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的综合解答题

圆的综合解答题

圆的综合解答题
圆的综合解答题

专题一:圆的综合解答题

【知识储备】

1、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处处相等;

2、射影定理;

3、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公共边的平方等于它在两个三角形中的对应边的乘积。

AB CD BC ?=2 AC CD BC ?=2(公共边的平方等于共线边之积)。

4、垂径定理基本模型:

2

2

2

2??

?

??+=d h r

(r :半径、h :圆心距、d :弦长) 5、∥+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知二推一)

6、相等的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

【例题讲解】

基本题型:条件发散 例1、(2016.内江)如图,在Rt △ABC 中,∠ABC =90°,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与AC 、BC 及AB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 、E 、F ,⊙O 是△BEF 的外接圆,∠EBF 的平分线交EF 于点G ,交⊙O 于点H ,连接BD 、FH 。

(1)试判断BD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当AB =BE =1时,求⊙O 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求HB HG ?的值。

练习:(2016.资阳)如图,在⊙O中,点C是直径AB延长线上一点,过点C作⊙O的切线,切点为D,连接BD。

(1)求证:∠A=∠BDC;

(2)若CM平分∠ACD,且分别交AD、BD于点M、N,当DM=1时,求MN的长。

例2、(2016.绵阳)如图,AB为⊙O直径,C为⊙O上一点,点D是

BC的中点,DE

⊥AC 于点E ,DF ⊥AB 于点F 。

(1)判断DE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OF =4,求AC 的长度。

练习: 1、(2016.南充)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O ,OC =1,以点O 为圆心、OC 为半径作半圆。 (1)求证:AB 为⊙O 的切线; (2)如果tan ∠CAO=

3

1

,求cosB 的值。

2、(2016.甘孜)如图,在△ABC 中,AB =AC ,以AB 为直径的⊙O 与边BC 、AC 分别交于D 、E 两点,过点D 作DH ⊥AC 于点H 。 (1)判断DH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BC =10,cosC =

5

5

,求AE 的长。

例3、(2016.成都)如图,在Rt △ABC 中,∠ABC =90°,以CB 为半径作⊙C ,交AC 于点D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BD 、BE 。 (1)求证:△ABD ∽△AEB ; (2)当

3

4

=BC AB 时,求tanE ; (3)在(2)的条件下,作∠BAC 的平分线,与BE 交于点F 。若AF =2,求⊙C 的半径。

练习: (2016.凉山)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A 是?

BDC 的中点,AE ⊥AC 于A ,与⊙O 及CB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F 、E ,且?

?

=AD BF 。

(2)如果AB =8,CD =5,求tan ∠CAD 的值。

【当堂检测】 1、(2016.泸州)如图,△ABC 内接于⊙O ,BD 为⊙O 的直径,BD 与AC 相交于点H ,AC 的延长线与过点B 的直线交于点E ,且∠A =∠EBC 。 (1)求证:BE 是⊙O 的切线;

(2)已知CG ∥EB ,且CG 与BD 、BA 分别相交于点F 、G ,若48=?BA BG ,FG=2,DF=2BF ,求AH 的值。

2、(2016.乐山)如图,在△ABC 中,AB =AC ,以AC 为直径作⊙O 交BC 边于点D ,过点D 作DE ⊥AB 于点E ,ED 、A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 (1)求证:EF 是⊙O 的切线; (2)若EB =

23,且5

3

sin =∠CFD ,求⊙O 的半径与线段AE 的长。

3、(2014.宜宾)如图,在△ABC中,以AC为直径作⊙O交BC于点D,交AB于点G,且D是BC中点,DE⊥AB,垂足为E,交AC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直线EF是⊙O的切线;

(2) CF=5,cos∠A = 2

5

,求BE的长.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2015中考数学分类汇编圆综合题学生版

2015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圆综合题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2015?大连)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且AD平分∠CAB,过点D作AC的垂线,与A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1)求证:EF与⊙O相切; (2)若AB=6,AD=4,求EF的长. 2.(2015?潍坊)如图,在△ABC中,AB=AC,以AC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交AB于点E,过点D作DF⊥AB,垂足为F,连接DE. (1)求证:直线DF与⊙O相切; (2)若AE=7,BC=6,求AC的长. 3.(2015?枣庄)如图,在△ABC中,∠ABC=90°,以AB的中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交AC于点D,E是BC的中点,连接DE,OE. (1)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证:BC2=CD?2OE; (3)若cos∠BAD=,BE=6,求OE的长. 4.(2015?西宁)如图,已知BC为⊙O的直径,BA平分∠FBC交⊙O于点A,D是射线BF上的一点,且满足=,过点O作OM⊥AC于点E,交⊙O于点M,连接BM, AM. (1)求证:AD是⊙O的切线;

(2)若sin∠ABM=,AM=6,求⊙O的半径. 5.(2015?广元)如图,AB是⊙O的弦,D为半径OA的中点,过D作CD⊥OA交弦于点E,交⊙O于点F,且CE=CB. (1)求证:BC是⊙O的切线; (2)连接AF、BF,求∠ABF的度数; (3)如果CD=15,BE=10,sinA=,求⊙O的半径. 6.(2015?北海)如图,AB、CD为⊙O的直径,弦AE∥CD,连接BE交CD于点F,过点E作直线EP与CD的延长线交于点P,使∠PED=∠C. (1)求证:PE是⊙O的切线; (2)求证:ED平分∠BEP; (3)若⊙O的半径为5,CF=2EF,求PD的长. 7.(2015?莆田)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对角线AC,BD交于点E,点O 在线段AE上,⊙O过B,D两点,若OC=5,OB=3,且cos∠BOE=.求证:CB是⊙O的切线.

