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讲义(1)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16
资料分析讲义做题顺序:简单着手:表格题——图形题——混合题——纯文字题做行测时常识放到最后。
实际量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数”表示,需要先相减后再除以基期值(即增长率);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表示,只需要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再除以基期值。
翻一番为原来的2 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 倍;依此类推,翻n 番为原来的n2倍年平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n末期值=初期值(1+增长率) ,其中n 为相差年数【例】某公司1999 年固定资产总值4 亿元,固定资产年平均增长率为20%,则其20023年固定资产总值为4×(1+20%) =6.912 亿元。
同比实际是指与去年的同一时期相比较。
环比: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指数: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一般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其实是基期与现期的比例。
应两期实际值的比=应两期指数的比。
指数的增长率=实际值的增长率。
指数一般表示的是那些我们并不关心其绝对值大小,而只关心其对变化的指标量。
在做题中,如果我们需要求解一串较复杂数的中位数,将其“按大小顺序排列”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因为这样做耗时耗力,并且容易出错。
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采取“去掉一个最大值,再去掉一个最小值”,甚至“去掉N 个最大值,再去掉N 个最小值”的方式,最后留下来一个或者两个数,便可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中位数。
资料分析之“结构阅读法”文字型材料表格型材料柱状图、趋势图饼图通用重点阅读对象材料主旨(即标题)、时间表述、单位表述、注释(包括图示)略读对象具体数据参考时间30-60 秒15-30 秒10-25 秒10-20 秒要注意边读边勾画关键语句。
主要是勾画项目,为醒目尽量用圆。
“以下选项正确的是?”做时注意细节(是否偷换范围、主体)对不对。
阅读表格时要注意单位与注示。
注意饼形图中的凑九十度。
核心要点一:时间表述一、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点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点并未完全吻合。
资料分析&图表分析类题型解题技巧讲义第一部分:解题技巧第一节:基本概念基期:比较的基准时期现期(或比较期):与基期相比较的时期;基期量:基准时期的数值现期量:与基期相比较时期的数值。
增长率:与增长速度、增长幅度意义相似,代表一个增长的幅度。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1减少率=减少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1-现期量÷基期量年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末期值=初期值×(1+年均增长率)n(n为年数)末期值=初期值×(1+年均增长率)n(n为年数)年均增长量=(末期量-初期量)÷年份数拉动增长率=部分增长量÷总体基期量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时期相比。
例如:2015年5月与2014年5月相比较;2015年第一季度与2014年第一季度相比较;2015年上半年与2014年上半年相比较。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时期相比。
如:日环比(与前一天相比)、周环比(与前一周相比)、月环比(与前一月相比)、年环比(与前一年相比)等。
比重: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百分数:n%,即n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一般在考试中,单位为“个百分点”。
比如:2012年,我国GDP的增长速度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个百分点。
核心提示:百分数一般用来进行量之间的比较,需要除以参考值;百分点一般用来进行比例或增长率之间的比较(偶尔特殊情况也会用百分数来比较),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除以参考值。
指数:一般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
常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物价指数、上证指数和区域价格指数等。
【注】①相应两期实际值的比=相应两期指数的比。
②指数的增长率=实际值的增长率。
③指数一般表示的是那些我们并不关心其绝对值大小,而只关心其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方法精讲-资料(讲义)第二章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方法精讲1学习任务:1.课程内容:速算技巧、快速找数、基期与现期2.授课时长:3 小时3.对应讲义:185 页~195 页4.重点内容:(1)截位直除速算规则(2)分数比较规则(3)文字资料的结构阅读法、图表资料的识别要点(4)掌握基期的识别与公式(5)掌握现期的识别与公式第一节速算技巧一、截位直除【例 1】4256/(1+19.3%)=?A.3567B.4083C.2051D.5348【例 2】1953.3/4219.1=?A.52%B.60%C.40%D.46%【例 3】59260.61/(1+7.9%)=?A.52973.28B.54921.79C.56938.68D.63942.19【例 4】(2708-2527)/2527=?A.-10%B.-25%C.7%D.28%【例 5 】 71182/(71182+64222)=?A.47.5%B.50.5%C.52.6%D.56.6%【例 6】842.8 万/218÷366=?A.75B.91C.106D.124【例 7】30738/1929*(1+60.2%)/(1+22%)=?A.11B.16C.21D.26二、分数比较【例 1】比较分数:66.1/458.8 和 77.2/393.6。
