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法国城市公园-西方园林史
- 格式:pdf
- 大小:11.85 MB
- 文档页数:75
从凡尔赛宫与避暑山庄的比较看中法园林的异同公元1700年前后,在东西方各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帝国,两大帝国几乎同时为他们的皇帝修建一处大型皇家园林。
清王朝在康熙、乾隆的统治下国力日趋强盛,选址建成了避暑山庄,法兰西帝国为法王路易十四建造了凡尔赛宫。
这两座园林分别是东西方两大帝国在国家极其强盛的时期修建的,它们充分体现了两国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世界园林体系中帝王宫苑类型的典范之作,两座皇家园林交相辉映,成为园林史上的一段佳话。
凡尔赛宫与避暑山庄的建设与完善凡尔赛宫原本是为酷爱狩猎的路易十三国王修建的一座狩猎行宫,当路易十四委任著名的造园家勒诺特尔(Le Notre),设计建造一座具有空前规模的皇家庭院时,他首先想到的便是这座行宫。
凡尔赛宫在1661年前后开始修建,到1665年初步完成了庭院的主体轮廓,以后陆续建成了镜池、巴克司喷泉、柱廊、柑橘园等部分,到1688年庭院基本完成,在以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凡尔赛宫经历了四代王朝的不断增建,而逐渐演变成为今天所见的规模。
避暑山庄从本质上讲也是一座狩猎行宫,它最初是供皇帝去木兰围场狩猎时,用于途中休息的二十一座行宫之一,以后逐渐演变成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接见少数民族首领的夏季行宫,其建设大致经历了“热河上营行宫”、“热河行宫”、“避暑山庄”三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
避暑山庄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开始建设,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初步建成36景,雍正时期暂停修建,从乾隆六年(1741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又继续修建,增加了乾隆36景并在山庄外修建了外八庙,用地也扩大到560多公顷。
避暑山庄的建立有其深刻的政治目的,与凡尔赛只是为满足“太阳王”路易十四的虚荣心有所不同。
满清入关以后,骁勇善战的八旗军迅速腐化,战斗力下降,统治阶层鉴于唐宋政权衰亡的历史教训,从顺治开始,就不断进行巡狩之典,试图用满族传统的围猎行为振作军队的精神与士气。
正如乾隆所说:“朕之降旨围猎,所以遵祖制整饬戎兵怀柔属固,非驰骋游观之谓”。
西方公共园林发展历程公共园林在西方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这个时期,公共园林被视为休闲和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社交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这些公共园林通常是城市的中心,以其精心设计的花园、喷泉、雕塑和露天剧场而闻名。
中世纪时期,公共园林的发展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
修道院和教堂周围的花园和修道院花园在这个时期变得非常流行。
这些花园通常被用作宗教仪式和冥想的场所,以及种植草药和蔬菜。
文艺复兴时期是公共园林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把公共园林作为艺术品进行构思和设计。
公共园林中的雕塑、喷泉和园艺布局开始展示出更多的艺术元素。
花园中的植物种植也开始更加注重美学价值。
18世纪是公共园林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许多欧洲城市开始建设大型公共公园。
这些公园不仅提供休闲和娱乐活动的场所,还起到了改善城市环境、提供空气和绿地的作用。
伦敦的海德公园和巴黎的凡尔赛宫花园就是这个时期建立的标志性公共园林。
19世纪是公共园林发展的一个全面飞跃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园林设计师开始运用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创造出更具创意和独特的公共园林。
例如,巴塞罗那的圣家族公园和纽约的中央公园就是这个时期的杰作。
20世纪以来,公共园林的发展趋势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公共园林更加注重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提供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机会。
许多现代公共园林都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收集雨水来实现能源和水资源的节约。
总的来说,西方公共园林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休闲和文化场所到艺术品和城市绿化的转变。
它不仅提供了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机会,还起到了改善城市环境和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1空中花园:并非悬于空中的花园,而是由金字塔形的数层平台堆叠而成的花园。
2阿多尼斯花园:每到春季,雅典妇女都要聚会,庆祝阿多尼斯的到来。
届时,要在屋顶上竖起阿多尼斯雕像,周围环以土钵,种有已发芽的莴苣、茴香、大麦、小麦等。
葱绿的小苗好似花环一般围绕着阿多尼斯塑像,表达了人们的敬爱之情,这种类型的屋顶庭院就叫做阿多尼斯花园。
3柱廊园:又称宅院,通常由三进院落构成,即用于接待宾客的前庭,通常有简单的屋顶,供家庭人员活动的列柱廊式中庭以及真正的露坛式花园,各个院落之间一般有过渡性空间。
4结园:是以低矮绿篱组成装饰图案的花坛类型,或为几何图形,或呈鸟兽纹章等图样。
