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
- 格式:pptx
- 大小:8.72 MB
- 文档页数:143
实验十三、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GB/T 5009.199-2003 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方法一快速卡法一、目的要求:学习快速卡法测定有机磷农残快速检验法及熟悉检验结果评定。
二、实验原理:胆碱脂酶可催化靛酚乙酸脂(红色)水解为乙酸与靛酚(蓝色),有机磷或氨基甲酸脂类农药对胆碱脂酶有抑制作用,使催化、水解、变色的过程发生改变,由此可判断出样品中是否有高剂量有机磷或氨基甲酸脂类农药的存在。
三、实验试剂:1、固化有胆碱脂酶和靛酚乙酸脂试纸卡片;2、pH 7.5 磷酸盐缓冲液:分别称取15.0g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与1.59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用500 mL蒸馏水溶解。
四、实验步骤:1、整体测定法(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蔬菜样品,擦去表面泥土,剪成1cm左右方形碎片,取5g防入带盖瓶中,加入10 mL缓冲溶液,振摇50次,静置2min以上.(2) 取一片快速卡,用白色药片沾取提取液,放置10min以上进行预反应,有条件时在37 ℃恒温装置中放置10min。
预反应后的药片表面必须保持湿润。
(3)将快速卡对折,用手捏3min或用恒温装置恒温3min,使红色药片与白色药片叠合发生反应。
注意:每批测定应设一个缓冲液的空白对照。
2、表面测定法(粗筛法)(1)擦去蔬菜表面泥土,滴2~3滴缓冲液在蔬菜表面,用另一片蔬菜在滴液处轻轻摩擦。
(2)取一速片测卡,将蔬菜上的液滴滴在白色药片上。
(3)放置10 min以上进行预反应,有条件时在37 ℃恒温装置中放置10 min。
预反应10 min,预反应后的药片表面必须保持湿润。
(4)将快速卡对折,用手捏3min或用恒温装置恒温3min,使红色药片与白色药片叠合发生反应。
注意:每批测定应设一个缓冲液的空白对照。
五、检测结果判断:1、结果判断结果以酶被有机磷或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抑制(为阳性)、未抑制(阴性)表示。
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蔬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是我们餐桌上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药的使用也在逐渐增加,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农民们经常使用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来防治病虫害。
这些农药的残留问题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对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目前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类农药,它们能够有效地抑制害虫和杂草的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在农药使用过程中,由于农民对农药的使用不当或者过量使用,导致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量超标的情况屡见不鲜。
这些农药残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因此对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关于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虽然在检测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但是它们需要昂贵的设备和复杂的操作流程,并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到结果,无法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
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寻找更加简便、快速和准确的方法来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近年来,基于生物传感技术的快速检测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生物传感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材料的特异性反应来检测目标化合物的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快速等优点。
在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中,常用的生物传感技术包括酶传感技术、免疫传感技术和核酸传感技术等。
酶传感技术是利用酶对目标化合物的特异性反应来进行检测的技术。
在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中,常用的酶包括乙酰胆碱酯酶、磷酸化酶等。
当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存在时,它们会与酶发生特异性的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或发光信号,从而实现对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除了传统的生物传感技术之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快速检测方法,如基于纳米材料的快速检测方法、基于光学技术的快速检测方法等。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判定依据
有机磷类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量判定依据通常根据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法规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法规中都会规定有机磷类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允许残留量限制。
食品应在这些规定的标准范围内,超出限制的视为不合格。
2. 最大残留限量(MRL):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机构制定了针对农药残留的最大容许残留限量。
这些限量可作为判定依据。
3. 国家监测数据:各国会定期进行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发布监测结果和报告。
这些数据可以作为判定依据,用于确认农产品是否符合农药残留标准。
4. 其他学术研究:科研机构和学术机构会进行针对有机磷类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安全性评估和研究,在相关研究论文和文献中可以找到判定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农产品对农药残留的容忍度也不同,因此判定依据可能会有所区别。
对于有机磷类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判断,应结合以上依据进行评估。
各类蔬菜农残不合格指标
农残是指农产品中存在的农药残留物,包括农药本身以及其代谢物。
蔬菜农残不合格指标是指蔬菜中农药残留超过了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农残限量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蔬菜农残不合格指标:
1. 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是一类常用的农药,包括敌敌畏、毒死蜱等。
国内常见的有机磷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为0.01-0.05mg/kg。
2.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包括甲胺磷、乙胺磷等。
国内常见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为0.1-0.5mg/kg。
3. 除草剂:除草剂主要用于防治杂草,常见的除草剂有草甘膦、草铵膦等。
国内常见的除草剂残留限量标准为0.1-1mg/kg。
4. 杀菌剂: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病菌,常见的杀菌剂有多菌灵、百菌清等。
国内常见的杀菌剂残留限量标准为0.1-0.5mg/kg。
5. 其他农药:除了上述几类农药外,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农药,如杀虫剂、杀螨剂等。