【例 2】比较分数:22800/4161 和33900/7177。
【例 3】比较分数:2434.7/542 和1276.3/270。
【例 4】2143.4/3984.7、3953.3/2143.4、4245.1/3646.9、4454.3/3360.2 四个分数中哪个最大?A.2143.4/3984.7B.3953.3/2143.4C.4245.1/3646.9D.4454.3/3360.2【例 5】3.50/10.91、3.36/9.79、3.17/11.07、3.72/11.13 这四个分数最小的是:A.3.50/10.91B.3.36/9.79C.3.17/11.07D.3.72/11.13【例 6】76306/136072、88910/136782、100361/137462、100260/138271 四个分数中哪个最大?A.76306/136072B.88910/136782C.100361/137462D.100260/138271【例7】以下四个分数中哪个最大?A.118100/230.60B.62100/151.6C.30980/190.9D.258900/681第二节快速找数一、文字材料资料:(2019 国考)2017 年,A 省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6065.71 亿元。
资料分析题一、题型特征及其分类二、解题必备知识(一)基础概念1、基期(基础时期、基期水平)、现期(现在时期、报告期水平)例如:计算某企业八月份比七月份产量的变动情况,已知七月份产量为8880吨,八月份产量为6600顿,那么七月份实际产品产量就是基期水平,八月份产量就是报告期水平。
(6÷30×100%)例2、某国今年粮食增产20%,去年增产了12%,则粮食的增长率提高了8 个百分点。
(20%-12%=8%)例: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5616亿美元,2007年为21738亿美元,那么与2007年相比,2008年我过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的增长值为25616—21738=3878亿美元,其增长率为3878∕21738×100%。
注:需要明确哪个是基期值,即和谁比,就是以“谁”为基准。
4、同比、环比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09年4月中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在其他国家汽车销售进一步疲软的情况下,国内乘用车销售量却持续上升,当月销售量已达83.1万辆,环比增长7.59%,同比增长37.37%。
那么2009年3月中国乘用车销量为83.1∕1+7.59%,2008年4月为83.1∕1+37.37%。
注:一定要弄清楚两者的基期值分别是什么,上例中:“环比”的基期值为“2009年3月汽车销量”,“同比”的基期值为“2008年4月汽车销量”。
元,那么2009年该省地区生产总值是2000年的1080∕135倍,2009年是2000年的1080∕135=8=23倍,即翻了3番。
注:在计算有关“倍数”问题时,需要注意到题干的提问方式,当题干中问及现期值比基期值增加了多少倍时,需要采用“现期值÷基期值—1”的形式来计算;“翻番”的难度要高于“倍数”。
例、2009年,某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为11865亿元,2008年为11115亿元,2007年为9846亿元,那么2009年该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为111151111511865-×100%,2007—2009年年均增长率为(基期值现期值—1)×100%。
增长率1、普通增长率2019 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132194 亿元,比上年增长 9.9%,增速比上年加快 0.4 个百分点。
其中,住宅投资 97071 亿元,增长 13.9%,增速比上年加快 0.5 个百分点。
【例 1】(2020 联考)2018 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A.8.0%B.10.2%C.8.69%D.9.5%2015 年上半年A 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9.9 亿元,同比下降9.4%,降幅比1-5 月扩大0.7 个百分点,比1-4 月扩大 2.2 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扩大7.5 个百分点。
【例2】(2017 北京)2015 年1-4 月A 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约为:A.11.6%B.7.2%C.-7.2%D.-11.6%【例3】(2021 江苏)2019 年末江苏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额度比上年末增长:A. 8.5%B. 9.4%C. 10.2%D. 10.8%【例 4】(2021 国考)“十三五”(2016~2020 年)最后一年我国 LED 产业总产值要实现比“十二五”(2011~2015 年)最后一年翻番的目标,总产值至少要同比增长()。
A.9.6%B.12.5%C.16.3%D.22.1%【例5】(2021 北京)2012~2018 年间,东北地区风力发电年末累计装机容量同比增速超过10%的年份有多少个?A.2B.3C.4D.5【例6】(2021 国考)2014~2019 年间,全国地铁运营线路长度同比增长20%以上的年份有几个?A1B2C3D4【例7】(2021 北京)根据资料中所给数据和预测,2014-2022 年间该地区公有云市场规模同比增速超过50%的年份有几个?A.6B.5C.4D.3【例8】(2021 江苏)2014-2019 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增长最快的年份是:A. 2014 年B. 2015 年C. 2017 年D. 2018 年2012 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5404 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35 万人,死亡人口966 万人。
