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PPT-184《用户体验要素》-@candy花茶-秋叶PPT
- 格式:pptx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32
第一部分用户体验的要素—读书笔记为什么写读书笔记?自己的话再不准确,却是自己理解的,能够融入自己知识框架的,是最有价值的。
新组建的小组,为什么要共同学习、培训?通过读同一套书,学会使用同一套词汇,可以大大减少团队成员间的交流成本。
什么是用户体验?“用户体验”这一术语指用户个体与产品交互时,用户获得的主观体验。
----马化腾技术、设计与商业的结合,是最重要的发展趋势。
你让顾客满意,顾客才会让你满意;你满足了顾客的需求,顾客自然就满足了你的需求1.用户体验的要素分为5个层次: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
2.从软件的角度来说,这5个层次分别对应:用户需求和企业需求、功能范围、功能架构及交互架构(信息领域的建筑结构设计)、界面设计、视觉设计3.任何一个产品,首先需要确定其目标,及其成功的标准,以判别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4.战略层,需要确定用户需求和企业需求,解决为什么要这个产品5.如何确定用户需求?通过用户细分,用户研究等办法来实现。
6.范围层----功能范围:用以确定scope、priority和roadmap,解决这个产品是什么样的问题。
7.如何理解用户需求,通过用户场景技术,想像用户使用产品将会经历的过程,我们就有可能得到满足用户需要的潜在需求。
8.功能规格的要求:肯定的、具体的、客观的、量化的9.确定scope的时候,如何与上层谈判?-------“确定战略”,让上层的战略在功能规格中可以得到保证。
10.结构层----功能架构:PM对产品的定位,或者产品战略目标决定了产品的功能架构。
11.信息架构对于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解决分类和导航、以及用户进行这些动作的方式。
12.战略----用户需求是什么?范围----哪些信息满足用户需求。
架构----最好地呈现用户最关心的需求,方便用户使用13.首先确定产品的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最好来自人们已经熟悉的模型,这样可以让用户不思考就能使用。
(拟物化设计的起源)。
《用户体验的要素》的笔记1. 前言《用户体验要素-UCD for web》主要是以Web产品作为标准产品示例而开展的一个对用户体验的阐述说明。
该书从认识用户体验开始,依次讲解了Web产品中用户体验的各个要素。
笔者对文中的一些产品设计以及元素认识的思考是针对于Web产品这一层面上。
故本文的某些观点可能并不适用于其他产品的用户体验提升。
举例,游戏类产品的用户体验和Web类产品的用户体验可能正是恰恰相反的。
Web 追求更高效的完成某一个行为,“提升效率,减少犯错几率”。
但是想想《仙剑奇侠传》,那里面令人抓狂的迷宫设计决不是为了减少犯错几率,而在那些看起来冗长的人物对话,拖沓的故事情节也绝不是为了提升通关的效率。
故针对不同的产品,应该有不同的交互设计理念,以及不同产品定位。
言归正传,接下来还是看看这本书到底告诉我们了一些什么东西。
2. 用户体验为什么如此重要?功能性产品于用户有广义上的两个意义:1. 产品的用途;2. 产品如何与用户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用户体验即决定产品如何与用户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指标。
这一指标恰恰是决定产品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个好的用户体验可以提升一个产品的整体形象,从而留住现有的用户(提升用户忠诚度),吸引更多的用户(口碑传播)。
任何在用户体验上所作的努力,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效率。
这基本上是以两种主要形式体现出来的:“帮助人们提升效率”和“减少人们犯错的几率”。
只有好的用户体验,才会吸引到用户不断登录你的网站。
3. 用户体验的要素一个Web产品的用户体验要素自下而上分了5个层次。
战略层为底层,表现层为最上层。
可以想象一个产品就像一颗大树一样。
从根到躯干,到枝叶,最后到开花结果。
1. 战略层产品的经营者想从这个产品得到些什么,用户又想从产品得到些什么。
有些战略目标是显而易见的,而有些战略目标并不是很容易说清楚。
就像腾讯最早在做免费聊天软件,谁都不知道它想要干什么。
战略层关注的内容主要为:用户需求以及网站目标。
《用户体验要素》读书笔记在大学期间,我的导师曾经推荐过这本书,让我对用户体验的整体和细节有了充分的认识。
用户体验要素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产品设计书,书中系统介绍了用户体验设计的模型,从设计思维的角度阐述了用户体验设计的方法论,非常实用。
实习后在项目中遇到问题时也会看下这本书,每次看完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说是常备工具书了。
1、什么是用户体验作者并没有对“用户体验”作出一个明确的解释,而是通过举例来阐述了用户体验的核心内容:以用户的真实体验为核心,关注人、产品、外界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2、用户体验为什么如此重要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和不计其数的产品或服务打交道:闹钟、洗脸、刷牙、吃饭、搭公交、等红绿灯、使用电脑、手机、使用APP、看电影等等。
但无论什么产品,用户体验总是体现在细微之处,这些产品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是实体的。
用户体验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不管我们是用户体验的设计者还是用户体验的使用者,在我们做产品和使用产品的时候都要换位思考,思考用户的想法和感受,了解用户的心理。
3、用户体验的五要素用户体验的五要素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框架体系,它包括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
