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业务(第四版)第9章导游的语言技能 第二节 导游口头语言表达技巧
- 格式:pptx
- 大小:280.14 KB
- 文档页数:18
第九章导游的语言技能【学习要求】了解导游语言的内涵及特征,熟悉导游口头语言的表达技巧和态势语言的运用技巧。
1、【导游语言的内涵】导游语言不仅包括口头语言,还包括态势语言,书面语言和副语言。
副语言时一种有声而无固定语义的语言,如重音、笑声、叹息、掌声等。
态势语言时指微笑语和动作语,老年人说“谢谢”,周围游客投来“赞许的目光。
”所谓“一种符号”指的是导游过程中一种有意义的媒介物。
所谓“引起互动”指游客通过导游语言行为所产生的反应。
所谓“含有一定意义”指能传递某种信息或表达某种思想情感,如景点如何美,美在哪里等。
2、【导游语言的特性】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
导游语言也是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体。
①准确性:态度严肃认真、了解所讲内容、遣词造句准确、词语组合得当②逻辑性:思维要符合逻辑规律(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语言表达要有层次感、掌握必要的逻辑方法③生动性: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比喻(使抽象事物形象化比喻、使自然景物形象化的比喻、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的比喻、使语言简洁明快的比喻、激发丰富想象的比喻),比拟,排比,夸张,映衬,引用(明引、意引、暗引),双关,示现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主要有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
比拟是通过想象把物拟作人或把甲物拟作乙物的修辞手法,在导游语言中,最常用的是拟人。
3、【必要的逻辑方法】比较法: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
分析法和综合法:把一个东西分开成几个概念,再找到共同点归纳到一起。
抽象法: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
三段论是演绎的一种。
语言表达条理清晰、有层次感是导游语言逻辑性原则的要求。
4、【口头语言】口头语言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语言形式,是导游最好导游服务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
5、【口头语言的基本形式】①独白式:目的性强、对象明确、表述充分(一般用于致欢迎词、致欢送词及团队讲解)②对话式:依赖性强、反馈及时。
《导游业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导游业务二、教学对象:旅游管理专业、三年制三、学时:54学时四、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本课程属于专业能力模块,课程属性为必修课。
五、课程性质与目的:性质:是普通高等学校导游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要紧专业课,它以导游服务为核心,全面介绍与之有关的业务知识,并重点研究导游服务程序,导游服务技能,导游服务过程中事故的预防及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
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导游服务的基本程序与技能,具有预防与处理通常导游服务事故的知识与能力。
六、教学内容:第一章导游的由来与进展【目的要求】一、熟悉:导游的由来、现状及作用与进展趋势;二、懂得:导游工作的性质;三、掌握:导游的概念及21世纪对导游工作的要求。
【教学内容】第一节导游的概念一、导游的字义溯源二、导游的概念第二节导游的由来与进展一、古代的旅行与向导二、近代旅游的诞生与商业性导游的出现三、现代旅游的进展与导游队伍的壮大第三节面向21世纪的导游一、21世纪的旅游二、21世纪的导游第二章导游员【目的要求】一、熟悉:导游员资格获取及培训情况;二、懂得:导游的职责与素养要求;三、掌握:导游员的概念与分类。
【教学内容】第一节导游员的概念与分类一、导游员的概念二、导游人员的分类第二节导游员的职责一、导游员的基本职责二、海外领队、全陪、地陪与景区(点)导游员的职责第三节导游员的素养一、思想素养二、文化素养三、心理素养四、能力素养五、身体素养第四节导游员资格获取一、我国导游员资格与获取二、国外导游员资格获取简介第五节导游员培训一、我国导游员的培训二、国外导游员培训简介第三章导游工作【目的要求】一、熟悉:导游工作的性质;二、懂得:导游工作的特点及价值;三、掌握:导游职业准则。
【教学内容】第一节导游工作的性质一、服务性二、文化性三、社会性四、经济性五、涉外性第二节导游工作的价值一、导游工作的经济价值二、导游工作的社会价值三、导游工作的政治意义第三节导游工作的特点一、独立性强二、复杂多变三、工作难度高四、关联度高五、脑体高度结合第四节导游职业准则一、导游员的职业道德二、导游员的服务态度三、导游员的行为规范四、导游员的着装、仪表第四章导游服务质量管理【目的要求】一、熟悉:导游服务质量的含义;二、懂得:导游服务质量有关标准、导游服务质量管理制度;三、掌握:提高导游服务质量的方法。