5凡尔赛宫: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
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6西方园林: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西半球的西方国家的园林。
7勒诺特尔式园林:法国的宫廷花园为代表的园林则被称为勒诺特尔式园林。
8隐垣:又名“哈-哈墙”,以环绕园林的宽壕深沟,代替了环绕花园的高大围墙,“哈-哈”的运用,除了界定园林的范围、区别园林内外、防止牲畜进入院内造成破坏之外,还使得园林的视野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使园林与周围广袤的自然风景融为一体,完全取消了园林与自然之间的界限。
8哈德良山庄:是为罗马帝国哈德良建造的离宫别苑,坐落在罗马城附近风景秀丽的替沃里山坡上,占地约18km2 。
宏伟的宫殿,典雅的园林,丰富的水景与精美的雕像,完全是罗马帝国的繁荣与品位在建筑与园林史上的集中表现。
9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主要是指东方式园林,欧洲式园林与阿拉伯园林。
10英中式园林:在法国,18世纪的法国的法国自然式园林。
11西方园林的艺术形式分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与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两大类。
12古埃及园林类型有宅园、圣苑、墓园3种类型。
13古埃及园林特征:古埃及园林的类型、形式与特征,式是其自然条件的、社会状况宗教思想与生活习俗的综合反映。
西方园林史 2一、欧洲造园艺术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1.1意大利概况意大利位于欧洲大陆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撒丁等岛屿。
意大利北以阿尔卑斯山为屏障,与法国、瑞士、奥地利、斯洛文尼亚等国接壤。
东、南、西三面分别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得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和第勒尼安海。
意大利不仅是欧洲的南大门,而且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跳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意大利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
由于北部有阿尔卑斯山阻挡住寒流对半岛的影响,气候温和宜人。
冬季温暖多雨,夏季凉爽少云。
四季温度适中,气温变化较小。
但是因为地形狭长、境内多山、且位于地中海之中的缘故,南北气候的差异很大。
独特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对意大利园林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是指 14 世纪从意大利开始的、 15 世纪以后遍及西欧的、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运动,前后历时三百多年。
文艺复兴运动不仅是希腊、罗马古典文艺的再生,也不单纯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运动,更重要的是欧洲社会经济基础的转变,是促使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一场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在精神文化、自然科学、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2意大利园林特点意大利台地园:庭园建在面海的上坡上,改造山坡为几层台地。
台地园布局有以下特点:⑴规则对称布局⑵一条纵轴线贯穿几层台地⑶各层台地布置成花园⑷主体建筑在最高台地景观特点:以方、圆形组合布置水池、喷泉、草坪和花坛群;树木经过修剪整形。
植物亦按规则式配植。
小品:有精美的梯道、石栏杆、平台、雕塑,由富于变化的梯道、平台连系上下层台地。
1.3意大利园林案例1.3.1美第奇庄园美第奇庄园虽然没有豪华的装饰,却以杰出的设计手法,通过简洁明快、合理有序的空间布局,形成庄园与周围景色和谐统一的整体,成为园林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上图可以看到府邸建筑前庭,是相对开敞的草地植坛,点缀大型盆栽柑橘,此为文艺复兴意大利庄园建筑前庭中最常见的手法,便于户外就餐、活动。
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巴黎城市公园发展历程探究课程名称:景观规划与设计姓名:肖梁学号:2012210192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年级:2012级中国·武汉2014年06月成绩评卷人目录摘要 (1)第一章绪论 (2)1.1 引言 (2)1.2 城市公园的概念 (2)第二章巴黎城市综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城市发展历史(20世纪之前)........................................................................................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城市的起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城市的发展起步......................................................................................................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城市的近代化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题1、古代园林(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500年)教时 2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园林与人类对诗意居住的渴望。
