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呕吐知识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50.50 KB
- 文档页数:15
2024年新生儿常见问题及处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生儿护理》教材第四章“新生儿常见问题及处理”,详细内容涉及新生儿黄疸、腹泻、发热、呕吐、脐炎等常见问题的识别、原因分析及初步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新生儿常见问题的原因及表现,提高识别能力。
2. 学会新生儿常见问题的初步处理方法,提高护理技能。
3. 培养学生主动关注新生儿健康状况,提高护理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新生儿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新生儿常见问题的识别及初步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新生儿模型、体温计、消毒棉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新生儿护理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新生儿常见问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新生儿常见问题及原因、表现。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和处理新生儿常见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针对新生儿常见问题进行识别和处理方法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新生儿常见问题黄疸腹泻发热呕吐脐炎2. 原因及表现3. 初步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2)列举新生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及护理措施。
2. 答案:(1)新生儿黄疸:原因: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处理方法:光照疗法、药物治疗等。
(2)新生儿腹泻:常见原因:感染、喂养不当等;护理措施:调整喂养方式、保持皮肤清洁、预防脱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新生儿常见问题的识别和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课堂互动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新生儿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提高护理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新生儿常见问题的原因及表现2. 新生儿常见问题的初步处理方法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新生儿常见问题的原因及表现新生儿常见问题的原因及表现是教学的核心内容,需详细讲解。
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咽下综合征咽下综合征在新生儿期吐出不少见,主要就特点是宝宝出生后很快出现呕吐,吃奶后呕吐,进食后呕吐加重,呕吐内容为羊水,也可带血,持续1-2天后多自愈。
该病诊断的研究重点是:勒维尼县未进食已开始呕吐,呕吐内容为绿色粘液,有难产、窒息或过期产史。
腹不胀,胎粪排出正常,可除外先天性食管或肠管闭锁。
吐血量多消化道时需与新生儿自身消化道出血相识别,如新生儿应激性溃疡、新生儿出血症也可有呕血症状。
可做APT试验,所取患儿呕吐物或大便中血性标本,加水搅匀,使之溶血,沉淀后,取上清液5份加1%氢氧化钠1份。
1-2分钟后观察,若呈棕黄色,则表示血液来自母体,因成人血红蛋白遇碱则变性。
若呈红色,表示血液出自于新生儿本身,因新生儿血以新生儿血红蛋白为主,具有抗碱性,不变色。
经以上试验,如证明为母血,可确诊为拔除综合征。
咽下综合征产生的其原因是,在正常情况下,胎儿宫内在宫内会吞入少量子宫,对胎儿的胃粘膜并无拉动。
但在分娩过程中,婴儿如吞入羊水量过多,或吞入被胎粪或已被感染过的羊水,或含较多圣马尔瑟兰县的羊水,均可刺激新生儿的胃粘膜,导致胃酸及皱褶分泌亢进而引起腹痛呕吐。
多见于难产史、窒息而死史或过期产史的新生儿。
这些婴儿常于生后尚未开奶即开始呕吐,吐出物件呈泡沫沾液样,有时带绿色,为被胎粪污染的羊水,有时含油咖啡色血样物。
开始喂奶后呕吐常加重,吃奶后即吐出。
但一般情况下,无呛咳,也无发绀等症状。
胎便排出正常,有时可排黑便,大便潜血阳性。
一般腹诊不胀,看不到胃型或肠型,也无其他异常体征。
通常在1-2天内,产道将咽下的早产及产道内容物以及血液吐净后,呕吐即停止。
呕吐重者可用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洗1-2次后,呕吐即可停止。
新生儿呕吐的3大原因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可以是器质性(需要手术),也可以是功能性的(如幽门痉挛)。
一、幽门肥大性狭窄幽门是胃的出口,是通往肠道的一个"关卡"。
由于幽门肌肉畸形新生儿呕吐增厚、肥大、水肿,通往肠子的"关卡"只能打开得很小,使胃内的食物不能顺利进入肠道。
胃壁肌肉强烈收缩,既然奶块进入肠子的阻力很大,于是就从嘴里返流出来。
这样,病儿处于"饥饿"状态,势必日益消瘦。
这种疾病要到外科诊治,明确诊断后通过一次简单的手术,解除幽门狭窄。
婴儿吃下去的奶就能顺利进入肠道,身体得到了足够的营养,也就很快恢复健康。
要注意与幽门肥大性狭窄鉴别的另一种病叫幽门痉挛,虽有呕吐但不严重,不必手术,吃一点解痉药会慢慢自愈。
患先天性幽门肥大性狭窄的新生儿,出生后一切正常,偶然在吃奶之后吐几口奶。
