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复习资料笔记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31.33 KB
- 文档页数:6
公文写作常识知识点总结一、公文的基本要求1、明确性:公文要求言简意赅,排除歧义,表达的信息明确无误,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内容。
2、规范性:公文遵循一定的格式和写作规范,包括标题、主体、落款、签章等内容,要求统一、规范。
3、权威性:公文是国家机关和组织单位的正式文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要求语言严谨、内容可靠。
4、规范用语:公文要求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避免口头化和方言化,注重用词精准、得体。
5、书写工整:公文要求字迹工整、布局整齐,给人以良好的视觉效果。
6、内容真实:公文内容应真实可靠,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与事实不符的内容会对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7、逻辑严密:公文应当思路清晰、条理分明,逻辑严密,表达流畅。
二、公文的基本结构公文一般分为前言、正文和结尾三部分。
1、前言部分:前言是公文的开端,一般包括标题、行文时间、发文单位、主题等内容。
前言部分要求简洁明了,使接收者在阅读时能够迅速领会公文的主旨。
2、正文部分:正文是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呈请、批示、决定等不同类型的文书内容。
要求结构严谨,内容真实。
3、结尾部分:结尾部分一般包括落款人、联系方式、日期等信息。
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完整。
三、公文写作的基本规范1、在公文写作中,应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尽量避免使用口头用语和方言用语,要求用词精准、得体。
2、公文应力求简练明了,排除歧义,使接收者在阅读时能够迅速领会公文的主旨。
3、公文撰写中应注意使用规范的标点符号,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提高公文的阅读流畅度。
4、公文中日期、单位、人名、地名等要写到位,不得有错别字、漏字、重字等错误,确保公文的书写工整。
5、在公文写作中,要特别注意公文格式的规范,包括行文模式、标题、正文、落款等格式的统一。
6、公文写作要求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达流畅自然,语言得体,突出公文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7、公文撰写时应注意审慎,了解上级机关的政策、法规,尊重法律法规,不得超越职权,确保公文内容符合实际情况。
公文写作函知识点总结一、公文写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公文的定义和特点公文是指国家机关、团体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为了处理行政、经济、文化等事务所制定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
公文的特点包括:正式、权威、规范、严肃、准确、可复制、稳定、有约束力等。
2、公文的种类和格式公文根据用途和形式的不同分为行政公文、公司公文、法律公文等。
公文格式一般包括标题、发文单位、文号、日期、正文、落款、附件等要素。
3、公文写作的原则和要求公文写作遵循的原则包括真实性、明确性、规范性、简明性、逻辑性、严谨性、稳重性等。
同时还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规范标准,尊重对象的权利和利益。
二、公文写作的内容和结构1、公文的主体结构公文的主体结构一般包括标题、正文、落款等部分。
其中正文又分为前言、正文主体和结语三部分。
2、公文的内容要点公文的内容包括主题、目的、理由、决定、要求、措施、期限、附件等。
这些内容要点都应该在公文的主体结构中得到明确的表达。
3、公文的语言和文字要求公文的语言要求应该正式、规范、严谨,避免使用方言、口语和不规范的用词。
文字要求则应该简单明了,逻辑性强,条理清晰。
三、公文写作的基本要领和技巧1、公文写作的基本要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领包括:正确理解主题、合理安排结构、准确表达内容、严格掌握法规、规范用词语言、规范格式要求等。
2、公文写作的技巧公文写作的技巧有:审题慎思、文字简练、表达准确、格式清晰、理由充分、分析全面等。
四、公文写作的常见错误及改进方法1、公文写作的常见错误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错误包括:表达不清楚、文字臃肿冗长、格式不规范、用词不当、句式复杂晦涩等。
2、公文写作的改进方法改进公文写作的方法有:精简文字、修改句式、规范格式、修改用词等。
同时还需要对照相关规范标准和法规,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写作水平。
