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学基础教程大全
- 格式:pdf
- 大小:620.35 KB
- 文档页数:50
宝石学讲义完全版宝石学第一章宝石与宝石学的基本概念一、宝石的定义 1、狭义的宝石指自然界中,具有色彩瑰丽、晶莹剔透、坚硬耐久,并且稀少及可琢雕刻成首饰和工艺品的矿物单晶体,部分为有机材料。
2、广义的宝石广义的宝石是泛指一切经过琢磨、雕刻后可以成为首饰或工艺品的材料。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宝石是指对天然宝玉石和人工宝石的统称。
欧美国家所指的宝石指的是广义的宝石。
二、天然宝石具备的条件 1、美丽(1)颜色宝石有彩色和无色之分。
对于彩色宝石要求其颜色艳丽、纯正、均匀。
而对于那些无色宝石,颜色便不是评价的主要条件了。
(2)透明度和纯净度宝石应有良好的透明度和纯净度。
彩色宝石虽不能达到清澈透明,然而较高的透明度将大大提高其总体质量。
而无色宝石的透明度和纯净度是构成宝石美的重要因素。
(3)光泽光泽是宝石表面反光的一种视觉效果,它为宝石增添了一份灵气。
无色的钻石之所以成为宝石之王,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它具有极强的光泽。
(4)特殊的光学效应有些宝石不以颜色称雄,但具特殊的光学效应,如星光效应、猫眼效应、变彩效应等。
这些特殊的光学效应给宝石平添了几分姿色和神秘,因而使其身价倍增。
2、宝石的耐久性宝石不仅具有艳丽多姿,而且要经久不变,即具有一定硬度、韧性和抗腐蚀性等,也就是要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
3、稀有性稀有性就是物以稀为贵。
自然界能满足上述条件的宝石材料很少。
如已知世界上天然形成的矿物约4000多种,而可作宝石材料者只有230余种,其中主要者(常见宝石)仅有20余种。
宝石是众多矿物的精华!三、宝石的价值 1、宝石的应用价值(1)装饰价值宝石虽然不是人们物质生活方面(衣、食、住、行)的必需品,但它是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美感、快感)的需求品。
(2)交换价值宝石是一类特殊的商品,可以在社会上广泛流通,因而具有商品的交换价值。
在一般情况下,也同样符合一般商品的价值规律。
(3)储备价值宝石有较强的保值功能,可以作为财产或�D硬通货币‖储存。
宝石学基础教程大全一、宝石的分类及命名①宝石的定义:1.广义:一切可琢磨或雕刻成首饰或工艺品的材料,包括人工和天然材料。
2.狭义:自然界中美丽,耐久,稀少但可琢磨或雕刻成首饰或工艺品的矿物,岩石及部分有机材料。
②宝石特性:⑴美丽⑵耐久,硬度大,坚韧不脆,化学性稳定⑶稀少⑷无害。
摩斯硬度:矿物的硬度是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如刻划、压入、研磨等)侵入的能力。
材料的硬度取决于原子间的键合力的性质和强度,不同的硬度测量方法有:摩氏硬度、压入硬度和研磨硬度。
德国矿物学家摩氏在1822年为了评价矿物的硬度提出一种使用的分类表,实际上是一种刻划硬度,矿物硬度分为10级,从1-10分别为: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矿物的硬度也具有对称型和方向性,这种硬度大小随方向而变化,例如蓝晶石,沿晶体延长方向的硬度是5,而垂直延长方向的硬度为7天然珠宝玉石:●天然宝石:矿物单晶(可含双晶)1)高档宝石:H>7。
例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2)中低档宝石:碧玺,石榴石,尖晶石,水晶等;3)稀少宝石:也叫收藏宝石,塔菲石,蓝锥矿,矽线石等。
●天然玉石:矿物集合体和非晶质材料。
