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学计算题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5
0153质量管理学计算题总结考试计算题总共两题18分,题目都不难,关键在于你要知道计算公式中每一个字母代表的意思,都是带进去简单的数学运算,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好好看,争取能够多拿计算分,计算题是按照步骤给分的,所以每一个步骤不能省,必须都写出来第十章统计思想及其应用章节计算题范围首先我们去介绍几个常用的排序概念:m(中位数)=(x最大值+x最小值)÷2ε(中心偏移量)=|m-x|x(分布中心):样本平均值s(标准偏差)(这个题目中通常可以得出,不须要排序)t(容差范围)=xmax-xmin(我们在接触计算题时常常会遇到题目给出物品质量检测数据的范围。
比如说设计硬度520~560kg/cm2中,其中x最大值为560,x最小值为520)过程能力指数cp算法以及步骤:书表10.5(p255页)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中我们可以知道cp有四种算法,对应有四个图,那么我们该用哪个公式计算呢,选择时该进行以下步骤:一、表可以窥见存有双向容差以及单向容差的区分,所谓双向容差就是材料指数范围就是封闭区域(比如说质量为400~450g这就是封闭区域),而单向容差就是指材料指数范围是开放区域(比如说质量x≥400g就是开放区域)。
那么我们就可以从材料的指数范围判断出是选第一、二个公式,还是选第三四个公式。
二、这就是就须要推论m与x与否成正比,如果成正比,就证明容差中心与x,就挑选第一三个公由设计硬度范围可知是双向容差,算出中位数与与样本平均值做比较所以选第一二个比较得出中位数m与样本平均值不等,参照书上p255页表10.5知选第二个公式计算cpk=(t-2ε)须要牢记表中10.5(p255页)表中10.8(p257页)掌控图排序(p259~268)控制图计算一般都是从整体中抽样x组,每组中包含5~10个样本。
参照书p264页表10.10就可以了解。
这些包含的概念:x(本组样本平均值)=(x1+x2+x3….+xn)÷n(n通常都就是轻易得出x值,不须要排序)代表这组数种有多少个x,但是题目中式,否则就挑选第二四个公式。
五、计算题例题1、 P140 5.2已知某厂生产的日光灯管寿命要求不低于2000小时,现在从生产过程中随机抽取100根灯管进行试验,试验的数据计算得x =2350小时,S =80小时,试求工序能力指数。
解:根据题意日光灯管寿命要求不低于2000小时,是只有下限的单项技术要求C P =S TL X 3- = 80320002350X -=1.46 答:工序能力指数为1.46例2 P140 5.2某液体原料在制成中要求单位体积含某种杂质不能够高于0.01mg ,现在根据随机抽样的样本数据测得,x =0.0048mg, S= 0.0012mg , 试求工序能力指数。
解:根据题意杂质不能够高于0.01mg ,只有上限的单项技术要求C P =S X TU 3- = 0012.030048.001.0X -=1.44 答:工序能力指数为1.44例3 P142 6.2某零件内径尺寸公差为Φ20025.0010.0+-,加工数量为100件的一批零件以后,计算得x =20.0075, S=0.005 ,求,该工序能力指数为C P ,并根据工序能力指数评价工序能力。
及其不合格品率P 。
解:公差中心 M =2TL TU + = 299.19025.20+=20.0075 又以知 μ =x =20.0075, 所以 M=μ =xC P = S 6T = 005.0699.19025.20x - = 1.17 C P = 1.17 属于二级工序能力 1〈 C P 〈 1.33 的 范畴,可以做出工序能力尚可的评价。
P U + P L = 2Φ(σXXL -)=Φ(005.00075.2099.19-)=Φ(-0.35) = 2X0.00023 =0.00046答:不合格品率为0.00046例4 P142 5.2某零件内径尺寸公差为Φ20025.0010.0+-,加工数量为100件的一批零件以后,计算得x =20.011, S=0.005 ,求,该工序能力指数为C P ,并根据工序能力指数评价工序能力。
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模拟卷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在六西格玛管理中,主要责任是推动和领导六西格玛活动在关键业务领域开展的人员是()。
A.倡导者B.大黑带C.黑带D.绿带2.把方案的技术条件,通过公式进行计算,验证设计的科学性的评审是()。
A.初期评审B.理论验证C.模型验证D.样机验证3.实现质量目标、落实质量措施的过程是指()。
A.质量计划B.质量控制C.质量改进D.质量管理4.国际标准化组织英文缩写为()。
A.CECCB.IECC.ISOD.CMC5.可能导致严重结果或者产品责任诉讼,应当被密切监测和严格控制的是()。
A.严重缺陷B.主要缺陷C.轻微缺陷D.次要缺陷6.用来表示“设备不因为失效而停机的可能性或概率”的指标是()。
A.可靠性B.可维修性C.可用性D.可靠度7.构成传统管理的基础是()。
A.质量管理B.科学管理C.人力资源管理D.生产管理8.质量机能展开又称为()。
A.质量职能展开B.质量功能展开C.质量体系展开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模拟卷及解析D.质量活动展开9.制造的产品在经济上已不值得修复利用而发生的损失属于()。
A.内部故障成本B.外部故障成本C.保修费D.预防成本10.组织在录用人员时应注重候选者的()。
A.技能B.性格C.个人价值体系D.道德水准11.()是减少组织中的成员在道德方面困惑的一种通行做法。
A.道德标准B.道德规则C.道德准则D.道德规范12.为了防止在突然出现操作误差时系统继续运行,可靠性设计中常用的方法是()。
A.冗余技术B.耐环境设计C.故障检测设计D.防误设计13.对成就和发展的期望相对减弱的职业生涯阶段为()。