五、公文写作的实际应用技巧和注意事项1、公文写作的实际应用技巧在实际公文写作中,应该注重对用词、格式、内容等细节的把握,同时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做到正文到位、用词妥当、附件完整、格式规范等。
公文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公文写作是一项重要的沟通工具,是用于在机构、组织或政府部门之间传递信息和做出决策的正式文书。
下面是公文写作的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点:1. 标题和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主题,是吸引读者关注的重要元素。
标题应该准确、清晰地表达文档的主要内容。
2. 正文结构和段落:公文的正文结构应该合理有序,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
每个段落应该以一个主题句开头,然后通过相关论据和细节来支持主题句。
3. 使用简明清晰的语言:公文应该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指定具体的词汇和短语可以确保读者理解文字的意义。
4. 段落和句子的连贯性:在公文写作中,段落和句子之间的连贯性非常重要。
使用适当的过渡词和短语,以便使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更加流畅,帮助读者理解和跟随思路。
5. 准确使用标点符号和拼写:在公文写作中,准确使用标点符号和拼写是必不可少的。
标点符号可以帮助传达正文的意义和重要性,而正确的拼写可以增加文档的可信度。
6. 适当的公文格式和布局:不同类型的公文可能有不同的格式和布局要求。
学习并遵守正确的格式和布局规范是确保公文专业性和整洁性的重要因素。
7. 注意公文的风格和语气:公文通常应该保持正式和客观的风格和语气。
避免使用情感色彩强烈的词语或个人意见,而应以客观的事实和数据为基础来表达观点和建议。
综上所述,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点涉及标题和标题、正文结构和段落、语言清晰简明、连贯性、标点符号和拼写的准确性、格式和布局要求以及风格和语气的选择。
通过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可以提高公文的质量和专业性,有效地传递信息和实现目标。
2021年行政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积累一、标题1. 标题应简明扼要、具有概括性和导读性,能够准确地反映文档的内容和主题。
2. 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一般为行文的总主题词。
二、格式1. 行文应使用标点符号,注意指派各项意见以分号或缩行分隔,使其结构清晰。
2. 文章应予段落分明,每段意思要完整,并注明标题,使读者易于理解。
三、字符1. 行文应使用规范的标点符号和半角字符。
2. 避免使用过长的句子和繁琐的修辞,以保持文章简洁明了。
四、文体1. 行政公文应使用正式的文体,避免使用口语化、随意化的表达方式。
2. 行文应注意准确、明确地表达意思,避免产生歧义。
五、用词1. 使用行政公文特定的词汇,注意遵循相应的规范和规则。
2. 避免使用高深、复杂的词语,应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词汇表达。
六、字体1. 使用标准的字体和字号,避免使用奇特的字体和过小的字号。
2. 避免在正文中大面积使用加粗、加下划线、加斜体等修饰,只需使用在必要的地方,以免干扰阅读。
七、语法1. 注意语法的准确性和语句的连贯性,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句子。
2. 确保句子的主谓宾结构清晰,避免产生歧义。
八、结构1. 行文应按照逻辑顺序展开,先简要介绍背景,再逐步展开主要内容,最后进行总结。
2. 段落之间应有过渡语句,确保文章的连贯性和条理性。
九、附件1. 如有需要,可以在行文中添加附件,对于需要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在附件中进行补充。
2. 附件的内容应与正文相互辅助、相互补充,确保读者可以完整地理解文档的意义和要求。
行政公文写作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包括标题、格式、字符、文体、用词、字体、语法、结构和附件等方面。
只有熟悉这些基本知识,并加以运用,才能写出准确、简洁、规范的行政公文。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一、常用公文分类:请示、报告、通知、通报、函、纪要。
二、公文行文规范:
(一)标题:公文的标题由发文单位、公文主要内容、文种三个要素组成。
例:XXXX部门关于XXXX的请示。
(二)主送单位的填写:
.
上行文:报告、请示都属于上行文,主送单位填写对应的需要报告或请示的单位名称或部门名称,注意需要填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请示只能主送一个单位。
.
.
平行文:函属于平行文,可以多头主送。
.
.
下行文:通知、通报等,主送单位按先外后内、先高级别后低级别的顺序填写,不同系统间单位用逗号隔开,同一系统不同部门间用顿号隔开。
.
