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0101往复泵的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14
往复泵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
往复泵装置的主要部件为泵缸活塞活塞杆吸入阀和排出阀。
活塞杆与传动机构相连接,带动活塞做往复运动。
活塞在泵体内移动的端点称为死点,活塞在两死点间经过的距离称为行程或冲程。
吸入阀和排出阀都是单向阀。
吸入阀只允许液体从泵外进入泵内,排出阀只允许液体从泵内排出泵外。
泵缸内在活塞与阀门之间的空间称为工作室。
当活塞自左向右运动时,工作室容积增大,形成低压,排出阀受压而自动关闭,吸入阀则受泵外液体的压力而被冲开,液体遂进入泵内,这就是吸液过程。
活塞至右死点,吸液过程即结束。
当活塞自由向左运动时,工作室容积减小。
由于活塞的挤压力使缸内液体压强增大,吸入阀受压关闭,高压液体则冲开排出阀进入排出管路中,这就是排液过程。
活塞移至左死点,排液过程即结束。
这样,活塞不断地做往复运动,工作室就交替地吸液和排液。
简述往复泵的工作原理
往复泵是靠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来输送液体的,它由泵头、泵体、活塞和气缸等组成。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往复泵工作时,活塞从气缸的顶部进入,向下运动,当活塞接近下止点时,活塞环关闭,缸体内充满液体,此时,活塞继续下降,在缸体底部与进液口之间形成负压区;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活塞又回到上止点。
如此不断地重复上述动作。
往复泵的主要特点是:往复泵的工作原理是靠压缩空气从进气口进入气缸内,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来输送液体。
活塞在气缸内运动时,由进液口进入的液体进入气缸后被吸入并从出液口流出。
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时,将缸体内的空气排出并从出液口排出。
往复泵由泵头、泵体、活塞、气缸、进液口和出液口等部分组成。
往复泵有一根与缸体连在一起的轴,并通过轴承连接在电动机上。
驱动轴上的皮带轮带动主轴旋转时,使连杆推动活塞上行并通过气缸与缸体上的进液口相通;当活塞下行时,连杆带动曲轴旋转时使曲轴也下行并通过进液口与缸体上的出液口相通。
—— 1 —1 —。
第章往复泵一、结构与工作原理往复泵由液力端和动力端组成。
液力端直接输送液体,把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动力端将原动机的能量传给液力端。
液力端由液缸、柱塞或活塞、阀、填料函、集合管和缸盖组成。
动力端由曲轴、连杆、十字头、小连杆、轴承和机架组成。
当曲柄逆时针旋转时,柱塞由液缸里向外运动,液缸的容积增大,压力降低,被输送的液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克服吸入管和吸入阀等的阻力损失进入到液缸。
当曲柄转过180°以后,柱塞由液缸外向里运动,液体被挤压,液缸内液体压力急剧增加,在这一压力作用下吸入阀关闭而排出阀被打开,液缸内液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被送到排出管路中去。
当往复泵的曲柄不停地旋转时,往复泵就不断地吸入和排出液体。
柱塞在泵缸内往复一次只有一次排液的泵,叫单作用泵。
当柱塞两面都起作用,即一面吸入,另一面排出,这时一个往复行程内完成两次吸排过程,其流量约为单作用泵的两倍,称为双作用泵。
二、特点及应用场合1、柱塞泵的特点:1)流量只取决于泵缸几何尺寸、曲轴转速n,而与泵的扬程无关。
因此其不可用排出阀调节流量,只有另找出路。
例如我们厂现应用回流阀调节。
2)只要原动机有足够的功率、填料密封有相应的密封性能、零部件有足够的强度,活塞泵可以随着排出阀开启压力的改变产生任意高的扬程。
例如我厂P201泵出口压力随T201压力而改变。
3)活塞泵在启动时,不同于离心泵而是要开出口阀启动(见泵操作规程)4)自吸性能高;5)由于排出流量脉动造成流量的不均匀,有的需设法减少与控制排出流量和压力脉动,尽量控制流量的稳定。
2、应用场合:往复泵使用于输送压力高、流量小的各种介质,当流量小于100m3/h,排出压力大于10Mpa 时,有较高的效率和良好的运行性能,亦适合输送粘性液体。
另外,计量泵也属于往复式容积泵,计量泵在结构上有柱塞式、隔膜式和波纹管式,其中柱塞式计量泵与往复活塞泵结构基本一样,但计量泵中的曲柄回转半径还可调节,借以控制流量。
第一章往复泵1. 往复泵的作用数一般是指活塞在的排水次数。
A.每秒钟内B.每分钟内C.电动机每转D.曲轴每转2. 往复泵阀箱被吸入阀和排出阀分隔为三层,中层通。
A.吸入管B.排出管C.泵缸D.空气室3. 双缸四作用往复泵漏装一个泵阀,如不计活塞杆体积,理论上流量将。
A.减少1/2B.减少1/4C.减少1/8D.为零提示:往复泵漏装一个泵阀则使用该阀的泵缸工作空间失效。
双缸四作用往复泵共有四个工作空间(每个泵缸的活塞两侧)。
4. 影响往复泵理论流量的因素有。
A.泵的排出压力B.泵的作用次数C.泵的强度D.泵的内漏量5. 电动往复泵排量不均匀的直接原因在于。
A.活塞运动速度不均B.转速太慢C.液体的惯性力大D.活塞作往复运动6. 往复泵的转速不能太高,主要是由于的限制。
A.泵的结构强度B.泵阀工作性能C.泵的输出功率D.允许吸入真空度7. 往复泵转速增加时则。
A.流量增加B.工作压头增加C.功率增加D.A+B+C8. 双缸四作用往复泵如丢失一个泵阀,则少装阀对流量影响最小。
