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从位移、速度、力到向量
- 格式:pdf
- 大小:3.42 MB
- 文档页数:30
数学ⅳ北师大版2.2.1从位移、速度、力到向量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向量加法的概念;能熟练运用三角形法那么和平行四边形法那么做几个向量的和向量;能准确表述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熟练运用它们进行向量计算.通过实例,掌握向量加、并理解其几何意义.初步体会数形结合在向量解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向量加法的概念和向量加法的法那么及运算律.教学难点:向量的加法的几何验证.学法指导:(1)自主性学习+探究式学习法:(2)反馈练习法:以练习来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存在的差距.【创设情境】一、 情景导入:〔3分钟〕2003年春节探亲时,由于台湾和祖国大陆之间没有直达航班,某老先生只好从台北通过香港,再抵达上海,这两次位移之和是什么?【二】学导结合向量是否能进行运算?1. 某人从A 到B ,再从B 按原方向到C , 那么两次的位移和:AC BC AB =+2. 假设上题改为从A 到B ,再从B 按反方向到C , 那么两次的位移和:=+3. 某车从A 到B ,再从B 改变方向到C , 那么两次的位移和:=+4. 船速为,水速为, 那么两速度和:AC BC AB =+向量的加法1. 定义:2、三角形法那么〔作图演示〕:作图关键:平移向量使得两向量首尾相连 3、向量、,求作向量+及+作法:4、加法的交换律和平行四边形法那么 上题中+的结果与+是否相同?从而得到:1︒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那么2︒向量加法的交换律:a +b =b +a问题1:两种求和法那么有什么关系? A BCA B C A B Ca b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那么与平行四边形法那么是一致的,但两个向量共线时,三角形法那么更有优势。
加法的结合律:(+)+=+(+) 证:如图:从而,多个向量的加法运算能够按照任意的次序、任意的组合来进行。
6.向量加法的多边形法那么问题2:如何求平面内n 〔n >3〕个向量的和向量?112231n n OA A A A A A A -++++n OA =问题3:假设点O 与点An 重合,你将得出什么结论?例1:如图,一艘船从A 点动身以km/h 的速度向垂直于对岸的方向行驶,同时河水的流速为2km/h 。
子洲县职教中心 数学 导学案2013-2014学年第 一 学期 高二 年级 3班 组 姓名 编写者 王治强 审核者 使用时间2013年 10 月 日课题 :从位移、速度、力到向量学习目标:(1)理解向量与数量、向量与力、速度、位移之间的区别; (2)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重点难点:向量及向量的有关概念、表示方法 自主学习 (一)、情景设置:如图,老鼠由A 向西北逃窜,猫在B 处向东追去,设问:猫能否追到老鼠?(画图)(二)、新课学习学习过程1、数量与向量的区别?2.向量的表示方法? ① ② ③④向量AB 的大小――长度称为向量的模,记作 .3.有向线段:具有方向的线段就叫做有向线段,三个要素: . 向量与有向线段的区别:(1) .(2) . 4、零向量、单位向量概念:① 叫零向量,记作0. 0的方向是任意的.注意0与0的含义与书写区别.② 叫单位向量. 说明:零向量、单位向量的定义都只是限制了大小. 5、平行向量定义:① 叫平行向量;②我们规定0与 平行.说明:(1)综合①、②才是平行向量的完整定义;(2)向量a、b、c平行,记作a ∥b∥c.6、相等向量定义: 叫相等向量。
说明:(1)向量a与b相等,记作a=b;(2)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 (3)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都可用同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并且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7、共线向量与平行向量关系:平行向量就是共线向量,这是因为(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说明:(1)平行向量可以在同一直线上,要区别于两平行线的位置关系;(2)共线向量可以相互平行,要区别于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的位置关系. 合作交流 1.判断 (1)平行向量是否一定方向相同?ABCDA(起点)B(终点)a(2)不相等的向量是否一定不平行?(3)与零向量相等的向量必定是什么向量?(4)与任意向量都平行的向量是什么向量?(5)若两个向量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向量一定是什么向量?(6)两个非零向量相等的当且仅当什么?(7)共线向量一定在同一直线上吗?2.如图,设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①分别写出图中与向量−→−OA 、−→−OB 、−→−OC 相等的向量;②分别写出图中与向量−→−OD 、−→−OE 、−→−OE 共线的向量.达标训练1.下列各量中不是向量的是( ) A.浮力 B.风速 C.位移 D.密度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零向量是没有方向的 B.零向量的长度为0C.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D.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3.把平面上一切单位向量的始点放在同一点,那么这些向量的终点所构成的图形是( ) A.一条线段 B.一段圆弧 C.圆上一群孤立点 D.一个单位圆4.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a与b共线,b与c共线,则a与c 也共线B.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的始点与终点是一平行四边形的四顶点C.向量a与b不共线,则a与b都是非零向量D.有相同起点的两个非零向量不平行 5.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①向量AB 与CD 是共线向量,则A 、B 、C 、D 四点必在一直线上;②单位向量都相等;③任一向量与它的相反向量不相等;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AB =DC⑤一个向量方向不确定当且仅当模为0;⑥共线的向量,若起点不同,则终点一定不同.DEOAB CF。
§1从位移、速度、力到向量预习案学习目标1. 通过对物理中有关概念的分析,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进而深刻理解向量的概念;2. 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3. 理解向量的模、零向量与单位向量的概念.4,在理解向量和平行向量的基础上掌握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的概念.重点:向量的有关概念。
难点:共线向量的理解。
知识学习1、向量的概念向量是的量;数量是的量;2,向量的表示法⑴我们常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向量,线段按一定比例画出,它的_________表示向量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_________________⑵以A为起点,B为终点的有向线段记作AB(注:起点在前,终点在后). 已知AB,线段AB的长度也叫做有向线段AB的长度,也称为模,记作AB.有向线段包含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⑶有向线段也可用字母如a,b,c,表示.反思:⑴“向量就是有向线段,有向线段就是向量”的说法对吗?⑵为什么三要素中不包含终点?⑶数量能比较大小吗?向量呢?向量的模呢?3:两个特殊的向量零向量:_________________的向量;单位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向量.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 若向量a,b平行,记作://a b.规定:①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即对任意向量a,都有0//a.②零向量的方向不确定,是任意的.4,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equal vector)平行向量和共线向量5. 平行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collinear vectors).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 如果a、b、c是平行向量,则可记为////a b c. 因为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以移动到同一条直线上,因此,平行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预习自测:1. 下列各量中不是向量的是( ).A .浮力B .风速C .位移D .密度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量AB 与向量BA 的长度不等B .两个有共同起点长度相等的向量,则终点相同C .零向量没有方向D .任一向量与零向量平行3. 某人南行100米,后向东行100米,则这时他位移的方向是( ).A .东偏南30B .南偏东30C .东偏南45D .南偏东254. 物理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一对平行向量.