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预防前沿的一匹黑马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4
建设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司法制度论文-法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2009 年以来某区建设系统职务犯罪的基本情况2009 年以来,合肥市某区检察院立案查处工程建设领域职务案件10 件11 人,均为贿赂案件,其中受贿案7 件8 人,行贿案 3 件3 人,大案 6 件 6 人,要案 2 件2 人.这些案件中,经人民法院审理,依法判处有期徒刑的8 人,判处缓刑的3 人.二、建设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通过对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权钱交易普遍,贿额与工程造价成正比在该院查办的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中,基本上都是贿赂犯罪,如该院近几年查办的均是受贿、行贿案.工程建设中立项审批、招投标和承发包、监理、材料设备采购、资金支付、工程验收等环节均有贿赂犯罪发生.问题主要出在工程建设招投标、承发包、工程款支付款等环节上,用工程项目的发包权换取金钱,即所谓要投标先投钱,这已成为当前建设领域贿赂双方权钱交易的主要特征.而且,贿赂金额的多少几乎与工程的总造价成正比.( 二) 犯罪涉及环节广泛,窝案串案突出工程建设行业分工多,建设工期长,涉及的审批管理环节多,各个环节都可能发生违法违纪和职务犯罪问题.行贿人为了取得工程,往往是多头送礼,因而形成了以工程项目为轴线的行贿受贿关系.查处的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中,在传统的一对一贿赂犯罪之外,窝案、串案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标的额较大的重点工程,牵扯制约环节较多,行贿犯罪分子往往是对决策者、主管者、具体办事者环节分别行贿,从而形成查出一件带出一串的现象.查办这类案件时,往往是抓住一个行贿人带出多个受贿人; 查办一个受贿人又带出多名行贿人.( 三) 犯罪隐蔽性强,作案手段多样化建筑行业的贿赂犯罪,作案手段、方式日趋狡猾.职务犯罪分子为逃避法律制裁,不断变换作案手法.有的由配偶、子女、出面接受贿赂,一旦案发,佯装不知; 有的借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之机,大肆收受礼金、实物、有价证券; 有的以其亲属名义收受行贿人所送的公司干股; 有的以借款形式,掩盖索贿受贿; 有的将受贿的款物放在办公室,甚至将其中的少部分用于公务活动,掩盖其谋取私利的本质.还有的行贿人从长远利益出发,提前行贿,利用一切机会,进行感情投资,联络感情,如该院查办的刘某受贿案中,很多开发商利用刘某儿子结婚、母亲去世等机会,给刘某送去了数十万元.( 四) 犯罪主体多元化从查处的案件来看,犯罪嫌疑人既有主要领导干部,也有行业主管部门人员,既有工程建设单位的主要领导,也有施工企业的法人代表、还有村级基层组织主要干部.三、建设系统职务犯罪的原因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破坏公平有序、诚实守信的市场经济秩序,后果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 利益驱动,建筑市场不规范建筑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竞争十分激烈的产业.近些年,由于省市区对城市建设给予了政策上的优惠和资金上的扶持,投资基建工程和房地产开发成为可以获取高额利润的经济热点领域.建筑企业开花,建筑市场僧多粥少,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同时,建筑市场存在着许多不公开、不规范的行为,如应公开招投标的而不公开进行.企业为了在建筑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使企业能生存、发展、壮大、必然要采取各种办法甚至是不正当的手段与对手竞争.技术竞争、质量竞争、信誉竞争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变成了贿赂竞争,以致工程建筑领域贿赂之风恶性蔓延,成为贿赂犯罪的高发区.( 二) 监督机制不健全,权力失去制约管理混乱、监督不力是导致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频发的重要原因.一是工程项目发包搞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制约,一些单位和部门有法不依,对按规定应当招投标的工程却以种种理由不搞公开招标,而是采取议标的方式,暗箱操作,发包给利益关系人.二是工程验收走过场,监督制约徒有形式.竣工验收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工程的综合评定,必须依法严格把关,但有的工程完工后,有关质量监督部门没有认真履行职责,敷衍了事.三是工程监理和工程管理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有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虽安排有人参与监理和管理,但是监理人员在承包老板金钱的惑下,对建设中的偷工减料行为视而不见,有的甚至同流合污,贪污受贿.( 三) 建设领域的工作人员法律观念淡薄部分建设领域的工作人员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不熟悉,有些涉案人员认为收钱是正常的人情往来,有些甚至认为自己利用职务之便拿一点好处费、感谢费不是犯罪; 尤其是有些单位的主要领导对有关置若罔闻,将讨论和集体决定变成走过场,使明显违法违规的行为畅通无阻.