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机倒塌事故评析
- 格式:pdf
- 大小:166.68 KB
- 文档页数:2
塔式起重机事故频发判析与对策建筑安全事故频发,事故伤亡率一直都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这已引起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安全问题已经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的社会理念正融入到建筑安全管理中,体现了社会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0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建筑业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而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水平却一直处于较低层次,这就使得建筑业安全管理形势越发严峻国家。
在建筑安全事故中,塔式起重机事故频发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方面因为它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及国家财产的大事;另一方面是因为对于发生的重大事故,住建部、国家安监总局每年都有通报和相应的安全检查,但还是年年层出不穷。
解决塔式起重机事故频发的问题,仅靠国家有关部门及企业在不同的层面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提升塔式起重机的质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深层次思考解决办法。
塔式起重机常见事故及分类塔式起重机主要由钢结构组成,一个中型塔式起重机全高时自重高达上百吨,在工作中出现自身裂损事故的力度会相当大;此外它的高度高、工作覆盖面广,发生事故时,也会影响或伤害到许多方面的人和物。
整体倾覆塔式起重机的事故及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对于固定式塔式起重机而言,倾覆事故一般是指塔式起重机的臂架结构和塔身或者大部分塔身整体倒塌的事故;而对于行走式塔式起重机而言,一般是指塔式起重机行走支撑结构或者下回转塔式起重机回转结构以上部分整体倒塌的事故。
此类事故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塔式起重机基础工程不符合安全性要求引起的事故。
对于承台式基础工程或者轨道行走式塔式起重机地基而言,经常发生没有按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地基耐力或者土壤密实度不达标,地基边坡未加固,地基无排水措施,不明地基地下构筑物的情况,或将塔式起重机基础置于地下暗洞或者各类管沟之上。
这样的基础工程常常会发生地基突然下陷或者边坡垮塌情况,导致塔式起重机倾覆。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建筑公司在承建一栋高层住宅楼过程中,由于塔吊安装不规范,导致塔吊在施工过程中倒塌,造成现场工人伤亡及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后,死者家属及受伤工人要求建筑公司、塔吊租赁公司及施工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案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案情分析1. 事故原因分析经调查,塔吊倒塌的原因如下:(1)塔吊安装不规范。
在安装过程中,施工单位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导致塔吊整体结构存在安全隐患。
(2)塔吊租赁公司未对塔吊进行定期检查、维护。
在租赁过程中,塔吊租赁公司未对塔吊进行定期检查,导致塔吊存在安全隐患。
(3)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对塔吊进行有效监管。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对塔吊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对塔吊的安全运行未给予足够重视。
2. 法律责任分析(1)建筑公司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因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建筑公司作为施工单位,对塔吊的安装、使用、维护负有直接责任。
因此,建筑公司应对事故造成的伤亡及财产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2)塔吊租赁公司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六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塔吊租赁公司未对塔吊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导致塔吊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塔吊租赁公司应对事故造成的伤亡及财产损失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3)施工单位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四十条,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在本案中,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对塔吊进行有效监管,导致塔吊倒塌事故的发生。