全国导游资格统一考试知识点第九章:导游人员的语言技能导游语言的内涵:狭义:是导游人员与游客交流思想感情、指导游览、进行讲解、传播文化时使用的一种具有丰富表达力、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广义:是导游人员在导游服务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的所有含有一定意义并能引起互动的一种符号导游语言包括:口头语言、态势语言、书面语言、副语言副语言:有声而无固定语义的语言(重音、笑声、叹息、掌声)导游语言的特性:①是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结合体②还具有准确性、逻辑性、生动性准确性:导游语言必须以客观现实为依据,在遣词造句、叙事上要以事实为基础,准确反映客观实际①态度严肃认真②了解所讲内容③遣词造句准确④词语组合得当逻辑性:抽象法(概括法):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方法生动性:①比喻②比拟③排比④夸张⑤映衬⑥引用⑦双关⑧示现修辞手法:比喻:①使抽象事物形象化的比喻:土家族的姑娘山歌唱的特别好,她们的歌声就像百灵鸟的声音一样优美动听②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的比喻: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离骚》《九歌》《天问》等伟大的诗篇与日月同辉③使自然景物形象化比喻:玉龙雪山在碧蓝天幕的映衬下,像一条银色的玉龙在永恒的飞舞④使语言简洁明快的比喻⑤激发丰富想象的比喻引用:①明引:直接引用原话、原文(出处明确、说服力强)②暗引:把别人的话语融入自己的话语中,不注明出处③意引:不直接引用原话、原文而只引用其主要意思示现:把已经过去的事、将要发生的事情或想象中的事情活灵活现地描述出来的修辞手法,一般有回忆、追述、预想、悬想等形式。
导游口头语言表达技巧:口头语言的基本形式:独白式:导游人员讲述而游客倾听的语言传递方式,一般用于致欢迎词、致欢送词、团队讲解独白式口头语言的特点:①目的性强②对象明确③表述充分对话式:导游人员与一个或一个以上游客交谈对话式口头语言的特点:依赖性强、反馈及时口头语言的表达要领:①音量大小适度②语调高低有序③语速快慢相宜④停顿长短合理语调分三种:①升调:多用于表达兴奋、激动、惊叹、疑问等感情状态②降调:表达肯定、赞许、期待、同情等感情状态③直调:多用于表达庄严、稳重、平静等感情状态停顿类型:①语义停顿②暗示省略停顿③等待反应停顿④强调语气停顿态势语言运用技巧:态势语言亦称:体态语言、人体语言、动作语言首语:点头不算摇头算(泰国、印度)表情语:平静、放松、自然(平滑、松弛、自然)面部表情:灵敏、鲜明、真诚、有分寸导游人员微笑要给游客一种明朗、甜美的感觉导游人员微笑:①眼轮肌放松②面部两侧笑肌收缩③口轮肌放松④嘴角含笑⑤嘴唇似闭非闭⑥露出半牙目光语:导游讲解时运用目光的方法:①目光的联结②目光的移动③目光的分配④目光与讲解的统一导游常用目光语应是正视:自信、坦诚、亲切、友好手势语:竖大拇指表示的意思:①韩国:首长、部长、队长、自己的父亲②日本:最高、男人、您的父亲③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祈祷幸运④希腊:叫对方“滚开”⑤法国、英国、新西兰:请求搭车伸出食指:①新加坡:最重要②缅甸:拜托、请求③美国:让对方稍等④澳大利亚:请再来一杯啤酒伸出中指:①墨西哥:不满②法国:下流的行为③澳大利亚:侮辱④美国、新加坡:被激怒和嫉妒不愉快伸出小指:①韩国:女朋友、妻子②菲律宾:小个子③日本:恋人、女人④印度、缅甸:要去厕所⑤美国、尼日利亚:打赌伸出食指往下弯曲:①中国:9②墨西哥:钱③日本:偷窃④东南亚一带:死亡用拇指与食指尖形成一个圆圈并手心向前:①美国:OK②中国:0③日本:金钱④希腊人、巴西人、阿拉伯人:诅咒。
第三篇-第九章-导游的语言技能考纲要求:了解导游语言的内涵和特性熟悉导游语言的沟通技巧掌握导游口头语言的表达技巧和态势语言的运用技巧第一节导游语言的内涵及特性一、导游语言的内涵导游语言从狭义的角度上看,是导游人员与游客交流思想感情、指导游览、进行讲解、传播文化时使用的一种具有丰富表达力、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导游语言是导游人员在导游服务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的所有含有一定意义并能引起互动的一种符号。
二、导游语言的特性(一)准确性:态度严肃认真;了解所讲内容;遣词造句准确;词语组合得当。
(二)逻辑性:思维要符合逻辑;语言表达要有层次;掌握必要的方法。
(三)生动性:把握语音、语调,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第二节导游口头语言表达技巧一、口头语言的基本形式(一)独白式(二)对话式二、口头语言的表达要领(一)音量大小适度(二)语调高低有序(三)语速快慢相宜(四)停顿长短合理第三节导游态势语言运用技巧清楚态势语言的常规含义与一般表达方法,注意特例与禁忌。
一、首语二、表情语:灵敏、鲜明、真诚、有分寸三、目光语:瞳孔变化、目光接触时间长短及向度四、手势语(一)手指语(二)讲解时手势(三)服务时手势第四节导游语言的沟通技巧一、称谓的语言技巧要求:要得体、要尊重、要通用交际关系型:各位游客套用尊称型:老师们亲密关系型:朋友们二、自我介绍的语言技巧:要求:热情友善、充满自信;内容繁简适度;善于运用各种方法。
三、交谈的语言技巧:开头要寒暄、说话要真诚、内容要健康、言语要中肯、要看人说话,要善于把握谈话过程。
四、劝服的语言技巧五、提醒的语言技巧六、回绝的语言技巧七、道歉的语言技巧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道歉,必须是诚恳的,及时的,有分寸的,要分清道歉与遗憾的界限。
八、答问的语言技巧是非分明,以问为答,曲语回避,诱导否定。
导游资格考试指导:导游口头语言表达技巧导游口头语言表达技巧在导游服务中,口头语言是使用频次的一种语言形式,是导游人员做好导游服务工作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
美学家朱光潜告诉我们:“话说得好就会照实地达意,使听者感觉舒畅,发生美感。
这样的说话就成了艺术。
