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已结婚
②25 岁以后每 10 年单身
4. 生活贫困或乏味 5. 吸烟
①40 支∕天 ②20 支-40 支∕天
③20 支以下∕天
6. 医疗
①常规医学检查
②经常生病
7. 居住
①大多数时间住在乡下
②大多数时间住在都市
③室内温度很少高于 20℃
8. 行为
①容易放松、自然(B 型行为类型)
②紧张忙碌(A 型行为类型)
采取放松或重新评价等方法阻断应激反应
事后应对:问题解决
社会支持
寻求获得他人的帮助
给予信息及指导:当局者迷(应激可以损害认 知功能),旁观者清
给予关怀、影响和教育:这类社会支持能帮助 个体保持自尊和支持信念
提供鼓励与保证:告知个体,只要主观努力, 主宰应激是可能做到的,并保证生活能恢复到 正常状态
我国前十位死因与四个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
生活方式与人均寿命
国外学者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发 现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其预期寿命有一定 的关系。
生活方式与人均预期寿命
生活方式
1. 体重 2. 运动
每超过标准体重 4.53 公斤 ①常规体育锻炼 2-3 次∕周
②大量的坐式工作
③每天定量表(Holmes, 1967, 1973)
变化事件
LCU
变化事件
LCU
1. 配偶死亡
100 23. 子女离家
29
2. 离婚
73 24. 姻亲纠纷
29
3. 夫妻分居
65 25. 个人取得显著成就
28
4. 坐牢
63 26. 配偶参加或停止工作
26
5. 亲密家庭成员丧亡
63 27. 入学或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