动幅度减弱。全心扩大,左室为主,左室腔内可见多发条索状结构,呈网格状,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运动明显减弱,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呈弥漫性减低,双平面法测EF:27.94%,Teich 法测EF:25.81%。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见少量液性暗区,宽约7.1mm。CDFI:三尖瓣口见中量反流信号,Vmax:2.85m/s,RVSP:42.38mmHg。二尖瓣口见大量反流,反流面积占左房44.95%。肺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全心扩大伴左室收缩功能弥漫性减低,二尖瓣重度反流,三尖瓣中度反流伴中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增宽,少量心包积液,考虑心肌致密化不全LV Systolic Dysfunction, LV Myocardial Noncompaction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根部内径26mm,肺动脉主干内径17.1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收缩期向左室流出道突入、二尖瓣形态、回声未见明显异常,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明显增厚与左室后壁厚度明显不对称,分别为20mm和10mm,室间隔肌层回声增粗、增强,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活动仍呈逆向运动,M超二尖瓣运动曲线CD段可见SAM现象,主动脉瓣收缩中期关闭现象。左室流出道收缩期内径8.7mm,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85.77%。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收缩期左室流出道内可探及高速血流信号,V:4.9m/s,PG: 96.24 mmHg。二尖瓣口见少量反流,反流面积占左房16.17%,三尖瓣口见少量反流信号,Vmax: 3.05m/s,RVSP: 45mmHg。肺动脉瓣口亦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bstructive HCM 二尖瓣、三尖瓣及肺动脉瓣轻度反流Mild

PR,MR,TR

主动脉根部内径31mm,肺动脉主干内径15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明显增厚与左室后壁厚度明显不对称,分别为29mm和13mm,两者活动仍呈逆向运动。左室流出道收缩期内径14mm,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81%。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左室流出道内未探及高速血流信号。二尖瓣口、三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n-Obstructive HCM 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Mild MR,TR

主动脉根部内径22mm,肺动脉内径19.8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左房、右房增大,左室右室不大。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对称性增厚,运动幅度低平,心肌回声增强,左室收缩功能减退,EF:43.1%。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见少-中量液性暗区,右室前壁前宽约9.2mm,左室后壁后宽约11.7mm。心包脏层似见轻度增厚,厚约2.2~4.1mm,回声轻度增强。CDFI: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显示E峰高尖,E峰DT: 123.01ms,E峰随呼吸变化不明显,肺静脉频谱显示D峰无明显缩小,D明显大于S,二尖瓣口见中量反流,反流面积占左房33.8%,三尖瓣口见中量反流信号,Vmax: 2.8m/s,RVSP: 41.25mmHg、肺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双房增大,左室收缩功能减退伴舒张功能限制型充盈异常,少-中量心包积液,心包轻度增厚,首先考虑限制型心肌病(建议进一步排除缩窄性心包炎)二尖瓣中度反流,三尖瓣中度反流伴轻中度肺动脉高压

十.主动脉根部内径26mm,主肺动脉内径21mm,二尖瓣位人工瓣,主动脉瓣位人工瓣位置、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瓣周未见明显回声中断,余各瓣膜未见明显异常。左房、左室、右房增大,右室不大。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左室收缩功能稍减退,EF:47%。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上述人工瓣周围未见明显病理性反流信号。二尖瓣位人工瓣频谱分析:Vmax:1.76m/s,Pmax:12.38mmHg,Pmean:3.44mmHg,MVA By PHT3.16cm2。主动脉瓣位人工瓣频谱分析Vmax:3.17m/s,Pmax:40.18mmHg,Pmean18.02mmHg。三尖瓣口可见中等量反流信号。

1.二尖瓣位人工瓣,主动脉瓣位人工瓣位置、形态、回声、活动、功能未见明显异常Normal Prosthesis in MV and A V Positions

2.三尖瓣中度反流Moderate TR

3.左室收缩功能轻度减退LV Systolic Dysfunction

4.房颤Af

主动脉根部内径31mm,升主动脉增宽,内径为44.5mm,主肺动脉内径21.6mm,主动脉瓣位人工瓣位置、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瓣周未见明显回声中断,余各瓣膜未见明显异常。左房、左室、右房增大,右室不大。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左室收缩功能正常,EF:70%。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 主动脉瓣位人工瓣周围未见明显病理性反流信号。主动脉瓣位人工瓣频谱分析Vmax:3.32m/s,Pmax:44.25mmHg,Pmean21.02mmHg。三尖瓣口、二尖瓣口及肺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1.主动脉瓣位人工瓣位置、形态、回声、活动、功能未见明显异常Normal Prosthesis in A V Position 2.三尖瓣、二尖瓣及肺动脉瓣轻度反流Mild TR,MR,PR

主动脉根部内径29.0mm,主肺动脉内径24.9mm,二尖瓣位人工瓣位置、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瓣周未见明显回声中断,余各瓣膜未见明显异常。左房、右房增大,左房大小为66.2*77.0mm,右房大小为75.4*78.7mm,左右心室不大。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左室收缩功能正常,EF:73.20%。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二尖瓣位人工瓣周围未见明显病理性反流信号。二尖瓣位人工瓣频谱分析:Vmax:1.56m/s,Pmax:9.78mmHg,Pmean:2.87mmHg,MV A By PHT2.79cm2。三尖瓣口可见中等量反流信号,Vmax: 2.68m/s, RVSP:38.72mmHg。主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1.二尖瓣位人工瓣位置、形态、回声、活动、功能未见明显异常Normal Prosthesis in MV Position

2.三尖瓣中度反流伴轻度肺动脉高压Moderate TR with Mild PH

主动脉根部内径27mm,肺动脉内径20.7mm,二尖瓣位为人工瓣强回声,回声,结构及运动均未见明显异常,瓣周未见明显回声中断。余各瓣膜未见明显异常。左房增大,大小为54.2*63.4mm,余房室大小正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左室收缩功能正常,EF:57.05%。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三尖瓣口可见中等量反流信号。二尖瓣人工瓣后联合裂隙处见中等量反流,反流面积占左房33.40%,二尖瓣位人工瓣频谱分析: Vmax: 1.92m/s,Pmax: 14.76mmHg,Pmean: 3.53mmHg,MV A By PHT: 2.08cm2。

1.二尖瓣位人工瓣中度瓣周漏Moderate Leakage of Prosthesis in MV Position

2.三尖瓣中度反流Moderate TR

主动脉内径23mm,肺动脉内径21.2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成形术后可见二尖瓣瓣环强回声结构,二尖瓣开放及关闭均未见明显异常。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64.92%。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分析未见明显异常,二尖瓣口左房侧可见少量反流信号,反流面积占左房3.89%,三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1.二尖瓣成形术后轻度二尖瓣反流Mild MR post-MV Valvulaplsty

2.左室肥厚LVH

3.

三尖瓣轻度反流Mild TR

主动脉根部内径24.7mm,主肺动脉内径14.9mm,肺动脉瓣增厚,回声增强,主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水平未及连续性中断,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53.26%。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室间隔水平未见分流血流信号。肺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心室水平未见分流信号No residual shunt post operation CHD-VSD.轻度肺动脉瓣反流

主动脉根部内径38mm,主肺动脉内径正常,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水平未及连续性中断,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60.68%。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显示室间隔水平相当于9点处可见1.7mm宽的左向右细小分流血流信号,V:3.01m/s,肺动脉瓣口,主动脉瓣口及三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心室水平细小左向右分流,建议复查Small residual shunt post operation CHD-VSD. 轻度三尖瓣、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反流。Mild TR ,AI and PR.

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66.1 %。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心房水平未见任何残余分流信号,肺动脉瓣口及三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心房水平未见残余分流。No residual shunt post operation of CHD-ASD 轻度三尖瓣、肺动脉瓣反流Mild TR and PR.

十一.主动脉根部内径29mm,主肺动脉内径正常,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右房右室增大,左房左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房间隔可见一强回声封堵伞片影,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82.4 %。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伞片两侧未见任何残余分流信号,肺动脉瓣口及三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伞片封堵术后,心房水平未见残余分流。No residual shunt post device closure of CHD-ASD.轻度三尖瓣、肺动脉瓣反流。Mild TR and PR.

十二.主动脉根部内径29mm,主肺动脉内径正常,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右房右室增大,左房左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水平可见一强回声封堵伞片影,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82.4 %。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室间隔伞片两侧未见任何残余分流信号,肺动脉瓣口及三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伞片封堵术后,心室水平未见残余分流。No residual shunt post device closure of CHD-VSD.轻度三尖瓣、肺动脉瓣反流。Mild TR and PR.

主动脉根部内径19mm,肺动脉内径18.4,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心底短轴切面肺动脉分叉与降主动脉间可见一强回声封堵器,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67.25%。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封堵器两侧未见任何残余分流信号,二尖瓣口、肺动脉瓣口及三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后,未见残余分流。No residual shunt post device closure of CHD-PDA. 轻度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反流。Mild MR、TR and PR.