相似三角形练习题含解析

相似三角形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图形中不是位似图形的是() A.B. C.D. 2、若2:3=7:x,则x=() A.2B.3C.3.5D.10.5 3、两个相似三角形的一组对应边分别为5cm和3cm,如果它们的面积之和为136cm2,则较大三角形的面积是() A.36cm2B.85cm2C.96cm2D.100cm2 4、如图,△OAB与△OCD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相似比为1:2,∠OCD=90°,CO=CD,若B(1,0),则点C的坐标为() A.(1,-2)B.(-2,1)C.()D.(1,-1) 5、如图,已知点A在反比例函数y=(x < 0)上,作Rt△ABC,点D是斜边AC的中点,连DB并延长交y轴于点E,若△BCE的面积为8,则k的值为( )

A .8 B .12 C .16 D .20 6、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a与x、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B和点A,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C,若BA:AC=2:1,则a的值为() A.2B.-2C.3D.-3 7、如图,△ABC与△DEF是位似图形,位似比为2:3,已知AB=4,则DE的长等于( ) A .6 B .5 C .9 D .

8、如图,已知在△ABC中,点D、E、F分别是边AB、AC、BC上的点,DE∥BC,EF∥AB,且AD:DB=3:5,那么CF:CB等于( ) A .5∶8 B .3∶8 C .3∶5 D .2∶5 9、如图所示,给出下列条件:①∠B=∠ACD;②∠ADC=∠ACB;③=; ④=AD?AB.其中单独能够判定△ABC∽△ACD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10、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6,BD=8,动点P从 点B出发,沿着B-A-D在菱形ABCD的边上运动,运动到点D停止,点P′是点P 关于BD的对称点,PP′交BD于点M,若BM=x,△OPP′的面积为y,则y与x之 间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中考数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圆的综合综合附答案

一、圆的综合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M交x轴于B、C两点,交y轴于A,点M的纵坐标为2.B(﹣33,O),C(3,O). (1)求⊙M的半径; (2)若CE⊥AB于H,交y轴于F,求证:EH=FH. (3)在(2)的条件下求AF的长. 【答案】(1)4;(2)见解析;(3)4. 【解析】 【分析】 (1)过M作MT⊥BC于T连BM,由垂径定理可求出BT的长,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M的长; (2)连接AE,由圆周角定理可得出∠AEC=∠ABC,再由AAS定理得出△AEH≌△AFH,进而可得出结论; (3)先由(1)中△BMT的边长确定出∠BMT的度数,再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CG 的长,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出四边形AFCG为平行四边形,进而可求出答案.【详解】 (1)如图(一),过M作MT⊥BC于T连BM, ∵BC是⊙O的一条弦,MT是垂直于BC的直径, ∴BT=TC=1 2 3 ∴124 ; (2)如图(二),连接AE,则∠AEC=∠ABC,∵CE⊥AB, ∴∠HBC+∠BCH=90° 在△COF中, ∵∠OFC+∠OCF=90°, ∴∠HBC=∠OFC=∠AFH, 在△AEH和△AFH中,

∵ AFH AEH AHF AHE AH AH ∠=∠ ? ? ∠=∠ ? ?= ? , ∴△AEH≌△AFH(AAS), ∴EH=FH; (3)由(1)易知,∠BMT=∠BAC=60°, 作直径BG,连CG,则∠BGC=∠BAC=60°, ∵⊙O的半径为4, ∴CG=4, 连AG, ∵∠BCG=90°, ∴CG⊥x轴, ∴CG∥AF, ∵∠BAG=90°, ∴AG⊥AB, ∵CE⊥AB, ∴AG∥CE, ∴四边形AFCG为平行四边形, ∴AF=CG=4.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如图,△ABC的内接三角形,P为BC延长线上一点,∠PAC=∠B,AD为⊙O的直径,过C作CG⊥AD于E,交AB于F,交⊙O于G. (1)判断直线PA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证:AG2=AF·AB; (3)若⊙O的直径为10,55△AFG的面积.

相似三角形与圆综合题

相似三角形与圆综合 第一部分:例题分析 例1、已知:如图,BC为半圆O的直径,AD⊥BC,垂足为D,过点B作弦BF交AD于点E,交半圆O于点F,弦A C与BF交于点H,且AE=BE.求证:(1)错误!=错误!;(2)AH·BC=2AB·BE. 例2、如图,PA为圆的切线,A为切点,PBC为割线,∠APC的平分线交AB于点D,交AC于点E,求证:(1)AD=A E;(2)AB·AE=AC·DB. 例3、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BAC=60°,P是OB上一点,过P作AB的垂线与AC的延长线交于点Q,连结OC,过点C作CD⊥OC交PQ于点D. (1)求证:△CDQ是等腰三角形; (2)如果△CDQ≌△COB,求BP∶PO的值. 例4、△ABC内接于圆O,∠BAC的平分线交⊙O于D点,交⊙O的切线BE于F,连结BD,CD. 求证:(1)BD平分∠CBE;(2)AB·BF=AF·DC. 例3、⊙O内两弦AB,CD的延长线相交于圆外一点E,由E引AD的平行线与直线BC交于F,作切线FG,G为切点,求证:EF=FG. 第二部分:当堂练习 1.如图,AB是⊙O直径,ED⊥AB于D,交⊙O于G,EA交⊙O于C,CB交ED于F,求证:DG2=DE?DF 2.如图,弦EF⊥直径MN于H,弦MC延长线交EF的反向延长线于A,求证:MA?MC=MB?MD

