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乐悦读)人文常识悦读_象征主义文学有哪些诗人
- 格式:docx
- 大小:14.85 KB
- 文档页数:1
高一必修一语文文学常识总结高一必修一语文文学常识1、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代表作有诗歌《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
2、徐志摩是中国新月诗派的代表作家,其诗作《再别康桥》细致入微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3、艾青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真挚感情。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的原名是《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专》《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5、《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6、司马迁是西汉(朝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开创了我国史学纪传体的先河,被后人尊称为“史圣”。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
8、西汉司马迁(作者)创作的《史记》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鲁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等。
10、鲁迅1918年5月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其中篇小说《阿Q正传》通过对主人公精神胜利法的淋漓尽致的描绘,表明这种普遍存在于“国人魂灵”中的精神病症。
11、巴金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12、夏衍是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其创作的《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
1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作者是梁实秋,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代表作有散文《雅舍小品》等。
征主义文学,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象征主义: 1、分期:波德莱尔时期/魏尔伦、兰波、马拉美时期。
2、主张:反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
力图重新把握文学的特征,努力探求主客观之间的契合点,因而,“通感”便成了象征主义的理论基石。
3、风格特色:蒙胧美和神秘色彩。
多象征、暗示、隐喻,诗意飘忽,半明半暗,留下更多品味余地。
后期象征主义: 1、主要代表作家:法国的瓦雷里,奥地利的里尔克,爱尔兰的叶芝,美国的庞德,英国的艾略特,比利时的梅特林克。
2、前后期象征主义的共同点: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
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
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复杂微妙的情绪。
前后期象征主义的不同点:前期象征主义象征内涵意义单一、单义、简单,暗示和对应的关系相对明晰,而后期象征主义则表现出多重、多义、复杂的特征,其内涵意义更具暗示性、联想性、含蓄性,象征意象交错重叠,复杂难辩。
前期象征主义注重感情象征,通过对应和暗示,可以窥见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而后期象征主义更在于表现理智,表达抽象的思想观念,着眼于对艺术、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
前期象征主义追求迷离蒙胧的、梦幻般的诗歌意境,把直觉幻觉、暗示象征、音乐梦幻等冶为一炉,而后期象征主义则把诗歌引人到宗教神秘之中,建立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将玄学、典故、宗教神话与象征意象结为一体,表现出空灵虚无的特征。
回答:2006-06-18 17:56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共0条评论... 其他回答共2条回答评论┆举报回答logo 统治超低空 [学长] 象征主义文学是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并于20世纪初期扩及欧美各国的一个文学流派,是象征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体现,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主要涵盖诗歌和戏剧两大领域,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
西方主流学术界认为象征主义文学的诞生是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水岭。
20年代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是20年代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李金发李金发(1900——1976),原名李权兴,笔名李淑良、李金发,广东梅县人。
现代作家、诗人、美术家。
生平简介李金发早年就读于香港圣约瑟中学,后至上海入南洋中学留法预备班。