十二. 主动脉内径21mm,肺动脉内径10mm,右室流出道可见肌性狭窄,最窄处收缩期内径约4.1mm,肺动脉瓣回声增强,收缩期活动受限,主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右室壁增厚,厚约8.6mm。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向左房轻度突入,与后叶对合轻度不良。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57.86%。室间隔可见连续性中断,约10.1mm,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于上述室间隔连续性中断处收缩期可见双向分流信号,L-R:Vmax: 1.10m/s,R-L: Vmax: 0.84m/s,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瓣口收缩期流速增快,Vmax: 4.94m/s,PGmax: 97.46mmHg,二尖瓣口左房侧见少量返流信号,返流面积占左房面积之比约19.77%。

先天性心脏病CHD:1.室间隔缺损VSD 2.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瓣重度狭窄Severe Stenosis of RTOT and PV

主动脉内径23mm,肺动脉内径正常,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左房左室增大,左房大小约62.3*46.9mm,右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72.45%。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室间隔基底部可见局部室间隔呈囊袋状突向右室侧,基底宽度为8.0mm,高度为8.9mm。CDFI:于室间隔局部膨出处可见见左向右分流信号,Vmax: 6.8m/s,宽约6.9mm。心底短轴切面于10点-11点处见分流束宽约6.9mm。二尖瓣口左房侧沿二尖瓣后叶根部左房侧后壁见中等量返流信号,返流面积占左房面积之比约33%。主动脉瓣口及三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先天性心脏病CHD:1.室间隔膨出瘤伴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A and VSD 2.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轻度反流Mild AI,TR

异常。各房室内径基本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56.03%。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左心长轴切面室间隔与主动脉之间可见宽约6.3mm的高速穿隔分流信号,心底短轴切面约12点半处见分流束宽约5mm,此穿隔分流信号紧贴肺动脉瓣下,分流速度:Vmax:6.55m/s,PGmax:171.69mmHg。二尖瓣口、主动脉瓣口,肺动脉瓣口及三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先天性心脏病CHD:1.室间隔缺损(干下型)VSD 2.二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及三尖瓣轻度反流Mild MR,TR,PR,AI

主动脉内径21.8mm,肺动脉内径19.8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71.01%。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室间隔肌部可见连续性中断,宽约3.7mm,距二尖瓣前叶根部30.9mm,距心尖部22.1mm。CDFI:于室间隔肌部连续性中断处可见左向右分流信号,Vmax: 4.72m/s,宽约7.4mm。三尖瓣口及二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先天性心脏病CHD:1.室间隔肌部缺损VSD 2.二尖瓣及三尖瓣轻度反流Mild MR,TR

主动脉根部内径24mm,肺动脉内径23.6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右房、右室增大,左房左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62.22%。房间隔总长度为44.6mm,房间隔中部可见宽约22.1mm连续中断,断端回声增强,距二尖瓣前叶根部约8.2mm,距房顶部约16.3mm。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上述连续中断处可见左向右分流信号,V:1.31m/s,PG:6.82mmHg,二尖瓣口、肺动脉瓣口及三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先天性心脏CHD: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ASD 轻度二尖瓣、三尖瓣及肺动脉瓣反流Mild TR,PR,MR

主动脉根部内径30.6mm,升主动脉内径29.4mm,肺动脉增宽,内径33.0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右房、右室增大,左房左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64.78%。房间隔总长度为53.9mm,房间隔中部可见宽约28.9mm连续中断,断端回声增强,距二尖瓣前叶根部约9.3mm,与此相对房顶部残端长约10.5mm。主动脉根部无残端,与主动脉相对房顶部残端长约11.7mm,缺损离上腔静脉较近,残端长约10.5mm,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上述连续中断处可见左向右分流信号,V:1.20m/s,PG:5.78mmHg,二尖瓣口、主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三尖瓣口见中量反流信号,Vmax: 2.93m/s, RVSP:44.45mmHg。

先天性心脏CHD:1.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ASD 2.轻度二尖瓣、主动脉瓣反流Mild MR,AR 3.中度三尖瓣反流伴中度肺动脉高压Moderate TR,PH

主动脉内径27mm,肺动脉内径26.0mm,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增大。二尖瓣瓣膜增厚,厚约11.2mm。三尖瓣瓣膜稍增厚。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72.45%。房间隔近十字交叉处可见连续性中断,宽约23.3mm。室间隔基底部可见局部室间隔呈囊袋状突向右室侧,基底宽度为10.0mm,高度为8.6mm,其上及周围室间隔均未见明显连续中断。心包腔内见少量液性暗区,宽约8.8mm。CDFI:于上述房间隔连续性中断处收缩期可见左向右分流信号,宽约20.8mm,Vmax: 1.87m/s,室间隔水平未见明显分流信号。二尖瓣口收缩期左房侧见大量返流信号,返流面积占左房面积之比约50.45%,舒张期可见流速增快,Vmax: 2.47m/s。三尖瓣口见大量反流信号,Vmax: 4.29m/s,RVSP: 88.53mmHg。肺动脉瓣口收缩期流速增快,Vmax: 2.02m/s,PGmax: 16.3mmHg。先天性心脏病CHD:部分型房室共同通道:

1.原发孔房间隔缺损

2.室间隔膜部膨出瘤(未见明显穿隔分流,建议术中探查)

3.二尖瓣、尖瓣重度反流(瓣裂待排,建议术中探查)

4.重度肺动脉高压

5.少量心包积液

明显异常。左室增大,余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69.03%。心底短轴切面见降主动脉至左肺动脉起源处见长11.9mm,宽约 6.8mm的异常管状结构。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心底短轴切面及胸骨上凹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均可见降主动脉至左肺动脉起源处细窄五彩分流信号,频谱多普勒可探及连续性正向分流信号,Vmax:4.71m/s,Vmin:3.53m/s,三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Vmax: 2.93m/s,RVSP: 42.33mmHg。

先天性心脏病CHD: 动脉导管未闭PDA 轻度三尖瓣反流,中度肺动脉高压Mild TR, Moderate PH

主动脉内径27.1mm,主动脉瓣环直径约27mm,肺动脉内径26.1mm,主动脉瓣呈二瓣化畸形,呈横裂式,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左房增大,左室明显增大,右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形态、回声未见异常,二尖瓣舒张期开放受限,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轻度减弱,双平面法测EF:45.60%,Teich法测EF:43.84%。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主动脉瓣口舒张期可见大量反流信号,此反流信号舒张期冲击二尖瓣前叶,限制二尖瓣前叶开放,收缩期血流速度加快,Vmax: 2.51m/s,PPG:25.18 mmHg。三尖瓣口见中量反流信号,Vmax: 3.35m/s, RVSP:54.76mmHg,肺动脉瓣口、二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先天性心脏病CHD:1.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轻度狭窄Bicuspid A V,Severe AI, Mild AS 2.左心扩大伴左室收缩功能轻度减退3.中度三尖瓣反流伴中度肺动脉高压轻度肺动脉瓣、二尖瓣反流

主动脉内径16mm,肺动脉瓣口内径13.4mm,肺动脉内径23.4mm,肺动脉瓣回声增强,开放受限,主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70%。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肺动脉瓣口收缩期流速增快,Vmax:2.91m/s,PGmax:33.99mmHg。三尖瓣口、肺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先天性心脏病,轻度肺动脉瓣狭窄,轻度三尖瓣、肺动脉瓣反流CHD Mild PS,PR,TR

主动脉内径24.2mm,肺动脉内径20.1mm,肺动脉主干扩张,内径为37.6mm,左肺动脉增宽,内径为23.0mm,右肺动脉内径为11.4mm,肺动脉瓣增厚,回声增强,活动受限,主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右室壁轻度增厚,厚度为9.5mm,右室流出道可见局部肌性突起,约10mm,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75.42%。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右室流出道内可见轻度五彩花色血流信号,V:1.44m/s,肺动脉瓣口收缩期血流速度加快,Vmax: 4.64m/s,PPG: 86.27mmHg。三尖瓣口可见中等量反流信号,Vmax:4.22m/s, RVSP:71.14mmHg.

先天性心脏病CHD:1.重度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及左肺动脉扩张,右室轻度肥厚,三尖瓣中度反流Severe Valvular PS,Dilated MPA and LPA,Mild RVH,Moderate TR 2.轻度右室流出道狭窄Mild Stenosis of RVOT

主动脉内径21mm,肺动脉内径16.7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70.82%。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肺动脉瓣上10.4mm处可见宽约2.8mm的异常血流束由肺动脉外侧壁斜行进入肺动脉内,出现在舒张期,速度2.47m/s,肺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肺动脉内异常血流信号,考虑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可能CA-PA Fistula 轻度肺动脉瓣反流Mild PR

十三.主动脉根部扩张,内径37.4mm,右冠状窦局部扩张明显,大小约13.6*8.0mm,升主动脉内径34.7mm,肺动脉内径17.7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82.66%。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 二尖瓣口可见中度反流信号,反流面积占左房面积24.22%、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口及三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1.右冠状窦瘤Aneurysm of Sinus of Valsalva

2.二尖瓣、肺动脉瓣及三尖瓣轻度返流Mild TR,MR,PR

主动脉根部内径25mm,无冠状窦局部扩张明显,呈囊袋状,大小约11.8*8.1mm,其上可见细小连续中断破入右房。肺动脉扩张,内径26.3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全心轻度扩大。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59.02%。心脏余各结构未见明显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可见少量液性暗区,宽约7.4mm。CDFI: 于上述无冠窦突出处可见宽约10.2mm的大量连续性高速血流信号进入右房,CW探及连续性高速分流信号,Vmax:7.39m/s,PG:218.26mmHg。三尖瓣口见中量反流信号,Vmax:34.9m/s,RVSP: 58.58mmHg,肺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无冠状窦瘤破入右房Rupture of Aneurysm of Non Coronary Sinus of Valsalva to RA 三尖瓣中度反流伴中度肺动脉高压Moderate TR,PH 肺动脉瓣返流Mild PR 少量心包积液Small PE

主动脉内径25.8mm,肺动脉内径21.8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右冠状窦局部扩张明显,呈囊袋状,大小约26.1*16.4mm,其上可见细小连续中断破入右室流出道。左室增大,余房室内径基本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64.83%。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左心长轴切面室间隔与主动脉之间可见宽约4.8mm的高速穿隔分流信号,心底短轴切面约12点半处见分流束,此穿隔分流信号紧贴肺动脉瓣下,分流速度:Vmax:5.55m/s,PGmax:123.15mmHg。于上述右冠窦突出处可见宽约7.3mm的大量连续性高速血流信号进入右室流出道,CW探及连续性高速分流信号,Vmax4.64m/s,PG:86.03mmHg。二尖瓣口、三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左侧胸腔可见大量液性暗区,宽约85mm。

先天性心脏病CHD:1.室间隔缺损(干下型)VSD 2.右冠状窦瘤破入右室流出道Rupture of Aneurysm of Right Coronary Sinus of Valsalva to RVOT 3.二尖瓣及三尖瓣轻度反流4.左侧胸腔大量积液

十四.升主动脉增宽,内径37.7cm,主动脉内径31mm,肺动脉内径21.8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左房增大,余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后壁、下壁室壁运动减弱,左室收缩功能减退,双平面法测EF:34.26%,Teich法测EF:41.47%。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 二尖瓣口可见中等量反流信号,反流面积占左房面积之比约36.92%,三尖瓣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1.左室后壁、下壁室壁运动减弱,左室收缩功能减退Posterior and Inferior LV Hypokenesis

