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历史9上第21课同步检测2
- 格式:doc
- 大小:250.00 KB
- 文档页数:5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于()A.1914年6月B.1914年7月C.1918年11月D.1919年1月2.战争是血腥与残酷的。
在“一战”中曾有一场异常残酷的战役,双方伤亡70多万人。
战场上随处可见堆积如山的尸体和血肉模糊的伤兵,人称为“绞肉机”、“屠场”,这场战役是()A.索姆河战役B.马恩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高加索战役3.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巴尔干问题的争端,在欧洲形成了两个军事集团,正是这两个军事集团之间的争斗酿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两个军事集团”是指()A.三国同盟、三国协约B.华约、北约组织C.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D.正义集团、非正义集团4.与萨拉热窝事件无直接关系的国家是()A.奥匈帝国B.英国C.塞尔维亚D.德国5.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人类推进了苦难的深渊。
一战的主要性质是()A.民族解放战争B.争夺美洲霸权的侵略战争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帝国主义掠夺战争6.“到1916年,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在战场上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厮杀,欧洲开始奔向毁灭,并且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
”材料认为欧洲“奔向毁灭”的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巴黎和会C.“慕尼黑阴谋”D.希特勒上台7.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了巨大的灾难,下列那行情景不符合实际情况()A.用汽车运送士兵B.士兵给家人打电话C.飞机空投食物D.德、法两国士兵共进晚餐8.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A.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 B.萨拉热窝事件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D.三国同盟的形成9.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正确的是()(1)这是两个帝国主义集团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的战争(2)这场战争后欧洲开始走向衰落(3)这场战争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4)这场战争使国际关系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B.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C.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D.英德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2.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是( )A.英法 B.英俄C.德奥 D.德意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三国同盟的形成B.三国协约的形成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D.萨拉热窝事件4.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其主要原因是( ) A.奥匈帝国的皇储夫妇被打死B.德奥借机发动战争C.塞尔维亚民族解放斗争高涨D.英法制止俄国扩张5.一战爆发后,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的原同盟国集团的国家是( ) A.意大利 B.奥匈帝国C.土耳其D.保加利亚6.下列发生在1916年的重大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C.瓦尔密战役 D.索姆河战役7.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在于( )A.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B.德、奥为了加强同俄、法对抗,缔结军事同盟C.英、德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同法、俄的矛盾D.意、法矛盾激化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8.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激化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二、列举题:9.列举“一战”的战场范围、卷入的国家和死伤人数.10.列举“一战”中的两个同盟国家和六个协约国国名。
三、历史诊断题.·下面是一位同学在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一段话,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五年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争夺最为激烈的是非洲战场。
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国家有三十多个,中国也加入了同盟国方面作战。
1918年11月,日本投降,协约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第21课一、1.B 2.C 3.D 4.B 5.A 6.B 7.A 8.C二、9.答:战场遍及亚、非、欧三洲,波及30多个国家,死伤三千多万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拔高练习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主要是由于()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B.垄断组织的发展C.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D.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的斗争主要是围绕()A.建立两大军事集团B.维持欧洲大陆均势C.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世界霸权D.排斥美国插足欧洲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为了争夺“阳光下的地盘”,德国与哪一个国家的矛盾最尖锐()A.美国B.意大利C.英国D.俄国4.“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摘自1882年5月20签订的《同盟条约》)。
这里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A.德国和奥匈帝国BC.英国和奥匈帝国D.英国和俄国5.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ABCD.凡尔登战役6.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的原因是()ABCD.意大利背信弃义7.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不可能见到的武器是()8.下列哪一项不是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素()A.美国参加对德作战B.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C.中国等国加入战争D.意大利倒向协约国一方9.萨拉热窝事件之所以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不是其主要原因的是()A.斐迪南大公夫妇无辜被打死B.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强烈愤怒C.德国、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D.各帝国主义国家都想插手巴尔干半岛10.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中不包括()A.同盟国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B.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C.意大利退出同盟国,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D.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11.战争是当前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大事之一,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
据此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拿破仑对外战争在战争性质、作战范围、战争影响三个方面有何不同之处。