1)高档玉石:H:6.5-7 翡翠,软玉;2)中低档玉石:H:4-6 玛瑙,岫玉,青金岩,天然玻璃等;3)雕刻石:H:2-4 图章石,砚石,装饰石等。
天然有机宝石:珍珠,珊瑚,煤精,骨料,象牙,龟甲。
人工宝石:合成宝石:有天然对应物,如合成红宝石,合成钻石合成宝石必须具备三个条件:a.它应当是人工参与生产的无机产物。
因为有机材料在外观上可能被模仿,但其生长过程是不能复制的。
b.它必须有对应的天然宝石。
c.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与相对应的天然宝石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
但合成尖晶石却有微小的差异。
人造宝石:无天然对应物,如YAG(钇铝石榴石);拼合宝石:两块以上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如苏达祖母绿;再造宝石:碎块在高温高压下粘结而成,如再造琥珀。
宝石学第一章绪论§1 概述一、概论考古发现,人类于文明时期以前就会使用天然矿物作为一种朴素的装饰品,计时、计天或用作护身的佩戴物。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艺术的繁荣,人们已经认识到,天然宝石矿物不仅是制作华丽精美首饰的珍贵佳品,而且很多高、中档宝石如红宝石、电气石和黄玉等,又都是现代尖端工业的特种矿物原料。
特别是近代,一些优质高档宝石生产大幅度下降,造成国际市场宝石价格成倍增涨,尤以高档名贵宝石,如钻石、祖母绿、红宝石等价值极为昂贵,如一克拉无缺陷祖母绿正常国际市场价格达二千英磅,而稍大的祖母绿每克拉价格则可高达到一万英磅。
因此宝石作为一种硬通货,它比黄金、白银体积小,价格高,便于保存和携带,成为一种特种财产。
同时,一些高档珍贵宝石,如世界名钻往往保存富贵之家手中,因此它也是一种富贵和权势的象征。
二、宝石学的发展史宝石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集地质学(结晶学、矿物学、晶体光学、岩石学和矿床学)、经济、贸易、加工工艺学、首饰设计及制作等学科与一身。
宝石学的发展最初因合成红宝石问世引起商人们的恐慌,英国率先开始研究宝石学教育。
1.英国FGA率先开创宝石学教育合成红宝石1905年问世,1908年英国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1913年在全世界进行宝石学考试,考试通过者发英国宝石协会宝石鉴定师资格证书(FGA),成为英国宝石协会会员。
2.1931年美国GIA开始建立宝石学院在英国FGA的基础上开办的,随着几十年的发展,形成自已的特色,世界上钻石的4C评价是由该院创立的。
GIA的教学主要偏重宝石商贸。
3.1931年德国FGG建立宝石学院德国伊达-奥伯斯坦最初是一个小城市,这里也是一个小的宝石市场。
德国宝石学院就在这个小城市中建立。
发展至今,已成为德国的一个宝石城,创始人也是FGA证书的获得者,发展至今也有自已的特色。
4.中国的宝石学教育我国的宝石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八十年中期,中国地质大学率先开始宝石学培训,1992年2月我国的第一所珠宝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宣告成立。
GIC宝石基础课程101笔记第一部分:宝石的基本知识1. 宝石的定义宝石是指具有美观、稀有、耐磨、可加工和具有保值增值潜力的矿物或有机物,在具备一定艺术价值的情况下经过人工加工后成为首饰或工艺品。
2. 宝石的分类根据形成方式和物理化学特性,宝石可以分为天然宝石和人造宝石。
天然宝石又可分为矿物宝石和有机宝石,矿物宝石包括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等;有机宝石包括珍珠、琥珀等。