资料分析刷题讲义2018 年国考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5~120 题。
2016 年“一带一路”沿线64 个国家GDP 之和约为12.0 万亿美元,占全球GDP 的16.0%;人口总数约为32.1 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43.4%;对外贸易总额(进口额+出口额)约为71885.6 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1.7%。
116.2016 年全球贸易总额约为多少万亿美元?()A.28B.33C.40D.75=71885.6/21.7%≈3X117.2016 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东欧20 国的人均GDP 约是中亚5 国的多少倍?()A.2.5B.3.6C.5.3D.117=(26352/32162)/(2255/6947)≈(26/32)*(69/23)<3118.“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区域中,2016 年进口额与出口额数值相差最大的是()。
A.东南亚11 国B.南亚8 国C.西亚、北非19 国D.东欧20 国119.2016 年,蒙古GDP 约占全球总体GDP 的()。
A.0.61‰B.1.56‰C.0.06‰D.0.16‰=(116.5/120000)/16%≈1‰*0.16=0.16‰120.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6 年状况,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超过六成人口集中在南亚地区(32*0.6>17.4)B.东南亚和南亚国家GDP之和占全球的8%以上([(2.6+2.9)/12]*16%<8%)C.平均每个南亚国家对外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4724.1+3308.5)/8>1000)D.平均每个东欧国家的进口额高于平均每个西亚、北非国家的进口额(9775.5/20<9675.5/19)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1~125 题。
121.2016 年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约比上年增加了()。
A.132%B.63%C.104%D.37%=(6138-4487)/4487=1651/4487<50%122.2015 年第四季度在线餐饮外卖市场交易规模占全年交易规模的比重约为()。
华图网校资料分析名师模块班讲义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教研室主任李委明1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
福昕软件(C)2005-2007,版权所有,仅供试用。
趋势图,第二讲:统计术语一、增量(增长量)、增速(增长速度)、增长率与增幅增量:增长的绝对量(也作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增速:增长的相对量(也作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与增速的计算式相同。
增幅:与增速的计算式相同。
【例】某地区去年的人口为45万人,而今年的人口为54万人。
则今年该地区人口的增长量为9万人(=54-45),增长率为20%(=(54-45)÷45)。
类似的,可以定义减少量、减少率、减幅等概念。
减少量:=基期量-末期量减少率:=(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例】某地区前年的人口为50万人,而去年的人口为45万人。
则去年该地区人口的减少量为5万人(=50-45),减少率为10%(=(50-45)÷50)。
【注】从减少量和减少率的定义容易发现,所谓减少了5万人,即增加了(-5)万人;减少率为10%,即增长率为(-10%)二、百分数与百分点1李委明资料分析内部讲义华图网校百分数:n%即n100【例】某国去年粮食产量为150万吨,今年粮食增产了30万吨,则今年粮食增产20% (30÷150_100%)2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即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例】某国今年粮食增产20%,去年增产了12%,则粮食的增长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20%-12%=8%)【注】实际量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数”表示,需要先相减后再除以基期值(即增长率);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表示,只需要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再除以基期值。
三、同比与环比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例】如现期为2008年8月,则同比指相对2007年8月的变化,环比指相对2008年7月的变化。
资料分析讲义资料分析讲义---------魏华刚第一讲解题逻辑【例 1】若保持同比增长不变,预计北京市 2007 年前 5 个月平均每月的社会消费品销售额? A.将接近 255 亿元 B.将接近 280 亿元 C.将接近 300 亿元 D.将突破 300 亿元【例 2】 2004 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约为? A.14.4% B.15.4% C.42.7% D.47.2%【例 3】 2005 年第三产业合同外资与实际外资占外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A.23.6%与 25.2% B.26.6%与 19.0% C.23.6%与 19.0% D.25.9%与 33.6%【例 4】 2004-2006 年,我国境内 500 家最大外商投资企业总资产规模分别比上年增长: A. 17.1%, 9.5% B. 6.7%, 12.9%C. 19.3%, 12.9% D. 60.3%,60.3% 【例 5】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 2001 年在京务工经商人员的数量比1997 年是? A.增加了 B.下降了 C.相关不大 D.很接近第二讲统计术语“◆”表示“掌握型术语”。
