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动力匹配及控制技术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45.21 KB
- 文档页数:2
探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动力匹配及控制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机械投入到工程建设当中。
其中工程机械液压动力系统的优化匹配控制技术就集合了目前多种理论与技术的一项高级系统技术。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从业经验,阐述了传统的技术设计,详细分析了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动力匹配的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就控制技术中的设计重点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与借鉴。
机电一体化的主要技术是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动力匹配和控制技术。
此技术很好地发动机、液压系统以及PLC控制技术连接在一起,在工作途中为机械提供持续稳定和可靠的性能。
相较于很多需要不停地工作的大型工程机械,此机电一体化技术它能够通过自动化给了工作人员很多的帮助,使得操作的时间变短,操作中的失误也减少,所以很多工程机械液压系统都普遍运用了此种技术。
以下我们针对此技术的发展以及成熟过程来讲述这门技术的设计特点,同时总结出此技术在发展途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传统的技术设计1.1.定量泵目前,很多小型机械经过快速发展形成了大型工程机械,而小型机械的定量泵设计一直按照系统的最大工作流量以及最大工作压力乘积经过计算转化后的系统最大输出功率只能同发动机的净功率一样或者小于。
此定量泵防止功率的利用系数偏低,所以不能满足大型工程机械的工作需求。
1.2.单泵恒功率控制技术及其特点针对两个弹簧弹力进行不同的设计,对变量泵的输出流量进行控制,这是单泵恒功率控制技术的特点。
当首个弹簧设定力承受到一定的系统压力时,降低了变量泵的排量;直至第二个弹簧的设定力被系统克服后,促使变量泵变量出现曲线变化。
此控制设计使得变量曲线上的工作流量乘以工作压力得出来的离散值接近一个常数。
此时就很好的利用了发动机的功率,并且确保了发动机不会由于过度承载导致熄火,从而暂停工作。
1.3.双泵或多泵恒功率控制技术及其特点有效地把发动机的功率分到每个泵是双泵或多泵恒功率控制系统中的主要以及困难的地方。
过去的双泵和多泵恒功率控制技术有很多不一样的功率分配组合方式。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动力匹配与其控制技术探讨随着工程机械的发展,液压系统已经成为工程机械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液压系统的精准控制技术和动力匹配技术也成为了工程机械企业研发的重点内容。
本文就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动力匹配与其控制技术进行探讨。
一、液压系统的动力匹配1、液压泵的选择液压系统的动力匹配主要是指液压泵的选择。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中提供动力的主要设备,其功率越大,输出的液压流量也就越大。
而液压泵的选型需要充分考虑所需液压流量和工作压力,并结合工作环境条件、设备工作物理性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为了在不同工况下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液压泵的功率需要略大于实际需要的功率。
2、高低压油路的匹配液压系统动力匹配还需要匹配高低压油路。
高压油路的设定上限决定了系统的工作压力,而低压油路对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进行高低压油路的动力匹配时,需要设定系统工作压力,同时也要确保低压油路的设计足够坚固、密封可靠,以满足系统的稳定工作要求。
二、液压系统的控制技术液压系统中的液压缸是实现工程机械各项动作的关键部件。
其控制方式一般有双向液压缸和单向液压缸两种。
双向液压缸需要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液压调节。
当执行机构需要同时运动两个方向时,应该选择双向液压缸。
单向液压缸一般使用在只需要单向运动的工作场合。
液压系统中的液压阀是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件。
其控制方式主要有两种: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
手动控制要求操作者手动控制液压阀来达到所需的动作效果。
自动控制方式可以通过机械、电子等技术控制液压阀实现某些特定功能和动作要求。
在实际生产中,自动控制方式更为普遍。
3、动作的控制液压系统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执行机构控制工程机械的动作。
而实现动作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油液的流量和压力来调节液压缸的运动。
对于一些复杂的动作控制,还需要配合电子控制技术来实现。
这一技术的发展可以大大提高工程机械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
在总体上,液压系统动力匹配与其控制技术相互依存,两者关系密切。
工程机械液压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智能化、数字化等自动化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生产过程中将逐步地从劳动力转化为脑力生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现代化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应用现代化工程及机械科学技术已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为机械液压传动技术及控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本文着重从机械液压控制的基本理论和特点出发,深度地剖析了机械液压控制的当前发展趋势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以供有关人士借鉴。