(三)抄送单位的填写:填写需要阅知的单位或者部门即可,注意报告和请示一般不需要抄送下级单位。
(四)正文:采用仿宋三号字体,行间距28磅,字体一般为黑色,段落首行缩两个字符。
表格图形等尽量放到附件中。
正文中如果需要层次,层次序号写法为: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结束语另起一行,结束时标点符号应为句号。
落款时间应为阿拉伯数字,例:2021年11月3日。
党政公文写作基础知识一、含义、特点与作用1.党政公文是应用文的一种2.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3.广义公文是我国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用来办理公务的应用文。
eg.常用事务性文书、会议文书、礼仪文书4.狭义公文专指党政机关的公文,全称国家党政机关公文5.《条例》规定的党政公文种类有15种: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6.党政公文的特点:工具性、政策性、法定性、权威性、程式性、时效性、受命性、集体性、紧急性7.党政公文的作用:规范和约束、领导和指导、沟通和合作、宣传和教育、凭据和史料作用二、格式(一)一般格式1.一份党政公文在文面上可分为版头、主体和版记三部分2.版头包括:(1)公文份数序号eg.07(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秘密、机密、绝密)eg.秘密★5年(3)紧急程度(特急、急件)(4)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两字组成(5)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依次组成eg.国发〔2010〕2号(6)签发人3.主体包括:(1)公文标题(2)主送机关(3)公文正文: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4)公文附件(5)发文机关署名(6)成文时间(7)印章(8)附注4.版记包括:(1)抄送机关(2)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5.公文的排版正文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二)特定格式《国家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了三种公文的特定格式:信函格式、命令格式、会议纪要格式三、标题与正文(一)标题完全式的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依次构成(事由是“关于……”的短语)(二)正文1.一体式结构:整个正文内容由一个或若干个自然段构成,无层次序号,没有小标题(篇段合一:只有一个自然段)2.三段式结构:由开头、主体、结尾构成(“虎头、熊腹、豹尾”)(1)开头一般一个自然段,主要阐述行文必要性(eg.原因、目的、依据、意义、背景、存在的问题等,2~3个);过渡句一般要照应事由和文种(2)主体:条款式和小标题式(3)结尾:概括总结式、希望号召式、强调要求式、专用术语式、秃尾四、行文1.行文关系p31上下级关系、隶属关系、平级关系、非隶属关系、业务指导关系、间接关系2.行文方向: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泛行文3.行文方式:逐级行文、越级行文;单独行文、联合行文4.行文规则: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五、管理1.发文办理:交拟、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2.收文办理: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批办、承办、催办3.立卷归档:立卷、归档。
书面表达必备的素养:一、语法:1.通过…使…(无主语,2选1)二、逻辑:1.思想-行动(虚-实):(振奋)精神-(树立)信心- (鼓舞)干劲三、修辞:写作公文的特殊要求:一、文字关(一)准确1.基本上完成85%2.即日起,未经批准的黄色音像制品一律不准播放。
(二)简洁{多用短句,少用长句}(三)庄重(书面语)1.已经–业经2.黄色–色情淫秽3.夫妇–夫妻配偶4.给予…经费–划拨核拨5.两条腿办事–徒步奔跑6.安全工作…:免责–搞好安全工作;避责–对外分清责任,避免推诿;不能揽责–权责明晰7.到……止–截至……(四)得体二、规范关(一)文种1.上行文:请示、报告2.下行文:决议、决定、通知、通报、批复3.平行文:函辨析:(1)赞扬:通报(小)–决定(大,“荣誉称号”搭配“决定”)(2)告示:(二)格式1.两个依据:(1)《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2012版为准)(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 – 2012)要点:(1)三部分组成:版头、主体、版记(2)公文标题构成:完全式=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错误示例:a.关于向左xx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b.关于申请购买复印机的请示要求:准确、简洁、醒目错误示例:a.准确:xx局关于转发《第四季度安全生产会议纪要》的通知b.简洁:天河区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开展争创全国卫生城市活动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改后天河区人民政府转发广东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开展争创全国卫生城市活动的通知c.完整性:-固定词语不能上下拆分-相对固定的短语尽量顾及(3)结构层次序数词第一层:“一、”第二层:“(一)”第三层:“1.”第四层:“(1)”*第五层:其一、二、三;首次,其次,再次;第一、二、三…2.请示a.主体分段:理由段–事项段–补充说明段–“妥否,请批复”b.报送原则:- 一般不送领导- 一事一报- 一头报送(多头抄送)- 逐级报送(公司xx部–公司–集团:广州市万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营销管理部- 广州市万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晟地产集团)3.通知a.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主题b.错误示例:通知现定于明天上午9时在大礼堂举行纪念建厂30周年大会,届时除离退休职工外,请各单位整队入场。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④⑤⑥1、公文的特点: O公文有法定的作者,公文有法定的权威 (赋予公文以机关喉舌的地位),公文有特定的效应,④公文有规范的体式。
