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康复科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64.00 KB
- 文档页数:5
康复科专科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1. 概述本文档旨在制定康复科专科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该标准适用于康复科专科护士和护理团队。
2. 考核内容2.1 技术操作能力评估康复科专科护士的技术操作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 康复科常见病种的诊断和治疗操作;- 病人康复治疗器械的正确使用;- 康复科特殊护理技术的掌握程度。
2.2 护理记录能力评估康复科专科护士的护理记录能力,要求准确、及时、完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病人基本信息的记录;- 体征观察及评估记录;- 护理措施实施记录;- 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的记录。
2.3 护理沟通与协作能力评估康复科专科护士的护理沟通与协作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 与医生、其他科室护士的协作能力;- 信息交流及共享的能力。
2.4 康复环境管理能力评估康复科专科护士的康复环境管理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康复科设施的清洁、整洁和安全管理;- 康复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康复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3. 评价方法使用以下评价方法对康复科专科护理质量进行评估:- 观察护理操作实施过程;- 阅读护理记录;- 进行模拟情境评估;- 面试个案分析。
4. 评价标准根据考核内容和评价方法,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对康复科专科护士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
4.1 技术操作能力评价标准根据技术操作能力的考核内容,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康复科专科护士的技术操作能力进行评估。
4.2 护理记录能力评价标准根据护理记录能力的考核内容,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康复科专科护士的护理记录能力进行评估。
4.3 护理沟通与协作能力评价标准根据护理沟通与协作能力的考核内容,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康复科专科护士的护理沟通与协作能力进行评估。
4.4 康复环境管理能力评价标准根据康复环境管理能力的考核内容,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康复科专科护士的康复环境管理能力进行评估。
康复科考核标准康复科考核标准是对康复科医护人员工作表现和业务水平进行评估和评定的标准。
康复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它承担着对各种疾病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治疗工作。
以下是基于实际工作经验总结的康复科考核标准:一、工作态度1. 对病人认真负责,态度友好,能够倾听和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
2. 敬业精神,能够主动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3. 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能够与其他科室人员有效沟通和配合,要有良好的协作精神。
二、康复治疗能力1. 具备良好的康复治疗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康复目标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熟练掌握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如按摩、理疗、针灸、艾灸等,能够正确操作治疗设备。
3. 熟悉和掌握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三、观察和评估能力1. 能够准确观察和记录病人的康复进展情况,包括疼痛、肌力、关节活动度等。
2. 具备能力并能够使用各种评估工具和方法,如疼痛评估、功能评估、生活质量评估等。
3. 能够根据评估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或修改,以提高治疗效果。
四、康复指导能力1. 能够向病人和家属传递康复知识和技巧,解答他们的问题和疑虑,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配合治疗。
2. 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向非医学专业人员清晰、简洁地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
五、护理技能1. 能够熟练操作各类护理设备,如导尿管、胃管、氧气机等。
同时具备护理操作的安全意识,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护理操作中的问题和风险。
2. 能够合理安排病人的饮食、活动、休息等,并根据病情变化进行及时调整。
3. 具备现场急救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
六、资料管理1. 能够准确、规范地记录患者的信息,包括病历、护理记录、治疗记录等,并保持良好的隐私保护意识。
2. 具备文档整理和文件管理能力,能够及时整理和归档相关资料。
七、安全意识1. 具备安全意识,能够正确使用各种康复设备,并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和性能。
康复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附件一: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1、月门诊人次;
2、出院人次;
3、平均住院日≤12天;
4、药品比例;
5、床位使用率≥85 ≤93%;
6、处方合格率达95%;
7、住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
8、出人院诊断符合率95%;
9、成分输血率95%,血袋回收率100%
10、传染病报告率100%;
11、甲级病案率≥90%;
12、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13、医院感染漏报率≤10%,医院感染率≤10%。
附件二:科室重点监测指标
1、压疮发生率;
2、跌倒发生率;
3、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置管等);
4、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
5、24/48小时重返ICU率;
6、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等);
7、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等);
8、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9、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2019年度护理质量考核
第一部份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二级医院护理指标达标率:
1.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2.基础护理合格率≥90%
3.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90%
4.中医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0%
5.优质护理合格率≥90%
6.急救物品备用完好率100%
7.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8. 护理不良事件每百张床每年上报数≧10件
