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业务(第四版)第9章导游的语言技能 第二节 导游口头语言表达技巧
- 格式:pptx
- 大小:280.14 KB
- 文档页数:18
第九章导游的语言技能【学习要求】了解导游语言的内涵及特征,熟悉导游口头语言的表达技巧和态势语言的运用技巧。
1、【导游语言的内涵】导游语言不仅包括口头语言,还包括态势语言,书面语言和副语言。
副语言时一种有声而无固定语义的语言,如重音、笑声、叹息、掌声等。
态势语言时指微笑语和动作语,老年人说“谢谢”,周围游客投来“赞许的目光。
”所谓“一种符号”指的是导游过程中一种有意义的媒介物。
所谓“引起互动”指游客通过导游语言行为所产生的反应。
所谓“含有一定意义”指能传递某种信息或表达某种思想情感,如景点如何美,美在哪里等。
2、【导游语言的特性】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
导游语言也是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体。
①准确性:态度严肃认真、了解所讲内容、遣词造句准确、词语组合得当②逻辑性:思维要符合逻辑规律(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语言表达要有层次感、掌握必要的逻辑方法③生动性: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比喻(使抽象事物形象化比喻、使自然景物形象化的比喻、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的比喻、使语言简洁明快的比喻、激发丰富想象的比喻),比拟,排比,夸张,映衬,引用(明引、意引、暗引),双关,示现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主要有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
比拟是通过想象把物拟作人或把甲物拟作乙物的修辞手法,在导游语言中,最常用的是拟人。
3、【必要的逻辑方法】比较法: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
分析法和综合法:把一个东西分开成几个概念,再找到共同点归纳到一起。
抽象法: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
三段论是演绎的一种。
语言表达条理清晰、有层次感是导游语言逻辑性原则的要求。
4、【口头语言】口头语言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语言形式,是导游最好导游服务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
5、【口头语言的基本形式】①独白式:目的性强、对象明确、表述充分(一般用于致欢迎词、致欢送词及团队讲解)②对话式:依赖性强、反馈及时。
《导游业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导游业务二、教学对象:旅游管理专业、三年制三、学时:54学时四、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本课程属于专业能力模块,课程属性为必修课。
五、课程性质与目的:性质:是普通高等学校导游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要紧专业课,它以导游服务为核心,全面介绍与之有关的业务知识,并重点研究导游服务程序,导游服务技能,导游服务过程中事故的预防及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
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导游服务的基本程序与技能,具有预防与处理通常导游服务事故的知识与能力。
六、教学内容:第一章导游的由来与进展【目的要求】一、熟悉:导游的由来、现状及作用与进展趋势;二、懂得:导游工作的性质;三、掌握:导游的概念及21世纪对导游工作的要求。
【教学内容】第一节导游的概念一、导游的字义溯源二、导游的概念第二节导游的由来与进展一、古代的旅行与向导二、近代旅游的诞生与商业性导游的出现三、现代旅游的进展与导游队伍的壮大第三节面向21世纪的导游一、21世纪的旅游二、21世纪的导游第二章导游员【目的要求】一、熟悉:导游员资格获取及培训情况;二、懂得:导游的职责与素养要求;三、掌握:导游员的概念与分类。
【教学内容】第一节导游员的概念与分类一、导游员的概念二、导游人员的分类第二节导游员的职责一、导游员的基本职责二、海外领队、全陪、地陪与景区(点)导游员的职责第三节导游员的素养一、思想素养二、文化素养三、心理素养四、能力素养五、身体素养第四节导游员资格获取一、我国导游员资格与获取二、国外导游员资格获取简介第五节导游员培训一、我国导游员的培训二、国外导游员培训简介第三章导游工作【目的要求】一、熟悉:导游工作的性质;二、懂得:导游工作的特点及价值;三、掌握:导游职业准则。
【教学内容】第一节导游工作的性质一、服务性二、文化性三、社会性四、经济性五、涉外性第二节导游工作的价值一、导游工作的经济价值二、导游工作的社会价值三、导游工作的政治意义第三节导游工作的特点一、独立性强二、复杂多变三、工作难度高四、关联度高五、脑体高度结合第四节导游职业准则一、导游员的职业道德二、导游员的服务态度三、导游员的行为规范四、导游员的着装、仪表第四章导游服务质量管理【目的要求】一、熟悉:导游服务质量的含义;二、懂得:导游服务质量有关标准、导游服务质量管理制度;三、掌握:提高导游服务质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