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小学综合实践《我们都需要朋友》
- 格式:ppt
- 大小:47.14 MB
- 文档页数:10
综合实践活动《感恩朋友》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感恩朋友、珍惜友谊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表达感恩之情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及互助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和认识感恩的含义。
2. 学生能够回顾和分享朋友给予的帮助和关爱。
3. 学生能够用适当方式表达感恩之情。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心底感恩朋友。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分享精神。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发学生对朋友的感恩思考。
2. 感悟朋友的意义:学生以小组形式分享并汇报一位对他们很重要的朋友,讨论朋友给予的帮助和关爱以及自己的感受。
3. 研究感恩的含义:教师向学生介绍感恩的定义和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4. 深入理解感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小练,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体验感恩的过程。
5. 表达感恩之情:学生个别或小组准备一份感恩卡片,表达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6. 公开课展示: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准备的感恩卡片,并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表扬。
7. 总结归纳: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感恩的意义和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感恩之情。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中的参与度和发言质量。
2. 评价学生对感恩含义的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在表达感恩之情上的情感投入和表达能力。
4. 观察学生在合作和分享精神上的表现。
六、教学资源1. 视频或图片展示素材。
2. 组织讨论和小练的题目和材料。
3. 卡片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七、教学延伸1. 学生回家后,让他们与家人分享自己对朋友的感恩之情。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感恩之心,积极表达感激之情。
3.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
以上为综合实践活动《感恩朋友》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我们都是好朋友》教学设计主题概括性设计内容主题内容分析《我们都是好朋是友》是三年级上册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一,主要是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和好朋友,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使学生学会与人相处,珍惜和获得友谊。
“我和我的朋友”主要引导学生感受同学之间平常而真实的情谊,对好朋友表达自己的欣赏和友爱;“朋友相处有学问”则让学生同时学会思考,知道同学、同伴之间需要有健康的友谊,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做个礼物送朋友”则引导学生学会更好地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和帮助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培养乐观豁达的品格。
只有这样,才能交更多的朋友。
二、主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通过会自我评价和朋友评价的对比调查活动,能够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查阅资料、采访同学等方式,了解朋友之间相处的学问,引导学生理解朋友的含义和友谊的真谛,认识到结交朋友的重要性,克服交友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学会如何结交朋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给朋友制作、赠送礼物的活动,鼓励学生向朋友表达自己的关心,并接受来自朋友的祝福,培养学生交往意识,学会主动交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体验同学之间亲密友谊所带来的快乐,激发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
三、主题教学策略教法建议: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名人名言。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分课时设计内容第一课时《我和我的朋友》一、教材分析本主题安排了“问题与思考”“方案与设计”“实践与探究”“总结与交流”“我还想探究”5个活动环节,目的是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成功结交朋友的例子,从中体会朋友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意义。
初步掌握朋友之间相处的学问,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增进朋友之间的友谊。
二、学情分析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与伙伴相处机会少,独自玩耍,分享、合作、关心他人意识薄弱。
但随着儿童动作、语言、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班上的孩子开始愿意与同伴一起玩,可由于缺少交往经验与能力,在活动中常因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与同伴发生争吵的现象。
2024年主题班会记录我们需要朋友主持人: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是我们的主题班会,主题是“我们需要朋友”。
那么,首先请大家就这个话题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同学1:我认为朋友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朋友可以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支持,他们可以听我们倾诉,鼓励我们继续努力。
同学2:我同意同学1的观点。
朋友可以在我们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和安慰,还可以分享我们的快乐和成功。
没有朋友的人生会显得孤独而空虚。
同学3:我觉得朋友不仅能给予我们情感上的支持,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
好的朋友可以在我们犯错误时指出我们的问题,让我们成长和改正。
