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 格式:ppt
- 大小:136.00 KB
- 文档页数:15
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1、患者入院后及时办理入院手续,介绍医院及病区情况,住院注意事项,及时报告医师。
2、按原发疾病护理常规。
3、入院时测量身高、体重一次。
4、根据各类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于患者的饮食.5、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信心,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6、评估患者残疾状况(智力、心理、运动能力、脏器功能等)和ADL(日常生活能力),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7、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如皮肤、肺部、尿道感染等),定时给患者翻身及皮肤护理并做好记录.8、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等,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
9、观察患者对康复治疗的反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检查和修订护理计划。
10 、心血管患者必要时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康复治疗.11、做好康复指导,将康复知识和康复护理要点传授给患者及其家属,指导家属帮助督促患者继续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脑出血患者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如需搬动,应在固定头部情况下,出血情况已控制时)。
取仰卧位,患侧肩部下垫以小枕,髋部亦用枕垫起,健侧取舒适位,上肢伸展,前臂外旋,患肩拉向前方,患肢伸展放于枕上,手指张开,患膝屈曲,垫枕,患侧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但早期应进行肢体的被动训练.(1)局部按摩和上下伸展活动.(2)患侧卧位时,患肩向前,垫软枕,肘伸直.手指张开,掌面朝上,健侧下肢在前,患肢在后,屈膝。
小腿及脚掌成垂直,垫以软枕,指间填以布卷或垫软垫.(3)健侧卧位时,患肩向前,肘伸直,手腕部垫一小枕,患侧髋前伸,屈膝,下肢不外旋,脚掌与小腿尽力保持垂直,防止关节脱位、挛缩.3、恢复期待出血控制,梗死、血栓溶栓后,血压、颅内压稳定后,应做主动训练,先在他人帮助下,然后循序渐进地自我进行,护士应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指导上下肢活动、翻身、逐步过渡到健侧肢体的主动翻身。
康复科护理常规(全)康复科是指通过医疗手段或其他辅助手段,对严重疾病或身体损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科护理常规就是针对康复患者在治疗期间所需要的日常护理措施的一些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在康复科治疗期间所需要的全面护理常规。
一、洗澡及换洗康复患者的洗澡及换洗要求更为严格。
一般情况下,只有问题区域需要洗澡,正常区域则用湿毛巾擦拭清洁。
(1)水温适宜,一般以37~38℃为宜,水深不超过胸部;(2)患者敞开衣服,不要整个脱光,防止着凉;(3)针对瘫痪患者,浴具尽量采用半躺式或坐式浴杆、床上洗澡、沐浴椅等用具;(4)洗澡使用无菌或消毒的肥皂或清洗剂,避免使用过于浓烈的香水等化学品;(5)换洗干净的内衣服、袜子、床单等。
二、饮食及营养饮食与营养是康复患者的重要部分。
康复患者饮食营养要求高,以增强体内免疫力及各种营养素的补充,是康复的关键。
(1)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病情,制定适当的膳食计划,得到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2)饮食应均衡、多元化、细嚼慢咽、适量、定时定量;(3)注意嚼饭慢慢吞咽,不要吃高油、高糖、高盐、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易引起过敏的食品等;(4)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适当服用营养补剂,以及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处方,服用必要的药物。
三、睡眠和休息康复患者需要有充足、高质量的睡眠和休息,以更好地帮助身体康复。
(1)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睡眠时间,每天晚上保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2)避免夜间饮酒、吸烟、饮咖啡等刺激性物质;(3)睡眠环境要安静、温暖、舒适,关上门窗、拉上窗帘,保持室内通风良好;(4)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体位转换和肢体活动。
四、皮肤护理康复患者的皮肤护理尤为重要,因为不良的皮肤状况可能影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1)患者的皮肤应保持干燥、清洁、卫生;(2)用药物治疗瘢痕和皮肤炎症等皮肤问题;(3)适当清洁皮肤,保持皮肤健康,特别是压疮预防要做好;(4)保持足部卫生,经常更换袜子和鞋子,防止足部皮肤病引起感染和防治深部组织感染等。
康复科专科护理常规XXX康复科是医院中的一个重要科室,主要负责病人的康复治疗和护理。
以下是康复科的一般护理常规:1.患者入院后应及时办理入院手续,介绍医院及病区情况、住院注意事项,并及时报告医师。
2.康复科护理要按照原发疾病的护理常规进行。
3.患者入院时应测量身高和体重。
4.康复科护士应根据各类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方案。
5.康复科护士应加强心理护理,经常与患者交谈,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信心,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6.康复科护士应做好病情观察,了解患者发病的情况、主要障碍及其特点,并做好记录,为制定康复护理计划提供资料。
7.康复科护士应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如皮肤、肺部、尿道感染等),定时给患者翻身及皮肤护理,并作好记录。
8.康复科护士应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积极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等,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
9.康复科护士应观察患者对康复治疗的反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参与讨论、制定和实施康复护理计划。
10.心血管患者必要时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康复治疗。
11.中医康复护理:临床医师根据病情合理选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为护理人员应掌握相应的取穴知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针刺意外并配合医师做好处理,正确指导药物的使用方法,观察服药后的反应。
12.康复科护士应做好康复指导,将康复知识和康复护理要点传授给患者及其家属,指导家属帮助督促患者继续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接下来介绍一下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脑卒中是一组由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感觉、认知、共济、言语、心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障碍,其中以偏瘫、失语最为常见。
