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一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89.00 KB
- 文档页数:5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同所有生物一样,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
只有灵敏低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课型:新授课课时:3教材分析:本节主要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让学生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和主要功能,说出近视的原因和预防的方法,知道导致耳聋的各种原因及预防的措施。
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对自己的眼、耳等感觉器官较熟悉,但对视觉和听觉是怎样形成的还知之甚少。
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图片分析和具体实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教学目标: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和主要功能;说出近视的原因和预防的方法;知道导致耳聋的各种原因及预防的措施2、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做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能3、认同视觉卫生和听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教学策略:创设情景---分析讨论---教师点拨---相互交流---得出结论教学过程:练习巩固教学反思: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课型:新授课课时:2教材分析:本节教学要充分利用书中的资料分析和插图,调动学生的主动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归纳出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学情分析:学生对神经系统的知识虽有一定的认识,但有关神经元的知识却知之甚少。
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教学目标:1、描述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2、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你同的调节来实现教学策略:创设情景---看书自学---分析讨论---教师点拨---相互交流---得出结论教学过程:练习巩固教学反思: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课型:新授课课时:2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应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紧扣人与环境的关系,概述出反射和反射弧的有关知识。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激素调节教学设计第一篇: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激素调节教学设计激素调节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胰岛的位置和功能,以及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理解内分泌腺、激素和体液调节的概念。
2.利用临床观察法,通过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症,归纳出相应激素的生理功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
3.通过含碘盐与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症发病关系的教学,批判贩卖不含碘私盐的不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我国首先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实例,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1.内分泌腺的概念;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的生理功能为本节的重点。
2.激素调节学生比较生疏,难以理解,成为本节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可利用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分泌异常的临床症状,通过照片、挂图或录像材料等感性知识入手,用反证法进行分析,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这些激素的生理功能。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节的参考授课时数为2课时。
二、第一课时:【引言】上一章学习了神经调节。
人体的正常代谢,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这些都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的。
现在全体同学来做一个实验。
大家可以通过神经系统来控制自己的呼吸快慢和深浅,是否可以自由控制,同学们体验之后答案是肯定的。
但你是否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的控制,使自己连续做深呼吸,你能连续不断一直做下去吗?到了一定程度你有什么感觉?是否有再不想深呼吸,甚至想停一会儿的感觉。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由于连续的深呼吸,血液的成分发生了变化,其中的二氧化碳大大减少,可见血液的这种变化对人体的生命活动也起到了调节作用。
(一)体液调节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运输而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叫做体液调节。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教案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概述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2.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原因及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识图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视觉和听觉的卫生习惯,培养关爱视觉和听觉有障碍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人的眼球、耳的基本结构、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难点: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近视的成因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眼和耳的模型五、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交流,说出各种参与避雨的器官,认识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展示一个雨天的场景,要求同学们认真体会:都有哪些器官参与?----引导学生思考人对外界环境复杂信息的感知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眼和视觉1.眼球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1)学生观看眼球,联系自己的眼睛,交流讨论眼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2)对照教材、模型、挂图、视频等,理解、记忆眼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3)联系生活,交流讨论展示眼球的模型、挂图,指导组织学生进行观看,并引导交流和讨论。
播放眼球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观看,交流讨论设问:你都是怎样看见那些饭菜的?远处一辆车向你迎面驶来,你是如何看到的你?你的照相机或手机是怎样照出像的?2、视觉的形成过程(1)视觉的形成过程(2)瞳孔的作用和变化过程A.认真观察,交流讨论,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观察教材提供的猫眼睛瞳孔变化的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白天进出黑暗的场所时的感觉),说出瞳孔的功能。
B. 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展示照相机、眼球成像的原理图片和视频。
提出问题:当你进入暗的环境和由暗的环境走出时,你的眼睛瞳孔有什么变化和体会?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提示学生回忆自己在进出黑暗场所的感受,说出瞳孔的功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教案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内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目标:了解人体自我调节的意义;掌握神经系统和和内分泌系统的正组成;掌握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以及二者的关系;掌握神经元和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理解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理解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和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理解感觉产生的过程;了解眼球和耳的结构与功能;理解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及其矫正方法。