3. 宝石的硬度宝石硬度是宝石的硬度、耐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采用莫氏硬度标准进行测试,硬度更高的宝石一般具有更高的价值。
第二部分:宝石鉴定和评估1. 宝石的颜色宝石的颜色是宝石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中纯色的宝石更为珍贵。
在评估宝石颜色时,需要考虑颜色的纯度、饱和度和亮度。
2. 宝石的纯度宝石的纯度是指宝石内部和表面的瑕疵情况。
通常情况下,无瑕疵的宝石更具有观赏性和价值。
3. 宝石的重量宝石的重量是评估宝石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采用克拉作为计量单位,重量越大的宝石一般具有更高的价值。
第三部分:宝石保养和鉴定技巧1. 宝石的保养宝石在佩戴时需要避免接触化学物品、清洁剂和高温,同时需要定期清洁和保养,以保持宝石的光泽和美观。
2. 宝石的鉴别技巧在鉴别宝石时,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宝石的颜色、纯度、透明度和切割工艺,同时也可以借助宝石鉴定仪器进行鉴别。
3. 宝石的收藏宝石在收藏时需要注意保存环境,避免宝石受潮、受热和受光,同时需要避免长时间接触其他硬物,以免划伤宝石表面。
第四部分:宝石的市场价值和投资前景1. 宝石的市场价值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宝石作为首饰和工艺品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一些稀有、优质的宝石更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2. 宝石的投资前景作为稀缺资源,宝石具有一定的保值增值潜力,并且在特定时期可能会出现市场价值的大幅度增长,因此宝石也是一种潜在的投资品种。
总结:通过GIC宝石基础课程101的学习,我们对宝石的基本知识、鉴定和评估技巧、保养和鉴定技巧以及市场价值和投资前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单元无机宝石按教学大纲要求,本教材要求掌握的常见无机宝石有钻石、刚玉、绿柱石、金绿宝石、锆石、尖晶石、橄榄石、电气石、托帕石(黄玉)、石榴石、石英、常见玉石有翡翠、软玉、蛇蚊石、绿松石、青金岩、欧泊。
重点掌握每个宝石种的基本性质、鉴定特征。
并能对宝玉石的质量进行评价。
本课程理论 12 课时,实践 6 课时。
钻石钻石的形成(1)钻石形成的条件金刚石由碳原子组成,当碳原子呈六方环状的层状排列时,形成的是低硬度的高温耐火材料石墨,当碳原子呈立方最紧密堆积,彼此以共价键相连时,就形成自然界最硬的矿物金刚石。
钻石来源于地幔深处,它是高温高压的矿物。
钻石分橄榄岩型和榴辉岩,从其中的包裹体分析出,橄榄岩型形成温度为9000C—13000C,压力为(45—60)×108Pa,相当于地球130—180Km的深度;榴辉岩型形成温度大约12500C,可能来自180Km以下的深度。
(2)钻石形成的年代从钻石包裹体年代推测,橄榄岩型钻石大约形成于33亿年前;而榴辉岩型钻石大约形成于10—15年。
(3)钻石产出的环境、类型1827年前首先在印度和巴西的砂、砾石中发现了钻石,而在1866年这种类型的钻石原岩才在南非的金伯利镇发现。
金伯利岩是一种混杂成因的岩石,流体捕虏了含钻石的橄榄岩和榴辉岩,使得岩浆携带这些捕虏体、晶(包括钻石),以直立岩筒或层状体形式,沿构造薄弱地带到达地表。
1979年在西澳大利亚的金伯利地区发现另一种赋存钻石的岩石—钾镁煌斑岩。
具有经济价值的金刚石矿床有两大成因:金刚石原生矿和砂矿。
前者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分布,但所产的金刚石极其有限,约占金刚石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后者提供四分之三的金刚石产量,并有大量的宝石级金刚石产出。
