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关系美---形式效应及变化(摄影美学)
- 格式:pdf
- 大小:6.41 MB
- 文档页数:172
第一讲、摄影与摄影艺术一、摄影与摄影艺术摄影是一种最通俗易懂的世界语言,它不受国界、民族、语言的限制,是人人都能看得懂的,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扫除了人们跨入摄影大门的一切障碍,是参与的人数最多,人们投入的兴趣最大的一门艺术。
因此,每个学期选修摄影艺术与技法的同学都很多。
什么是摄影、摄影与摄影艺术的关系?摄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与科学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光学研究的成果,感光化学的结晶、精密加工技术的进步,微电子的发展都无一例外地被应用于摄影领域。
现代摄影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科研、生产、生活和文体娱乐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感情、积累知识、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
因此,摄影首先是一门技术。
含义一,摄影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发展的产物,它是建立在现代物理学、感光化学、机械制造、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的基础上,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
摄影机、感光材料等物质条件,只是一种工具手段,在没有外部条件影响的情况下,它的机械、物理、化学等效应具有“千篇一律”的重复性,只是一种复制工具。
这同画家所用的画笔、颜料、纸墨等具有相似、相同的物质性与效应。
摄影术这类记录、复制工具,由于使用的目的、条件不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特性。
如果把它作为记录手段,诸如翻拍文件、图纸等,虽然根据需要可以呈现大小不等的变形,但是基本上仍然是原物的复写,这同复印机进行复印的性质一样,所以,它仍然没有超出纪录手段的界限。
含义二,会用、用好照相机是一门技术,现代照相机型号五花八门,多得不胜枚举,有机械的、有数字式的,有专业的、有发烧友的、有普及型的,了解各种各样的照相机,掌握它们的性能,会用、用好这些不同相机是一门技术。
估计曝光是一门技术,一年有四季,天有阴晴雨雪,一天当中,光线条件不同该怎样曝光,而且同一时间,不同景物该如何曝光?掌握好,运用好是一技术。
暗房工艺是一门技术,暗房分为传统暗房,电子暗房,传统暗房是传统摄影的后道工序,电子暗房就是计算机中的图像处理器。
摄影美学的知识点总结摄影美学是摄影艺术的理论基础,它旨在揭示摄影作品的美学特征和美学规律,通过对摄影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来加强和提高摄影作品的审美效果和艺术品位。
摄影美学不仅是指导摄影创作的理论基础,也是摄影对画面和色彩之美的追求。
一、摄影美学基本原理1.画面构图画面构图是指摄影作品的构图方式和构图原则。
优秀的构图可以让画面更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画面构图包括主体位置的选择、比例的协调和背景的处理等。
主要的构图原则有对称构图、黄金分割构图和三分法构图等。
2.光影效果光影效果是指摄影作品中表现出的光线和阴影的效果。
光线的色彩和质感对摄影作品的表现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光线的运用,可以表现出画面的层次和立体感,加强画面的冷暖对比,突出画面的主题。
3.色彩构成色彩构成是指摄影作品中色彩的组合和运用。
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可以表现出画面的氛围和情绪。
在摄影中,常用的色彩构成有对比色、补色、近似色等。
4.表现形式表现形式是指摄影作品的表现技法和方式。
包括静态表现和动态表现,静态表现可以通过对焦和曝光来表现画面的清晰和细腻,动态表现可以通过快门速度和拍摄角度来展现画面的动感和活力。
5.情感表达情感表达是指摄影作品所要传递出的情感和情绪。
摄影师可以通过对主题的选择和构图方式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情绪,如忧郁、喜悦、悲伤、愤怒等。
6.审美效果审美效果是指摄影作品在审美上所能达到的效果。
通过画面构图、光影效果、色彩构成、表现形式和情感表达,可以使摄影作品在审美上达到高水平的效果,引发观众的共鸣和喜爱。
二、摄影美学的发展历程摄影是一门兼具科学和艺术特性的艺术形式。
在摄影美学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19世纪初,摄影被人们视为科学和技术,相机的发明开创了摄影的历史。
最初的摄影产物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黑白照片,它们表现了对现实的真实记录,但是却缺乏艺术的表现力和审美价值。
