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公约
- 格式:pdf
- 大小:550.25 KB
- 文档页数:17
中国海牙规则摘要:1.海牙规则的背景和重要性2.海牙规则的主要内容3.海牙规则在我国的实施和影响4.我国在海牙规则方面的立场和贡献正文:中国海牙规则,是指我国在国际海事领域所遵循的海牙规则。
海牙规则,全名为《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是国际海事领域最为重要的公约之一,旨在规范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围绕海牙规则的背景和重要性、主要内容、在我国的实施和影响以及我国在海牙规则方面的立场和贡献展开讨论。
首先,海牙规则的背景和重要性。
在国际贸易中,海上运输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各国法律制度的差异,提单的法律地位及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在各国之间并不统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社会于1924 年在荷兰海牙通过了《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即海牙规则。
该公约对提单的缮制、内容和效力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定,为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规范。
其次,海牙规则的主要内容。
海牙规则共分为12 条,主要内容包括:规定了承运人和托运人的责任;确定了货物运输合同的成立和解除条件;规定了提单的种类、内容和效力;明确了货物损失、损坏和延迟交付的责任和赔偿方法;规定了诉讼时效和管辖权等。
接着,海牙规则在我国的实施和影响。
我国于1957 年加入海牙规则,成为公约的缔约国。
海牙规则在我国的实施,有助于规范我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市场,保护我国航运企业及进出口商的合法权益,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海牙规则的修订和完善工作,为国际海事法律制度的发展作出贡献。
最后,我国在海牙规则方面的立场和贡献。
作为海牙规则的缔约国,我国始终认真履行公约义务,积极推动国际海事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国参加了多次海牙规则修订会议,并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我国还通过国内立法和实践,积极落实海牙规则的规定,为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总之,海牙规则在国际海事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我国国际贸易和航运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牙公约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国际合作在当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为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保护世界各地的文化瑰宝和自然景观,海牙公约应运而生。
海牙公约是一项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国际合作协议,通过国际性的合作与协商,有效地确保了这些宝贵遗产能够得到妥善保护和传承。
一、海牙公约的背景与重要性海牙公约于1954年制定并在1956年生效,它在当时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条约。
起初,该公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冲突地区文化遗产免遭战争和冲突的破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公约的范围逐渐扩大,不仅涵盖了军事冲突,还包括了自然灾害等各种潜在的威胁。
海牙公约的重要性在于它为各国提供了一个框架,使得不同国家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方面能够开展合作。
通过加强国际协作,海牙公约成功地提高了对遗产保护的意识,促进了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二、海牙公约内容与原则海牙公约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内容与原则,旨在确保全球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能够得到妥善保护。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遗产保护:海牙公约以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规定了各种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该公约鼓励各国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研究和传承其国内的文化财富。