形成宝石级金刚石的首要条件是:高温高压下形成的无色透明的金刚石,在上升过程中压力基本保持不变或下降速度很慢。
钻石的基本特性1、钻石的化学成和分类钻石主要成分是C,其质量分数可达99.95%,次要成分有N、B、H ,微量元素有Si、Ca、Mg、Mn、Ti、Cr、S、惰性气体及稀土稀有元素,达50多种,这些次要组分决定了钻石的类型、颜色及物理性质。
宝石学教程名词解释1、变色效应:是一种颜色的平衡,比如金绿宝石变石品种在日光和灯光下观察成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日光下呈绿色,灯光下呈红色,这种现象为变色效应。
(P51)2、变彩效应:实际上是一种干涉及衍射效应,只光线从薄膜或从欧泊所特有的结构中反射出,经过干涉或衍射作用而产生的颜色或一系列颜色,也称晕彩(P50)3、荧光:宝石材料被辐射能源激发到较高能级的电子回落到较低能级时所释放的能量称为荧光。
4、磷光:当关闭高能辐射源,具有荧光的宝石材料在短时间内继续发光的现象称之为磷光。
5、猫眼:琢磨成弧面型的某些宝石表面出现的从一头到另一头的明亮光带,这条亮带称为猫眼。
(P49)6、星光:在琢磨成弧面型的某些宝石中,见到4道或6道星状光线效应。
(P49)7、差异硬度:同一宝石矿物晶体的不同方向上,因晶体结构的不同而硬度有所差异的现象8、刻面棱重影:某些双折射率较高的宝石,观察其对面刻面相交的棱时,可以看到重影。
9、生长色带:属于宝石的内含物,是影响宝石透明度的晶体生长结构,由微小的杂质或化学成分的变化引起。
10、热处理:是通过高温条件下改变色素离子的含量和价态,调整晶体内部结构,消除部分内含物等内部缺陷,来改变宝石的颜色和透明度。
(P145)11、辐照处理:是用原子微粒辐射和放射性物质辐射,使晶体结构产生缺陷,造成着色中心,使宝石产生颜色。
填空(宝石基本常数:硬度、折射率、比重。
)1、珠宝玉石分类(P57)天然珠宝玉石:天然宝石、天然玉石、天然有机宝石人工宝石: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再造宝石仿制宝石2、宝石颜色(致色元素)(P34)致色元素:绝大多数宝石含有能导致光的选择性吸收的某些元素,它们既可以以宝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存在,也可以以微量元素存在。
其中最主要的致色元素为:钛(Ti)、钒(V)、铬(Cr)、锰(Mn)、铁(Fe)、钴(Co)、镍(Ni)、铜(Cu)及某些稀土元素。
这些过渡族的金属元素及稀土元素都是宝石产生颜色的物理基础。
第七单元宝石鉴定宝石鉴定中的常用的工具与仪器主要有宝石专用镊子、10X放大镜、宝石显微镜、手持式宝石手电筒,偏光镜、折射仪、二色镜、分光镜、查尔斯滤色镜、紫外荧光仪、热导仪、电子天平,以及部分大型仪器。
要求重点掌握常用工具和仪器的原理、结构、使用方法、观察结果解释。
本单元理论2课时,实践8时。
1、镊子和手电筒镊子最好用不锈钢制造,夹子内侧要有齿槽,避免宝石滑脱。
宝石手电筒是宝玉石鉴定中方便实用的照明工具。
2、放大镜放大镜是宝玉石鉴定中最常用的一种工具,一般要求放大10X,因为一般宝石的净度都以10倍放大镜为标准。
使用方法;放大镜尽量贴近眼睛,然后把宝石向放大镜靠近,直到看清楚。
用10X放大镜观察宝石可以获得以下信息:(1)表面损伤—刻痕、凿痕和表面瑕疵(2)切磨质量—小面的准确性和对称性、弧面形宝石的圆度等。
(3)抛光质量—火痕、表面光洁度等。
(4)内部瑕疵和初始解理。
(5)包裹体类型和组合特征,与宝石结构、构造的关系。
(6)颜色的分布和生长线,以及某些人造宝石和弯曲生长线。
(7)由透过锆石、电气石、橄榄石等宝石的小面边棱重影而确定其较强的双折射率(8)拼合宝石的接合面、光泽的变化和扁平气泡等。
3、宝石显微镜用途:(1)放大。
(2)检查宝石表面,包括原石擦痕、蚀痕、三角座等特征以及双晶现象;琢型宝石的切磨质量,抛光质量;拼合宝石的特征等。