20世纪初,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完善,摄影开始逐渐走向艺术化的发展道路。
摄影美学36计全集1. 引言摄影美学是指摄影艺术中关于美的原则和规律的研究。
在摄影中,通过运用不同的构图、光影、色彩等技巧,可以创造出各种形式的美感。
本文将介绍摄影美学中的36计,包括构图、光影、色彩等方面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 构图技巧2.1 三分法则三分法则是指将画面分为九等分,通过将主题放置在交叉点上或沿着分割线进行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有层次感。
2.2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指通过将主题放置在画面的对角线上,可以使画面更加动态、有张力。
2.3 黄金分割法则黄金分割法则是指将画面按照黄金分割比例进行划分,可以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2.4 空间构图空间构图是指通过合理运用画面中的空白部分,可以使画面更加简洁、有层次感。
2.5 前景构图前景构图是指通过在画面中加入前景元素,可以增加画面的深度、立体感。
3. 光影技巧3.1 自然光自然光是指利用自然光源进行拍摄,可以创造出自然、柔和的光影效果。
3.2 人工光人工光是指利用人工灯光进行拍摄,可以创造出明暗对比强烈的光影效果。
3.3 反差光反差光是指利用光线的反射和折射效果,可以创造出明暗对比强烈的效果。
3.4 逆光逆光是指将光源放置在被摄对象的背后,可以创造出轮廓明显、神秘感强的效果。
3.5 散射光散射光是指通过光线的散射效果,可以创造出柔和、朦胧的效果。
4. 色彩技巧4.1 冷暖色调冷暖色调是指利用色彩的冷暖变化,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绪。
4.2 对比色对比色是指利用色彩的对比效果,可以使画面更加鲜明、有张力。
4.3 单色调单色调是指将画面中的色彩限制在一个色系内,可以创造出简洁、统一的效果。
4.4 饱和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浓淡程度,通过调整饱和度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鲜艳。
4.5 色彩平衡色彩平衡是指画面中各种颜色的分布均衡,通过调整色彩平衡可以使画面更加和谐、统一。
5. 注意事项5.1 视角选择选择不同的拍摄视角可以改变画面的效果,要根据主题和拍摄意图选择合适的视角。
摄影美学36计全集(实用版)目录1.摄影美学的重要性2.摄影美学的 36 计全集概述3.摄影美学 36 计的具体内容4.如何运用摄影美学 36 计提升摄影水平5.总结正文摄影美学的重要性摄影美学是指在摄影创作中,运用一定的美学原则和技巧,使作品具有美的形式和内涵。
摄影美学在摄影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使作品更具表现力、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掌握摄影美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观察世界、传达思想和情感,从而提升摄影水平。
摄影美学的 36 计全集概述摄影美学 36 计全集是一部系统地介绍摄影美学原则和技巧的书籍。
它借鉴了中国古代兵法“三十六计”,将摄影美学的原则和技巧分为 36 个方面,全面而详细地阐述了摄影美学的各个方面。
通过学习这 36 计,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摄影美学的原理,并在实际拍摄中运用这些原则和技巧,提高我们的摄影水平。
摄影美学 36 计的具体内容摄影美学 36 计全集包括了各种摄影美学原则和技巧,具体内容如下:1.色彩搭配:运用色彩对比和调和,使画面更具表现力。
2.构图技巧:运用黄金分割、对称、前景等构图方法,使画面更具美感。
3.光线运用:利用自然光和人造光,打造出富有层次感和质感的画面。
4.视角选择:选择不同的拍摄角度,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
5.画面元素:运用点、线、面等元素,构建富有节奏感和动态感的画面。
……如何运用摄影美学 36 计提升摄影水平学习摄影美学 36 计,不仅要掌握各种原则和技巧,更要在实际拍摄中灵活运用。
以下是一些建议:1.多观察、多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美的事物,多实践拍摄,将所学的美学原则和技巧运用到实际拍摄中。
2.多交流、多思考:与摄影爱好者交流心得,分享作品,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摄影美学原则和技巧。
3.多学习、多总结:学习摄影美学 36 计全集,了解各种美学原则和技巧,总结自己的摄影心得,不断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
总结摄影美学对于摄影创作具有重要意义,摄影美学 36 计全集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美学原则和技巧。
形式美法则在摄影艺术中的运用美学对美的定义是人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即对美感的反应。