9.中医技术操作合格率100% 10. 护理人员三基达标率100%
11.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0.3% 12.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0.035‰
第二部分各项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考核标准
6.中医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
(标准分100分)
日期:科室:得分:检查人:
注:1.每科室优势病种≥3个。
2.每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2-4项。
3.每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方案1-3个(除妇产科外)。
7.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标准
(标准分100分)
8.手术室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
(标准分100分)
9.急诊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0.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1、血透室专科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合格分90分合格率≥95% 检查时间:得分:签名:
12.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合格分90分合格率≥95% 检查时间:得分:签名:
13. 夜班护士工作质量考核表
(标准分100分)
15.危重病人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合格分90分合格率≥95% 检查时间:得分:签名:。
康复科考核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评价要点评价方法分值一、科室管理1、无资质人员医疗材料上级医师审核签无审核签名扣0.5分,代签名扣1名。
2、不允许跨科收治非本专业患者分,跨科收治非本专业患者扣0.51、依法执业分。
住院患者康复1、有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
2、有康复相关的医疗文书书写要求与质控标准。
3、有康复意外紧急处理预案与流程。
4、相关人员知晓。
康复治疗训练过程有记录1、有康复治疗训练过程的记录规范、诊断标准与流程。
2、有综合应用作业疗法、物理治疗法、语言治疗发等规定与流程3、有康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4、落实上述诊疗标准与规范,康复治疗情况在病历中记录。
患者及家属、授权委托人知1、康复医师、治疗师向患者及家属、授情同意,主动参与康复治疗权委托人说明康复治疗计划/方案,包括各种程序的内言与训练目的、方向性、期间、预后预测禁言等。
2、有对患者病情及所能承受能力确认规定与流程有定期的康复治疗与训练1、有定期康复治疗与训练效果评定的效果评定标准与程序标准与程序(1)每一位患者都进行定期系统的效果评定。
(2)通过病例讨论进行康复训练效果的评价(3)相关人员知晓效果评定的标准与程序对康复治疗训练效果、舒适1、有患者的康复治疗训练效果、舒适程程序、愿望与意见、并发症、度、愿望与意见等项目的评定措施。
预防二次残疾等有评价2、有康复诊疗活动评价指标。
3、有效落实预防并发症,预防二次残疾的具体措施。
质量指标1、康复治疗有效率≥90%。
2、年技术差错率≤1%。
3、病历与治疗记录完成率≥90%。
4、住院患者康复功能评定率>98%。
5、设备完好率>90%。
医院康复科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医院康复科质量管理考核标准,以确保康复科服务的高质量和安全性。
康复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有助于科学评估康复科的工作表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考核范围本考核标准适用于医院康复科的各项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患者康复护理- 康复科设备及设施管理- 康复科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康复科的信息管理和病历记录质量管理考核指标根据康复科的工作特点和任务需求,制定以下质量管理考核指标,以科学评估康复科的工作表现:1. 患者康复护理- 康复方案的定制和执行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规范要求- 康复护理过程中是否合理运用康复技术和工具- 康复效果的评估和跟踪是否持续进行2. 设备及设施管理- 康复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否得到保证- 设备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是否及时有效- 康复设备使用是否符合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3. 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达到要求- 是否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提升- 团队合作和沟通是否顺畅有效4. 信息管理和病历记录- 患者康复相关信息的记录和管理是否规范- 是否按规定及时提交患者病历和相关报告- 是否保护患者隐私和医疗信息的安全考核方式和周期为评估康复科的质量管理情况,采取以下考核方式和周期:- 内部自评:康复科每季度对自身工作进行自我评估和总结- 外部评估:医院质量管理部门每年对康复科进行定期考核- 患者满意度调查:定期对康复科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评估康复效果和服务质量结论通过制定医院康复科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可以促进康复科的持续改进和提升,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满意度。
同时,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也有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个人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护理服务。
医院康复科应根据此标准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培训方案,确保标准的有效执行和实施。
《_康复科考核评价标准》
摘要:有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相关规定,有康复治疗训练程记录规、诊断标准与流程,有综合应用作业疗法、物理治疗法、语言治疗发等规定与流程 3、有康复患者及属满评价制与流程
康复科考核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评价要评价方法分值、科室管理、依法执业、无质人员医疗材上级医师审核签名
、不允许跨科收治非专业患者无审核签名扣05分代签名扣分跨科收治非专业患者扣05分
住院患者康复、有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相关规定
、有康复相关医疗写要与质控标准
3、有康复外紧急处理预案与流程
、相关人员知晓
康复治疗训练程有记录、有康复治疗训练程记录规、诊断标准与流程
、有综合应用作业疗法、物理治疗法、语言治疗发等规定与流程 3、有康复患者及属满评价制与流程
、落实上述诊疗标准与规康复治疗情况病历记录
患者及属、授权委托人知情主动参与康复治疗、康复医师、治疗师向患者及属、授权委托人说明康复治疗计划方案包括各种程序言与训练目、方向性、期、预预测禁言等
、有对患者病情及所能承受能力确认规定与流程有定期康复治疗与训练效评定标准与程序、有定期康复治疗与训练效评定标准与程序()每位患者都进行定期系统效评定
()通病例讨论进行康复训练效评价(3)相关人员知晓效评定标准与程序对康复治疗训练效、舒适程序、愿望与见、并发症、预防二次残疾等有评价、有患者康复治疗训练效、舒适程、愿望与见等项目评定措施
、有康复诊疗活动评价指标
3、有效落实预防并发症预防二次残疾具体措施
质量指标、康复治疗有效率≥90%、年技术差错率≤%
3、病历与治疗记录完成率≥90%、住院患者康复功能评定率>98% 5、设备完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