1.康复科护士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应按照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软瘫期的康复护理措施应早期介入,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不造成病情恶化为前提。
1) 康复科护士应加强患侧的刺激,可以对抗其感觉丧失,如电视机、床头柜、电话应置于患侧,所有的护理工作都应在忠侧进行,家属与患者交流时也应握住患侧手。
康复科护理常规讲解康复科是指为了使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而提供的综合康复服务。
康复科护理是指在康复科对患者进行综合性、个体化的护理。
下面将对康复科护理的常规进行讲解。
一、康复科护理概述:二、康复科护理的常规内容:1.康复评估: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评估,以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和目标。
2.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康复目标和需求,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护理计划,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和协商。
3.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根据康复科医师的建议,护士需要协助患者进行各项康复训练,包括运动训练、功能训练、认知训练等,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
4.督促患者进行康复活动: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康复计划,对其进行日常的督促和指导,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康复习惯,提高康复效果。
5.护理安全保障: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安全评估,预防和处理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如跌倒、感染等。
6.康复教育:护士需要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康复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对康复的认识和参与度,以促进康复效果的达到。
7.心理支持:由于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挫折感和情绪问题,护士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康复态度。
8.护理记录和评估:护士需要及时记录患者的康复进展和相关护理措施的效果,并进行评估和调整护理计划。
三、康复科护理的注意事项:1.个体化护理:由于每个患者的情况和康复需求都有所不同,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注重个体化护理。
2.与多学科合作:康复科护理需要与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多个学科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
3.充分沟通和协商:护士需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了解他们的康复需求和目标,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增加患者的参与度。
4.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有挫折感、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护士需要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并及时引导患者寻求心理帮助。
康复护理常规【概述】康复护理是护理学的一部分,是针对损伤、慢性病和残疾的患者在其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家庭与社会生活、经济状况、职业等方面发生功能障碍或改变时,能够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提供有效的专业知识服务,积极预防并发症,恢复自我照顾能力,并能维持其理想的健康状态。
【一般护理】1、入院宣教。
2、保持病室整洁、安静、安全、舒适。
3、按医嘱分级护理。
4、按医嘱给予饮食护理。
5、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
6、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基础护理,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8、按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
【专科护理】1、评估患者的残疾状况(智力、心理、运动、脏器功能等)和ADL(日常生活能力),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
2、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加强主动训练。
3、注意保持良好的体位摆故。
4、加强二便护理。
5、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的协调工作。
【健康指导】1、根据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计划。
2、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3、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发生。
4、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及功能训练的方法,指导家属督促患者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脊髓损伤护理常规【概述】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
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性损伤的部位和性质。
【一般护理】1、卧硬板床休息,保持脊柱平直位。
2、根据Braden评分和跌倒评分结果,床旁悬挂预防压疮及跌倒警示牌。
3、为脊髓损伤患者翻身时,应在固定好颈、胸、腰、双下肢情况下进行同步协调翻身。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单元整洁,预防压疮发生。
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光线充足,保持室温在18℃~ 24℃,湿度50%~70%。
2、患者入科后,由护士协助安排床位,对年老、中风、行动不便者,应尽量提供方便的床位;病情危重患者安排在抢救室或重病房,并及时通知医生。
3、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4、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5、新入院患者应评估患者饮食、睡眠、四肢活动、自理能力、皮肤状况、语言沟通、生活习惯等。
6小时内完成首次护理记录单。
6、病情稳定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体温超过37.5℃以上或危重患者,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确定测量时间和频率。
7、入院24h内留取大、小便、血常规标本,做好标本采集,及时送检。
