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第十七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511从分数到分式
- 格式:doc
- 大小:214.00 KB
- 文档页数:3
15.1.1 从分数到分式教学设计一、教材地位作用“从分数到分式”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五章第一节内容,是中学知识体系的重要主成部分。
本节课的内容是分式的定义、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它是以分数知识为基础,类比归纳出分式的概念,把学生对“式”的认识由整式扩充到有理式。
学号本节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分式、函数、方程等知识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分式的概念,能求出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分数与分式的类比,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整式到分式的过程,初步学会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研究数学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分式的概念,让学生体会生生交流合作的作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分式的概念及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难点: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四、教法学法教法:利用导学案引导发现教学法学法:自主探索、交流发现五、教学过程(一)章前简介设计意图:通过章前简介、与分数的类比,让学生对分式的整章知识体系有大致了解,在学习方法学习思路既有熟悉感又有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并有战胜它值信心决心。
(二)展示学习目标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
(三)展示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学生展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解决第3题时引出课题:(四)普读求是探究(一):分式的概念1.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航速为30km/h,顺流航行90km所用时间,与逆流航行60km所用时间相等,求江水的平均流速。
设江水的平均流速xkm/h,则顺流航行90km所用的时间为h;逆流航行60km所用时间为 h;依题意所列方程为。
2.长方形的面积为10 cm2,长为7cm,宽应为cm;长方形的面积为s cm2,长为a cm,宽应为cm;3.把200cm3的水倒入底面积为33cm2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cm;把体积为 V cm3的水倒入底面积为(a + b) cm2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cm;4.某班有n个同学,数学月考总分为4320分,则人均分为分;从以上得到式子中,有什么发现?能你类比分数给出分式的定义?分式的概念:。
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学目标:1、了解分式的概念,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2、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分式的意义,掌握分式有意义和值为0的条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类比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目标】1、猜谜语:有一种数分了才可以数?(打一类数)2、你还记得分数的定义吗?我们还学过哪些关于分数的知识?(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约分,分数的计算)3、导入课题、出示学习目标:分数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今天我们一起用类比的方法学习分式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回忆分数的有关知识,包括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约分等内容,为后续学习分式的相关内容铺垫。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1、自学1:自学课本P127-128页,掌握分式的概念,完成填空。
总结归纳:一般地,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A 叫做分式,分式B A 中,其中A 叫分子,B 叫分母。
教师强调概念、学生举例。
点拨精讲:分式是不同于整式的另一类式子,它的分母中含有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所以分式比分数更具有一般性。
练一练:下面的式子哪些是分式?(见多媒体)学生先口答,然后集体核对答案。
2、自学2:自学教材P128页思考与例1,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总结归纳:分式的分母表示除数,由于除数不能为0,所以分式分母不能为0,即当_______时,分式B A 有意义。
当_______________,分式BA =0。
练一练:当x 取什么数时,下列分式有意义(见多媒体)学生先口答,然后集体核对答案。
点拨精讲:分式的分数线相当于除号,也起到括号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感知分式的概念,分式成立的条件和分式值为0的条件。
15.1.1《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1. 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第一节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
是分式的概念以及掌握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它是
在学生掌握了整式的四则运算、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并以小学分数知识为
基础,对比引出分式的概念,把学生对“式”的认识由整式扩充到有理式。
学好本节课知识是为进一步学习分式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以后学习函
数、方程等问题的关键。[来源:Z。xx。k.Com]
2. 学情分析[来源:学§科§网Z§X§X§K]
现在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较弱,但通过低年级分数的学习,头
脑中已形成了分数的相关知识,知道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是具体的数,因此
学生可能会用学习分数的思维定式 去认知、理解分式.但在分式中,它的分
母不是具体的数,而是抽象的含有字母的整式,会随着字母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让学生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中特别设计了几组练习;对于教材
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将做适当的延伸拓展和变式处理.
二、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建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上,结合学生的现状,对本节
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分式的概念.
(2)能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过程性目标[来源:Zxxk.Com]
(1) 通过分数与分式的类比,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整式扩充到分式的过程初
步学会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研究数学问题.
(2) 学生对类比方法的学习,提高了对事物之间是普通联系又是变化发展
的辩证观点的再认识.[来源:学.科.网Z.X.X.K]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联系实际探究分式的概念,能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合作学
习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的合作意识.[来源:Z&xx&k.Com]
三、教学方法
1. 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八年级学生的求知心里和已有的认
知水平开展教学,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情景发现有些数量关系用整式
来表示是不够的,引发认知冲突,提出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引导学生类比
分数探究分式的概念,形成师生互动,体现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
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来源:学科网ZXXK]
2. 自主探究、研究发现.知识是学生自己动口,动脑积极思考、主动探
究获得,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中形成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有意
义、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用类比的方法扩展
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源:学+科+网Z+X+X+K]
3. 设计理念,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
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4.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