D C B A O M N E H 3.如图,AB 、AC 分别是⊙O的直径和弦,点D为劣弧AC 上一点,弦E D分别交⊙O于点E ,交A B于点H,交AC 于点F ,过点C的切线交ED 的延长线于点P. (1)若PC =P F,求证:AB ⊥ED ; (2)点D 在劣弧AC 的什么位置时,才能使AD 2 =D E·DF ,为什么? 4.如图(1),AD 是△ABC 的高,AE 是△ABC 的外接圆直径,则有结论:AB · AC =AE · A D成立,请证明.如果把图(1)中的∠ABC 变为钝角,其它条件不变,如图(2),则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5.如图,AD 是△A BC的角平分线,延长AD 交△A BC 的外接圆O 于点E ,过点C 、D 、E 三点的⊙O 1与A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连结E F、DF . (1)求证:△A EF ∽△F ED ; (2)若AD =8,DE =4,求EF 的长. 6.如图,PC 与⊙O 交于B ,点A 在⊙O 上,且∠PCA =∠B AP. (1)求证:P A 是⊙O 的切线. (2)△ABP 和△CAP 相似吗?为什么? (3)若PB :BC =2:3,且P C=20,求PA 的长. D C B A O E 7.已知:如图, AD 是⊙O 的弦,OB ⊥A D于点E,交⊙O 于点C ,OE =1,BE =8,A E:A B=1:3. (1)求证:AB 是⊙O 的切线; (2)点F 是A CD 上的一点,当∠AOF =2∠B时,求AF 的长. 8.如图,⊿AB C内接于⊙O ,且BC 是⊙O 的直径,AD ⊥B C于D ,F是弧BC 中点,且AF 交BC 于E ,A B=6,AC =8,求CD ,DE ,及EF 的长. 9. 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4AC =,43BC =,以AC 为直径的O 交AB 于点D ,点E 是BC 的中点,连结OD ,OB 、DE 交于点F. A C P E D H F O

中考数学专题:圆.(学生版)

中考数学试题专题复习:圆 【学生版】 一、选择题 1. (天津3分)已知⊙1O 与⊙2O 的半径分别为3 cm 和4 cm ,若12O O =7 cm ,则⊙1O 与⊙2O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 (B) 相离 (C) 内切 (D) 外切 2.(内蒙古包头3分)已知两圆的直径分别是2厘米与4厘米,圆心距是3厘米,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 B 、外切 C 、外离 D 、内含 3,(内蒙古包头3分)已知AB 是⊙O 的直径,点P 是AB 延长线上的一个动点, 过P 作⊙O 的切线,切点为C ,∠APC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D ,则∠CDP 等于 A 、30° B 、60° C 、45° D 、50° 4.(内蒙古呼和浩特3分)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中,DC∥AB,BC=1, AB=AC=AD=2.则BD 的长为 A. 14 B. 15 C. 32 D. 23 5.(内蒙古呼伦贝尔3分)⊙O 1的半径是cm 2,⊙2的半径是cm 5,圆心距是cm 4,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 A. 相交 B. 外切 C.外离 D. 内切 6.(内蒙古呼伦贝尔3分)如图,⊙O 的半径为5,弦AB 的长为8,M 是弦AB 上的动点, 则线段OM 长的最小值为. A. 5 B. 4 C. .3 D. 2 7.(内蒙古呼伦贝尔3分)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D 在⊙O 上 ,∠BOD=110°, AC∥OD,则∠AOC 的度数 A. 70° B. 60° C. 50° D. 40° 8.(内蒙古乌兰察布3分)如图, AB 为 ⊙ O 的直径, CD 为弦, AB ⊥ CD , 如果∠BOC = 700 ,那么∠A 的度数为 A 70 0 B. 350 C. 300 D . 200 17.填空题 1.(天津3分)如图,AD ,AC 分别是⊙O 的直径和弦.且∠CAD=30°.OB⊥AD,交AC 于点B .若OB=5,则BC 的长等于 ▲ 。

相似三角形经典大题解析(含答案)

相似三角形经典大题解析 1.如图,已知一个三角形纸片ABC ,B C 边的长为8,B C 边上的高为6,B ∠和C ∠都为锐角,M 为A B 一动点(点M 与点A B 、不重合),过点M 作M N B C ∥,交A C 于点N ,在A M N △中,设M N 的长为x ,M N 上的高为h . (1)请你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h . (2)将AMN △沿M N 折叠,使A M N △落在四边形B C N M 所在平面,设点A 落在平面的点为1A ,1A M N △与四边形B C N M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当x 为何值时,y 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答案】解:(1)M N B C ∥ A M N A B C ∴△∽△ 68 h x ∴= 34 x h ∴= (2)1AM N A M N △≌△ 1A M N ∴△的边M N 上的高为h , ①当点1A 落在四边形B C N M 内或B C 边上时, 1A M N y S =△= 2 11332 2 4 8 M N h x x x = = ·· (04x <≤) ②当1A 落在四边形B C N M 外时,如下图(48)x <<, 设1A EF △的边E F 上的高为1h , 则132662h h x =-= - 11EF M N A EF A M N ∴ ∥△∽△ 11A M N ABC A EF ABC ∴ △∽△△∽△

12 16A EF S h S ??= ??? △△ABC 168242 A B C S = ??= △ 2 2 3632241224 62EF x S x x ?? - ?∴==?=-+ ? ??? 1△A 112 223 3912241224828A M N A EF y S S x x x x x ??=-= --+=-+- ??? △△ 所以 2 91224 (48)8 y x x x =- +-<< 综上所述:当04x <≤时,2 38 y x =,取4x =,6y =最大 当48x <<时,2 912248 y x x =-+-, 取163 x = ,8y =最大 86> ∴当163 x = 时,y 最大,8y =最大 M N C B E F A A 1