(3)检查宝石的内部,包括包裹体、生长线、颜色分布、全成宝石的气泡、瑕疵、初始解理和双折射率(小面边棱重影)等。
(4)使用上、下偏光片观察双折射率。
(5)使用单偏光观察多色性,每次只能看到一种颜色。
(6)用贝克线法、柏拉图法、实际厚度与真厚度比值法测定宝石的近似折射率值。
(7)用手提式分光镜代替目镜观测宝石的吸收光谱。
(8)上下偏光镜下再加锥光以观测宝石的干涉图。
(9)使用光度盘、分度镜、旋转台等进行宝石测定,包括晶面夹角,小面间夹角等。
(10)配上照像设备可进行显微照像。
宝石学网络课件大纲(2006,5,8)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宝石的属性一、宝石的基本概念二、宝石的特点三、宝石的价值第二节宝石的分类及命名一、宝石的分类二、宝石的命名第三节宝石学发展史第四节宝石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一、宝石学的研究领域二、宝石学的主要技术方法第五节宝石文化一、萌芽时期二、起源时期三、形成时期四、发展时期五、复兴时期第六节宝石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珠宝行业概况二、我国珠宝行业的发展前景第二章宝石的形成和资源第一节宝石矿床概述一、宝石矿床的基本概念二、第二节宝石矿床分类一、宝石矿床成因分类历史二、宝石矿床分类体系1、内生矿床岩浆型伟晶岩型热液型变质岩型:接触热变质和区域变质2、外生矿床风化型矿床生物成因矿床砂矿型第三节世界宝石矿床分布一、全球地理分布概况二、典型宝石品种矿床简介第三章宝石的结晶学和矿物学性质第一节结晶学性质:一、基本概念:二、晶体的对称:三、单形和聚形:四、晶体的定向五、晶体的分类:七大晶系六、晶体的规则连生七、晶体化学第二节矿物学性质第四章宝石的物理性质及外观特征第一节宝石的颜色一、宝石颜色的分类二、宝石颜色的呈色机理三、宝石颜色的命名及描述方法第二节光的折射与反射一、光的折射二、光的全反射及临界角三、偏振光四、单折射和双折射第三节宝石的物理性质一、光泽二、亮度三、透明度四、色散五、多色性六、宝石的特殊光学效应七、发光性八、相对密度:(或密度g/cm3)第五章宝石中的内含物名人轶事第一节概述一、内含物的定义二、研究宝石内含物的目的及意义第二节、内含物的形成机理一、原生包裹体的形成二、同生包裹体的形成三、后生包裹体的形成四、液态包体的形成第三节宝石内含物的类别一、内含物的类别二、宝石中包裹体的分类及其特征三、其它内含物的特征第五节内含物的鉴别及鉴定方法一、肉眼及10X放大镜下观察二、显微镜下观察:三、现代分析技术第六章宝石优化处理第一节概述一、优化处理的含义与目的第二节加热处理方法一、目的二、方法三、常见的例证四、检测方法;第三节染色处理方法一、目的二、方法、三、常见的例证四、检测方法第四节辐照处理方法一、目的二、方法三、常见的例证四、检测方法;第五节充填处理方法一、目的二、方法三、常见的例证四、检测方法第六节其它处理方法一、方法二、主要的例证三、检测方法;第七节优化处理宝玉石的命名一、优化与处理划分的原则二、国家标准的规定命名第七章合成宝石和人造宝石第一节合成宝石和人造宝石的有关概念一、合成宝石一、人造宝石二、人工宝石第二节合成宝石和人造宝石的方法一、从熔体中结晶的方法二、从溶液中结晶的方法三、合成钻石四、其他合成宝石简介第八章宝石的测试技术第一节概论一、宝石测试技术的特点和要求二、宝石学仪器的种类三、宝石测试技术的发展第二节宝石学常规鉴定仪器一、放大镜二、宝石显微镜三、查尔斯滤色镜四、二色镜五、分光镜六、偏光(锥光)镜七、折射仪八、紫外灯九、相对密度的测试方法十、热导仪十一、反射仪十二、具破坏性的规测试方法第九章宝石的价值与评估第一节价值及价值类型一、价值的定义二、价值类型第二节评估目的一、保险二、抵押或担保三、财产分割及遗产查验四、捐赠五、再销售六、其它目的的评估:第三节珠宝评估的基本方法一、成本计算法二、市场比较法三、收益法第四节珠宝评估程序一、接货二、描述及测量首饰三、描述及鉴定宝石四、鉴定贵金属及首饰制作工艺质量五、确定被评估珠宝首饰的价值六、编写评估报告第五节评估报告的类型及内容一、珠宝首饰评估报告类型二、评估报告应包含的基本内容第十章贵重宝石第一节钻石一、概述1.