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性质、用法及其变形都能有比较熟练的掌握。
“◇”表示“了解型术语”。
只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即可。
◆基期(基础时期)、现期(现在时期)如果研究“和 2006年相比较,2007年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______年为基期,______ 年为现期;如果研究“和 2007 年 8 月相比较, 2007 年 9 月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______ 为基期, ______为现期。
◆百分点和百分数基本类似,但百分点不带百分号!【例】某地去年汽车销售总额比前年增加了 8%,今年汽车销售总额比去年增加了 13%,则今年汽车销售总额增幅提高了多少个百分点?【解】 13%-8%=5%,增幅提高了 5%,即提高了 5 个百分点。
【注】实际量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数”表示,需要先相减后再除以基期值(即增长率);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表示,只需要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再除以基期值。
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试》强化练习资料分析讲义(一)根据下列资料完成以下各题。
2014年,全国资助学前教育(幼儿)、义务教育、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学生8543.78万人次(不包括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营养改善计划资助),较上年增长约6.86%;累计资助金额1421.28亿元,比上年增加236.13亿元,增幅19.92%。
其中,学前教育(幼儿)资助金额52.77亿元,比上年增加12.22亿元,增幅30.14%;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资助金额173.64亿元,比上年增加5.13亿元,增幅3.04%;中职学校学生资助金额362.89亿元,比上年增加68.27亿元,增幅23.17%;普通高中学生资助金额115.12亿元,比上年增加7.76亿元,增幅7.23%;普通高校学生资助金额716.86亿元,比上年增加142.75亿元,增幅24.86%。
2014年资助总额中,财政资金共989.43亿元,占当年资助总额比例为69.62%,比上年增加184亿元,增幅22.84%。
其中,中央财政518.35亿元,比上年增加90.6亿元,增幅21.18%,占2014年资助总额的36.47%;地方财政471.08亿元,比上年增加93.41亿元,增幅24.73%,占2014年资助总额的33.14%。
1.在下列各项中,2014年资助金额同比增幅排名第三的是()。
A.学前教育(幼儿)B.中职学校学生C.普通高中学生D.普通高校学生2.在五类教育中,2014年资助金额最多的大约是资助金额最少的多少倍?()A.2B.20C.12D.143.2014年资助总额中,助学贷款约为多少亿元?()A.18B.116C.167D.6724.2014年每人次平均受资助额比上年增长约()。
A.7%B.12%C.14%D.20%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2013年资助总额中,财政资金占比不足50%B.2014年资助总额中,比上年增幅最大的是中央财政C.2013年每人次平均受资助额不足2000元D.2014年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资助增加额占总增加额的比例超过3%(二)根据下列资料完成以下各题。
真题实战-数资 1(笔记)资料分析第一篇某市 2015 年全年粮食总产量 4.16 万吨,同比下降 2.3%;甘蔗产量 0.57 万吨,下降 23.6%;油料产量 0.12 万吨,增长 32.4%;蔬菜产量 15.79 万吨,下降3.4%;水果产量 7.84 万吨,增长 7.4%。
全年水产品产量 29.16 万吨,同比增长 3.6%。
其中海洋捕捞 1.09 万吨,与上年持平;海水养殖 6.07 万吨,增长 89.5%;淡水捕捞 0.18 万吨,增长 1.1%;淡水养殖 21.81 万吨,下降 7.9%。
【注意】文字+图表。
如果一篇材料中文字比较多,建议大家先用结构阅读法,对应每一段文字画出段落特征。
本篇材料第一段时间为 2015 年,出现“粮食总产量、甘蔗产量、油料产量、蔬菜产量、水果产量”,所以第一段段落特征为粮食总产量;第二段时间为 2015 年,标记特征是水产品产量。
图表涉及到 20 10~2015 年某市粮食产量及增速。
111.2014 年该市蔬菜产量比水果产量约高多少万吨?A.9B.8C.7D.6【解析】111.“蔬菜产量、水果产量”对应文字部分第一段,根据“蔬菜产量 15.79 万吨,下降 3.4%;水果产量 7.84 万吨,增长 7.4%”,列式:15.79-7. 84≈8,有同学直接选了 B 项,这样做就掉“坑”了。
问题时间是 2014 年,材料时间是 2015 年,所以求的是基期,属于基期和差问题。
列式:基期差=15.79/(1-3.4%)-7.84/(1+7.4%),遇到基期和差问题,先以坑治坑,排除现期坑,现期差值=15.79-7.84≈8,排除 B 项;再看大小关系,15.79/(1-3.4%)=15.7 9+;7.84/(1+7.4%)=7.8-,所以 15.79/(1-3.4%)-7.84/(1+7.4%)>8,只有 A 项满足。
【选 A】【注意】狭路相逢勇者胜,如果足够勇敢选 A 没问题,考试这么做也没问题。
资料分析系统课讲义考试大纲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 1-5 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摘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18 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四大问题:(1)读不懂→统计术语(2)找不着→结构阅读(3)列不对→重点题型(4)算的慢→速算技巧第一章统计术语基期量与现期量作为对比参照的时期称为基期,而相对于基期的称为现期。
描述具体数值时我们称之为基期量和现期量。