但是到了十天左右,呕吐次数逐日增多,吐出的奶量也越来越多。
吐的动作十分剧烈,喷得很远,呕吐的声响也较大。
有时吐出的奶糊沾得孩子满头满面,塞住口鼻透不过气来。
呕吐物是奶液或奶凝块,不含有黄色的液体,可带有酸味,吐出的量比吃入的一顿奶要多。
吐过之后孩子又哭吵着要吃,但吃奶后不多一会又恶心、呕吐。
小儿越来越瘦,成了一个皮包骨头、满额皱纹的"小老头"。
二、肠梗阻(肠子不通)新生儿时期的肠狭窄与肠闭锁引起肠子不通是严重的疾病。
治疗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而早期发现的关键在认识这种病的表现。
患以上疾病的新生儿,肠道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而停顿,引起肠腔不通畅。
狭窄多发生在十二指肠,而闭锁多发生症状。
婴儿在出生后或出生后一天就开始出现呕吐,而且是越吐越剧烈。
可以吐出唾液、奶块、黄绿色的胆汁、肠液,甚至是大便样的东西。
小儿的全身情况恶化,没有胎粪排出,或仅有很少胎粪,或有青灰色的粘液样物排出。
如肠子的畸形位置高,腹部可以不胀,反之可出现腹胀。
24.先天性肠闭锁是新生儿期肠梗阻的常见病因,约占1/3~1/4,男婴多于女婴,发生率1/1500~1/2000,低出生体重儿占1~3。
闭锁可发生于肠管的任何部位,以回肠最多,占50%,十二指肠占25%,空肠较少,结肠罕见。
部分患儿合并其它畸形,如食管可分为膜型、索条型、两段型和多发型,发生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的称为高位肠闭锁,多为膜型。
高位时常常有羊水过多史,闭锁部位越高,呕吐出现得越早,十二指肠闭锁时生后第一次喂奶即发生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十二指肠分泌液,除少数闭锁发生在壶腹部近端者外,大多数呕吐物内均含有胆汁,随着喂奶次数的增多,患儿呕吐逐渐加重,呈持续性反复呕吐。
可有少量的胎便排出,腹不胀或轻度膨隆。
发生于空肠下段、回肠和结肠时称为低位肠闭锁。
低位肠闭锁主要表现为腹胀,常在生1~2天开始呕吐,呕吐物呈粪便样,带臭味,无胎粪或仅有粘液样胎粪。
高位肠闭锁时,腹部立位X线透视或摄片可见2~3个液平面,称为二泡征或三泡征,低位肠闭锁时可见多个扩大的肠袢和液平面,闭锁下端肠道不充气,钡灌肠可见胎儿型结肠。
手术治疗是惟一有效的方法,但目前死亡率仍然很高,原因之一是患儿常合并其它畸形,另一方面是诊断过晚,患儿常死于继发性肠穿孔、腹膜炎、肠坏死、吸入性肺炎等,因此有人主张当羊水过多时,生后立即下胃管,如吸出15~20ml甚至更多胆汁污染的胃液时,提示上消化道梗阻,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
25.肠狭窄较肠闭锁少见,多为膜型狭窄,十二指肠发生最多,其次为回肠,空肠,结肠较少见。
狭窄发生的部位越高,症状出现得越早,狭窄越明显著成绩,症状就越严重。
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胀,多数呕吐物内含有胆汁,可有正常大便排出。
高位肠狭窄上腹部膨隆,可见胃液蠕动波,低位肠狭窄则全腹胀,可见肠型和肠蠕动波,伴有肠鸣音亢进。
腹部X线检查可见狭窄上端扩大,钡餐造影可以明确诊断。
确诊后积极改善患儿的一般状况,行狭窄部分切除术。
26.肠旋转不良是比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占国内消化道畸形的第4位。
新生儿呕吐的症状及预防新生儿呕吐:呕吐是指胃内容物和一部分小肠内容物在消化道内逆行而上,自口腔排出的反射性动作,是消化道机能障碍的一种表现。
新生儿胃容量小,发育差,呈水平位容易发生呕吐,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
由于呕吐物常从口鼻同时喷出,容易窒息,甚至死亡。
所以要早诊断,及时治疗。
典型的呕吐动作有三个步骤:①蠕动自胃体开始,向下传导停留于胃角切迹处,在该处产生强烈的收缩,新生儿呕吐胃内容物不能向下推进;②会厌关闭,软腭上提,使咽部与气管和鼻腔的通道隔开;③贲门开放,食管松弛,膈肌固定在深吸气的位置,腹肌突然收缩,胃内容物被挤压通过食管排出。
新生儿的呕吐动作不如成人或儿童典型。
为生后即吐,喂奶后呕吐加重,为非喷射性呕吐。
呕吐物为泡沫粘液样,含血液者则为咖啡色液体。
多于生后1~~2天内,将吞入的羊水及产道内容物吐尽后,呕吐即消失。
如无其它并发症,小儿一般情况正常,不伴有发绀和呛咳,轻者不需特殊处理,重者用1%碳酸氢钠洗胃1~2次即可痊愈。
新生儿呕吐发病机理肠胃反应呕吐中枢位于延髓第四脑室基底部,传入神经主要为迷走神经、内脏神经、前庭神经、舌咽神经、视神经和嗅神经。
传出神经为迷走神经、内脏神经、膈神经、腹肌脊神经、舌咽神经等。
来自胃肠道病变部位和其他脏器的传入冲动刺激了呕吐中枢,反射性地引起胃、膈肌、腹肌以及咽、腭、会厌等一系列的共济运动,从而形成了呕吐动作。
呕吐中枢邻近呼吸中枢、自主神经中枢、涎核和前庭核,故在呕吐前和呕吐时常伴有面色苍白、出汗、多涎、脉搏和呼吸频率改变等现象。
新生儿比儿童更容易发生呕吐,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和临床表现与其他年龄组小儿有所不同,主要与新生儿的特点有关:①新生儿食管较新生儿呕吐松弛,胃容量小,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而贲门括约肌发育差,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较差,腹腔压力较高等,均为新生儿容易出现呕吐的解剖生理原因;②胚胎时期各脏器分化和发育的异常,尤其是前、中、后肠的异常,容易造成消化道的畸形,使摄入的食物或消化道分泌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逆行从口腔排出,形成呕吐;③胎儿出生时的刺激,如吞咽了大量的羊水、血液、以及出生后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也容易诱发新生儿呕吐;④新生儿呕吐中枢发育不完善,容易受全身炎症或代谢障碍产生的毒素刺激引起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