钻石的概念2.钻石文化和历史(钻石的传说、钻石发现简史及名钻简介)3.钻石市场二、钻石的成因类型及产出1.钻石的成因类型2.钻石的分布与产出三、钻石的宝石学性质1.钻石的结晶学特征2.钻石的分类3.钻石的性质四、钻石的鉴定特征1.外观特征2.内含物特征3.钻石的测试4.钻石与相似宝石的鉴别五、钻石的优化处理及合成钻石1.钻石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2.合成宝石级钻石及其鉴别六、钻石的质量评价1.克拉质量2.净度分级3.颜色分级4.切工分级第二节刚玉族宝石一、概述二、宝石学基本特征1、化学组成2、晶体结构与结晶形态3、力学与光学性质4、内含物特征三、成因及产状四、红、蓝宝石的鉴定1、红宝石与相似宝石及仿制品鉴别2、优化处理红、蓝宝石的鉴别3、合成红、蓝宝石的鉴别五、红、蓝宝石质量评估第三节、绿柱石族宝石一、概述二、宝石学基本特征1、化学组成2、晶体结构与结晶形态3、力学与光学性质4、内含物特征三、成因及产状四、祖母绿、绿柱石的鉴定1、与相似宝石及仿制品的鉴别2、优化处理祖母绿、绿柱石的鉴别3、合成祖母绿、绿柱石的鉴别五、祖母绿、绿柱石的质量评估第四节金绿宝石一、金绿宝石的基本性质二、金绿宝石的品种三、合成金绿宝石及其鉴别四、金绿宝石的质量评价五、金绿宝石的产状,产地简介第五节欧泊一、欧泊的基本性质二、欧泊的品种三、合成欧泊及其鉴别四、欧泊的优化处理,拼合及其鉴别五、欧泊的质量评价六、欧泊的产地简介第十一章常见宝石第一节长石族宝石一、长石的基本性质二、长石的宝石品种及其鉴定特征三、长石的质量评价四、长石的产状,产地简介第二节石英族单晶宝石一、概述二、单晶石英宝石的基本特征(含产地产状)三、常见品种四、与相似品的鉴别五、与合成品的鉴别六、优化处理得类型及其鉴别七、质量评价第三节托帕石(Topaz)一、概述二、宝石学特征三、托帕石的质量评价四、托帕石的优化处理五、成因及产地第四节碧玺一、概述二、宝石学特征三、主要品种四、质量评价五、成因及产地第五节橄榄石一、橄榄石的基本性质二、橄榄石的鉴别特征三、橄榄石与相似品的鉴别四、质量评价五、产状产地第六节尖晶石(Spinel)一、概述二、宝石学特征三、尖晶石的品种四、质量评价五、成因及产地六、合成尖晶石及鉴别第七节石榴石族一、石榴石族的基本特征二、常见品种三、鉴定特征及其与相似宝石的鉴别四、石榴子石的拼合及其鉴别五、质量评价第八节锆石(Zircon)一、概述二、宝石学特征三、锆石的类型四、锆石的质量评价五、锆石的优化处理六、成因和产地第十二章主要玉石第一节翡翠一、概论1、翡翠的定义2、翡翠名称的来源二、翡翠的宝石学特点1、翡翠的矿物成分2、翡翠的物理性质特征3、翡翠的外观特征三、翡翠的矿产资源1、缅甸翡翠矿产资源2、世界其他的翡翠矿床四、翡翠的品质要素1、品质要素的概念2、翡翠的颜色要素3、翡翠的质地要素4、翡翠的品种五、翡翠的优化处理和主要鉴别特征1、染色翡翠2、涂膜翡翠3、B货翡翠4、B+C翡翠5、上蜡翡翠六、翡翠的常见相似玉石和主要鉴别特征1、岫玉(蛇纹石玉)2、碧玉(角闪石玉)3、染色石英岩4、东陵石5、绿玉髓6、小结:特征一览表第二节软玉第三节绿松石第四节青金石第五节独山玉第六节蛇纹石玉000第七节石英族的多晶集合体宝石一、概述二、隐晶质石英质玉三、多晶质石英岩玉四、二氧化硅置换宝石五、石英质玉石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六、石英质玉石的质量评价第十三章有机宝石第一节珍珠一、概述二、珍珠的成因及分类:三、珍珠的宝石学性质:四、珍珠的优化处理:五、珍珠品质影响因素:六、珍珠的鉴别:第二节珊瑚一、概述二、珊瑚的宝石学特征三、珊瑚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四、珊瑚的质量评价第三节琥珀一、概述二、琥珀的宝石学特征三、琥珀的人工压制与优化处理四、琥珀的质量评价第四节象牙一、概述二、象牙的基本性质三、象牙与相似品的鉴别四、象牙的质量评价第五节煤精一、概述二、煤精的基本性质三、煤精与相似品的鉴别四、煤精的质量评价。