A.吸入B.排出C.为带活塞杆的泵缸空间工作的D.与C相反提示:丢失一个泵阀则使用该阀的工作空间失效,带活塞杆的泵缸工作空间流量相对较小。
9. 往复泵如果反转。
A.不能排液B.吸、排方向不变C.安全阀顶开D.原动机过载提示:如果不考虑润滑问题,往复泵正、反转工作没有什么不同。
10. 下列往复泵中流量最均匀的是泵。
A.单作用B.双作用C.三作用D.双缸四作用11. 往复泵流量(单位为m3/h)估算式是。
(K为泵作用数;A为活塞有效工作面积,单位为m2;S为活塞行程,单位为m;n为曲轴转速,单位为r/min;η是泵的效率;ηv是泵的容积效率)。
A.Q=KASn ηvB.Q=KASnηC.Q=60KASn η D.Q=60KASnηv12. 为保证水泵工作时不发生汽蚀,水泵的吸入压力Ps与泵所输送液体温度下对应的饱和蒸气压力Pv之间的关系必须是。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往复泵是一种常用的离心泵,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活塞来实现液体的压缩与抽送。
往复泵有很多种类型,包括柱塞泵、活塞泵和齿轮泵等。
往复泵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活塞在缸体内上下运动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当活塞向上运动时,使得活塞腔内的压力降低,导致液体通过吸入阀进入泵体;当活塞向下运动时,活塞腔内的压力升高,导致液体通过排出阀被抽送出去。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吸、排、压三个过程。
往复泵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压能力:往复泵具有较高的压力能力,能够将液体压缩至较高的压力,适用于一些高压应用场合。
2.稳定性好:由于活塞运动的特性,往复泵的稳定性较好,抽送液体的流量稳定,能够满足一些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工况。
3.移动性好:往复泵通常采用活塞和缸体结构,相对较小的体积,便于移动和安装。
4.可靠性强:往复泵结构相对简单,零件少,易于维护和保养,因此可靠性较高。
5.适用范围广:往复泵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液体介质,包括清水、油类、腐蚀性介质等,适用范围较广。
往复泵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例如:-节约能源:往复泵运行时通过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完成液体的抽送,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泵,能耗较低。
-适用性强:往复泵能够适应高温、高压、强腐蚀性等复杂工况,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操作维护简便:往复泵结构简单,操作和维护比较容易,维修和更换零件相对简单。
-高效率:往复泵能够实现相对高的效率,将电能转换为液体能,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总之,往复泵以其高压能力、稳定性好、移动性好以及可靠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无论是处理高压液体、抽送特殊介质还是要求稳定和可靠性的工况,往复泵都能够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
往复泵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它通过往复运动来实现液体的输送。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泵体、活塞、阀门和驱动装置等组成部分。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往复泵的工作原理。
首先,泵体是往复泵的主要部件之一,它是用来容纳液体的,并且通过泵体内部的活塞和阀门来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泵体内部的空间大小和形状会影响液体的流动速度和压力,从而影响往复泵的工作效率。
其次,活塞是往复泵中起到往复运动作用的部件,它通过驱动装置来实现上下往复运动,从而改变泵体内部的容积,使液体得以被吸入和排出。
活塞的密封性和运动稳定性对往复泵的工作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再次,阀门是往复泵中起到控制液体流动方向的部件,它通过开启和关闭来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阀门的设计和材质会影响液体的流动阻力和泄漏情况,从而影响往复泵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最后,驱动装置是往复泵的动力来源,它通过驱动活塞的往复运动来实现液体的输送。
驱动装置的类型和性能会直接影响往复泵的工作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总的来说,往复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泵体、活塞、阀门和驱动装置等部件的协同作用,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在实际应用中,往复泵的工作原理需要根据具体的工况和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选择,以确保其正常稳定地工作。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复泵是一种用于输送液体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两个或多个泵相互协作,通过一定的控制方式实现流体的连续输送。
