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专业审图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5
一、建筑给排水及暖通专业与有关方面的关系1、专业设计相互之间的关系(1)给排水暖通设备与电气动力间的匹配是否合理。
(2)电气线路、管道、通风、空调的敷设位置和走向相互有无干扰.埋地管道或管道沟与电缆沟之间有无矛盾。
(3)连接设备的电气线路、控制线路、管(水、暖)路与设备的进线接管位置是否相符。
(4)水暖、电、气、风管道或线路在安装施工中的衔接部位和施工顺序是否明确。
(5)管道井的内部布置是否合理,进出管路有无矛盾。
2、给排水暖通管道安装与建筑结构的关系(1)预留、预埋位置与安装实际需要是否相符。
(2)设备基础位置、尺寸、标高是否满足管道敷设的需要。
(3)管道沟位置、尺寸、标高是否满足管道敷设的需要。
(4)建筑标高是否明确。
(5)给排水、暖通、消防管道敷设位置与建筑、结构标高、位置尺寸等有无矛盾。
(6)有关建筑设计.如主体结构、墙体结构门窗位置、吊顶结构、内外装修材料等与安装有无矛盾。
二、施工图审查要点现将建筑给排水、消防、暖通工程审图的几个大原则和按图纸目录分述的要点介绍如下:1、总说明(1)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标准规范及《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2)设计说明应包括设计依据、设计范围,给排水、消防各个系统扼要的叙述,管材及接口、阀门及阀件、管道敷设、管道试压、防腐汕漆、管道及设备保温等内容。
(3) 图纸资料是否齐全.能否满足施工需要。
(4)主要设备、材料表中的水泵、水处理设备、水加热设备、冷却塔、消防设施、卫生器具等的造型是否安全合理。
(5)管道、设备的防隔振、消声、防水锤、防膨胀、防伸缩沉降、防污染、防露、防冻、放气泄水、固定、保温、检查、维护等是否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
(6)设计意图、工程特点、设备设施及其控制工艺流程.工艺要求是否明确。
各部分设计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工艺流程和施工工艺要求。
(7)设计说明及设计图中的技术要求是否明确。
设计是否符合企业施工技术装备条件。
如需要采用特殊措施时.技术上有无困难.能否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核要点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核要点(一)——建筑方案深化阶段1.1地下车库部分1.1.1换热站位于负荷中心位置、房间净高度不小于3米。
1.1.2整体热力系统区域划分均衡。
1.1.3换热站设置满足整个项目的使用要求。
1.1.4制冷站位于负荷中心位置、房间净高度不小于3米。
1.2主楼各层平面图1.2.1暖井布局紧凑并满足抄表、维修间距。
1.2.2风口直接布置在风井上,竖井风速不小于10m/s。
1.2.3空调冷媒管长度≤7m。
1.2.4有餐饮时已预留排油烟井。
1.2.5主楼内走道长度满足自然排烟要求。
1.2.6楼梯间和前室的开窗面积满足自然排烟要求。
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核要点(二)——建筑条件图阶段2.1地下车库2.1.1防火分区≤4000m²。
2.1.2防烟分区≤2000m²。
2.1.3换热站、制冷站位于负荷中心位置、房间净高度不小于3米。
2.1.4换热站、制冷站满足整个项目的使用要求。
2.2主楼各层平面图2.2.1暖井布局紧凑并满足抄表、维修间距。
2.2.2地下室风井出地面处充分利用半高空间(如楼梯平台、空调板下方),平面位置隐蔽。
2.2.3风口直接布置在风井上,竖井风速不小于10m/s。
2.2.4有餐饮时已预留排油烟井。
2.2.5空调冷媒管长度≤7m。
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核要点(三)——户型综合图阶段3.1暖通3.1.1散热器布置和开关、插座位置不冲突。
3.1.2卫生间散热器(包括位于座便器上方时)位置合理,支管尽可能不穿防水层。
3.1.3户内散热器位置对流效果好、符合房间布局要求。
3.1.4飘窗窗台下不放置散热器。
3.1.5空调室内机位置气流组织好。
3.1.6空调主机位平面尺寸不小于1000X500,高度不小于800(2P)。
3.1.7空调预留洞大小Ф75、壁挂机H+2.2米、柜机H+0.15米。
空调冷凝水有组织排放。
3.1.8空调冷凝水有组织排放。
3.1.9空调插座位置靠近空调。
暖通专业图纸设计审查要点审查内容:1.设计文件审查(1)设计依据是否充分,是否有初步设计审查会议记要、初步设计批文、建设单位对本专业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及主管部门批文;(2)计算书是否完整;(3)施工图设计深度是否符合规定;(4)签署、出图章及有关专业会签是否符合规定。