第 21 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一、夯基达标1.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一些优秀的思想家开始探索改造社会的方法,其中杰出的代表有( )A.马克思、恩格斯B.华盛顿C.哥伦布D.罗伯斯庇尔2.右图是坐落在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
碑身上镌刻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
该口号出自(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共产党宣言》3.2019 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1 周年,该文献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它的发表标志着( )A.邓小平理论的诞生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D.毛泽东思想的诞生4.下列对《共产党宣言》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C.开辟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D.成为各国革命运动的思想武器5.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图1 中的人物是谁?他出生于哪个国家?(2)图2 是什么文献的书影?该文献发表于哪一年?该文献的作者除图1 中的人物外还有谁?二、培优促能1.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
在思想理论创新方面,马克思、恩格斯( )A.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B.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C.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D.创立了巴黎公社2.“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这段话引自(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 D.《共产党宣言》3.某校的“历史名人墙”上有一位历史人物的简介(如下图)。
这位历史人物是( )A.罗伯斯庇尔B.华盛顿C.卡尔·马克思 D.斯蒂芬森4.下列选项中,与《共产党宣言》内容相符的是( )A.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作用B.提出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C.争取了工人阶级的普选权D.明确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5.它仅存在短暂的72 天,但却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1.1844年,他们在巴黎相会,此后,他们长期合作,用自己观苦卓绝的劳动,为全世界工人阶级指明了斗争的道路。
这段话中描述的他们是A.马克思和恩格斯B.马克思和列宁C.列宁和斯大林D.思格斯和斯大林2.马克思、恩格斯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这一理论不包括A.马克思主义哲学B.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人文主义思想3.下列关于马克思早期活动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马克思博土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B.在巴黎,马克思结识了年轻的恩格斯C.他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一巴黎公社D.马克思移居伦敦,完成了杰作《资本论》4.《共产党宣言》认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材料中现存的“社会制度”是指A.封建专制制度B.资本主义制度C.封建农奴制D.黑人奴隶制5. “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
”材料中所指“宣言”的发表A.表达了工人阶级要求取得普选权的愿望B.标志着各国工人阶级斗争联合起来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宣告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6.请按时间排列下列事件的正确顺序①马克思、恩格斯在伦敦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大会②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相会③成立第一国际④巴黎公社建立A.③①②④B.②④①③C.④③①②D.②①③④7.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A.共产主义者同盟B.伦敦工人协会C.全国宪章协会D.第一国际8.2018年在纪念马克思主义诞辰200周年展览中,有关于巴黎公社的介绍。
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A.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C.巴黎公社建立得到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支持D.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第21课《近代自然科学》同步练习A.《物种起源》B.发现万有引力C.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D.是近代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5.“我完全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一切生物都不是上帝的创造,而是少数生物的直系后代……”提出上述观点的是()A.达尔文 B.爱因斯坦C.牛顿 D.哥白尼6.在物理学上,为了纪念一位科学家的伟大贡献,将他的名字定为“力”的单位,这位科学家是()A.哥白尼 B.牛顿C.爱因斯坦 D.达尔文7.好奇于“苹果为什么落地”,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A.爱因斯坦 B.牛顿C.哥白尼 D.达尔文8.有人说:“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其中“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主要是指牛顿()A.创立了生物进化论B.提出了相对论C.发明了电灯D.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9.“人类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这—论断的科学依据是()A.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伏尔泰的天赋人权思想10.19世纪后半期,欧洲某人创作了如右图的这幅漫画,讽刺一位科学家的进化论思想,这位科学家是()A.达尔文B.达•芬奇C.赫胥黎D.伏尔泰11.11.有人说: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
被苹果砸醒后,牛顿发现了()A.浮力定律 B.万有引力定律C.相对论 D.生物进化论12.与下图所列成就相关的科学家是()A.阿基米德 B.牛顿C.达尔文 D.爱因斯坦13.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出版了著名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提出了()A.地心说B.日心说C.宇宙是无限的D.行星运动三大定律14.建立电磁场理论,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A.爱因斯坦B.牛顿C.伽利略D.麦克斯韦二、综合题15.看右图,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⑴此图中的人是谁?他是哪国人?⑵他写的划时代的著作叫什么?⑶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6世纪向教会宣扬的地球中心说发出挑战的天文学家是哥白尼,C项符合题意;牛顿是近代物理学的奠基者;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家;布鲁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自然科学家,他勇敢的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1.“□□□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
他的著作《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
”材料中的“□□□”是( )A.拿破仑B.哥伦布C.马克思D.恩格斯2.下列组织中,被称为“第一国际”的是( )A.巴黎公社B.共产主义者同盟C.正义者同盟D.国际工人协会3.右图反映的是巴黎公社成立的情景,这一事件标志着( )A.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4.“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也是另一个新型社会的预言者。
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
”材料中的“他”应该是( )A.资产阶级民主的倡导者B.共产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C.法国巴黎公社的建立者D.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者5.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
