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人与自然
- 格式:docx
- 大小:49.55 KB
- 文档页数:14
【精品】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一单元人与自然走进春天_晋科版
导入: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春姑娘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找一找:春天在哪里呢? 你们听!(唱《春天在哪里》歌曲) 一、找春天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映出红的花啊,映出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嘀哩,嘀哩嘀哩……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二、汇报自己找到的春天 师:歌中的小朋友找到了春天,听说你们也去找春天了,你们找到了吗? 春天到了,你在什么地方发现了什么? 生:春天到了,我在……发现了……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给大家: 1、图片:(学生自己照的照片) 这是**找到的春天,他很用心地把它们拍了下来! 2、画春天:已经画好的 3、写春天:写下描写春天的优美句子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 总结:我发现咱班同学都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你们找到的春天真美啊! 三、赞美春天 老师也非常喜欢春天,我也去找春天了,想不想一起看一下我找到的春天? 小草:小草也偷偷地从土地妈妈的怀抱里钻了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特别可爱! 朗诵:《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来源:学科网ZXXK]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迎春花:你们看,迎春花也开放了,金灿灿的,特别漂亮! 师:花儿草儿都赶集似的聚拢来了,小燕子也不落后,它们也来参加春天的聚会。 小燕子: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 春天也是百花盛开的季节,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春天的百花园里看看? (欣赏图片) 师:刚才你们为什么会发出一声声的惊叹啊?[来源:学,科,网Z,X,X,K] 生:春天太美丽了![来源:学科网] 六、课外延伸 春姑娘就像一位魔术师,把大地打扮得这么美!让我们用我们喜欢的春天的歌,在春风中尽情地享受春天吧!(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讲评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给大家讲评一下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作文。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是"一次亲近大自然的经历"。
大家写的作文内容非常丰富多彩,真是太棒了!首先,我们来看看小红同学的作文。
小红写的是她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野餐的经历。
她写到爸爸妈妈准备了好吃的三明治、水果和饮料,一家人坐在树荫下野餐。
小红还观察了公园里的小动物,看到了麻雀在啄食地上的面包屑。
小红说:"大自然真美好,我们要保护好它。
"我觉得小红的作文写得很好,描写细致生动,而且传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正能量。
接下来是小军同学的作文。
小军写的是他和爷爷奶奶一起去农村的体验。
他们在田里插秧、锄草,小军还学会了用镰刀割麦子。
小军说他最喜欢农村的新鲜空气和悠闲的生活。
我觉得小军的作文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文字朴实无华但内容丰富,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还有小芳同学的作文也很有意思。
她写的是和家人一起去登山的经历。
虽然山路很陡很难走,但小芳坚持没有放弃。
终于到达山顶时,小芳被眼前壮丽的景色深深震撼了。
她写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实在太不可思议了!"小芳的作文传达出了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
最后再说说小明同学的作文。
小明是写他亲手给家里的盆栽浇水、施肥的故事。
他每天细心观察盆栽的生长变化,就像照顾一个小宝宝一样。
小明说:"小小的盆栽就像一个生命,我们要用心去呵护它。
"我真的很佩服小明对生命的那种敏感和珍视。
他的作文充满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理。
总的来说,同学们的作文都表现出了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良好品德。
你们用朴实的文字描绘出了美妙的大自然,抒发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希望大家保持这种热爱生命、关注自然的好品质,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好少年。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看图说话作文300字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哇,这次的看图说话作文的题目真有意思!图片上画着一个小女孩在给一棵大树浇水呢。
嗯,是的,我们都应该热爱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树木对我们人类来说可是超级重要的哦!树木不但能给我们製造新鲜空气,还能给我们带来阴凉。
你想想,如果没有树木的话,地球上会是什么样子?一定会热得受不了,对吧?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树木,不能任意砍伐树木哦。
在图片里,那个小女孩用一桶水正在给树浇水呢。
看得出来她很用心在浇水,一定是很喜欢这棵树的。
我猜她一定明白爱护树木的重要性,所以才会这么用心照顾它。
真不愧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不过,我看到旁边还有几个小朋友在做其他的事情。
他们中有的在玩耍,有的在休息。
哼,他们怎么能这么无聊呢?不如一起来浇浇树,帮帮那个小女孩啊!想必她一个人浇水一定很辛苦吧。
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立刻放下手中的事,加入到浇水的行列中去!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让这棵树长得又高又壮。
到时候,树下就能撑起一大片遮阴的地方,我们就能在树荫下乘凉消暑,多棒啊!所以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那个小女孩一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爱护树木和大自然。
只有这样,地球妈妈才会永远健康、永远美丽呢!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吧,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努力为地球环境出一份力!篇2这是一幅非常好看的图画,上面画着一个小男孩在游乐园里玩耍。
小男孩个子不太高,头上戴着一顶红色的小帽子,身上穿着一件蓝色的小T恤,下面是一条黄色的短裤,脚上还蹬着一双白色的小球鞋。
小男孩正高高兴兴地坐在一个大大的旋转木马上,旋转木马是棕色的,上面雕刻着各种漂亮的图案,小男孩一边转圈圈,一边兴高采烈地伸出双手,好像在做飞行姿势,脸上洋溢着无比开心的笑容。
旋转木马周围环绕着很多其他的游乐设施,有溜滑梯、秋千、蹦床等等,旁边还有一个小卖部,里面贩卖着各种美味的小吃,像棉花糖、冰淇淋、爆米花之类的。
天空中有几朵洁白的小云彩缓缓飘过,阳光普照,青草青青,游乐园里到处都是嬉戏打闹的孩子们,看上去是一个非常欢乐愉快的景象。
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1、大禹治水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大禹淳朴、勇敢、坚强的性格特征。
2能积极参加交流、讨论,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3、喜欢听民间神话故事,产生进一步了解民间神话故事的愿望。
活动准备:1、连环画图片、实物投影仪。
2、看过壁画故事《大禹治水》。
3、学生进行“治理洪水”的调查收集工作。
4、活动区域提供“抗洪治水”的图书及录像带等。
教学过程:1、集体讨论,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
指导语:①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灾难?②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治理洪水的?2、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1)自由阅读图书,感知故事内容。
指导语:你在书中看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2)边倾听教师讲述故事,边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指导语:①大禹是怎样治水的?②听了故事后你觉得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3、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科学防洪的方法。