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就读于第戎美术专门学校和巴黎帝国美术学校,在法国象征派诗歌特别是波特莱尔《恶之花》的影响下,开始创作格调怪异的诗歌,在中国新诗坛引起一阵骚动,被称之为“诗怪”,成为我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
1920至1923年间,他在柏林作《微雨》。
1925年初,他应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邀请,回国执教,同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并为《小说月报》、《新女性》撰稿。
1926年,在文学研究会出版诗集《为幸福而歌》。
1927年秋,任中央大学秘书,出版《食客与凶年》。
1928年任杭州国立艺术院雕塑系主任,创办《美育》杂志,后赴广州塑像,并在广州美术学院工作,1936年任该校校长。
20世纪40年代后期,几次出任外交官员,远在国外,后移居美国纽约,直至去世。
诗作内容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现代象征派诗歌的开山诗人李金始终像一个令人无法猜透的谜一样,长期被人冷落、误解。
其实,李金发是一个转折点上的人物,他的出现是对胡适的"明白清楚主义”和郭沫若的坦白奔放的诗歌创作主张的反拨和校正,具有纠偏补弊之功。
中国新诗自它诞生之始,就有很丰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作,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诸诗人是其最好的代表。
而李金发的贡献却在于他为中国新诗引进了现代主义的艺术新质,从艺术之都法国的巴黎带来了“异域熏香”,给我们以震惊,丰富了中国新诗的内涵。
他用新的艺术形式将诗歌从属于时代任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转向对个人化的深层次的内在情感的传达,表现的是人的隐秘的微妙的情绪,这类诗歌与“五四”初期的白话诗是完全不同风格的两类作品。
我们如果按传统的方式就无法进入他的诗歌世界,但他的作品完全有足够的理由进入文学史家的视野,有些作品如《弃妇》等甚至堪称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象征主义文学象征主义英文叫做Symbolism,法语为Symbolisme,两者十分相似,因由是这词来源于希腊语。
原指把一块木板(或石块)分为两半,以表友爱的信物。
后来用途逐渐变广。
泛指所有能表达观念或事物的标识或符号。
如逻辑术语中的“符号逻辑”英语称之为:symbolic logic,数学术语中的“数理符号”称为:Mathematical symbol。
“诗的象征”Poctic symbol,其用法已从纯粹的符号或寓言的意义上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包括意象和隐喻,等意义的词语了。
在实际用途方面,象征既是一个逻辑术语,数学术语,在语义学,符号学,认识论等方面,也常看见它出现。
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很古老的年代就有它的存在。
一些文艺理论家谈论《诗经》的创作方法时,就包含了象征在其中了。
《周礼·春官》,曾称风、赋、比、兴、雅、颂为六诗。
郑玄为其注,中说:“兴者,托事于物。
”唐人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宋人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中国之“兴”和西洋之Symbol有相近之点。
但差异之处有甚多。
中国古诗中的象征表现手法,多为象征物与被象征之物(意)融合难分。
李商隐的《蝉》就是一例。
”本以高难饱,徒劳很费声。
五更流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芙已乎。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青。
作者用婵来作象征物,以寄托作者对国家,对社会原是希望能有所作为的,但是,当权者却认为自己所言是“婵噪”而听不入耳。
所以诗中有“五更流欲断,一树碧无情。
”看看世道,是无法容纳自己的,当这小官,有如桃梗人一样,随水漂泊,居无定处。
最后表明自己,也应象蝉一样,保持高洁的品格,安于清贫。
中国古代诗人的象征表现手法,源于中国的文化传统。
在先秦时代,多为托物以言志。
例如:《诗经》中,多以桑、梅、杞、棠来象征女性。
如:《氓》中有一首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积累一、巴金 现代著名作家,四川成都人,1928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82年曾获“国际但丁文学奖”。
二、丁玲 丁玲现代女作家,原名蒋伟,又名蒋冰之,湖南临澧人。
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951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
三、周立波 周立波,本名周绍仪,字凤翔,号刿卿,又名周奉悟,笔名有周立波、周德、张尚斌、雅歌、张一柯,湖南益阳人,中国现代作家、编译家,与赵树理并称“南周北赵”。
代表作:《暴风骤雨》。
1951 年获斯大林文学奖,风靡全国,曾出版过多种文字译本。
四、鲁迅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其杂文集的代表作:《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
小说集的代表作:《狂人日记》、《呐喊》、《彷往》、《故事新编》(《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皆收于《呐喊》中)。
五、郭沫若 代表作:《王昭君》、《屈原》、《女神》。
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六、朱自清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集中所作,均为个人真切的见闻和独到的感受,并以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
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是用印象的笔法写成的两部游记。