”宪章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表明( )A.他们提出的要求不合乎情理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还没有到来C.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D.他们斗争的手段过于幼稚6.《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
恩格斯称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
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A.批判地吸收了前人的思想精华B.是恩格斯独立完成的著作C.是一部影响十分广泛的著作D.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7.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马克思时说:“他并未将自己限制在理论上和写作上。
在他的一生中,为组织和鼓动工人们,他将知识活动同各种尝试结合起来。
”与材料意思相符的马克思的活动有( )①指导了英国宪章运动②在法国和英国参加工人团体活动③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共产党宣言》④与恩格斯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8.马克思热情地称颂道:“英勇的三月十八日运动是人类从阶级社会中永远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一、选择题1.“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
这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B.《开罗宣言》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2. 之所以在19世纪中期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因为()A. 马克思、恩格斯努力B. 自然科学的发展C.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 《共产党宣言》发表3. 加里斯特·琼斯教授感慨地说:“《共产党宣言》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
”“这个力量”指的是 ( ) A.马克思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 D.科学发展观4.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论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
下列能体现“由空想到科学”的史实是()A. 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 巴黎公社的成立D. 十月革命的胜利5.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因为( )A.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B.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共产主义社会取代的客观规律C.它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D.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6. 《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
恩格斯称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
这表明《共产党宣言》()A. 批判吸收了前人的思想精华B. 是恩格斯独立完成的著作C. 是一部影响十分广泛的著作D. 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兴起7. 它仅存在短暂的72天,但却是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
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是 () A.宪章运动兴起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表C.巴黎公社成立D.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8.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检测(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一、基础达标(20分)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5分)(1)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2)《庄子·北冥有鱼》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大鹏振翅而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洋一直喜欢玩游戏,他就要参加中考了,妈妈劝他不要再沉迷于游戏了。
没想到,他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回应妈妈,令人啼笑皆非。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子/固非/鱼也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怒.而飞(用力鼓动翅膀)其翼若.垂天之云(好像)B.志.怪者也(记载)固.不知子矣(固然)C.请循.其本(追溯)亦若是.则已矣(这样)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B.其.翼若垂天之云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D.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5.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鹏之.徙于南冥也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安知鱼之.乐D.子之.不知鱼之乐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同步训练1.如图是某课学习小结的部分内容。
该课的主题是()A.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B.马克思主义诞生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产生D.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2.1866年马克思在第一国际会议上提议“为获得每日工作八小时而奋斗”。
1886年全美工人大罢工,喊出“八时工作”的口号。
此后在各国工人阶级的团结和不断斗争下,各国政府纷纷立法规定企业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上述运动能够提供的历史经验有A.打破资产阶级国家机器B.以暴力作为抗争的手段C.国际无产阶级联合行动D.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3.如图中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顶点,其中乙涉及的事件是()A.使资本主义的严重弊端日益显著暴露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4.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二十五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
这是由于《共产党宣言》()A.为工人和平斗争提供了理论指导B.适合所有不同国情的国家C.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思想武器D.总结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5.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分析方法不仅广泛运用于今天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文社会科学,而且还广泛运用于政治家的演说、记者的新闻报道和报章杂志的思想传播中。
“八时工作日”“五一国际劳动节”等马克思主义话语已经变成很多国家老百姓的大众文化内容。
这说明马克思主义()A.深刻影响人类现代文化发展B.推动西方国家工人运动的发展C.随着实践变化而不断地创新D.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图一《蒙娜丽莎》图二孟德斯鸠图三《共产党宣言》图四《青年杂志》A.图一和图四对文化的态度相同B.图二是图一反映的思潮的发展和深化C.图二和图三分别代表了反动和进步的思潮D.四幅图所反映的思潮互为因果关系7.英国一史学家说:“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01 知识管理
知识点1马克思与恩格斯
马克思:1818年生于德国,博士毕业后从事政治活动。
他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该报查封后他转赴法国巴黎。
在巴黎结识了________。
1849年,马克思移居伦敦,完成了他的大部分著作,如《________》。
恩格斯:出身于德国工厂主家庭,跟马克思讨论各种理论和____________运动,成为思想、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战友。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____________理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个组成部分。