一般认为,美是一种主观感受,美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我们无法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给美定性。
美的根源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现和了一系列符合自然规律的有序的客观事物,形成了初步的形式美的意识。
人们认识到形式美的特殊作用之后,对美的事物外在特征进行规律性的抽象概括,依照这个法则进行美的创造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形式美的法则。
1 形式美法则与摄影艺术在绘画艺术中,形式美的探索最早是由吴冠中先生提出,指出希望国内美术工作者学习和认识西方绘画,科学地认识形式美;“形式”是他一生矢志不移的艺术追求,正是对形式美的艰难探索,吴冠中得以进入抽象美的领域,形成了他的独特的形式美发现法和表现方法,树立对形式美的正确认识。
而摄影艺术和绘画艺术两者在美学原理上是相通的,都属于视觉艺术,都要靠画面传递的美感来打动人的内心,从而触及人的内心。
作为传递美的摄影艺术,在作品中的形式美是传达作品内容的外在构成方式,由造型诸因素如光影、线条、色彩组合而成。
它与内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缺一不可,摄影艺术的形式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它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与艺术价值的高低。
2 摄影的形式美法则形式美的总法则是变化与统一,在摄影创作中同样如此,亦可称多样统一。
变化是指画面中各部分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统一是指画面中的各个部分之间组织在一起的内在联系。
在形式美的总法则下派生出若干个内容,其主要包括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联想与意境、多样与统一。
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人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
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人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3 形式美法则在摄影中的具体应用形式美法则在摄影中的应用也是摄影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是对美的分析、组织和呈现的视觉化反映。
形式美法则在摄影艺术中的运用摄影艺术是一门以用镜头记录现实、表达情感和观念的艺术形式。
在摄影过程中,形式美法则被广泛运用,可以帮助摄影师构图、传递信息和呈现美感。
本文将探讨形式美法则在摄影艺术中的运用。
形式美法则是指一系列关于构图和视觉效果的规则和原则。
这些法则旨在帮助摄影师选择合适的元素和构图方式,以达到视觉上的和谐和美感。
其中一些常见的形式美法则包括对称、比例、重复、三分法等。
对称是指画面中元素的左右或上下分布相对对称的情况。
对称在摄影中被广泛运用,可以帮助摄影师创造出稳定、平衡和安静的视觉效果。
摄影师可以通过选择对称的元素、使用镜头的对称特性或后期处理来实现对称效果。
比例是指画面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
通过合理运用比例,摄影师可以在画面中创造出层次感和动态感。
将一个小的元素放在一个相对较大的元素旁边,可以强调前者的重要性和精致感。
重复是指在画面中多次出现相似或相同的元素。
重复可以帮助摄影师表达出节奏感和统一感。
通过选择适当的角度和距离,摄影师可以创造出有趣的反复模式和视觉效果。
三分法是指将画面分为三个平衡的部分,从而帮助摄影师创造出稳定和有吸引力的构图。
三分法可以使用水平、垂直或对角线线条将画面分为不同的区域,并在其中放置主要元素或焦点。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帮助摄影师引导观众的目光和表达主题。
除了以上提到的形式美法则,还有其他一些法则也广泛应用于摄影艺术中。
金字塔法则是指在画面中通过三角形的形状来创造出稳定和有力量感的构图。
斜线法则是指利用斜线线条来引导观众的目光和创造出动态感。
形式美法则在摄影艺术中的运用可以让摄影师更好地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
通过合理运用对称、比例、重复和三分法等法则,摄影师可以创造出有吸引力的构图、追求视觉上的平衡和和谐,并最终呈现出令人难以忘怀的摄影作品。
形式美法则不仅适用于传统摄影,也适用于数字摄影和后期处理。
无论是在黑白摄影还是彩色摄影中,形式美法则都是摄影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重要技能。
摄影美术学知识点总结一、摄影美术学概述摄影美术学是一门关于摄影艺术的学科,它涉及到摄影的艺术性、美学、技术以及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摄影美术学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摄影这门艺术,以及如何运用摄影技术创作出杰出的艺术作品。