七、贺敬之 现作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
1942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的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金。
高三语文文学常识部分必修一1. 戴望舒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代表作《雨巷》.2.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著有《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等。
代表作《再别康桥》。
3. 艾青我国现代诗人,浙江金华人。
原名蒋海澄,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4.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 是我国第一步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作者是左丘明,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5. 《战国策》西汉末刘向编定的国别体史书。
6. 《史记》原称《太史公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7.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芝川镇)人。
著有《史记》。
8.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16部。
9. 巴金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散文集《随想录》。
代表作《家》《灭亡》《死去的太阳》《新生》《萌芽》10. 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
现代剧作家。
代表作有报告文学《包身工》,改编了电影文学剧本《春蚕》、《祝福》、《林家铺子》、《我的一家》等。
必修二1. 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代表作《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现代文学的流派与特点现代文学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的文学运动和作品,这一时期的文学流派众多,风格各异。
本文将详细介绍现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及其特点。
一、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文学运动,后来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象征主义强调诗歌的音乐性、意象性和寓意性,主张通过暗示、象征和隐喻来表达内心世界。
象征主义的代表诗人有法国的斯蒂芬·马拉美、保尔·瓦勒里,英国的叶芝等。
二、意象主义意象主义是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诗歌运动,后来影响到英国和其他国家。
意象主义主张诗歌要追求音乐性、视觉美和新鲜感,强调意象的呈现而非抽象的论述。
意象主义的代表诗人有美国的爱伦·坡、埃兹拉·庞德,英国的和休姆等。
三、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典等国家兴起的一种文学运动,后来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表现主义主张文学要表现内心的焦虑、恐惧和疯狂,手法夸张、变形和荒诞。
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卡夫卡、奥地利的弗朗茨·卡夫卡,瑞典的斯特林堡等。
意识流是20世纪初在英国兴起的一种文学手法,后来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意识流主张文学要真实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展现现实世界。
意识流的代表作家有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詹姆斯·乔伊斯,美国的威廉·福克纳等。
荒诞派是20世纪中叶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戏剧运动,后来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荒诞派主张戏剧要表现人生的无常、绝望和荒诞,手法夸张、变形和荒诞。
荒诞派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贝克特、阿尔比,英国的品特等。
六、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中叶在拉丁美洲兴起的一种文学运动,后来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魔幻现实主义主张文学要表现现实的魔幻性和超现实性,将现实与幻想、神话相结合。
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有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阿根廷的博尔赫斯,墨西哥的鲁尔福等。
文学常识1、徐志摩,浙江海宁人,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偶然》《雪花的快乐》。
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此诗派的代表人物还有梁实秋、闻一多、胡适等。
2、毛泽东,字润之。
我们学过的作品有《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采桑子重阳》。
