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技术教学改革的体会与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145.07 KB
- 文档页数:2
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实践中图分类号:R446-4 文献标识码:A我国于1984年首次开设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已历经三十余年并逐步进展壮大,目前高等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已经形成层次齐全、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开放包涵的教育体系。
然而,随着现代检验医学的快速进展,医学检验学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现有的培育方案、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等迫切需要改革创新。
依据2022年9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的《一般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目和专业介绍》,医学检验专业被归为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之下,授予专业毕业生理学学士学位,学制由过去的五年制改为四年制,专业名称改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因此,如何从进展外延到注意内涵建设,是摆在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工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哈尔滨医科高校大庆校区医学检验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于2022年经专家评审被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为黑龙江省医学检验本科重点专业。
作为黑龙江省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的第一批重点专业,学院依据医学检验专业的进展特点及专业培育目标,于2022年开展了一系列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以培育具有综合素养高且具备医学检验相关专业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特地人才。
一、确立专业方向根据医学检验专业四年制专业办学方针,坚持检验专业学科的标准和内涵,坚持专业建设适应社会进展、适应社会卫生服务要求,以创新求活力、以质量求进展。
坚持为市、县级等医疗事业单位培育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
依靠雄厚的师资力气,依托功能完善的试验教学平台和实习基地,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和课程体系,培育高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使毕业生成为具备医学检验技术专长,同时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符合各医疗卫生单位、医学院校、公检法等部门从事预防、医疗、教学、科研、司法鉴定等岗位需求的高级医学应用型人才。
二、打造办学特色(1)“一体两翼”培育模式。
《临床检验基础》实践教学改革初探作者:李靖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30期摘要:通过医学检验专业五个方面的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0(c)-0200-01《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最为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其基本技能是医学检验职业岗位重要的操作技能,课程设计为理论和实践同时并举。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临床检验基础》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初显成效。
1 实践前准备1.1 教师方面教师在课前根据课程标准、学情等认真进行课堂设计,除此还要了解临床检验基础的新进展,因为检验发展的速度很快,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更好地完成实践课的带教。
[1]1.2 学生方面在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中,课前准备工作(包括试剂的配制、仪器的调试、实验影响因素的设置、预实验等)都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学生进实训室就是按照实验指导的要求操作和测定即可。
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检验工作人员应该自己来完成这些。
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每次实践课前让学生分组轮流参与准备。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各种试剂的用途、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每个实验的影响因素和溶液浓度的计算、配制等,而且让他们明确了作为检验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2]1.3 实验设备与环境为了与临床实现零距离接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仿真实训环境,我校加大了对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购置了一些先进的仪器,并与迪安公司合作成立“淮卫迪安医学检测中心”,此中心为学生提供更贴近临床的专业实践培训基地,让学生不出校门就熟悉了工作环境,操作技能得到规范化的训练。
2 实践教学过程2.1 教学方法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灵活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显微互动系统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浅议医学检验临床实习教学改革初(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罗速胡景新张逢春沙滨论文关键字:医学检测临床学习教学论文摘要:医学检验事业的发展,最根本的要素是人才的培养。
通过情况调查反馈的信息,毕业生外语水平和科研能力比较薄弱。
说明不改变传统临床实习(科室轮转)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医学检验事业的发展,在A才竞争中陷入困境我们经过三年多的改苴实践,进行基本理论和技能,外语能力,科研能力“三位一体”的综台培养方式的探索,已经初显成效一改革的方法围绕综台培养的原则,注重能力培养,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一)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训练基地的建立主要以吉林市知北京市做为主渠道.建立两种屡次不同的训练基地。
一是吉林墨学院附院、吉林市中心医院和吉林铁路中心医院做为课间实习基地,重点训练生化检驻技术、免疫检验技术、血液检验技术、细胞检验技术、徽生物检验技术等不仅每所教学医院有带教教师,还由检验系选派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扎实的青年教师带教(弥补各医院带教教师理论知识的不足),随时解决实习中所遇到的理论和技术方面的问题联系实际,及时总结,记忆深刻,易消化课堂知识。
=是以北京医院、北医大一院、首都医院、空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等九所国内一流医院为毕业临床实习和课题研究基地,主要强化专业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按教学计划开展各学科专题讲座(不少于80学时),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见多识广,熟悉国内现有较新、精、先连仪器的原理,掌握使用方法,学会诊断程亭,设计小型毕业科研课题,完成论文。
由于各教学医院带教教师认真负责,尤其北京各大医院的带教教师是国内医学检验界的前辈、国内学术带头人,水平高,指导实习经验较丰富,已形成较完善的教学体系。
另外,仪器设备国内一流.可跟E 国际检验技术的发展步伐。
学生实习收效大,训练全面,效果突出毕业后极短时间内就可适应工作,并且,“身手”不凡(二)外语能力训练的课程建设除学习基础英语外,增设医学英语129学时(使用六年制的英语教材)编写了《免疫学基础》、《免疫学检验技术》(英语教材),开没丁《免痉学和免疫学检验》的英语专业授课的新课程.共计108学时填补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用英语讲授的空自。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应用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检验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技术和诊断手段,对于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和医疗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思想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医学人才,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能够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使学生对临床检验的学科性质、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医德医风。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能够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
临床检验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验技能。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操作、临床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和质量管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室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能力。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能够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passivity。
而思政教学改革则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团队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在思政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学术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