摄影美术学作为艺术学科的一部分,又与其他艺术学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比如绘画、雕塑、设计等。
二、摄影美术学的发展历史摄影艺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摄影技术刚刚出现,人们开始用相机记录生活中的各种场景。
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摄影艺术也逐渐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在20世纪,摄影艺术开始得到更多的重视,一些著名的摄影师如安塞尔·亚当斯、爱德华·韦斯顿、罗伯特·卡帕等成为了摄影界的传奇人物。
到了21世纪,随着数字摄影技术的兴起,摄影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三、摄影美术学的基本概念1. 像素:像素是数码照片的基本单位,它是构成数码照片的最小单元。
像素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数码照片的清晰度和细节。
一般来说,像素越多,照片的清晰度和细节就越高。
2. 光圈:光圈是相机镜头的一个部分,它通过调节光圈的大小来控制相机感光元件所接收的光线。
光圈的大小对照片的景深和曝光有很大的影响。
3. 快门:快门是相机的一个部分,它控制相机的曝光时间。
快门的快慢会直接影响到照片的运动模糊和曝光度。
4. 色彩:色彩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不同的色彩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
艺术家可以通过控制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主题。
5. 構圖:構圖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指的是在拍摄过程中选择、组织和呈现照片元素的方式。
一个好的構圖可以带给观者更具吸引力的画面。
四、摄影美术学的基本原理1. 美学原理:摄影艺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受到了很多美学原理的影响。
美学原理包括对美的定义、审美的过程以及艺术创作的规律等方面。
2. 艺术原理:摄影艺术也是一门艺术形式,所以它也受到了艺术原理的影响。
艺术原理包括构图、明暗、对比、比例、节奏等方面。
现代摄影艺术美学特点与表现形式【摘要】现代摄影艺术是一门融合了技术与美学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特点与表现形式。
本文首先回顾了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现代摄影美学的特点,并探讨了视觉冲击与情感共鸣、色彩与光影的运用以及后期制作对摄影作品的影响。
通过分析现代摄影的多样性与美学价值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现代摄影艺术不断创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为艺术世界带来新的活力与可能性。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摄影艺术的未来发展将更加多元化,审美观念也将随之不断更新。
摄影艺术的美学特点与表现形式将继续推动着这一门艺术形式不断向前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视觉享受与思考。
【关键词】现代摄影艺术美学特点与表现形式、发展历程、现代摄影美学特点、视觉冲击与情感共鸣、色彩与光影的运用、后期制作的影响、现代摄影艺术的多样性、美学价值的重要性、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1. 引言1.1 现代摄影艺术美学特点与表现形式现代摄影艺术美学的特点在于多元化和个性化。
摄影艺术家们在创作中注重表现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情感,通过摄影作品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历史和思想内涵。
他们挖掘和表达多样化的主题,展示出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和个性化特征。
摄影艺术家们通过不同的拍摄技法和后期制作手段,打造出富有表现力和创意的作品,展现出摄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美学价值。
现代摄影艺术美学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色彩与光影的运用以及后期制作的影响。
摄影作品通过构图、光影和色彩的运用,展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在后期制作中,摄影艺术家们运用数字技术和后期处理软件,打造出更具艺术表现力和深度的作品,进一步丰富了现代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美学特点。