8、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瞳孔、神志、心率、舌脉、二便等变化以及其他的临床表现的变化。
注意观察分泌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
9、如发现异常,要分析病情、评估患者护理问题,及时处理。
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
要加强夜间的病情观察和防护工作。
10、做好辨证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类专科护理。
对于长期卧床、消瘦、营养不良以及昏迷者应当做好皮肤的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11、及时准确执行医嘱。
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应当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
12、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护理工作核心制度,责任护士之间、组长之间做好床头交接班。
13、根据中医护理记录的有关规定,做好护理记录。
根据病情、治疗需要准确记录出入量。
14、为患者进行艾灸、拔罐、热敷等热疗项目时,严格掌握禁忌证,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情况,如出现水疱时,小水疱无需处理,大水疱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并以消毒纱块覆盖,防止感染。
15、遵医嘱准确给药。
服药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注意服药后的护理。
康复医学科常见护理常规
康复医学科是一门专注于帮助人们康复并恢复功能的医学领域。
在进行康复治疗时,护理常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
见的康复医学科护理常规:
1. 评估和诊断:在开始康复治疗之前,护士会进行全面的评估
和诊断,以确定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 患者教育:护士会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康复知识和技巧,以帮
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参与康复过程。
3. 功能训练:护士会根据康复计划进行功能训练,包括各种身
体活动和锻炼,以提高患者的肌力、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4. 活动和日常生活技能培训:护士会辅导患者研究和恢复日常
生活中的基本技能,如洗漱、穿衣、进食等,以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
5. 疼痛管理:护士会管理和监测患者的疼痛状况,并提供恰当的疼痛缓解措施,以减轻患者的不适和促进康复进程。
6. 并发症预防:护士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他们会提供必要的预防措施和指导,以确保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
7. 心理支持:护士会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情绪困扰和心理压力。
8. 康复计划的调整:护士会定期评估康复计划的有效性,并根据患者的进展和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以以上护理常规为基础,康复医学科的护士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护理,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健康和功能。
这些常规也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调整,以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和目标。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护理常规应根据医生和护士的专业判断和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执行。
康复护理常规【概述】康复护理是护理学的一部分,是针对损伤、慢性病和残疾的患者在其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家庭与社会生活、经济状况、职业等方面发生功能障碍或改变时,能够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提供有效的专业知识服务,积极预防并发症,恢复自我照顾能力,并能维持其理想的健康状态。
【一般护理】1、入院宣教。
2、保持病室整洁、安静、安全、舒适。
3、按医嘱分级护理。
4、按医嘱给予饮食护理。
5、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
6、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基础护理,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8、按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
【专科护理】1、评估患者的残疾状况(智力、心理、运动、脏器功能等)和ADL(日常生活能力),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
2、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加强主动训练。
3、注意保持良好的体位摆故。
4、加强二便护理。
5、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的协调工作。
【健康指导】1、根据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计划。
2、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3、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发生。
4、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及功能训练的方法,指导家属督促患者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脊髓损伤护理常规【概述】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
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性损伤的部位和性质。
【一般护理】1、卧硬板床休息,保持脊柱平直位。
2、根据Braden评分和跌倒评分结果,床旁悬挂预防压疮及跌倒警示牌。
3、为脊髓损伤患者翻身时,应在固定好颈、胸、腰、双下肢情况下进行同步协调翻身。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单元整洁,预防压疮发生。
康复科护理常规xx年xx月xx日•康复科护理基础知识•康复科护理基本技能•不同疾病的康复科护理常规•康复科护理的伦理与法律责任目•康复科护理的未来发展录01康复科护理基础知识康复科护理是以康复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护理学的原理和技术,针对患者或残疾者的功能障碍进行评定、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改善其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为目的的医学专业。
康复科护理的定义康复科护理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还注重其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强调整体、全面、预防、康复和个体化的原则。