关键词:工程机械;液压控制技术;进展;发展趋势前言:近年来,由于社会科技水平和国民经济都取得了飞跃的发展,液压传动系统设计及控制也对机械制造业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并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工程机械的发展。
在目前的管理工作中,怎样合理运用液压控制已成为提升施工机械系统的控制性、可靠性的关键因素,是在施工机械设备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难点。
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有必要对这一技术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特别注重系统分析并研究其未来工作特点,从而为同行工作者提供借鉴。
1.液压控制技术分析1.1液压控制技术含义液压控制是在工程机械中的一个很常用的控制方式,在工程机械发展过程中想要提高施工机械效率,就必须提高液压流动与控制的特性。
液压传递与控制是围绕着施工机械核心部分进行工作的,主要的工作过程是在工程机械工作时通过机械,将机械动能转变成气压,然后利用机械气压的影响让液压流体可以顺利地工作,再利用控制阀门根据要求来整合液压流体的工作,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使之通过规定的方式和动作完成工作任务。
1.2液压控制技术特征液压控制技术在实际使用上具有如下优势:第一,液压控制在狭小的工作空间里就可以达到大功率、多方位执行器集中的特点,从而达到了对机械设备的远距离控制和遥控特点;其次,工作在以发电机为原动力的情况下,对各种能量的利用非常良好,以满足综合利用能源的需要;再次,在工作的时间内不受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比较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也能够进行正常工作,以提高工作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最后,液压控制系统本身也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控制系统[1]。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动力匹配与其控制技术分析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已经成为机电一体化重要的组成结构,并且该系统具有的动力匹配以及控制技术,可以使机电设备保持在安全稳定的状态下生产,同时可显著提升产品质量。
在操控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在机电产品生产时缩短使用时间的同时,还能提升生产效率。
标签: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动力匹配;控制技术在我国工业领域发展过程中,计算机技术与机电技术相互融合,形成具有一体化技术优势的液压控制系统,已经成为提升机械生产效率和质量重要的载体,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安全稳定的完成生产任务。
在液压控制体系中,由液压传动技术和液压控制技术组成,在生产中使用不同的技术相互配合,可优化生产模式,提升机电领域发展速度,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生产出符合使用要求的机械产品。
1 液压传动和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在机械生产过程中,使用机床进行产品制作,并配置液压控制系统可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液压控制系统内,需要多个装置组成,包括油箱、节流阀、滤油器以及连接零件等。
在液压系统运行过程中,发动机通过对汽油做功,产生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电机设备在机械能的驱动下开始运转,此时液压泵会将液压油送入至滤油器,最终到达液压泵。
液压泵通过消耗液压油,使开停阀、节流阀、转向阀以此打开,然后液压油进入到液压缸的左工作室,受到活塞的推动进行做功时,会最终形成液压能,在液压阀的引导下,使液压能进入到系统的每个装置内,装置活动功能后开始工作。
2 技术设计现状2.1 定量泵控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机械领域正逐步增加对大型工程机械的投入和使用,许多大型机械设备,都是通过小型机械设备运行以及使用的技术,积累的经验制造的。
在小型机械设备中,定量泵控制技术是小型机械设备运行关键的载体。
在对定量泵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操作,一是设定最大操作流量,二是设定最大操作压力,二者的乘积作为定量泵的系统输出值。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动力匹配与其控制技术探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它提供了动力和控制作用以支撑各种机器的运行。
液压系统的性能对于工程机械的效率、可靠性和能源消耗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正确的动力匹配和控制技术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在此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来看动力匹配。
液压系统的动力来自于液压油的压力,它的大小由油泵生成的流量和压力决定。
因此,在设计液压系统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需要维持的最小流量和压力。
在实际应用中,最小的流量和压力要根据机器的特点和工作条件来确定。
例如,在挖掘机上,需要的液压动力要比轻型装载机高得多,因此,在设计液压系统时,需要选择更强大的油泵,并保证液压系统可以提供充足的流量和压力,以满足挖掘机的操作需求。
同时,液压油的压力和流量的匹配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如果压力过高或流量过大,不仅会增加能源消耗,还可能引起系统的过载保护,降低机器的效率和可靠性。
其次,我们来看控制技术。
液压系统的控制是通过控制阀完成的。
