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雄伟的塔》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雄伟的塔》说课稿一、说教材《雄伟的塔》是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9课的内容。
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本课教材内容新颖,富有时代感,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它以简洁的线条,概括的形象,丰富的想象,充满儿童情趣的塔的世界,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天地。
它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来表现心中的塔,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及审美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塔的结构特点,掌握制作塔的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及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持久兴趣,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本教材内容,我将教学重点难点确立如下:重点: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出心中的塔。
难点:塔的制作方法及表现形式。
四、说教法学法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本节课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欣赏法、启发引导法、示范讲解法、练习法、评价法等。
五、说学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各种塔,通过观察,了解塔的结构特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制作塔,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
3.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同龄人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实践法:指导学生动手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及创新能力。
六、说教学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为了上好本节课,我做了如下准备:1.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制作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塔的制作方法。
2.让学生收集有关塔的资料、图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3.准备制作塔的各种材料,如:卡纸、画纸、彩泥、树叶、果壳、剪刀、胶水等。
七、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引导欣赏,启发想象3.启发引导,教授新课4.教师示范,明确方法5.学生练习,教师辅导6.展示作品,交流评价7.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八、板书设计《雄伟的塔》1.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塔的结构特点,掌握制作塔的方法。
雄伟的塔(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认识世界文化遗产中泰姬陵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2.探究泰姬陵建筑构造特点以及雕刻艺术;3.发展学生绘画技能,锻炼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泰姬陵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2.泰姬陵建筑构造特点;3.泰姬陵雕刻艺术;4.绘制塔的形象和表现。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泰姬陵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掌握泰姬陵建筑构造和雕刻艺术的特点;学会绘制塔的形象和表现;2.教学难点:掌握泰姬陵建筑构造和雕刻艺术的特点;学会绘制塔的形象和表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泰姬陵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1.导入新课,引入泰姬陵并介绍泰姬陵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观看介绍泰姬陵的视频和图片,了解泰姬陵的建筑特点;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泰姬陵的看法和了解;4.教师组织班级的展示,并引导学生总结和记录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探究泰姬陵建筑构造特点1.导入课程,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供一些补充信息;2.阐述泰姬陵的建筑构造特点,包括外形、结构、建筑材料等;3.介绍建筑工程师的作用,以及对泰姬陵建筑发展的影响;4.指导学生进行毛笔绘制泰姬陵简笔画,表现泰姬陵的外形和结构。
5.教师现场辅导,纠正学生绘制中的错误和不足;6.教师现场展示范例作品,并鼓励学生进行展示和分享,促进合作和交流。
第三课时:探究泰姬陵雕刻艺术1.导入课程,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回溯;2.阐述泰姬陵雕刻艺术的特点、内容、样式和工艺等方面的知识;3.进行展示,展示有代表性的泰姬陵雕刻艺术品,并进行简单讲解;4.引导学生进行手绘泰姬陵雕刻艺术品,表现雕刻的手法和特点;5.教师进行现场指导,纠正和辅导学生绘画中的不足。
第四课时:绘制塔的形象和表现1.导入课程,回顾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知识;2.引导学生在纸上进行草图设计,设计描绘泰姬陵建筑和雕刻的形象;3.学生进行考虑,绘制塔的形象和表现;4.学生展示自己的草图,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5.学生进行趋势性练习,尝试尝试不同的绘画手法,提高绘画技巧。
教案标题:人美版二年级《雄伟的塔》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塔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塔的形象。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知识点:塔的基本结构、美术元素(线条、形状、色彩)2. 技能点:观察、想象、创作3.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美术、审美情趣、创造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塔的基本结构、美术元素的运用2. 教学难点:观察、想象、创作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塔的基本结构和美术元素2. 示范法:示范如何观察、想象和创作3. 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自己的塔4. 评价法: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反馈和指导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地的著名塔,引导学生观察塔的结构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10分钟)讲解塔的基本结构,如底部、中部、顶部;讲解美术元素,如线条、形状、色彩。
3. 示范(10分钟)示范如何观察、想象和创作塔,引导学生运用美术元素,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塔的形象。
4. 练习(15分钟)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自己的塔。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反馈,共同探讨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 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创作过程,而不仅仅是作品的结果。
5.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指导。
人美版二年级《雄伟的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世界上古代建筑中最著名的建筑——埃及金字塔。
•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和结构。
•理解埃及人的文化和信仰对金字塔建造的影响。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埃及金字塔,配合人美二年级英语教材中的教材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埃及金字塔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
2.埃及金字塔的形状、高度和结构。
3.埃及金字塔的作用、意义和影响。
4.单词:pyramid,ancient,civilization,pharaoh等。