此外,公约还强调了对文物交易和偷窃的打击,以防止非法交易和文化财产的流失。
2. 自然遗产保护:除了文化遗产,海牙公约还涉及了自然遗产的保护。
公约强调了对自然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禁止任何有损于自然遗产的开发活动,并提倡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管理和保护这些珍贵的资源。
3. 国际合作机制:为了实现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海牙公约确立了一系列国际合作机制。
这些机制涵盖了信息交流、专家培训、技术支持等领域,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经验分享。
三、海牙公约的实施与成果海牙公约的实施需要各国之间的密切合作。
各缔约国需要采取各种行动,以确保公约所规定的保护措施得以实施。
通过建立相应的立法和机构,各国能够更好地落实公约的要求,并对文化与自然遗产进行监测和管理。
一文概览《海牙协定》海牙协定是国际法体系中重要的条约之一,由国际法院在1899年和1907年两次召开的海牙公约会议上制定并通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海牙协定进行一文概览。
一、海牙公约会议简介海牙公约会议是为解决国际争端而召开的一系列国际会议。
1899年的第一次会议是由沙皇俄国发起的,旨在通过政治、地理和文化等方面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
这次会议制定了《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公约》、《有关战争统计法的条约》和《有关库存弹药之限制的条约》等条约。
1907年的第二次海牙公约会议由荷兰主持,共有44个国家参加。
该会议制定了更多的国际公约,包括有关陆地战争、海上战争以及中立权的条约。
二、海牙协定简介海牙协定是1907年海牙公约会议通过的重要条约之一。
协定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有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规定;第二部分涉及有关战争法的规定;第三部分是关于建立国际仲裁庭的规定。
该协定为二十世纪初期国际法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国际仲裁和解决争端的重要基础和规范。
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海牙协定第一部分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途径和机构。
其中包括下列条款:签署国应在争端形成之际采取一切可能的和平措施;在争端不可避免时,当事国应在宣战前尽量协商一致,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签署国应设法制定国际化的仲裁途径,用以解决争端;当事国可以选择任何适当的和平方式,如调解、仲裁、武装调停、和平会议等。
四、战争法规定海牙协定第二部分划分了许多涉及现代战争行为的法律规定,其中包括战争开端的宣布和说明、军人的行为以及冲突地点的处理等内容。
协定通过法定和惯例法的方式保障了各国战争时的权益和义务。
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规定包括了有关摧毁敌方财产、封锁、非宣布性战争、船舶战争以及化学和生物战争的规定。
五、建立国际仲裁庭海牙协定第三部分是关于建立国际仲裁庭的规定。
根据协定的规定,各缔约国同意在争端解决方面尊重和维护国际法。
国际仲裁庭可以根据当事国的要求和同意,对争端进行公正的解决。
海牙承认外国公司、社团和财团法律人格公约文章属性•【缔约国】•【条约领域】民事,商事•【公布日期】1956.06.01•【条约类别】公约•【签订地点】海牙正文海牙承认外国公司、社团和财团法律人格公约(1956年6月1日订于海牙)本公约签字国,愿意就关于承认外国公司、社团和财团的法律人格制定若干共同规定,决定为此目的缔结一项公约,并议定条款如下:第一条凡公司、社团和财团按照缔约国法律在其国内履行登记或公告手续并设有法定所在地而取得法律人格的,其他缔约国当然应予承认,只要其法律人格不仅包含进行诉讼的能力,而且至少还包含拥有财产、订立合同以及进行其他法律行为的能力。
公司、社团或财团的法律人格,如果按照其据以成立的法律规定无需经过登记或公告手续而已取得的,则当然应在与前款相同的条件下予以承认。
第二条虽然依第一条规定可以取得法律人格,但是如其实际所在地却在另一缔约国内,而依该缔约国法律规定,应以实际所在地决定法律人格的取得时,则该缔约国可不予承认。
如果另一缔约国的法律规定以实际所在地决定法律人格的取得,而其实际所在地被认为是在一个也以实际所在地决定法律人格的取得的国家内,则该另一缔约国可不予承认。
公司、社团或财团设有总管理处的地点,被视为其实际所在地。
如果公司、社团或财团在合理期限内将其实际所在地迁入一个不考虑这种实际所在地即可取得法律人格的国家内,不适用本条第一和第二两款的规定。
第三条遇有法定所在地从一个缔约国迁入另一缔约国,而该两国都承认其法律人格的连续性时,所有其他缔约国都应承认此项连续性。
如果公司、社团或财团在合理期限内将其法定所在地移至实际所在地国家内,不适用第二条第一和第二两款的规定。
第四条在同一缔约国取得法律人格的公司、社团或财团之间,在该国内达成的合并,其他缔约国应予承认。
在一个缔约国取得法律人格的公司、社团和财团,与在另一缔约国内取得法人资格的公司、社团或财团的合并,如经有关系的国家承认,所有其他缔约国都应予承认。
1961 年 10 月 5 日海牙公约
