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an的WD 仪、Basso的NYU仪 仪是进一步改良的装置!
背侧压迫损伤模型
Tarlov 等于1953年背侧压迫损伤首先建立了脊髓压迫伤的实 验模型,该模型可模拟临床椎管内脊髓压迫病变。
原理与方法:用一个小气囊连接导管,置于椎管中,在术后 24hr, 动物完全恢复时,向气囊中充气给脊髓造成压迫伤, 其损伤程度主要取决于压力的大小和受压的时间长短,脊 髓受压后使血流供给障碍而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加之机械 压迫的原发作用而致脊髓组织变性坏死。
持续:95%一100%观察期
步行:足底负重触地,HL前置 使足底再次触地 旋转:当其触地或抬起时后爪 内或外旋
诱发电位测定示意图
斜板试验
对于颈部损伤模型,可通过前肢运动功能 进行评价。在实验中, 动物必须用前肢抓 住处在不同高度的食物,并能将它送到嘴 中。
近年来!随着复杂成像系统和计算机关于动 物运动分析系统的发展,可以观察到动物 模型细小的功能变化。
机械性损伤型模型的评价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实验干涉最常在解剖学 上、生物化学方面、神经生物方面或功能 上进行评价。
解剖学评价包括使用组织病理学技术, 同时 依赖免疫组化及轴突示踪剂,免疫组化技 术是指运用抗体特异性结合存在某种轴突 中抗原蛋白,并能在组织切片中显影。这 些特异的抗原蛋白有降钙素基因相关蛋白, 5羟色胺,酪氨酸羟化酶等。
二、化学损伤模型
化学损伤模型利用化学物质的神经毒性作用损害脊髓组织 细胞而致伤。其方法多采用定位注射或鞘内给药将不同浓 度剂量的毒素直接施与脊髓组织。
周长满等建立了脊髓内注射神经毒素致大鼠脊髓损伤的动 物模型。其方法为:选用成年大鼠,麻醉成功后,在背部 下胸段的正中线上切开皮肤2cm, 在定位仪上用微量注射 器在T12-13 之间刺入椎管向腰髓内缓慢推入5μl 的海人 藻酸0.001mol/L,留针10min 后,缝合皮肤。对照组动物 在同一部位用同法注入生理盐水,通过光、电镜检查可见 明显的神经元变性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