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痛的手法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4.44 MB
- 文档页数:52
杨治洲治疗颈肩腰腿痛临证经验关键词杨治洲颈肩腰腿痛针刺临证经验杨老师认为,针刺手法是一种操作要求极高的外治法,除辨证审因,准确诊断外,其疗效与针刺取穴有密切关系。
在20余年的从医过程中:①注重在实践中锻炼指力,只有具备足够的指力才能正确的操作,达到针到、力到、气到的目的;②注重针刺穴位的选取,密切结合解剖,“以知为数”、“以痛为腧”和解剖中点结合,在颈肩腰腿痛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将杨老师在“颈肩腰腿痛”中的治疗经验从以下方面做以总结。
注重经筋的辨证经筋的病变和软组织颈肩腰腿痛的病变,主要在人体的四肢、颈肩背腰部软组织内,但二者病变的循行的路线和发病机制则各有特点,筋经的病变由四肢末端的爪甲起始,最后终止于头面,而软组织颈肩腰腿痛的病变则多位于1处或多处肌肉、肌腱、筋膜、韧带和关节囊等易于受摩擦、牵拉和挤压的部位。
慢性软组织损伤是运动系统的疾病,不包括内脏器官。
从外力损伤到生物学或物理学的变化而造成骨折移位、骨错缝、筋出槽的力学状态改变,以致组织受到破坏,大量细胞坏死、组织液渗出,形成体内病理性异物,刺激组织引起疼痛,产生生物变化,缓激肽类和5-羟色胺类物质释放,刺激人体,通过神经反射系统和体液调节系统,产生病理变化,如瘢痕、粘连,从而形成新的病理因素。
也就是中医所讲的“瘀”,即“不通则痛”。
注重治神与守神,注重针感,善用行气法,强调手法补泻杨老师认为施针时要重视“神”,强调守神与治神,包括医者和患者,首先医者要心定神宁,聚精会神,细心操作,持针有力,观察形色,专注于病所,体会针下感应,使其气至,得气后慎守经气,力贯全针。
正如《灵枢·邪客》所说:“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素问·保命全形论》曰:“经气已至,慎守勿失”。
其次,要求患者体位要舒适,神思专一,体会针感,积极配合治疗。
《素问·评热病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通过调整机体的气机,调动机体的内因,提高抗病能力以驱邪外出,即“治之于外,调之于内”。
王学昌:颈肩腰腿痛的五个治疗原则(软组织损伤、筋伤、疼痛治疗五原则)提纲◆定义◆疾病范围◆疾病特点◆治疗方法◆“四阶梯”原则◆“综合治疗”原则◆“同效取快”原则◆“四定”原则◆“海陆空”原则◆讨论一、什么是颈肩腰腿痛?颈肩腰腿痛,现代医学又称为“软组织疾病” 、中医又称为“筋伤” ,多由外伤或手术、慢性劳损、风寒湿邪侵袭、遗传等所引起的,以病患部位无菌性炎症疼痛,甚至肿胀、功能受限为主的一组疾病。
二、筋伤的定义综合历代中医文献,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知识,所谓“筋”,即“软组织”,主要是指包括人体的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囊、椎间盘、周围神经及血管等软组织。
凡因各种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以及风寒湿邪侵袭等原因造成的人体上述组织病理损害,统称为“筋伤”,即现代医学的“软组织损伤”范畴,社会又习惯称“颈肩腰腿痛”、“颈臂腰肢痛”等。
三、软组织外科学的定义软组织外科学是以椎管外骨骼肌、筋膜、韧带、关节囊、滑膜、椎管外脂肪或椎管内脂肪等人体运动系统的软组织损害引起的疼痛和相关征象的疾病为研究对象,以椎管外或椎管内(外)软组织松解等外科手术或椎管外密集性压痛点银质针针刺或椎管外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等非手术疗法为治痛手段的一门新的临床分支学科。
四、颈肩腰腿痛疾病都包括哪些?颈肩腰腿痛疾病包括: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症、骨性关节炎、习惯性踝关节扭伤、跟痛症、习惯性腰扭伤、落枕、大脚骨、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等疾病,对于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部分风湿性疾患,部分由脊柱病变引起的头痛头晕、耳鸣、心慌胸闷、烦躁气短、血压不稳定、腹痛、痛经、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等,也属于颈肩腰腿痛疾病范畴。
五、颈肩腰腿痛疾病的特点?“颈肩腰腿痛”临床常见,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是其特点。
颈肩腰腿痛疾病起病大多比较隐蔽,症状时轻时重,不典型,病程较长,多因不受患者重视、或没有正规治疗、或没有接受到合适的治疗方法,或没有正规的保养,容易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而缠绵难愈。
针灸、推拿、拔罐治疗颈肩腰腿痛在现代社会中,由于长时间的坐姿工作、缺乏运动以及压力过大等原因,颈肩腰腿痛已成为很多人常见的健康问题。
传统中医疗法中,针灸、推拿、拔罐等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缓解这些疼痛症状。
这些疗法在调理气血、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重点介绍针灸、推拿、拔罐治疗对颈肩腰腿痛的作用和应用,包括其原理、适用人群、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进行系统的讲解,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些治疗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在特定穴位插入细针刺激,调节气血、舒经活络,以达到缓解疼痛和恢复身体平衡的效果。
下面介绍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相关知识。
针灸治疗基于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疾病是由于气血不畅、阻滞导致,通过在特定穴位刺激,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从而缓解疼痛。
针灸治疗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颈肩腰腿疼痛,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
针灸还可以用于运动损伤、骨关节炎等症状的辅助治疗。
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
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穴位,并用细针刺入皮下浅表,然后通过旋转、提捏等手法进行刺激。
一般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需连续进行多次疗程。