【例 1】2017 年比 2016 年第三产业 GDP 增长 6.8%,2016年为基期,2017年为现期;【例 2】2016 年 6 月比 2016 年 5 月人均工资增加 203 元,2016年5月为基期,2016年6月为现期。
【例 3】2012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 76704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284 万人。
现期为(2012年末),基期为(2011年末)。
增长量是指基期量与现期量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
增长量是具体值,有单位。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有正负,负值代表减少量。
【例 1】2017 年 3 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 10000 亿美元,4 月份为 11500 亿美元。
则 2017 年 4 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比 3 月份增长(1500)亿美元。
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例 1】2016 年 某企业完成产值 100 万元,2017 年完成产值 120 万元,则 2017 年的产值比 2016 年增长了(20)%,增长(20)万元。
【例 2】2016 年某企业完成产值 100 万元,2017 年比 2016 年增长 20 万元,则 2017 年比 2016 年的增速为(20%),2017 年的完成产值为(120) 万 元 。
资料分析讲义一浅谈资料分析所谓资料分析,就是是分析文字、图表、混合型三种资料,主要考察一是选数据,快速准确的在大量复杂的数据中选取有用的数据;二是列式子,列出有效的计算式子从而计算出答案;三是巧计算,通过各种巧算估算来分析出答案,更侧重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资料分析的难点在于在时间、压力的干扰下做不完、做不对,考验的是考生的心态与能力,那么,如何合理的安排资料分析的时间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般来讲,对于四个资料分析(20题),文字材料一般来讲7-8分钟比较合适;单纯统计表、统计图需要5-6分钟;综合题需要7-8分钟;所以预留出25-30分钟左右的时间还是比较合适的。
在平时练习中,除了开始的练习各种解题方法以外,都要按照严格的时间安排来做资料分析题,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解题速度。
二细解考点1、高频术语(1)国内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指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他行业,即不生产物质产品的服务业。
(2)进出口和贸易顺逆差进口:是指从别的国度、地区购进商品。
出口:是指将国内的货物或技术输出到国外的贸易行为。
净出口:即出口产品价值与进口产品价值的差额。
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某国的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赚为顺)。
逆差:是指在特定年度某国的进口贸易总额大于出口贸易总额(赔为逆)。
(3)平均数、中位数、比重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中位数: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就是中位数。
资料分析: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正确方法的引导下进行机械化、流程式操作。
(做题顺序,排在前二或三位)主要考察应考人员对各种形式的统计资料(包括文字、图形和表格等)进行正确理解、计算、分析、比较、判断、处理的能力。
解题步骤:(1读题干(30s );对象“ ”;陷阱“ ”)(2)以题定位(3)准确列式 (4)合理估算计分(0.7-1),17个/20以上一、统计术语(一)掌握型术语(1)百分数<一个是量的比较>:A/B*100%。
解答与百分数有关的试题时,要明确是以什么作为标准来进行比较(和谁比,就是以谁为标准)。
如: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为b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高10%,则b-a=10%a (以去年的产量为标准);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为b ,去年的产量比今年低10%,则b-a=10%b (以今年的产量为标准)。
百分点<一个是率的比较>: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没有百分号。
如:今年的产量提高了17%,去年的产量下降了12%,则今年比去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但是不能说今年比去年提高了29%。
成数:一成即十分之一。
折数:一折即十分之一。
比重:整体中某部分所占的份额。
(2)基期、现期(报告期) 基期:作为对比基础的时期,现期:相对基期而言的一个概念。
如:“和2003年8月相比,2003年9月的某量发生的变化”,则以2003年8月为基期,2003年9月为现期。
(3)倍数: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对比。
如: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是去年的3倍,则今年产量为3a ;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长了3倍,则今年产量为4a 。
翻番:即数量加倍,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倍;依此类推,翻n 番为原来的2n 倍。
(4)指数 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通常将基期的指数值定为100,其它量和基期量相比较得出的数值即为该时期的指数值。
如:a=60,b=40,若b 的指数为100,则a 的指数为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