--------------------------------------------------------------------------------2.地下汽车库(1)地下车库排风;(2)排风系统防火阀;(3)地下车库设送风系统;(4)排风(烟)系统风口。
--------------------------------------------------------------------------------3.高层建筑防、排烟(1)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方位;(2)机械防烟风量计算、系统位置;(3)机械排烟系统设计、排烟量计算及防火阀的位置;(4)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5)有害气体排放。
--------------------------------------------------------------------------------4.空调、通风(1)系统设置;(2)新风量、正压值;(3)调节阀设置;(4)保温材料。
--------------------------------------------------------------------------------5.锅炉房(1)锅炉房布置;(2)锅炉房泄压面积计算;(3)油、气系统符合设计规范;(4)锅炉房、控制室和化验室等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6.燃气(1)气管道布置;(2)进户管设置;(3)燃气管坡度;(4)燃气管安装几调试。
(一)系统设计问题1、水泵在系统的设计位置:一般而言,冷冻水泵应设在冷水机组前端,从末端回来的冷冻水经过冷冻水泵打回冷水机组;冷却水泵设在冷却水进机组的水路上,从冷却塔出来的冷却水经冷却水泵打回机组;热水循环泵设在回水干管上,从末端回来的热水经过热水循环泵打回板式换热器。
2、冷却塔上的阀门设计:2、1冷却塔进水管上加电磁阀(不提倡使用手动阀)2、2管泄水阀应该设置于室内,(若放置在室外,由于管内有部分存水,冬天易冻)3、电子水处理仪的安装位置放置于水泵后面,主机前面。
4、过滤器前后的阀门过滤器前后放压力表。
5、水泵前后的阀门5、1水泵进水管依次接:蝶阀-压力表-软接5、2水泵出水管依次接:软接-压力表-止回阀-蝶阀6、分集水器6、1分集水器之间加电动压差旁通阀和旁通管(管径一般取DN50)6、2集水器的回水管上应设温度计。
7、各种仪表的位置:布置温度表,压力表及其他测量仪表应设于便于观察的地方,阀门高度一般离地1.2-1.5m,高于此高度时,应设置工作平台。
8、机组的位置:两台压缩机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1.0m,制冷机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和非主要通道的距离不小于0.8m, 大中型制冷机组(离心,螺杆,吸收式制冷机)其间距为1.5-2.0m。
制冷机组的制冷机房的上部最好预留起吊最大部件的吊钩或设置电动起吊设备。
(二)、水路设计问题点汇总问题点一:水管的坡度要合理1、水平支、干管,沿水流方向应保持不小于0.002的坡度;2、机组水盘的泄水支管坡度不宜小于0.01。
3、因条件限制时,可无坡度敷设,但管内流速不得小于0.25m/s。
问题点二:冷凝水干管的设计1、冷凝水应就近排放,一般排于卫生间地漏2、凝水干管的长度设计要考虑因坡降引起的高度,管两端高低落差距离不能大于吊顶高度问题点三:选择合适的管路阀件1、立管与水平管连接处装调节阀3、水管路的每个最高点设排气装置(当无坡度敷设时,在水平管水流的终点)3、立管最低处连接关断阀,便于维修立管4、水管的热力补偿可以利用弯头自然补偿,不足时也可加设膨胀补偿器。
暖通专业图纸设计审查要点在建筑工程中,暖通专业图纸的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舒适度、能源效率和运行成本。
因此,对暖通专业图纸进行严格的设计审查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在审查暖通专业图纸时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点。
一、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审查设计说明中对工程的概述是否准确、完整,包括建筑物的用途、面积、层数、高度等基本信息。
2、设计依据检查设计依据是否齐全、有效,包括相关的规范、标准、图集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等。
3、室内外设计参数确认室内外的温度、湿度、风速等设计参数是否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4、空调系统明确空调系统的类型(如集中式、分散式、半集中式等)、冷热源形式(如冷水机组、热泵、锅炉等)、送风方式(如侧送、顶送、下送等)以及控制方式等是否合理。
5、通风系统审查通风系统的设置目的(如排除有害气体、保证人员新风需求等)、通风量计算依据和通风方式(如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是否恰当。