在接受针灸治疗前,患者应告知医生自身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包括药物过敏、血液疾病等。
对于老年人、孕妇和免疫力较低的患者,需谨慎选择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的疗效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疼痛减轻、功能改善的效果,但需要进行多次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治疗期间,患者还需注意休息、调整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寒凉刺激。
针灸治疗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可以作为颈肩腰腿痛的辅助治疗选择。
但在接受治疗时,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中医师进行操作,避免不当操作带来的风险。
二、推拿治疗:推拿治疗(又称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手法刺激人体的穴位、肌肉、筋膜等组织,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身体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王燮荣整脊手法多年来,作者在继承祖国医学传统正骨按摩手法精华的基础上,认真学习研究了当代国内外诸多学者治疗手法的有益经验,并根据自己多年来治疗颈肩腰腿痛及多种脊柱相关内脏疾病所用手法的实践经验,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出发,以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理论为指导,进行了认真的筛选、取舍、总结、提炼和再创造,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颈椎一胸椎一腰椎一骨盆系列复位矫正手法-:王氏现代整脊手法。
该手法经3万余例临床验证,效果确实。
如果再恰当配合针刀微创软组织松解及中西药物内服外用,则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必须指出,在手法治疗前首先应选择好适应症,应排除骨折、肿瘤、结核、畸形、明显骨质疏松及脊髓压迫等,以确保患者安全。
关于针刀与手法的关系,本人早在1993年第三届全国针刀学术会议发表的题为《现代手法在针刀治疗中的作用》一文中就指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运用得当则如虎添翼,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现将王氏整脊手法(系列)公之于众,供同道参考并提出宝贵意见。
第一节王氏整脊手法的理论内涵一强调脊柱在人体生命中的重要地位脊柱是人体的“中轴”和“大梁”,它内连五脏六腑,外接四肢百骸。
脊髓及其相应的神经更是连接大脑的信息枢纽和指挥全身的“第二生命中枢”。
因此脊柱及其周围软组织健康与否对人的生命与健康关系极大。
二脊柱病变乃多病之源脊柱解剖结构的改变与力学平衡的破坏,是引发颈肩腰腿痛(运动系统疾病)及其它各个系统数十种内脏病变(所谓“脊柱相关疾病”或称“脊柱源性疾病”)的根本原因。
因此脊柱病变乃多病之源。
三脊柱病内外平衡失调理论脊柱的力平衡系统由内外两个平衡系统组成内平衡系统(骨性平衡系统,刚性平衡系统,静力性平衡系统)由椎体-椎间盘-小关节-前后纵韧带+胸廓与骨盆组成外平衡系统(肌性平衡系统,柔性平衡系统,动力性平衡系统)由脊柱周围的肌群及其它软组织构成内外两个平衡系统刚柔相济、相辅相成、协调作用,共同承担人体自身的中量及运动产生的各种应力,维持其力学平衡,并保证相应的神经血管畅通,功能正常,使脊柱成为一个既稳定又灵活的整体。
推拿用于颈肩腰腿疼患者中的效果发布时间:2021-06-16T12:18:26.71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期作者:杨明[导读] 探究推拿于颈肩腰腿疼治疗效果分析。
杨明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第一人民医院山西忻州 036200【摘要】目的:探究推拿于颈肩腰腿疼治疗效果分析。
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门诊收治颈肩腰腿疼患者为分析对象,共计70例,借助随机1:1分组方式,35例分设一组,参照组开展传统治疗,观察组开展推拿治疗。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疼痛发作频次、疼痛持续时间、NRS评分具有一致性,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发作频次、疼痛持续时间、NRS评分较比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2组ADL评分一致,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推拿疗法有助于改善颈肩腰腿疼症状,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颈肩腰腿疼;推拿;疗效颈肩腰腿痛涉及病理类别较多,包括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以患病部位疼痛、肿胀、生理功能障碍为主要病理表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1]。
现代医学针对颈肩腰腿痛以牵引、西药、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临床病例分析显示,因颈肩腰腿痛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复发率较高。
推拿作为我国中医特色治疗手段,通过松解肌肉痉挛,以起到消肿止痛、活血通络、滑利关节的作用[2];现研究,笔者为提高颈肩腰腿痛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特采用推拿治疗方案,以传统治疗为参照,开展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门诊收治颈肩腰腿疼患者为分析对象,共计70例,借助随机1:1分组方式,35例分设一组,参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18-79岁,平均值(41.92±2.16)岁,其中8例颈部疼痛,8例肩部疼痛,10例腰部疼痛,9例腿部疼痛;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17-83岁,平均值(43.88±2.14)岁,其中10例颈部疼痛,9例肩部疼痛,9例腰部疼痛,7例腿部疼痛;统计学分析2组颈肩腰腿疼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医药界 2020年05月第09期—169—中西医结合中医正骨手法结合针灸理疗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效果分析姜义龙 孙全义 许永利(北京老年医院康复科,北京 100085)【摘要】目的:研究颈肩腰腿痛患者实施中医正骨手法结合针灸理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66例我院所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33例。