A.探索阶段B.创立阶级C.维持阶段D.衰退阶段14.信息管理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A.管理计划B.绩效控制C.信息控制D.绩效测量15.具有与其他统计方法不同的鲜明特点,属于问题发现型,而非假设查证型的是()。
A.KJ法B.过程决策程序图C.分层法D.因果法16.属于企业内部顾客的是()。
《质量管理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质量管理专家朱兰认为:20世纪将以“的世纪”载入史册,21世纪将是“的世纪”。
2、克劳斯认为“即质量”,朱兰认为“即质量”。
前者的观点产生于“市场”,后者的观点产生于“市场”。
3、真正质量特性往往是、含混的。
代用质量特性往往是理性的、。
4、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和。
5、朱兰环有个环节,每次循环结束进入新的循环时,使上了一个台阶。
6、PDCA循环是指、、、。
其中关键是A,它是循环的动力。
7、许多国家在处理产品责任问题中,已逐渐由以法规范向以法规范转化,由原则向原则转变。
8、《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术语》在中提出了著名的,其中,被称为基础的是,被称为关键的是。
9、ISO9001:2000标准的用途是作为或体系的依据,而ISO9004:2000的用途是作为的依据。
10、实施ISO9000标准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应做的;我们所写的;我们做过的;我们已做的;我们做错的。
11、产品质量认证的依据是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是。
1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两图一表”指的是图,图,以及表。
13、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和规定的内,完成规定的的能力。
14、当质量总成本最小时,质量损失成本占质量总成本的,预防成本约占,鉴定成本约占。
二、简答题1、质量管理基础工作有哪五项?2、举例说明某产品的顾客“隐含需要”。
3、真正质量特性与代用质量特性的区别在何处?4、举例说明什么是流程性材料。
5、推动PDCA循环关键在于什么阶段?为什么?6、TQM的特点是什么?7、ISO9000:2000族标准由哪五项标准组成?8、许多国家在处理产品责任问题时,法律采用的规范和原则发生了什么变化?9、试述ISO9000族标准与TQM的关系。
10、画因果图的大枝时,一般以5MIE作为原因类别。
在画E的中枝时,主要应从哪几方面分析?11、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两图一表”是什么?12、某产品长度标准为50±0.5㎜,甲乙丙三位工人分别加工。
计算题:4.某工序加工某零件,其外圆直径的加工要求为50±0.15mm。
现从该工序加工的零件中抽出100件,测量并计算出其直径的平均值为50.06mm,标准偏差为0.04mm。
试计算此时的工序能力指数,作出判断,并提出改进措施。
5. 某工序对所生产的螺栓外径进行控制,每小时抽样一次,每次抽样10件,共抽样25次。
经测量得知,样本均值数总和∑X=1585mm,样本极差总和∑R=212.试计算X-R控制图的中心线和上下控制界限值。
(当样本量n=10时,A2=0.308,D3=0.223,D4=1.777)6.设某螺栓直径的设计要求为20±0.15mm,从某车床加工的2000支螺栓中,随机抽取样本100支,其直径平均值为X=20.05mm,标准偏差为S=0.05mm,试求该过程能力、过程能力指数。
7. 今在硫化矿的焙烧工序中,对焙烧矿中残留的硫磺进行定量,对焙烧效率进行管理。
每天抽取5个点进行测定,以此作为一个样本,共抽取25天,由这25个样本得到的X=1.61,R=1.57。
求平均数与极差控制图的中心线和上下控制线(当n=5时,A2=0.577,D4= 2.115, D3为负值)。
------------------------------------------------------------------------------------------------------------------1. 某零件质量要求40±0.15mm ,现从生产过程中随机抽取100件,测量并计算得到该零件的平均值为X =40.05mm ,样本标准偏差为S=0.05mm 。
试计算该零件加工的过程能力指数,并判断工序状况及应采取的后续措施。
2. .某工序利用R X -控制图进行螺栓外径加工的控制,每次抽样6件,共抽20次,测出各样本组平均值的总和为mm 22.0R ,mm 6.158X =∑=∑。
质量管理(一)试题课程代码:0015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质量特性的分类,属于心理方面的特性是(C)P6A.手表的防水B.耐用品的可维修性C.服装的式样D.汽车的牵引力2.在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之间的逻辑关系中,持续改进的最有力的武器是(C)P58 A.领导作用B.全员参与C.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D.以顾客为关注焦点3.顾客满意度指数最典型的国家是(A)P68A.美国B.瑞典C.德国D.意大利4.提出了系统思考概念的学者是(B)P145A.戴明B.彼得·圣吉C.朱兰D.石川馨5.保证数据和信息不被损坏,这是指数据和信息的(C)P197A.准确性B.保密性C.可靠性D.安全性6.通常用标准偏差的倍数来表示过程能力B的大小,一般取B为(B)P252 A.4 B.6 C.8 D.127.在产品寿命周期中,被称为夭折期的是(A)P314A.早期失效期B.晚期失效期C.可用寿命期D.损耗期8.下列属于预防成本的是(D)P25A.