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古文2则课件1
- 格式:ppt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62
---------------------------------------------------------------最新资料推荐------------------------------------------------------26 古文二则课件语文版初二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七单元 26 古文二则【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重点) 2.了解孟子散文善于运用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来增强论证力量的特色。
(难点) 3.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学法指导】诵读翻译品读拓展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新课导入: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
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
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知识卡片 1.古文六字翻译法。
(1)对,即对译法。
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2)增,即增添法。
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对于省略了某些句子成分或内容的句子,翻译时,要做必要的补1 / 16充,意思才完整,语句才流畅。
补充的部分应该用括号加以标注。
(3)删,即删减法。
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
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
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4)移,即移位法。
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
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5)留,即保留法。
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