现代摄影艺术美学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特点。
在未来的发展中,摄影艺术家们将继续努力探索新的表现方式和美学价值,为摄影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推动现代摄影艺术走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摄影入门进阶|形式美的基本原理(上)在前几篇文章中啊,我们学习了摄影正确入门的三招,还有我们需要掌握的取景构图方法以及如何成为识图高手,在今天这篇文章咱们来学习如何审美,形式美的基本原理都有什么,正式行文之前先来看看何藩先生的这张照片。
光影下的市井人物你觉得这张照片美吗?那你为什么会觉得这张照片美呢?是不是觉得画面舒服,光影很美?你有没有想过照片中的哪一部分击中了你的心灵?又是照片中的哪一部分,让我们产生美的感觉呢?何藩先生的这张照片,其思想之美在于对于市井人物的坚韧向上的特质的展现,而其形式之美,则在于通过光影的几何分割,形成了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
美好的照片都有它的独到之处,关于摄影审美我们需要知道它由什么构成、是什么让我们觉得美,接下来分别介绍。
摄影审美由什么构成?摄影审美由以下4个元素构成,即:主体:拍摄者和观看者客体:拍摄对象载体:摄影作品关系:拍摄者和拍摄对象的关系,拍摄者和观看者的关系。
观看者和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
通俗的讲,摄影审美过程是这样的:拍摄者(主体)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客观事物(客体)进行拍摄,得到一件传达自己想法的作品(载体),当观看者(主体)看到这幅作品后(发生了关系:观看者和载体),再根据自己的认知“重新创造”了一副作品(再次发生关系:观看者和客体)。
我们主要从“主观感受”上去探讨摄影审美。
但我们要承认对美的认知离不开“客观存在”。
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是什么让我们觉得美呢?对于任何艺术作品,我们都可以把它的美分为三种,形式美、内涵美、观看美,这三者并不是相互割裂的。
它们相辅相成,共同造就了一副伟大的作品。
那么如何理解摄影审美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向理解:形式美、内涵美、观看美。
1、形式美主要是指:客观事物外观形式的美。
包括线、形、色、光、质等外形元素,和将这些因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起来,以表现它的内容。
2、内涵美什么是内涵美?主要是指拍摄者想通过作品传达的个人情感、观念、思想,甚至是价值观,它是一种审美输出。
摄影之美——美在关系摄影创作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拍摄出具有形式美的作品来。
美点缀在我们的生活中,但究竟什么是美,古今中外有很多论点,但又都无法完全说清楚。
狄德罗是法国启蒙主义美学的最集中的代表者。
他的美学思想是一个以“美在关系”为中心的,包括戏剧、美学的情境说和绘画美学的整体论及其相互融合的完整体系。
他说:“不论关系是什么,我认为组成美的就是关系”,又说:“一个物体之所以美是由于人们觉察到它身上的各种关系,我指的不是由我们的想象力移植到物体上的智力的或虚构的关系,而是存在于事物本身的真实的关系,这些关系是我们的悟性借助我们的感官而觉察到的。
”▲我推着你,我们走过街角,看着行人脚步匆匆一、美在客观的关系中美是由各种客观关系构成的。
从多种关系的来的美大于单一的关系。
但关系的数目也不能无限制的增加,多了反而显得累赘,我们要寻找“恰到好处的那一点”。
▲夜幕,镜子,大红唇二、关系是建立在秩序上的艺术在感觉现象和理解方面给人以秩序,秩序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就如碳元素,通过不同的秩序排列,能够形成坚硬无比的钻石或松散柔软的木炭,让碳元素自行产生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排列,的确也是一件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但是,由于各种干扰因素的存在,由有秩序的单体组成的整体,往往是无序的。
看一座座山峰,貌似长得都差不多,其组合起来的延绵的大山,却给人以秩序感,远望群山,往往是一种视觉和心灵的享受。
▲列车缓缓行驶,我累了,先坐你腿上歇会三、秩序还要有变化光有秩序就足够了么?答案是否定的!经验告诉我们:人们不喜欢单调和杂乱的两极,而喜欢两者之间的一种结合。
也就是在秩序与变化之间保持一种适度关系。
因此既要保持秩序,又要避免单调,形成变化丰富又不失统一秩序感的总体效果。
这就是摄影创作的普遍规律。
▲背影通过对场景的感知和关注,把这个场景中城市空间里的大街小巷以及陌生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呈现出了一种多样化的理解。
因为不同的陌生人,在不同的场景里,不断的与周围进行思想意识的交流,而摄影人具有一种主导和能动作用,这就使作品能够使大众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