不同农药的残留限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蔬菜种类的农残限量标准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具体的农残不合格指标还需要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规进行查询。
同时,在选择蔬菜时,建议选择有机蔬菜或者经过严格农药控
制的蔬菜,以确保食品安全。
一、填空(每题3分)1.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的两个标准:GB/T 5009.199-2003 和NY/T 448-20012 GB/T是属于国家推荐性标准3.酶抑制率法适合于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4.农残试剂二三四必须在冰箱0-4 C中避光保存,酶试剂在0^4C下保质期为血5.GB/T5009.199-2003中,当蔬菜样品提取液对酶的抑制率》_ 50%寸,表示蔬菜中有高剂量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存在,样品为阳性结果。
6.对于葱、蒜、萝卜、韭菜、芹菜、香菜、茭白、蘑菇及番茄汁液对酶有影响的植物次生物质,容易产生假阳性。
处理这类样品时,可采取整株(体)浸提。
7检测所用全部玻璃器具使用前必须用洗涤液浸泡后,用自来水冲洗后,再用蒸馏水清洗两遍,干燥后使用。
8.检测技术中应掌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有质量原则、安全原则、快速原则、检验有关的要求、检验方法的选择。
9.10.二、选择题1.农产品在包装、保鲜、贮存、运输中所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的技术规范。
A.任意性B.推荐性C.专业性D.强制性2.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在农业上使用的 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是()。
A.乙酰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B.甲胺磷、对硫磷、甲基毒死蜱、久效磷和磷胺C.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D.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三唑磷和磷胺3.新鲜水果和蔬菜等样品的采集,无论进行现场常规鉴定还是送实验室做品质鉴定,一般要求()取样,具有代表性。
A.随机B.选择C.任意D.有目的性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A.2007 年1 月B.2007 年11 月C.2006 年11 月D.2006年1月5.对于叶菜类,取样时要取-----部分A.叶片部分B.根部C. ■茎部6.加入下面三种试剂的顺序,首先加入----------A.酶B.显色剂C.底物7.做空白对照时,首先加入 --------- 液A.酶B.显色剂C.提取液D.底物8.对于果菜类,取样时要----A.连皮带肉去下一块B.只取果肉C. 只取皮9.10.三、简答题(每题10分)1. 试述 GB/ T 5009.199-2003 方法中酶抑制法的检测原理。
实验十三、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GB/T 5009.199-2003 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 )方法一快速卡法一、目的要求:学习快速卡法测定有机磷农残快速检验法及熟悉检验结果评定。
二、实验原理:胆碱脂酶可催化靛酚乙酸脂(红色)水解为乙酸与靛酚(蓝色) ,有机磷或氨基甲酸脂类农药对胆碱脂酶有抑制作用,使催化、水解、变色的过程发生改变,由此可判断出样品中是否有高剂量有机磷或氨基甲酸脂类农药的存在。
三、实验试剂:1、固化有胆碱脂酶和靛酚乙酸脂试纸卡片;2、pH 7.5磷酸盐缓冲液:分别称取15.0g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O]与1.59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Q],用500 mL蒸馏水溶解。
四、实验步骤:1 、整体测定法(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蔬菜样品,擦去表面泥土,剪成1cm左右方形碎片,取5g防入带盖瓶中,加入10 mL 缓冲溶液,振摇50 次,静置2min 以上.(2)取一片快速卡,用白色药片沾取提取液,放置10min以上进行预反应,有条件时在37 C 恒温装置中放置10min。
预反应后的药片表面必须保持湿润。
(3)将快速卡对折,用手捏3min或用恒温装置恒温3min,使红色药片与白色药片叠合发生反应。
注意:每批测定应设一个缓冲液的空白对照。
2、表面测定法(粗筛法)( 1 )擦去蔬菜表面泥土,滴2~3 滴缓冲液在蔬菜表面,用另一片蔬菜在滴液处轻轻摩擦。
(2)取一速片测卡,将蔬菜上的液滴滴在白色药片上。
(3)放置10 min以上进行预反应,有条件时在37 C恒温装置中放置10 min。
预反应10 min , 预反应后的药片表面必须保持湿润。
(4)将快速卡对折,用手捏3min或用恒温装置恒温3min,使红色药片与白色药片叠合发生反应。
注意:每批测定应设一个缓冲液的空白对照。
五、检测结果判断:1结果判断结果以酶被有机磷或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抑制(为阳性)、未抑制(阴性)表示。
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摘要】本文针对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进行研究。
在分别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目的。
在详细介绍了有机磷类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种类和残留量,以及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
还探讨了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危害和现有快速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在提出了发展更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加强对农药残留的监管措施以及保障蔬菜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解决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保障公众健康。
【关键词】关键词:有机磷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蔬菜、食品安全、监管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药残留一直是蔬菜安全问题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产量和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袭,农民逐渐使用了大量的农药。
农药残留却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常用的农药之一,它们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被广泛使用,而这些农药具有较强的毒性,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目前,我国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严重,尤其是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量较高。
据统计,蔬菜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量也存在较大的波动。
对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势在必行。
通过对不同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的分析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食品安全,减少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开展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研究,对于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1.2 研究意义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目前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农药种类,其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逐渐被重视,快速、准确地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而农药残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因此必须对蔬菜中的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进行及时检测,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化学农药的广泛应用成为农业生产中的常见现象。