(是或不是)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向量可以比较大小;②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③向量就是有向线段;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若//a b ,则a b =; ②若a b =,则a b =; ③若a b =,则//a b ; ④若a b =,则a b =.探究案例1 如下图,设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分别写出图中与OD ,OE ,OF 相等的向量.变式:与AB 相等的向量有哪些?例2如下图所示,D 、E 、F 分别是正ABC ∆的各边中点,则在以A 、B 、C 、D 、E 、F 六个点中任意两点为起点与终点的向量中,找出与向量DE 平行的向量.注意:共线向量的端点不一定共线,注意向量的可以平行移动性.训练案1. 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则相等的向量是( ) .A.AD 与CB C.AC 与BDB.OB 与OD D.AO 与OC2.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①向量的模是一个正实数;②若两个向量平行,则两个向量相等;A B CC E③若两个单位向量互相平行,则这两个单位向量相等;④温度有零上和零下温度,所以温度是向量;④非零向量a 的单位向量是a a .3.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a b =⇒a b = B.a b >⇒a b > C.a b =⇒//a b D.0a =⇒0a = 4, 若AB AD =,且BA CD =,则四边形ABCD 的形状为( ).A.平行四边形B.菱形C.矩形D.等腰梯形5. B 、C 是线段AD 的三等分点,分别以图中各点为起点和终点,最多可以写出 个互不相同的向量.6. 下列命题中,说法正确的有 ①若a b =,b c =,则a c =;②若//a b ,//b c ,则//a c ;③若a b =,则a b =或a b =-;④若AB DC =,则A ,B ,C ,D 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7. 在腰为2,底边为3的等边ABC ∆中,则底边BC 上的中线向量AD 的模为A B C D。
从位移、速度、力到向量(导学案)使用说明:1.自学71~73页内容,提高自学能力;2.限时完成导学案的预习案部分,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准备课上讨论探究,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提前完成其他部分。
【学习目标】(1)理解向量与数量、向量与力、速度、位移之间的区别;(2)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与基本概念,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并体会学科之间的联系. (3)通过学习发现知识结论,培养自己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向量及向量的有关概念、表示方法.难点: 向量及向量的有关概念、表示方法.相关知识:1.在物理学中,位移、速度和力这些物理量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在物理中称为“矢量”。
它们和长度、面积、质量等只有大小的量是不同的。
2.前面我们提到过三角函数线(正弦线和余弦线)。
你是如何理解的? 教材助读:1.向量的定义既有________又有________的量统称为向量. 2.有向线段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线段叫作有向线段.以A 为起点,B 为终点的有向线段记作,线段AB 的长度也叫作有向线段________的长度,记作________. 3.向量的表示向量可以用________来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________,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________.向量也可以用黑体小写字母如a ,b ,c 来表示,书写用来表示.4.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______________表示向量(或a )的大小,即长度(也称模).________的向量称为零向量,记作________.与向量a 同方向,________的向量,叫作a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记作a 0.5.相等向量长度________且方向________的向量,叫作相等向量,向量a 和向量b 相等.记作________.6.共线向量如果表示两个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________,则称这两个向量平行或共线,a 与b 平行或共线,记作________.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________. 预习自测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零向量是没有方向的B .零向量的长度为0C .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D .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2.下面有四个说法: ①向量的长度与向量的长度相等;②任何一个非零向量都可以平行移动; ③所有的单位向量都相等;④两个有共同起点的相等向量,其终点必相同.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预习案A.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B.零向量的长度为0C.共线向量是在一条直线上的向量D.零向量是没有方向的向量基础知识探究综合应用探究如图,设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①分别写出图中与向量−→−OA、−→−OB、−→−OC相等的向量;②分别写出图中与向量−→−OD、−→−OE、−→−OE共线的向量.当堂检测1.|a|=1,则向量a是________向量;若|a|=0,则向量a是________向量.2.如图,D、E、F分别是△ABC三边AB、BC、AC的中点.(1)与相等的向量为________;(2)与共线的向量为________.我的收获:D EOABC F。
从位移、速度、力到向量教学设计:龙涛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向量这一概念是由物理学和工程技术抽象出来的,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有深刻的几何背景,是解决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向量概念引入后,全等和平行(平移)、相似、垂直、勾股定理就可转化为向量的加(减)法、数乘向量、数量积运算,从而把图形的基本性质转化为向量的运算体系。
向量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在本章中,学生将了解向量丰富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意义,学习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向量应用五部分内容.能用向量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向量的模的意义;(2)技能目标: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会用字母表示向量;(3)能力目标:了解平行向量、共线向量和相等向量的意义,并会判断向量间平行(共线)、相等的关系;(4)德育目标:通过对向量的学习,使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向量和数量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思想和分析辨别能力。
3、教学重点:本节重点是向量的概念,相等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
4、教学难点:向量概念的理解5、学法:引入向量概念之后,随之带来一系列相关概念是比较多的,如零向量,单位向量,相等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对于它们要抓住本质特征,让学生分析比较这些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由于向量同时具有几何图象的特征,在学习时还要辩清它们在图形中表现相等、平行的意义,且图形还可以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分清向量所对应的有向线段的身份,地位和作用. 对于单位向量与以前的单位长度的区别要给学生讲解清楚,单位向量不止一个,因为要表示不同的方向.讲清基本概念后,可让学生归纳数量和向量的区别和联系.6、教具:多媒体或实物投影仪,尺规7、授课类型:新授课8、教学过程【活动阶段】通过采取实际问题的方式引入课题,让学生初步接触现实生活中除了数量之外的一些(物理)量问题1:(多媒体演示)老鼠由A向西北逃窜,猫在B处向东追去,设问:猫能否追到老鼠?学生:猫的速度再快也没用,因为方向错了。
高一数学(必修3、必修4)教学工作计划教者:乔拥华班级:艺教一(2)(3)班由于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不高;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3、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教材特点: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本期教学内容:数学必修3、必修4。