同学4:我认为朋友还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见解,通过交朋友,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文化,从而更加开阔思维。
主持人:非常好的观点!下面我们聊一聊如何交朋友。
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结交到更多的朋友?同学5:我觉得很多机会都可以成为结交朋友的契机,比如在学校参加社团活动、参加志愿者活动,或者是参加各种兴趣班等。
同学6:还有通过参加聚会、聚餐或者一起玩游戏等娱乐活动,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友谊。
同学7:我觉得关心别人也是交友的重要方式。
我们可以主动询问对方的近况、关心对方的困扰和快乐,这样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关爱。
同学8: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真诚对待朋友。
要善良、善解人意,不要只是在需要帮助时才联系朋友,而是要时刻保持联系,分享彼此的生活。
主持人:非常棒的方法!那么,现在我们来谈一谈朋友对我们的影响。
朋友对我们有哪些正面的影响呢?同学9:我认为朋友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
他们可以陪伴我们度过无聊或压力大的时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趣和丰富。
同学10:朋友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自信心。
好的朋友会对我们说出真相,给予我们肯定和鼓励,让我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同学11:我觉得朋友还可以激励我们努力进取。
看到朋友取得成绩或实现目标时,我们会感到羡慕和渴望,从而激发我们更多的动力和热情。
我们都需要朋友教案题目:我们都需要朋友教学目标:1.了解友谊的重要性,明白朋友对于个人生活和成长的积极影响。
2.培养学生与他人建立友谊的意识和能力。
3.学会分辨良好友谊与不良友谊之间的区别,并学习如何处理友谊关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教学步骤:一、引入(10分钟)1.通过一段有关朋友的短视频或图片展示来激发学生对于友谊的兴趣。
2.引导学生讨论朋友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什么我们需要朋友。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介绍友谊的定义和重要性,包括忙碌与孤独时的朋友支持、分享快乐与承受困难时的朋友关怀等。
2.分析良好友谊与不良友谊之间的不同之处,例如互相尊重、信任和支持的特点。
3.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朋友关系,并提出必要的补充或改进。
三、活动(20分钟)1.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于友谊的理解和体验,并归纳出重要的友谊元素。
2.执行一个小组任务,要求学生合作完成项任务,并通过这个任务的经历来强调友谊中的合作和支持的作用。
四、案例研究(20分钟)1.给学生提供一些友谊问题的案例,并让他们讨论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2.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案例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五、总结与应用(15分钟)1.总结友谊的重要性和建立良好友谊的方法。
2.提供一些情景演练,让学生应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技巧来处理实际友谊问题。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与他人建立友谊,并分享他们的友谊经验。
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交友方式和与朋友的关系,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学资源:1.视频或图片展示素材2.友谊案例材料3.小组讨论和合作任务的指导内容教学评估:1.学生参与度和表现评价2.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个人意见3.学生在情景演练中的表现评价扩展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关于友谊的创作,如写一篇关于友谊的文章或制作一份友谊海报。
2.邀请学生邀请他们的朋友来班级,并组织一个友谊聚会。
3.安排学生进行互相介绍和认识新朋友的活动,培养他们主动与他人建立友谊的意识和能力。
主题一我们都是好朋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交朋友,提高交友能力。
2.懂得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取长补短、真诚相待。
3.了解交友重在真诚。
教学过程活动一:播放歌曲引入主题1.音乐起《找朋友》,学生跟着音乐跳寻找朋友的舞蹈。
2.你喜欢和谁跳舞?为什么?3.那么,在生活中你喜欢与怎样的人交朋友?(对于学生交友观中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教师不要急于批评要鼓励学生说真话。
)4.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朋友。
有了真正的朋友,我们的生活才变得绚丽多姿。
5.出示课题:《我们都是好朋友》活动二:大话朋友感悟友谊1.你生活中的好朋友是谁?指名说。
2.学生交流:你和你的好朋友是怎样认识的。
3.小小组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的一个故事。
4.汇报交流(教师抓住闪光点,对彼此真诚、互相帮助的好朋友加以表扬)。
5.小结: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活动三:个案诊断指导交友1.观看录像片段《生活中的婷婷》2.你觉得婷婷是个怎样的孩子?(不守信用、气量狭小、妒忌别人、斤斤计较)3.学生交流:你喜欢和婷婷交朋友吗?为什么呢?4.小组讨论:婷婷该怎样做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呢?5.指导交友。
学儿歌《交朋友》。
活动四:学习故事深化内涵1.故事《乐于助人朋友多》2.故事中的潇潇是个怎样的孩子?3.思考:为什么潇潇的朋友越来越多?4.怎样做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5.在《找朋友》乐声中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懂得友谊意味着责任。
2.能正确处理好与朋友的关系。
教学过程活动一:交流收获获取经验1.引入:通过上节课学习,你觉得什么是好朋友?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2.学生自由回答。
(关心、尊重、宽容、真诚、感恩、帮助……)3.下面齐颂儿歌《找朋友》4.过渡:朋友,是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朋友,是前进征途上的奠基石。
那么该如何处理好朋友关系呢?活动二:情景辨析深化认识1.在生活中如果碰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情景一:当朋友失约时我该怎么办?情景二:与朋友吵架时我该怎么办?情景三:朋友要你帮他出气时该怎么办?情景四:朋友要你帮他作弊怎么办?2.小小组讨论辨析。