( 四) 对行贿源头惩治力度不够,为贿赂犯罪埋下伏笔贿赂犯罪的源头在于行贿,而在司法实践中,往往更加重视对受贿犯罪的打击,出于策略考虑,大多把行贿者看成受贿犯罪的证人,对其网开一面,一般情况是查得多处理得少,即使处理也比受贿人轻得多.因此,为贿赂犯罪埋下伏笔,那些为了承揽工程的行贿人更加有恃无恐地实施行贿犯罪.四、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一) 规范工程建设市场,工程建设实行六个公开一是建设项目申报和审批权公开.通过项目申报、审批的公开,防止偷报、私批、私建现象,通过公开同时让更多的建筑企业及早做好投标计划和资金等方面的准备,处于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二是招标环节公开,具体包括招标、投标、议标、决标四标环节公开.招标公开就是要按公开招标项目和信息、招标标准; 投标公开就是公开投标企业事业信息,接受资质监督,清除不符合资质条件的建设企业或个人,让符合条件的建设单位参与到市场竞争; 议标公开,统一议标标准,防止多重标准、私下定标现象、同时通过及时公开议标环节还能防止议标过程中议标人为私利泄标并帮助投票人篡改投标标的和内容现象; 决标公开,就是当场公布投标结果,使决标环节透明化,保证招投标环节的公正.三是工程采购环节公开.通过公开采购物品的品种、数量、价格定位,加强对采购环节监督,监督供应方供应的物质质量和价格的监督,重大采购仍要进行招投标程序公开进行.四是工程款划拨公开.防止建设不按合同规定,过早、过多或拖延工程款,以达到工程建设中从承建方为自己捞取私利.五是工程项目增减公开.防止一些承包方与发包方勾结在竞标中降低竞价,排挤他方后通过中标后增加项目为名增加工程造价,从而为已牟利.大的建设项目增加应当重新按招标程序发包.六是工程决算公开.防止决算人员在工程决算中做文章,虚列项目或虚加数额等,为自己谋得私利.通过规范工程建设市场,建立公平、公开、有序竞争平台,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运作,防止暗箱操作以及招投标过程中的关系标、形式标和轮流陪标助标等弄虚作假现象发生,使所有工程建筑施工企业能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中自由竞争,净化工程建设市场环境,做到有效预防建设腐败.( 二) 加大工程建设监督力度,健全四个方面制约机制一是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基本上包括,建设单位党组织和纪检监督、审计和财务监督、以及本单位群众监督.通过内部监督,对重大决策、大型设备采购、建材产品采购、大项经费开支等实行事务公开制.二是上级主管部门监督机制.主要包括主管行政审批部门监督、国有企业主管部门监督以及工程质量监测等行政管理部门监督.上级监督应形成立体监督机制,特别是加强对下属单位一把手落实监督措施.三是社会监督机制.主要包括三种途径的社会监督: 社会群众、相关业务单位、竞争单位监督机制.在社会监督中要全面畅通举报监督机制.四是司法监督.检察机关预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监督特别是国家或地方重大工程,开展工程专项预防,即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进行同步的监督.( 三)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建设领域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党员、干部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最根本的是要抓好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要结合建设领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法纪廉政教育,特别是以案释法,加强惩治腐败案例宣传,利用展板、观看警示片、听取法制讲座等多种形式,从正反两个方面的宣传教育入手,开展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做到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主题教育,结合建设系统工作特点,举办专题讲座,营造浓厚的廉政教育氛围; 二是强化警示教育,通过腐败案例警戒党员干部吸取教训; 三是强化廉政文化建设,设立廉政文化室,为促进廉政建设提供宣传、学习场所; 四是强化一把手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机关各股室和局属各单位负责人进行思想信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教育,构筑思想道德防线和法纪防线.( 四) 加大对行贿犯罪打击力度,推行工程建设廉政准入制度检察机关在打击受贿犯罪的同时,还要加大对行贿犯罪打击的力度,特别是要坚决追究那些主动送、多次送、送多人、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行贿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扭转对建设领域行贿犯罪打击不力的情况,形成强大的法律力,从源头上净化建筑市场.同时,在建设领域大力推行工程建设廉政准入制度,把向检察机关查询投标单位及个人有无行贿犯罪记录作为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前的一项必经的程序,并将行贿犯罪查询结果作为对其资质、信誉度认定的一项重要依据,切实把好关口,为工程建设构筑职务犯罪的预防屏障.参考文献:[1]张志成,孙建民. 建筑工程领域职务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J]. 经济与法,2010( 9) .[2]周锦尉. 一张伴随终身的白卡[EB/OL]. 中山市预防职务犯罪网,2010 -10 -8.[3]谢国仪. 给行贿者造一个黑名册[N]. 浙江日报,2003 -3 -25.。