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具体有如下特点: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1、集合的基本关系◎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集合的基本运算◎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二章函数·1、生活中的变量关系◎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函数的单调性◎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二次函数性质的再研究◎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5、简单的幂函数◎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三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1、正整数指数函数◎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指数概念◎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指数函数◎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对数◎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5、对数函数◎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6、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四章函数应用·1、函数与方程◎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实际问题的函数建模◎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简单几何体◎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三视图◎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直观图◎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5、平行关系◎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6、垂直关系◎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7、简单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8、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的简单应用◎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1、直线与直线的方程◎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圆与圆的方程◎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空间直角坐标系◎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一章统计·1、统计活动:随机选取数字◎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从普查到抽样◎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抽样方法◎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统计图表◎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5、数据的数字特征◎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6、用样本估计总体◎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7、统计活动:结婚年龄的变化◎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8、相关性◎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9、最小二乘法◎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二章算法初步·1、算法的基本思想◎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算法的基本结构及设计◎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排序问题◎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几种基本语句◎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三章概率·1、随机事件的概率◎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古典概型◎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模拟方法――概率的应用◎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1、周期现象与周期函数◎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角的概念的推广◎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弧度制◎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正弦函数◎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5、余弦函数◎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6、正切函数◎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7、函数的图像◎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8、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二章平面向量·1、从位移、速度、力到向量◎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从位移的合成到向量的加法◎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平面向量的坐标◎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5、从力做的功到向量的数量积◎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6、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7、向量应用举例◎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三章三角恒等变形·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半角的三角函数◎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5、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数列·1、数列的概念◎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数列的函数特性◎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等差数列◎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5、等比数列◎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6、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7、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二章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正弦定理◎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余弦定理◎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三角形中的几何计◎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5、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三章不等式·1、不等关系◎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1.1、不等式关系◎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1.2、比较大小◎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一元二次不等式◎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基本不等式◎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1 基本不等式◎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2、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 线性规划·4.1、二元一次不等式与平面区◎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2、简单线性规划◎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3、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1充分条件◎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2必要条件◎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3充要条件◎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3.1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2存在量词与特称命题◎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3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逻辑联结词“且’’‘‘或…‘非4.1逻辑联结词“且◎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2逻辑联结词“或◎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3逻辑联结词‘‘非◎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1椭圆◎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1.2椭圆的简单性质◎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抛物线2.