其中参照组治疗措施是针灸理疗,实验组实施中医正骨手法结合针灸理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相关评分及临床疗效。
结果:(1)颈肩腰腿痛患者治疗前证候积分具有一致性,P >0.05,实验组治疗后疼痛积分、肿胀积分、功能受限积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 <0.05。
(2)颈肩腰腿痛患者治疗前相关评分具有一致性,P >0.05,实验组治疗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痛量表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 <0.05。
(3)实验组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93.94%)高于参照组(75.76%),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 <0.05。
结论:颈肩腰腿痛患者应用中医正骨手法结合针灸理疗效果确切,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颈肩腰腿痛;中医正骨手法;针灸;理疗【中图分类号】R 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08(2020)09-169-01颈肩腰腿痛是临床中常见骨科疾病,患者受到退行性病变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危害,同时也会造成患者发生骨骼、软组织损伤,是中老年群体高发病之一[1]。
本研究对颈肩腰腿痛患者治疗措施进行分析,讨论中医正骨手法结合针灸理疗的应用效果。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所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66例,分组方式为奇偶法,组间分布为实验组(n=33)与参照组(n=33)。
其中实验组颈肩腰腿痛患者男女分布比例是18/15。
年龄分布范围是37-76(56.39±6.16)周岁。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与探析1. 引言1.1 浮针疗法概述浮针疗法是一种中医传统疗法,也称为“气针疗法”或“悬针疗法”,是通过在患者体表特定穴位上悬置细针,利用针的重力和气场作用,达到疗效的一种疗法。
浮针疗法源自中国古代医学经典,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传统中医理疗中被广泛应用。
浮针疗法的具体实施过程是,在患者特定的穴位上插入一根极细的银针或金针,然后通过调整针的深浅,使针在患者体表悬空,不接触任何物体。
在悬置的过程中,患者会感受到轻微的牵引和振动,这种感觉有助于改善身体的气血循环,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浮针疗法不仅可以在中医内科疾病中应用,也适用于外科、妇科、康复等多个领域。
通过针灸专家的精准施术和患者的配合,浮针疗法能够有效缓解颈肩腰腿痛等疼痛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浮针疗法在缓解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和效果,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这种传统疗法的优势和机理。
1.2 颈肩腰腿痛的常见原因颈肩腰腿痛是人们常见的疼痛症状,其常见原因多样化。
颈肩疼痛通常是由于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过度使用肌肉或颈椎关节退行性病变所致。
在现代社会中,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工作时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以及压力过大都是导致颈肩疼痛的常见原因。
而腰腿痛一般是由于腰部或骨盆附近部位肌肉、韧带或神经受到损伤或压迫所致。
长时间久坐、缺乏运动、脊柱问题和脊柱关节问题等因素都可能引起腰腿痛。
颈肩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包括生活方式不良、长期疲劳、姿势不正确、肌肉疲劳、脊柱问题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要缓解这些痛苦,除了改善生活习惯和姿势外,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也至关重要。
【2000字】2. 正文2.1 浮针疗法在颈肩痛中的应用浮针疗法在颈肩痛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针灸针,利用浮针的特殊技术进行治疗。
浮针疗法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颈肩痛。
浮针疗法在治疗颈肩痛时需要找准患者病症的根源,确定穴位的位置和选择合适的针灸方法。
小针刀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1-09-23T03:23:54.94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3期作者:尹超,周斌,赵梅[导读] 观察小针刀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尹超,周斌,赵梅1.呈贡区洛羊卫生院云南省昆明市 6505002.昆明市经开区人民医院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摘要】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进行小针刀治疗,研究组的30例患者进行小针刀配合正骨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
结果: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研究组患者的CASCS评分为(93.21±4.3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9±5.48)分。