2、公文的分类1)按公文的来源:对外文件、收来文件、内部文件2)一个单位的对外文件,按照行文关系: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3)公文的内容是否涉及党和国家的秘密:秘密文件、普通文件、公布文件4)从公文制发机关的性质:法律、法规文件,行政文件、党的文件3、公文的种类共有 15 种: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4、各类公文的定义1)决定: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2)决议: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3)通知: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4)通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5)批复: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6)通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7)公报: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8)请示: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9)报告: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10)函: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 答复审批事项。
纪要: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拟制5、公文的办理办理管理 6、 不属于文件备案的范围 起草审核(发文机关办公室审核)签发(本机关负责人审核签发、 签署意见、姓名、日期) 收文办理:签收、登记、初审、 承办、 传阅、催办、答复 (承办、传阅系新增) 发文办理:复核、登记、印制、核发 整理归档 O 人事调整、内部机构设置、表彰决定 请示报告、会议活动通知、会议纪要、领导讲话、情况通报、工作要点、工作总结 机关内部工作制度、工作方案 ④其他不具有普遍约束力、不可反复适用的文件7、复核后的公文:确定发文字号,分送范围,印制份数。
公文写作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公文写作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在行政管理和业务活动中,按照一定格式和规范撰写的正式文件。
它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以下是公文写作必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公文的分类公文根据其性质和用途可分为指令性公文、报告性公文、请示性公文、通知性公文、决定性公文等。
二、公文的格式1. 2. 发文机关:标明公文的起草单位。
3. 发文日期:公文的成文时间。
4. 主送机关:公文的接收对象。
5. 正文: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
6. 附件:附加的文件或材料。
7. 签发人:公文的签发者。
8. 印章:公文的正式标记。
三、公文的语言特点1. 规范性:使用标准的语言和格式。
2. 简洁性:语言简练,避免冗长。
3. 准确性:表达清晰,避免歧义。
4. 逻辑性:结构合理,逻辑严密。
四、公文的写作步骤1. 明确目的:确定公文的目的和要求。
2. 收集资料:搜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3. 构思结构:设计公文的框架和结构。
4. 撰写正文:按照既定结构撰写公文内容。
5. 审核修改:对公文进行审核和修改,确保无误。
6. 签发盖章:完成公文的签发和盖章流程。
五、公文的写作技巧1. 开头要引人入胜: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吸引读者注意。
2. 主体要条理清晰:按照逻辑顺序安排内容。
3. 结尾要简洁有力:总结全文,明确表达公文的目的。
4. 注意用词:使用正式、规范的语言。
六、公文的注意事项1. 遵循格式:严格按照公文的格式要求进行写作。
2. 注意时效性:公文应具有时效性,避免过时。
3. 保护隐私:在公文中注意保护个人和组织的隐私。
4. 避免敏感内容:不涉及政治敏感或不适宜公开的内容。
七、公文的审核与归档1. 审核:对公文的内容、格式、语言等进行严格审核。
2. 归档:将公文按照规定进行归档保存,便于日后查阅。
通过以上归纳总结,可以看出公文写作是一项需要细致入微、严格遵守规范的工作。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公文写作的质量和效率。
15种狭义公文一、意见 (P140)范围: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的意见2.正文[一段]简要说明行文的目的、背景、依据或缘由。
“经……考察/同意,为……,现提出以下意见”[二段]全面具体、层次分明地写出意见的具体内容,采用分条列项的结构。
3.结尾上行文:“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准各地执行。