4、用户体验五要素的概念(1)战略层:明确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战略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我们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我们的用户要通过产品得到什么?当我们越清楚地意识到我们想要表达什么,明确用户想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的时候,我们就越能准确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有助于我们在设计、提升用户体验过程中做出每一个决定都是有效的,有信度的。
(2)范围层:明确功能规格和内容需求在范围层,我们从讨论战略层面的抽象问题到“我们为什么要开发这个产品”时,需要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我们要开发的是什么?所以用户的需求分析是整个范围层的核心,通过用户研究、数据分析、用户反馈来确定用户的真伪需求。
(3)结构层:交互设计与信息架构结构层是指我们需要理解用户的行为和思考方式,一是通过交互设计来展现信息架构,二是通过信息架构来构建用户体验的流畅度,把了解到的有效信息有条不紊的融入到产品结构中。
《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读书笔记《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的整体结构非常清晰,第一章先用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遭遇引出主题,向我们说明什么是用户体验,然后在第二章介绍用户体验的五个层面,再用接下来的五章分别去详细说明每一个层面,最后在第八章讲述要素的应用。
这本书主要讨论的是网站,包括以内容为主的网站产品和以交互为主的网站应用,有一些词汇比较有年代感,但内容都十分经典,也适用于现代的很多产品,能够给人收获和启发。
个人认为读这本书需要特别集中注意力,不然很可能读了好一会也不知道在说什么,书中有些地方举例比较少,概念性有些强,可以联想一些例子来加深理解。
导图一、用户体验为什么如此重要什么是用户体验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人们更多地关注产品将用来做什么。
用户体验是经常被忽略的另一个因素——即产品如何工作——而这一因素恰恰是决定产品成败的关键因素。
这可能是最科学的《用户体验要素》解读用户体验是指“产品如何与外界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也就是人们如何“接触”和“使用”它。
用户体验设计通常要解决的是应用环境的综合问题。
视觉设计选择合适的元素能引起用户的注意,功能设计要保证元素触发适当的动作。
为体验而设计:使用第一用户体验是商机任何在用户体验上所做的努力,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效率——“帮助人们工作得更快”和“减少他们犯错的几率”。
二、认识这些要素五个层面五个层面表现层:看到的单个元素框架层:各个元素的设计布局结构层:页面之间的关系范围层:产品功能包括哪些战略层: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自上而下地建设、每个层面的工作在下一个层面可以结束之前完成。
基本的双重性在模型中,从中间将五个层面分开,在左边仅用于描述功能型的平台类产品(关注任务,如何完成一个过程),在右边仅用于描述信息型的媒介类产品(关注信息)。
两个额外的因素内容和技术三、战略层战略层知道企业与用户双方对产品的期许和目标,有助于促进用户体验各方面战略的确立和制定。
战略层定义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我们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产品目标我们的用户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用户需求产品目标品牌识别:大部分企业会对品牌形象施加控制成功标准:一些可追踪的指标。
读书笔记(作者:邓媛媛)书目:《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选择用户人群,利用沟通和推论来分享移情,实现创新设计。
4.1.战略层:网站目标和用户需求战略层定义导致网站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不是技术,也不是用户体验。
网站失败最常见的原因,是在开始写第一行程序、描第一个像素,或配置第一个服务器之前,没有人试图回答下面两个非常基本的问题:(1)我们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2)我们的用户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回答了第一个问题,我们才能据此描述出企业的产品目标(product objectives)。
第二个问题则提出了关于用户需求(user needs)的问题,这是来自企业外部的目标。
结合内外两者,“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就组成了战略层,也就成为我们在设计用户体验过程中做出每一个决定的基础。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许多用户体验项目在开始之初对于最基本的战略层并没有清楚与明确的认识。
此外的关键词是明确(explicit)。
当我们能越清楚地表达我们想要什么,以及确切地知道其他人想要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时,我们就能越精确地满足双方的需求。
产品目标为了明确地理解战略,第一步就是检查我们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的目标。
产品目标经常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存在于一小群创建产品的人当中。
当产品目标无法用口头表达出来时,对于应该如何完成产品,不同的人就经常会有不同的想法。
商业目标人们常使用像“商业目标(business goals)”或“商业驱动因素(business drivers)”这样的词汇来描述内部的战略目标。
我将在本书中使用“产品目标(product objectives)”,因为我认为其他的词汇不是太狭义就是太广义:太狭义是因为并不是每个内部目标都是商业目标(毕竟不是每个企业都有像商业产品那样的同样型目标),太广义则因为这里我们最关心的,是用因可能具体的词汇来定义我们期望产品“本身”能完成的事情,其余的活动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