2023年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7篇)2023年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范文篇1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在经济犯罪案件中,职务犯罪占有相当的比重。
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缺乏有效、有力的监督所致。
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滥用,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实践证明,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是从源头上预防、治理和遏制腐败的重要途径。
我认为,必须大力强化以下几方面的监督。
一、强化自我监督自我监督,是指领导带头要多倡导自省自律,自我调控,自我约束,就可以少犯或不犯错误。
自我监督来源于加强和改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抓好宣传教育这个基础。
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加强对骨干员工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工作。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二是要结合实际,实际工作中要把控好自己,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是加强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重自警,身体力行,真正做到坦坦荡荡做事,明明白白做人,经受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蚀与反腐蚀的考验。
四是要深入开展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教育。
开展先进典型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弘扬正气,鼓舞斗志;开展警示教育,以案明纪,引以为戒,促使员工干部增强道德约束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强化组织监督组织监督是依托现有的组织系统,依据管理原则和纪律,上级对下级,组织对所属成员实施的监督。
实践证明,这种监督是最有效、最普遍、最直接、最及时的监督,在监督机制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是对权力监督的主要渠道之一。
因为,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但同样监督也需要权力,缺乏权力的监督是无效的监督。
就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而言,要想改变“一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就必须要加强上级领导班子对下级领导班子的监督。
在实行监督的同时,还要定期进行考核,针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和苗头性倾向,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组织监督如果运行得好,可以达到监督关口前移目的,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剑合一:预防职务犯罪新法宝作者:杨皓来源:《检察风云》2017年第15期2017年5月24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华东政法大学职务犯罪预防研究中心在上海北横通道二标段项目部召开“北横通道新建工程廉洁从业保障机制研究”“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工程廉洁从业保障机制研究”课题结项暨研究成果发布会。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城投集团、华东政法大学多方代表参与了此次发布会,会上发布了包括调查研究报告、堵漏立制建议、预防经验蓝本等多项研究成果。
北横通道新建工程与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工程廉洁从业保障机制建设课题是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创新检、企、研三方合作预防职务犯罪新模式在具体工程上的首次应用。
重大市政工程建设领域一直都是职务犯罪的“重灾区”,一项工程往往涉及大量的经济利益。
在探讨重大工程反腐的道路上,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多方力量,成立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华东政法大学职务犯罪预防研究中心,引入中立观察的“第三只眼”,探索出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反腐新模式。
企业:只缘身在此山中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是此次研究对象之一北横通道新建工程的业主单位。
关于此次应用检、企、研三方合作预防职务犯罪的新模式,《检察风云》记者采访到了城投公路集团的纪委书记金根有。
“实际上我们之前也有外部监督,比如发改委督查、市委巡视、财务审计等等,这一次选择与上海市检察院、华东政法大学合作,一方面我们希望加强监督力量,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监督;另外一方面也是积极寻找新的监督手段,发现以前不容易发现的问题。