(1)交流调查情况。
指导语:现在有些地方也会发生洪水,人们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谁来介绍一下你调查的方法?(2)整理归纳调查经验。
指导语:通过调查,你们认为可以用什么合理的方法来治理洪水?2、秦始皇游会稽一、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
2、了解秦始皇在当皇帝时曾到会稽山拜祭大禹陵。
3、会讲家乡地名的来源。
二、教学准备1、图片资料。
2、收集家乡地名来源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1、了解秦始皇。
(1)秦始皇是谁?(2)他来过浙江的什么地方?他做过什么事?自己看书了解,再请学生回答。
2、说说家乡地名的来历。
(1)说说山阴、诸暨等地名的来历。
(2)我们家乡还有哪些地名?拿出收集的资料来介绍。
3、活动。
(1)你到过绍兴吗?(2)投影(图片),介绍绍兴美丽的景色。
4、课外拓展。
收集一些反映自己家乡风土人情的图片。
`3、卧薪尝胆的故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讲述这个故事。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故事,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三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一、第一章:我和自然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自然环境的概念和特点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保护环境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然环境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第二章:我与社会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社会环境的概念和特点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和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环境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三、第三章:我与他人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合作共赢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与人相处的原则和技巧尊重他人的意义和方法合作共赢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与人相处的原则和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尊重他人、合作共赢的意义。
四、第四章:家庭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情感。
4.2 教学内容:家庭关系的类型和特点家庭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庭关系的类型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家庭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述温馨的家庭故事,激发学生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情感。
五、第五章:学校生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的意识。
5.2 教学内容: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学校生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的意义和方法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学生的学校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的意识。
三年级人与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 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
4.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
5. 实践活动中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1. 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2. 培养学生实际的环保行为。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谈论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1. 课件: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图片、视频等。
2. 案例材料:环保案例及相关数据。
3. 实践活动所需物品:如垃圾分类箱、节水设备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4. 讨论:引导学生谈论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
6.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八、课后作业:1. 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做到环保。
2. 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环保实践活动。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反思实践活动:是否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
十、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课件一、概述第八单元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体裁和知识点。
本单元的主题聚焦于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彩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领略大自然的魅力,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同时本单元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本单元包含多篇经典课文,如描绘自然风光、抒发情感的名篇佳作。
这些课文不仅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短语和句式,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情境创设、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此外本单元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通过学习本单元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和精髓,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通过欣赏文学作品的美,学生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升个人修养和品质。
第八单元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领略自然美景,感受人文情感,提高语文基础能力,培养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实现教学目标。
1. 介绍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特点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以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成为广大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
首先该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古诗文、现代文、作文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等综合能力。
其次教材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在选文上注重选取经典名篇,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课题第2课扬尘的来源与治理设计者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扬尘的情况及其危害性。
2提升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扬尘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激趣导入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观看工地施工视频
空气中的扬尘污染对于我们来说感官刺激很直接,危害也大。
为了防治扬尘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保障身体健康,采取有效的防范治理措施很关键。
2.扬尘是怎么产生的?有哪些危
害?
