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1课时)中图版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三章第4节《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一一黄河》第1课时一、设计理念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本节课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突出学生主体参与,及时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根据本节知识特点,我釆用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读图、析图、绘图。
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
二、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黃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三、教材分析本节黄河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包括“黄河的源流概况”、“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一一贡献和忧患”、和“黃河的治理”。
其中“黃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介绍了黄河为我国经济建设、自然景观及文明起源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介绍了黃河下游的地上河,常决堤改道,泛滥成灾对我国产生的不利影响,也就是黄河的“忧患”。
应该指岀的是,黃河还有两个“忧患”,即断流问题和凌汛问题,这两个问题口前显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后者,把凌汛问题作为“阅读”来处理的。
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两个问题,加深对黃河问题的认识。
对于凌汛,应该让学生了解以下儿点:一是凌汛发生的地点(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的、处在温带地区的河段)、发生的时间(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造成的危害及Ll前解决的办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考虑黃河有没有其他的忧患,例如水污染问题等,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黄河的问题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帮助他们树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意识。
“黃河的治理”介绍了黃河的治理。
从教材内容可以看出,黄河“害”的根源是“沙”,就应该对“沙”采取措施,途径有二:一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包括造林植草、修建梯田或打坝淤地;二是下游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使得防洪和防沙并举。
四、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为主体,并开始向逻辑思维转换的过程。
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一课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知道湖泊对河流的调节作用2、用运用己有知识,说明内流区分布在西北,外流区分布在东南3、通过对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一一京杭运河的了解,黄河、长江干支流的开发利用及治理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通过一些读图练习,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重点和难点:重点:1、内流河、外流河的分布特征2、河流的水文特征难点:1、内流河、外流河的划分2、河流的水文特征教学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介绍课本P88页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起源地的共同特点,来导入本课的内容。
世界四大古代文明,都是在河流滋润下形成的。
(适当介绍一下两河流域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而不是黄河和长江流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板书: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一、水系和流域播放PPT第3-5页提问让学生读课本P88页倒数第一段来找出什么是水系和流域?学生寻找并回答:讲解:河流就像是树叶上的叶脉,干流是主脉,大大小小的支流像侧脉。
1.水系:干支流共同组成一条河流的水系。
2.流域:河流的集水区域。
3.分水岭:相邻水系或流域间的高地。
二、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中国的河流(1)外流河和外流区播放PPT第6-8页讲解:①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我国大多数河流属于外流河;②外流区: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
外流区面积占全陆地面积的2/3。
(2)内流河和内流区①内流河: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
而是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在沙漠中。
②内流区:供给内流河河水的区域。
(3)中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播放PPT第9-10页让学生读课本P90页D图,找出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布范围提问:外流区在中国的什么方向?内流区呢?学生回答:讲解:我国外流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西南地区还有新疆北部。
外流区主要分布在在中国的西北内陆地区提问:读图,说说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沿多少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或以什么山脉为界?学生回答:讲解: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国河流和湖泊的概况,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和特点可能了解不多,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能够阅读和分析河流和湖泊的地图;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实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难点: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和实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地图、图片和实例;2.教学地图:准备相关的地图,方便学生观察和分析;3.教学视频或图片:准备相关的视频或图片,用于展示和说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的分布情况。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有哪些特点吗?”2.呈现(15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通过讲解和提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地图,观察河流和湖泊的分布情况,并尝试解释其原因。
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一课时知识目标:1.使学生熟悉我国要紧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散布,明白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记住我国要紧湖泊等。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在地图上查找要紧河流和湖泊。
能力目标:学会在中国河湖散布图上查找外流区、内流区及要紧河湖;德育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众多的河流、湖泊,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不断加深对祖国酷爱,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地关系教育。
教学重点: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位置。
教学难点:无教学预备:景观图片、挂图等教学进程:展现多幅有关黄河、长江、漓江、松花江、青海湖等的景象图片,你们明白这些图片展现的是我国的哪些河流和湖泊吗?除这些河湖外,你还明白我国有哪些河流和湖泊?学生活动:学生交流讨论并举例说出我国的一些河流和湖泊。
教学新课:一、中国要紧的河流和湖泊1、要紧的河流读图:同窗们讲的专门好,今天就让咱们一路学习一下我国的河流和湖泊。
请同窗们看《中国的水系》图,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
启发提问:这些大河各注入哪个大洋,河流流向与地形有什么关系?(大部份河流注入太平洋,只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澜沧江、怒江等注入印度洋;大部份河流自西向东流,这主若是因为国的地形西高东低。
)读图:再在《中国的水系》图查找出塔里木河、弱水河。
启发提问:这两条河流最终流到哪里? (塔里木河没有注入大洋)总结:咱们把这些最终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
最终未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转折过渡:那内流区和外流区是如何划分的呢?读图:在《中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图上找出外流区和内流区启发提问:若是把整个流域面积分三份的话,内外流区的面积大约各占几份?(外流区约占2/3,内流区约占1/3)读图:让学生对照《中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和《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
启发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限与咱们讲过的哪些气候分界限位置相似?(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限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限,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通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分布。
2.知道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以及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在地图上查找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中国河湖分布图上查找外流区、内流区及主要的河、湖,能够在图上找出相关的地理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我国众多的河流、湖泊以及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重点与难点】
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位置。
2.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以及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自主学习、资料分析、活动探究。
【课时安排】
3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社会与水息息相关。
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埃及尼罗河流域的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文明、中国黄河流域的文明、南亚印度河流域的文明,都是在河流的滋润下形成的。
展示多幅有关黄河、长江、漓江、松花江、青海湖等的景象图片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展现的是哪些河流和湖泊吗?除了这些河湖外,你还知道哪些河流和湖泊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二、新课学习
(一)水系和流域
基本概念
读图:什么是河流?什么是水系?什么是流域?什么是分水岭?