人教中考数学 圆的综合综合试题附答案

一、圆的综合 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已知O 的半径为5,弦AB 的长度为m ,点C 是弦AB 所对优弧上的一动点. ()1如图①,若m 5=,则C ∠的度数为______; ()2如图②,若m 6=. ①求C ∠的正切值; ②若ABC 为等腰三角形,求ABC 面积. 【答案】()130;()2C ∠①的正切值为3 4 ;ABC S 27=②或 432 25 . 【解析】 【分析】 ()1连接OA ,OB ,判断出AOB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得出结论; ()2①先求出10AD =,再用勾股定理求出8BD =,进而求出tan ADB ∠,即可得出结 论; ②分三种情况,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垂径定理以及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如图1,连接OB ,OA , OB OC 5∴==, AB m 5==, OB OC AB ∴==, AOB ∴是等边三角形, AOB 60∠∴=,

1 ACB AOB 302 ∠∠∴==, 故答案为30; ()2①如图2,连接AO 并延长交 O 于D ,连接BD , AD 为O 的直径, AD 10∴=,ABD 90∠=, 在Rt ABD 中,AB m 6==,根据勾股定理得,BD 8=, AB 3 tan ADB BD 4 ∠∴= =, C ADB ∠∠=, C ∠∴的正切值为3 4 ; ②Ⅰ、当AC BC =时,如图3,连接CO 并延长交AB 于E , AC BC =,AO BO =, CE ∴为AB 的垂直平分线, AE BE 3∴==, 在Rt AEO 中,OA 5=,根据勾股定理得,OE 4=, CE OE OC 9∴=+=, ABC 11 S AB CE 692722 ∴=?=??=; Ⅱ、当AC AB 6==时,如图4,

中考数学圆与相似综合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

中考数学圆与相似综合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一、相似 1.已知如图 1,抛物线 y=﹣ x2﹣ x+3 与 x 轴交于 A 和 B 两点(点 A 在点 B 的左侧),与 y 轴相 交于点 C,点 D 的坐标是( 0,﹣ 1),连接 BC、 AC (1)求出直线AD 的解析式; (2)如图2,若在直线AC 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F,当△ ADF 的面积最大时,有一线段 MN=(点 M 在点 N 的左侧)在直线BD 上移动,首尾顺次连接点A、 M、 N、 F 构成四边形 AMNF,请求出四边形AMNF 的周长最小时点N 的横坐标; ( 3 )如图3,将△ DBC 绕点 D 逆时针旋转α°(0<α°<180°),记旋转中的△ DBC为 △DB′,C′若直线 B′与C′直线 AC 交于点 P,直线 B′与C′直线 DC 交于点 Q,当△ CPQ是等腰三角形时,求 CP 的值. 【答案】(1)解:∵抛物线 y=﹣x2﹣x+3 与 x 轴交于 A 和 B 两点, ∴0=﹣ x2﹣ x+3, ∴x=2 或 x=﹣4, ∴A(﹣ 4, 0), B( 2, 0), ∵D( 0,﹣ 1), ∴直线 AD 解析式为y=﹣x﹣ 1 (2)解:如图1,

过点 F 作 FH⊥ x 轴,交 AD 于 H, 设 F(m,﹣m2﹣m+3), H( m,﹣m﹣ 1), ∴FH=﹣m2﹣m+3﹣(﹣m﹣ 1) =﹣m2﹣m+4, △ADF △AFH △DFH DA (﹣m 2﹣ m+4) =﹣m2﹣ m+8=﹣( m+ ∴S=S+S=FH × |x﹣ x |=2FH=2 )2+ , 当 m=﹣时, S△ADF最大, ∴F(﹣,) 如图 2,作点 A 关于直线 BD 的对称点 A1,把 A1沿平行直线 BD 方向平移到 A2,且A A =, 12 连接 A2F,交直线 BD 于点 N,把点 N 沿直线 BD 向左平移得点 M,此时四边形AMNF 的周长最小.. ∵O B=2, OD=1, ∴t an ∠ OBD= , ∵AB=6,

中考相似三角形经典综合题

中考相似三角形经典综合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0为坐标原点,A点的坐标为(3,0),以0A为边作等边三角形OAB,点B在第一象限,过点B作AB的垂线交x轴于点C.动点P从0点出发沿0C 向C点运动,动点Q从B点出发沿BA向A点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速度均为1个单位/秒。设运动时间为t秒. (1)求线段BC的长; (2)连接PQ交线段OB于点E,过点E作x轴的平行线交线段BC于点F。设线段EF的长为m,求m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将△BEF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BE1F1,使点E的对应点E1落在线 段AB上,点F的对应点是F1,E1F1交x轴于点G,连接PF、QG,当t为何值时,2BQ-PF= 3 3 QG?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0),点B(0,4),点E在OB上,且∠OAE=∠0BA. (Ⅰ)如图①,求点E的坐标; (Ⅱ)如图②,将△AEO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A′E′O′,连接A′B、BE′. ①设AA′=m,其中0<m<2,试用含m的式子表示A′B2+BE′2,并求出使A′B2+BE′2取得最小值时点E′的坐标; ②当A′B+BE′取得最小值时,求点E′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3、如图,在△ABC中,∠C=90°,BC=3,AB=5.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沿B→C→A→B的方向运动;点Q从点C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沿C→A→B方向的运动,到达点B后立即原速返回,若P、Q两点同时运动,相遇后同时停止,设运动时间为ι秒.(1)当ι=7时,点P与点Q相遇; (2)在点P从点B到点C的运动过程中,当ι为何值时,△PCQ为等腰三角形? (3)在点Q从点B返回点A的运动过程中,设△PCQ的面积为s平方单位. ①求s与ι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②当s最大时,过点P作直线交AB于点D,将△ABC中沿直线PD折叠,使点A落在直 线PC上,求折叠后的△APD与△PCQ重叠部分的面积. 4、如图,点A是△ABC和△ADE的公共顶点,∠BAC+∠DAE=180°,AB=k·AE,AC=k·AD,点M是DE的中点,直线AM交直线BC于点N. (1)探究∠ANB与∠BAE的关系,并加以证明. (2)若△ADE绕点A旋转,其他条件不变,则在旋转的过程中(1)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发生变化,请写出一个可以推广的命题;如果有变化,请画出变化后的一个图形,并证明变化后∠ANB与∠BAE的关系. 5.如图,已知一个三角形纸片ABC,BC边的长为8,BC边上的高为6,B ∠和C ∠都为锐角,M为AB一动点(点M与点A B 、不重合),过点M作MN BC ∥,交AC于点N,在AMN △中,设MN的长为x,MN上的高为h. (1)请你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h. (2)将AMN △沿MN折叠,使AMN △落在四边形BCNM所在平面,设点A落在平面 A B C E M D N