在液压控制系统中,不同的控制阀有不同的控制特性,例如比例、分区、优先等等,每种特性都有它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选择合适的控制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机器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例如,在装载机上,需要对斗杆的上下动作进行精确控制,选择具有精度和可调性的比例控制阀是非常合适的。
另外,控制阀的位置和数量也需要考虑,因为过多的控制阀会增加系统的复杂度和能源消耗,同时也容易引起故障。
在液压系统的控制中,还需要关注液压油的供应和回油。
液压系统中的油液是一个封闭的回路,在液压缸执行动作时,需要从油箱中吸取液压油,然后通过回油管回流到油箱中。
因此,在液压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合适的供油和回油方式,以保证液压油的流动和回收。
同时,在液压系统中,还需要使用油滤器和冷却器等配件对液压油进行过滤和冷却处理,避免系统的故障和热损失。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动力匹配与其控制技术探讨随着工程机械的广泛应用,液压系统在工程机械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液压系统的效率和性能直接影响到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而动力匹配和控制技术是影响液压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围绕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动力匹配和控制技术展开探讨,力求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液压系统动力匹配的基本原理动力匹配是指液压系统中液压泵、马达、执行元件之间的功率平衡关系。
在设计液压系统时,必须考虑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功率是否匹配,以及液压泵和执行元件的功率是否匹配。
只有做到功率匹配,液压系统才能正常工作,否则容易导致系统性能下降、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它的工作性能决定了液压系统的供油能力。
而液压马达则是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它的工作性能决定了液压系统的工作负载。
液压系统的动力匹配一方面要保证液压泵的供油能力满足液压马达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保证液压泵的供油能力满足执行元件的工作需要。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动力匹配的原则是根据工程机械的工作条件和工作需求来确定液压系统的动力匹配关系。
一般来说,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动力匹配:1. 在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之间加装变量泵或者节流阀,以调节液压泵的供油能力,从而满足液压马达的工作需求。
2. 采用液压传动系统中的功率分配技术,通过合理的管路设计和元件配置来实现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功率匹配。
二、液压系统的控制技术与动力匹配的关系液压系统的控制技术是指通过控制元件和系统来实现对液压系统的控制。
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中,控制技术的应用对于动力匹配至关重要。
液压系统的控制技术包括压力控制、流量控制、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等。
压力控制是指通过调节液压系统中的压力阀和溢流阀来控制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通过有效地控制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可以实现对液压系统的功率匹配,从而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在当前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研究中,液压系统动力匹配和控制技术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I SS N100928984 CN2221323/N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9卷第4期J.Changchun I nst.Tech.(Nat.Sci.Edi.),2008,Vol.9,No.411/2635238液压挖掘机发动机与液压泵的合理匹配的研究收稿日期:2008-11-07作者简介:汤振周(1970-),男(汉),福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工程机械。
汤振周(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福州350007)摘 要:通过对液压挖掘机发动机的工作特性、变量泵性能的研究,提出了恒功率与变功率2种控制方式的组合,使发动机在整个转速范围内都能适应负荷变化,保持最佳的功率利用率。
同时使液压系统具有了较高的传动效率,整个负荷驱动系统也具备了较好自适应能力和综合性能指标。
关键词:液压挖掘机;发动机;液压泵;合理匹配中图分类号:T D4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8984(2008)04200352041 发动机工作特性柴油机的特性主要是运行特性,包括:速度特性、负载特性、万有特性的变化规律。
如图1所示,曲线CASB是发动机在某一档时的工作特性,AC为外特性,AB为该档位下的调速特性。
当外负载变化时,发动机的输出转矩变化,如A点、B点和S点,A 点输出功率最大。
另外,发动机还有一条最佳比油耗线(ge线),当发动机工作在最佳比油耗线时(图中S、E点)最经济。
为了保持柴油机转速的相对稳定,必须随着负载的变化相应改变供油拉杆的位置,在柴油机上安装的调速器就能根据外界负载的变化,自动调节循环供油量,使柴油机稳定运转。
通常工程机械选用的都是全程调速器,在任何转速下均能起调速作用。
那么在某一固定油门拉杆位置下,当外负载变化时,柴油机将不再运行在外特性曲线上,而是在该油门位置下的调速线上工作。
不同的油门位置对应于不同的调速曲线,可见在外负载扭矩变化时,速度将受到较小的波动,从而起到稳定柴油机转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