3、闻一多,原名闻家骅,现代诗人、学者,代表作有《死水》,表达了他对中国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等现状的痛心失望。
4、穆旦,原名查良铮,现代诗人,代表作有《赞美》,表达对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人民,对他们的坚忍,对他们由苦难走向抗争,对整个民族的崛起赞美。
5、郑愁予,郑成功之后,台湾诗人,被称为“浪子诗人"、“中国的中国诗人" 。
代表作《错误》。
6、舒婷,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热情而坦诚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7、海子,原名査海生,中国当代诗人,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代表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8、普希金,俄国伟大诗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
代表作《致大海》,这是一首反抗暴政,反对独裁,追求光明,讴歌自由的政治抒情诗。
9、裴多菲,匈牙利的爱国革命诗人和英雄,他的诗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为人所熟知,代表诗作《我愿意是急流》表达了一种牺牲自己,无私奉献的爱情观。
10、戴望舒,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代表作《雨巷》。
诗歌运用象征性的抒情手法,体现了诗人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11、何其芳,现代文艺理论家、诗人、作家。
代表作有《预言》,表达初临爱情的惊喜,对爱情的憧憬,以及初恋消失后的惆怅。
波德莱尔的一首象征主义宣言的诗摘要:一、波德莱尔简介二、象征主义概述三、诗作《恶之花》简介四、象征主义手法在诗中的应用五、诗作主题及意义六、总结波德莱尔的象征主义地位正文:一、波德莱尔简介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法国著名诗人,生于1821年,逝于1867年。
他是象征主义的先驱,与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密切相关。
波德莱尔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和世界观著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象征主义概述象征主义是一种文学艺术思潮,主张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象征主义者认为,现实世界并非直接反映在作品中,而是需要通过象征和隐喻来表现。
这种手法使得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寓意,引发读者思考和探讨。
三、诗作《恶之花》简介《恶之花》是波德莱尔的一部诗歌作品,共包含121首诗。
这部诗集体现了波德莱尔的象征主义风格,主题为人生痛苦、死亡、罪恶、爱情等。
诗人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探讨,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悲观与失望。
四、象征主义手法在诗中的应用在《恶之花》中,波德莱尔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主义手法。
例如,“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而“恶之花”则代表了现实世界的堕落与腐朽。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手法,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
此外,波德莱尔还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五、诗作主题及意义《恶之花》的主题是对现实世界的绝望与反抗。
波德莱尔在诗中表达了对人性、社会和宗教的怀疑与批判。
他认为,现实世界充满了罪恶和痛苦,而人们在这种困境中挣扎求生存。
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探讨,诗人呼吁人们正视现实,勇敢地反抗命运。
六、总结波德莱尔的象征主义地位波德莱尔是象征主义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运用丰富的象征手法,深刻地揭示了现实世界的痛苦与罪恶。
他的诗歌不仅对法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征主义文学,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象征主义: 1、分期:波德莱尔时期/魏尔伦、兰波、马拉美时期。
2、主张:反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
力图重新把握文学的特征,努力探求主客观之间的契合点,因而,“通感”便成了象征主义的理论基石。
3、风格特色:蒙胧美和神秘色彩。
多象征、暗示、隐喻,诗意飘忽,半明半暗,留下更多品味余地。
后期象征主义: 1、主要代表作家:法国的瓦雷里,奥地利的里尔克,爱尔兰的叶芝,美国的庞德,英国的艾略特,比利时的梅特林克。
2、前后期象征主义的共同点: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
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
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复杂微妙的情绪。
前后期象征主义的不同点:前期象征主义象征内涵意义单一、单义、简单,暗示和对应的关系相对明晰,而后期象征主义则表现出多重、多义、复杂的特征,其内涵意义更具暗示性、联想性、含蓄性,象征意象交错重叠,复杂难辩。