复检和筛选费B.质量评审费C.进货测试费D.质量信息费9.在ISO9000族标准中,其目的在于促进组织的绩效改进的标准是(C)P48 A.ISO9000 B.ISO9001 C.ISO9004 D.ISO1901110.下列不属于顾客满意度决定因素的是(D)P66A.顾客感知质量B.顾客期望C.顾客感知价值D.顾客抱怨11.反映一个组织之所以存在的理由或价值的是(A)P90A.使命B.愿景C.战略D.目标12.下列属于物质激励的方法是(B)P132A.任务激励B.福利激励C.培训激D.参与激励13.确定组织是否有提供新产品或重新设计产品的能力的阶段是(C)P148 A.初期评审B.终期评审C.销售准备状态评审D.设计鉴定14.在质量改进阻力中,克服习惯和惰性阻力的最重要措施是(A)P171A.沟通B.激励C.组织D.控制15.6个西格玛的质量水平对应着的百万机会缺陷数是(A)P185A.3.4 B.27 C.233 D.621016.在供应策略模型中,办公用品、书籍杂志和饮食服务等属于(D)P212 A.高重要性/高费用B.高重要性/低费用C.低重要性/高费用D.低重要性/低费用17.下列属于计件数据的是(D)P224A.单位缺陷数B.职工工资总额C.布匹的疵点数D.质量检测项目数18.下列工具中属于计划评审技术与关键路径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的是(B)P301A.流程图B.矢线图C.树图D.关系图19.下列维修活动中属于纠正性维修的是(A)P310A.对发生故障的零件进行更换B.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C.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D.为设备加润滑油20.把同类事务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称为(D)P343A.简化B.组合化C.系列化D.统一化21.实施标高分析的目的在于(B)P106A.模仿榜样B.超越对手C.知己知彼D.确定谁是最佳22.企业员工培训的主要形式是(D)P120A.脱产培训B.工作轮换C.业余学习D.在职培训23.以下测量组织绩效的指标中,属于监管和社会责任方面的指标是(C)P201 A.顾客满意B.投资回收C.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D.产品与服务质量24.对供应商产品的适用性评价的焦点在于(B)P219A.质量、价格和服务B.质量、交货期和服务C.质量、价格和交货期D.价格、交货期和服务25.如果工序中存在形位偏差或加工习惯,则所得到的直方图形状可能是(D)P284 A.平顶型B.双峰型C.孤岛型D.偏向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41.某工序利用R X -控制图进行螺栓外径加工的控制,每次抽样6件,共抽20次,测出各样本组平均值的总和为mm 22.0R ,mm 6.158X =∑=∑。
试求R X -控制图的中心线和控制界限。
(已知n=6时,A 2=0.483,D 4=2.004,D 3=0)42.某热处理车间对最近一个月加工的铸件制品的外观质量进行调查,得到统计结果如下:变形38个,氧化96个,锈蚀20个,裂纹28个,其他12个。
试绘制排列图(附频数统计表),并指出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32 某工序按样本大小n=4,共收集了15个组,合计60个数据,统计每组数据的平均值和极差见下表所示。
当n=4时,A2=0.729,d2=2.059,D3=0,D4=2.0282 。
该工序生产零件的尺寸公差为Φ(9.40±0.20)mm(即公差上限为9.60mm,公差下限为9.20mm)试根据下表所给数据计算出平均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并计算和评判该工序的过程能力。
15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级差某工序收集了80个直径尺寸,按样本大小n=4,共收集了20个组,合计80个数据,统计每组数据的平均值和极差见下表所示。
当n=4时,A2=0.729;d2=2.059;D3=0;D4=2.0282,该工序生产零件的尺寸公差为Φ19.40±0.20mm(即公差上限为19.60mm,公差下限为19.20mm)试根据所给数据计算出均值-极差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并计算和评判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某奶制品加工厂对某种奶粉加工的质量要求之一是:每百克奶粉中的含水量不得超过3克。
目前抽验结果表明,每百克奶粉中平均含水2.75克,标准偏差为0.05克。
试计算此时的工序能力指数,并作出判断,指出应采取的措施。
(10分)41.某建材的设计硬度为520~560kg/cm2,随机抽取100件样品,测得样本平均值(x)为530kg/cm2,标准偏差(s)为6.2kg/cm2。
《质量管理学》大二题集一、选择题(每题10分,共100分)1.以下哪项是质量管理的核心目标?A. 提高产品成本B. 提升客户满意度C. 增加生产时间D. 扩大市场份额2.在全面质量管理 TQM)中,哪个概念强调所有员工都参与质量管理?A. 持续改进B. 客户至上C. 全员参与D. 过程管理3.以下哪项不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A. 检验B. 预防C. 纠正D. 忽视4.PDCA循环中的“C”代表什么?A. 计划B. 执行C. 检查D. 行动5.六西格玛管理中的DMAIC模型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 定义B. 测量C. 分析D. 忽略6.在质量管理中,以下哪项是内部故障成本的例子?A. 客户投诉处理费用B. 产品退货成本C. 生产线停工损失D. 市场营销费用7.