”因而可知,导游人员要提升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技巧,一定在“达意”和“舒畅”上下功夫。
一、口头语言的基本形式(一)独白式独白式是导游人员讲旅客聆听的语言传达方式。
如导游人员致欢迎辞、欢送辞或进行独白式的导游解说等。
比如:1.“湖北省晴川阁别名晴川楼,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取唐朝诗人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 之意而得名。
其楼阁背山面江,气概恢宏,有‘楚天晴川第一楼’之称。
历晴川阁屡建屡毁,现存建筑是以清末晴川阁为蓝本于1983 年重建而成,共占地386 平方米,高 17.5 米,楼正面匾额‘晴川阁’三字出自赵朴初手笔”2.“来自新加坡的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到达漂亮的江城武汉参观旅行,我叫李明,是武汉春秋旅行社的导游,这位是司机王师傅,他有丰富的驾驶经验,大家坐他的车尽可放心。
由衷地希望在旅行过程中大家能和我共同配合,顺利达成在武汉的行程,假如我的服务有不尽善尽美的地方,也请大家责备指正。
最后,祝大家在武汉旅行时期能过渡过一段难忘的光阴。
”从上边两个例子能够看出独白式口头语言的特色:第一,目的性强。
如例 1 就是为了介绍晴川阁的概略,例 2 是为了欢迎旅客、表达意向。
目的性都很强;第二,对象明确。
如例 1 和例 2 一直面对旅行团的全体旅客说话,因此能够产生优秀的语言成效;第三,表述充足。
如例(1)第一介绍晴川阁名称的由来,接着叙述晴川阁的历史和现状,使旅客对晴川阁有了比较完好的印象。
例 2 话语不多,但充足表示了自己的身份和热忱的服务态度。
(二)对话式对话式是导游人员与一个或一个以上旅客之间所进行的谈话。
如问答、商议等。
在散客导游中,导游人员常采纳这类形式进行解说。
《导游业务》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导游业务》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起主导作用。
该课程是“1+X证课程”,既是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同时也是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必考课程,更是导游员从事导游工作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导游人员在旅游接待中的职责、行为规范、工作程序与标准以及导游的语言技能、服务技能、问题和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等,提高学生的导游服务水平、应变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实际导游服务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该学习领域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该学习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旅游带团及讲解能力以及旅游从业者必备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尽快适应旅行社、旅游公司、旅游景点导游岗位工作。
《导游业务》的前导课程包括《旅游概论》、《旅游地理》、《现在服务礼仪》等,后续课程包括《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文化》、《旅行社经营管理》及导游模拟实训和顶岗实习等。
三、课程设计思路及依据1设计思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为以后从事与旅游相关工作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把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实践之中,为今后从事服务和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考取全国导游证打下知识基础。
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以旅游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根据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
课程项目选取依据: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瞄准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使课程内容与导游职业资格要求零差异;二是以全国导游证考证知识要求,安排知识掌握的重难点;三是按照项目选取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需求性。
既体现了阶段性能力训练,又实现了综合能力的训练。
2.设计依据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为指导,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依据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现状,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制定了本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