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2抛物线的简单性质◎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 曲线3.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2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三章变化率与导数1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2.1导数的概念◎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2导数的几何意义◎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计算导数◎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4.1导数的加法与减法法则◎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2导数的乘法与除法法则◎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四章导数应用4.1导数的加法与减法法则◎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2导数的乘法与除法法则◎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1 回归分析◎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1.1 回归分析◎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1.2相关系数◎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1.3可线性化的回归分析◎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独立性检验2.1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2 独立性检验◎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3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4独立性检验的应用◎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二章框图1 流程图◎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结构图◎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三章推理与证明1 归纳与类比◎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1.1归纳推理◎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1.2类比推理◎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 数学证明◎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 综合法与分析法3.1综合法◎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2分析法◎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反证法◎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四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1.1数的概念的扩充◎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1.2复数的有关概念◎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复数的四则运算2.1复数的加法与减法◎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2复数的乘法与除法◎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 命题◎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 逻辑联结词“且”“或”“非”◎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二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 从平面向量到空间向量◎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 空间向量的运算◎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 向量的坐标表示和空间向量◎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 用向量讨论垂直与平行◎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5 夹角的计算◎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6 距离的计算◎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三章圆锥曲线与方程1 椭圆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1.2 椭圆的简单性质◎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 抛物线2.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2 抛物线的简单性质◎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 双曲线3.1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2 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 曲线与方程4.1 曲线与方程◎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2 圆锥曲线的共同特征◎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3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选修2-2第一章推理与证明1 归纳与类比◎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 综合法与分析法◎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 反证法◎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 数学归纳法◎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二章变化率与导数1 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 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1导数的概念◎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2导数的几何意义◎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 计算导数◎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4.1导数的加法与减法法则◎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2导数的乘法与除法法则◎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5 简单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三章导数应用1 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1.1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1实际问题中导数的意义◎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2最大、最小值问题◎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四章定积分1 定积分的概念◎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1.1定积分背景-面积和路程问题◎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1.2定积分◎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 