6、防排烟系统检查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是否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包括排烟量、防烟分区划分、排烟口和送风口的设置位置及风速等。
二、设备材料表1、设备选型核对空调主机、风机、水泵等设备的型号、规格、性能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与系统计算匹配。
2、材料规格确认管材、阀门、保温材料等的材质、规格、型号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工程的使用条件和质量要求。
三、平面图1、空调系统布置查看空调室内外机的位置是否合理,是否便于安装、维修和操作,冷媒管和冷凝水管的走向是否顺畅,长度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2、通风系统布置检查通风设备(如风机、通风管道)的位置和布置是否符合气流组织的要求,是否与其他专业的设备和管道发生冲突。
3、防排烟系统布置审查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等部位的正压送风口和排烟口的位置、尺寸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排烟风道的布置是否合理。
4、管道综合布置留意暖通管道与其他专业(如给排水、电气)管道的交叉情况,是否存在碰撞或间距不足的问题,管道的标高是否满足建筑净高的要求。
暖通专业审图要点项目审查内容5.1 强制性条文《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具体条款略)5.2 设计依据设计采用的设计标准、规范是否正确,是否为有效版本。
5.3 基础资料5.3.1 室外气象资料设计采用的室外气象参数等基础资料是否正确可靠。
5.3.2 室内设计标准设计采用的室内设计标准是否满足相应规范和使用要求。
5.3.3 建筑热工计算居住建筑(住宅、公寓、单宿、托幼、旅馆、医院病房等)的围护结构应满足标准(居住建筑部分)的要求和各地区相关细则。
5.4 防排烟5.4.1 高层建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1)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M类高层建筑的内走廊、无窗房间、中8.4.1条、第8.4.2条规定设置排烟设施。
2)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按第8.4.11规定,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
5.4.2 人防地下室《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第6.2.1条规定,防烟楼梯间送风余压值不应小于50Pa,前室或合用前室送风25Pa。
防烟楼梯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不应小于25000m3/h。
当防烟16000m3/h,12000m3/h。
注:人防工程防火规范强条见《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人防工程部分)》。
5.4.3 地下汽车库《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第8.2.1条规定,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2)第8.2.4条规定,风机排烟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确定。
5.4.4 洁净厂房《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第6.5.7条规定,洁净厂房疏散走廊,应设置机械防排烟设施。
5.5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措施《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1)第6.6.2条规定,下列情况之一的通风、净化空调系统的风管应设防火阀:(2)第6.6.6条规定,风管、附件及辅助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净化空调燃材料;附件、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粘结剂等均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