第一篇宝石学基础第一章结晶学基础自然界中的宝石大多都是晶体或由晶体构成的。
结晶学是一门涉及晶体结构、形态和性质的学科。
它从本质上揭示了宝石的化学成分、结构、形态、物理化学性质及形成条件等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解决宝石学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
作为宝石学最重要的墓础学科之一,结晶学知识对宝石学家是必不可少的。
宝石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决定了宝石的种属和该宝石种可能出现的几何形态和物理化学性质。
反之宝石学家通过对未知宝石形态和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和测试,可以推断其化学成分和结构,最终确定出宝石的种属。
这就是宝石鉴定的基本原理。
宝石是那些具有宝石特性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
因此,从矿物学的角度来说,人们也称宝石为宝石矿物。
矿物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固态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从而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物理和化学性质,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稳定,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绝大多数宝石矿物为无机物,少数为有机物,如琥珀等。
目前人们发现的3000余种矿物大多数为晶体。
岩石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矿物集合体。
它可以是由一种矿物为主构成的集合体,也可以是由多种矿物构成的集合体。
根据岩石的成因可将其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原生宝石矿物的成因也可归结为岩浆作用成因、沉积作用成因和变质作用成因三大类。
第一节晶体与非晶体一、晶体晶体是指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格子构造是指晶体的内部质点(原子、离子)作规律排列,而且这种排列可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重复(见图1-1-1)。
每种宝石矿物晶体都具有其个性特征,并通常表现出典型的规则几何形态(晶形)。
这种形态是其格子构造的外观表现,如水晶、红宝石、祖母绿等。
由于晶体的共性是具有格子构造,这就决定了晶体有以下共同的基本性质。
自限性指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自发地形成几何多面体的性质。
即晶体是由平的晶面所包围起来的封闭几何体,晶面相交成直的晶棱,晶棱会聚成尖的角顶。
均一性因为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因此在同一晶体的不同部分,质点的分布是相同的,所以晶体的各个部分的物理化学性质也是相同的,这就是晶体的均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