2.掌握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的园林特征。
3.了解自然特征、生活习俗与园林的关系,4.总结热带地区的小型园林的做法重点与难点重点: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园林艺术难点:如何让学生对古代埃及希腊罗马的园林艺术有感性认识。
学法指导利用教学演示,课堂讲述进行教学,使学生理解。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后感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了解了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和古罗马的园林艺术,认识了其形成的原因。
学习到古人解决园林中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课时教学过程时间备注一、组织教学二、新课讲授:I.绪论1.最早的园林是天堂,是乐园。
2.园林是介于人类对自然的情感和对艺术的感受之间的人工环境。
3.造园表明了人类希望在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寻回失去的乐园的愿望,是人类对理想的生存环境的憧憬。
4.园林也是人们抒发怀旧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
5.园林艺术的演进就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始终能够创造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活环境,这也是各民族所向往的共同的园林形象。
6.气候条件、生活习俗、哲学思想是影响园林艺术形式的因素。
7.传统的西方园林艺术以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代表,规则式园林反映着西方传统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
风景式园林则反映着经验主义哲学思想。
II.西方园林的发展历程1.古代园林(公元4世纪之前)2.古埃及园林、古巴比伦园林、古希腊园林、古罗马园林3.中世纪欧洲园林(5—15世纪)4.中世纪西欧园林伊斯兰园林5.文艺复兴时期园林(15—17世纪)6.意大利台地园7.法国古典主义园林(17世纪)8.英国风景式园林(18世纪)9.近代城市公园(19世纪)10.现代风景园林(20世纪)III.古埃及园林1.古埃及园林概况2.古埃及园林类型:宅园、圣苑、墓园3.古埃及园林特征:IV.古巴比伦园林1.古巴比伦历史概况2.古巴比伦园林类型:猎苑、圣苑、宫苑——空中花园3.古巴比伦园林特征V.古希腊园林1.古希腊园林概况2.古希腊园林类型:早期的宫廷庭院、宅园——柱廊园、公共园林文人园——哲学家的学园(Academy)3.古希腊园林特征VI.古罗马园林1.古罗马园林概况2.古罗马园林类型:早期的古罗马园林、古罗马庄园(VILLA) 、宅园——柱廊园、宫苑、公共园林3.案例:庞贝古城、托斯卡那庄园、哈德良山庄古罗马遗址公元3世纪兴建的水柱廊园遗迹4.古罗马园林特征三、归纳小结1.古埃及2.古巴比伦3.古希腊4.古罗马四、课后学生课后阅读相关知识中古时期课题2、中古时期(约公元500——1400年)教时 2教学目标1.了解中世纪时期实用性园林与装饰性园林出现的背景、原因2.了解宗教、社会对园林艺术的影响3.掌握意大利的寺院庭院、英国和法国的城堡庭院的园林特征。
第五章欧洲其他几国园林概况在欧洲园林艺术发展史上,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是最重要的三大造园样式。
从15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时期,欧洲造园艺术分别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园林的统率下不断发展,其他国家的园林都是这三大造园样式影响下的产物。
这些国家在充分汲取意大利、法国和英国造园样式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自然条件,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对上述三大造园样式进行了适应性的变革。
第一节西班牙园林概况西班牙是一个山地国家,平原稀缺,庄园通常都建在山坡上。
同时由于气候炎热又濒临海峡,在山坡上不仅能欣赏到开阔的风景,而且能享受到微风带来的清凉,山坡因而成为更加理想的造园胜地。
典型的造园手法,就是在山坡上开辟一系列平整的台地,并围以高墙,形成封闭且内向的庭园空间。
沿着墙边再种上高大挺拔的柏木树带。
每一层台地上同城布置水景,种植树木,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小环境。
在中世纪时期,占领西班牙的摩尔人一方面继承了罗马人的造园传统,另一方面又融入了阿拉伯人的造园手法,在西班牙留下了许多精美的伊斯兰式园林作品。
到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王宫别苑的建设开始大量借鉴意大利和法国的造园手法。
到了18世纪上半叶,西班牙人建造的皇家园林,又明显地成为模仿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的产物。
各种外来园林样式与西班牙的地理、气候和文化相结合,虽然未能产生西班牙园林样式,却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1.1 西班牙伊斯兰园林西班牙伊斯兰园林又称摩尔式园林,是指在西班牙境内由摩尔人所创造的、以伊斯兰风格为特征的园林样式。