”下行文:“以往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可平行)二、通知 (P154)范围: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种类:a.指示性通知(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交代工作、布置任务)b.转文性通知(把现有的公文转给相关机关了解与执行)c.事务性通知(用来传达、安排事务性工作,包括会议通知、机构变动通知、人事调整通知、更改名称通知、启用印章通知等)d.任免通知(上级机关向有关部门正式传达相应的人事任免事项)(事务性通知格式)XX省XX厅关于召开高校创业教育工作会议的通知一、会议议题(会议的背景、依据、目的)二、时间地点(现定于X月X日在XX市教育厅XX楼XX室召开)三、与会人员(各市教育局派4人,各省属高校派2人,其中主管XX工作的负责同志1人)四、会议议程(一)总结…成绩和经验(二)全面部署…工作(三)对…工作全面大检查五、其他(开会几天、食宿问题)*转文性通知注意点:1.上级转下级→批转,平级/下级转上级→转发2.标题①不能有“…的通知”的通知;②非法规、规章的公文,要去掉书名号《》;③被转发的公文中有“关于”时,转发就不再用“关于”④再转发时,去掉“过桥单位”(省教厅转发后,扬大再转,去掉“省教厅”,正文中交代一下)[例]《国务院关于XXX的意见》→《扬州大学转发国务院关于XXX意见的通知》3.正文[一段]通知决定:“XXX(上级)同意XXX(下级)《文件名》,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XXX(机关名)制定的《文件名》,业经XXX(上级)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段]通知指示(非必要)[三段]通知附件(非必要)*任免通知正文要求:①决定任免的时间、机关、会议或依据的文件;②任免人员的姓名和具体职务。
(先任后免,排名官职由高到低)三、通告 (P134)范围: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循或者周知的事项。
种类:知照性通告、规定性通告*通知与通告的区别:1.使用范围不同。
通知使用范围比通告宽泛2.受文对象不同。
通知一般有具体的受文单位或人员,具有专指的约束力;通告的受文对象是广大公众,具有泛指的约束力3.性质内容不同。
通知是下行文,在发文机关和受文者之间存在上下级关系;通告的发文机关和受文者之间不存在上下级关系四、公告 (P131)范围: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发文字号不是公告的必备要素,只要在标题下方居中标注序号“第x号”即可。
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公告2.正文[一段]简要交代行文的目的、背景、依据。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二段]精炼准确、分条列项公布事项。
3.结尾“特此公告。
”*公告与通告的区别:1.发文机关不同。
公告的发文机关是层次级别较高的国家机关;通告的发文机关没有严格的层次限制,经常是各级政府。
2.发布事项不同。
公告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通告是有关工作部门对某一方面工作作出规定和安排的一般业务事项。
3.发布范围不同。
公告必须面向国内外发布;通告仅限于国内与此相关的一些范围。
4.发布方式不同。
公告采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方便快捷、波及面广的媒体;通告可以使用这些媒体,也可以利用公开张贴、悬挂、下发等形式。
5.发布目的不同。
公告是以发布事项、传达消息、让人“知”为目的;通告是公布事项让人遵守的,要求“知且行”。
五、通报 (P162)范围: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种类:表扬性通报、批评性通报、传达性(情况)通报(格式一)xxx关于表扬/批评xxx的通报[一段]a.详细叙述先进/错误的主要人员及具体行为,于何时何地遇到何种情况,如何处理、结果和影响。
b.分析评价和处理意见。
“xxx决定,对xxxx予以通报表扬/批评。
”[二段]希望号召。
a.“希望受到表扬的先进(地区)再接再厉,开拓进取,进一步做好xxxxxx。
”b.“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从xxxx中吸取教训,xxxxx。
”(格式二)xxx关于xxxxx情况的通报[一段]通报缘由。
“xx年xx月xx日xx单位发生了xxxx事件(背景),为了xxxx(目的),现将情况通报如下:”[二段]详细介绍通报情况,可进行适当的事件分析。
[三段]发文机关的意见与要求。
*通报与通知的区别:1.用途上,通报的用途不如通知广泛2.行政约束力上,多数通知有较强的行政约束力,通报的行政约束力较小些3.写法上,通报篇幅一般较长,提出要求的语气不如通知严厉(通报侧重于具体情况的描述,通知侧重于措施的提出)六、公报 (P127)范围: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种类:会议公报(党)、统计公报(国家行政机关)、外交公报(国家)*发文字号:会议/外交公报可无发文字号,统计公报可用流水号。
*成文日期:一般标注在标题下方,用圆括号括入(会议公报格式)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1.会议基本情况(各自成段):①XXX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②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共委员202人,候补中共委员163人…从事文化研究的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③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2.会议议定事项:①全会听取和讨论了XXX的工作报告…②全会充分肯定XXX的工作…3.一般要写一段要求式或号召式的结语:全会号召,全党要…(统计公报格式)1.