因此,施工单位应对事故造成的伤亡及财产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判决结果经法院审理,判决如下:1. 建筑公司赔偿死者家属及受伤工人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共计人民币XXX万元。
塔吊(施工电梯)是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中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从安装、使用到拆卸整个过程基本上是高空作业,本身就有一定的危险性,塔吊(施工电梯)事故会带来严重后果,一旦塔吊(施工电梯)发生责任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塔吊(施工电梯)倒塌事故原因分析预防塔吊(施工电梯)设备事故和减少损失的管理规定2)项目第一台大型起重设备的验收,由项目部组织,公司机械设备管理部、会同产权、安装等有关单位参加;填报《施工现场大型机械设备安装(首部)监督表》、特殊大型设备执行专项验收表。
3)项目部后期机械设备安装验收:由公司授权的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相关部门、监理、产权、安装等单位参加验收;填报《机械设备验收鉴定单》并签字盖章。
4)建筑起重机械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顶升或附着的,按3)条组织验收;顶升或附着作业后安装单位按设备专项方案实施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组织相关部门复验后,即可投入使用。
3、备案大型起重机械设备,必须由当地主管部门检测,办理使用备案后方可使用。
智能塔吊可视系统针对工地上经常遇到的问题,特别有9大功能,分别是:1、塔吊司机身份识别;2、塔吊运行信息监控(起重量、起重力矩、起升高度、回转角度等);3、超载预警;4、预警限位控制系统;5、三维立体防碰撞系统;6、大臂绞盘防跳槽视频监控;7、天气预报(风速、温度、湿度等);8、全程可视化监控作业;9、黑匣子(记录塔吊运行信息)。
五、严查起重机械使用安全管理。
严查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备案、安装(拆卸)告知、安全档案建立、检验检测、安装验收、使用登记、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等制度的执行情况,机械类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情况,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人员、司机、信号司索工持证上岗情况;严格落实“十吊十不吊”的规定;遇有六级以上大风,起重机械一律停止吊装作业,四级以上大风严禁顶升作业。
塔吊(施工梯)保险一般分为以下几类1、针对保障塔吊施工梯财产损失的保险:设备险、机器损坏险、附加设备险。
财产保险(Property Insurance)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保险合同的约定对所承保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
收稿日期:2005-09-02作者简介:陈安军(1963—),男,浙江宁波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建筑机械设计,检测研究工作。
塔机倒塌事故分析和教训陈安军(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12)摘 要:从设计、材料、安全装置、使用等角度对浙江青田县小型塔机倒塌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
关键词:塔式起重机;倒塌;金属夹杂物;力矩限制器中图分类号:TH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3707(2006)01-0056-03 浙江省青田县曾发生了一起QTZ25塔式起重机倒塌事故。
受当地有关部门的委托,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验站对事故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笔者作为事故分析的负责人,认为这起事故涉及到塔机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等多方面原因。
以下就技术原因进行重点分析。
1 事故塔机的相关情况事故塔机型号为QTZ25(T C3008A ),系新机。
发生事故前仅使用不足两周。
塔机安装独立式最大起升高度27m ,最大工作幅度30m 。
事故日凌晨,塔机起吊混凝土至1层楼面的事故发生点下降料斗卸料时,塔机塔身斜支撑处主弦杆断裂和扭曲,塔机向西倾倒。
事故造成两人死亡。