”金书记向记者介绍道,“上海检察机关在本市世博会、迪士尼等多个超大项目开展廉洁从业保障中取得了很好的预防效果,积累了丰富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经验并提供大数据和案例,再加之华东政法大学的学术专业性,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与他们合作。
”在研究的具体过程中,课题组围绕招投标、资金管理、设计变更、工程分包、材料采购、竣工验收、进度款支付等十余个环节,梳理职务犯罪主要风险点十余个,总结了其表现形式并分析其成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多项完善对策。
48新视点·社会治理三剑合一:预防职务犯罪新法宝文/见习记者 杨皓2017年5月24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华东政法大学职务犯罪预防研究中心在上海北横通道二标段项目部召开“北横通道新建工程廉洁从业保障机制研究”“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工程廉洁从业保障机制研究”课题结项暨研究成果发布会。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城投集团、华东政法大学多方代表参与了此次发布会,会上发布了包括调查研究报告、堵漏立制建议、预防经验蓝本等多项研究成果。
北横通道新建工程与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工程廉洁从业保障机制建设课题是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创新检、企、研三方合作预防职务犯罪新模式在具体工程上的首次应用。
重大市政工程建设领域一直都是职务犯罪的“重灾区”,一项工程往往涉及大量的经济利益。
在探讨重大工程反腐的道路上,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多方力量,成立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华东政法大学职务犯罪预防研究中心,引入中立观察的“第三只眼”,探索出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反腐新模式。
企业:只缘身在此山中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是此次研究对象之一北横通道新建工程的业主单位。
关于此次应用检、企、研三方合作预防职务犯罪的新模式,《检察风云》记者采访到了城投公路集团的纪委书记金根有。
“实际上我们之前也有外部监督,比如发改委督查、市委巡视、财务审计等等,这一次选择与上海市检察院、华东政法大学合作,一方面我们希望加强监督力量,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监督;另外一方面也是积极寻找新的监督手段,发现以前不容易发现的问题。
”金书记向记者介绍道,“上海检察机关在本市世博会、迪士尼等多个超大项目开展廉洁从业保障中取得了很好的预防效果,积累了丰富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经验并提供大数据和案例,再加之华东政法大学的学术专业性,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与他们合作。
”在研究的具体过程中,课题组围绕招投标、资金管理、设计变更、工程分包、材料采购、竣工验收、进度款支付等十余个环节,梳理职务犯罪主要风险点十余个,总结了其表现形式并分析其成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多项完善对策。
预防职务犯罪的刑法原理分析夏津县检察院检察长姚永志预防科赵海宁摘要:未然之罪是指对未发生的犯罪行为进行的预防和评价,是刑罚预防主义的必然结论。
未然之罪又包括初犯可能和再犯可能。
因此,预防职务犯罪就应针对初犯可能和再犯可能两个方面展开,才能真正达到预防职务犯罪的全面效果;“预防犯罪”的刑法目的包括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两个方面。
一般预防,是相对于个别预防而言的,指通过对犯罪人适用一定的刑罚,而对社会上的其他人,主要是指那些不稳定分子产生的阻止其犯罪的作用。
而预防职务犯罪主要是指刑法目的中的一般预防而言展开的.关键词:初犯可能;再犯可能;一般预防;特殊预防从社会学意义讲,职务犯罪是一种腐败.从刑法学意义上讲,职务犯罪是与职务有关的一类犯罪的总称,是依照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
因此,检察机关开展的职务犯罪预防是整个刑法学意义上犯罪预防体系的一个子系统,是不同于社会学中的腐败预防的一种专业预防活动.本文试从刑法学原理的角度,对预防职务犯罪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预防职务犯罪的犯罪论分析犯罪既包括已然之罪,又包括未然之罪。
已然之罪是指对已经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进行的评价,侧重于从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和行为的危害后果进行评价。
未然之罪是指对未发生的犯罪行为进行的预防和评价,是刑罚预防主义的必然结论。
未然之罪又包括初犯可能和再犯可能。
因此,预防职务犯罪就应针对初犯可能和再犯可能两个方面展开,才能真正达到预防职务犯罪的全面效果.(一)再犯可能与预防职务犯罪的关系再犯可能是指已经实施犯罪的人在受到刑事处分以后再次实施犯罪的可能性。
这里所谓的刑事处分,是指受过刑事法律的处理,其内容包括以下两种情况:经过人民法院的免于刑事处分的处理。
根据我国刑法第37条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免于刑事处分.免于刑事处分是一种有罪判决,它本身实际上就是一种刑事处分。