1961年10月5日,海牙公约正式签署,标志着国际人权法的重要里程碑。
它规定了一系列人权条款,保障了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并强化了国际人权法的地位。
海牙公约是由联合国缔结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公约,它规定了国际人权法的核心内容,并将国际人权法进一步明确。
它对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包括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等。
海牙公约的签署和批准,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人权的重视,也确立了世界人权的新纪元。
它的出台,提高了个人的权利意识,促使国际社会尊重和平等的原则,为构建持久和平的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海牙公约也为国际人权法的实施和完善提供了制度保障,加强了国际人权法的执行力度。
它还为国际人权法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推动了国际人权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遵守。
海牙公约的签署和实施,对于国际人权法的发展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它极大地改变了国际社会的人权状况,为人权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教训,也为国际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961年10月5日海牙公约
《海牙公约》是1899年和1907年两次海牙和平会议通过的一系列公约,宣言等文件的总称,亦称"海牙法规"。
公约内容:
1、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类,包括1899年海牙第1公约,1907年海牙第1和第2公约各缔约国承担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尽量避免诉诸武力"的一般性义务,并确定以斡旋,调停,国际调查委员会和国际仲裁等方式达到这一目标。
2、战争开始和中立国权利与义务类,包括1907年海牙第
3、第5、第6和第13公约。
第3公约规定不宣而战是非法的;第6公约规定战争开始时对敌国商船的保护制度;第5和第13公约具体地编纂中立国及其人民在陆战和海战中的权利与义务的法规和惯例。
3、战争法规类,这类条约是海牙公约的主体部分,从陆战,海战,空战等不同方面限制了作战手段和方法,并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了战斗员、战俘和伤病员的待遇。
海牙公约的内容
1. 海牙公约规定了战争时期要保护平民呢!想想看,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如果没有这样的规定,平民得多惨啊!就像如果没有法律约束,社会不就乱套啦!比如在某些冲突中,因为有海牙公约,平民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照顾呀。
2. 海牙公约强调不得虐待战俘呀!这多重要啊,战俘已经很不幸了,难道还要残忍对待他们吗?这就好像人家已经摔倒了,你还上去踩一脚,合适吗?像历史上就有很多战俘因为公约得到了起码的人道对待呢。
3. 海牙公约要求各国要尊重文化遗产呢!哎呀,文化遗产那可是人类的瑰宝呀!要是没有这个规定,那多少珍贵的东西会被破坏掉啊!好比一个珍贵的花瓶,你不得小心翼翼地保护吗?很多历史古迹就是因为公约才得以保存下来的哦。
4. 海牙公约还管使用武器的事儿呢!禁止使用一些极度残忍的武器,这多有必要啊!不然那得造成多大的伤害和痛苦呀!这不就好像给危险的武器上了一把锁嘛!历史上某些残忍武器的禁用不正是公约的功劳吗。
5. 海牙公约对占领区的管理也有规定呢!不能想干啥就干啥呀,得考虑当地人们的权益吧!这就如同你去别人家里,总不能随便乱翻乱搞吧!在一些被占领的地区,就是因为有公约在保障着基本秩序呢。
6. 海牙公约也关注儿童的权益呢!孩子多无辜呀,得好好保护他们呀!这就像呵护刚出土的幼苗一样重要呀!许多战争中的儿童因为公约得到了更好的照顾和保护呢。
7. 海牙公约可是国际社会的重要规则呀!它保障了很多人的权利和安全呢!没有它,世界也许会变得更加混乱和危险呢!就像没有交通规则,马路上会乱成什么样呀!我们真的应该好好重视和遵守这个公约呢!
总之,海牙公约非常重要,它在很多方面保障了人们的权益和世界的和平秩序,我们必须尊重和维护它!。
海牙婚姻公约
海牙婚姻公约是一项涉及国际婚姻和家庭法律的协议,于1970年在荷兰海牙签署。
该公约的目的是确保国际婚姻的法律规定得到一致解释和应用,为国际夫妻提供更大的法律保护。
根据海牙婚姻公约,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应受其共同国家的法律管辖。
这意味着国际夫妻的婚姻将在一个共同的法律框架下受到保护。
公约进一步规定,法律上的婚姻无论在何种国家发生,都应被认可和承认。
该公约还包括对国际婚姻中的财产权和子女抚养权的规定。
根据公约,财产分割和婚姻解除后的财产继承将受到公约国法律的保护。
此外,子女的抚养权、监护权和探视权也将根据公约国法律进行处理。
海牙婚姻公约的签署国同意共同遵守公约规定,并将公约视为国家法律的一部分。
这个公约的存在为国际夫妻提供了法律框架和保护,解决了跨国婚姻和家庭事务中的许多问题。
总的来说,海牙婚姻公约为跨国夫妻提供了一种在法律层面上受到保护和认可的途径。