理解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主要功能复习重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组成;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特点;神经元和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眼球和耳的结构与功能;各种激素的主要功能。
知识考点:1. 眼和视觉,2. 耳和听觉,3. 神经系统的组成,4.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5. 激素调节。
复习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眼和视觉1. 眼球的结构:(1)眼球壁:外膜:a. 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通过光线。
b. 巩膜----白色坚固,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中膜: a. 虹膜----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
b. 睫状体----- c. 脉络膜------内膜:视网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2)内容物:a. 房水------b. 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c. 玻璃体-----透明的胶状物质。
2. 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玻璃体视网膜(成像,产生冲动)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 近视及其矫正:(1)近视的成因: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能恢复原状,导致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
(2)近视的矫正:配戴凹透镜。
(3)近视的预防:“三要”和“四不看”。
(二)耳和听觉1. 耳的结构(1)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
(2)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
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人能够看清较远或较近的物体,是因为()
A 视网膜可以前后调节
B 玻璃体的大小可以调节
C 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D 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2、人体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A 半规管
B 前庭
C 耳蜗
D 鼓室
3、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运动时,与身体平衡直接有关的平衡中枢是()
A 小脑
B 大脑
C 脑干
D 脊髓
4、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不包括()
A 脑
B 脊髓
C 脑神经
D 脑动脉
5、下列功能不属于脊髓的是()
A 反射
B 脑与躯干之间的联系通道
C 脑与内脏之间联系通路
D 躯干与内脏之间的营养通路
6、神经细胞的结构不包括()
A 细胞体
B 神经末梢
C 突起
D 鞘
7、一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
A 只与一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
B 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
C 与所有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
D 与自己的短突起相连接
8、在眼球的各部分结构中可以调节瞳孔大小的是()
A 虹膜
B 巩膜
C 角膜
D 视网膜
9、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A 脑神经和脊神经
B 脊髓和脊神经
C 脑和脊髓
D 脑和脑神经
10、下列那些属于有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对语音、文字的反应()
A 看见红苹果分泌唾液
B 小孩看见护士走来就哭了
C 看小说看的声泪俱下
D 听到铃声走到教室
11、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最大区别在于()
A 构成腺体的个组织不同
B 在体内分布的位置不同
C 腺体的形态的和大小不同
D 分泌物排出的方式不同
12、当手碰到针尖时,会产生的现象是()
A 因痛而缩手
B 只是缩手
C 缩手和痛同时发生
D 缩手后才觉得痛
13、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
A 大脑皮层
B 小脑
C 脑干
D 脊髓
14、形成听觉和视觉的部位是()
A 晶状体和鼓膜
B 视网膜和耳蜗
C 视神经和位听神经
D 大脑皮层的视中枢和听觉中枢
15、由远眺转为看书时,瞳孔和晶状体分别是()
A 扩大、曲度增加
B 缩小、曲度增加
C 扩大、曲度减小
D 缩小、曲度减小
16、由暗室走到阳光下,瞳孔缩小,这是由于那一结构的肌肉收缩的结构()
A 巩膜
B 虹膜
C 视网膜
D 脉络膜
17、在运动会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动作灵巧、快速、协调,对发令枪声的反映敏捷,主要原因是是()
A 运动系统的功能得到了加强
B 呼吸系统的功能得到了加强
C 循环系统的功能得到了加强
D 神经系统的功能的到了加强
18、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A 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鼓→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觉中枢
B 声波→鼓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觉中枢
C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鼓→听觉中枢
D声波→鼓室→三块听小鼓→听神经→听觉中枢
19、在一个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被截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射活动不能完成
B 反射活动能完成
C 神经冲动不能传到效应器
D 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
20、视觉形成的正确冲动()
A 物体反射的光线→晶状体→玻璃体→角膜→瞳孔→视网膜
B 物体反射的光线→瞳孔→玻璃体→角膜→晶状体→视网膜
C 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瞳孔→玻璃体
D 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21、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A 虹膜和角膜
B 角膜和巩膜
C 角膜和虹膜
D 巩膜和虹膜
22、眼球内有一个小巧而富有弹性的凸透镜状的结构是()
A 睫状体
B 玻璃体
C 晶状体
D 巩膜
23、眼球内有感光细胞的是()
A 角膜
B 巩膜
C 脉络膜
D 视网膜
24、视觉的形成是在()
A 大脑皮层
B 眼睛
C 视网膜
D 晶状体
25、正常人的眼可以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由于()
A 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B 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C 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
D 瞳孔可以随意缩小或放大
二、非选择题(每空两分,共50分)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又叫()
2能控制眼球内光线强度的是()光线强时它会(),光线弱时它会()
3近视眼佩戴()加以矫正
4反射弧有()部分构成,是()()()()()。
5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是简单的人生下来就有的反射叫()
6望梅止渴属于()
7神经系统由()和()组成
8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瞳孔相当于(),视网膜相当于()。
9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的()不足引起的,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分泌的()引起的。
10饮食中缺碘引起肿大的腺体是(),长期生活在缺碘地区的人,饮食中不注意补碘易患()应多吃()。
11治疗糖尿病可给患者注射()
命题人:官道口中学代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CCADD
6—10DBCAC
11—15DCADB
16—20DDABD
21—25DCDAB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1神经细胞神经元
2瞳孔缩小扩大
3凹透镜
4 五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5非条件反射
6 条件反射
7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8镜头光圈胶卷
9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10 甲状腺地方性甲状腺肿海带 11胰岛素
命题人:官道口中学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