事故发生时,无风。
2 现场勘察情况事故现场的有关位置尺寸见图1,发生事故时,吊重的工作幅度为26.4m 。
根据事故时使用料斗的几何尺寸,经计算,事故时所吊总重量约为1300kg 。
按该塔机的起重性能,吊重超载约30%。
图1 事故现场平面示意图・65・浙江建筑 第23卷第1期 2006年1月 塔机采用具有重量限制、力矩限制和幅度限制三种功能的组合形限制器。
该限制器利用一可调节长短的钢丝拉线传递塔机工作时的力和力矩信息。
现场发现该拉线已经断开,断开的位置恰好是拉线与起重臂上弦杆相碰的位置。
在1层楼面上正在浇捣混凝土区域的布筋无被拉钩等现象,可以排除事故时料斗与楼面钢筋等挂住造成塔机较大附加载荷的可能性。
塔机倒塌后,在塔身支撑杆支撑耳截面上的塔身肢杆呈断裂、扭曲状态。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超强台风引发塔机倒塌事故分析1、事故概况2006年8月10日超强级台风桑美袭击了浙江省温州地区苍南县,致使6台附着式塔式起重机倒塌,其中一台塔机事故情况如下。
某工程商业商业A楼施工用60tm附着式塔机在桑美台风正面作用下造成倒塌。
该塔机实际塔身高度56m,第一道附墙位置在20.7m处,第二道附墙在35.7m处。
在台风的正面作用下,上下两道附墙环梁破坏后塔机沿商业A楼北面倒下,朝西砸向一期工程B楼6层楼屋面,吊臂弯曲变形倒在8#楼与B楼之间的空地上,平衡臂倒在B楼屋面上,3-6层楼面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且混凝土平衡重块打在三楼的一根梁和框架异型柱上(见图1)。
现场工作人员看到连接塔身的上面一道附墙环梁首先解体,随之附墙撑杆破坏,接着下面一道环梁解体,支撑杆破坏,最后导致塔机倒塌。
该环梁不是塔机生产厂家提供的,而是由租赁公司自行设计制造。
环梁四边为2[12槽钢,4个角处2根槽钢通过节点板用螺栓连接,见图2。
事故现场情况是有些槽钢与节点板(=8)的连接焊缝已拉开,有的螺栓(目估为M12)已被拉脱,附墙撑杆(目估为120钢管)已弯折。
塔身4根弦杆为矩形型钢,弦杆与底架之间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事故后高强螺栓本身未破坏,高强螺栓连接套与弦杆之间焊缝基本上也未破坏,而是在高强螺栓连接套与弦杆焊接处与焊缝成35角左右剪切破坏(见图3)。
从破坏现场看,高强螺栓和连接套焊接质量较好,而弦杆处于剪切破坏和脆性破坏,说明弦杆型钢质量存在一定问题。
塔机底架和地脚螺栓未发现较大拉伸与位移,塔机基础(设有桩基)基本完好,这说明塔机附墙环梁设计与制造问题是造成塔机倒塌的内部主要原因。
2、原因分析据气象预报,桑美台风达到17级,风速超过60m/s,按GB/T13752-1992《塔机设计规范》计算,离地面10m处风压为:Pw=0.613602=2207Pa而按GB5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在56m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u2=1.73,则在该高度处风压达到:Pw=22071.73=3800 Pa《塔机设计规范》中规定在H=56m处塔机的非工作状态允许风载荷P3=1100 Pa。
塔吊安装施工中的倒塌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塔吊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施工设备,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电力等工程项目中。
然而,塔吊安装施工中的倒塌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更好地分析塔吊安装施工中的倒塌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本文将从事故案例分析、影响因素探究和预防措施阐述三个方面逐一展开。
二、塔吊安装施工中的倒塌事故案例分析1. 案例一:塔吊底座承载力不足在某大型建筑工地,一起塔吊倒塌事故造成多人伤亡以及财产损失。
经调查发现,该塔吊底座承载力不足,无法承受塔吊的重量。
施工单位在安装塔吊前未对底座进行充分的强度评估和检测,导致塔吊运行过程中底座受力过大,最终引发倒塌事故。
2. 案例二:违规操作导致失稳另一起塔吊倒塌事故发生在一座正在施工的高层建筑项目上。
事故调查发现,施工人员在操作塔吊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如超负荷使用、违反操作规程等。
这些违规操作造成了塔吊失去平衡,最终导致塔吊倒塌及严重伤亡事故的发生。
三、塔吊安装施工中的倒塌事故影响因素1. 设计不合理塔吊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工程要求,还要考虑到施工中的实际情况。
如果设计上存在缺陷或者不合理,如底座承载力不足、结构强度不够等问题,就会增加塔吊倒塌的风险。
2. 材料质量问题塔吊的安全性与材料质量直接相关。
如果使用的材料质量不达标或存在瑕疵,如焊接不牢固、钢材强度不足等,就会降低塔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施工人员素质不高塔吊是一种复杂的施工设备,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才能操作。
如果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经验不足,或者存在不良工作习惯和违规操作行为,很容易引发塔吊倒塌事故。