它确保了国际婚姻在法律上得到一致对待,为夫妻双方提供了更大的权利和保护。
这一公约的重要性在于促进国际合作,确保家庭法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统一和协调的应用。
海牙公约的主要内容海牙公约是国际法史上重要的法律文书,该公约的出现对于国际关系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被誉为是国际法史上的“里程碑”,为二十世纪的国际关系制定了一个基本规范体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海牙公约的主要内容。
一、海牙公约的概述海牙公约是1899年5月18日至10月18日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一次和平会议上通过的。
该公约共计15部,主要关注战争期间特定领域内的规则和条款。
它是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期的一个国际议定书范本。
海牙公约的内容主要被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陆地战争条约》、《海战规则》、《中立权及宣战的规定》、《调解条约》;第二部分是《关于开发国际仲裁的条约》、《关于人道主义规则在陆战期间的应用》等。
二、主要内容1、《仲裁条约》仲裁条约是海牙公约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一部分,它规定了复杂国际诉讼案件的专项解决方式。
《仲裁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仲裁制度的起源,实际上“仲裁”这个词的含义就是“中间人”或“调解人”或“调解组织”。
在文化交流、对话和合作中,这种对“仲裁”的需求往往比对“法律”或“裁判”所需的还要多。
2、《陆战条约》《陆战条约》主要规定了在陆地战争期间各国军队之间的行为规范。
它主要包括在战争中俘虏战俘的待遇、交战双方的责任、非战斗人员的保护、战斗行为的限制等。
3、《海战规则》《海战规则》是另一部海牙公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公约针对的是在海上交战的国家之间的规则。
规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打击敌方的方法、船只和物品的保护、敌舰队的汇合以及海上封锁等内容。
4、《中立权及宣战的规定》《中立权及宣战的规定》主要规定了各国在国际事务中宣战的程序和方法,以及规定了中立国在战争期间所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5、《以公约的形式规定战争中俘虏战俘的待遇》该公约规定,俘虏战俘必须受到妥善的对待,禁止虐待、折磨,而且应享有基本人权和基本保护。
6、《权利和责任手册》这份手册是海牙公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被特别设计用来说明各方在战时的权利和义务,指导军队的行为和规范。
民航海牙公约知识点
1. 正式名称:《关于在航空器内的非法行为的公约》,又称《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
2. 签订时间和地点:1970年12月16日在荷兰海牙签订。
3. 主要内容:
- 明确将非法劫持航空器定为刑事犯罪。
- 规定缔约国对此类犯罪予以严惩。
- 规定缔约国采取必要措施,对犯罪人进行逮捕、拘留,并将其引渡或者提起刑事诉讼。
- 要求缔约国加强航空器安全和保安措施。
4. 意义:
- 促进各国加强航空安全合作,统一打击航空劫持等非法行为。
- 为维护国际民航秩序,保护民航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
- 成为预防和惩治航空器劫持犯罪的重要国际法律文书。
5. 中国加入情况:
中国于1997年9月10日加入该公约,是第162个缔约国。
海牙公约是国际社会应对航空劫持犯罪的重要国际法律文书,对于维护国际民用航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海牙公约关于证据的内容
以下是 9 条关于海牙公约关于证据的内容:
1. 海牙公约规定证据要可靠呀!比如说在一个跨国案件中,如果证据不可靠,那不是就像在大海中没有指南针一样迷茫吗?那怎么能保证公正呢!
2. 海牙公约强调证据的关联性得强啊!就像拼图一样,每一块都得和整体紧密相连,不然怎么能拼凑出完整的真相呢,你说是不是?
3. 证据必须要合法,这在海牙公约里可重要啦!要是证据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那不就跟作弊一样,能让人信服吗,哎呀!
4. 海牙公约还要求证据得及时收集呢!这就跟抢时机似的,一旦错过了,可能就再也找不到了呀,那多可惜!
5. 证据的保存要妥当呀,你想想,如果好不容易收集到证据却没保存好弄丢了,那不亚于一场灾难呀,是不是很糟糕?
6. 海牙公约规定不同类型的证据都要有啊!不能光有这个没那个,就像一顿饭不能只有菜没有饭呀,不均衡可不行!
7. 证据要经得起检验呢,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就好像一件好东西要经得住折腾一样,不然怎么站得住脚啊,对吧?
8. 海牙公约对证据保管者要求也很高呢!保管者得认真负责呀,不然就像把宝贝交给一个不靠谱的人,能放心吗,哎呀呀!
9. 海牙公约对证据的这些规定,那都是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呀!没有这些,那整个司法体系不就乱套啦!我们真得重视这些规定,让公正得以维护呀!