圆的综合复习测试题

图 3 图6 《圆》综合复习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图1是北京奥运会自行车比赛项目标志,则图中两轮所在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含 (B )相交 (C )相切 (D )外离 2.如图2,点A 、B 、C 都在⊙O 上,且点C 在弦AB 所对的优弧上,若72AOB ∠=?,则A C B ∠ 的度数是( ) (A )18° (B )30° (C )36° (D )72° 3.已知1O 和2O 的半径分别为3cm 和2cm ,圆心距124O O =cm ,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切 (B )内含 (C )外离 (D )相交 4.如图3,已知CD 是⊙O 的直径,过点D 的弦DE 平行于半径OA ,若∠D 的度数是50o ,则∠C 的度数是( ) (A )50o (B )40o (C )30o (D )25o 5.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是( ) (A) 3 3 (B) 3 (C)2 3 (D)2 3 3 6.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形是半径为8cm ,圆心角为120°的扇形,则此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 ) (A)3 8 cm (B) 3 16cm (C)3cm (D) 3 4cm 7.如图5,P 为⊙O 外一点,PA 切⊙O 于点A ,且OP=5,PA=4,则sin∠APO 等于( ) (A)5 4 (B)5 3 (C)3 4 (D)4 3 8.如图6,AB 是⊙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E,如果AB=20,CD=16, 那么线段OE 的长为( ) (A)10 (B)8 (C)6 (D)4 9.如图7,扇形纸扇完全打开后,外侧两竹条AB,AC 夹角为120 ,AB 的长为30cm ,贴纸部分 BD 的长为20cm ,则贴纸部分的面积为( ) 图1 O C B A 图2 P O A · 图5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圆与相似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doc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圆与相似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 一、相似 1.如图所示,△ ABC 中, AB=AC,∠ BAC=90°, AD⊥ BC, DE⊥ AC,△ CDE 沿直线 BC 翻折到△ CDF,连结 AF 交 BE、 DE、 DC分别于点 G、 H、I. (1)求证: AF⊥ BE; (2)求证: AD=3DI. 【答案】(1)证明:∵在△ ABC中, AB=AC,∠ BAC=90°, D 是 BC 的中点, ∴AD=BD=CD,∠ ACB=45 ,° ∵在△ ADC中, AD=DC,DE⊥ AC, ∴A E=CE, ∵△ CDE沿直线 BC 翻折到△ CDF, ∴△ CDE≌ △CDF, ∴C F=CE,∠ DCF=∠ACB=45 ,° ∴C F=AE,∠ ACF=∠DCF+∠ACB=90 ,° 在△ ABE 与△ ACF中, , ∴△ ABE≌ △ ACF(SAS), ∴∠ ABE=∠ FAC, ∵∠ BAG+∠ CAF=90 ,° ∴∠ BAG+∠ ABE=90 ,° ∴∠ AGB=90 ,° ∴AF⊥BE (2)证明:作IC 的中点 M,连接 EM,由( 1)∠ DEC=∠ECF=∠ CFD=90°

∴四边形 DECF是正方形, ∴EC∥ DF, EC=DF, ∴∠ EAH=∠ HFD, AE=DF, 在△ AEH 与△FDH 中 , ∴△ AEH≌ △FDH( AAS), ∴EH=DH, ∵∠ BAG+∠ CAF=90 ,° ∴∠ BAG+∠ ABE=90 ,° ∴∠ AGB=90 ,° ∴AF⊥BE, ∵M 是 IC 的中点, E 是 AC 的中点, ∴EM∥AI, ∴, ∴DI=IM , ∴CD=DI+IM+MC=3DI, ∴AD=3DI 【解析】【分析】( 1)根据翻折的性质和SAS 证明△ ABE≌ △ ACF,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 质得出∠ ABE=∠ FAC,再证明∠ AGB=90°,可证得结论。 (2)作IC 的中点M ,结合正方形的性质,可证得∠ EAH=∠HFD,AE=DF,利用AAS 证明△AEH 与△ FDH全等,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中位线的性质解答即可。 2.已知:如图,在△ABC 中, AB=BC=10,以 AB 为直径作⊙ O 分别交 AC, BC 于点 D,E,连接 DE 和 DB,过点 E 作 EF⊥ AB,垂足为 F,交 BD 于点 P.

