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题库-专题九-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9-2doc
- 格式:doc
- 大小:238.00 KB
- 文档页数:17
专题检测(九)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某某育才中学月考)哥伦布晚年曾经写道:“神将我变成新天堂和新人间的使者,并明示我如何找到它。
”这说明哥伦布( )A.借助近代科技发现了新大陆B.因新教的建立而发现了新大陆C.实为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的先锋D.因某某热情的驱使而发现了新大陆解析:选D 由材料内容可知哥伦布认为是神指示其发现了新大陆,故A项错误;16世纪某某改革过程中新教产生,而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在1492年,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主X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与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哥伦布认为是神指示其发现了新大陆,说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着某某动力,故D 项正确。
2.“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X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的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从这一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世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联系日益紧密C.促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D.原始积累加速,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解析:选C 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领域的一种变化,与新航路的开辟无关,故选C项。
3.《大国崛起》中呈现了一X16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运货单上显示船上装载了热那亚的平绒、佛罗伦萨的绯布、伦敦的棉布和荷兰的亚麻布。
材料反映了当时( )A.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商业革命促进贸易扩展C.工业革命的迅速推进D.价格革命加速社会分化解析:选B 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而非初步形成,故A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发生“商业革命”,与材料中“16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相符,故B 项正确;材料中“16世纪末”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C项错误;由于黄金、某某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发生“价格革命”,与材料中“16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不符,故D项错误。
专题提升训练(九)(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山西太原模拟)16世纪初,佛罗伦萨香料价格为每磅20个格罗特,葡萄牙香料则为17个格罗特。
佛罗伦萨商人因此被迫亏本出售胡椒。
这种现象说明( ) A.葡萄牙是香料的原产地B.佛罗伦萨经济地位下降C.欧洲市场联系日益紧密D.欧洲出现了“价格革命”解析:选C。
葡萄牙不是香料的原产地,故A项错误;B项夸大了材料中“佛罗伦萨商人被迫亏本出售胡椒”的影响,错误;随着欧洲市场联系日益紧密,葡萄牙香料卖到意大利佛罗伦萨,导致供应量增加,价格下跌,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欧洲市场联系日益紧密,出现了“商业革命”,故D项错误。
2.(2018·北京昌平期末抽测题)1608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李之藻共同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最早的彩绘世界地图。
图中有五大洲、四大洋等地理信息,还绘有16艘船,8种海洋生物。
据此材料可以判断( )A.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B.新式交通工具蒸汽轮船广泛应用于航海C.中国人广泛接受了西方先进的绘图技术D.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海陆轮廓日渐清晰解析:选D。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A项错误;新式交通工具蒸汽轮船广泛应用于航海是在19世纪初,故B项错误;中国人广泛接受了西方先进的绘图技术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据材料“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李之藻共同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最早的彩绘世界地图。
图中有五大洲、四大洋等地理信息,还绘有16艘船,8种海洋生物”可以得出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海陆轮廓日渐清晰,故D项正确。
3.(2018·湖南衡阳联考题)“作为压舱物的瓷器,却以其晶莹的质地、美丽的色彩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人们争相追逐,贵族则以其夸耀财富,而烧有个人化纹章的瓷器更是显赫社会地位的象征,一时间,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
[键入文字]2016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项练习(附答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内容,尤其是它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关系方面难以掌握,在这里进行一下简单的归纳。
以下是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项练习,请考生练习。
1.(2014 山东济南部分学校高三调研)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阅读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论述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故A 项符合题意。
2.(2014 滕州一中调研)从1500 至1763 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中的地区孤立与19 世纪的欧洲统治世界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
在这一阶段( ) A.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日趋加强B.代议制度普遍建立C.马克思主义产生D.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答案]A[解析]从1500 至1763 年即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日趋加强,A 项正确;代议制度普遍建立是在19 世纪中期,故B 错误;马克思主义产生是在1848 年,故C 错误;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是在20 世纪60 年代,D 项也可排除。
3.(2014 江苏徐州高三一模)法国米歇尔博德在《资本主义史》中认为:西方历史上的所谓地理的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
这里双重的结合主要是指( )1。
【优化探究】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专题九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11.(2014·高考大纲全国卷)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A.王室大力支持B.地理位置优越C.商业资本发达D.金银需求量大解析:15世纪中叶,西欧局势动荡,各国斗争激烈,西班牙、葡萄牙已经完成中央集权,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希望获得海外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故A项正确。