我的观点结论:海牙公约关于证据的这些内容非常重要,我们必须严格遵循,以确保司法的公正和准确。
关于中立国在海战中的权利和义务公约(1907年10月18日海牙第十三公约)(1907年10月18日订于海牙)(各缔约国元首称呼略。
)为了调和在海战中中立国和交战国关系上仍然存在的意见分歧,并防止由于这些分歧而发生的困难;认识到,即使目前还不能就适用于实践中可能出现的一切情况的办法取得一致意见,但在可能范围内制定普遍适用的规则以适应战争不幸爆发时的情况,仍无疑是极有益的;认识到对本公约所未规定的事项,最好应考虑国际法的一般原则;认识到各国颁布详细的规定以调整由于它们所采取的中立地位所产生的后果是可取的;认识到对中立国而言,把这些规定公正地适用于各交战国是公认的义务;认识到本着这种思想,中立国原则上不得在战争进行过程中改变这些规定,除非经验证明,为了保障该国的权利,有作出这种改变的必要;同意遵守下列共同的规则,但此项规则不得改变现行一般条约的规定,并各自任命全权代表如下:(各全权代表名单略。
)上列全权代表提交全权证书认为妥善后,议定如下条款:第一条交战国必须尊重中立国的主权,并避免在中立国领土或领水内,从事任何可能构成违反中立的行为,如果任何国家有意允许这些行为的话。
第二条交战国军舰在中立国领水内的任何敌对行为,包括捕获和行使搜索权在内,均属侵犯中立,应严加禁止。
第三条凡遇船只在中立国领水内被捕获,如被捕获的船只仍在该国管辖的范围内,该中立国应使用它所掌握的一切手段使该船连同全体职员和船员一并释放,并拘留捕获者派在船上的人员。
如被捕获的船只不在中立国管辖范围内,则捕获国政府经中立国的要求,应将捕获的船只连同船上职员和船只予以释放。
第四条交战国不得在中立国领土内或在中立国领水内的船舶上设立任何捕获法庭。
第五条禁止交战国将中立国港口和领水作为攻击敌国的海战基地,特别是禁止在那里设置无线电台或其他供交战国陆上或海上部队进行通讯之用的设备。
第六条禁止中立国以任何方式将军舰、弹药或任何作战物资,直接或间接供给交战国。
禁毒公约是世界第一个国际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禁毒公约是国际禁毒公约是《海牙鸦片公约》,于1912年1月23日在海牙签署。
1912年1月,由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在海牙召开禁毒国际会议。
签订了第一个国际禁毒公约《海牙禁止鸦片公约》。
该公约的要点是:缔约国应当制定法律管制“生鸦片”的生产、销售和进口;逐渐禁止“熟鸦片”的制造、贩卖和吸食;切实管理吗啡、海洛因、古柯等麻醉品。
它是世界禁毒领域第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件,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得到各国广泛接受,对现代主要国际禁毒公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国际禁毒合作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海牙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用公约好啦,咱们今天来聊一聊“海牙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用公约”。
听着名字,哎呀,感觉挺复杂对吧?是不是脑袋里已经冒出一大堆问题了:海牙?国际货物?合同?法律适用?这都啥意思?别急,咱慢慢捋一捋,保证你听得明白,搞清楚。
首先呢,海牙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用公约,它其实就是个国际性的大协议。
你想啊,全球贸易那么多,跨国做生意的公司和个人也越来越多,怎么确保大家在买卖合同上能有统一的规则呢?所以就需要一个像海牙公约这样的协议来明确一套大家都能遵守的法律。
你知道,国际上法律乱成一团的,大家做事都有自己的规则,有的国家比较宽松,有的则严苛得很。
这个公约呢,就是让所有参与者都在同一个框架内玩,能减少纠纷,避免掉进那些法律的陷阱里。
说到这,你可能会问了,为什么是海牙?这个名字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呢?海牙可是有着大背景的!它是荷兰的一座城市,很多国际条约都是在这里签的,这里就像是国际法律的“交易市场”。
所以公约一出来,就和这个城市绑在一起了。
聪明的你应该已经猜到了,公约的目的是帮助大家确定一旦涉及到跨国货物买卖合同纠纷,应该依照哪个国家的法律来解决。
你想,如果两个国家的买卖合同出了问题,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法律,那不就乱套了吗?这个公约,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给出了一个统一的解答。
好啦,我们来聊聊这个公约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大家都知道,跨国买卖合同有时候会因为距离远,文化差异大,甚至是语言不通而产生误会。
就比如说,你在A国签了个合同,结果货物送到B国时却出现了问题。