圆的方程练习题(学生版)

圆的方程练习题(学生版) 1.求过点()()1,1,1,1A B --,且圆心在直线20x y +-=上的圆的方程. 2.若圆过A (2,0),B (4,0),C (0,2)三点,求这个圆的方程. 3.已知圆经过()()2,5,2,1-两点,并且圆心在直线1 2 y x =上。 (1)求圆的方程; (2)求圆上的点到直线34230x y -+=的最小距离。 4.已知圆C 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①与y 轴相切;②在直线y x =上截得弦长为③圆心在直线30x y -=上.求圆C 的方程. 5.求圆心在直线3x+y-5=0上,并且经过原点和点(4,0)的圆的方程 6.求圆心为(1,1)并且与直线4=+y x 相切的圆的方程。

7.求与圆x 2+y 2?2x =0外切且与直线x + 3y =0相切于点M (3,? 3)的圆的方程. 8.求圆心在直线 40x y --=上,并且过圆22640x y x ++-=与圆 226280x y y ++-=的交点的圆的方程. 9.已知圆心为C 的圆经过三个点O (0,0)、A (?2,4)、B (1,1). (1)求圆C 的方程; (2)若直线l 的斜率为?4 3,在y 轴上的截距为?1,且与圆C 相交于P 、Q 两点,求△O P Q 的面积. 10.已知圆C :x 2+y 2+10x+10y+34=0。 (I )试写出圆C 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II )若圆D 的圆心在直线x=-5上,且与圆C 相外切,被x 轴截得的弦长为10,求圆D 的方程。 11.已知圆C 的圆心在直线y =1 2x 上,且过圆C 上一点M (1,3)的切线方程为y =3x . (Ⅰ)求圆C 的方程; (Ⅱ)设过点M 的直线l 与圆交于另一点N ,以M N 为直径的圆过原点,求直线l 的方程.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的经典综合题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经典试题 一、知识体系: 1.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③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之比,对应边上的中线之比,对应角的角平分线之比都等于相似比; ④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 ⑤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 k )。 二、典型例题: 例1:若△ABC∽△A′B′C′,且,, 3 4AB A B ,△ABC 的周长为15cm ,则△A′B′C′的周长为( ) A .18 B .20 C .154 D .80 3 针对练习: 1.已知△ABC∽△DEF,且△ABC 的三边长为3、4、5,若△DEF 的周长为6,那么下列不可能是△DEF 一边长的是( ) A .1.5 B .2 C .2.5 D .3 2.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和8,另一个与它相似的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是3、4及x ,那么x 的值为( ) A .7 B .5 C .7或5 D .无数个 例2:(2014江苏南京,3)若△ABC ∽△A′B′C′,相似比为1:2,则△ABC 与△A′B′C′的面积的比为( ) A .1:2 B .2:1 C .1:4 D .4:1 针对练习: 1.两相似三角形的最短边分别是5cm 和3cm ,它们的面积之差为322 cm ,那么小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102 cm B .142 cm C .162 cm D .182 cm 2.如图,DE ∥BC ,若AD =1,BD =2,则△ADE 与四边形DBCE 面积之比是 ▲ 。 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CD 的延长线上一点,BE 与AD 交于点F ,CD =2DE ,若△DEF 的面积为a ,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 (用a 的代数式表示)。 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是AD 上的一点,EC ∥AB ,EB ∥DC ,若△ABE 的面积为3,△ECD 的面积为1,则△BCE 的面积为 ▲ 。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圆与相似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圆与相似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一、相似 1.如图,在等腰Rt△ABC中,O为斜边AC的中点,连接BO,以AB为斜边向三角内部作Rt△ABE,且∠AEB=90°,连接EO.求证: (1)∠OAE=∠OBE; (2)AE=BE+ OE. 【答案】(1)证明:在等腰Rt△ABC中,O为斜边AC的中点, ∴OB⊥AC, ∴∠AOB=90°, ∵∠AEB=90°, ∴A,B,E,O四点共圆, ∴∠OAE=∠OBE (2)证明:在AE上截取EF=BE, 则△EF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FBE=45°, ∵在等腰Rt△ABC中,O为斜边AC的中点, ∴∠ABO=45°, ∴∠ABF=∠OBE, ∵, ∴, ∴△ABF∽△BOE,

∴ = , ∴AF= OE, ∵AE=AF+EF, ∴AE=BE+ OE. 【解析】【分析】(1)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OB=∠AEB=90°,可得出A,B,E,O四点共圆,再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证得结论。 (2)在AE上截取EF=BE,易证△EF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出BF与BE的比值为,再证明∠ABF=∠OBE,AB与BO的比值为,就可证得AB、BO、BF、BE四条线段成比例,然后利用两组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可证得△ABF∽△BOE,可证得AF= OE,由AE=AF+EF,可证得结论。 2.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6cm,BC=8cm,E、F分别是AB、BD的中点,连接EF,点P从点E出发,沿EF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点Q从点D出发,沿DB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2cm/s,当点P停止运动时,点Q也停止运动.连接PQ,设运动时间为t(0<t<4)s,解答下列问题: (1)求证:△BEF∽△DCB; (2)当点Q在线段DF上运动时,若△PQF的面积为0.6cm2,求t的值; (3)如图2过点Q作QG⊥AB,垂足为G,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EPQG为矩形,请说明理由; (4)当t为何值时,△PQF为等腰三角形?试说明理由. 【答案】(1)解:证明:∵四边形是矩形, 在中, 分别是的中点,