2.升主动脉增宽

3.二尖瓣中度反流、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轻度反流Mild MR,PR,TR 十五.主动脉根部内径34mm,肺动脉内径25.8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全心增大。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增厚,与左室后壁呈逆向运动,运动幅度低平,室壁运动呈弥漫性减弱,左室收缩功能减退,双平面法测EF:38%,Teich法测EF:22.38%。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液性暗区。CDFI: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显示E/A比值约1.31,E峰DT:56.89ms,二尖瓣环DTI显示E/A比值<1.0,二尖瓣口见中等量反流,反流面积占左房34%,三尖瓣口见中等量反流信号,Vmax:3.6m/s,RVSP:61.7mmHg、肺动脉瓣口及主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1.全心扩大, 左室收缩功能减退伴左室舒张功能异常(伪正常化)LV Systolic and Diastolic Dysfunction

2.二尖瓣中度反流

3.三尖瓣中度反流伴中度肺动脉高压

4.肺动脉瓣及主动脉瓣轻度反流

主动脉内径30mm,肺动脉内径20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左房增大,左室轻度增大,右房、右室内径正常,左房腔内见一个偏强回声光团,大小34*50mm,似见一条细小的蒂附着于房间隔卵圆孔的下方,具有一定活动度,未见突入二尖瓣口及左室。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62%。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 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未见明显异常;二尖瓣口、肺动脉瓣口及三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实时心肌灌注造影(Real-Time 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phy, RTMCE)显示左房占位内血流信号明显低于心肌组织,提示为低血供灌注性占位。

1.左房粘液瘤LA Myxoma

2.二尖瓣、肺动脉瓣及三尖瓣轻度反流Mild MR,PR,TR

主动脉内径23.8mm,肺动脉内径25.5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62.87%。前上纵隔可见一大小约5.04*9.95cm中等回声的团块,境界清;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三尖瓣口、二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1.前上纵隔中等回声团块Anterior-Superior Mediastenial Mass

2.轻度三尖瓣、二尖瓣反流Mild TR,MR

主动脉根部内径31mm,肺动脉内径19.6mm,左房增大明显,大小为66.8*66.5mm,内未见云雾影,未见明显血栓形成。右房稍增大,左室及右室内径正常。二尖瓣叶增厚、瓣尖回声增强增粗、前后叶呈同向运动,开放不良,最大开放幅度7mm,画迹法瓣口面积1.49cm2,M超可见呈大小不等城墙样改变,二尖瓣形态学评分为6分。其余瓣膜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68.53%。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分析:Vmax:1.42m/s, PHT:148.03ms, MV A:1.49cm2,PPG:8.08mmHg。三尖瓣口及肺动脉瓣口见少量反流信号。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后,轻-中度二尖瓣狭窄,轻度三尖瓣及肺动脉瓣反流房颤RHD MS-Post-PBMV:Mild-Moderate MS Mild TR Af

术中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右房右室增大,左房左室内径正常。房间隔可见35mm左右的连续中断,经导管置入40mm封堵伞片后,伞片结构两端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伞片两侧未见任何残余血流存在,二尖瓣、三尖瓣血流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伞片封堵术后,心房水平未见残余分流。No residual shunt post device closure of CHD-ASD

主动脉内径21mm,肺动脉内径17.7mm,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57.86%。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于心底短轴切面约10点30分处可见一高速左向右穿隔分流信号,宽约4.6mm,CW测量Vmax:6.31m/s,该缺损于心底短轴切面可见距右冠瓣距离7.4mm,距三尖瓣隔瓣距离约7.3mm,该缺损在左室长轴切面可见紧邻右冠瓣。三尖瓣口及肺动脉瓣见少量返流信号。

先天性心脏病CHD:1.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 2.三尖瓣、肺动脉瓣轻度反流

肝脏位于右侧,脾脏位于左侧,心脏位于左侧。心房位置正常,静脉-心房连接关系正常,右房位于右侧,左房位于左侧。房室瓣反位,解剖左室通过二尖瓣(功能三尖瓣)与右房相连,解剖右室(功能左室)通过三尖瓣(功能二尖瓣)与左房相连。可见两条大血管平行起源于解剖右室,其中较大一条位于另一大血管之右前方,走行为弓状,其上可见三个分支,此大血管为主动脉,主动脉内径18.1mm,另一大血管位于上述大血管之左后方,走行一小段后分为两个分支,次血管为肺动脉,内径12.1mm,肺动脉瓣回声增强,主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肺动脉大部分起源于起源于解剖右室,。右房增大,左房、左室、右室内径基本正常。三尖瓣、二尖瓣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功能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功能左室EF:65.15%。室间隔可见巨大连续性中断,约18.4mm, 房间隔未见明显中断。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于上述室间隔连续性中断处收缩期可见双向分流低速信号,收缩期可见解剖右心室同时向两大血管射血,转动探头可见肺动脉通过室间隔较大连续中断同时部分接受解剖左室的射血。肺动脉瓣口收缩期流速增快,Vmax:4.89m/s,PGmax:95.69mmHg,三尖瓣口见少量反流。

先天性心脏病CHD:房室连接异常,解剖右室(功能左室)双出口DORV,巨大室间隔缺损VSD,肺动脉瓣重度狭窄Severe PS,三尖瓣轻度反流Mild TR

肝脏位于右侧,脾脏位于左侧,心脏位于左侧。右室壁明显增厚,厚约13.8mm,可见两条大血管起源于右室,其中较大一条位于另一大血管之右后方,走行为弓状,其上可见三个分支,此大血管为主动脉,主动脉内径39mm,另一大血管位于上述大血管之左前方,走行一小段后分为两个分支,此血管为肺动脉,内径38.3mm ,肺动脉瓣及主动脉瓣形态、回声及活动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与肺动脉排列关系基本正常,主动脉可见大部分起源于右室,部分骑跨室间隔巨大连续中断,骑跨率约81%,室间隔可见一巨大连续中断宽28.1mm,此连续中断恰好位于主动脉瓣下,房间隔未见明显中断。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全心轻度扩大。三尖瓣及二尖瓣形态、回声及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明显异常,EF:52.63%。CDFI:于上述室间隔连续中断处收缩期可见双向低速分流信号,收缩期可见右心室同时向两大血管射血,主动脉接受通过巨大室间隔缺损由左室射入的血流信号,肺动脉瓣口收缩期血流频谱呈倒立的非对称性三角形,A T:229ms,DT:41ms,减速时间为170ms,三尖瓣口可见中等量反流号:Vmax: 5.79m/s,RVSP:144.13mmHg。肺动脉瓣口、二尖瓣口、主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先天性心脏病CHD:右室双出口DORV(主动脉,肺动脉关系接近正常),巨大室间隔缺损VSD(位于主动脉瓣下),中度三尖瓣反流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右室肥厚,轻度肺动脉瓣、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反流

肝脏位于右侧,脾脏位于左侧,心脏位于左侧。室间隔完全缺如,左右心室呈单一心腔,可见两条大血管同时起源于单心室,其中较大一条位于另一大血管之右前方,走行为弓状,其上可见三个分支,此大血管为主动脉,主动脉内径19.0mm,另一大血管位于上述大血管之左后方,走行一小段后分为两个分支,此血管为肺动脉,内径10.1mm,二尖瓣及三尖瓣同时开口于单心室,肺动脉瓣回声明显增强,增厚,收缩期开放受限。主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双房内径正常。单心室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87.53%。房间隔未见明显连续中断。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收缩期可见单心室同时向两大血管射血。肺动脉瓣口收缩期流速增快,Vmax:4.78m/s,PGmax:91.41mmHg。三尖瓣及主动脉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先天性心脏病CHD :单心室Single V entricle,重度肺动脉瓣狭窄,Severe Valvular Pulmonary Stenosis 三尖瓣及主动脉瓣轻度反流Mild TR,AI

主动脉根部内径25mm,肺动脉主干内径16.2mm,主动脉瓣增厚回声增强、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心尖部可见大小约27.8*36.4mm大小的室壁瘤。左室壁活动减退,双平面法测EF:46.66%,Teich法测EF:51.26%。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可见少量积液,宽约7.1mm。CDFI:三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1.左室心尖部室壁瘤形成伴左室收缩功能轻度减退Apical Anuerysm with LV Systolic Dysfunction

2.主动脉瓣退形性变Degeneration of A V 2.轻度三尖瓣反流MilD TR

主动脉根部内径26mm,主动脉瓣环内径约19.9mm,升主动脉增宽,约39.4mm,肺动脉主干内径18.4mm,主动脉瓣呈二叶式,回声稍增粗增强,收缩期开放呈鱼口状,M型示主动脉瓣关闭线偏心。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83.82%。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主动脉瓣收缩期血流速度加快,Vmax: 2.95m/s,PPG:34.86mmHg。三尖瓣口,肺动脉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先天性心脏病CHD:主动脉瓣二叶畸形伴主动脉瓣轻度狭窄Bicuspid A V with Mild AS 升主动脉增宽Dilated AAO 轻度三尖瓣,肺动脉瓣反流Mild TR,PR

主动脉根部内径26.0mm,肺动脉增宽,瓣上内径约38.7mm,瓣下内径约56.2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全心增大,其中右房巨大,内径约67.3?98.1mm,左房内径48.2?93.3 mm。二尖瓣叶明显增厚、回声增粗、前后叶呈同向运动,开放不良,关闭欠佳,最大开放幅度7.4mm,画迹法瓣口面积0.66cm2,M超可见呈大小不等城墙样改变。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63%。房间隔中部可见宽约53.8mm连续中断,断端回声增强,距二尖瓣前叶根部约22.5mm,距房顶部约23.5mm。心包腔内见宽约14.5mm的液性暗区。M 型超声显示二尖瓣前叶曲线E-E间距绝对不等。CDFI:上述连续中断处可见左向右分流信号,V:0.55m/s,PG:1.19mmHg。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分析:Vmax:1.08m/s, PHT:296.72ms, MV A:0.74cm2,PPG:4.63mmHg,二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三尖瓣口可见大量反流信号,Vmax: 3.72m/s,RVSP: 50mmHg。肺动脉瓣口及主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先天性心脏病:鲁登巴赫综合征: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ASD 重度二尖瓣狭窄伴轻度反流重度三尖瓣反流伴中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增宽轻度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反流心包少量积液房颤

主动脉内径25.3mm,肺动脉内径24.7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右心增大,左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三尖瓣前叶明显延长呈挥鞭样运动,隔瓣明显下移,距房室间隔约36.8mm,关闭明显欠佳。房化右室大小约47.8*41.6mm,固有右室大小约36*33.7mm。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76.5%。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三尖瓣口可见大量反流信号,V:3.0m/s,RVSP: 51.04mmHg。