前期象征主义注重感情象征,通过对应和暗示,可以窥见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而后期象征主义更在于表现理智,表达抽象的思想观念,着眼于对艺术、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
前期象征主义追求迷离蒙胧的、梦幻般的诗歌意境,把直觉幻觉、暗示象征、音乐梦幻等冶为一炉,而后期象征主义则把诗歌引人到宗教神秘之中,建立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将玄学、典故、宗教神话与象征意象结为一体,表现出空灵虚无的特征。
回答:2006-06-18 17:56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共0条评论... 其他回答共2条回答评论┆举报回答logo 统治超低空 [学长] 象征主义文学是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并于20世纪初期扩及欧美各国的一个文学流派,是象征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体现,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主要涵盖诗歌和戏剧两大领域,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
西方主流学术界认为象征主义文学的诞生是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水岭。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简介波德莱尔原名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他是十九世纪的法国著名的诗人和诗歌象征派的领头人物,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波德莱尔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波德莱尔简介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Pierre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
夏尔·波德莱尔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在欧美诗坛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恶之花》是十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集之一。
从1843年起,波德莱尔开始陆续创作后来收入《恶之花》的诗歌,诗集出版后不久,因“有碍公共道德及风化”等罪名受到轻罪法庭的判罚。
1861年,波德莱尔申请加入法兰西学士院,后退出。
作品有《恶之花》、《巴黎的忧郁》、《美学珍玩》、《可怜的比利时!》等。
虽然波德莱尔一生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可是他从小的境遇却没有那么好,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改嫁了,波德莱尔的继父是当时法国的一名大将,做事上十分专制而且过于严厉,这使得波德莱尔很难接受这位将军继父,继父同样有这样的想法,他很不认同波德莱尔这种诗人特有的气质,自然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和谐。
但这并不会影响他和母亲之间的关系。
在波德莱尔长大后,他对资本主义对人民思想上的那种束缚十分反感,所以他一直在找寻机会给自己自由,不要被这些所影响,于是便开始大量读书,从书中得到一丝慰藉。
慢慢地,他便开始了创作,经常接触当时的画家以及文学家。
在之后,他还得到了出国的机会,可是在行走了一半以后,他便强烈要求回到法国。
在回到法国以后,他便开始了正式的创作,当然在这期间也发生了许多事件,其中就有工人起义,他也参加了。
之后,他还在比利时住了两年,主要就是宣传他的作品。
没过多久,便因为疾病去世了。
波德莱尔的著作波德莱尔作为法国一位很出名的诗人,在他的一生创作了多部诗歌作品。
象征派的代表人物 【篇一:象征派的代表人物】 象征派代表诗人有李金发、创造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前期新月派诗人于赓虞、邵洵美以及蓬子、石民等. 1925年李金发的《微雨》出版,标志着象征诗派的诞生.其它象征派诗人有创造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前期新月派诗人于赓虞、邵洵美以及蓬子、石民等.(他们或直接吸取法国象征诗派艺术手法,或接受李---诗风影响而从事创作) 象征诗派没有统一的社团组织,也没有共同刊物作为阵地,而是以艺术审美观点的近似,共同汇成一股象征派诗歌的创作潮流. 【篇二:象征派的代表人物】
《弃妇》是李金发在国内最早发表的一首诗作。他作为李金发的代表作,相当集中地表现了李金发象征诗的特征。全诗的中心形象是弃妇,这是一个具体的形象,也是一个极富象征意味、包容着深广意象内涵的载体。围绕着弃妇的隐忧,诗人用大量的物象(枯骨、鲜血、蚁虫、空谷、夕阳、灰烬、丘墓等)堆积在一起,加强弃妇的内心凄楚与隐忧,而不是概念的铺叙或情感的直露,这就使诗人的同情与弃妇的命运融为一体,充满着一种迁移感和流动感,扩大了诗的内涵。 《弃妇》被收在作者李金发的第一本诗集《微雨》里。李金发被认为是把法国象征派手法介绍到中国诗里的第一个人,是一支异军,是诗怪。李金发1919年赴法国留学,在巴黎学雕塑,1920年开始创作新诗。他的创作受到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和魏尔伦的明显影响。李金发在巴黎的时候,法国象征派艺术正盛极一时,李金发自己曾说,他最初是受波德莱尔和魏尔伦的影响而作诗的,作品中很有其趋向。 《弃妇》表现李金发式的厌世: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靠一根草儿,与上帝之灵往返在空谷里,/我的哀戚唯游蜂之脑能深印着,这就是李金发的诗所象征的形而上性和神灵性。与别的象征不同,李金发诗所象征的往往是形而上的东西,神秘的和神灵的东西,这是为象征主义对于世界的理解所决定的。另外显示出诗句中想象的新奇性,而这种新奇的想象已经与浪漫主义的想象很不同了。 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化成灰烬,从烟突里飞去,这三行诗很富于表现力,几笔就描绘了忧伤和烦闷的氛围。 