三、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引导学生快速认识图像、听音、读文建立语境。
2.利用多种教具,如图片、模型、PPT等,让学生全方位感受金字塔的神秘、魅力。
3.运用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带入埃及古国,体验埃及文化,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
1. 启发兴趣1.教师播放埃及金字塔的ppt,让学生了解金字塔的外形和结构,并解释有关术语单词pyramid,ancient,civilization,pharaoh的含义。
2.利用图片和模型展示埃及古国的文化、宗教和社会生活,幼小的学生可以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受到埃及文化的魅力。
3.通过游戏、绘画、DIY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建立兴趣。
2. 学习重点1.让学生观看获取金字塔建设的视频,结合ppt进行介绍。
2.让学生用英语描述金字塔的结构和形状,并插入示意图。
3.结合课本与儿歌,学生学习有关古埃及的知识,根据练习题理解文章内容,提升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答、操纵等无形游戏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 深化思考1.学生学习搜寻金字塔相关的文章,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搜索引擎了解并阐述自己对金字塔建筑的认识、想法和反思。
2.通过观看相关纪录片、思考金字塔的历史、文化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金字塔的价值。
二年级美术上册《雄伟的塔》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二年级《美术(上册)》教科书/人民美术出版社XX年版
内容来源:二年级《美术(上册)》
主题:雄伟的塔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黄璜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1--2年级学段的目标为: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结合课程标准,通过欣赏对比不同背景下的塔,使学生对塔这种建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学习用线的方法涂画自己喜欢的塔。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塔,进而了解塔的历史文化。
2.教材分析
《雄伟的塔》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既有中国传统的塔建筑,也有典型西方建筑特点的塔。
初步认识到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中塔的造型也各异,在潜移默化中到达人文教育的目的。
第一课会变的线条为这一课做了充分的准备。
可结合学
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拼图游戏让学生了解塔的相关知识,发现塔的特点。
3.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求知欲强,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细微差别。
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能运用简单的线条和基本型进行造型。
但在表现仰视的物体还比较困难,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目标
1、通过拼摆游戏感受并说出塔的组成部分、外形特征。
2、通过小组内观察并比较发现他们在材料、外观上有什么不同。
3、初步使用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线条变化来表现塔的造型。
体验绘画的快乐。
评价任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知道塔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创作建筑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欣赏和分析各种类型的塔,了解塔的基本特点。
2. 学习彩泥制作技巧,创作一座自己心目中的塔。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创作建筑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塔的结构和特点,创作出具有特色的作品。
2.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彩泥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塔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彩泥、泥工工具等制作材料。
3. 提前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塔,积累素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类型的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塔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塔的起源、发展以及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3. 欣赏分析:组织学生欣赏中国古代著名的塔,如应县木塔、西安大雁塔等,分析其结构特点、艺术风格等。
4. 技法讲解:讲解彩泥制作技巧,如色彩搭配、造型设计等。
5. 创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彩泥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 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塔的认识程度,了解学生对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的创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彩泥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造型设计、色彩搭配等。
3. 学生的合作精神,观察学生在分组创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等。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塔,加深对塔的了解。
2. 邀请建筑师或艺术家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3. 开展“我心中的塔”主题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十、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塔的观察日记,记录参观塔的经历和感受。
《雄伟的塔》
一、教学目标:
1、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塔,不同地区(国家)的塔造型不尽相同,还有各种各样的纪念意义。
2、学习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将自己记忆中的塔或设计的塔画下来,井可以进行简单的装饰。
二、教学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
教学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
三、课前准备:彩色纸、水彩笔、油画棒。
(一)、组织教学
检查用具,稳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
游戏导入学习新课。
1、名作欣赏(课件出示)
2、游戏
(1)拼图比赛:(在电脑课件中操作,看,那一组用时最短。
)
(2)画图比赛:(在电脑操作)。
3、知识宝库
课件出示:(1)塔的知识
(2)斗拱知识
(3)喇嘛塔
(4)探究学习
4、电脑课件名塔欣赏:现在我们看一看世界上的名塔,。
(1)展示了什么塔的图片?
(2)分组讨论。
请各组商讨后选择讨论问题:
①塔分别建造在什么时间?
②塔各有什么不同?
③塔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④你看后有什么感受?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总结,如塔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材料也非常丰富,像应县木塔是最高、最古老樟木结构的纯木塔,没有用一颗钉子。
这些塔由于建造的时间、地点、材料及结构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相同。
(3)请学生回答讨论结果。
(4)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你知道的塔呢?请你介绍给大家。
5、分析塔的基本形设计及绘画的表现方法。
(1)如果你现在就是一个小小的设计师,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塔?
(2)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3)怎样让塔更美观?
(4)可以在什么上画?用什么方法?
(三)、布置作业。
(1)作业:可以设计一座新颖的塔,也可画自己见过的塔。
(2)要求:画面饱满,设计新疑,可选择喜欢的方法表现。
(3)教师巡视,给学生提供帮助。
作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