因此,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已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
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需要对
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
其中,有机磷类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最常见的农药残留
物之一。
本文将介绍如何快速检测蔬菜中的有机磷类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
有机磷类农药是一类广泛使用的农药,它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酯化合物。
这种农药可以
杀死害虫、杂草和真菌,从而保护作物的生长。
但是,它往往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有害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检测。
在蔬菜中,有机磷类农药的常见成分包括马拉硫磷、甲胺磷、乐果等。
针对这些残留物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色谱法、荧光法和电化学法等。
其中,色谱法
是最常见的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可以快速和准确地检测出有机磷类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量。
除了现有的检测方法之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基于光纤传感器
的检测技术。
这种技术利用光纤的传导性能和敏感度来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与传统的
检测方法相比,基于光纤传感器的检测技术具有响应快、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以快
速地检测出蔬菜中的农药残留,同时可节省检测成本和时间。
总之,在蔬菜中确定有机磷类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对保障农产品质
量和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创新技术和不断的研究,我们可以期望未来的检测方法
会更加成熟、高效和安全。
酶抑制法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以及对该检测方法的评价王志波(如皋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226500)摘要:在人们广泛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今天,作为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直接的有效手段,蔬菜农药残留速测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蔬菜农药残留速测法主要有酶抑制法和化学试剂速测法两种。
它们都具有快速、简便、灵敏、成本低等特点。
在基层监督部门、蔬菜生产基地及市场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根据行业标准《NY/T448-2001》,利用酶抑制法和相关农残速测仪及配套试剂盒对我市主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的蔬菜样品进行了检测。
关键词:质量安全;农药残留;速测;酶抑制Abstract:The increasing concern on the food security has stimulated the development of methods for rapid detec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which is the most direct and most effective means of quality-safety monitor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methods of rapid detec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on vegetables, including enzyme inhibition method and chemical method,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primary regulation departments、vegetable production bases and markets due to their simple, rapid, sensitive and low costing characters. Vegetabl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wholesale markets、farmer markets、supermarkets were detected by enzyme inhibition method using pesticide residues detector coupled with reagent set according to standard (NY/T448-2001) in this paper.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security;Pesticide residues; rapid test;enzyme inhibition1仪器与试剂1.1检测仪器RP-410速测仪,T-200型电子天平,电热恒温培养箱,可调移液枪(10~100微升;1-5毫升),配套玻璃仪器及其它配件。
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重视,关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变得愈发重要。
尤其是蔬菜这一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其安全性更是受到广泛关注。
而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又是如何进行的呢?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有机磷农药是一类广泛使用的杀虫剂,其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毒性较大,如果不当使用或者残留量超标,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则是一类常见的除草剂和杀虫剂,同样需要重点检测其在蔬菜中的残留情况。
目前,对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两种。
化学方法是指利用化学分析的方法,通过检测农产品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含量来判断其安全性。
这种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而生物方法是指利用生物学技术进行检测,通过检测样品中农药残留物对生物体的影响来判断其安全性,包括细胞毒性实验、细胞生长抑制实验等。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化学方法检测效率较低,且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无法满足农产品快速检测的需求。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快速检测技术——光谱检测技术逐渐受到关注。
光谱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发射等特性进行检测的方法,其具有快速、准确、非破坏性等优点。
在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中,光谱检测技术可以通过测定蔬菜样品中特定波长下的光谱吸收情况来判断其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物的含量。
通过光谱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对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准确、非破坏性检测。