其二,经过人民法院判处刑罚.刑罚是刑事处分的实质内容,被判处刑罚当然是受到刑事处分.在职务犯罪领域,犯罪人既包括国家公职人员,也包括非国家公职人员。
金融系统职务犯罪预防讲稿金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保证金融安全对于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金融系统职务犯罪案件呈现出发生率高、破坏性强、涉案范围广等特点,对金融资产和金融秩序构成了直接危险,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预防金融系统职务犯罪方面具有重要的监督权力,承担着不可推卸的监督义务。
本文将结合侯马市人民检察院预防银行系统职务犯罪工作的指导思路和具体做法展开对这一问题的分析。
我国宪法规定,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形式包括诉讼程序监督和非诉讼程序监督两种。
其中非诉讼程序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针对发案单位在管理、制度上存在的漏洞,以及其他方面可能导致犯罪的问题,所发出的检察意见。
预防银行系统职务犯罪即是检察机关实施非诉讼程序监督的重要内容。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各级检察机关要“加强行业职务犯罪状况研究,推动行业预防”。
检察机关在金融系统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就是要有效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对金融系统的侵蚀,着力从源头上预防、治理腐败,保障金融资产的安全,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这就是检察机关预防银行系统职务犯罪的法律依据。
从预防银行系统职务犯罪的实施主体来看,检察机关具备明显优势,对于各种职务犯罪的途径以及新时期金融系统职务犯罪的新特点、新手段有着深刻的洞悉能力。
2006年,农业银行侯马市支行新田办事处发生挪用公款案。
该处主任郭某以高额好处费为诱饵,吸收大额存款,指使下属柜员在储户不在场的前提下无折将储户帐户上的巨额存款支取挪用。
案发之后,该市检察院李红卫处长迅即组织力量,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对这一案件进行了查处,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这一个案凸现检察机关携手银行打击职务犯罪的必要性。
此外,检察机关在金融系统开展工作,可以探索积累不少经验,为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检察机关做好预防银行系统职务犯罪的工作,必须对这些案件的特点、发案原因进行系统总结与分析。
浅谈涉农干部职务犯罪的犯罪构成和预防作者:许盛忠杨烈石华俊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25期摘要:近年来,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现象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这严重影响刚刚起步的农村经济,激起了广大村民的强烈不满。
影响、阻碍了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甚至威胁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深入探索农村干部职务犯罪预防之路,加强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预防力度,对促进农村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从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犯罪构成、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三方面深入剖析以期更好的做到预防农村干部职务犯罪。
关键词: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犯罪构成作者简介:许盛忠、杨烈石、华俊,江西省乐平市人民检察院干警。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9-222-02职务犯罪主要危害新农村建设、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侵蚀国家的管理职能,损害群众利益。
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是指农村干部利用其自身的职务便利所进行的犯罪,它对农村社会稳定的危害是相当大的。
解决和处理好农村干部职务犯罪问题,对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坚决的惩治犯罪,还要深入的研究涉农案件的犯罪构成,做好预防工作。
一、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农村干部离农民群众最近,其犯罪行为也直接侵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就近几年来说,全国范围各地涉农案件都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这不仅影响到了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更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只要冷静的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农村干部职务犯罪表现形式。