暖通专业审图要点汇总民用建筑暖通专业涉及车库、关键设备房、公共楼梯间等处消防通风、排风,及暖气循环管道等内容,概况特点:管径大、施工交叉配合困难、易造成与其它专业的“打架”现象,因此图纸的审核尤为重要,现就目前归纳总结的以及结合以往工程项目谈谈审图方面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地下车库、地面通风防排烟部分1.防火分区≤4000㎡,防烟分区≤2000㎡;2.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应与建筑专业一致,需与建筑专业施工图对比审核;3.通风、排风井位置设置在较隐蔽处,注意不能设置在单元入户门处、沿街前厅门处等有碍公共出入及美观实用的地方;4.室外的通风口与排烟口布置在满足规范的要求下,应符合建筑立面效果图的要求,要保持一致性;5.注意风管及桥架,暖气管道等是否穿过防火卷帘门,致使防火卷帘门无法关闭;6.结合车库电气、给排水专业审核风管及暖气管道与其它专业如电气桥架,给排水管道等在平面图上的打架交叉点,提前计算交叉剖面间距是否能满足车库净高2.2米的要求;7.换热站最好位于负荷中心位置,房间净高度不低于3米(二)主楼住宅通风部分1.卫生间有开启窗能对外排风的户型,是否重复设置排烟道,如设置,日照本地可取消排烟道;2.厨房、暗卫生间的排烟道是否是1:1的实际比例绘制,是否有吃窗框等现象出现;3.屋顶及商业沿街上的风机设置位置应合理,风机口应标注防雨,防护罩等措施;(三)主楼住宅暖气部分(涉及到业主、户型、实用功能等重点审核)1.室外暖气干管引入室内的位置应力求拐弯较少,直接引进管道井最好;2.管道井检修门的高度不低于1.2米,方便检修;3.管道井暖气立管上分支管道的方向和高度是否合理,应满足热表安装的要求及便于维修要求4.室内分集水器的设置位置应合理,即(1)保证管路尽量不交叉,且距离管井较短;(2)安放位置要保证与电气专业的强弱电箱及对面墙上的插座不发生冲突,5.地暖敷设设置温度控制阀时,控制面板的安放位置是否能与电气弱电图对应起来;6.对于空调制暖的,空调外机尺寸、位置要和建筑、电气专业配合,图纸是否一致。
建筑工程施工中机电图纸会审要点(三):暖通专业一.设计总说明1设计说明中的设计依据、设计参数及采暖、通风空调管路系统布置形式是否合理。
2管道和阀门阀件选用的材质、敷设方式、冲洗试压、保温防腐绝热施工做法是否符合最新规范。
3设备材料选型是否合理,是否满足最新节能规范要求,是否在成本控制方面可以进行技术优化。
4设计说明中的保温材料,厚度及做法能否满足防火及使用要求。
二.总平面图1建筑轮廓、轴线号、轴线尺寸、房间名称、设备位置及编号是否与建筑图符合。
2采暖平面图:立管编号、固定支架、管道坡度、坡向、伸缩器型号、管径、散热器型号、规格、数量;管道管径是否表达齐全。
管道坡度、放空气、泄水是否有问题。
3通风平面图:弯头、检查口、调节阀门、防火阀送、排风口应符合图例,位置尺寸要表示清楚。
标注出风管及风口尺寸,气流方向,系统编号、各种设备、空调小室、设备基础的定位尺寸是否齐全。
4空调平面图:审查设备型号规格、尺寸;风管尺寸(圆风管中心标高、矩形风管底标高)、防火阀、排烟阀的位置是否恰当,数量是否合适。
风口型式、数量、尺寸;消声器型号、尺寸,以及与轴线定位尺寸。
系统编号。
设备检修口、安装口的位置、主要设备、管道的定位尺寸是否齐全、管道尺寸及管径是否齐全。
5各专业管线之间是否存在位置重叠标高交叉的问题。
三.采暖图1建筑轮廓、轴线号、轴线尺寸、房间名称是否与建筑图符合。
2审查系统图与平面图管道位置和方向是否一致。
3采暖立管编号固定、支架、管道坡度、坡向、伸缩器位置、管径、散热器型号、规格、数量是否表达清楚、准确;管道末端跑风、泄水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便于日常维护。
4阀门、减压器、疏水器、伸缩器、固定支架及干管变径与图例一致。
5户内采暖立管位置是否与门窗开启冲突,散热器位置是否与电气插座冲突。
6地板采暖管道材质是否按照施工图设计任务书要求选用。
7地板采暖分集水器位置、地埋管道布置是否按照施工图设计任务书要求选用。
8公共管井中分户热计量表安装位置是否便于查表、检修。
设计单位城市公司设计管理部集团设计研发中心暖通专业施工图审查要点(住宅类)(满足打“√”不满足打“X ”)项目名称 单体名称 设计单位分项 序号审查要点 设计单位审查情况 城市公司设计管理部审查情况集团设计研发中心审查情况 备注总图1 与提供的市政热力管线开口管径及位置等保持一致。
设计说明2 空调采暖、通风防排烟等系统说明完整,清晰表述系统情况。
3 设计说明和施工说明齐全,满足本工程需要。
4设备、材料等在设计图纸中禁止出现特定品牌、厂家的汉字名称。
5设计说明参照甲方提供设计任务书及施工图设计说明进行,涉及新材料新技术的表述清晰完整。
地下车库6是否提供土建排风道计算书。
(排风风道风速不低于8m/s;补风风道风速不低于7m/s )。
7 地下车库采暖管线宜采用自然补偿。
8 采暖管线穿越防火墙处均需设置固定支架。
9 热力小室均需设置排水措施。
10换热站净高应符合当地供热部门要求(一般郑州要求为3.5m ),且应降板300mm ,以便后期设置排水沟。
11所有预留孔洞需在建筑及结构图纸中表达。
并应保证图纸准确性及一致性(建筑图纸还应表示砌体墙留洞)。
12 采暖管道主要分支管设置关断阀。
送排风系统13 送排风井不得遮挡业主窗户。
14 室外百叶风口下皮距室外地面高度不低于500mm 。