1.1.1 伊斯兰园林概况伊斯兰园林与东、西方园林并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伊斯兰园林又以波斯伊斯兰园林、西班牙伊斯兰园林和印度伊斯兰园林为代表。
第六章 19世纪城市公园第一节城市公园的兴起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园林(urban public parks and gardens)的简称,是指城市中为公众服务的园林,包括由政府出资兴建、归公众所有并为公众服务的园林,以及由私人兴建,为公众服务或对公众开放的园林。
西方园林史西方造园史分六个时期:一、古代造园(详细)二、中世纪欧洲的庭园(详细)三、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造园(详细)四、17、18世纪法国造园(详细)五、18、19世纪的英国造园(详细)六、美国园林一、古代造园(一)古埃及(详细)西方文化最早策源地,有文字记载)(二)巴比伦(详细)(悬园)(又称空中花园)(三)波斯(详细)(名花异卉发育最早的地方)(四)希腊(详细)(五)古罗马(详细)(一)古埃及 1、气候干旱2、庭园的兴建(主要为宅园)——第四王朝时代开始(1)行列式、整齐式格局(2)多矩形,绕以高垣(3)前面装饰,后面园艺(4)下沉园(三)波斯名花异卉发育最早的地方“天堂园”、“田字园”1、“天堂园”——公元前5世纪,四面有墙与外面隔绝2、“田字园”——用纵横轴线分作四区,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中心水池,以象征天堂——8世纪3、西方规则式庭园布置的开端(四)希腊 1、柱廊园 2、继承波斯“田字园” 3、有林荫小道,为“绿廊”(五)古罗马 1、大规模庭园2、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数为万物之体”认为黄金分割率最符合美学原则二、中世纪欧洲的庭园中世纪:从罗马帝国崩溃——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以前1、城堡式庭园(庄园)(图)2、寺庙式庭园三、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造园1、历史背景2、文艺复兴时的庄园文艺复兴中心城市——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3、意大利台地园的风格特点意大利——在欧洲大陆一个半岛上,冬寒夏闷热潮湿如:美提契庄园、兰台庄园、加佐尼庄园(巴洛克式庄园(1)采用整形式格局和天然风景结合A:地形B:理水 C:风景透视线(2)多种理水形式的运用3)整形格局的植物配置(多用整形修剪的常绿灌木,极少色彩明亮花卉)A:整形式植坛——模纹绿丛植坛(黄杨)B:绿篱C:行列式种植D:树丛(4)台地的设计 A:式样和变化多重多 B:因主题、地形而异四、17、18世纪法国造园备注:平常所说法国园林指——17世纪下半叶以后的古典造园(一)法国传统造园的两大特征 1、森林式栽植方式 2、河渠湖池理水方式(二)17世纪勒诺特式造园风格特点1、代表作——“孚”苑凡尔赛宫(图)2、凡尔赛宫主题思想——表现皇权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所以采用完整的轴线系统3、总的追求——和谐、丰富、典雅、庄重4、勒诺特式——勒诺特创作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
法国造园的历史演变过程法国位于欧洲大陆的西部,国土总面积约为55万平方公里,为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
它的平面呈六边形,三边临海,三边靠陆地,大部分为平原地区。
由于它位于中纬度地区,故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呈明显的海洋性气候。
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也为多种植物的生存繁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而为造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法国园林萌芽于罗马高卢时期,公园前2世纪,罗马人入侵高卢,凯撒和屋大维对高卢的征服,让罗马式建筑和奴隶制庄园广泛流行。
大约在公元500年,法兰克人的文献上第一次出现对供游乐的园子的简单描述。
当时在王公贵族们的园子中,以实用为主,如栽种果树、蔬菜等植物,这样的形式可以看成是园林的萌芽时期。
这与我国的古典园林中最初的园林形式(苑、囿--所以域养禽兽也)是有所区别的。
不过,从它的使用者来说,都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需要,这一点上又是相同的。
此后,虽然在它的园林中增加了观赏植物的品种,并开始了观赏树木的修剪,但总体来说,在12世纪以前,由于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制约,园林的经营处于低级水平,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处于发展的萌芽时期。
三、在中世纪,园子附属于修道院或者封建主的寨堡,以种植蔬菜、药草、果木为主。
园子由水渠划分为方块的畦。
水井在园子中央,上面用格栅建亭,覆满葡萄或其他攀缘植物。
有用格栅构造的拱架覆在小径上,以攀缘植物形成绿廊。
园子一侧有鱼池,偶尔有鸟笼。
四、12世纪以后,法国领土扩大,王权增强,巴黎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为法国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繁荣,随着经济的增长,贵族们逐渐追求更为豪华的生活方式,进一步促进了造园艺术的发展。
并出现了利用机械装置设计的类似喷泉的水戏内容和动物园等形式,在国王查理五世修建他的圣保罗花园的时候,据记载出现了利用植物做成的迷宫。
不管它当时代表的历史意义如何,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造园技艺有所提高,造园内容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