这时候,两国的法律体系不一样,万一闹得不可开交,那谁能说得清楚?所以这个公约规定了一些规则,帮助大家厘清到底是哪国的法律管辖权,哪个国家的法院应该裁定。
别小看这个,真的是能帮大家省很多事,避免一大堆不必要的麻烦。
但你也别以为这个公约就是万能的,它并不是说,只要签了这个公约,任何国家都可以轻松管辖别人。
相反,它给了一个框架,具体的适用,还得看双方在合同里怎么约定。
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1970年12月16日订于荷兰海牙)前言本公约各缔约国:考虑到非法劫持或控制飞行中的航空器的行为危及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严重影响航班的经营,并损害世界人民对民用航空安全的信任;考虑到发生这些行为是令人严重关切的事情;考虑到为了防止这类行为,迫切需要规定适当的措施以惩罚罪犯;协议如下:第一条凡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任何人:(一)用暴力或用暴力威胁,或用任何其他恐吓方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该航空器,或企图从事任何这种行为,或(二)是从事或企图从事任何这种行为的人的同犯,即是犯有罪行(以下称为“罪行")。
第二条各缔约国承允对上述罪行给予严厉惩罚.第三条一、在本公约中,航空器从装载完毕、机仓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至打开任一机仓门以便卸载时为止,应被认为是在飞行中。
航空器强迫降落时,在主管当局接管对该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和财产的责任前,应被认为仍在飞行中。
二、本公约不适用于供军事、海关或警察用的航空器。
三、本公约仅适用于在其内发生罪行的航空器的起飞地点或实际降落地点是在该航空器登记国领土以外,不论该航空器是从事国际飞行或国内飞行。
四、对于第五条所指的情况,如在其内发生罪行的航空器的起飞地点或实际降落地点是在同一个国家的领土内,而这一国家又是该条所指国家之一,则本公约不适用。
五、尽管有本条第三、第四款的规定,如罪犯或被指称的罪犯在该航空器登记国以外的一国领土内被发现,则不论该航空器的起飞地点或实际降落地点在何处,均应适用第六、七、八条和第十条.第四条一、在下列情况下,各缔约国应采取必要措施,对罪行和对被指称的罪犯对旅客或机组所犯的同该罪行有关的任何其他暴力行为,实施管辖权:(一)罪行是在该国登记的航空器内发生的;(二)在其内发生罪行的航空器在该国降落时被指称的罪犯仍在该航空器内;(三)罪行是在租来时不带机组的航空器内发生的,而承租人的主要营业地,或如承租人没有这种营业地,则其永久居所,是在该国。
海牙第一公约: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1907-10-18)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1907年10月18日订于海牙)前言(德、美、阿根廷、奥匈、比、玻利维亚、巴西、保加利亚、智利、中国、哥伦比亚、古巴、丹麦、多米尼加、厄瓜多尔、西班牙、法国、英国、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意大利、日本、卢森堡、墨西哥、门的内哥罗、挪威、巴拿马、巴拉圭、荷兰、秘鲁、波斯、葡萄牙、罗马尼亚、俄国、萨尔瓦多、塞尔维亚、暹罗、瑞典、瑞士、土耳其、乌拉圭、委内瑞拉等各缔约国元首称呼略。
)在维持普遍和平的强烈愿望的激励下;决心竭尽全力促进国际争端的友好解决;认识到文明国家集团各成员国的联合一致;愿意扩大法律的适用范围和加强国际正义感;深信在各独立国家之间设立一个各国均能参加的常设仲裁法庭将对达到此目的作出有效的贡献;考虑到仲裁程序的普遍和正常组织的优越性;同意国际和平会议尊敬的发起人的主张,即公平和正义的原则是国家安全和各国人民福利的基础,最好载入一项国际协定中;①①我清政府为该两公约的原始缔约国;后国民党政府继承;1971年联大第2758号决议驱蒋,我未参与常设国际仲裁法院的活动;1993年7月15日,钱其琛外长致函该法院秘书长,通知我恢复在该法院的活动;该法院秘书长于1993年11月22日复函认可,其复函日期视为我加入该两公约之日期。
愿意为此目的保证使调查委员会和仲裁法庭在实践中更好地工作,并对需要采取简易程序的争端提供诉诸仲裁的便利;认为有必要在某些方面修改并补充第一届和平会议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文件,各缔约国决定为此目的缔结一项新的公约并委派各自全权代表如下:(各全权代表名单略。
)上列全权代表提交全权证书认为妥善后,议定条款如下:第一编普遍和平的维持第一条为了在各国关系中尽可能防止诉诸武力,各缔约国同意竭尽全力以保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第二编斡旋和调停第二条各缔约国同意,遇有严重分歧或争端,如情势允许,在诉诸武力之前应请求一个或几个友好国家进行斡旋或调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