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先天性发育畸形,Ebstein 畸形重度三尖瓣反流伴中度Server TR,Moderate PH

升主动脉内径22.5mm,主动脉弓内径17.4mm,降主动脉在距左锁骨下动脉起始约9.3mm 处明显缩窄,最缩窄处内径8.2mm,其内见一隔膜样声,缩窄后降主动脉扩张,内径19.9mm,肺动脉内径17.3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左房增大,余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对称性增厚,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67.2%。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上述主动脉缩窄处可见五彩高速血流信号,收缩期血流速度明显加快,V: 4.73 m/s,PG:89.61mmHg,腹主动脉内血流频谱异常,呈连续性改变。三尖瓣口、肺动脉瓣口、二尖瓣口、主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1.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缩窄CHD:Aortic Coarctation

2.左室肥厚LVH

3.轻度三尖瓣、

肺动脉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反流Mild TR,PR,MR,AI

肝脏位于右侧,脾脏位于左侧,心脏位于左侧。右室明显发育不良,内径缩小,右室内径为9.5mm,房间隔完全缺如,左右心房呈单一心腔,肺动脉可见,内径约9.6mm,并可见分叉。主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三尖瓣位置处收缩期及舒张期未见瓣膜关闭及开放,仅见一强回声条索状结构将心房与右室完全分开。二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54.62%。室间隔近十字交叉处可见较大的连续性中断,约15.3mm。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于上述室间隔连续性中断处收缩期可见左向右分流低速信号。二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先天性心脏病CHD:三尖瓣闭锁TV Atresia 单心房Single Atrium 室间隔缺损VSD 右室发育不良Hypogeneration of RV 二尖瓣轻度反流Mild MR

主动脉内径28.3mm,肺动脉内径28.1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右心增大,左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三尖瓣前叶明显延长呈挥鞭样运动,隔瓣下移,距二尖瓣前叶根部约30.9mm,关闭明显欠佳。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84.53%。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三尖瓣口可见大量反流信号。心房水平未见任何残余分流信号,肺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先天性心脏病Ebstein 畸形术后,心房水平未见残余分流重度三尖瓣反流肺动脉瓣轻度反流No residual shunt post operation of CHD-Ebstein’Anomaly Server TR Mild PR

主动脉内径24.8mm,肺动脉内径19.2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左房增大,余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前叶可见一大小约13.1×22.5mm的偏强回声团,明显活动度减弱、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80.96%。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二尖瓣口左房侧可见大量反流,其中一束血流可见起源于二尖瓣前叶根部,反流面积占左房69.9%,三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感染性心内膜炎:IE 二尖瓣前叶赘生物Vegetation of AML 重度二尖瓣反流(提示二尖瓣前叶穿孔)Severe MR 轻度三尖瓣反流Mild TR

肝脏位于右侧,脾脏位于左侧,心脏位于左侧。全心增大,右室肥厚,厚度13mm。室间隔、房间隔近十字交叉处分别可见约34.8mm和18.5mm的连续中断,左房中部可见膜状结构,将左房分为两部分,膜状结构中部可见连续中断9.1mm。肺动脉扩张,内径约29.1mm,起源于右室,主动脉内径26.6mm,起源于左室。主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三尖瓣、二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61.96%。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左房内异常膜状结构中部可见五彩血流信号,宽约9.6mm,频谱呈连续性,V:1.91m/s,室间隔连续中断处可见双向反分流信号,左向右分流速度1.59m/s,右向左分流速度约1.16m/s。,房间隔连续性中断处可见宽约1.17mm的左向右分流低速信号,肺动脉分叉处和降主动脉可见宽约9.5mm的异常血流,频谱分析Vmax:1.38m/s,Pmax:7.64mmHg二尖瓣口可见中量反流信号,反流面积占左房29.09%,肺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先天性心脏病CHD:共同房室通道(原发孔房间隔缺损,巨大室间隔缺损)左房三房心二尖瓣中度反流三尖瓣中度反流伴重度肺动脉高压轻度肺动脉瓣反流动脉导管未闭可能

主动脉根部内径10.2mm,肺动脉内径8.3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83.76%。,心脏各结构未见明显连续中断,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房间隔卵圆孔处可见可见宽约2.7mm左向右分流信号。三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1.新生儿卵圆孔未闭PFO 建议复查

2.轻度三尖瓣反流Mild TR

主动脉根部内径10.2mm,肺动脉内径8.3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83.76%。,心脏各结构未见明显连续中断,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 心底短轴切面见降主动脉至左肺动脉起源处细窄五彩分流信号,频谱多普勒可探及连续性正向分流信号,Vmax:4.71m/s,PG:21.99mmHg。三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1.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PDA 建议复查

2.轻度三尖瓣反流Mild TR

主动脉根部内径10.2mm,肺动脉内径8.3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83.76%。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 房间隔卵圆孔处可见可见宽约2.7mm左向右分流信号,V:0.74m/s,PG:2.19mmHg,心底短轴切面见降主动脉至左肺动脉起源处细窄五彩分流信号,频谱多普勒可探及连续性正向分流信号,Vmax:4.71m/s,Vmin:1.72m/s。

新生儿卵圆孔未闭PFO 动脉导管未闭PDA 建议复查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经胸监测:经导管置入18mm的伞片,伞片安放顺利,位置固定良好。CDFI:房间隔水平未见残余分流信号。

房间隔缺损伞片封堵术中监测,心房水平未见残余分流。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经胸监测:经导管置入8mm的伞片,伞片安放顺利,位置固定良好。CDFI:室间隔水平未见残余分流信号。

室间隔缺损伞片封堵术中监测,心室水平未见残余分流。

TEE:左房,左心耳内可见明显云雾影,左心耳尖部可见一大小约1.02×1.07cm的等回声血栓形成,左心耳内血流频谱显示典型的房颤细颤波。余参见TTE

左心耳内血栓形成左房,左心耳内云雾影Thrombus detected in LAA, SEC in LA,LAA by TEE

TEE:左房,左心耳内可见较明显云雾影,未见明显血栓形成,左心耳内血流频谱显示典型的房颤细颤波。余参见TTE。左房,左心耳内云雾影,未见明显血栓形成SEC in LA,LAA, No Thrombus detected in LAA,LA by TEE

TEE:左房,左心耳内可见较明显云雾影,未见明显血栓形成,左心耳内血流频谱显示心耳内血流信号缓慢。1

左房,左心耳内可未见明显云雾影,未见明显血栓形成,左心耳内血流频谱显示未见异常。余参见TTE。

左房,左心耳内未见明显云雾影,未见明显血栓形成No SEC or Thrombus detected in LAA,LA by TEE

产科超声报告模板

产科超声报告模板 产科超声模板 产科: 1.早孕,单胎: 子宫前倾/后倾/水平位,大小约xxcm,未见明显畸形。宫腔内见xxcm胎囊,位置正常,形态规整,其内可见胚胎,头臀长约cm,可见胎心搏动,频率次/分。 左卵巢大小约xxcm,右卵巢大小约xxcm。 双附件区未见占位性病变。 2.中孕,单胎: 胎儿胎头轮廓完整,双顶径cm。脊柱显示连续。胎心搏动良好,频率次/分。腹壁回声未见异常。股骨长度约cm。 胎盘位于子宫前壁(后壁、左侧壁、右侧壁、宫底),厚约cm,回声均匀。 羊水深度cm。 中期妊娠,单胎。 3.晚孕,单胎 胎儿胎头轮廓完整,双顶径cm,脑室未见扩张。未见脐带绕颈。脊柱显示连续。胎心搏动良好,频率次/分,四腔心显示清楚,形态正常。腹壁回声未见异常,肾脏未见异常。股骨长度约cm。 胎盘位于子宫前壁(后壁、左侧壁、右侧壁、宫底),厚约cm,成熟度:0级、I级、II级、III级,未见前置及早剥影像。 羊水深度cm,羊水指数: 中晚期妊娠,单胎,头(臀、横)位

4.脐带绕颈: 胎儿胎头轮廓完整,双顶径cm,脑室未见扩张。胎儿颈部可见"U"形/"W"形压迹。脊柱显示连续。胎心搏动良好,频率次/分,四腔心显示清楚,形态正常。腹壁回声未见异常,肾脏未见异常。股骨长度约cm。 胎盘位于子宫前壁(后壁、左侧壁、右侧壁、宫底),厚约cm,成熟度:0级、I级、 II级、III级,未见前置及早剥影像。 羊水深度cm,羊水指数:。 1.中晚期妊娠,单胎,头(臀、横)位 2.胎儿脐带绕颈 5.双肾积水: 胎儿胎头轮廓完整,双顶径cm,脑室未见扩张。未见脐带绕颈。脊柱显示连续。胎心搏动良好,频率次/分,四腔心显示清楚,形态正常。腹壁回声未见异常,左肾大小约xcm,集合系统分离约cm,右肾大小约xcm,集合系统分离约cm。股骨长度约cm。 胎盘位于子宫前壁(后壁、左侧壁、右侧壁、宫底),厚约cm,成熟度:0级、I级、 II级、III级,未见前置及早剥影像。 羊水深度cm,羊水指数:。 1.中晚期妊娠,单胎,头(臀、横)位 2.胎儿双肾积水 6.多囊肾: 胎儿胎头轮廓完整,双顶径cm,脑室未见扩张。未见脐带绕颈。脊柱显示连续。胎心搏动良好,频率次/分,四腔心显示清楚,形态正常。腹壁回声未见异常,胎儿肾脏增大,左侧大小约xcm,右侧大小约xcm,肾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肾内可见多个囊状结构,呈蜂窝状。股骨长度约cm。

超声检测报告模板

基桩超声波透射法 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委托单位: 检测日期: 报告编号: (检测单位名称) 年月日

###工程 基桩超声波射法检测报告 检测人员: 检测负责: 报告编写: 校核: 审核: 审定: (检测单位盖章) 年月日 地址: 邮编: 联系人: 电话: 声明:1、本检测报告涂改、换页无效。 2、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可在报告发出后20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请复议。