15 图纸中显示风机基础,并给出准确定位。
16 图纸资料应完整齐全。
设计说明、平面图、详图、大样图、系统图应完整并能满足施工需要;完整准确的设计计算书。
且应满足交工标准要求。
户内部分17 新风及空调图纸路由与建筑结构留洞图纸一致。
18 新风系统与给排水专业交叉时图纸应表示软连接。
19 新风及空调应满足精装吊顶标高。
20 燃气热水器排烟口距离新风系统进风口距离大于 1.0米以上,不能满足此要求时在征得设计师同意后按设计师要求进行设置,但不得低于0.5米。
21 新风及空调检修口是否符合检修要求。
22 新风机设置于厨房或卫生间时,若为毛坯交房,吊顶下净高不应小于2.5米;若为精装交付,则应校核精装吊顶高度,且应考虑8cm 龙骨23新风风帽提条件给建筑专业并应表示在建筑立面上,以防止石材深化时遗漏。
一、暖通设计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是用1989年出版的GBJ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上的数值还是用新出版的手册上的数值。
按理设计规范是指导设计的,审图的要求“执行规范”,手册只是作为参考。
2003年—11—05发布,2004年4月1日施行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没有对89年版的规范上所列的室外气象参数作修改,理应执行原规范。
但有的地方节能标准中作了修改,只要有依据就行,应该说新参数更切合实际,但作为强审还是应根据规范。
2、室内设计参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与《节能设计标准》不一致。
应该按节能设计标准执行,实际情况是《规范》上定的是范围,《标准》上比较具体。
3、不管是居住建筑还是公共建筑比较多的设计对热负荷和冷负荷不作详细计算(用指标法)。
各个地方对负荷计算的要求都在《节能设计标准》中作了明确规定。
对于居住建筑提出了“应对每一采暖房间进行采暖设计热负荷计算”(采暖区);对于公共建筑提出了“施工图阶段,必须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负荷的是计算是暖通系统设计的基础。
4、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往往图纸上的,负荷计算书上的,建筑专业提供的围护结构做法表上的,节能登记表上的不一致。
必须指出这几个要求一致,是建设部每年节能检查都必须检查的,是控制建筑节能的关键内容。
问题的存在是因为暖通专业在作计算的时候往往建筑还没有定下做法,只能用限值进行。
我想当建筑专业定下后,计算应作必要的调整,以不增加装机容量为前提(往往实际做法值比限值小)。
5、采暖管道的热膨胀往往不作计算,随意设臵固定卡和补偿器。
《暖通规范》4.8.17条要求首先是计算,在计算的基础上根据补偿量,是利用管段的自然补偿还是设置补偿器。
首用的当然是自然补偿,设置补偿器的要说明用什么补偿器,额定补偿量是多少?具体的说:两个自由段中间的直管段上应该有固定卡控制两侧管段的伸缩走向;一个直管段上两个固定卡之间应该设补偿器,否则就说明该设计没有执行好该强条。
1审查依据
国家相关规范、规程、规定及地方标准,方案(初步)设计审批文件。
2审图基本原则:
暖暖等专业设备、管线安装位置设计合理、美观且相互之间及与建筑、结构图纸不相矛盾。
3审查要点
3.1大堂的空调型式,大堂空调电源及冷凝水排放。
3.2空调室外机搁板的大小、位置、高低与建筑配合,避免对着邻家窗,是否考虑护栏。
考虑室
外机安装方法和维修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分析室外空调散热器组或冷却塔组的噪声对周边建筑及居民的影响,并设计及配置降噪措施以符合环保要求。
3.3分体机冷媒管不得大于5M,核对保温选用材料。
3.4进排风百页避免在主立面及中庭墙身。
3.5住宅起居室空调总量大于2匹时应采用立式空调。
3.6室内机的插座、冷凝接水品及冷媒孔的位置;室内机是否与家具位冲突。
风管的风口及阀门
数量是否遗漏。
3.7埋墙冷凝水立管采用镀锌管及接口支管应采取措施防止杂物进入主管。
3.8核对甲供设备如冷却塔、锅炉、冷冻机与设计有无冲突。
第1页共1页。
暖通专业审查要点本章包含内容如下:5.1《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 5.2《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5.3《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GB550225.4《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5.5《供热工程项目规范》GB550105.6《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5.7《市容环卫工程项目规范》GB550135.8《燃气工程项目规范》GB550095.9《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序号项目审查内容5.1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简称《节能通》5.1.1适用范围1.审查工程是否在规范规定的适用范围内:1)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2)不适用于没有设置供暖、空调系统的工业建筑;3)使用期限2年以下的临时建筑不做强制要求,可参照执行;2.审查设计说明中是否明确了建筑节能措施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运营管理技术的要求。