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我们都是好朋友》教学目标:1.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2.学习合作、分享和互助的精神,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3.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4.发展学生的情感和社会能力,提高他们的情商。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2.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图片或故事书《我们都是好朋友》2.活动游戏:找朋友游戏、合作拼图游戏等3.小组活动所需材料:纸、笔、彩色笔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启发学生说出关于朋友的词语,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2.出示图片或故事书《我们都是好朋友》,激发学生对友谊的思考。
Step 2:学习友谊(10分钟)1.与学生一起阅读故事书《我们都是好朋友》,并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表现出的友谊。
2.通过提问,促使学生思考和讨论:你认为友谊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你和你的朋友们有过哪些欢乐和难过的经历?Step 3:游戏互动(15分钟)1.进行找朋友游戏:将每个学生的名字写在纸上,让学生选择一张纸,然后找出同样的名字,成为一组。
与同组的学生相互介绍自己,并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
2.进行合作拼图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一幅拼图,要求学生合作完成拼图,培养他们合作、互助的意识。
Step 4:角色扮演(15分钟)1.以小组为单位,给每个小组一张纸和彩色笔,让他们共同设计并展示一个友谊的场景,并分角色进行表演。
2.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展现友谊的情感和行为,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Step 5:归纳总结(5分钟)1.回顾教学过程,让学生总结友谊的重要性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方法。
2.教师总结并强调友谊需要互助、理解和尊重,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与他人建立友谊。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写一篇文章,描述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友谊故事,表达对友谊的感悟和思考。
一、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加深学生对团队合作的理解和认识;2.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3.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准备:1.寻找一间教室,确保教室安全整洁;2.在黑板上写好活动的标题和内容;3.准备好足够的小组卡片和小组选手的头饰;4.准备好一些奖励小礼物。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1.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2.让学生在小组内自行讨论,确定一个小组队长,并给队长佩戴头饰,以便区分;3.为每个小组发放一份小组卡片,上面写有小组的名称和标志;4.向学生解释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共同努力。
步骤二:进行小组活动1.向学生介绍活动的内容:“我们要进行一项小游戏,需要各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同心协力,达到游戏的目标。
”2.将教室内的桌子椅子移开,保证活动的安全进行;3.每个小组站在一个圈内,每个小组的队长站在圈外;4.随机抽取一个小组的队长拿出小组卡片,其他小组成员需根据卡片上的标志,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小组卡片上要求的任务。
步骤三:评选获胜小组并颁奖1.完成任务后,各小组的队长回到自己的小组,并向其他小组展示完成的任务;2.其他小组成员可根据完成情况给予评分,评选出最佳表现的小组;3.为获胜的小组颁发奖品,并对其他小组也进行鼓励和肯定。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小组合作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团队合作的理解和认识,还能互相帮助、共同努力的经验。
同时,学生也能够培养互助合作精神,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提高观察、分析、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协作,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展现出了团队合作的潜力。
因此,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友谊观念。
2.培养学生与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尊重和包容的精神。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
1.图片或视频资料:关于友谊的图片或视频,如《史努比》等。
2.音乐:欢快的友谊歌曲,如《好朋友》。
3.实物:纸、笔、颜色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教师播放友谊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看。
2.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朋友们的欢乐时光,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朋友们的友谊故事。
二、学习内容一(20分钟)
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他们的友谊故事。
2.学生倾听其他组的分享,并用图片或文字记录下来。
3.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从这些故事中学到了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有好朋友?
三、学习内容二(30分钟)
1.教师播放友谊歌曲《好朋友》,学生一起听歌。
2.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做一些动作,如握手、拥抱等,表达友谊的感受。
3.学生分成小组,设计一个友谊的标语或海报,表达对友谊的理解和祝福。
四、学习内容三(30分钟)
1.学生再次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友谊小剧场。
2.学生根据自己的分工合作,设计剧本、排练并表演。
3.学生观看其他组的表演,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五、总结与延伸(10分钟)
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2.教师提问学生:你曾经有没有因为一点小事而与朋友生气过?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3.学生们互相交流自己的解决办法,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