工程概况

受委托,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对工程(概况见表1)的基桩进行超声波透射法检测,目的是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并考虑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经与有关单位研究协商),确定本次试验共检测根工程桩。现将检测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 一、检测仪器设备、基本原理和标准 1、仪器设备 检测设备采用北京铭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多通道超声波基桩检测仪MC-6360”。 2、基本原理 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由超声脉冲发射源向砼内发射高频弹性脉冲波,并用高精度的接收系统记录该脉冲波在砼内传播过程中表现的波动特性;当砼内存在不连续或破损界面时,缺陷面形成波阻抗界面,波到达该界面时,产生波的透射和反射,使接收到的透射波能量明显降低;当砼内存在松散、蜂窝、孔洞等严重缺陷时,将产生波的散射和绕射;根据波的初至到达时间和波的能量衰减特性、频率变化及波形畸变程度等特征,可以获得测区范围内砼的密实度参数。测试记录不同侧面、不同高度上的超声波动特征,经过处理分析就能判别测区内砼存在缺陷的性质、大小及空间位置(和参考强度)。 在基桩施工前,根据桩直径在大小预埋一定数量的声测管,作为换能器的通道。测试时每两根声测管为一组,通过水的耦合,超声脉冲信号从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中发射出去,在另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接收信号,超声仪测定有关参数,采集记录储存。换能器由桩底同时往上逐点检测,遍及各个截面。 3、检测标准 检测参照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中有关规定进行。

胃肠超声检查报告模版

胃肠超声检查报告模版 胃: 胃:饮药后,胃壁层次清,粘膜层稍毛糙,皱襞稍水肿,胃腔未见明显肿块及溃疡灶,球部充盈好,内无殊。//浅表性胃炎. 胃饮药后:胃壁层次清,粘膜层增厚毛糙,十二指肠球部形态欠规则,充盈欠佳,前壁局限性低回声增厚,其粘膜破溃,可见一个大小mm粘膜凹陷,表面见强光斑附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饮药后,胃壁层次清,粘膜层稍毛糙,皱襞增多,胃腔未见明显肿块及溃疡灶,十二指肠球部至水平部近端轻度扩张,内径达30-35mm,肠壁连续性完整,其跨越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处管腔变窄,造影剂通过缓慢,未见明显肿块,其周围和腹腔、后腹膜区未见明显肿块。//十二指肠近端轻度扩张:提示十二指肠淤滞症浅表性胃炎 胃饮药后,胃壁增厚,粘膜层变薄毛糙,层次清晰,胃腔未见明显肿块及溃疡灶,球部充盈好。//萎缩性胃炎 饮水后:胃窦胃壁弥漫性厚约20mm,范围达60mm,层次紊乱不清,小弯侧探及粘膜凹陷,大小30*20mm,呈火山口状,深达浆膜层,该处胃蠕动减弱,胃窦周围探及数个7*10mm低回声均质性团块。球部充盈好。//胃窦部巨大穿透性溃疡(Ca 变?建议胃镜活检)胃窦周围淋巴结肿大 胃饮药后,胃壁层次清,胃窦部粘膜层稍毛糙,胃腔未见明显肿块及溃疡灶,球部充盈好。//胃窦胃炎 贲门大小正常,胃窦小弯胃壁增厚,厚度13mm,长径28mm,层次消失,呈实质低回声,内部血流2级,动脉血流VP18CM/s,RI0.70。内膜不光滑,凹凸不平,胃窦前后壁增厚约9mm,层次模糊。胃体未见明显异常。十二指肠球部未见异常。//胃窦小弯溃疡、不能排除胃CA(建议胃镜检查) 胃饮药后:胃角处胃壁局限性增厚,粘膜凹陷大小5*6mm,表面见光斑附着,胃蠕动存在,球部充盈好。//胃角溃疡(建议胃镜检查) 胃:饮显像剂后,贲门管显像剂通过顺畅,胃内充盈佳,胃窦部胃壁局限性增厚约00mm,范围约00×00mm,其回声略减低,粘膜面完整性破坏,见凹陷性缺损,约00×00mm,其粘膜下层连续性完整,胃蠕动存在。幽门管形态规整,开放自然,十二指肠球部大小00×00mm,形态正常,未见溃疡。//胃溃疡. 胃饮药后:饮显像剂后,贲幽门管显像剂通过顺畅,胃壁层次清,胃腔未见明显肿块及溃疡灶,球部充盈好。//胃未见明显异常 胃下降至脐下50mm.//胃下垂 胃饮药后:贲门、胃小弯垂直部胃壁弥漫性增厚,最厚20mm,范围60mm,其层次紊乱不清,回声明显减低,粘膜面粗糙不平,见大小30*25mm粘膜凹陷,呈火山口状,表面有多量强回声光斑附着,浆膜层破溃,和周围粘连浸润,胃壁僵硬;胃周围见多个大小10-15mm低回声肿块。胃窦十二指肠球部未见异常。//胃贲门及胃小弯溃疡浸润型Ca伴周围组织浸润胃周围淋巴结区域性转移性肿大 胃饮药后:胃壁层次清,胃腔未见明显肿块及溃疡灶,球部充盈好。// 胃未见明显异常 胃饮药后见:胃角胃小弯胃壁局限性增厚,厚约7mm,范围达30mm,形态僵硬,其粘膜破溃,表面高低不平,呈菜花状,层次尚清晰,浆膜层完整,该处胃蠕动减弱,胃周围、后腹膜区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回声。 //胃角胃小弯局限性增厚

B超报告单模板.doc

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超声检查报告单 机台号:检查号:报告医生: 姓名:朱江兰性别:女年龄:29岁仪器型号: 门诊号:床号:住院号:送检科室:门诊检查部位:产科 超声所见:膀胱充盈良好,子宫增大,前位,宫壁回声均匀,宫腔内可见一妊娠囊,大小3 4.5*14.1MM,壁厚,张力好,内见点胚芽,见搏动性组织,余宫肌光点分布均匀。 双侧卵巢可显示,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超声提示:宫内妊娠,胚胎存活。根据生物学测量,估计孕龄约为7周。 报告日期:2016-3-6 送检医生:本报告仅供参考,签字有效!

XX大学生实习报 告总结3000字 社会实践只是一种磨练的过程。对于结果,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 襟: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一定非要用成功来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要求。 人生需要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是凭空出来的,是需要成本的,失败 就是一种成本,有了成本的投入,就预示着的人生的收获即将开始。 小草用绿色证明自己,鸟儿用歌声证明自己,我们要用行动证明 自己。打一份工,为以后的成功奠基吧! 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板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的走向社会,并且 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记得老师曾说过学校 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 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 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你得去面对你从没面对 过的一切。记得在我校举行的招聘会上所反映出来的其中一个问题 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的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次实 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在学校,理论学习的很多,而且是多方面 的,几乎是面面俱到的,而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你会埋怨,实

心脏超声检查报告单模板

心脏超声检查报告单模板 篇一:心脏超声报告简易模板 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70%。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三尖瓣口、肺动脉瓣口、二尖瓣口、主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轻度三尖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反流 Mild TR,PR,MR,AI 主动脉根部内径,升主动脉内径,肺动脉内径,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70%。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三尖瓣口、肺动脉瓣口、二尖瓣口、主动脉瓣口未见明显反流信号。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 Normal Echocardiography CDFI:三尖瓣口、肺动脉瓣口、二尖瓣口、主动脉瓣口可见微量反流信号。微量三尖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反流 Trace TR,PR,MR,AI 房间隔基底部可见局部房间隔呈囊袋状突向右房侧,基底宽度为,高度为。房间隔膨出瘤 ASA

主动脉瓣退形性变伴主动脉后壁斑块形成Degeneration of AV, Plaque on Posterior Aortic Wall 左室收缩功能减退 LV Systolic Dysfunction 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A M型超声显示二尖瓣前叶曲线E-E间距延长/缩短/不等,HR:54bpm。心动过速Tachycardia心律失常Arrhythmia 心动过缓Bradycardia 房颤 Af 升主动脉增宽 Dilated AAO 二尖瓣口见中等量反流,反流面积占左房% 三尖瓣口见少中大量反流信号,Vmax: /s, RVSP: 收缩期血流速度加快,Vmax: /s,PPG:21mmHg。 双平面法测EF:%,Teich法测EF:%。 轻度三尖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反流 Mild TR,PR,MR,AI 升主动脉内径,主动脉弓内径,降主动脉起始部内径,腹主动脉内径,上述主动脉壁回声连续性良好,内膜光滑完整,其内未见异常回声 升主动脉内径,主动脉弓内径,降主动脉起始部内径,无名动脉起始部内径,左颈总动脉起始部内径,左锁骨下动

心脏超声报告简易模板

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70%。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三尖瓣口、肺动脉瓣口、二尖瓣口、主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轻度三尖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反流Mild TR,PR,MR,AI 主动脉根部内径34.5mm,升主动脉内径29.4mm,肺动脉内径20.9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70%。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三尖瓣口、肺动脉瓣口、二尖瓣口、主动脉瓣口未见明显反流信号。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Normal Echocardiography CDFI:三尖瓣口、肺动脉瓣口、二尖瓣口、主动脉瓣口可见微量反流信号。微量三尖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反流Trace TR,PR,MR,AI 房间隔基底部可见局部房间隔呈囊袋状突向右房侧,基底宽度为26.2mm,高度为11.7mm。房间隔膨出瘤ASA 主动脉瓣退形性变伴主动脉后壁斑块形成Degeneration of A V, Plaque on Posterior Aortic Wall 左室收缩功能减退LV Systolic Dysfunction 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A<1.0 左室舒张功能减退Impaired LV Diastolic Function M型超声显示二尖瓣前叶曲线E-E间距延长/缩短/不等,HR:54bpm。心动过速Tachycardia 心律失常Arrhythmia 心动过缓Bradycardia 房颤Af 升主动脉增宽Dilated AAO 二尖瓣口见中等量反流,反流面积占左房39.6% 三尖瓣口见少中大量反流信号,Vmax: 2.99m/s, RVSP:43.23mmHg 收缩期血流速度加快,Vmax: 2.29m/s,PPG:21mmHg。 双平面法测EF:34.26%,Teich法测EF:41.47%。 轻度三尖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反流Mild TR,PR,MR,AI 升主动脉内径22.4mm,主动脉弓内径30.9mm,降主动脉起始部内径24.1mm,腹主动脉内径16.1mm,上述主动脉壁回声连续性良好,内膜光滑完整,其内未见异常回声 升主动脉内径24.3mm,主动脉弓内径27.4mm,降主动脉起始部内径21.9mm,无名动脉起始部内径15.2mm,左颈总动脉起始部内径9.5mm,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内径8.5mm,右颈总动脉起始部内径7.1mm,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内径7.5mm,上述动脉壁回声连续性良好,内膜光滑完整,其内未见异常回声结构。CDFI:上述血管血流速度未见异常。 主动脉弓及三分叉处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明显异常Normal Ultrasonography and CDFI of Aortic Arch and Ino.A, LCCA and LSCL 二. 主动脉根部内径36mm,升主动脉增宽,约39mm,肺动脉主干内径26.6mm,主动脉瓣增厚回声增强、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65%。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三尖瓣口,二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 1.主动脉瓣退形性变,升主动脉增宽Degeneration of A V with Dilated AAO 2.左室肥厚LVH 3.轻度三尖瓣,二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反流Mild MR,TR,PR,AR

