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用存在的原因
- 格式:docx
- 大小:21.21 KB
- 文档页数:3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借贷活动日益频繁。
然而,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合同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原因,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层出不穷,给借贷双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以一起真实的民间借贷案例为鉴,对民间借贷的风险进行警示教育,以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案例背景2018年,张某因资金周转困难,向好友李某借款10万元。
双方口头约定,借款期限为1年,年利率为10%。
借款到期后,张某未能按时还款,李某多次催讨无果,遂将张某告上法庭。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中存在的问题(1)合同不规范。
张某与李某之间仅口头约定借款事项,未签订书面合同,导致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
(2)利率过高。
双方约定的年利率为10%,超过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规定的36%的上限,属于无效利率。
(3)证据不足。
张某与李某之间只有口头约定,缺乏书面证据,导致案件审理过程中,李某难以证明借款事实。
2. 案例启示(1)签订书面合同。
民间借贷双方在借款前应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借款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事项,避免口头约定带来的风险。
(2)遵守国家利率规定。
借款利率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超过36%,超过部分无效。
(3)保留相关证据。
借贷双方应保留借款凭证、还款记录等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四、警示教育1. 提高法律意识。
民间借贷双方应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自身法律意识,避免因法律知识匮乏而遭受损失。
2. 严格审查借款人。
在借款前,应严格审查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降低借贷风险。
3. 选择正规渠道。
尽量通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正规渠道进行借款,避免参与非法借贷活动。
4. 妥善保管合同。
签订合同后,应妥善保管,以便在发生纠纷时维护自身权益。
五、结论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频发,给借贷双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通过以上案例警示教育,我们应加强法律意识,规范借贷行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当前我国民间投资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日趋完善,各种所有制经济展现出新的活力。
随着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国有投资将通过市场竞争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重新布局,为民间投资创造新的发展。
民间投资对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提高投资效率等都有重要作用,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推进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我国目前的民间投资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制定积极有效的对策来解决民间投资的发展难题。
一、对民间投资概念的理解目前关于民间投资概念的讨论,在我国理论界主要是通过对投资主体的划分来进行认定,即民间投资概念是对投资主体的一种分类。
由于不同行为主体代表着不同的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因此以投资主体为标准划分民间投资,相对于以投资的资金来源或者以投资主体的规模为划分标准,更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
按资金来源划分民间投资的观点容易混淆投资资金来源和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简单地把国家预算内资金视为政府投资,而把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和其他资金都当作民间投资。
实际上,无论是民间投资还是政府投资都可以来源于国家预算、银行贷款或者利用外资。
按投资规模来划分民间投资的观点,把中小企业投资等同于民间投资明显不符合现实情况,并且缺乏理论根据。
按照宏观经济学投资理论的基本概念来看,民间投资是相对于政府投资而言的,即除了政府投资以外的投资都属于民间投资。
本文将民间投资定义为非政府投资,即民间投资是指政府投资之外的投资,然而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可以认为政府投资等同于国有经济投资,它包括国有独资经济投资和国有控股经济投资两个部分;同时,由于我们的研究集中于国内市场主体,可将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排除在外,所以,我们认为民间投资是国有独资经济和国有控股经济投资以外的国内市场主体的投资,具体包括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其他经济以及联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中非国有控股的经济成份的投资总和。
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业贷款;融资渠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云南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农村金融的含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云南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云南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云南省其他涉农商业银行经营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云南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云南农业发展银行作用没有充分显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政策性贷款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没有发挥农业资金投入的聚集效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农村信用社没有真正发挥支农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受到区域经济的制约,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农村信用社追求盈利,没有真正为农民提供服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其他涉农商业银行资金从农村市场漏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云南农业贷款占贷款总量的比重较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从农村吸收了大量资金用于城市放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民间信用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民间信用,主要形式,产生原因,发展基础,必然性