除西、葡外,还有一些西欧国家濒临大西洋,排除B项;当时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已经发展起来,排除C项;对金银的需求量大是西欧各国的普遍现象,排除D项。
答案:A2.(2013·高考江苏卷)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
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
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
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解析: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黄金流入西班牙,但这些黄金并没有给西班牙增加资本积累,也没有使西班牙国力增强、贸易发达,故A、B、C三项与史实不符。
黄金流入西班牙后,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故D项正确。
答案:D3.(2013·高考上海卷)下图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航海线路图,其中1497年至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进行航海探险的目的地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1497年至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越过非洲最南端,沿着非洲东海岸北行,越过印度洋,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故选C项。
答案:C4.(2012·高考上海卷)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水平测试讲义(5)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史实时间航海家支持国方向最终到达地 1487年葡萄牙向东()1497年葡萄牙向东() 1492年西班牙向西() 1519年西班牙向西环球航行2、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 ,商品种类增多(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贸易范围扩大(亚洲、欧洲、非洲、美洲);沿岸取代地区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和英国的伦敦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2)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价格革命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
(3)各个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登上历史舞台。
(4)证明了的科学性,冲击了神学理论,打击了教会的威信。
(5)总之,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文明中心间隔绝、分散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
加强了欧洲同亚、非、美洲之间的联系,以西欧为中心的雏形开始形成。
3、了解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场的史实(1)海上马车夫——;(政治上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获得独立,商业资本主义发达。
)①开拓殖民地: 1588年,西班牙“ ”被英国击败,丧失海上霸权,商业资本发达的荷兰起而代之; 1622年在哈得逊河畔建立,成为的起源。
②建立海上霸权:17世纪的荷兰,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上的“ ”。
(2)“日不落帝国”——英国①16世纪末开始参与殖民掠夺,1588年击败,海上势力开始崛起。
②16xx年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北美:16xx年,获得第一块殖民地——;东方:把矛头指向印度。
③17世纪中期,颁布《》,通过三次英荷战争获得海上霸主地位,夺取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
④18世纪中期,通过英法击败法国,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魁北克和新法兰西),确立在印度优势,成为霸主和最大的帝国,号称“ ”。
2016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题库-专题九-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9-2doc1.(2013·高考福建卷)图1、2、3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
其突出反映了()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B.英国想方设法压制荷兰C.荷兰不满英国制裁D.荷兰想独霸贸易市场解析:漫画内容是运到纽约的商品都要以英国为中转站,且要用英国船只运输。
而荷兰是“海上马车夫”,世界航运业发达,所以,以英国为中转站且用英国船只运输,损害了荷兰的利益,故选B项。
答案:B2.(2013·高考安徽卷)“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
下图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A.天主教的传播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C.罗马帝国的扩张D.“日不落帝国”形成解析:由“1500年”“1600年”“1800年”可知为世界近代。
四个图片展现了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对世界范围的认识不断扩大;到1500年,新航路的开辟,打通了连接欧洲和亚洲、美洲的新航线。
故选B项。
答案:B3.(2011·高考北京卷)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②工业革命③殖民掠夺④奴隶贸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16—17世纪英国加入殖民扩张行列,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掠夺了大量黄金白银,造成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故③④正确,本题选D项。
答案:D4.(2014·高考山东卷)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实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史论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
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
(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3)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
(4)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
解析:第(1)题,注意题干中的要求,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入手分析。
国际上老牌殖民国家逐渐衰落,英国逐步取得殖民优势,拥有广阔殖民地;而且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位置优越,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交通线上,便于其开展海外奴隶贸易。
国内主要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回答,政治上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政体,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第(2)题,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注意从对欧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亚非拉地区、世界市场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作答。