超声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及审核流程

超声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及审核流程 一、规范 报告单上分为患者基本信息、静态图像、检查所见、检查提 示。 1、基本信息填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查编号等。 2、检查时应按超声科各脏器图像控制标准采集图像,报告上的静态图像一般为单幅或双幅图像,主要为无阳性发现的临床鉴别诊断图像,或有阳性发现诊断图片。 3、检查所见栏是检查时的客观所见,应细致、客观、文字简练,描述全面,不需加入任何主观判断。一般描述为外形、轮廓、支持结构、管道及脏器实质回声,以及必要的测量数据。病变描述首先叙述为弥漫性或局灶性,以及各种脏器中各声像图的不同表现。局灶性病变应做定位、测量及其他重点描述。 检查提示栏为超声检查后提示的诊断意见,包括有无病变以及病变的性质。 (1)病变的部位或脏器。 (2)病变在超声声像图上所表现的物理性质(液性、实质性、混合性、气体、纤维化、钙化等)。 (3)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可提示病名诊断(或可能诊断)。 (4)如不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不提示病名诊

断。 (5)考虑可能为多种疾病者,按可能性大小依次提示。 (6)必要的建议。 4、超声检查报告应注意字迹工整、清晰,易于认识,不应潦草、涂改,避免错别字。条件允许者,最好用计算机打印方式生成。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假报告。 5、用中文及阿拉伯数字书写报告,以厘米为单位,用英文 cm 表示,由具有执业医师证的医师签名发放报告。急诊报告需报告时间到分钟。 二、流程 1、普通病例报告由检查医生或录入员书写,检查医生审核报告后发出。 2、凡疑难病例会诊后,由检查医生书写报告,必须有检查医师和会诊医师两人以上的签名方可发放报告。

怀孕报告单模板

怀孕报告单模板 篇一:孕期B超检查报告单 沛县魏庙镇中心卫生院 脑电图检查报告单 检查日期年月日脑电图编号:姓名性别年龄科室: 报告医师 年月日 沛县魏庙镇中心卫生院 脑电图检查报告单 检查日期年月日脑电图编号:姓名性别年龄科室: 报告医师 年月日 沛县魏庙镇中心卫生院孕期B型超声检查报告单超声号_______ 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检查所见胎位_______cm双顶径_____cm胸径_______cm腹径______股骨____cm 胎心率_____次/分羊水______胚囊大小_____胚芽______胎心搏动_______ 胎盘附着部位:宫底、前壁、后壁、左侧壁、右侧壁 胎盘位置:中央型、部分型、边缘型、低置型

子宫大小:长度_______宽度_______厚度_______肿瘤附件:左大小 右大小 1、描述 2、告知:超声是一种影像检查方法,有一定局限性,且被检查者各种因素影响,胎儿一些器官或部位无法显示或显示不清,如胎儿肢体末端、颜面、耳部结构不能完全显示。另胎儿生长发育是一种动态过程,胎儿解剖结构的异常没有发育到一定程度,有可能不为超声所显示,尤其是胎儿心脏。胎儿性别和生殖器有关的问题因国情需要不在胎儿超声检查范围内,特此说明。 3、影像诊断: 请结合临床 本报告仅供参考,请妥善保管,遗失不补 检查医生年月日(本报告仅供临床医师参考) 沛县魏庙镇中心卫生院 脑电图检查报告单检查日期:年月日脑电图号:姓名:性别:年龄:科别:检查医师年月日 沛县魏庙镇中心卫生院 脑电图检查报告单检查日期:年月

日脑电图号:姓名:性别年龄科别 检查医师年月日 沛县魏庙镇中心卫生院 姓名_______性别_______ 年龄_______ 门诊号_______科别______病区_______ 床号_______ 住院号_______临床症状及检查超声号_______ 彩色超声检查申请单 检查部位 1、腹部(肝、胆、脾、胰) 3、胃肠道 5、膀胱残余尿量测定 7、胸腹水检查及穿刺定位 9、阴道 临床诊断: 2、泌尿系(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 4、妇科(子宫附件) 6、甲状腺 8、心脏 10、其他医师:年月日 沛县魏庙镇中心卫生院出院记录 篇二:B超报告单模板 汕尾市第一人民医院 B型超声波检查报告单

正常及常见疾病超声报告模版

肝左叶厚000mm,上下径000mm,右肝斜径000mm。肝形态正常,表面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未见占位,血管走向自然,显示清晰,肝内胆管未见扩张。 门静脉主干内径000mm,内未见异常回声。 胆囊大小000x000mm,囊壁光滑,胆汁透声好,内未见结石和肿块,胆总管内径000mm。 脾厚000mm,脾长径00mm,脾静脉内径无扩张,表面光滑,脾内回声均匀,未见异常回声。 胰头厚000mm,胰体厚000mm,胰尾厚000mm,胰腺大小正常,内部光点分布均匀,胰管未见扩张。 ◎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未见异常 左肾切面内径000x000mm,右肾切面内径000x000mm。双肾外周滑,活动好,皮髓质分界清,其内未见光团及积液。 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 膀胱液性暗区内未见异常回声。 前列腺大小为00x00mm,光点分布均匀,边界规整,未见包块回声。◎子宫附件未见异常 子宫前位,切面形态正常,三径000x000x000mm,宫腔线居中,子宫内膜清,肌壁回声均匀,子宫边界规整。双附件未见明显肿块回声。 盆腔未见明显液性暗区。

左甲状腺00x00x00mm,右叶甲状腺00x00x00mm,双侧甲状腺内光点分布均匀,包膜光滑。 ◎乳腺未见异常 双侧乳腺形态轮廓正常,层次结构清晰,腺体组织回声正常,未见增厚,乳腺导管未见扩张,未见明显占位。 肝胆异常 ◎脂肪肝 肝左叶厚000mm,上下径000mm,右肝斜径000mm,表面光滑,肝实质回声细密,远场衰减,未见占位,肝静脉变细,肝内胆管未见扩张,门静脉主干未见异常。 胆囊大小000x000mm,囊壁光滑,胆汁透声好,内未见结石和肿块,胆总管内径000mm。 脾厚000mm,脾长径00mm,脾静脉内径00mm,表面光滑,脾内回声均匀,未见异常回声。 ◎脂肪肝 肝左叶厚径00mm,长径约00mm,右叶斜径约00mm,形态正常,表面尚平,肝区回声增强、较密集、较粗,分布欠均匀,远场回声轻度衰减,未见占位性病变。肝内血管显示尚清晰,肝内胆管未见扩张。门静脉主干内径正常,内未见异常回声。 胆囊大小000x000mm,囊壁光滑,胆汁透声好,内未见结石和肿块,胆总管内径000mm。

超声检查报告书写模板

双侧睾丸等大,左侧约17mm×11mm×8mm,右侧约18mm×11mm×8mm,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匀, CDFI:血供良好,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双侧附睾大小形态正常,右侧附睾内可及纤细管状结构,呈"蜂窝状"改变,余实质回声均匀,CDFI: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双侧精索静脉不扩张,内径于乏氏动作前后均小于2mm,CDFI:未见明显返流信号。 双侧睾丸萎缩 右侧附睾管扩张 双侧睾丸等大,左侧约36mm×28mm×21mm,右侧约40mm×25mm×17mm,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匀, CDFI:血供良好,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右侧附睾大小形态正常,右侧头约10mm×6mm,体约3mm,尾约6mm,实质回声均匀,CDFI: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左侧附睾增大,以尾部为著,左侧头约11mm ×6mm,体约6mm,尾约17mm,实质回声不均匀,CDFI:内可及丰富血流信号。双侧精索静脉不扩张,内径于乏氏动作前后均小于2mm,CDFI:未见明显返流信号。 左侧精索增宽27mm,回声不均匀。CDFI:内可及丰富血流信号。右侧宽约10mm。 左侧附睾增大,回声不均并血流丰富(以尾部为著,考虑附睾炎) 左侧精索增宽并血流丰富(考虑反应性) 右侧腹股沟区可见一大小约26mm×8mm的包块回声,内呈不均匀的实性高回声,CDFI:可见点状血流信号。该包块向上经腹股沟管区域与腹腔相通,该包块可还纳腹腔。 右侧腹股沟区包块(考虑腹股沟斜疝) 男 44 岁乳腺腺体:左侧厚:5mm 右侧厚:5mm。结构层次欠清晰,腺体回声不均匀,强弱不等,中央区导管无扩张。 双侧乳腺后间隙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双侧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双侧乳腺增厚(考虑男性乳房发育) 经直肠探查: 左侧精囊腺约31mm×9mm,右侧精囊腺约34mm×10mm,包膜光滑,腺体回声均匀。CDFI:腺体内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双侧精囊腺未见明显异常 双侧睾丸等大,左侧约37mm×23mm×18mm,容积11ml,右侧约40mm×24mm×19mm,容积13ml。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匀, CDFI:血供良好,未见明显

超声科医生个人述职报告文档3篇

超声科医生个人述职报告文档3篇Personal report of ultrasonic Department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超声科医生个人述职报告文档3篇 前言:述职报告是任职者陈述自己任职情况,评议自己任职能力,接受上级领导考 核和群众监督的一种应用文,具有汇报性、总结性和理论性的特点,包括履行岗位 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成绩、缺点问题、设想,从而进行自我回顾、评估、鉴定的 书面报告。本文档根据述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 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超声科医生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2、篇章2:超声科医生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3、篇章3:超声科医生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篇章1:超声科医生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尊敬的各位院领导: 大家好! 本人20XX年参加工作,一直于我院特诊科工作。秉承 “质量第一、服务临床”的理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高质量、高效率地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踏踏实实,勤奋