(《节能通》第2.0.5条)5.1.2设计标准1.审查项目遵循的规范、标准及相关法规文件是否齐全、准确;(《节能通》第1.0.2条)2.审查设计说明及冷、热负荷计算书中所采用的室外空气设计计算参数、室内空气设计参数是否与《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的相符。
3.复核围护结构热工参数是否与建筑专业节能计算书一致。
5.1.3负荷计算与水力计算1.审查冷、热负荷计算书。
(《节能通》第3.2.1条)2.审查水力计算书。
(《节能通》第3.2.20条)5.1.4热源1.审查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的居住建筑的用电条件是否符合《节能通》第3.2.2条的要求。
2.审查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的公共建筑的用电条件是否符合《节能通》第3.2.3条的要求。
3.审查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空气加湿器的用电条件是否符合《节能通》第3.2.4条的要求。
4.审查锅炉选型:1)锅炉用燃料是否与当地长期供应的燃料种类相适应。
暖通专业图纸设计审查要点审查内容:1.设计文件审查(1)设计依据是否充分,是否有初步设计审查会议记要、初步设计批文、建设单位对本专业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及主管部门批文;(2)计算书是否完整;(3)施工图设计深度是否符合规定;(4)签署、出图章及有关专业会签是否符合规定。
--------------------------------------------------------------------------------2.地下汽车库(1)地下车库排风;(2)排风系统防火阀;(3)地下车库设送风系统;(4)排风(烟)系统风口。
--------------------------------------------------------------------------------3.高层建筑防、排烟(1)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方位;(2)机械防烟风量计算、系统位置;(3)机械排烟系统设计、排烟量计算及防火阀的位置;(4)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5)有害气体排放。
--------------------------------------------------------------------------------4.空调、通风(1)系统设置;(2)新风量、正压值;(3)调节阀设置;(4)保温材料。
--------------------------------------------------------------------------------5.锅炉房(1)锅炉房布置;(2)锅炉房泄压面积计算;(3)油、气系统符合设计规范;(4)锅炉房、控制室和化验室等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6.燃气(1)气管道布置;(2)进户管设置;(3)燃气管坡度;(4)燃气管安装几调试。
在工程施工前首先要认真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相关技术要求及工艺流程,按图纸要点认真审核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备清单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审查:1、管道系统图管径与平面图中标注;2、风道系统图截面与平面图中标注;3、预留孔洞的尺寸、相对位置、离墙距离和标高与土建专业图纸;4、暖通管道与其它专业管道、构配件是否碰撞或矛盾;5、风管穿过楼板、隔墙的座标位置与土建图纸中的标示位置;6、是否违反《强制性条文》、规范规定;7、或者规范中尚未明确或者理解存在分歧,影响实际使用效果或功能。
以下就常见问题进行总结,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采暖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新建住宅热水集中采暖系统,应设置分户热计量和室温控制装置”,工程项目中仍有未执行此条规定设置分户热计量和室温控制装置;2、《暖通规范》规定“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暖。
