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法国城市公园-西方园林史
- 格式:pdf
- 大小:11.85 MB
- 文档页数:75
从凡尔赛宫与避暑山庄的比较看中法园林的异同公元1700年前后,在东西方各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帝国,两大帝国几乎同时为他们的皇帝修建一处大型皇家园林。
清王朝在康熙、乾隆的统治下国力日趋强盛,选址建成了避暑山庄,法兰西帝国为法王路易十四建造了凡尔赛宫。
这两座园林分别是东西方两大帝国在国家极其强盛的时期修建的,它们充分体现了两国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世界园林体系中帝王宫苑类型的典范之作,两座皇家园林交相辉映,成为园林史上的一段佳话。
凡尔赛宫与避暑山庄的建设与完善凡尔赛宫原本是为酷爱狩猎的路易十三国王修建的一座狩猎行宫,当路易十四委任著名的造园家勒诺特尔(Le Notre),设计建造一座具有空前规模的皇家庭院时,他首先想到的便是这座行宫。
凡尔赛宫在1661年前后开始修建,到1665年初步完成了庭院的主体轮廓,以后陆续建成了镜池、巴克司喷泉、柱廊、柑橘园等部分,到1688年庭院基本完成,在以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凡尔赛宫经历了四代王朝的不断增建,而逐渐演变成为今天所见的规模。
避暑山庄从本质上讲也是一座狩猎行宫,它最初是供皇帝去木兰围场狩猎时,用于途中休息的二十一座行宫之一,以后逐渐演变成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接见少数民族首领的夏季行宫,其建设大致经历了“热河上营行宫”、“热河行宫”、“避暑山庄”三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
避暑山庄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开始建设,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初步建成36景,雍正时期暂停修建,从乾隆六年(1741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又继续修建,增加了乾隆36景并在山庄外修建了外八庙,用地也扩大到560多公顷。
避暑山庄的建立有其深刻的政治目的,与凡尔赛只是为满足“太阳王”路易十四的虚荣心有所不同。
满清入关以后,骁勇善战的八旗军迅速腐化,战斗力下降,统治阶层鉴于唐宋政权衰亡的历史教训,从顺治开始,就不断进行巡狩之典,试图用满族传统的围猎行为振作军队的精神与士气。
正如乾隆所说:“朕之降旨围猎,所以遵祖制整饬戎兵怀柔属固,非驰骋游观之谓”。
西方公共园林发展历程公共园林在西方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这个时期,公共园林被视为休闲和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社交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这些公共园林通常是城市的中心,以其精心设计的花园、喷泉、雕塑和露天剧场而闻名。
中世纪时期,公共园林的发展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
修道院和教堂周围的花园和修道院花园在这个时期变得非常流行。
这些花园通常被用作宗教仪式和冥想的场所,以及种植草药和蔬菜。
文艺复兴时期是公共园林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把公共园林作为艺术品进行构思和设计。
公共园林中的雕塑、喷泉和园艺布局开始展示出更多的艺术元素。
花园中的植物种植也开始更加注重美学价值。
18世纪是公共园林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许多欧洲城市开始建设大型公共公园。
这些公园不仅提供休闲和娱乐活动的场所,还起到了改善城市环境、提供空气和绿地的作用。
伦敦的海德公园和巴黎的凡尔赛宫花园就是这个时期建立的标志性公共园林。
19世纪是公共园林发展的一个全面飞跃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园林设计师开始运用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创造出更具创意和独特的公共园林。
例如,巴塞罗那的圣家族公园和纽约的中央公园就是这个时期的杰作。
20世纪以来,公共园林的发展趋势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公共园林更加注重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提供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机会。
许多现代公共园林都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收集雨水来实现能源和水资源的节约。
总的来说,西方公共园林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休闲和文化场所到艺术品和城市绿化的转变。
它不仅提供了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机会,还起到了改善城市环境和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1空中花园:并非悬于空中的花园,而是由金字塔形的数层平台堆叠而成的花园。
2阿多尼斯花园:每到春季,雅典妇女都要聚会,庆祝阿多尼斯的到来。
届时,要在屋顶上竖起阿多尼斯雕像,周围环以土钵,种有已发芽的莴苣、茴香、大麦、小麦等。
葱绿的小苗好似花环一般围绕着阿多尼斯塑像,表达了人们的敬爱之情,这种类型的屋顶庭院就叫做阿多尼斯花园。
3柱廊园:又称宅院,通常由三进院落构成,即用于接待宾客的前庭,通常有简单的屋顶,供家庭人员活动的列柱廊式中庭以及真正的露坛式花园,各个院落之间一般有过渡性空间。
4结园:是以低矮绿篱组成装饰图案的花坛类型,或为几何图形,或呈鸟兽纹章等图样。
5凡尔赛宫: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
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6西方园林: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西半球的西方国家的园林。
7勒诺特尔式园林:法国的宫廷花园为代表的园林则被称为勒诺特尔式园林。
8隐垣:又名“哈-哈墙”,以环绕园林的宽壕深沟,代替了环绕花园的高大围墙,“哈-哈”的运用,除了界定园林的范围、区别园林内外、防止牲畜进入院内造成破坏之外,还使得园林的视野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使园林与周围广袤的自然风景融为一体,完全取消了园林与自然之间的界限。
8哈德良山庄:是为罗马帝国哈德良建造的离宫别苑,坐落在罗马城附近风景秀丽的替沃里山坡上,占地约18km2 。
宏伟的宫殿,典雅的园林,丰富的水景与精美的雕像,完全是罗马帝国的繁荣与品位在建筑与园林史上的集中表现。
9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主要是指东方式园林,欧洲式园林与阿拉伯园林。
10英中式园林:在法国,18世纪的法国的法国自然式园林。
11西方园林的艺术形式分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与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两大类。
12古埃及园林类型有宅园、圣苑、墓园3种类型。
13古埃及园林特征:古埃及园林的类型、形式与特征,式是其自然条件的、社会状况宗教思想与生活习俗的综合反映。
西方园林史 2一、欧洲造园艺术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1.1意大利概况意大利位于欧洲大陆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撒丁等岛屿。
