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上课)文新
- 格式:ppt
- 大小:4.49 MB
- 文档页数:39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必修3第2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包含三个课时的内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其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反映的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通过本课我们会了解到古希腊先哲们突破了传统的宗教对宇宙自然的解释,用自己的头脑探索宇宙自然的奥秘,肯定了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决定作用,从而弘扬了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推动了此后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思想启蒙等运动,为工业文明时代西方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产生的智者学派,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
理解和认识这些内容,把握其内在联系,都是很难的。
如何把它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以此激发学习参与热情显得尤为重要,促使学生由浅入深,继而思考人生信念,这些都成为教学设计的突破点。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阅读古希腊神话和哲学名言,辨析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认识“关注人”的重要性;2.学生能结合材料,对比民主政治前后世界观的差异,感受“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革命性主张的意义,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结合情境,合理评价智者学派的主张,提高辩证思考的能力;3.学生能结合相关史料,通过比较、演绎推理的方法,概括苏格拉底的主张,体会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性;分析苏格拉底主张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差异,感受人文精神的发展;4.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和理解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倡导的人文精神是进步的、光辉的,但它在当时社会上只是一股先进的思想细流,不是社会思想的主潮。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关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
2、识记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这一观点过程与方法:情景分析法、比较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教学方法:情景分析法、比较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产生的智者学派,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
这些思想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一、单元引言简析:1、标题引出“人文主义”概念,展示“蒙娜丽莎”油画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明确人文主义: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狭义地说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
2、起源于何时,如何发展的?学生阅读引言,分层。
教师明确:起源于古希腊:由敬畏“神”到关注“人”发展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注重人性,宣扬人性的力量,形成人文主义思潮进一步发展于“启蒙运动”: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
科学和理性成为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理想社会的思想武器。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引入:师生谈话。
1、人文主义思潮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
2、由古代希腊你能联想到什么?---------希腊神话。
出示宙斯像------3、说明什么?一方面说明古代希腊人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认为世界是“神”创造的,反映了人们对神的敬畏与崇拜,表达了人们借助神话解释疑惑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