散热器前不得设置调节阀。
”设计中常有楼梯间与相邻房间共用立管。
有的虽设计独立立管,但在散热器前(即连接散热器的水平支管上)设置调节阀。
不执行此条规定的原因:a. 有的设计者没有很好学习规范,不知道有此规定。
b. 对本条条文解释理解不全面。
本条条文解释是“随着建筑水平和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及采暖区域扩大,有的楼梯间已经无冻结危险,因此,对楼梯间也不能一概而论”。
楼梯间有无冻结危险,要看楼梯间的位置是否直靠外门、外门开启频率以及人员行为特点来判定;3、《暖通规范》规定“采暖管道必须计算其热膨胀,当利用管段的自然补偿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补偿器。
”设计中未计算热膨胀,固定支架设置位置不合理。
有的根据管段的长短设补偿器但未加注补偿量,未注方形补偿器的尺寸;4、普通住宅的厨房没设采暖,不能满足《住宅设计规范》规定“设置集中采暖系统的普通住宅的室内采暖计算温度,不应低于表6.2.2的规定。
”,表6.2.2规定厨房不应低于15℃。
工程设计中应设置采暖;5、《住宅设计规范》规定“采暖系统中,用于总体调节和检修的设施,不应设于套内”。
暖通专业审图要点
项目审查内容
5.1 强制性条文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具体条款略)
5.2 设计依据
设计采用的设计标准、规范是否正确,是否为有效版本。
5.3 基础资料
5.3.1 室外气象资料
设计采用的室外气象参数等基础资料是否正确可靠。
5.3.2 室内设计标准
设计采用的室内设计标准是否满足相应规范和使用要求。
5.3.3 建筑热工计算
居住建筑(住宅、公寓、单宿、托幼、旅馆、医院病房等)的围护结构应满足标准(居住建筑部分)的要求和各地区相关细则。
5.4 防排烟
5.4.1 高层建筑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长沙索拓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暖通自控第一站--索拓网!专注于解决中央空调自控和供热采暖自控方案
1)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M类高层建筑的内走廊、无窗房间、中8.4.1条、第8.4.2条规定设置排烟设施。
2)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按第8.4.11规定,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
5.4.2 人防地下室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第6.2.1条规定,防烟楼梯间送风余压值不应小于50Pa,前室或合用前室送风25Pa。
防烟楼梯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不应小于25000m3/h。
当防烟16000m3/h,12000m3/h。
注:人防工程防火规范强条见《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人防工程部分)》。
5.4.3 地下汽车库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第8.2.1条规定,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2)第8.2.4条规定,风机排烟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确定。
5.4.4 洁净厂房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第6.5.7条规定,洁净厂房疏散走廊,应设置机械防排烟设施。
5.5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措施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1)第6.6.2条规定,下列情况之一的通风、净化空调系统的风管应设防火阀:
长沙索拓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暖通自控第一站--索拓网!专注于解决中央空调自控和供热采暖自控方案
(2)第6.6.6条规定,风管、附件及辅助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净化空调燃材料;附件、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粘结剂等均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
5.6 环保与卫生