4. 风力等自然因素塔吊施工作业通常在高空进行,受到风力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
如果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施工,如大风天气,塔吊的稳定性将受到严重威胁,增加倒塌事故的风险。
四、塔吊安装施工中的倒塌事故预防措施1. 加强设计和施工管理在塔吊的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底座承载力、结构强度等因素,确保塔吊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塔式起重机倒塌事故分析
一、事故简介:
1、事故发生的时间:2008年10月10日10时20分左右;
2、地点:张家店沣水镇刘家村建筑工地;
3、事故经过: 2008年10月10日10时20分左右,进行10号楼顶层混凝土作业施工,田某(无塔式起重机操作资格证)操作QTZ-401型塔式起重机向作业面吊运混凝土。
将装有混凝土的料斗(重约700公斤)吊离地面时,发现吊绳绕住了料斗上部的一个边角,于是将料斗下放。
在料斗下放过程中塔身前后晃动,随即塔机倾倒,塔臂砸到了相邻的幼儿园内儿童。
4、伤亡情况:造成5名儿童死亡、2名儿童重伤,田某轻伤,直接。
2017年07月3起塔式起重机倒塌事故案例分析彭新华(青海省特种设备检验所,青海西宁810008)塔式起重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由于违规安装施工、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等造成塔式起重机倒塌的较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塔机的倒塌事故给塔机司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对企业的财产造成较大的损失,如何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是相关建筑施工单位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下面对3起倒塔事故进行分析。
1事故描述事故1、某建筑施工工地安装的QTZ315塔机,独立高度29m ,安装高度22m ,塔机基础为标准节预埋。
塔机司机接班后进行例行安全检查和空载试验,吊过3斗灰,均未超载,塔机转到东南方向时突然倒塌,塔机司机从司机室跳到沙石堆上受轻伤。
事故2、某火力发电厂发电设备改造工程安装的QTZ5013塔机,最大起重力矩630KN.m ,最大起重量6t ,独立起升高度36m ,最大工作幅度50m ,安装高度40m ,超过独立高度无附墙架,基础为新型专利的活动基础。
塔机在吊装发电设备模板时超力矩,整体倾覆,塔机司机死亡。
事故3、某建筑施工工地安装的QTZ80塔机,最大起重力矩630KN.m ,最大起重量6t ,独立起升高度41.2m ,最大工作幅度56m ,安装高度32.5m ,塔机基础为标准节预埋。
塔机在吊运钢筋时超力矩,并且与建筑基础模板钩挂,塔机司机违章起升吊钩,致使塔机标准节从第一节底部断裂,整体倒塌,塔机司机死亡。
2事故现场勘察事故1:(1)塔机基础底架由安装单位自制,转场移机后未经检验投入使用;(2)塔机从第一节标准节开始整机向东南方倒塌,塔帽、配重臂倒在新建的三层楼板上全部变形,塔机起升臂位于楼房的另一侧地面指向西南方,全部变形;(3)塔机基础底架与第一节标准节主弦杆外的螺栓连接件焊接处撕裂,西侧两个连接件脱落,一个连接件焊缝有一侧虚焊,另一个连接件两侧焊缝有陈旧性裂纹;东侧连接件撕裂,高强度螺栓未脱落,连接的良好,连接件为安装单位自制并焊接;(3)塔机吊钩位于回转中心25m 左右,吊钩上未吊重物;(4)塔机在转场安装前重新涂装油漆,撕裂处周边油漆保存完好;(5)塔机司机受轻伤。
塔吊事故原因及典型案例分析塔吊事故是建筑行业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类事故,其直接危害工人生命安全和产生经济损失。
造成塔吊事故的原因复杂,包括设备质量、操作人员技能、现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将从原因和案例两个方面对塔吊事故进行分析。
一、原因1. 设备质量问题塔式起重机操作要求机器具备可靠的性能和耐久性,例如起重能力、结构稳定性、限速系统等应满足相关标准。
一些非正规厂家和不合格产品入市现象,设备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加剧了塔吊事故的发生。
2. 操作人员技能问题塔吊操作人员需要掌握起重设备的机理和安全标准,能熟悉地操作控制器、电动机等设备。
如果操作员对设备不熟悉,或者其作业时不专注、态度不端正、心态紧张,极易发生事故。
3. 现场环境问题现场环境因素是造成塔吊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风力、地基承载力、建筑前期结构的疏漏检查、安全距离等。
此外,现场管理的偏差和失误也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典型案例分析1. 上海市闵行区新龙路兴和苑住宅楼塔式起重机倾覆事故2015年6月22日,上海市闵行区新龙路兴和苑住宅楼塔式起重机因高空顶起的风力强度过大倾覆,造成2人死亡,1人不幸被压死。
对此,上海市建设委员会随后明确提出,该起事故的主因在于现场安全管理严重缺失,对起重机的运输,维护,安装以及日常维护管理环节逐一暴露问题。