2019中考真题圆综合题

1.(2019江苏扬州)(本题满分10分)如图,AB 是⊙O 的弦,过点O 作OC ⊥OA ,OC 交于AB 于P ,且CP=CB 。 (1)求证:BC 是⊙O 的切线; (2)已知∠BAO=25°,点Q 是弧A m B 上的一点。 ①求∠AQB 的度数; ②若OA=18,求弧A m B 的长。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扇形的弧长,圆心角于圆周角关系, 等腰三角形 【解析】: 解(1)连接OB ∵CP=CB ∴∠CPB=∠CBP ∵OA ⊥OC ∴∠AOC=90° ∵OA=OB ∴∠OAB=∠OBA ∵∠PAO+∠APO=90° ∴∠ABO+∠CBP=90° ∴∠OBC=90° ∴BC 是⊙O 的切线 (2)①∵∠BAO=25° OA=OB ∴∠BAO=∠OBA=25° ∴∠AOB=130°∴∠AQB=65° ②∵∠AOB=130° OB=18 ∴l 弧AmB=(360°-130°)π×18÷180=23π 2.(江苏泰州)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AC 为⊙O 的直径,D 为弧AC 的中点,过点D 作DE ∥A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1)判断DE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O 的半径为5,AB=8,求CE 的长.

3.(2019山东济宁)(8分)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O上一点,D是的中点,E 为OD延长线上一点,且∠CAE=2∠C,AC与BD交于点H,与OE交于点F. (1)求证:AE是⊙O的切线; (2)若DH=9,tan C=,求直径AB的长. 【分析】(1)根据垂径定理得到OE⊥AC,求得∠AFE=90°,求得∠EAO=90°,于是得到结论;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得到∠ODB=∠C,求得tan C=tan∠ODB==,设HF=3x,DF=4x,根据勾股定理得到DF=,H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F==,求得AF=CF=,设OA=OD=x,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1)∵D是的中点, ∴OE⊥AC, ∴∠AFE=90°, ∴∠E+∠EAF=90°, ∵∠AOE=2∠C,∠CAE=2∠C, ∴∠CAE=∠AOE, ∴∠E+∠AOE=90°, ∴∠EAO=90°, ∴AE是⊙O的切线; (2)∵∠C=∠B, ∵OD=OB,

圆的相似综合题

相似与圆综合题目练习 2.(2013?湛江)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P为⊙O外一点,且OP∥BC,∠P=∠BAC. (1)求证:PA为⊙O的切线; (2)若OB=5,OP=,求AC的长. 3.(2013?营口)如图,点C是以AB为直径的⊙O上的一点,AD与过点C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点D.(1)求证:AC平分∠BAD; (2)若CD=1,AC=,求⊙O的半径长.

4.(2013?西宁)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BC为⊙O直径,作∠CAD=∠B,且点D在BC的延长线上,CE⊥AD 于点E. (1)求证:AD是⊙O的切线; (2)若⊙O的半径为8,CE=2,求CD的长. 6.(2013?宁夏)在Rt△ABC中,∠ACB=90°,D是AB边上的一点,以BD为直径作⊙O交AC于点E,连结DE并延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F.且BD=BF. (1)求证:AC与⊙O相切. (2)若BC=6,AB=12,求⊙O的面积.

7.(2013?黄冈)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和过C点的直线互相垂直,垂足为D,且AC平分∠DAB. (1)求证:DC为⊙O的切线; (2)若⊙O的半径为3,AD=4,求AC的长. 9.(2013?朝阳)如图,直线AB与⊙O相切于点A,直径DC的延长线交AB于点B,AB=8,OB=10 (1)求⊙O的半径. (2)点E在⊙O上,连接AE,AC,EC,并且AE=AC,判断直线EC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求弦EC的长.

11.(2013?巴中)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A作AE⊥BC,垂足为E,连接DE,F为线段DE上一点,且∠AFE=∠B (1)求证:△ADF∽△DEC; (2)若AB=8,AD=6,AF=4,求AE的长. 12.(2012?岳阳)如图所示,在⊙O中,=,弦AB与弦AC交于点A,弦CD与AB交于点F,连接BC. (1)求证:AC2=AB?AF; (2)若⊙O的半径长为2cm,∠B=60°,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14.(2012?陕西)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3+. (1)如图①,正方形EFPN的顶点E、F在边AB上,顶点N在边AC上,在正三角形ABC及其内部,以点A为位似中心,作正方形EFPN的位似正方形E′F′P′N′,且使正方形E′F′P′N′的面积最大(不要求写作法); (2)求(1)中作出的正方形E′F′P′N′的边长; (3)如图②,在正三角形ABC中放入正方形DEMN和正方形EFPH,使得DE、EF在边AB上,点P、N分别在边CB、CA上,求这两个正方形面积和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说明理由.

(完整版)2017中考数学圆的综合题试题

圆的综合题 1. 如图,AB 是⊙O 的弦,AB =4,过圆心O 的直线垂直AB 于点D ,交⊙O 于点C 和点E ,连接AC 、BC 、OB ,cos ∠ACB =1 3 ,延长OE 到点F ,使EF =2OE . (1)求证:∠BOE =∠ACB ; (2)求⊙O 的半径; (3)求证:BF 是⊙O 的切线. 2. 如图,AB 为⊙O 的直径,点C 为圆外一点,连接AC 、 BC ,分别与⊙O 相交于 点D 、点E ,且? ?AD DE ,过点D 作DF ⊥BC 于点F ,连接BD 、DE 、AE . (1)求证:DF 是⊙O 的切线; (2)试判断△DE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若⊙O 的半径为5,AC =12,求sin ∠EAB 的值. 3. (2016长沙9分)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对角线AC 为⊙O

的直径,过点C作AC的垂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点F为CE的中点,连接DB,DC,DF. (1)求∠CDE的度数; (2)求证:DF是⊙O的切线; (3)若AC=25DE,求tan∠ABD的值. 4. (2016德州10分)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E平分∠BAC交⊙O于点E,交BC 于点D,过点E作直线l∥BC. (1)判断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ABC的平分线BF交AD于点F,求证:BE=EF; (3)在(2)的条件下,若DE=4,DF=3,求AF的长. 5. (2015永州)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且AB=AC,直径AD交BC于点E,F是OE上的一点,使CF∥BD.