以下哪项不是质量成本的一部分?A. 预防成本B. 鉴定成本C. 内部故障成本D. 外部市场成本8.在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哪个条款强调持续改进的重要性?A. 条款4:领导作用B. 条款5:策划C. 条款8:持续改进D. 条款9:绩效评价9.以下哪项不是质量审核的目的?A.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B. 识别改进的机会C. 增加生产成本D. 确保符合质量标准和法规要求10.在质量功能展开 QFD)中,以下哪项不是关键的输入?A. 客户需求B. 工程特性C. 生产能力D. 竞争对手分析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50分)1.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质量检验阶段、_________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2.在质量控制中,_________是指通过预防措施来减少或消除质量问题的发生。
3.六西格玛管理中的两个关键工具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4.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
5.ISO 9000族标准是由_________制定的,用于指导企业进行质量管理。
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50分)1.质量管理只关注产品的最终质量,而不涉及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试卷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在产品寿命周期中,失效率比较低的阶段是()。
A.早期失效期B.可用寿命期C.耗损期D.衰退期2.商场售货员的服务态度,餐馆菜肴的味道属于()。
A.魅力特性B.必须特性C.线性特性D.非线性特性3.在产品设计中,产品构思阶段提出的是()。
A.顾客需要B.新产品计划任务书C.产品技术指标D.产品开发建议书4.可能导致严重结果或者产品责任诉讼,应当被密切监测和严格控制的是()。
A.严重缺陷B.主要缺陷C.轻微缺陷D.次要缺陷5.反映一个组织之所以存在的理由或价值,这是指()。
A.组织的使命B.组织的核心价值观C.组织的愿景D.组织的社会责任6.在组织的社会责任发展的四个阶段中,第三阶段的特点是()。
A.管理者未感到有义务满足其他的社会需要B.管理者承认他们对员工的责任C.管理者感受到他们对顾客和供应商负有责任D.管理者感受到他们对社会整体负有责任7.在六西格玛管理中,主要责任是推动和领导六西格玛活动在关键业务领域开展的人员是()。
A.倡导者B.大黑带C.黑带D.绿带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试卷及解析8.6个西格玛的质量水平对应着的百万机会缺陷数是()。
A.3.4B.27C.233D.62109.与传统的采购观点相比,现代的战略采购观点关于质量标准的要求是()。
A.符合规格B.适用性C.生产需要D.没有限定10.识别顾客的最简单方法是()。
A.顾客的需要B.顾客的忠诚C.顾客满意过程模型D.顾客——供方过程模型11.顾客因为产品的不良而产生烦恼、抱怨、投诉的这种状态称为()。
A.顾客没有满意B.顾客不满C.产品不合格D.产品没有满足顾客的要求12.如果充足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一旦不充足也不会使人产生不满的质量特性是()。
A.魅力特性B.必须特性C.线性特性D.一元特性13.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环节,也是薪酬管理、晋升、培训和使用的主要依据,这个基础工作是()。
项目质量管理复习资料(计算题部分)1. 某食品厂包装的食品重量平均值为296克,标准差为25克,已知产品重量均值下限为273克,求产品重量低于下限的不合格率.()()()273296()(0.92)17.88%25L L L x xt T xT xx xP x T P P t P t σσσσΦ-=---<=<======<-=<=-=令解:2. 某食品厂包装的食品重量平均值为296克,标准差为25克,已知产品重量均值上限为346 克,求产品重量高于上限的不合格率. 解:()()(t )3462961()1(2)1(1(2))25(2) 2.275%u u u x xt T xT xx xP x T P P P t ΦΦΦσσσσ-=--->=>======>-=-<=-=---=-=令3. 某食品厂包装的食品重量平均值为296克,并为公差中心值 M ,允许不合格率为0.01,273l T =克,那么唯一的途径是提高包装精度,即减小σ值,试根据以上条件计算σ值解:273,l T = 公差中心值296=M由 2u lT T M +=有:22296273319u l T M T =-=⨯-=()()(()()1()()1()()1(1())2()0.010.01)0.005( 2.58)0.00522732962.58 2.58l u l u l u l u l u l l l T xT xx xx xP x T P x T P P T xT xx xx xP P T xT xT xT xT xΦΦΦΦΦT xΦΦT x 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即反查表可知所以)(8.94. 假设有15%的用户电压低于225V ,标准差为1.25V ,预测此时用户平均电压。
质量管理学阶段练习一.选择题(涉及单选和多选)1.( D )是指从总体中抽取旳一部分个体所构成旳集合。
A样品B总体C样本容量D样本2.质量管理中常见旳离散概率分布有(ABC )。
