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教学课件 部编版
- 格式:pptx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3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走近我们的老师知识点总结1.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陪伴我们成长。
我们和老师之间,曾经有过许多难忘的故事。
2.你和老师之间发生过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故事?答:(1)秋游时和老师一起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2)学习上遇到困难,老师给我讲解题目;(3)我生病了老师送我去医院。
3.有时候我们当时不能理解或接受老师的做法,但事后发现老师是有道理的。
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1)课间,有的同学在教室例写作业,老师偏偏要催促大家到教室外边休息一会儿。
(2)有的同学不吃早饭,老师很着急,不仅在班上解释不吃早饭的危害,还要与家长沟通。
有的同学认为老师是在管闲事,你是这么想的?老师为什么这么做?4.老师有时候也有疏忽大意或者误解你的时候。
看看下面的事例,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1)刚把地面扫干净,不知道谁又丢了纸屑,老师缺批评我扫地不认真。
真是冤枉(2)老师好像总是喜欢让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
我也很想回答,但老师总是不点我名。
我真不服气当老师的批评不够恰当,或者对我们产生了误会时,我们可以向老师说明情况,也可以向老师提出建议。
提出建议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也要尊重老师。
5.老师的工作很多也很辛苦,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既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又能减轻老师的负担呢?(1)我要认真写字,把作业写得工整,老师批改作业会轻松些;(2)我要和同学好好相处,少发生矛盾冲突,老师就可以少操心。
(3)我要遵守课堂纪律;6.校园里除了老师,还有门卫、园丁、厨师托工作人员。
因为他们的默默工作,我们的校园才更加安全、舒适、美好。
我们要尊重学校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珍惜他们的劳动。
7.了解老师后,我们和老师的心贴得更近了。
《我的老师》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河南郑州人,1920年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在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不久到达延安。
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
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
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
知识积累1.狡猾(jiǎohuá):此文是调皮而机灵的意思。
2.卜(bǔ)问:占卜以问事。
3.劝慰(wèi):劝解安慰。
4.迷迷糊糊:神志模糊不清。
5.心清如水:形容心地纯真。
6.温柔:温和柔顺(多用于形容女性)。
7.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8.纠纷:发生争执的事情。
9.褪(tuì)色 10.黑痣(zhì)考题例析1.(2015•河北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红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
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
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D. 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2.(2015•江西中考)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②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③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走近我们的老师》是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老师的职业特点,理解老师的工作辛苦,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尊敬老师的态度。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老师的日常工作,以及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教导。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充满好奇心。
在这个阶段,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然而,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可能仅限于日常的课堂互动,对老师的工作内容和付出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了解老师,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尊敬老师的态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老师的职业特点,理解老师的工作辛苦,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尊敬老师的态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使学生能够尊重和理解老师的工作。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老师的职业特点,理解老师的工作辛苦,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尊敬老师的态度。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了解老师,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尊敬老师的态度。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模拟、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了解老师,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尊敬老师的态度。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场景,引发学生对老师的关注和思考。
2.新课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老师的职业特点,如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等,使学生对老师的工作有更深入的认识。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我的老师》教学设计《我的老师》是人教版新疆专用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第六课。
《我的老师》是一篇至真至纯的老师的赞歌。
作者用一颗纯真的童心深情地回忆了儿童时代生活在老师身边的7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揭示了蔡老师美好的心灵。
7件小事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放假,普普通通,但叙事中融入的自然纯真的感受,使文章生动感人,给人至真至善至美的陶冶。
【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字词,掌握本课重点字音字形字义。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出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
3、明确文章详略安排的用意,学习得当组织材料的写作手法。
4、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悟句子丰富的内涵。
2、阅读体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明确“我”和蔡老师的形象,体会作者对蔡老师的情感。
【教学难点】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
教师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
2、布置预习任务,监督学生及时完成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收集整理有关作者的资料。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从上学到现在,大家接触过的老师一定不少,其中肯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让你尊敬爱戴的老师,你能说说他们是谁?为什么让你尊敬爱戴吗?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
二、走进作者,了解常识魏巍,当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