2. 武汉一居民区塔式起重机事故2018年4月18日上午10时许,位于武汉市蔡甸区鲁广芳芳家园内的一只塔式起重机,在钢丝绳突然断掉的情况下,从20多米高度坠地,挡在楼房墙旁边的一辆轿车上,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起重机原本是要拆下的,可是一只钢索断了,起重机的总工程师不再施工,便不再交钥匙,不再负责现场安全。
3.浙江舟山建筑工地塔吊坍塌事故2019年12月20日,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建筑工地上一座塔式起重机在施工时因强风天气致使主臂断裂坍塌,砸中下面的施工工人,造成2人死亡,2人受伤。
起重机的安装和施工工作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和管理失误是此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塔机作为建筑施工现场的重要大型机械设备,拆除配重和起重臂平衡臂前必须要先用螺栓或销轴将回转支承与标准节联接后方可进行作'1匕在未拆除配重的情况下,严禁拆除起重臂。
1 .常见事故:①顶升油缸作业中出现事故。
②吊起重臂时,吊点不准,吊绳选择错误致使起重臂不平稳,使吊绳脱离吊钩造成坠落伤亡事故。
③钢丝绳捆缚方法不对,致使在下放拉杆过程中钢丝绳挂到拉杆连接销,由于中立的作用拉杆突然失重下落,致使塔机摆幅较大造成倒塌事故。
④安装塔帽或平衡臂时•,吊车未按照规定上翘或下俯致使塔顶后倾而造成事故。
⑤拆卸:重点是拆除方法、程序、辅助机械工具、劳动力的组织与调配、环境状态及防护与部件的解体、运输、退场等:拆卸与安装方案的编制其要求是一致的,都必须做到具体明确。
⑥不严格按照拆装程序,尤其在拆卸配重时,先拆起重臂、后拆配重导致塔吊中心后移而倾覆。
2 .防范措施及方法:①拆卸起重臂根部与塔身过度节的连接横销前要用①12.5mm或中25mm的钢钢丝绳将塔身与前臂根部紧缩,当起重臂平稳地脱离塔身后,才能取掉钢丝身或放下起重臂(平衡臂同样)。
起吊点间距L应满足:8m≤L≤15mm,钢丝绳夹角一•般不大于90o,安装时,作好起重臂及平衡状态下的吊点位置并作永久性标准位置(变幅小车锁紧在根部并作好位置标志)或者严格按照说明书吊点。
尤其在施工需要起重臂自然增减,更要注意这一点。
②钢丝绳∙般采用①22.5mm长9~llm“走马”方式捆缚,以便拉杆下放时钢丝绳能顺拉杆连接自然下滑到规定位置。
③安装塔帽或平衡臂时.,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上翘或下俯角度要求作、1匕拆除配重和起重臂平衡臂前必须要先用螺栓或销轴将回转支承与标准节联接后方可进行作业。
在未拆除配重的情况下,严禁拆除起重臂。
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留一块相应配重。
另外起重臂拆卸不准使平衡臂悬空过夜。
基础及附墙作业过程中常见的事故防范措施1 .常见问题:①基础地耐力不符合塔机规定要求,不采用打桩或灌注桩措施而盲目施工,导致塔机安装后基础沉降幅度大,垂直度倾斜超过规范而发生事故。
事故探析CASE ANALYSIS98建筑机械 2015.12一起塔式起重机倒塌事故的技术分析王秀民(东营市特种设备检验所,山东 东营 257091)[提要]对某QTZ40塔式起重机倒塌过程进行了技术分析,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对塔式起重机的倒塌过程进行了推测分析,通过和现场所留痕迹的比对,从技术方面确定违章作业、野蛮施工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塔式起重机;倒塌;技术分析[中图分类号]TH21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54X (2015)12-0098-03Technical analysis of collapse accident for a tower craneWANG Xiu -min2014年11月1日,某工地一台QTZ40塔机在降节拆卸工程中发生顶升套架以上部件掉落地面事故(见图1),事故发生时已安全拆卸14个标准节,塔机起升高度由76m 降至46m 。
事故发生时天气状况为少云、西北风1至2级,气候条件符合塔式起重机拆卸的工艺要求。
1 事故现场情况事故塔机倒塌前臂架方位沿东西方向,臂端向西。
未倒塌部分包括塔身剩余21个标准节(地面以上高度约45m )和3道附墙装置,最上面的标准节变形,2根横腹杆与主弦杆连接焊缝开裂,一侧的上踏步外侧有明显较规则的圆弧形挤压凹陷咬痕,另一侧下踏步向外扭曲变形。
从下数第14、15个标准节变形严重,侧面主弦杆有明显的弯曲 变形。
顶升套架已完全撕裂,部分构件坠落地面,上走台挂在第18个标准节上,下走台挂在第3个附着架处,顶升油缸挂在第14、19标准节上。
顶升横梁两端销轴已脱落,套架的换步销1个掉落地面,另1个处于伸出状态。
起重臂、平衡臂、塔帽和上下回转支座掉落地面,塔帽叠压在起重臂上,下转台支座与标准节连接处未见连接螺栓。
地面上有7节起重臂(每节长6m ),在距臂根铰接点约1m 处断裂,多根腹杆变形和焊缝撕裂。
塔身西侧30m 左右地面上摆放着已拆除的13个标准节,掉落地面的变形标准节2个,一个在塔身边,另一个在塔身与码放的标准节之间。
第1篇一、案例背景2021年5月,某建筑工地上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塔吊倒塌事故。
在施工过程中,一座正在使用的塔吊突然倒塌,导致现场作业人员2人死亡,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
事故发生后,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介入调查,认定该起事故为一起因塔吊维护保养不当导致的重大责任事故。
受害者家属对此表示不满,要求建筑公司和相关责任方承担赔偿责任。