5.6.1 地下汽车库换气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第6.3.4条规定,地下汽车库宜设置独立的送、排风系统。
其风量应按允许的废气标准量计算,且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小于6次。
5.6.2 饮食建筑油烟排放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WPBS-2000
表2规定: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如下表所示:规模小型中型大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2.0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60 75 85
5.6.3 环境噪音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各种区域的环境噪声不准超过下表规定:
类别适用范围昼间(dB)夜间(dB)
0 疗养、高级别墅高级区50 40
1 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55 45
2 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域60 50
3 工业区65 55
长沙索拓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暖通自控第一站--索拓网!专注于解决中央空调自控和供热采暖自控方案
4 城市中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70 55
5.6.4 降低设备噪音的措施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年版)
(1)第8.2.3条规定,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产生的噪声,当自然衰减不能达到允许的噪声标准时,应设置消声器或采取其他消声措施。
系统所需的消声量,应通过计算确定。
(2)第8.3.2条规定,当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装置的振动靠自然衰减不能达到允许程度时,应设置隔振器或采防其他隔振措施。
5.7 安全设施
5.7.1 采暖通风系统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年版)
(1)第3.8.19条规定,穿过建筑物基础、变形缝的采暖管道,以及埋设在建筑结构里的立管,应采取预防由于建筑物下沉而损坏管道的措施。
(2)第6.3.5条规定,闭式冷水系统应设置膨胀措施和排气、泄水装置。
(3)第7.2.5条规定,空气调节系统的电加热器应与送风机联锁,并应设无风断电保护,设置电加热器的金属风管应接地。
(4)第4.4.9条规定,可能突然放散大量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的气体的生产厂房应设置事故排风。
5.7.2 锅炉房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
长沙索拓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暖通自控第一站--索拓网!专注于解决中央空调自控和供热采暖自控方案
(1)第13.3.2条规定,锅炉间、凝结水箱问、水泵间和油泵间等房间的余热宜采用有组织的自然通风排除。
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尚应设置机械通风。
(2)第13.3.8条规定,燃油泵房和贮存闪点小于或等于45度的易燃油品的地下油库,除采用自然通风外,燃油泵房应有每小时换气10次的机械通风装置,油库应有每小时换气6次的机械通风装置。
易燃油泵房和易燃油库的通风装置应防爆。
(3)第13.3.7条规定,燃气调压间等有爆炸危险的房间,应有每小时不小于3次的换气量。
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并应有每小时换气不小于8次的事故通风装置。
通风装
想找解决暖通自控方案的中央空调温控器、三速开关、电动阀、电动调节阀、平衡阀、压差旁通、辅助电加热器、地暖温控器、暖气阀等产品的参数和安装方法吗?请上暖通自控第一站--索拓网!
暖通自控第一站--索拓网!专注于解决中央空调自控和供热采暖自控方案,包括风机盘管控制方案、新风机组控制方案、压差旁通控制方案、辅助电加热解决方案等
长沙索拓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长沙市天心区劳动西路298号佳逸豪园A 栋23楼01室
长沙索拓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暖通自控第一站--索拓网!专注于解决中央空调自控和供热采暖自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