一是村干部职务犯罪率高的村往往经济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这就造成经济越落后村干部职务犯罪形象越严重的现象。
二是从职务犯罪所涉及的公款来源上看,村干部贪污、挪用公款基本上是惠农农业补偿款、公益林补助款、危房改造补助款、残疾人事业扶持资金等,也就是说国家惠农政策实施中,国家给农民的惠农补助款项成了村干部贪污和挪用的主要构成主体,使部分群众应得到的惠农款项没有得到或没有及时得到。
职务犯罪预防前沿的一匹黑马
——东胜区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局纪事
东胜区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局,堪称是奔突在职务犯罪预防前沿的一匹黑马,他们卓越的预防工作,收到了突出的预防效果。
一、围绕办案开展“六个一”个案预防
东胜区检察院预防局贯彻落实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方针,结合办案,全面落实“六个一”个案预防机制。
即,一案一份悔过书,一案一次座谈会,一案一堂法制课,一案一份建议书,一案一次回访,一案一套预防档案。
2011年以来,共向鄂尔多斯市邮政公司、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鄂尔多斯市银监分局、内蒙古银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伊金霍洛旗城市建设局等发案单位发出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的“检察建议”40多份,向发案单位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和预防措施近200条,到发案单位开展专题预防讲座和个案分析座谈30多次,在全市检察系统实现了立案案件检察建议“发出率”、发案单位“教育率”、犯罪嫌疑人“悔过率”、单位整改“反馈率”四个“百分之百”。
通过围绕办案开展预防,使发案单位的职务犯罪继发、重发率为“零”。
二、构建社会化预防大格局
按照“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工作要求,把预防工作纳入到全区反腐败斗争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总体格局之中,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系会议成员单位达到了86个,形成了覆盖党政机关、大型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各类金融单位的社会化大预防格局,法制化、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预防联动机制基本形成,促进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网络体系的发展。
根据行业特点,开展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先后与财政、税务、工商、国土、煤炭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开展预防工作,通报职务犯罪的新情况,分析职务犯罪的新动向,交流预防工作信息,逐步形成覆盖各行业的预防网络。
三、在重点领域行业开展专业化预防
近年来,东胜区检察院预防局在财政、教育、国土等系统开展职务犯罪预防联手共建活动,推动了几大系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开展。
财政系统,加大了对大型国有企业投资的监管力度,建立了财政工作人员执行公务廉政情况跟踪监督制度,保证了政府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
教育系统,加大了对教育收费管理的监督力度,对所属全部初高中全面开展了财务检查,并广泛进行了廉政文化教育活动。
国土系统,加强了土地征用、拆迁补偿等监管方面,有效预防了工程中
的职务犯罪的发生。
随着《政府采购法》的实施,东胜区检察院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东胜区全面实施政府“阳光采购”工程,在政府采购中,全面落实项目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监督电话公开的“四公开”机制,接受社会监督。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预防了政府采购中腐败案件的发生,而且节约了大量资金。
通过开展政府采购专项预防,东胜区政府采购领域至今未发现一起职务犯罪案件,也未接到一起投诉。
东胜区检察院预防局紧紧围绕服务东胜“三大推进”工作大局,在全区民生工程中开展专项预防,先后参与了科技教育创业园区污水泵站及压力管线工程、尚城鹂景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等工程,以及这些工程监理工程项目招标活动。
特别是铜川镇添漫梁村海子沟社塔韩铁路安置住宅项目,经过公开招投标,总投资972.8328万元,铜川镇镇政府和全村人民对工程质量和工程廉洁给予了高度关注和热切期望。
为了从管理源头预防职务犯罪,预防局经过调研探索,提出建立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库,得到院领导支持后,建立了全市首个可以快捷的查到职务犯罪侦查和预防工作所需的信息库。
该项创新举措推进了惩防一体化机制建设,得到市院的肯定并推广。
四、立足预防职能投身普法宣传
东胜区检察院预防局先后在主要街道电子显示屏、出租车广告栏、公共汽车广告栏循环播放廉政警局、预防信息,进行预防犯罪普法宣传,向过往的广大人民群众传递反腐倡廉的正能量,实现艺术性、观赏性和教育性的有机统一,进一步营造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廉政文化氛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