意大利北以阿尔卑斯山为屏障,与法国、瑞士、奥地利、斯洛文尼亚等国接壤。
东、南、西三面分别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得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和第勒尼安海。
意大利不仅是欧洲的南大门,而且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跳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意大利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
由于北部有阿尔卑斯山阻挡住寒流对半岛的影响,气候温和宜人。
冬季温暖多雨,夏季凉爽少云。
四季温度适中,气温变化较小。
但是因为地形狭长、境内多山、且位于地中海之中的缘故,南北气候的差异很大。
独特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对意大利园林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是指 14 世纪从意大利开始的、 15 世纪以后遍及西欧的、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运动,前后历时三百多年。
文艺复兴运动不仅是希腊、罗马古典文艺的再生,也不单纯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运动,更重要的是欧洲社会经济基础的转变,是促使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一场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在精神文化、自然科学、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2意大利园林特点意大利台地园:庭园建在面海的上坡上,改造山坡为几层台地。
台地园布局有以下特点:⑴规则对称布局⑵一条纵轴线贯穿几层台地⑶各层台地布置成花园⑷主体建筑在最高台地景观特点:以方、圆形组合布置水池、喷泉、草坪和花坛群;树木经过修剪整形。
植物亦按规则式配植。
小品:有精美的梯道、石栏杆、平台、雕塑,由富于变化的梯道、平台连系上下层台地。
1.3意大利园林案例1.3.1美第奇庄园美第奇庄园虽然没有豪华的装饰,却以杰出的设计手法,通过简洁明快、合理有序的空间布局,形成庄园与周围景色和谐统一的整体,成为园林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上图可以看到府邸建筑前庭,是相对开敞的草地植坛,点缀大型盆栽柑橘,此为文艺复兴意大利庄园建筑前庭中最常见的手法,便于户外就餐、活动。
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巴黎城市公园发展历程探究课程名称:景观规划与设计姓名:肖梁学号:2012210192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年级:2012级中国·武汉2014年06月成绩评卷人目录摘要 (1)第一章绪论 (2)1.1 引言 (2)1.2 城市公园的概念 (2)第二章巴黎城市综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城市发展历史(20世纪之前)........................................................................................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城市的起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城市的发展起步......................................................................................................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城市的近代化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题1、古代园林(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500年)教时 2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园林与人类对诗意居住的渴望。
2.掌握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的园林特征。
3.了解自然特征、生活习俗与园林的关系,4.总结热带地区的小型园林的做法重点与难点重点: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园林艺术难点:如何让学生对古代埃及希腊罗马的园林艺术有感性认识。
学法指导利用教学演示,课堂讲述进行教学,使学生理解。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后感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了解了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和古罗马的园林艺术,认识了其形成的原因。
学习到古人解决园林中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课时教学过程时间备注一、组织教学二、新课讲授:I.绪论1.最早的园林是天堂,是乐园。
2.园林是介于人类对自然的情感和对艺术的感受之间的人工环境。
3.造园表明了人类希望在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寻回失去的乐园的愿望,是人类对理想的生存环境的憧憬。
4.园林也是人们抒发怀旧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
5.园林艺术的演进就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始终能够创造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活环境,这也是各民族所向往的共同的园林形象。
6.气候条件、生活习俗、哲学思想是影响园林艺术形式的因素。
7.传统的西方园林艺术以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代表,规则式园林反映着西方传统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
风景式园林则反映着经验主义哲学思想。
II.西方园林的发展历程1.古代园林(公元4世纪之前)2.古埃及园林、古巴比伦园林、古希腊园林、古罗马园林3.中世纪欧洲园林(5—15世纪)4.中世纪西欧园林伊斯兰园林5.文艺复兴时期园林(15—17世纪)6.意大利台地园7.法国古典主义园林(17世纪)8.英国风景式园林(18世纪)9.近代城市公园(19世纪)10.现代风景园林(20世纪)III.古埃及园林1.古埃及园林概况2.古埃及园林类型:宅园、圣苑、墓园3.古埃及园林特征:IV.古巴比伦园林1.古巴比伦历史概况2.古巴比伦园林类型:猎苑、圣苑、宫苑——空中花园3.古巴比伦园林特征V.古希腊园林1.古希腊园林概况2.古希腊园林类型:早期的宫廷庭院、宅园——柱廊园、公共园林文人园——哲学家的学园(Academy)3.古希腊园林特征VI.古罗马园林1.古罗马园林概况2.古罗马园林类型:早期的古罗马园林、古罗马庄园(VILLA) 、宅园——柱廊园、宫苑、公共园林3.案例:庞贝古城、托斯卡那庄园、哈德良山庄古罗马遗址公元3世纪兴建的水柱廊园遗迹4.古罗马园林特征三、归纳小结1.古埃及2.古巴比伦3.古希腊4.古罗马四、课后学生课后阅读相关知识中古时期课题2、中古时期(约公元500——1400年)教时 2教学目标1.了解中世纪时期实用性园林与装饰性园林出现的背景、原因2.了解宗教、社会对园林艺术的影响3.掌握意大利的寺院庭院、英国和法国的城堡庭院的园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