A超几何分布 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正态分布3.分层随机抽样旳长处是( A )。
A样本代表性好B随机性最佳C抽样手续比较简朴D以上都不对4.有关正态分布如下论述对旳旳是(AB )。
A 对称、单峰旳曲线B 由位置参数和形状参数决定C 曲线越陡, 数据离散限度越大D 以上都对旳5.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旳控制图界线都是采用(C )来拟定控制界线。
A ±σB ±2σC ±3σD ±4σ6.当过程能力指数大于1.67时, 工序控制可以采用旳措施是(B )。
A 增长检查频次B 减少设备精度规定C改善工艺 D 不必采用措施7.运用不合格品数控制工序质量旳控制图称为( D )。
A 缺陷数控制图B 缺陷率控制图C 不合格品率控制图D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8.过程能力指数越大, 则质量特性值分布旳曲线越( A )。
A 陡峭B 平缓C 保持对称D 没有直接旳影响9.控制图判断异常旳准则分为(AC )两大类。
A 点出界就判断异常B 持续25点有1个点出界C 界内点排列不随机判断异常D 界内点持续递减或递增10.平均值-极差控制图旳长处有(AB )。
A合用范畴广B敏捷度高C精度高D简朴直观11.过程能力决定于如下几种质量因素(ABCDE )。
A人B料C机D法 E 环12.计数值控制图有(BCD )。
A平均值-极差控制图B不合格品数控制图C不合格品率控制图D缺陷数控制图13.控制图分为( A )和控制用控制图两类。
A分析用B技术用C管理用D记录取1.数批产品在初次检查时发现旳平均不合格品率即为( A )。
A过程平均不合格品率B不合格品率C批不合格品率D产品批2.( B )是用预先规定旳抽样方案对批进行初次检查, 判为合格旳批直接接受, 判为不合格旳批通过全数检查, 将批中不合格品挑出换成合格品后再提交检查旳过程。
1.产品质量特性分布中心与规范中心偏移增加,则()。
A. 不合格品率不变B. 不合格品率可能提高,也可能减少C. 不合格品率提高D. 不合格品率减少2.过程能力指数应该()进行计算。
A. 随机收集数据B. 在生产过程无偶然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收集数据C. 在统计控制状态下收集数据D. 收集一些令顾客满意的数据3.若USL与LSL均存在,则下列式子中哪个不是的公式()。
A. Cpk=Cp(1-k)其中K=2Δ/(USL-LSL)B. Cpk=(USL-LSL-2Δ)/3σ其中:Δ=μ-(USL-LSL)/2或者(USL-LSL)/2-μC. Cpk=(USL-LSL)/6σD. Cpk=min{Cpu,Cpl}4.当过程能力指数()时,过程能力严重不足,应采取紧急措施和全面检查,必要时可停工整顿。
A. <1.33B. <0.75C. <0.67D. <15.下列关于过程能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 找出影响过程质量的瓶颈因素B. 过程能力决定于质量因素而与公差无关C. 帮助产品开发和过程开发者选择和设计产品/过程D. 预测过程质量特征值的变异对公差的符合程度6.过程A:Cp=1.3,Cpk=1.3,过程B:Cp=1.8,Cpk=1.3,对两个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哪个具有更大的改进空间()。
A. A过程B. B过程C. A与B没有差别D. 无法比较7.某电容工序要求击穿电压要大于3000伏,今从生产过程随机抽样100个电容,测的平均电压为3500伏,标准差为200伏,且击穿电压服从正态分布,则 Cp=()A. 4/5B. 5/6C. 1/2D. 2/38.下列关于CP和CPK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P越大,质量能力越强B. 有偏移情况的CPK表示过程中心μ与规范中心μ偏移情况下的过程能力指数,CPK越大,则二者偏离越小,是过程的“质量能力”与“管理能力”二者综合的结果C. CP的着重点在于质量能力D. CPK的着重点在于管理能力,没有考虑质量能力9.某批零件设计尺寸为(14.8,15.2),通过随机抽样检验并经过计算得知:μ=14.990,s=0.05,则过程能力指数=()。
(A卷)课程名称质量管理学班级一、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20分)1、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称为()。
2、真正质量特性是()的期望和要求,而代用质量特性是()为实现真正质量特性所作出的规定。
3、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就意味着全面质量管理要“始于识别(),终于满足()”。
4、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以及由于产品质量未达到既定的标准而造成的一切()的总和。
5、从质量管理学的角度看,营销作为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的第()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市场(),其主要目的是(),适当地确定产品质量要求并形成文字。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服务质量特性可归纳为哪?以理发为例说明“文明性”的内涵。
2、ISO9000 、ISO9001、ISO9004主要内容与作用是什么?3、什么是“质量螺旋”?其内涵与指导意义是什么?4、简述全面质量管理5、简述研究质量成本的意义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若某机械零件技术要求为φ100±0.02,经随机抽样测得过程分布中心为99.99,S = 0.003。
1、试计算B和C PK ,并评价工序的经济性是否合适。
2、画X控制图。