工作。尤其近几年来,我对自己的工作有很多的思考和感受,在这里作简单的陈述: 一、政冶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领会上级部 门重大会议精神,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终同党同组织保持一致,保证在实践工作上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几年来,自己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和业务技能的学习,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工作严谨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极配合主任的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加班加点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服务临床的思想,急病人与临床之所急。严格遵守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坚持以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二、工作学习方面: 本人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同时也具有很强的 业务学习和工作能力。面对专业知识的日新月异,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同时特别关注卫生局主办的继续医学教育学习;参加各种提高培训班、学术交流会。今年顺利的通过了“大型仪器上岗证考试”。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

三甲医院超声诊断报告通用材料模板

肝脏大小正常,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匀。肝内血管走行自然,门静脉无增宽。 胆囊大小正常,壁光整,内未见强回声。肝内、外胆管未见增宽,内未见异常回声。 胰腺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均匀,主胰管未见扩张。 脾脏大小正常,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匀。 双肾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滑,肾实质回声均匀,集合系统未见增强光团及分离现象。 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 膀胱充盈好,壁光滑,内未见异常回声显示。 排尿后,膀胱大小约xxcm,残余尿为ml。 前列腺大小xxcm,包膜完整,向膀胱凸出部分大小为xcm,腺体光点增粗,分布均匀,内未见占位。 前列腺增生症 肝、胆、胰、脾、肾、膀胱回声未见异常 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 膀胱尿潴留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表面光整,边缘规则,肝实质光点均匀,肝内血管显示清晰,走行正常,门静脉内径未见扩张。 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壁光整,内透声好,未见异常回声显示。 CDFI:肝、胆囊壁未探及异常血流信号,门静脉及肝动脉为入肝血流,肝静脉为出肝血流,门静脉流速cm/s。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表面光整,边缘规则,肝实质光点增强,致密,呈"云雾状"改变,分布均匀,后场回声衰减,肝内血管显示欠清晰,门静脉内径正常。 脂肪肝声像图 肝脏形态改变,轮廓模糊,肝脏体积增大,左叶长cm,厚cm,剑突下约cm,右叶斜径cm,锁骨中线前后径约cm,下缘角变钝,肝实质回声密集,呈"云雾状"改变,近场回声增强,远场回声衰减,肝内血管显示欠清晰,门静脉内径约cm。 重度脂肪肝 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表面光滑,于肝右前叶探及大小约×cm的低回声区,边界尚清,周边回声强,无包膜,内回声分布均匀,后方无衰减现象,余肝实质回声分布均匀,内血管显示清晰,门静脉内径约cm。 非均质性脂肪肝 肝形态大小正常,包膜完整,边缘规则,表面平整,肝实质光点增强、增粗分布欠均匀,肝内血管显示清晰,走行正常。门静脉未扩张。 肝光点增强、增粗 肝脏大小与形态正常,表面光整,肝内见几个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较大xcm,边清,透声好。余实质回声均匀,肝内血管走向清晰,门脉主干未见扩张。 肝多发性囊肿 肝形态大小正常,包膜完整,边缘规则,表面平整,肝右叶探及多个强光团,伴声影,

正常的超声报告模板

正常的超声报告模板 1.经体表探查,频率4MHz: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表面光滑,右肋下斜径mm,左肝前后径mm,肝实质回声中强,光点均匀细致,肝内管道清晰无扩张,门静脉主干内径mm。 胆囊形态大小正常,壁薄光滑,囊内透声好,胆总管无扩张。 胰腺轮廓清楚,表面光滑,头、体、尾不大,内部回声中等,光点均匀不增粗。主胰管无扩张。 脾脏形态正常,厚26mm,回声均匀,稍低于肝脏。脾门静脉无扩张。 双肾形态大小正常,表面光滑,实质回声低于同水平肝脾实质回声,集合系统光点无分离,肾内未见强光团伴声影及肿块声像。 膀胱中度充盈,形态正常,壁不增厚,光滑,膀胱腔内透声好。 前列腺形态正常,轮廓清楚,前列腺横径mm,前列腺纵径mm,前列腺前后径mm,内部回声中强,光点均匀,未见强回声伴声影。 子宫轮廓清楚,位,形态正常,宫体大小为mm×mm×mm,实质中强回声,光点均匀细致,宫腔回声不厚,宫腔线清晰居中,宫颈厚约mm,宫颈管不增宽。双侧卵巢不肿大。盆腔内未见明显肿块声像和游离液暗区。 超声提示:肝胆胰脾肾膀胱前列腺子宫及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声像图 2.经阴道探查,探头频率6.0MHz: 子宫轮廓清楚,位,形态正常,宫体大小为mm×mm×mm,实质中强回声,光点均匀细致,宫腔回声不厚,宫腔线清晰居中,宫颈厚约mm,宫颈管不增宽。双侧卵巢不肿大。盆腔内未见明显肿块声像和游离液暗区。 3.甲状腺形态正常,表面光滑,两侧叶对称,左侧叶前后径mm,右侧叶前后径mm,峡部前后径mm。甲状腺实质回声中等,光点均匀细致。颈部未见明显淋巴结肿大。CDFI:甲状腺内部及周围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超声提示:甲状腺未见明显异常声像图 4.经体表探查,探头频率13.3MHz: 两侧乳房切面形态轮廓正常,层次清楚,体积不大,内部回声均匀,腺叶呈中等强度的光点、光斑,导管呈大小相似的圆形暗区,其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双侧腋下未见淋巴结肿大。CDFI:乳腺内未探及异常血彩。超声提示:双侧乳腺未见明显异常声像图 5.(单位:mm)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升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 室间隔连续厚左室后壁右室前壁 左室二尖瓣口水平短轴切面:二尖瓣口面积正常 二尖瓣环:收缩期舒张期主动脉瓣环:收缩期舒张期 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肺动脉 心尖四腔心切面:右心房右心室 心功能测定:EF:% FS:% EDV: ml ESV:ml SV:ml CO:L/min。 MV:E>A。 AO/PA>1 HR:次/分 B:各房室腔不大,房室间隔连续;室壁不厚,运动协调;各瓣膜成份纤细,启闭自如;主、肺动脉位置及内径正常;心包及心包腔未见异常声像。 M:二尖瓣曲线双峰,前后叶逆向运动,EF斜率正常;主动脉波幅正常。 CDFI:主动脉血流Vmax 0.93m/s;肺动脉血流Vmax 0.72m/s;二尖瓣口血流频谱为双峰,E:0.53m/s,A:0.58m/s;三尖瓣口收缩期见蓝色血彩返入右房,Vmax1.38m/s,肺动脉瓣口舒张期见窄束红色血彩返入右

超声报告模板

浅表超声 脂肪瘤 高频探头扫查:皮下软组织层内可见范围约××mm的(高回声、等回声)稍低回声区,呈椭圆形(梭形),边界清,有包膜,内可见条索状、带状高回声,与皮肤平行,后方回声无明显改变,质软可压缩。CDFI: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流行性腮腺炎(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75%表现为双侧腺体肿大,也可仅表现颌下腺异常;可合并脑膜脑炎、睾丸炎;偶尔也可无腮腺肿大) 高频探头扫查:双侧腮腺弥漫性肿大,腺体轮廓模糊,实质回声减低、粗糙、不均匀,腺体内尚可见一些小的低回声结节(直径小于5mm)CDFI:腮腺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呈“火海征”。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多是由慢性腮腺炎基础上的急性发作或邻近组织急性炎症的扩散引起,主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链球菌;本病多为单侧受累) 高频探头扫查:腮腺呈弥漫性肿大,回声减低,分布欠均匀,可显示边缘不光滑的液性无回声区,腮腺导管扩张。CDFI:内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腮腺周边可见多个大小不等实质低回声结节,形态规则,呈椭圆形,边界清,有包膜,分布较均匀,CDFI:可见“树枝状”血流信号。 腮腺混合瘤(也叫多形性腺瘤,是涎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腮腺内,常发生在30--60岁,多为单发,术后复发者常为多发) 高频探头扫查:左(右)侧腮腺内可见圆形(椭圆形、分叶状)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有包膜,内分布欠均匀,(内可见范围约×mm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CDFI: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可见边缘篮边状包绕型血流信号)。 腺淋巴瘤(主要发生在腮腺,绝大多数位于腮腺浅部下极,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高频探头扫查:腮腺内可见范围约××mm的极低回声区,呈圆形(椭圆形),表面光滑,形态规则,后方回声增强,肿块较大时内可出现不规则片状无回声区,瘤内可呈网格状或多囊状,CDFI:多显示丰富血流信号,也可显示少量血流信号。 甲状舌管囊肿(多见于15岁以下儿童,亦可见于成年人,是颈前部中线处最常见的良性肿物,以甲状腺上方的颈正中或略偏处多见) 高频探头扫查:颈前部正中(偏左、右侧)皮下可见范围约××mm的无回声区,形态规则,呈圆形(类圆形),囊壁可为不明显(<1mm)、薄壁(1--2mm)或厚壁(≥2mm),内透声可(囊内可见稠密不一的细点状回声,轻压探头可流动),后方回声增强,该包块可随舌骨活动而上下移动。CDFI:囊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肿块周边可探及点条状血流信号。 神经鞘瘤(该病多见于青壮年,25%~45%发生于头颈部,位于颈动脉的深层,引起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的分离,多为单发) 高频探头扫查:左右侧颈动脉鞘深面可见范围约××mm的低回声结节,呈椭圆形、葫芦形或纺锤形,边界清,有包膜,后方回声增强,(瘤内出现液性无回声及点片状、团状强回声是其较具特征性的表现)病灶两端相连的神经干纵切面显示为卵圆形肿瘤一侧呈渐行变细的强回声锥形结构,CDFI:肿块内部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 毛姆质瘤(又称钙化上皮瘤,是发生在皮肤真皮深部与皮下脂肪交界处的良性肿瘤,临床误诊率高,有时可达