微积分基本定理◎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1平面图形的面积◎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2简单几何体的体积◎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五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1.1数的概念的扩展◎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1.2复数的有关概念◎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 复数的四则运算◎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1复数的加法与减法◎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2复数的乘法与除法◎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1.2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排列2.1 排列的原理◎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2 排列数公式◎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组合3.1 组合及组合数公式◎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2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简单计数问题◎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5.二项式定理5.1 二项式定理◎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5.2 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二章概率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超几何分布◎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二项分布◎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5.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与方差5.1 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与方差◎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5.2 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与方差◎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6.正态分布6.1 连续型随机变量◎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三章统计案例1.回归分析◎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1.1 回归分析◎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1.2 相关系数◎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1.3 可线性化的回归分析◎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独立性检验2.1 独立性检验◎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3 独立性检验的应用◎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选修4-1第一章直线、多边形、圆1.全等与相似◎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圆与直线◎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圆与四边形◎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二章圆锥曲线1.截面欣赏◎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直线与球平面与球的位置◎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柱面与平面的截面◎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平面截圆锥面◎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5.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选修4-4第一章坐标系1 平面直角坐标系◎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 极坐标系◎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 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二章参数方程1 参数方程的概念◎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 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 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 平摆线和渐开线◎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选修4-5第一章不等关系与基本不等式l不等式的性质◎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平均值不等式◎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4不等式的证明◎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5不等式的应用◎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第二章几个重妻的不等式1柯西不等式◎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2排序不等式◎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3数学归纳法◎好◎一般◎较差◎完全不会。
第二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第1节从位移、速度、力到向量第1课时位移、速度、力与向量的概念⑴通过对位移、速度、力等实例的分析,形成平面向量的概念;⑵学会平面向量的表示方法,理解向量集形与数于一身的基本特征;1.通过实例分析,形成平面向量的概念.2.会表示向量,并理解向量的基本特征.1.向量的概念:既有_____又有______的量叫向量2.向量的两要素:_______、_________.3.向量AB(或a)的大小,即长度(也称______),记作:_______或________.4.模长为0的向量叫做________,记作:_______5.模长为1的向量叫做________,记作:_______一、情景引入,温故知新情景1:学校位于小明家北偏东60°方向,距离小明家2000m,从小明家到学校,可能有长短不同的几条路.无论走哪条路,位移都是向北偏东60°方向移动了2000m(如图2-1).θ=,出手速率为v=28.35m/s(如情景2:某著名运动员投掷标枪时,其中一次记录为:出手角度43.242图2-2).情景3:如图2-3,汽车沿倾斜角为 的坡路向上行驶,汽车的牵引力为F问题:1上面三个情境中反映的物理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请再举出一些含有类似性质的物理量实例进行分析,与同学交流向量的历史大约公元前350年前,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就知道了力可以表示成向量,两个力的组合作用可用著名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来得到.二、探索新知探究一向量的概念情境1. .老鼠由A向西北逃窜,猫在B处向东追去.猫能否追到老鼠?情境2. 民航从北京飞往重庆、广州、上海、哈尔滨等地的航班,这些航班的位移相同吗?情景3:起重机吊装物体时,物体既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同时又受到竖直向上的起重机拉力的作用.当拉力的大小超过重力的大小时,物体即被吊起思考:1物理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作什么?.2.在数学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又叫作什么呢?归纳新知:向量的概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向量的两要素:大小(模)、方向.(定义向量的模)问题1.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问题2.哪些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例1.下列量中哪些是向量?悬挂物受到的拉力,压强,摩擦力,频率,加速度.问题:数量与向量的区别是什么?练习1:给出下列物理量:①密度;②路程;③速度;④质量;⑤功;⑥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是数量,④⑤⑥是向量B.②④⑥是数量,①③⑤是向量C.①④是数量,②③⑤⑥是向量D.①②④⑤是数量,③⑥是向量例2.如图,某人上午从A到达了B,下午从B到达了C,请在图上用有向线段表示出该人上午的位移、下午的位移以及这一天内的位移.练习2.已知飞机从甲地按北偏东30°的方向飞行2000 km到达乙地,再从乙地按南偏东30°的方向飞行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