除了光谱检测技术,纳米材料技术也是一种新型的快速检测技术。
纳米材料技术是一种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能进行检测的方法,其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操作简便等特点。
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蔬菜中农药残留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高,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常规检测方法需要样品预处理、分离纯化并经过复杂分析程序,耗时且成本高。
因此,发展新的快速检测方法迫在眉睫。
近年来微波辅助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被广泛用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其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快速检测方法的原理微波辅助提取技术能够使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能够充分溶解于有机相中,提取过程快速、高效。
同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够将溶解后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物清晰准确地分离和定量,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的特点。
2.实验步骤(1)样品准备:取新鲜蔬菜样品,将其洗净、切碎。
取适量的样品,加入玻璃离子交换树脂和水,混合后在微波辅助提取器中进行微波提取。
(2)微波辅助提取:将样品置于微波辅助提取器中,设定合适的时间和温度进行提取,这样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物极易被提取出来。
(3)萃取物的净化:通过萃取物的净化,将微波提取的样品溶液中的杂质去除,保证后续分析的准确性。
(4)色谱分析:将经过净化的样品溶液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和检测,可以得到有关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物的详细数据。
3.实验结果与意义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检测到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物的质量分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比较不同样品准备方法得到的残留物结果,微波辅助提取方法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这种方法除了可以节省检测时间、简化操作步骤等优点,还可以为蔬菜生产和加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更好地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完)。
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但由于不规范的农药使用,导致蔬菜中常常存在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物。
这些农药残留物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因此对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常被广泛应用于蔬菜的种植过程中,主要用于杀虫、杀菌和除草。
这些农药残留物不仅会对蔬菜自身造成影响,还会通过人们饮食而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有机磷农药一般被认为是神经毒剂,会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影响人体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则会对人体的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长期暴露于农药残留物可能会引发慢性中毒,并增加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风险。
为了保障人们食品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物的安全标准。
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方法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领域。
目前,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检测方法,如色谱法、电化学法、光谱法等,不仅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到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物的含量,还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检测灵敏度高的特点,但需要耗费较长的样品前处理时间。
液相色谱法则是将样品溶解在溶剂中,并通过液相进行分离和检测,操作简便且快捷。
电化学法是一种非常灵敏的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检测电流的变化来间接地确定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量。
光谱法则可以通过检测样品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或散射来确定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量,具有快速和高灵敏度的特点。
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是确保人们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
各种各样的检测方法都在不断地研究和发展,以提供更准确、快速和有效的检测手段。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确保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物的安全水平,才能让人们放心地享用美味的蔬菜。
一、填空(每题3分)1.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的两个标准:GB/T5009.199-2003和NY/T 448-20012 GB/T是属于国家推荐性标准3. 酶抑制率法适合于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4.5.6.78.二、选择题1.农产品在包装、保鲜、贮存、运输中所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的技术规范。
A.任意性B.推荐性C.专业性D.强制性2.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在农业上使用的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是()。
A.乙酰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B.甲胺磷、对硫磷、甲基毒死蜱、久效磷和磷胺C.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D.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三唑磷和磷胺3.新鲜水果和蔬菜等样品的采集,无论进行现场常规鉴定还是送实验室做品质鉴定,一般要求()取样,具有代表性。
A.随机B.选择C.任意D.有目的性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1.试述GB/ T 5009.199-2003方法中酶抑制法的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与农药浓度成正相关关系。
正常情况下,酶(胆碱酯酶)催化神经传导代谢产物(乙酰胆碱)水解,其水解产物与显色剂反应,产生黄色物质,用农药残毒速测仪于412nm处测定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计算出抑制率,通过抑制率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2. GB/T 5009.199-2003和NY/T 448-2001的区别。
四、论述题(20分)结合本单位实际仪器情况,简述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实验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