超声报告模板

正常肝、胆、胰、脾 肝脏:形态规则,大小正常范围,肝实质回声均匀;肝内管道结构走 行正常。门静脉内径正常范围,门静脉血流单向入肝,血流参 数正常范围。 未见扩张。 张。 腹部探查时,可见胃肠道较多积液、积气。 (男)正常肝、胆、胰、脾、肾 肝脏:形态规则,大小正常范围,肝实质回声均匀;肝内管道结构走 行正常。门静脉内径正常范围,门静脉血流单向入肝,血流参 数正常范围。 未见扩张。 张。 肾脏:双侧肾脏形态规则,测值正常范围;双肾实质未见异常回声。 双肾肾窦区可见较多强回声光点、光斑沿肾盂、肾盏壁分布。 后方声影不明显。双侧肾盂、肾盏未见扩张。 输尿管: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 膀胱:充盈可,壁光滑,腔内未见异常回声。 前列腺:前列腺测值增大,左右径cm,前后径cm,上下径cm;腺体实质回声稍减低,欠均匀。 (女)正常肝、胆、胰、脾、肾 肝脏:形态规则,大小正常范围,肝实质回声均匀;肝内管道结构走 行正常。门静脉内径正常范围,门静脉血流单向入肝,血流参 数正常范围。 光滑,囊内未见异常回声。肝内外胆管 未见扩张。 张。 肾脏:双侧肾脏形态规则,测值正常范围;双肾实质未见异常回声。 双肾肾窦区可见较多强回声光点、光斑沿肾盂、肾盏壁分布。 后方声影不明显。双侧肾盂、肾盏未见扩张。 输尿管: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 膀胱:充盈可,壁光滑,腔内未见异常回声。

子宫:前位子宫,形态规则,测值正常范围。肌层回声均匀,宫腔内未见积液。宫腔内未见节育器位置正常。 附件: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1.5CM形态不规则液性暗区。 脂肪肝 肝脏:形态规则,大小正常范围,肝实质回声增多、致密,尚均匀; 声场后份回声衰减。肝内管道结构走行正常。门静脉内径正 常范围,门静脉血流单向入肝,血流参数正常范围。 肝脏:形态规则,大小正常范围,肝实质回声增多、致密,尚均匀; 声场后份回声衰减。肝内管道结构走行正常。门静脉内径正 常范围,门静脉血流单向入肝,血流参数正常范围。 未见扩张。 张。 肾囊肿。 肾脏:双侧肾脏形态规则,测值正常范围;右肾中上份实质内可见 3.3X2.5cm囊性团块,团块内透声好。左肾实质未见异常回声。 双肾肾窦区可见较多强回声光点、光斑沿肾盂、肾盏壁分布, 后方声影不明显。双侧肾盂、肾盏未见扩张。 胆囊切除术后 肝脏:形态规则,大小正常范围,肝实质回声均匀;肝内管道结构走行正常。门静脉内径正常范围,门静脉血流单向入肝,血流参 数正常范围。 胆系:未见胆囊显示(手术切除)。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总管上段内径0.7cm,中下段因胃肠道气体干扰,显示不清。 胰腺:形态规则,测值正常范围,实质回声未见异常,主胰管未见扩张。 脾脏:测值正常范围,实质回声均匀。脾静脉未见扩张。 胆囊结石(多发)。 肝脏:形态规则,大小正常范围,肝实质回声均匀;肝内管道结构走行正常。门静脉内径正常范围,门静脉血流单向入肝,血流参数正 常范围。 胆系: 胆囊大小 X cm,胆囊壁毛糙、增厚,厚度 cm; 囊内可见多个强回声团块,其中最大× cm,后方伴声影。

超声诊断报告单书写规范

超声诊断报告单书写规范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超声诊断报告单书写规范 超声显象报告是将超声探测到的全部信息,用数据、文字、绘图、照片或录像等方式记录下来,结合病史体征和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诊断意见,供临床参考,是告诉受检者的凭据。报告单书写要求如下: 1、一般项目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婚否、门诊号、住院号、超声号和图像记录方式等。、 2、脏器径线和病灶大小的测量值。 3、图像分析将超声扫查所获得的全部信息,提取对诊断有价值的部分,用超声术语,做简明扼要的描述。包括脏器(或病灶)的外形、大小、部位、回声(指内部回声、边界回声、后壁回声)等等,表面是否光滑,境界是否清楚,毗邻关系,也应用必要的描写。 4 、图像记录采用各种图像记录方式,将典型图像记录下来,加以说明,使临床医师一目了然。 5、超声提示(超声诊断)根据前面四项的内容,结合临床提出确切的诊断意见,如同一患者有几种疾病,应把诊断明确的疾病放在首位。 (1)超声检查正常结论:某脏器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2)超声检查异常影象结论应包括:

①明确的超声结论:当某一病变具有鲜明的声像特征和高度的特异性时,可下充分肯定的或否定的诊断,如胆囊结石等。 ②部分明确的结论:如肝脏声像图显示一囊性病变,虽难以做出肯定性诊断,但是可明确做出解剖定位诊断和物理性质诊断。 ③不明确的超声结论:若声像图发现某一区域有异常,难以作出肯定性诊断、或病灶来源时,可以对所见声像图进行客观描述,结合有关资料作出恰当的提示性推断,供临床参考。 6、提出建议通过超声扫查,如有下列情况者应提出建议: ①由于种种原因检查的脏器显示不清,建议复查。②暂时不能明确诊断者,建议随访或观察。 ③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如发现肾积水,为明确肾积水原因,建议作进一步检查。 ④其他一些原因。 7、签名和日期,检查者亲笔签名,请上级医师会诊者应有相应的签名,做到双签名。若报告单用计算机打印方式生成,若由打字员录入报告者,医生应在报告单打印前做好审核,必要时录入者签名。报告单时间应精确到分。 8、遇到特别急重症患者检查后需及时抢救时可以口头形式报告临床医师,但最终以正式书面报告为准。 9、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虚假报告。

胃肠超声报告模板

正常 口服造影剂500ML后,贲门通过顺利,胃腔内造影剂充盈良好,胃大小形态正常,胃粘膜光滑完整,胃壁五层结构显示清楚,厚度约CM,胃蠕动正常。 腹腔肠管无扩张,无局限性占位。 胃肠道未见异常声像图 残胃 空腹下残胃腔见少许潴留液,形态失常。胃底及贲门未见异常声像图。 胃下垂 引用造影剂后,胃腔内造影剂充盈良好,胃粘膜光滑完整,胃壁五层结构显示清楚,胃体下部及胃窦部松弛膨大,坐位(立为)胃下缘低于脐水平(髂嵴连线)约CM,胃蠕动减弱。胃下垂 (胃下垂分度:轻度:低于脐下5CM以内;中度:低于5-8CM;重度:大于8CM) 胃炎 胃服造影剂充盈后扫查:于胃窦部见胃壁呈弥漫性、均匀性、对称性增厚,回声减低,层次清晰,粘膜明显水肿,皱襞肿胀,胃窦腔相对变小,胃壁蠕动减弱,胃幽门管关闭欠佳;余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无殊。 急性糜烂性胃窦胃炎(建议治疗后复查) 胃服造影剂充盈后扫查:胃壁层次清晰,粘膜稍水肿,皱襞略肿胀,以胃小弯或胃窦部改变明显,未见明显肿块和溃疡灶。十二指肠球部无殊。 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服造影剂充盈后扫查:胃壁层次清晰,粘膜层变薄,皱襞稀少,以胃体部或胃窦部改变明显,未见明显肿块和溃疡灶。十二指肠球部无殊。 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必要性复查) 口服造影剂后,胃内造影剂充盈良好,粘膜增厚,呈突入胃腔的绒球样中、高回声团(粘膜层回声粗糙,不均和中断,肌层回声正常),胃蠕动通过顺利。 慢性肥厚性胃炎 溃疡 胃服造影剂充盈后扫查:于胃角处见胃壁局限性增厚,回声减低,其粘膜层粗糙,连续性差,中断,中央见一大小约cm粘膜凹陷,表面见强回声斑点附着,其周围胃壁层次清晰,该处胃壁蠕动减弱。余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无殊。 胃角溃疡(建议胃镜活检)

超声检查报告单模板

某某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 超声检查报告单 姓名:杨XX 性别:女年龄:40岁超声号: 门诊号:住院号:病区:床号: 诊断描述: 双顶径6cm头围20.93cm腹围19.84cm股骨径3.89cm肱骨径3.75cm小脑横径2.47cm,羊水指数:14.45 cm。 脐血流指数: PSV=41.38cm/s,EDV=13.05cm/s,RI=0.68,PI=1.09,S/D=3.17 MCA指数:PSV=30.13cm/s,EDV=7.61cm/s,RI=0.75,PI=1.40,S/D=3.96 1.增大的子宫内探及一个胎儿,胎头位于耻骨上,头颅光环完整,脑中线居中,两侧丘脑 可见,小脑半球形态未见明显异常,颅后窝池未见明显扩张,侧脑室宽0.67cm。 2.胎儿闭口时上唇皮肤连续性未见明显中断。 3.脊柱位于右侧前方,双强回声带平行排列,整齐连续。胎心搏动可见,瞬间心率160次/ 分,律齐。四腔心切面显示尚清楚,左、右房室大小基本对称,连接一致。心脏中央十字交叉存在。左、右心室流出道显示清楚。 4.胎儿腹部内脏:腹壁连续性未见明显中断,肝、胆、胃泡、膀胱显示可.胎儿双肾集合 系统未见明显分离。 5.胎儿双侧上臂及其内的肱骨可见,双侧前臂及其内的尺、桡骨可见,双手呈握拳状。 双侧大腿及其内的股骨可见,双侧小腿及其内的胫、腓骨可见,双足可见 6.胎盘附着于后壁为主,厚约2.3cm, 0级胎盘。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约>3.0cm。 7.胎儿脐带:脐动脉两条,颈部未探及明显压迹。 超声提示: 宫内妊娠,单活胎,头位,超声孕龄约23周0天 备注:本次超声检查只检查“超声描述”内容,没有描述的胎儿结构不在超声检查范围内,比如目前技术条件耳、指、趾、甲状腺等众多结构尚不能做为常规条件进行检查,超声也不能见到胎儿染色体,胎儿性别及生殖器有关的问题不在检查范围内。胎儿畸形或异常是动态发展的,本次检查仅说明目前的胎儿状况。特此声明! 1.本报告仅供临床参考,不做任何证明。 检查医生: 检查日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