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表卡尺内校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2
通用卡尺内校标准1.目的:通过对卡尺规定其校正方法和周期,确保装置的监视和测量结果准确有效。
2.范围:适用于本厂所用来测量产品的通用卡尺。
3.职责:实验中心负责对卡尺的内部校准。
4.要求:4.1校正环境:温度20±5℃,湿度≤60%RH4.2校正时机:依校准计划(1年1次)或《监视与测试装置管理程序》中规定内容执行校正;4.3校正引用参考文件:JJG 30-2002(国家通用卡尺检定规程)4.44.5校正步骤4.5.1校正前:用防锈油除去卡尺上的锈并清洁油污及灰层。
4.5.2校正中:标准件校验法。
4.5.2.1校验标准工具:经国家级或国家认可的实验室校验合格的标准件卡尺专用量块。
4.5.2.2校正项目步骤:1)外观:a) a.仔细观察卡尺,卡尺表面应镀层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表蒙透明清洁。
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划痕,有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等以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它缺陷;b.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c.检定结果以合格与不合格记录于《通用卡尺内校记录表》上。
2)各部位相互配合:a)a.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
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
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b. 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
微动装置的空程应不超过1/2转;c. 检定结果以合格与不合格记录于《通用卡尺内校记录表》上。
3)示值变动性:a.移动尺框,使游标卡尺或带表卡尺或电子数显卡尺量爪两外测量而接触;b.重复测量10次并读数;c.示值变动性以最大与最小读数的差值确定;d.带表卡尺和游标卡尺不超过分辨率的1/2,电子数显卡尺不超过0.01mm;e.检定结果以合格与不合格记录于《通用卡尺内校记录表》上。
4)数字显示器的示值稳定性:a.在测量范围内的任意位置紧固尺框,观察1h内显示值的变化不超过0.01mm;b.检定结果以合格与不合格记录于《通用卡尺内校记录表》上。
一.数显/带表卡尺校验规范1.校验范围:0-150mm2.校验周期:半年3.使用之标准件:经外校合格(追溯至国家标准)之块规及带表卡尺。
4.校验环境: 环境温度25℃±5℃、相对湿度50%-80%5.校验步骤:5.1校验前先检查卡尺的外观,及各部件相互作用是否正常。
5.2戴上纯棉手套,用脱脂棉粘高纯度酒精(99.5%或以上)对游标卡尺各部件进行擦拭清洗干净,并用纸吸干。
5.3戴上手套将卡尺卡紧,旋转游标卡尺之刻度盘,让指针指正零位或让显示屏显示零数字。
5.4卡尺校验5.4.1卡尺内爪校验:待校验卡尺两端外侧测爪分别平夹于块规两端之量测面上。
5.4.2卡尺外爪校验:将外校合格的带表卡尺调至校验点,待验卡尺外爪与标准卡尺内爪平行,并紧密接触。
5.4.3卡尺深度校验:将标准块规置于平滑的台面,竖起卡尺,深度针抵住台面,并与块规测试面平行,轻轻滑动卡尺,使卡尺尾部与块规测试边缘紧密接触。
5.4.4正确读取卡尺上的量测读数值,并如实记录于“校验记录表”。
5.4.5实测差值:差值=卡尺读示值-块规标准尺寸.5.4.6每一个校验点测试1次,并分别将结果数值记录下来,然后用实际测量值与允许误差作比较来判定是否符合标准。
5.4.7对于所设定之其它校验点,重复以上5.4.1-5.4.4即可。
5.4.8本公司依块规情况,对卡尺所设定校验点及所用块规值和允许误差值列表如下:5.4.9完成校验后需清洗干净所有用过的仪器,将其恢复原状放回仪器柜内,长时间不用需包一层涂有保护油的纸,以免锈蚀。
5.4.10对校验合格之仪器贴上校验“合格标签”,校验不合格的仪器贴上“停用标签”。
5.4.11各项校验之记录“仪器内校记录表”应存于品质部,保存期限为半年。
二.电子称校验规范1.校验范围: 0-3kg2.校验周期: 半年3.使用之标准件:经外校合格之砝码.4.校验环境: 环境温度25℃±5℃相对湿度:50%-80%5.校验步骤:5.1.校验前先检查电子称表面是否有生锈、按钮灵敏度是否正常。
XX(科技)有限公司卡尺校准规范文件编编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目的对内部的卡尺校准,确保准确度和实用性保持完好。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JJG 30-2012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3、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内部分度值或分辨力为:0.01mm,0.02mm,0.05mm;测量范围:0~500mm,各种规格游标卡尺、带表卡尺、数显卡尺的首次校准、使用中校准和后续校准,其它类型卡尺也可参照执行。
4、校准标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5、环境条件5.1 校准室内温度(20±5)℃,恒温时间不少于2h.5.2 校准室内湿度不超过80%RH5.3校准前,应将被校卡尺及量块等校准用设备同时置于平大理石平台上或木桌上,其平衡温度时间见表-1的规定。
表-1 平衡温度时间6、技术要求6.1零值误差通用卡尺量爪两测量面相接触(深度通用卡尺的主标尺基准面和测量面在同一平面)时,由表上的“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应相互重合。
其重合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带表卡尺部超过不超过分度值的1/2,数显卡尺不超过0.01mm.6.3示值误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带深度测量杆的卡尺,深度测量杆在20mm点的示值误差应不超过1个分度值。
表-3 通用卡尺的示值误差5、校准方法5.1零值误差;5.1.1 移动通用卡尺的尺框,使通用卡尺的量爪两外侧面接触,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的情况下,用目力观察“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的重合度。
必要时用工具显微镜校准。
5.1.2 对于深度通用卡尺,将尺框基准面与尺身测量面同时与大理石平台接触。
5.2示值变动性5.2.1在相同条件下,移动尺框,是电子数显卡尺或带表卡尺两外测量面接触,重复测量10次读数。
示值变动性以最大与最小读数的差值确定。
5.3示值误差5.3.1川3级或5等量块校准 5.3.2受校点的分布:对于测量范围在300mm 内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3点,如测量范围为(0~150mm )的卡尺,其受教点为30mm;60mm;90mm;如测量范围为(0~300mm )的卡尺,其受校点为 101.30mm ;102.60mm ;291.90mm ;对于测量范围大于300mm 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6点,如测量范围为(0~500mm )的卡尺,其受校点为 80mm ;161.30mm ;240mm ;321.60mm ;400mm ;491.90mm.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以适当增加受校点位。