《弃妇》这首诗主要写了三个意象:蚊虫、游蜂和夕阳,并用这三个意象抒写了弃妇的清白、哀戚和烦闷。弃妇这个形象也象征着诗人自己所受的种种社会压迫和厌世的心态。 作为象征派诗歌,《弃妇》这首诗具有与其它类诗很不同的特点。衰老的裙裾发出哀吟,/徜徉在丘墓之侧,/永无热泪,点滴在草地为世界之装饰。诗中暗示的指向,是内在生命,是象征主义哲学所理解的人的内在生命,而与通常的诗的暗示很不一样了。 《弃妇》的创作受到唯美主义思潮的浓重影响。李金发当时认为艺术是不顾道德,也与社会是不同的世界。所以他的美的世界,是创作在艺术上,不是建设在社会上。他的思想是颓废的、神奇的,他的为人是厌世的、远人的。在《微雨》诗集序言中,李金发曾说:中国自文学革新后,诗界成为无治状态,对于全诗的体裁,或使多少人不满意,但这不要紧,美能表现一切。这首诗运用了诗的语法上的创新,即意象之间联络上的创新,而这种创新往往被看成是不通顺。这使得传统诗的读者读它时,不大习惯,感到费解难懂。其实这却是作者在艺术上的创新,是象征派诗歌传到中国后的最大特点。 著作主要有/象征派 【篇三:象征派的代表人物】
欧美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简介(象征主义艾略特、意象派诗歌、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作品名称国别斯汤达《红与黑》《法尼娜?法尼尼》法狄更斯《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英果戈理《死魂灵》《外套》《钦差大臣》俄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俄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美马克?吐温《汤姆?索耶历险记》《竞选州长》美哈代《德伯家的苔丝》英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英象征主义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本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
2、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
它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
3、代表作家:法国瓦雷里、德国里尔克、美国庞德、爱尔兰叶芝和英国TS艾略特。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1、英国TS艾略特:《荒原》(1922)2、法国诗人瓦雷里:《海滨墓园》(1926),思索人生的意义,礼赞永不停息的宇宙运动,抒发超越死亡意识后的欢欣。
哲理的沉思与新奇、富有象征性的意象水乳交融,音韵和谐优美,意境深远。
3、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驶向拜占庭》,叶芝由于“表达了整个民族精神”而获得了19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4、梅特林克: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青鸟》(1908,蒂蒂尔、弥蒂尔、白丽伦),青鸟象征着幸福,主题是歌颂人们对幸福和光明的追求。
5、勃洛克:俄国“极端真诚的诗人”,《十二个》(长诗)意象派1、意象派诗歌的特点:清晰、精确、浓缩、具体,不宣泄感情,不宣讲道理。
重在表现诗人的直观形象,但作者的直观感受并不直接表露,而是通过意象来暗示。
象征主义者们强调发掘隐匿在自然界背后的理念世界,凭个人的敏感与想象力来创造超自然
的艺术。尼采、弗洛伊德以及柏格森的思想是象征主义的哲学基础。
象征主义者,在题材上注重描写个人幻影与内心感受,很少涉及广阔的社会题材;在艺术方
法上,否定空泛的修辞与生硬的说教,主张用有质感的形象与暗示、烘托、对比以及联想的
方法来创作。此外,象征主义文学作晶特别重视音乐性与韵律感。
象征主义文学在诗歌领域内的成就是最高的。美国诗人爱伦·坡的理论与创作对法国象征主
义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诗歌创作原理》主张反自然、反说教的诗学观点,还强调
形式美、暗示性以及音乐性,是象征主义的理论开端。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的诗集《恶
之花》就是第一部具有象征主义特质的诗作。
19世纪70、80年代蜚声法国诗坛的保尔·魏尔伦在《诗的艺术》中提倡:诗歌应该首
先要有音乐性,那是流动的、朦胧的、清灵的;选词上要求模糊与精确相结合;要色晕而不
要色彩;不要格言警句、插科打诨类的东西。他的代表作品还有《三年以后》、《白色的月》
和《狱中》等等。
阿尔图尔·兰波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中较激进的一位,他为法国象征主义文学带来了超现实
主义的因素,其诗作以其瑰丽的色彩而著称。他的代表作是《醉舟》、《母音》和《地狱一季》。
1912年,兰波成为超现实主义文学的鼻祖。
斯蒂凡·马拉美,被誉为“象征主义之象征”,是象征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人物。他是第
一个将象征主义理论系统化的诗人。马拉美的《天鹅》、《海洛狄亚德》和《牧神的午后》是
他的代表作品。保尔·瓦雷里的作品有《年轻的司命女神》、《脚步》、《石榴》、《风灵》以及
《海滨墓园》。奥地利的莱纳·玛利亚·里尔克是象征主义在德语文学中的代表。他的作品有
《豹》、《致奥尔弗斯十四行诗》和《杜伊诺哀歌》,也正是这些作品奠定了里尔克在现代诗坛
上大师的地位。他的风格晦涩难懂,其中有很多存在主义的观点、象征主义诗歌系统化以及
抽象化的特点。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威廉·巴特勒·叶芝以及T·S·艾略特。叶芝的作
品有《奥辛之浪迹》、《驶向拜占庭》、《丽达与天鹅》以及《在学童中间》等等,还有理论著
作《灵视》。艾略特是英国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荒原》和《四个四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