(计算并画中心线、上下控制界限)四、识图与画图(每小题10分,共20分)1、画出直方图结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其作用?2、这是什么图?简要说明作用。
《质量管理学》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20分)1、(质量)2、(企业)3、(顾客的需要)、(顾客的需要)4、(费用)、(损失)5、(一)、(识别顾客的需要)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答:服务质量特性可归纳为六项:1功能性;2经济性;3安全性;4时间性;5舒适性;6文明性。
以理发为例说明“文明性”的内涵。
如理发时要求对顾客热情友好,面带微笑,尊重顾客对发型的选择,进门说“欢迎光临”,送出时“再见”等。
2、答:ISO9000 、ISO9001、ISO9004主要内容与作用是:ISO9000 质量名词术语基础标准,为正确理解标准提供指导;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是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导;ISO9004业绩与改进指南,为企业在ISO9001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与提高提供指导。
2020年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ISO9000族标准中,其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度的标准是( B )A.ISO9000B.ISO9001C.ISO9004D.ISO190112.根据质量特性的分类,属于技术方面特性的是( A )A.汽车的速度B.耐用品的可靠性C.食品的味道D.电力供应的及时性3.提出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关注14个要点的质量管理专家是( A )A.戴明B.休哈特C.石川馨D.费根堡姆4.组织的方针政策必须符合组织的( )A.宗旨的要求B.愿景的要求C.战略的要求D.价值观的要求5.企业员工培训最常用的方法是( D )A.讨论法B.角色扮演法C.演示法D.讲演讲授法6.六西格玛管理作为一种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方法,最早起源于( A )A.摩托罗拉公司B.通用电气公司C.IBM公司D.索尼公司7.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认证标志的国家是( B )A.美国B.英国C.德国D.日本8.下列属于鉴定成本的是( B )A.产品评审费B.在库物资复检费C.工序控制费D.诉讼费(外部故障成本)9.测量顾客满意度的主要方法是( D )A.产品提供登记B.投诉的处理和跟踪C.交易数据分折D.顾客调查10.在质量管理方面,公司的最终责任是面向( C )A.管理层B.一线员工C.外部顾客D.内部顾客11.我国企业界以往将战略计划活动这一过程称为( B )A.战略质量计划B.战略计划C.方针管理D.方针目标管理12.人力资源管理最基本的环节是( C )A.职业管理B.薪酬管理C.职业分析D.绩效考核13.小批试生产阶段的主要目的是( C )A.进行设计定型B.收集用户意见C.进行生产定型D.进行模拟试验14.把顾客需要、新技术和过去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产品规范的活动过程属于( B )A.设计过程B.生产提供过程C.支持过程D.供应和合作过程15.质量改进的成果主要来自于( D )A.成本的降低B.次要的多数项目C.员工的参与D.关键的少数项目16.确保在数据和信息处理过程中没有危险,这是指数据和信息的( B )A.可靠性(应保证数据和信息不被损坏)B.安全性C.保密性D.准确性(保证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17.以下测量组织绩效的指标中,属于财务和市场方面的指标是( )A.顾客抱怨B.交货期C.减少废气D.业务增长18.在我国企业生产的化工产品中,外购的材料、零部件等占产品构成的比例一般是(B )A.40%B.50%C.60%D.70%19.在正态分布中,个体落于σμ3范围内的概率是( )±A.68.26%B.95.44%C.99.73%D.99.9999998%20.研究成对出现的(X,Y)变量时,当Y值随X值的增加而增加时,则称二者为( A )A.正相关关系B.负相关关系C.曲线相关关系D.不相关21.下列工具中属于定量分析方法的是( )A.KJ法B.矩阵图C.矩阵数据分析法D.过程决策程序图22.产品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生的失效属于( )A.功能性失效B.可靠性失效C.早期失效D.晚期失效23.对同类产品的结构形式和主要参数进行标准化的形式,称为( B )A.统一化B.系列化C.通用化D.组合化24.供应商计划过程的核心在于( )A.分析供应行业的结构、能力和趋势B.理解和实施满足顾客需求的供应策略C.识别和评估顾客需要D.分析商品的总占有成本的成本构成25.在国际GB /T4091—2001《常规控制图》中,为了应用其规定的判异准则,将控制图等分为6个区域,每个区域的宽度为( )A.1σB.1.5σC.2σD.3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在各类矩阵图中,最常见的矩阵图包括( AB )A.L 型矩阵图B.T 型矩阵图C.Y 型矩阵图D.X 型矩阵图E.C 型矩阵图27.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包括的内容有( ABCDE )A.领导作用B.过程方法C.管理系统方法D.全员参与E.持续改进28.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A BCDE )A.员工培训B.人力资源规划C.福利管理D.劳动关系管理E.职业管理29.质量改进的阻力主要来自于( ACD )A.错误认识B.组织变革C .既得利益集D.习惯和惰性E.害怕失败30.我国认证制度的总体框架包括( ABCE )A.授权机构或管理机构B.认可机构C.从事认证实践的机构和人员D.企业E.消费者三、名词解释题31.绩效考核32.标高分析33.顾客满意34.可靠性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5.在供应商关系管理中,联合质量计划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联合质量计划一般包括经济、技术、管理三个方面36.简述过程改进活动计划阶段的主要步骤。