1、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及带表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带表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
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
5.4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中。
5.5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6校准周期每年一次7相关记录《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2、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1目的对千分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5.1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2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5.3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
每块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5.4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量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1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及带表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带表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
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
5.4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中。
5.5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6校准周期:每年一次7相关记录《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2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1目的:对千分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5.1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2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5.3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
每块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5.4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量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卡尺内校操作规程卡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内校操作以确保其准确性和精度。
下面是卡尺内校的操作规程,详述了具体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确保卡尺清洁干净,没有杂质和污渍。
2.检查卡尺的清晰度,确保读数尺上的刻度和标度清晰可见。
3.检查卡尺的零位,确保读数尺上的零刻度与刻度线对齐。
二、内校操作1.选择一个标准样品,其长度应与卡尺的测量范围相匹配。
标准样品可以是已经检定合格的卡尺、钢尺等。
2.将标准样品放置在平坦的工作台上。
3.将卡尺完全关闭,将读数尺缩回,确保没有误差。
4.使用手指轻轻按住卡尺的刀口,将卡尺平放在标准样品上。
5.在经过平放后,将标准样品与卡尺的一端对齐,确保两者之间没有间隙。
6.利用读数尺读取标准样品的长度,记录下读数。
三、计算误差1.将读数尺的读数与标准样品的长度做差,得到偏差数值。
2.根据偏差数值判断卡尺的正负误差,并计算得到相对误差。
四、调整方法1.如果卡尺的误差在正常的范围内,可以不进行调整。
2.如果卡尺的误差超出了正常范围,需要进行调整。
调整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若误差过大,则需要将卡尺送至专业单位进行修复。
-若误差较小,可以通过手动调整读数尺的位置来校正偏差。
五、再次内校1.在完成调整后,重新对卡尺进行内校操作,以确认误差是否已被消除。
2.重复以上操作,并记录误差值,直到卡尺的误差在正常范围内。
六、操作注意事项1.内校操作应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受到外界干扰。
2.内校操作应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避免温度和湿度对卡尺产生影响。
3.内校操作应由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内校操作后,应将卡尺存放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和受损。
总结:卡尺内校操作是确保卡尺准确度和精度的重要步骤,通过选择标准样品、进行读数和计算误差等步骤,可以对卡尺进行内部校对,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在进行内校操作时,需要注意操作方法和环境条件,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1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及带表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带表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
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
5.4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中。
5.5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6校准周期:每年一次7相关记录《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2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1目的:对千分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5.1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2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5.3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
每块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5.4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量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