第(3)题,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807年”“1833年”,这一时期英国处于工业革命过程中,需要把非洲作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第(4)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是站在欧洲是世界中心这一立场上的,否定世界其他地区对世界发展所起的作用。
小论文应该是批判这一观点,应该持有全球史观,肯定世界发展是世界各地区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1)国际: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
国内: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
(2)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3)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需要更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成为英国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
(4)评述: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
近代欧洲的制度创新、经济发展和思想进步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奴隶贸易等史实表明,欧洲的“中心”地位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和血腥掠夺基础之上的。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一、选择题1.马克思指出:“……几乎独占了东印度的贸易及欧洲西南部和东北部之间的商业往来。
它的渔业、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业,都胜过任何别的国家。
这个共和国的资本也许比欧洲所有其他国家的资本总和还要多。
”材料描述的是() A.19世纪的英国B.16世纪的西班牙C.20世纪的美国 D.17世纪的荷兰解析:注意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根据“独占……商业往来”“海运业……胜过任何别的国家”可知此国海上运输业发达,据此可知答案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
A、B两项都与“共和国”这一限定不符,C项则不是靠“工场手工业”崛起,都予以排除。
答案:D2.“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
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
1609年,詹姆士一世向东印度公司发出了一张不设期限的特许状。
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
”材料表明()①当时的英国已经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②东印度公司是殖民地财富的掠夺者之一③东印度公司是英国政府授权的垄断性贸易公司④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非洲和美洲之间的奴隶贸易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殖民扩张,表明当时的英国正在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故①错误;在英国政府授权下,东印度公司成为印度的实际主宰者,殖民地财富的掠夺者,故②③正确;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商业贸易,故④错误,B项符合题意。
答案:B3.美国纽约是世界著名城市,在历史上其名称几经变化:1626年之后叫“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1674年之后叫纽约市(City of New York)。
这样变化是因为() A.“无敌舰队”的覆灭B.《航海条例》引发战争的结果C.英法七年战争结束D.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解析:由“新阿姆斯特丹”可知17世纪上半期该地为荷兰的殖民地。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了旨在打击荷兰海上贸易的《航海条例》,引发了三次英荷战争,结果荷兰战败。
英国夺取了“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故选B项。
答案:B4.(2015·皖南八校联考)一位非洲学者对近代以来欧、亚、非三洲的人口变化作了统计(单位:百万人),他制作了如下这张表格主要是为了说明()A.非洲人口长期停滞在一亿人左右B.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C.黑奴贸易给非洲人口带来惨重损失D.非洲人口在世界总人口的比重下降解析:从表中数据可看出自1650—1900年之间亚欧两洲人口增长了约4倍,而非洲却几乎没有增长,这是不正常的,联系这一时期欧洲殖民者贩卖黑奴的史实,可知这是罪恶的黑奴贸易的结果,C项正确。
答案:C5.(2015·泰安模拟)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殖民扩张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解析:解答注意要紧扣题目的限制条件“从全球史观角度看”“积极意义”,A项是对欧洲的积极影响,B项是对亚非拉的客观积极影响,D 项表述错误,C项从世界角度评价,符合题意。
答案:C6.右图是1787年伦敦废奴协会设计的黑人像,后被加上了一句告白:“难道我不是一个人、一个兄弟吗?”这句告白表达了()①对欧洲人从事奴隶贸易的谴责②对少数非洲人出卖同胞的控诉③对新航路开辟积极意义的否定④对自由、平等、博爱虚伪性的批判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对欧洲人从事奴隶贸易的谴责,也表达了对少数非洲人出卖同胞的控诉,也是对西方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虚伪性的批判,故①②④正确;材料主旨并非是对新航路开辟的积极意义的否定,故③不正确。
因此选A项。
答案:A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地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
……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
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
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材料三几乎每个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
……在利物浦,赚取百分之百的利润并不稀罕。
有时一次出航所得净利就可达百分之三百。
……——《资本主义和奴隶制度》材料四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但后来降为二流国家。
(1)材料一中导致“扩大了交往”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导致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和主要动力。
(3)材料四中隐含的“一流国家”是哪个国家?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其成为“一流国家”的原因。
(4)依据上述材料,探究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活动的关系。
解析:第(1)题可结合教材知识回答。
第(2)(3)题可结合材料分析原因与动力。
第(4)题的关系从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角度分析。
答案:(1)开辟新航路。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阻断了东西方的商路。
(2)原因:殖民地采矿业、种植园农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印第安人富有反抗精神,不能满足需要。
主要动力:获得高额的利润。
(3)国家:英国。
原因:政治上,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经济上,英国贩卖黑奴、工业发达,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军事上,拥有强大的海军。
市场上,“日不落帝国”拥有广阔的市场。
(4)殖民活动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手段,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又推动了海外殖民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