3.我们应该如何防治扬尘污染呢?
学生看书,小组呢交流
一次,二次扬尘是什么?
扬尘的危害:容易患呼吸道疾病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
巩固运用4.防范扬尘污染有哪些办法呢?(1)提高绿化覆盖率
(2)道路机械化洒水
(3)定点堆放垃圾,及时清运,严禁燃烧废物
(4)控制施工扬尘和渣土遗撒,施工道路硬化等
(5)加强煤堆和物料堆的管理
5.如果遇到扬尘应该怎么办?如何保护自己?
关闭门窗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灰尘眯眼不要揉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
书
设
计
扬尘的来源与治理
教
学
反
思。
三年级人与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与自然的关系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和谐相处的方法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环保案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准备1. 课件: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保护的图片、视频等。
2. 案例:环保案例。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导入(5分钟)1. 图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
2. 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对我们的重要性。
二、讲解(10分钟)1. 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 讲解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
三、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2. 讨论如何保护大自然。
四、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2. 强调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一、导入(5分钟)1. 图片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
2.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二、讲解(10分钟)1. 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讲解环保法律法规。
三、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对环保的认识。
2. 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环保。
四、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2. 强调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课时:和谐相处的方法一、导入(5分钟)1. 图片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片。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讲解(10分钟)1. 讲解和谐相处的方法。
2. 讲解环保行为的重要性。
三、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对和谐相处的认识。
2. 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和谐相处。
四、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三年级下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课堂笔记一、简介《三年级下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主人公小树的视角,生动地描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小树生长在乡村,经历了四季的变化,最终成长为一棵成熟的树,为人们提供了庇护和美丽的风景。
本文主要表达了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理念。
二、内容梳理1.第一部分:我是一颗刚出土的树苗。
-描述树苗刚出土的情景,对于大自然的陌生和好奇。
-描绘了树苗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了太阳、雨水、蜜蜂等的触碰。
-意识到自己需要好好保护自己,才能继续茁壮成长。
2.第二部分:四季的变化。
-夏天的成长:夏天来了,我茂密的叶子成了人们遮阳的好地方,也有小鸟来歇脚。
同时也面临风吹雨打,需要坚强对抗。
-秋天的收获:秋天来临,我的果实成熟了,给人们带来了甜美的味道。
同时逐渐凋落的叶子也是大自然替我操心的表现。
-冬天的沉睡:冬天一到,我收起了枝叶,进入沉睡状态,等待春天的到来。
-春天的复苏:春天的阳光温暖了大地,也唤醒了我。
我重新长出嫩绿的叶子,恢复了生机。
3.第三部分:我的价值和使命。
-描述了我成长为庇护人们的大树,为他们提供了乘凉、消暑、避雨的场所。
-家乡的人们也为我修建了花坛和假山,使我成为了美丽的风景。
-人们的喜爱和保护,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三、主题分析1.保护环境的意义:树木是大自然的瑰宝,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
2.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小树通过与自然界的互动,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力量。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四、教育意义1.增强环保意识:通过这篇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对环保的重视,懂得环境的重要性。
2.提升责任感:小树的成长也需要自己的努力,学生应该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进步。
五、个人感悟通过阅读《三年级下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我深深体会到了人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树木的重要性。
作为一棵树,它不仅在生态系统中执行着关键的角色,还为人们提供了庇护和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