中国计量学院200 7 ~ 200 8 学年第二学期《质量管理》课程考试试卷(A)一、选择题(20×1分=20分)。
1、提出质量就是适用性观点的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 )。
A、田口玄一B、石川馨C、克劳斯比D、朱兰2、统计过程控制是由( )首先提出来的。
A、戴明B、休哈特C、爱德华兹D、石川馨3、废品损失费应计入( )。
A、预防成本B、鉴定成本C、内部故障成本D、外部故障成本4、某顾客拟从某公司采购一批产品,决定委托认证机构以顾客的名义对该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这种审核是一种( )。
A、内部审核B、第一审核C、第二方审核D、第三审核5、在正交试验设计中,因素数为4,每个因素都取4个水平,应该选择的正交表为()。
A、L4(44)B、L8(45)C、L12(45)D、L16(45)6、纠正措施是()所采取的措施。
A.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原因 B。
对不合格品C.为防止不合格品可能发生 D. 为返工返修等7、关于分层法,正确的说法是( )。
A.它经常与其它方法一起使用 B。
分层法经常按数量多少进行分层C.分层法与经验无关 D。
分层适当是指分层越细越好8、ISO2859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国际标准规定了()检验水平。
A、4种B、5种C、6种D、7种9、关于因果图,下面几种观点中错误的是()。
A、确定原因应尽可能具体B、因果图本身也需要不断改进C、最终往往因素越少越有效D、可以同时分析两个以上的质量问题10、下面的质量管理工具可以用来查看两个变量相关关系的是().A、直方图B、控制图C、排列图D、散布图11、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
A、满足质量要求B、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C、制定并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D、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12、正交表L(t q)代号中,t表示正交表的()。
nA、试验次数B、因素数C、水平数D、行或列13、在5S现场管理中,将现场的东西区分为需要的和不需要的是( )。
质量管理学各章习题第一章质量及其意义选择题:1 质量定义中“特性”的含义指( )。
A.固有的B.赋予的C.潜在的D.明示的2 质量定义中“要求”的含义指()A.明示的 B.通常隐含的 C.明确的 D.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3 下列哪些是指顾客()A.消费者 B.受益者和采购方 C.委托人 D.经纪人4 “Juran质量螺旋曲线”包含()个环节A.13 B. 12 C. 10 D. 9填空题1 产品是过程的结果。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00版ISO9000族标准中给质量下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4 顾客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题:1.没有质量就没有数量,没有质量就没有经济效益。
( )2.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将质量定义为“质量就是符合要求”。
()问答题:1. 试述质量的含义。
2.如何从硬件、软件和服务三个不同的产品来理解产品的质量特性?第二章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回顾选择题:1 最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学者是()。
A.朱兰B.菲根堡姆C.戴明D.泰罗2 只能事后“把关”的质量管理阶段是( )。
A.产品质量体验阶段B.全面质量管理阶段C.统计质量管理阶段D.现代化管理阶段3 古代的原始质量管理,基本上都属于( )。
A.经验式管理 B.统计质量管理 C.全面质量管理 D.操作者质量管理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质量管理处于( )阶段。
A.质量检验 B.统计质量控制 C.全面质量管理 D.全面质量保证5 中国自( )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A.1956 B.1978 C.1982 D.19856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 )通用电气公司质量总经理菲根堡姆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7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由( )承担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为使质量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是()。