教师:河流像树叶上的叶脉,干流像主脉,大大小小的支流像侧脉。
干支流共同组成了一条河流的水系。
每条河流的集水区域称为该河流的流域。
相邻水系或流域之间的高地称为分水岭。
(二)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1.河流
活动:读图
描绘出长江、黄河。
找到黑龙江、珠江和雅鲁藏布江。
你还对哪些河流感兴趣?(如图)
河流众多: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
(1)外流河
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
如:长江、黄河等。
外流区: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
外流区占陆地面积的2/3。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哪些?(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等)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哪些?(怒江、雅鲁藏布江)
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哪条?(额尔齐斯河)
(2)内流河
内流河:不能流入海洋,而是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在沙漠中。
如:塔里木河、弱水等。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内流区:供给内流河河水的区域。
视频:塔里木河
活动:读图
试着对照第86页图L在此图上大致画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说明内、外流区域的划分与季风的关系。
(外流区主要分布在季风区;内流区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
(3)内、外流河水文特征
外流河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风盛行时,雨季来临,河流水位上涨,形成汛期;冬季风盛行时,气温下降,淮河以北的河流普遍有结冰的现象。
内流河水文特征:多为季节性河流。
拓展延伸:何为季节性河流?
季节性河流又称间歇性河流、时令河,指河流在枯水季节,河水断流、河床裸露;丰水季节,形成水流,甚至洪水奔腾。
这类河流通常流经高温干旱的区域,而且年平均流量较小,但因暴雨、融雪引发的洪峰却很大。
比如中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流经高温干旱的塔克拉马干大沙漠,部分支流和干流就形成季节性河流。
拓展延伸: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拓展延伸:我国河流之最
最长的河流:长江
结冰期最长的河流:黑龙江
汛期最长的河流:珠江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2.湖泊
(1)湖泊众多
我国湖泊众多,著名的湖泊有青海湖、鄱阳湖、太湖等。
据统计,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800多个。
拓展延伸:
青海湖:我国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咸水湖。
我国五大淡水湖从大到小依次: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视频:鄱阳湖
(2)湖泊作用
湖泊是调节江河水量的天然水库,不少淡水湖对河流的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阅读: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京杭运河
我国不仅有众多的天然河流,还有许多人工开凿的河流。
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长度最长的人工河是我国的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杭州,自北向南经过四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二市(北京、天津),全长1800千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人工奇迹,堪与长城媲美。
千百年来,京杭运河一直是沟通我国南北的水上运输通道。
目前,北段运河淤塞甚至干涸,济宁以北不能通航。
江苏、浙江境内的运河,仍然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
视频:京杭运河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内流河、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C)
A. 发源于内陆地区的河流就是内流河
B. 季风区以内的河流是内流河
C. 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是外流河
D. 向国境线以外流的河流是外流河
2.下列河流中注入北冰洋的是(A)
A.额尔齐斯河
B.恒河
C.湄公河
D.长江
3.关于内流河和内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内流河最后都注入内陆湖泊
B.内流河流经的地区称为内流区
C.内流河有的流入湖泊,有的在中途消失
D.我国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
4.下列各组河流中,有结冰期的是(B)
A.珠江、长江 B.黄河、松花江
C.珠江、黑龙江 D.长江、塔里木河
5.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B)
A.洞庭湖 B.青海湖
C.太湖 D.鄱阳湖
四、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了解了河流、水系和流域的概念;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
五、作业布置
1.举例说出什么是外流河?什么是内流河?
2.外流河与内流河各有什么水文特征?
【板书设计】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第1课时)
(一)水系和流域(二)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基本概念河流
外流河、内流河
内、外流河水文特征湖泊
湖泊众多
湖泊作用。