结论:对颈肩腰腿痛患者进行小针刀配合正骨手法治疗收获了显著疗效,比常规小针刀治疗效果更佳确切,帮助患者康复时间,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针刀;正骨手法;颈肩腰腿痛;疗效观察颈肩腰腿痛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当患者生活中出现软组织急性损伤、过敏、发炎、肌肉劳损等,都有可能引发本病,出现颈部、肩膀周围疼痛、麻木,给患者的生活带来长期影响[1]。
通常治疗以口服药物、小针刀、正骨理疗等方法为主,帮助患者消减疼痛,改善症状[2]。
因此我院抽取6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以观察小针刀配合正骨手法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抽取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6.26±5.78)岁,平均病程(1.75±0.88)年;研究组的3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5.96±5.62)岁,平均病程(1.82±0.64)年,组间资料对比(P>0.05),可比,1.2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小针刀治疗,对患者需要治疗区域进行细致消毒,采用甲紫溶液对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夹脊穴、环跳穴进行标记,进行麻醉后采用合适的针刀于相应穴位将粘连位置进行分离,5d治疗1次,2次为1个疗程。
颈肩腰腿痛患者采用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03-17T01:49:30.559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期作者:覃春芳庞栋[导读] 目的:实验将针对颈肩腰腿痛患者实施综合疗法,进一步提升中医科对该疾病的治疗水平覃春芳庞栋贵港市覃塘区五里镇卫生院广西贵港市 537125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颈肩腰腿痛患者实施综合疗法,进一步提升中医科对该疾病的治疗水平。
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档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
对照组患者实行中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疗法(针灸+药酒外敷+口服中药饮片),对比治疗护理成果。
结果:从治疗上看,观察组患者在JOA以及V AS评分中,得分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此同时,在Fugl-Merey指标调查上,观察组患者评分为(31.45±4.35)分,对照组则为(23.45±3.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对于颈肩腰腿痛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解决患者长期以来的疼痛问题,我们应当继续坚持这一策略,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关键词:颈肩腰腿痛;综合疗法;临床效果颈肩腰腿痛属于常见的骨科疾病,多为中老年群体,在临床上包括了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在恶化后可发展为颈肩腰腿痛。
除了持续的疼痛感外,患者肢体可存在肿胀,如果此问题不能得到重视,继续解决将会影响生活质量,制约个人行动,甚至危害到生命健康。
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档时间不同分为2组,现对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档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
对照组年龄区间55岁~76岁,中间值(62.17±5.01)岁,男女例数各计27例与23例,病程1~10年,中间值(5.07±0.65)年。
2008年总第40卷第2期林应强教授为全国第3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临证近四十载,学验宏富,长期从事筋伤疾病的诊疗,擅长正骨手法治疗颈肩腰腿痛,且手法独特。
现介绍其辨治筋伤病的特色正骨手法,以飨同道。
1筋病治筋,治病求本林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认为,经筋理论对手法治疗筋伤疾病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正如《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经筋的分布多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经筋受损或经筋失养,则产生经筋循行所过之处的筋肉、关节疼痛或运动功能障碍等。
依据经筋理论,脊柱相关性疾病均可与经筋相关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与足太阳经筋、足少阳经筋病变有关。
如《灵枢·经筋》云:“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斜)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脊反折,项筋急。
”因此足太阳、足少阳经筋经气不利,血运不畅,气血凝滞,可产生腰腿痛的症状[1]。
常见筋伤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踝关节损伤等,均可依据经筋理论进行诊治,并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内经》指出:“病在筋,调之筋。
”筋病在筋,一般属于经筋局部受损伤之后出现的相应症状,在治疗上可以治之以筋;若筋伤在它病,如由颈椎病、腰椎病等累及相关经筋而引起四肢的筋伤,这些引起四肢筋伤症状之颈椎病、腰椎病等即是病之“本”,通过对其治疗,可取良效。
林教授强调“治筋求本,抓住原发病是其诊治关键”。
2爆发力手法的运用特点《医宗金鉴》曰:“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之多效。
”林教授手法的特点是爆发力。
爆发力的特点是“瞬间”即出,速度骤增,具有极大的动量,常使患者在不知不觉中疾苦得以缓解。
《医宗金鉴》曰:“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
”力的使用应考虑方向、力度和部位,如林氏定位旋转扳法治疗颈椎病手法方向常常是朝对侧呈圆形、椭圆弧形、抛物线方向运作;提拉旋转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方向常常是双手下压及扳动为主,使患者脊柱极度旋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