标题发文机关(可略)+事由(有时可无“关于”)+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发展统计公报》2.正文①数据产生的背景和来源;②各方面的数据(涉密数据不可公布;数据务必准确)(外交公报格式)1.标题国名/政府+事由+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XXX共和国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联合公报》会议名称+新闻公报《哈中吉俄塔乌六国元首会议新闻公报》2.正文①会晤基本情况;②达成的共识及各方观点;③结尾七、报告 (P144)范围: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种类: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关于xx情况)+的报告2.正文(三段式)一段过渡语“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为此,特作如下报告”。
一般二段详,三段略a.工作报告:基本情况;成绩和经验;问题不足和改进方法。
b.情况报告:情况或问题发生的经过;分析原因和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和办法。
c.答复报告:叙述上级交办的任务;处理过程;处理结果并遵循意见。
3.结尾“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示”“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示”“特此报告”*报告事项客观真实;内容重点突出;语言得体,语气谦虚;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八、请示 (P148)范围: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的请示2.正文[一段]请求具体帮助的请示,要详细写清困难和有关情况,尽量摆清问题,以期得到上级机关的帮助。
[二段]直截了当地写出请求事项。
请求资金数额要精确,不能有“大概”“左右”;请求批拨物资要交代品名、规格、数量。
3.结尾“以上请示,请予审批”“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执行”*附注:成文日期下一行,居左空二字,圆括号注明(联系人:XXX 联系电话:XXXXX)*一文一事,单头请示(只能有一个主送机关,双头领导选直属上级),不越级请示,不抄送下级。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1.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是办件或称批件;报告是阅件,下情上达。
2.写作性质不同。
请示是请求性公文,报告是陈述性公文。
3.行文时限不同。
请示必须在事前,得到批示后才能行动;报告在事前、事中、事后均可。
4.主送机关数量不同。
请示只能是一个;报告是一个或两个。
九、批复 (P152)范围: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1.标题a.发文机关+事由+文种《xxx关于xxxx有关问题/情况的批复》b.“加意见”式:发文机关+意见+事由+文种《xxx关于同意xxxx的批复》c.“加受文机关”式:发文机关+事由+受文机关+文种《国务院关于将辽宁蛇岛划为重点自然保护区给辽宁省人民政府的批复》d.发文机关+事由+请示机关+旁涉机关+文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圳特区私人建房问题给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并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批复》2.正文[一段]“你们/你部/校/单位《关于xxxx的请示》(人社发﹝2017﹞98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二段]态度明确。
“(不)同意xxxx。
”针对请示中的问题作出答复和指示。
3.结尾“特此批复”“此复”*主送机关一般为报送请示的下级机关。
特殊情况:a.主送机关为“转报机关”,即答复“转报请示”的批复;b.省略主送机关,即标题中有“请示机关+旁涉机关”十、决定 (P110)范围: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种类:决策指挥性决定、表彰处分性决定、变更撤销决定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少数)发文机关+文种《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2.日期a.如果会议通过决定,需要在标题下用括号写明什么时间、什么会议通过;b.有的决定还要写何时发布;c.有的为了给执行决定留有一段准备时间,还要写上决定的生效日期。
3.正文(1)宣布法规、机构设置、人事安排等决定——缘由+内容(行文简短、直陈其叙、篇段合一、不作分析)(2)安排重要工作,处理重大问题等决定——缘由+内容+执行要求(3)表彰、处分性决定——先进事迹(错误事实)及评价+表彰(处分)决定+号召、希望及要求*以说明为主,用来表达决定的具体内容、事项或要求;在全文和每部分之首适当结合议论,用来明确篇旨和段旨。
*表彰处分性决定与表扬批评性通报的区别:1.程度性质不同。
2.奖惩措施不同(定性与否)。
*表彰性决定与表扬性通报的区别:1.从发布机关的层次级别来看,表彰性决定的发文机关一般层次较高且常是被表彰对象的非直接上级机关;表扬性通报的发文机关多是被表彰对象的直接上级机关。
2.从被嘉奖对象先进事迹的类型及影响范围来看,若是在长期艰苦的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卓著适用于表彰性决定;表扬性通报使用的规格低于前者,但使用范围可大可小。
3.从表彰奖励的规格来看,表扬性通报多侧重于介绍被嘉奖对象的先进事迹,进行恰切的评价及适当的表扬奖励,其规格低于表彰性决定,但及时性胜于表彰性决定。
*处分决定与批评性通报的区别:1.行文目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