复泵通常由主泵和辅助泵组成,主泵负责产生流体的压力,而辅助泵则用于辅助主泵完成输送任务。
复泵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主泵和辅助泵的配合。
复泵中的主泵通常负责产生流体的压力,而辅助泵则用于辅助主泵完成输送任务。
在工作过程中,主泵和辅助泵之间需要进行合理的配合,以确保流体能够顺利地被输送出去。
通常情况下,主泵和辅助泵之间会通过一定的控制方式进行同步工作,以实现流体的连续输送。
2. 控制系统的作用。
复泵通常配备有一套完善的控制系统,用于监控和调节主泵和辅助泵的工作状态。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泵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以确保流体能够被准确地输送到指定的位置。
同时,控制系统还可以对泵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进行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流体的输送过程。
在复泵工作过程中,流体通常会先被主泵吸入,然后通过主泵产生的压力被输送出去。
在这个过程中,辅助泵通常会起到辅助作用,例如在需要提高流体压力时,辅助泵可以提供额外的压力支持。
通过主泵和辅助泵的协作,流体可以被顺利地输送到需要的位置。
4. 安全保护措施。
复泵通常会配备有多种安全保护措施,以确保泵的安全稳定运行。
例如,泵的过载保护装置可以在泵工作过载时自动停机,以避免损坏设备。
同时,泵还会配备有温度、压力等传感器,用于监测泵的工作状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总的来说,复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主泵和辅助泵的配合,配备有完善的控制系统,实现流体的连续输送。
在工作过程中,泵会根据实际需要对流体进行吸入和压送,并配备有多种安全保护措施,以确保泵的安全稳定运行。
复泵在化工、石油、冶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工作原理的理解对于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
往复泵是一种常见的工作原理为往复活塞运动的泵类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步骤:
1. 吸入过程:当泵的活塞向后运动时(即进气行程),活塞的后腔扩大,导致泵内部压力降低。
此时,泵的吸入阀会打开,允许流体(如水、油等)通过吸入管道进入泵的后腔中。
2. 推出过程:当活塞向前运动时(即排气行程),活塞的后腔被压缩,泵内部压力升高。
这时,吸入阀关闭,泵的排气阀打开,允许泵内的流体通过排气管道被泵出。
3. 工作循环:通过不断交替进行吸入和排气过程,往复泵能够持续地将流体从吸入管道吸入并通过排气管道排出,从而实现流体输送或增压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可以应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泵,如活塞泵、柱塞泵、活塞隔膜泵等。
每种泵类在具体结构和运动方式上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整体原理是相似的。
往复式真空泵工作原理
往复式真空泵(简称往复泵)又名活塞式真空泵,属于低真空获得设备之一。
它与旋片式真空泵相比较,它能被制成大抽速的泵;与水环式真空泵相比,效率稍高。
这类泵的主要缺点是结构复杂,体积较大,运转时振动较大等。
其在很多场合可由液环式真空泵所取代。
往复式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往复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主要部件有气缸1及在其中做往复直线运动的活塞2,活塞的驱动是用曲柄连杆机构3(包括十字头)来完成的。
除上述主要部件外还有排气阀4和吸气阀5等重要部件,以及机座、曲轴箱、动密封和静密封等辅助部件。
运转时,在电动机的驱动下,通过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使气缸内的活塞做往复运动。
当活塞在气缸内从左端向右端运动时,由于气缸的左腔体积不断增大,气缸内气体的密度减小,而形成抽气过程,此时被抽容器中的气体经过吸气阀5进入泵体左腔。
当活塞达到最右位置时,气缸左腔内就完全充满了气体。
接着活塞从右端向左端运动,此时吸气阀5关闭。
气缸内的气体随站活塞从右向左运动而逐渐被压缩,当气缸内气体的压力达到或稍大于一个大气压时,排气阀4被打开,将气体排到大气中,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当活塞再左向右运动时,又重复前一循环,如此反复下去,被抽容器内最终达到某一稳定的平衡压力。
为提高抽气效率,一般在气缸的两端均设有吸气阀和排气阀,然后用管路将气缸两端的吸气口和排气口并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