二、法律问题分析本案例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事故责任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如塔吊)的安装、使用、维修、改造等活动,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承担。
在本案中,建筑公司作为施工单位,委托无资质的个人进行塔吊安装,且未对塔吊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导致塔吊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建筑公司应承担主要责任。
2. 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因工作原因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受害者为建筑公司的员工,在执行工作任务过程中发生事故,因此建筑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 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建筑公司因塔吊安装、使用、维修、改造等方面的过错,导致塔吊倒塌,造成他人损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4. 事故处理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按照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在本案中,建筑公司在事故发生后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也未按规定报告,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三、案例分析1. 建筑公司的责任建筑公司在本案中存在以下责任:(1)委托无资质的个人进行塔吊安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
(2)未对塔吊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导致塔吊存在安全隐患,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
塔吊倒塌事故分析报告安全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各行各业都重视安全问题。
尤其是危险行业,更是应该加强安全教育,容不得半分的马虎,否则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塔吊倒塌事故分析报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0·12”蚌埠学院教学楼塔机倒塌事故调查报告2005年10月12日上午8时05分左右,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蚌埠分公司蚌埠学院教学楼二期工程工地塔机在拆卸过程中向北发生倾覆,正在塔机上进行拆卸的6个人随机坠落,3人当场死亡,3人受伤,其中有1人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立即向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巫希平、副市长吴洪明、秦武及市安监局、监察局、总工会、新城区、建委、公安局及省有关部门领导相继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并成立了以秦武副市长为组长、武书田局长为副组长、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总工会、市监察局、市劳动保障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建管局和新城区等单位为成员的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并组织对现场的设防、保护,防止二次伤害发生,要求事故单位积极做好抢救伤员和对死亡亲属的安抚、接待、赔付等善后工作。
一、事故经过由蚌埠城市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蚌埠市监理公司监理、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蚌埠分公司劳务分包的蚌埠学院教学楼二期工程,于2004年12月18日开工,今年10月10日主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省建工集团蚌埠分公司劳务分包项目部副经理朱龙生在未向相关部门报告的情况下,决定在10月12日对QTZ5508型塔式起重机进行拆卸。
10月12日上午7:10左右,塔机拆除负责人徐国存(省建工集团蚌埠分公司劳务分包项目部农民工)带领电工高明泉、塔机司机孙功仓、塔机拆卸操作工孙东东、李丹祥、周明响和徐文等7人开始塔机的拆卸工作。
徐国存站在回转承台位置负责指挥联系并操作液压顶升油缸,孙功仓在驾驶室负责起重臂小车的配平和将拆卸的标准节吊落地面等相应工作,孙东东等4人站在顶升工作平台四周负责拆卸标准节螺栓等,电工高明泉在地面负责将落下的标准节摆放和塔机照明拆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