我国由于农村人口基数比重较大,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民间信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的需要,民间信用的灰色面纱将会逐渐揭去。
民间信用的主要形式
民间信用是指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非官方的一种金融活动方式。
其主要形式有股份集资、自由借贷、商业信用、票据贴现、农村基金会(包括老人基金会)、民间合会等等。
这些信用形式手续简便、期限自由、利率相当。
在信用经济中灵活,对市场经济起到金融的杠杆作用,在现代经济和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推动了民间信用的健康发展。
民间信用的特点:
⑴民间信用的主客体是独立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体、组织及一般家庭个人消费者;
⑵民间信用的时间一般比较短,活动空间有限;
⑶民间信用能方便和灵活的满足借贷双方的需要;
⑷民间信用的利率较高且具有较大的弹性;
⑸民间信用具有较大的自发性和风险性。
民间信用的产生原因
一、民间财富增加是根本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个人财富或企业集团财富都大幅度的增长,同时由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自主经营,劳动者自由支配其收入,使我国闲散游动资金规模数额巨大,形成了民间信用金融的源泉。
只要这个源泉不断增大,民间信用融资的规模就必然增大。
二、所有制多元化是民间信用繁盛的一个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原来计划经济时几乎是单一的国营经济逐渐转为集体、个人、混合型、外资或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共长,而且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同时,国有企业实行承包制,企业内部核算体制变小,部门自主权相对扩大,都增大了单位资金缺差异的扩大和余缺调剂的机会,而这正是企业间能够相互融资
的基础。
三、金融政策、金融机构等方面原因,助推了民间融资的扩大
特别是近几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
银行利率过低(实际是负利率),再加上利息税,一般人心里并不愿意存款,但家里又不能存放大量的现金,所以就在达到满足的条件下借给他人。
而对于需要贷款的人来说,银行、信用社的贷款条件、额度、审批手续、归还时间、担保抵押等都难以达到要求,因而转向私人接待筹资。
客观上形成了有钱的并不想往银行存款,用钱的也不愿到银行借款的矛盾。
这些矛盾的解决就是亲朋好友之间在利益均等的条件下余缺调剂,这种客观现实促成了民间信用融资的快速发展。
民间信用的发展基础
长期以来,民间借贷作为我国信用体系中的一种非正规信用形式,因一直没有合法身份而不得不处于地下活动状态。
直到央行提出应“给民间借贷合法定位”,才使人们看到了民间借贷合法化的曙光。
事实上,从我国信用体系自身发展的规律看,或是从我国经济发展对金融活动的要求看,民间借贷由无合法身份走向合法经营,是民间借贷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现代信用体系中,任何一种信用形式的产生、发展都具有现实的经济基础。
如同银行信用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一样,民间借贷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则是小生产的生产方式。
因为,在小生产方式下,生产规模较小,企业需要的资金数量不大,这些小额资金需求往往被那些追求规模效益的正规金融机构所忽略,只能通过民间信用来满足,这就为民间借贷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坚实的基石。
民间信用存在的必然性
信用是现代经济的基石,经济生活中多种金融交易都以信用为纽带而展开。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商品货币经济是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世界各国现存的信用形式是商品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必然结果。
信用自产生以来,经过高利贷信用和资本主义信用发展阶段。
现代市场经济中,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参与经济的运行过程,促进了生产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以高利贷为代表的民间信用应该存在吗?从当今信用体系和金融发展的程度上来说答案是肯定的。
就目前的金融态势,存在一定量的民间信用是必要的,在很大的程度上促使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和信用制度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民间信用为什么会存在?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是民间信用自身的特点。
民间信用,又称民间借贷。
西方国家指国家信用之外的一切信用形式,包括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个人不得经营金融业务,因此,在中国,民间信用指个人之间以货币或实物形式所提供的直接信贷,故又称个人信用。
但是民间信用在方式上比较灵活、简便,可随时调节个人之间的资
金余缺,能在一定范围内弥补的是银行信用之不足。
但由于它具有利润高、手续不够齐备、随意性大、风险大、分散性和盲目性等特点的存在我国限制其发展。
其二就是现在银行信用的不足和银行等企业的盈利目的性,导致好多的人得不到银行的贷款帮助:①农民个人资金闲置和资金需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迅速增长,这在客观上要求在农户之间或农村重点户、专业户和其他人员之间互相调剂资金余缺。
②国家银行信用和信用合作社信用不能完全满足个人对资金的需求。
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家银行和信用社的资金有限,以及经营方式、经营作风和经营能力等与农民对资金的需要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国家银行和信用合作社贷款有比较严格的限制,个人的资金需求许多与国家政策和贷款原则的要求不符。
其三就是社会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民间信用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也有其自身的弊端。
一、民间信用的积极作用:
①通过民间资金的调剂,进一步发挥分散在个人手中资金的作用,加速资金运转,促进国民经济进一步繁荣;
②民间信用一般是在国家银行信用和信用社信用涉足不到和力不能及的领域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个体商业、手工业、旅游和运输等行业,可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二、民间信用的不足:
①险大具有为追求高盈利而冒险、投机的盲目性
②利率高有干扰银行和信用社正常信用活动、扰乱资金市场的可能性
③借贷手续不严容易发生违约,造成经济纠纷,影响社会安定。
由于民间信用具有上述消极作用,这就要求在承认并利用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对这种信用活动适当地加以管理,采取积极措施,对其加以引导,使其逐步合法化、规范化。
推动和深化民间信用金融体制改革,活跃民间融资渠道。
建立个人信用担保机制,注重研究民间信用安排,创新思路,以推动民间信用的发展和完善,促进市场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曙霞中国民间信用[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
[2]李成《金融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陶玲琴刘万翔《金融学》科学出版社.2008
参考网页:中国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