A.质量管理B.质量保证C.质量控制D.质量体系2.日本被誉为战略型国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所使用的武器就是()。
A.资源B.技术C.垄断D.质量3.提出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关注14个要点的质量管理专家是( )A.戴明B.休哈特C.石川馨D.费根堡姆4.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认证标志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德国D.日本5.在ISO9000族标准中,其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度的标准是( )A.ISO9000B.ISO9001C.ISO9004D.ISO190116.在质量管理方面,公司的最终责任是面向( )A.管理层B.一线员工C.外部顾客D.内部顾客7.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全部活动的总和,其含义为()A.质量体系B.质量职能C.质量控制D.质量保证8.在PDCA管理工作方法中,关键是()。
A.P阶段B.D阶段C.C阶段D.A阶段9.我国第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系列标准是()。
A.GB/T 19000—ISO9000B.ISO9000C.GB/T—19000.1—ISO9000-1D.GB/T19002—ISO900210.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的阶段是()A.SQC阶段B.质量检验阶段C.TQC阶段D.TQM阶段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质量管理2.质量改进3.产品质量4.质量控制5.顾客满意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质量检验的功能。
2.简述质量改进的程序。
3.简述引起质量变异的两类原因(按性质)。
4.简述质量监督的重要意义。
四.计算题(每题10)某零件内径尺寸公差为20,加工100件以后,得到x=20.011,S=0.005,求0.0250.01工序能力指数。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2.论述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的差别与联系。
1.某工序加工某零件,其外圆直径的加工要求为50±0.15mm.现从该工序加工的零件中抽取100件,测量并计算出其直径的均值为50.06mm ,标准偏差为0.04mm.试计算此时的工序能力指数,作出判断,并指出应采取怎样的改进措施。
从题目可知,mm T mm T L U 85.49,15.50==, T=0.3mm ,S=0.04mm
24.104
.0685
.4915.50666=⨯-=-===
S T T S T T C L U p σ 1<C p <1.33,有工序能力
措施:用控制图来监视工序状态的变化,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调查机械能力,确认机械能力充足后,再过渡到工序管理。
2. 某企业对所生产的电子元件进行控制,每小时抽样一次,每次抽样6件,共抽样25次。
经测量知,样本平均数总和Σx=305.8mm ,样本极差总和ΣR= 70.,试计算 -R 控制图的中心线和上下控制界限值。
(注:当样本量n=6时,A2=0.483,D3=0,D4=2.004)。
极差控制线
8.225/70,23.1225/8.305====R X 88.108.2483.023.1258.138.2483.023.1223
.1222=⨯-=-==⨯+=+===R A X LCL R A X UCL X CL
61.58.2004.28
.234===⨯====R D LCL R D UCL R CL 3. 某工序收集了80个直径尺寸,按样本大小n=4,共收集了20个组,合计80个数据,统计每组数据的平均值和极差见下表所示。
当n=4时,A2=0.729;d2=2.059;D3=0;D4=2.0282,该工序生产零件的尺寸公差为Φ19.40±0.20mm (即公差上限为19.60mm ,公差下限为19.20mm )试根据所给数据计算出均值-极差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并计算和评判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4、某奶制品加工厂对某种奶粉加工的质量要求之一是:每百克奶粉中的含水量不得超过3克。
目前抽验结果表明,每百克奶粉中平均含水2.75克,标准偏差为0.05克。
试计算此时的工序能力指数,并作出判断,指出应采取的措施。
(10分)
5. 某车间拟利用控制图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现每小时从生产过程取5个产品组成样本,共抽取了30个样本。
经测量计算,样本平均值总和458.4,样本极差总和=127.6。
请计算“平均值-极差控制图”的控制中心线上下控制界限的值。
(注:档样品容量n=5时,
A2=0.577,D4=2.114,D3=0)
6. 某金属材料抗拉强度的要求不得少于x=32kg/cm2,抽样后测得:X
2,s=1.8 kg/cm2,试求工序能力指数Cp。
均=38kg/cm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