知识点2《共产党宣言》
发表:________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____________》在伦敦正式出版。
内容:宣言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____________的历史。
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剥削和压迫的____________社会所代替。
《共产党宣言》肯定____________在历史上曾经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____________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
意义:《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____________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____________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____________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知识点3第一国际
背景:马克思主义诞生后,____________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成立: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作用: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的进行________斗争。
成果: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____________反动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____________。
5月28日,公社失败。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理论,使无产阶级革命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在第一国际的领导下,法国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夺取政权,成立巴黎公社,这是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02 基础过关
知识点1马克思与恩格斯
1.右图是世界历史上一位杰出人物传记目录的一部分。
此人物是
A.林肯
B.马克思
C.克伦威尔
D.鲍狄埃
2.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相见后,成为亲密的革命战友,他们相见的地点时
A.巴黎 B.柏林 C.伦敦 D.莱茵省
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下列不属于
...其中之一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无产阶级专政
知识点2《共产党宣言》
4.1848年2月18—19日,伦敦瓦伦街19号,哈里逊印刷所。
一本小册子正在悄悄印刷。
这本绿色封面、只有23页的德文小册子,油墨未干便被分发到各国的同盟盟员手里,成为工人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
这本小册子是
A.《人权宣言》 B.《人民宪章》
C.《法兰西内战》 D.《共产党宣言》
5.右图这本书最早刊行于1848年,它的问世标志着
A.空想社会主义诞生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列宁主义诞生
D.斯大林模式形成
6.恩格斯说:“我们绝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
正相反,我们已深入到运动中去。
”恩格斯的意思是
A.想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不想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深入到工人运动中去探索
D.要用科学理论武装无产阶级
7.“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这里的“科学”指的是
A.空想社会主义 B.启蒙思想 C.科学社会主义 D.经典力学
8.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新的历史时期”应理解为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有科学理论指导
C.有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
D.巴黎公社精神的指引
知识点3第一国际
9.第一国际是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革命组织,它的正式名称是国际工人协会。
它成立于
A.1836年 B.1848年 C.1864年 D.1876年
10.在总结一次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时,列宁这样写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
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你认为列宁总结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光荣革命 B.巴黎公社 C.宪章运动 D.十月革命
11.《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
文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
A.直接选举制 B.资本主义制度 C.共和制 D.无产阶级政权
03 能力提升
12.图一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的封面,图二是《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的封面。
这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内容是( )
①巴黎公社②十月革命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④马克思主义诞生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3.“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论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
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
下列能体现“由理论到实践”的史实是( )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14.社会思潮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驱,历史上往往先有思想的变革才会有社会的变革。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4—16世纪,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与此同时,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运动也逐渐展开,从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各国。
材料二: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重要标志,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它让共产主义运动从幽灵变成了一轮喷薄欲出的朝日。
——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王学东
(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什么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实质是什么?这场运动的先驱的代表作是什么?
(2)材料二是对哪一部经典著作的赞誉?这一经典著作的作者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3)你认为上述两个时期的社会思潮有何共同作用?
04 直击中考
15.(滨州中考)19世纪以来,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化、系统化的是( )
A.《人民宪章》 B.《共产党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论联合政府》
参考答案
知识管理
1.恩格斯资本论欧洲工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1848 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共产主义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马克思主义 3.国际工人经济资产阶级巴黎公社
基础过关
1.B 2.A 3.D 4.D 5.B 6.D 7.C 8.B 9.C 10.B 11.D
能力提升
12.D 13.C
14.(1)文艺复兴。
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神曲》。
(2)《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
(3)推动了社会进步。
(言之有理即可)
直击中考
1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