康复科护理的特点康复科护理的定义与特点康复科护理的历史与发展康复科护理的起源康复科护理起源于二战后,当时由于战争创伤导致许多士兵和民众出现身体和心理功能障碍,康复科护理逐渐成为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
康复科护理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康复科护理也逐渐完善和规范化,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和方法。
我国康复科护理的现状在我国,康复科护理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逐渐成为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康复科护理的原则康复科护理遵循整体、全面、预防、康复和个体化的原则,注重患者的功能障碍的评定和康复计划的制定,以及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关注。
康复科护理的目标康复科护理的目标是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能够重返社会,并减轻社会负担。
康复科护理的原则与目标02康复科护理基本技能康复科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状况,并及时反馈治疗进展和效果。
康复科护理的沟通技巧有效沟通倾听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以理解患者的情况和家庭支持系统。
倾听能力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时,应使用清晰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以确保沟通效果。
表达清晰康复科护理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能康复科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能,如生命体征监测、给药、输液、急救措施等,以确保患者安全与舒适。
康复科第一节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1.患者入院后及时办理入院手续,介绍医院及病区情况、住院注意事项,及时报告医师.2.按原发疾病护理常规。
3.入院时测身高、体重l次。
4.根据各类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订适合于患者的饮食。
5.加强心理护理,经常与患者交谈,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信心,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6。
做好病情观察,了解患者发病的情况、主要障碍及其特点,做好记录,为制定康复护理计划提供资料。
7.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如皮肤、肺部、尿道感染等),定时给患者翻身及皮肤护理,并作好记录.8.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积极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等,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
9.观察患者对康复治疗的反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参与讨论、制定和实施康复护理计划.10.心血管患者必要时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康复治疗。
11.中医康复护理:临床医师根据病情合理选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为护理人员应掌握相应的取穴知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针刺意外并配合医师做好处理,正确指导药物的使用方法,观察服药后的反应。
12.做好康复指导,将康复知识和康复护理要点传授给患者及其家属,指导家属帮助督促患者继续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第二节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指由于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
它不是一个独立疾病的诊断,而是包括一组具有共同特征的疾患.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感觉、认知、共济、言语、心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障碍,其中以偏瘫、失语最为常见。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2.软瘫期的康复护理软瘫期的康复护理措施应早期介入,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不造成病情恶化为前提。
(1)加强患侧的刺激可以对抗其感觉丧失,如电视机、床头柜、电话应置于患侧;所有的护理工作(如洗漱、进食、测血压、交流等)都应在忠侧进行,家属与患者交流时也应握住患侧手。
康复护理常规【概述】康复护理是护理学的一部分,是针对损伤、慢性病和残疾的患者在其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家庭与社会生活、经济状况、职业等方面发生功能障碍或改变时,能够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提供有效的专业知识服务,积极预防并发症,恢复自我照顾能力,并能维持其理想的健康状态。
【一般护理】1、入院宣教。
2、保持病室整洁、安静、安全、舒适。
3、按医嘱分级护理。
4、按医嘱给予饮食护理。
5、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
6、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基础护理,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8、按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
【专科护理】1、评估患者的残疾状况(智力、心理、运动、脏器功能等)和ADL(日常生活能力),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
2、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加强主动训练。
3、注意保持良好的体位摆故。
4、加强二便护理。
5、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的协调工作。
【健康指导】1、根据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计划。
2、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3、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发生。
4、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及功能训练的方法,指导家属督促患者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脊髓损伤护理常规【概述】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
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性损伤的部位和性质。
【一般护理】1、卧硬板床休息,保持脊柱平直位。
2、根据Braden评分和跌倒评分结果,床旁悬挂预防压疮及跌倒警示牌。
3、为脊髓损伤患者翻身时,应在固定好颈、胸、腰、双下肢情况下进行同步协调翻身。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单元整洁,预防压疮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