(1)求证:BE =CE ; (2)试判断四边形BFC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若BC =8,AD =10,求CD 的长. 6 (2017 原创)如图,AB 切⊙O 于点B ,AD 交⊙O 于点C 和点D ,点E 为 ?DC 的中点,连接OE 交CD 于点F ,连接BE 交CD 于点G . (1) 求证:AB =AG ; (2) (2)若DG =DE ,求证:GB 2 =GC ·GA ; (3)在(2)的条件下,若tan D =3 4 ,EG =10,求⊙O 的半径. 7.(2015达州)在△ABC 的外接圆⊙O 中,△ABC 的外角平 分线CD 交⊙O 于点D ,F 为? AD 上一点,且??AF BC ,连接DF ,并延长DF 交BA 的延

中考相似三角形经典综合题解析资料

中考相似三角形经典综合题解析 1、(2013哈尔滨)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0为坐标原点,A点的坐标为(3,0),以0A为边作等边三角形OAB,点B在第一象限,过点B作AB的垂线交x轴于点C.动点P从0点出发沿0C向C点运动,动点Q从B点出发沿BA向A点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速度均为1个单位/秒。设运动时间为t秒. (1)求线段BC的长; (2)连接PQ交线段OB于点E,过点E作x轴的平行线交线段BC于点F。设线段EF的长为m,求m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将△BEF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BE1F1,使点E的对应点E1落在线 段AB上,点F的对应点是F1,E1F1交x轴于点G,连接PF、QG,当t为何值时,2BQ-PF= 3 3 QG? (1)解:如图l∵△AOB为等边三角形∴∠BAC=∠AOB=60。∵BC⊥AB ∴∠ABC=900∴∠ACB=300∠OBC=300 ∴∠ACB=∠OBC ∴CO=OB=AB=OA=3 ∴AC=6 ∴3 33 (2)解:如图l过点Q作QN∥0B交x轴于点N ∴∠QNA=∠BOA=600=∠QAN ∴QN=QA ∴△AQN为等边三角形 ∴NQ=NA=AQ=3-t ∴NON=3- (3-t)=t ∴PN=t+t=2t ∴OE∥QN.∴△POE∽△PNQ ∴OE PO QN PN = ∴ 1 32 OE t = - ∴ 31 22 OE t =- ∵EF∥x轴 ∴∠BFE=∠BCO=∠FBE=300 ∴EF=BE∴m=BE=OB-OE 13 22 t =+ (0

(3)解:如图2 11180120BE F BEF EBF EFB ∠=∠=-∠-∠= ∴∠AEG=600=∠EAG ∴GE 1 =GA ∴△AE’G 为等边三角形 111331 2222 QE BE BQ m t t t t =-=-=+-=- 111131 22 QE GA AE AB BE BQ t QE ∴===--=-= ∴∠l=∠2 ∠3=∠4 ∵∠l+∠2+∠3+∠4=1800∴∠2+∠3=900 即∠QGA=900 ∵EF ∥OC BF BE BC BO ∴ =333 332233 BF m BF m t ∴ =∴==+31 3322 BC CF -= - 3CP CO OP t =-=- 31 33322633 t CF t CP CB CA --∴=== ∵∠FCP=∠BCA ∴△FCP∽△BCA. 32 PF CP t PF AB CA -∴ =∴= ∵2BQ —PF=33QG ∴33312(33)2322t t t --=?-∴t=1∴当t=1 时,2BQ —PF= 3 3 QG 2、(2013?天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2,0),点B (0,4),点E 在OB 上,且∠OAE=∠0BA . (Ⅰ)如图①,求点E 的坐标; (Ⅱ)如图②,将△AEO 沿x 轴向右平移得到△A ′E ′O ′,连接A ′B 、BE ′. ①设AA ′=m ,其中0<m <2,试用含m 的式子表示A ′B 2+BE ′2,并求出使A ′B 2+BE ′2取得最小值时点E ′的坐标;

九年级《圆》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圆》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来) 1.如图,点A B C ,,都在⊙O 上,若34C =o ∠, 则AOB ∠的度数为( ) A .34o B .56o C .60o D .68o 2.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6和8,圆心距为7, 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外离 B .外切 C .相交 D .内切 3.如图,圆内接正五边形ABCD E 中,∠ADB =( ). A .35° B .36° C .40° D .54° 4.⊙O 中,直径AB =a , 弦CD =b ,,则a 与b 大小为( ) A .a >b B .a <b C .a ≤b D . a ≥b 5.如图,⊙O 内切于ABC △,切点分别为D E F ,,. 已知50B ∠=°,60C ∠=°,连结OE OF DE DF ,,,, 那么EDF ∠等于( ) A .40° B .55° C .65° D .70° 6.边长为a 的正六边形的面积等于( ) A . 2 4 3a B .2a C . 2 2 33a D .233a 7.如图所示,小华从一个圆形场地的A 点出发,沿着与半径OA 夹角为α的方 向行走,走到场地边缘B 后,再沿着与半径OB 夹角为α的 方向折向行走。按照这种方式,小华第五次走到场地边缘时 处于弧AB 上,此时∠AOE =56°,则α的度数是( ) A .52° B .60° C .72° D .76° 8.一个圆锥的高为33,侧面展开图是半圆,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 O C B A (第1题图) O A F C E (第5题图) E A B C D (第3题图) (第7题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